by ilikeradio | 10 月 31,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2
「藥輪」是一個以時間為主軸,再搭配動物跟植物的變化,所形成的曆法。
本書採用四季,以12個月份為主,總共有36個位置,
而這36個位置是以臺灣的36種動物,當作一個媒介。
讓大家再度複習,臺灣有怎麼樣的動物,
而臺灣的動物是如何守護藥輪,守護我們臺灣這一片天地。
動物能量牌卡的玩法有很多種,它能找到你當天所呈現的能量,
以及當下正在默默守護著你的動物,讓你不再孤單地面對「人生的關卡」。
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WkqlYO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再空中跟大家見面。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以前看過的一部電影,電影的主角突然能跟所有的動物溝通,包含植物啊。
我覺得這樣非常的好,其實每個人應該有這樣的能力,只是你有沒有去開發這樣的潛能。
我們今天也很開心的邀請到,有這一方面的能力。
她出了一本我覺得非常棒的書,就是教你怎麼去跟萬物、宇宙,去取得不同層次的能量藥輪。
我們今天很開心地,邀請到春花媽。
先跟觀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春花媽:
小安,早安。
大家早安,我是春花媽。
主持人:
春花媽,你最近出了一本叫做<春花媽宇宙藥輪>。
這是什麼東西呀?
春花媽:
我們其實可以先,聚集在最後兩個字「藥輪」。
藥輪是北美洲每一個印第安民族裡面,都會使用的一個曆法,或者說他如何跟天地之間,來記錄溝通的部分。
那為什麼對於北美洲的原住民來說,瞭解天地是很重要的,因為以前沒有高樓大廈,
都住在原始的土地裡面,所以瞭解天地的資訊,跟動物能夠共同相處,然後利用植物來養活自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所以,藥輪就是一個以時間為主軸,然後補上動物跟植物的變化,形成的曆法。
主持人:
但是我以前看到其他的藥輪,好像沒有像你的這麼多豐富且多元。
春花媽:
因為我覺得在臺灣,如果目前臺灣現行的出版來講的話,其實也有幾本是跟我一樣。
但有一些它是比較偏南美的,它是偏儀式型的,它講的是四方的儀式。
我講的是36個位置,就是四季裡面,以12個月份為主,四季裡面的變化。
所以應該是說,大家分類的方式是相同,但是使用的細節不太一樣。
主持人:
那你可不可以,來跟大家談一下,這本書裡面特別談到,
臺灣的動物藥輪,或是臺灣的藥輪,這是什麼東西呢?
春花媽:
在藥輪裡面,總共有36個位置,那36個位置各有它代表的動物、植物及礦物。
我當初會受到感召,是因為我覺得,藥輪有一部分願意跟臺灣的動、植物接軌。
那個接軌的意思是,其實臺灣的動、植物有這樣的能力。
只是我們可能沒去挖掘,沒去發現。
我本來就是長期在跟動物溝通,因為我的本質就是一位動物溝通師。
我自己長期也自立在跟野生動物溝通,並且會在我的臉書:有愛大聲講,
與大家分享我跟野生動物溝通的一個過程,還做成科普文。
讓大家多認識,你可能認識或不認識的野生動物,在這之中,當然我也跟很多的臺灣的野生動物聊天。
我發現牠們對藥輪也有感應,那個方式其實還蠻妙。
就是有時候,我在跟石虎聊天,然後石虎就會說:「我知道,妳那個圈圈。」
我就想說:「我根本沒有跟你講。」
牠就說:「我也認識那一種動物。」
所以牠也同時,認識藥輪當中的那個動物,可是臺灣沒有。
那我就說:「你怎麼會認識呢?你去動物園過嗎?不可能吧!」
因為我確定牠是野生的,然後牠就跟我解釋,牠說:「這些動物們都知道。」
這也是一個開啟我的原因,其實慢慢地,我跟很多臺灣的動物聊天的時候,我發現有很多臺灣動物,也是瞭解這些事情的。
換一句話來說,其實動物都知道怎麼跟人類相處,可是我們人類逐漸破壞了這個平衡,
所以對我而言,藥輪也是動物想要跟人類溝通的一種方式。
以前我們都能夠共享這片天地,可能現在我們的方式,變得比較粗魯了,或是比較沒有考慮他們的存在。
所以,臺灣的藥輪是以臺灣的36種動物當作一個媒介,讓大家再度複習,臺灣有怎麼樣的動物,
然後臺灣的動物是如何守護藥輪,守護我們臺灣這一片天地的。
主持人:
<春花媽宇宙藥輪>的附錄二、附錄三、附錄四裡面,
比如說藥輪文字的簡圖,還有美洲的藥輪,還有臺灣的藥輪。
我覺得,這很多蠻精彩的,有很多不懂的動、植物。
春花媽:
對。而且大家翻回去書裡面的話,這裡面出現的每一個動物我都有聊天,
然後我有記錄下來,就當作有趣的讀物,讀一下。
每一篇該章節的最後,都有我跟動物講話的過程,非常有意思。
主持人:
可不可以來跟大家講一下,這些藥輪到底要怎麼玩呢?
