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悅幸福樂|心癢:感受內心的騷動,擁抱被數字和精準化剝奪的無限可能|安一心 專訪 李嘉琪副總編輯 】

【 心悅幸福樂|心癢:感受內心的騷動,擁抱被數字和精準化剝奪的無限可能|安一心 專訪 李嘉琪副總編輯 】

https://youtu.be/dEJdbiMA-YM

youtube:  https://youtu.be/dEJdbiMA-YM
你是個充滿理性、邏輯,還是一個喜愛美好又感性的人呢?

我們的世界充滿了許多數據,包括現在不斷被提起的大數據分析,從你開始打開手機、電腦,滑到的新聞、消息、廣告、股票,都呈現了各種的數字。

數字讓我們很方便判斷,可以適應這節奏很快的世界,但卻讓我們也快速地忽略內心的一些小小的騷動

你有過很想要某個東西,卻得不到的時候嗎?那時你會怎麼做?

小時候很想要吃糖果,但是爸媽說會蛀牙,不給吃 於是就趁大人不注意,偷偷的去買來吃,或是把同學分享給你的在學校就吃光

長大後,想要的事物換成用金錢衡量一切,貴的就是好的

想要就去買,似乎忽略了心中”想要”背後的渴望,那種渴望是無法被計算的,例如,想買名牌包,是因為渴望被關注;想買車子,是渴望給家人通勤時一個遮風避雨的交通工具

在這集節目中,似乎又能夠看見那些無以量化計算的真、善、美的特質,以及在忙碌之餘是否能停下來對生命過往的反思,不緊緊是看見自己失去的,還有那些一直在身邊的珍貴禮物。


安: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我們往往被困在過去訓練的邏輯理智下,很多東西你可能是眼見為憑,或是你可能要精算,或者是你可能都是被過去的背景養成讓你對事物或對一些的看法,以為就是如此

但是三年前的一場疫情,打偏了所有人的秩序,讓大家就不得不重新的去面對很多的事情

剛好最近我看到一本非常非常的相應的書,那就是<<心癢>>,它的副標題叫作:感受內心的騷動,擁抱被數字和精準化剝奪的無限可能

是漫遊者文化出的一本非常好的書

我們今天也很開心的邀請到漫遊者文化的編輯嘉琪

來~跟我們線上的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李:
主持人好,華人網路心靈電台的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嘉琪

安:
嘉琪可不可以來跟我們講這本書它在談什麼呢?

李:
很高興今天有這樣的機會來參加這個書訪,我覺得這個書就像剛才主持人說的,他講到了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個生命經驗,就是疫情

疫情其實現在也還沒有過去,我們現在還是跟這些天災、戰爭、疫情共處,其實人在這種時間點會有的不確定感特別的強烈

疫情改變了非常多的人以各種層面各種方式,那它改變作者的方式,是我當初看到這個書稿的時候,覺得非常震撼的

因為我們當然生活節奏被打亂,很多東西沒有辦法掌握的秩序,那種不安感那種焦慮我想每個人都會有

可是這個在這個作者身上,它體現出了一個怎麼樣的態度的翻轉,然後導致於他從完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不確定、不安的世界,我覺得這個是一個非常值得一看的一本書

那這個書我們講它從疫情開始

這個作者呢,我先稍微講一下他的背景

他其實是一位華爾街的商界精英,這作者很有名喔,他在國外是一個紐約時報的暢銷作家,超級暢銷作家,之前天下有引進一本叫作<<你所不知道的麥卡錫>>就是他寫的

他是一個商界出身的財經專業記者,也是作家。你知道其實這個人的個性,從書裡面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就是一個非常嚴謹公正,什麼東西都是追求精準、數字、數據,因為他就是一個商界精英嘛,那他每天玩弄的,手上這些像投資、股票、績效這些東西,都跟數字有關

所以他其實開始有慢慢感覺到,這世界上所有東西都可以量化,都可以數字化

例如說你今天打開電視,你看報紙、Google,你難免會覺得今天的新聞,像是今天的數字,今天天氣幾度,今天股市表現的怎麼樣,昨天哪一個球隊贏了幾分的比賽

因為我們在整個工作或者是生活層面都接受了這個量化的框架,我們也相信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數字來表達

那這件事情沒有人比作者麥當諾更有資格來說這件事

因為他就是信奉精準、信奉數字,信奉所有東西都是有條有理的框架,一定要這樣步步進行

結果他本來正打算寫了一本有點批評這個數字的書

所以他雖然信奉,但是他也知道這個東西對於人類的快樂、決策權其實都是削弱的,所以他本來正要這樣寫,結果沒想到來了疫情

他這個一切追求菁英的人

我想我們每個人一定都有這個經驗

就是說當美國那時候剛開始疫情發生的時候,他們很快的就封城,然後被隔離,每個人自己在待在家裡面

你會發現當你被隔離的時候,你能做的事情會變得非常少,因為你的分心度降到最低了

你沒有辦法去做別的事,你可能出不了門,然後你也沒有辦法做其它的,例如跟別人接觸,你會變得很專注於當下的這個生命、當下的存在

你可能會有一陣子覺得非常的無聊,不曉得要幹嘛

你會開始去關注你生活中看起來很小其實很重要的事

好比說我記得在疫情期間,我們也是居家上班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那時候就是家裡面有很多,例如說門把已經壞掉非常久了

你真的是平常一輩子都不會想要去把那個門把修好,因為你總是有地方要去約會,有事情要去辦,有東西要去買,然後要忙著做這個做那個

可是當你哪裡都去不了的時候,你的行程就是你自己,你就是必須回歸到當下

然後我就發現時間多了好多好多好多

我相信這個作者他一個這麼對於所有的東西都想要精準掌控在手上的人,他真的是要瘋掉了,因為他就是無所適從,他發現什麼東西都在變化中

那我這裡面講到一個,為什麼在這種時刻更能感覺到這種數字,跟我們沒有辦法去體會當下的一個關係,它裡面有一段我覺得很值得分享

他說你看這個數字,你知道嗎?整個疫情期間,如果我們每天打開電視,我們就知道數字代表什麼

每天都告訴你,今天有多少確診人數、死亡率是多少、疫苗還剩多少、什麼時候會來

作者說美國也是這樣子的

當我們每天看到媒體上面這些數字,他說這個是一個史上最瘋狂的計數行為

就是計算數字的行為

什麼東西都在算算算算算算

可是它其實有告訴你任何事情嗎?它沒有告訴你,你現在此時此刻應該要幹什麼

這件事情數字完全沒有辦法告訴你


像還有一個我們很切身的經驗,就是總統大選。總統大選是每天都在即時民調,然後每天都在說,這個總統的勝選率是多少、比例怎麼算

可是這裡面就講說,像總統大選也是一種大家集體亢奮的一種活動、一種行為

那民嘴他在做民調,彷彿他明天就能夠