春花媽:
藥輪的玩法有很多啊。
蠻幸運地,出版社很願意在第一期的時候,給大家隨書附贈的藥輪牌卡。
最簡單的一個玩法,就是每天抽一張藥輪卡,再對照這個藥輪是什麼意思。
但如果你覺得文章好長,我不知道要怎麼解讀的話,
最後面都有一個春花媽小語跟關鍵字,你光是讀這個也可以。
那還有一個用法,我自己有蠻多有趣的用法。
就舉例來講,在這個文章中裡面,舉例的小春就是我。
我是6月9號生的,我都會做一個很有趣的事情,就是我會翻這本書的6 、9、69頁寫了什麼,
哪個是能讓我覺得感動的事情,或是有感應的事情。
還有一個就是,你可能是一個很珍惜牌卡的人,不習慣帶著牌卡到處走。
每天早上起來隨便翻一頁,再讀那一頁就好了,
去感覺那一頁有什麼訊息,更重要的是那一頁是什麼動物,在今天有沒有機會遇到他?
只要是跟牠很相像的,不管是顏色、情貌相像,就表示那個動物,一直一直都在守護著你。
很多時候,我在推廣這本書的時候,不是為了書而已,只是會讓大家更瞭解,無論你有沒有養動物,
只要對動物有感覺,喜歡的心意也好,或是害怕的心意也好,其實動物一直都是守護在你身邊的。
這也是我想要出這本書的原因,我想要傳遞動物對我們的愛,
是不分國界、年齡與喜不喜歡動物,因為我們本來就是同享天地的夥伴。
主持人:
對呀。所以我覺得蠻有趣的,除了牌卡之外,其實也可以用翻的。
就好像我們翻卜卦書一樣,比如說第14種休眠淨化之月-海獺。
那翻這個,跟自己的內在有關係嗎?
春花媽:
一定是的,因為在不同的時期,我們會召喚到不同的動物幫助我們。
舉例來說,我們用一個很簡單的分類。
北方、南方、東方、西方,這完全是不同的功課。
北方通常會是我最近需要做一個決定,需要有些力量性有關。
東方是改變已經在發生了,我需要很大的動力,去協助我面對不停的改變。
南方是愛的議題,我們反而要轉方向,留下來檢視自己內心對愛的感受。
西方是一個內省的過程,反而是要問說,已經要進入冬天了,
對於自己的某一些思想、自我矛盾的地方,能不能在進入寒冬的時候,獲得一些共識。
主持人:
你這個天賦是本來就有?
還是做了什麼樣的感召,才讓妳能跟萬物,做這樣的一個表達呢?
春花媽:
我會動物溝通或者植物溝通,但是萬物溝通我不會。
因為在靈魂方面,我覺得那孩子或者人還是很難,但是如果是動物、植物溝通的話,就覺得那是天賦。
我們大家稍微回想一下,小時候我們都很習慣跟萬物講話,只是我們未必是有意識的把它記起來。
當然隨著長大,我們要吃飯喝奶,我們就會習慣一直講人話,
因為我們要活著,其實動物也是,所以我們就慢慢地,遠離跟動物的關係。
這件事情我覺得是天賦,只要我們能夠靜下心來,然後真的去理解,牠們有沒有跟我們溝通的意願,
我們也有很明白想要傳遞的訊息,我覺得管道都是容易恢復的,
但現在的社會我們選擇很多,那能不能好好溝通,或是想不想溝通,大家都是很後面才會想到。
可能就是差在這裡,至於有沒有刺激,具體來說是有一個。
幾年前我因緣際會,我本來就是一個會幫助中途幼貓。
我在朋友的情況之下,收到了一隻被車撞的貓。
那時候內心很困擾、糾結,因為帶牠離開醫院的時候,醫生就說的很明白,你帶牠回去,就是等牠死。
我沒有接過這麼複雜的案子,可是我不想要放棄,所以我帶他回家的時候,
我非常非常衷心的希望,我可以學會跟牠講話,這也是我認真開始學溝通的一個原點。
如果我一定要陪這個孩子面對死亡的話,我希望牠是舒服一點的,
不過後來奇蹟發生了,就是我真的順利研習到這門課程,
第二就是牠後來恢復,變成一隻健康和活蹦亂跳的貓。
主持人:
所以是這隻貓教導你,在半夜對妳說:「快點起來,我要教導你怎麼跟我溝通。」
這樣子嗎?
春花媽:
不是,主要還是我們家有只大貓咪叫春花,這也是我叫春花媽的原因。
當然,也不是牠直接找到我,是牠讓我找到一個機會去上課,去認真的靜心修行。
我就很順利地,回復這個本能直到現在,同時我也開課在教別人。
主持人:
我覺得這蠻好的,因為這樣妳就能對動物之間的關係有所改變。
但是我發現很多事情,就是包含學了以後,
比如說,跟動物就是好像在演給懂的人看,動物卻覺得說:「你在幹嘛?」
會有這樣子的狀況出現嗎?
春花媽:
也是有,因為每隔一陣子,就會掀起一些網路遊戲。
那我的學生有一些調皮的,就會說:「老師,這個有用嗎?」
像之前有把貓咪放在牆上,那個我沒有具體去瞭解,我不懂。
但是,他們就會問說這個有用嗎?
我其實不知道那什麼意思,我就說:「你自己試試,你去問你的孩子啊。」
大家給我反應是,貓咪都不知道我們在幹嘛,只是很想要下來。
更之前還有一個是貓咪眨眼,貓咪眨眼有對我家的小孩做實驗,我家有七隻貓。
然後我其中有四雙,跟我講說:「妳眼睛痛喔?」
另外三隻是只有一隻回應我,另外兩隻就只是看著我,沒有任何反應。
所以,我覺得不見得吧!
除非我覺得,特定的行為是有可能,
例如說:行為學的原因,那是可以討論,不然有些時候,可能是孩子不舒服,還是不要從這些學習比較好。
主持人:
是。
我看你書裡的藥輪,平常我們要怎麼簡單去使用呢?
因為我覺得看起來是很複雜,除了我平常在一早抽卡牌之外,
還有什麼方式,可以去應用妳書上的要領。
春花媽:
抽卡再把那張卡,隨身攜帶在身上。
我們特製成跟悠遊卡一樣的大小,所以你隨身攜帶就好了。
假設說,你今天抽到渡鴉。
你就可以觀察一下,今天在外面會不會,遇到像這樣的動物。
如果你是遇到這樣的動物的話,那就恭喜你哦。
因為渡鴉是群鴉飛升,代表的是你有一種優化的能力正在發生,就是一個這麼簡單明確的訊息啊。
主持人:
問題是你剛才講出的很有趣,我們的城市怎麼會遇到這些動物呢?
春花媽:
鴉相對來講,渡鴉的「鴉」就是比較容易遇到。
或者是,你遇到黑色的鳥也可以。
因為說實在,我沒有想像大家,一定都懂得這些分類的,但是大型的黑色的鳥就可以。
像我們不太可能遇到水獺,對吧?
但是,如果你是看到圖像似的水獺,或者是突然有一個卡通圖案,
或是別人穿在身上,這都叫遇到,真實遇到動物的幾率,其實蠻低的。
如果是遇到圖像,或者突然有人跟你講說:「那不知道是什麼鳥?是渡鴉嗎?」
你壓根沒有想過,這個人會突然講這個話,可是就是會有人告訴你。
因為這就是動物,想要告訴你說:「其實我在你身邊喔!」
主持人:
所以,你這個關鍵字,都是妳從他們的身上解讀出來的?
春花媽:
對啊。
主持人:
那這本書還有什麼重點,可以跟我們大家分享的呢?
春花媽:
我當初在學習的時候,在我了解主要的結構之後,我那時候的念法是隨機抽一個月份,就開始慢慢讀。
我那時候,會很直接的在動物旁邊寫上,我喜歡這個動物,或我不喜歡這個動物,
喜歡、不喜歡很重要,因為這取決於你跟那個動物,跟那個力量相處的方式好不好。
像我記得很好笑,我剛開始學習,這個學問的時候,我家正好螞蟻很多,可是我不殺動物。
我就很努力的請牠們出去,所以那時候,我就在螞蟻旁邊寫討厭。
但那段時期,也是我人生壓力蠻大的一個階段。
那些螞蟻對我來講,其實也是來我家陪我,因為我家很多,所以很怕牠們受傷。
當我把螞蟻的問題解決的時候,我不好的狀況,同時也解除了。
我就發現牠們是在陪我,因為當我很專注,怕牠們受傷,必須要把牠們請出去的時候,
我是很專心在陪他們的,我就不會執著在我自己的不舒服,
所以在處理螞蟻的過程當中,我得到很多轉化,這是牠們陪伴我的方式,我覺得那是很棒的。
我覺得藥輪,沒有一個絕對使用的方式,只要是你喜歡的方式,動物都能夠跟你接近。
主持人:
那如果我不喜歡蟑螂,蟑螂常來我們家,我要怎麼辦?
春花媽:
這完全是另一個概念,因為我覺得物理上來講就是,
我講了喜歡、不喜歡,其實我不涉及到後,我沒有討厭一個動物。
但是你剛剛講,我感覺你是討厭蟑螂,當然想要殺蟑螂,我這樣解讀對嗎?
主持人:
對。
春花媽:
沒關係,每個人對生命有自己的態度。
我自己的狀況是,我完全不會對動物,進行什麼特別的壓力型的動作,但是你不喜歡蟑螂,我覺得那就是你啊。
那如果你不喜歡的話,你當然也就無法解讀這個訊息,你就尊重自己就好了。
主持人:
因為妳剛才講的這個例子。
比如說,我請蟑螂出去。
牠說:「你們家東西很好吃啊,好多東西啊,都用完了。」
春花媽:
我沒有遇到這麼活潑的蟑螂,通常會跟我聊天的蟑螂,都是母蟑螂。
那時候,我就會真的就用盒子把它抓出來,再送去外面,同時附贈一些食物。
但是我會真的送到山裡面去,因為我就會跟牠講:「這邊不能玩是因為貓會抓你。你的小孩會生不出來哦。」
對我來講都是很實際的衝突,然後會涉及到強弱權力或者是體型大小,
會被貓咪弄,所以我常常要送壁虎、蟑螂、蜘蛛出去。
主持人:
今天非常謝謝,春花媽跟我們分享,這些非常有趣的溝通,然後你可能對環境,對你周遭的生命會有更好的尊重。
當然我覺得,春花媽更用心的幫大家,把妳怎麼對這個生命的互動,寫成<春花媽宇宙藥輪>。
它這個卡還有附贈平面的絨套,非常的精緻。
謝謝,春花媽。
春花媽:
謝謝小安,祝福大家一切平安。
by ilikeradio | 10 月 31,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2
在大人的世界中,我們有很多時候無法自己做決定,
可能需要視當時的狀況,進行一些妥協,甚至要全盤接受別人的意見。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忘了自己喜歡的是什麽樣子了。
或許,此時的我們,也已經成為以前我們所討厭的大人的樣子。
聽眾朋友們,不曉得你們是否有過這樣的經驗呢?
而當你發現開始討厭現在的自己時,是否也曾因此陷入自我懷疑的迷失當中呢?
本集節目會告訴大家,當你有這樣的狀況時,解決的具體做法是什麼。
小編個人覺得,本集節目的內容,有很多的故事與金句,它們會讓人有種「忽然聯想到以往經驗而有所共鳴」的感覺。
至於具體內容,就容小編賣個關子,邀請聽眾朋友進來收聽發掘吧~
這次,小編也不再像以往的風格,幫大家來整理重點。
不然,小編先講完了重點,聽眾朋友就不進來聽了,因而錯失聽到這麼棒的專訪內容,這就是小編的過錯了。
不過,小編還是想分享,對節目中最有感覺也最符合小編現況的兩句話:
●假裝沒事是不想討拍的倔強,但我正努力好起來。
●所有的問題,沒辦法聽別人給你建議,只有自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走出來,這個比較重要。
最後,小編真心覺得,對於兩性關係目前有點狀況或是對自己有些迷失的聽眾朋友,真的務必要進來認真聽一下,本集內容絕對會讓你覺得值回票價的。
倘若聽眾朋友在聽完本集訪談後,覺得意猶未盡,還想知道更多內容的話,也歡迎點選下方的連結進行購書喔~
購書連結:
https://reurl.cc/5G88qV
主持人:
好~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台北市今天的天氣非常非常的冷,我覺得我們可以好好地來閱讀一本書。
我覺得這本書,在你讀完以後,你的心情就會暖暖的,會有一種溫暖的感覺,會有一種力量。
那這本書是什麽呢?
是境好出版的一本非常好的書,叫做「我不好,但假裝沒事」。
它的副標題是「找到自己本來的模樣,不必成為討厭的大人」。
我們今天也很開心地邀請到境好的主編 – 文慧,來到我們的線上,先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文慧主編:
安一心好~
聽眾大家好~
我是文慧
主持人:
是~
為什麽會想要選這本書來溫暖我們的讀者跟聽眾呢~
文慧主編:
應該說,這本書的作者獨慕溪,他的上一本書叫「你不必成為別人喜歡的模樣」,這本書在台灣的銷售算不錯。
雖然那一本書不是我們出版的,但當我們看到這個作者又有新書出的時候,我們就非常期待。
在看了之後,發現他書的訴求,上一本叫「你不要變成別人喜歡的樣子」,而這本他訴求「希望你找到你自己喜歡的樣子」,我覺得這件事情對每個人來講都非常重要。
我們在做這本書的時候,我們就看它裡面的文章的時候,對我們來講,我們最有感覺的是它裡面所講到的變成大人的憂傷。
在我們封面上面有寫到 — 成人的世界,忙碌中夾雜著煩惱,幸福好像沒那麼簡單明瞭,單槍匹馬闖世界的我們,卻總是在不知不覺中,就成了那個違心笑著,靜靜拭去淚水的「大人」。
看到這裡的時候,就很有感覺。
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他稍微有一些閱歷,年紀上也已經不是職場的菜鳥,他自己也有遇到一些事情過。所以,他知道我們要當成大人的時候,我們有時候會偽裝自己,要做堅強的大人。
很可能平常外面看起來,你很像超人一樣,很正面等等;可是,私下的自己,你有可能其實是受傷的。我們看到這個點的時候,覺得很棒。
而像副書名上面有提到,找到自己本來的樣子,不必成為討厭的大人。
在我們成長的過程,我們有遇過一些大人,比如說我們工作上的過程,我們有遇過你自己不喜歡的主管。
主持人:
呵呵呵呵~
文慧主編:
你笑的很尷尬啊~
主持人:
這不是每個人都有的事情啊~
對不對~
文慧主編:
然後,我們也會討厭比如說,可能爸爸媽媽以前的模樣不是我們喜歡的、或是老師、或是同學。這麼說好了,年紀比我們大的人,他們有些樣子不是我們喜歡的,但不知不覺中,我們就變成那樣子的大人。
就像我自己就會覺得說,小時候很討厭媽媽或爸爸一直吼一直吼。
但長大以後,雖然我沒有小孩,我就會發現我妹也會吼小孩,可能是遇到小孩,大家都會吼這樣子。
我們也遇過說,有些以前的主管就是脾氣很差,動不動就會罵,還有那種更差的是罵髒話。可是,當我們變成主管的時候,有時候我們真的好想生氣。如果你不變成以前主管的樣子,就會憋著讓自己很受傷。
所以,我覺得我們變成大人以後,有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夠那麽任性,就不知不覺變成我們自己也討厭自己的樣子。
這本書裡面有些篇章,會讓我覺得,如果現在的我們其實,我不知道安一心,你有在今年年底、元旦前寫一下對2021年的那種回顧嗎?
主持人:
沒有~
呵呵呵呵呵呵~
我跟你講,我看到你這本書以後,我就很安心的對自己說,過去了就不要再想了,未來也應該都是美好的,這樣才對啊~
對不對~
過去的自己,就不要再清算了~
文慧主編:
那我自己看啊~
在元旦那個周末的時候,很多朋友中,有些人會寫2021年發生什麽事,例如有人家人過世,有人寵物離開。
有人就是把2021年很難過的部分,在臉書上面,把自己真實的感受分享出來,他就在他臉書上面獲得很多人的擁抱。因為平常你可能看他,就是很堅強的樣子,原來他歷經了這些事情。
你會發現,有些人會真實地面對自己,可是,有些人因為真的沒有辦法很公開地把自己心裡面那些感受分享出來,所以,他就在臉書上面沒有多講2021年,而是期待在2022年會更好。
因為這本書我們是12月底上市的,當初11月我們在做這本書的時候,我在這個行業是多年以來,我其實都很樂觀,我覺得書我都很喜歡,我都努力推,可是11月的時候,我真的就是很悲觀的,甚至到我根本沒有辦法來跟任何人介紹書,我只能在臉書上面PO我吃什麽。
我最沮喪的時候,在家裡跟老公講,我就說現在讀者都不買書,現在市場狀況差很多,所以我就在家裡很沮喪,那時候老公就默默講了一句話說:「你要做什麽,我都支持你」。
其實,我覺得他應該也沒有看很多書,他不是那種勵志款的,他只是把平時會講的話講出來,可是那一句話就給我很多力量。
雖然我們很不好,可是,身邊有很多人在支持你。
有時候,你都是看不好的那一面的時候,你就會很低潮。那時候,老公講的那句話,我就覺得說,因為有好多人支持我,我應該要努力好起來。所以,其實在這本書的封面的書腰,我有刻意寫到,假裝沒事是不想討拍的倔強,但我正努力好起來。
很希望所有看這本書的讀者,他們可能會面對自己的狀況沒有以前好,然後也不確定未來會不會更好,可是正在努力。
就像後來有段時間,有些朋友就會主動問我說:「你最近怎麽樣啊?看你都在曬恩愛呀~吃什麽這樣子~」。
因為不好的事情臉書又不能PO,真的關心你的朋友一定會很緊張,所以我就只有默默回他說:「我正在努力好起來」。
其實,我覺得這本書的作者,自己是一個對生活體驗很重視的一個作者,所以,他會從身邊朋友的故事來告訴你,你應該怎麽進行。
例如說,他書裡的第一篇,其實我們有摘出第一篇的引文,它標題叫做「愛情裡故作堅強,只會傷害自己」,我們摘錄的是「沒事,這句說多了,便會開始不被別人在意;沒關系,這句說多了,便會成為另一半眼中理所當然的沒關系;我可以,這句說多了,另一半便會懷疑你是否在逞強」。
主持人:
哎~好像都這樣子哎~好像都這樣子哎~
現在的人,久了以後就都這樣子~
文慧主編:
就是常常都會說沒事沒事,明明就有事,還說沒事,這裡面講的是那種伴侶的關系。
這裡面的故事,我覺得作者分享的真的就是都很像你身邊會發生。
他說這個女主角,她其實就有事跟朋友吃飯,然後因為下雪滑倒,滑倒以後流了很多血才發現她流產,那天晚上她就一直call她老公,老公都沒有回電,結果兩個人就吵起來了。
她老公就覺得莫名其妙,妳以前去醫院都可以自己去,為什麽這一次去醫院看醫生,妳就要這樣跟我鬧。雖然老公後來知道,是因為流產,所以他老婆反應比較激烈,可是那女生就因為她老公回了那樣的話,她心裡就已經有疙瘩,她就忽然覺得很委屈。
她們從認識開始,因為是遠距戀愛,所以有時候像學生時期住宿要搬家,很多女生會請男朋友來幫忙搬,但因為他們離很遠,所以她都自己搬。
後來有很多事,她也都怕她男朋友知道,就像說她男朋友就是要考試,她明明發燒到要必須去醫院,可是她也不敢打擾她男朋友,她就覺得自己要把這些事情做好。
她就忽然覺得說,原來她們在一起這段時間,她一直都很堅強做這些事情,弄到後來,老公都覺得那些事情根本妳自己就可以做,為什麽妳要跟我鬧。
尤其是台灣的女生,我自己覺得,我們其實也是很獨立的。
我們很多時候其實覺得,自己可以做好的事情,我們很少說會需要另一半幫忙。
可是,這個東西就跟書上說的「我不好,我假裝沒事」一樣,有很多時候,其實你可以把你真實的那一面給對方看。
例如說,妳真的很虛弱去看醫生的時候,妳其實不是不能自己去看醫生,可是如果妳覺得有人陪妳去面對當醫生跟妳說狀況嚴重的時候,在妳身邊有人照顧妳會比較好,妳就應該開那個口。
我覺得,真的愛你的人,不會覺得這件事情這樣做,他會覺得說為什麽要找我。
書裡的作者他就講說,「在愛情裡面,如果你是那個很酷的人,希望你可以卸下盔甲,放下防備,向對方展現真實的自己,往往好過故作偽裝。因為愛情,本來就是那麽一點點不講道理,它既不需要太過大度,也不需要強行裝酷,更不需要你一昧都替別人著想,而忽略自己、傷害自己。」
我覺得作者有點到,就是我們其實有時候都太堅強了,我們可以去調整。
主持人:
我覺得這本書的內容,其實還蠻好的。
它好像在告訴你,你好像困在自己的生活規劃裡面,或是陷在你自己信念的那些規條裡面。
有時候,我們就很喜歡演內心戲,演了以後,該看到的卻沒有看到,然後你就會更鬱卒。
但是這本書,因為它的描述、細微的觀察與一些故事情節,你可以發現,它好像把你內心的內心戲,摘要地很清楚。甚至,我覺得這本書的每一個金句,好像都在點醒你說,其實你不應該困在這裡面,其實你還有更好的光明在那邊。
文慧主編:
像他書裡面也有一篇談到家庭,我就會想到你之前出的家人的情緒勒索。
裡面是說,他有一天回家的時候,他的室友在大罵、吵得很兇,結論就是他室友的爸媽又吵架了,所以他室友就很氣地回他爸爸媽媽說:「你們要離就離,不要動不動就說為了我,所以不離婚。」
作者自己小時候也是家人父母常常吵架的,其實他是連回嘴什麼的都沒有辦法。
因為在那種父母吵架的環境狀況下長大,他覺得有時候那種爭吵,是父母兩個人不夠相愛、父母對你不夠愛,所以造成那樣的創傷,最後他們還會要你背個黑鍋,就是他們是為了你,所以不離婚。等你長大以後,這些事情你還是繼續一直在面對。
像我們上次有分享這個,就好多人有感受,裡面也有提到一個,在家裡面不只是父母的問題,還有一種是老二的憂傷。
這說的是,有個電視劇裡面有個扮演老二的二姐,每次所有事情都要讓姐姐,因為姐姐是姐姐,所以要讓她,那所有事情都要讓弟弟,因為弟弟是弟弟,那老二就永遠在讓這樣子。
像我自己,我就覺得我是老大,老大也都要讓啊。老大老二都有憂傷,老么可能也有憂傷,可能就是看你是排名第幾。
老大的憂傷就是,我從小到大我都不敢成績不好,因為我的責任就是我要負責教弟弟妹妹,所以我要學會,弟弟妹妹有問題都要問我,所以,我的壓力就是我不能成績不好。
另外,很多時候你要扮演保護他們的角色,譬如說,爸爸媽媽出去,你其實一個人在家也會害怕,再加上兩個更害怕的,你要假裝不害怕。其實,老大也有老大的憂傷。
在這裡,他就是講說,其實每個人小時候都有一些憂傷的東西。
可是,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學會怎樣愛自己,因為你小時候可能有很多事情不能決定,可是現在因為你已經長大了,已經變大人了,你要學會愛自己。
他就說愛自己有什麽方法。
因為很多人說愛自己好像一個口號,可是怎麽做?
首先,先接納你自己,接納你自己有一個小時候那樣的過去,像是成績不好的時候,所有發生的所有事情。
你要接納過去的自己,即使有疤痕,就讓它自然痊愈。就算是帶仇的疤痕,它也都是屬於你的一部分,所以你不用去刻意不看那個疤痕。你要接納你自己,也要接納過去。
再來,要傾聽自己心裡的聲音,就是你到底想要變成什麽樣的自己?
像書裡面有一篇就提到,我們身邊有很多人,其實很想幫我們,給我們很多意見。
其實應該大家都知道,很多長輩或者前輩都會有一種「我走過的路,比你吃過的鹽還多(台語)」的心態,然後就會在心裡想說誰會一直吃鹽啊?
實際上,他們的生活歷練不一定比我們多。例如說,以前他們時代很單純,就是打電話,現在的時代又有LINE、又有臉書、又有什麽。他們過去根本就沒有面對這些事情,他們怎麽去評斷說網絡上發生的事情。他的建議,不一定適合現在的使用。
可是,因為這些人都是為你好,你又對於為你好的這些人的心意很在乎。所以,有時候你會因為在乎他們的心意,開始聽他們的,你就會發現你沒辦法前進,你不知道怎樣的自己。因為照他們的意思做,不是你自己,你就會有迷失的時候。
我自己覺得,作者其實他裡面一篇一篇的,不是那種毒雞湯,他就一篇篇地在跟你聊、跟你說,最後你就找到你自己。
就像剛剛在講,因為我們就可能會聽別人的,聽到後來你都不知道怎麽辦。
在所有的決定都沒辦法決定、所有事情都要聽別人的時候,你會忘了自己喜歡什麽樣子。
這本書其實很重要的是,他在除了陪伴你遇到問題的時候,怎麽樣去找到應該自己的樣子以外,再來就真的是一個過程。我覺得這件事情,是這本書很重要的重點。
你看這本書的時候,可能就像有個好朋友陪在你身邊,聽聽你說的心事,或是他說他故事的時候,你也會說出自己的故事。可是,他不會是那種很強力的,有時候你真的很脆弱、比較低潮的時候,你可能沒有辦法再聽到,有人講更嚴厲的話。
就像是說,可能去年因為疫情的關系,有的行業可能那個產業比較辛苦。
如果這時候,有個經驗很豐富的人跟你講說「我就跟你講不要做旅遊業嘛」或是「你為什麽不轉行」等等的話。
你就會想說「拜托~我在這行業做多久了~我累積的很多東西,是你這樣的長輩講一句話,我就可以放棄的嗎?」
很多人的人生,是自己做決定的。
我覺得,當你在脆弱的時候,可能沒有辦法有人像這樣子想要給你當頭棒喝。
主持人:
當頭棒喝是太嚴重了,就是當照耀你的光明燈。
文慧主編:
我們這時候,不需要人家告訴我們應該怎麽做。
書裡面有一篇就講說,很多人都在找你人生的擺渡者。
其實,真正的擺渡者,你並不確定那個人是不是可以帶你到對岸。
因為你真正人生的擺渡者,是你自己。
這本書,我覺得最棒的地方,就是陪伴你,讓你走出來,讓你找到方法。
就像我剛剛說11月的時候,我對於這個工作有一點沒信心,對我來講,我很低潮,我又沒有辦法在那時候出來講說,我很低潮。
可是,因為我知道我身邊有很多支持我的人,所以後來我就在那個自己狀況最不好的時候,我就決定去報名上一個這個行業的課,一個精英的課程,是要上四個月,每個禮拜三的晚上跟禮拜六整天,就是很硬(台語)就對了。
我就覺得,一定是我現在還不夠好,一定有我不知道的方法,我要走出來,我要去學更多,我希望我自己有更多的能力,我才有辦法再往前進。
我那時候選那個課程,其實也沒有想太多。
我現在已經上了一個月,我自己覺得說「哇~我在那個課程裡面,有吸收新的,也有發現自己會的」。
我覺得這件事情很重要,就是我後來覺得,我就像是書上講的「我自己就是自己的擺渡者」。所有的問題,你可能自己想辦法要好起來,可是方法呢,你沒辦法聽別人給你建議。因為,只有自己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走出來,這個比較重要。
主持人:
是~沒錯~
所以,我覺得這本書,它到最後整個還是會回到我們自己的身上,讓自己可以不是只有靠夭而已,還是可以讓自己活在我們講的這個狀態裡面,然後很安穩的度過你的每一天。
好~
謝謝文慧今天跟我們分享這本「我不好,但假裝沒事」,是境好出版的一本非常好的書。
謝謝文慧~
文慧主編: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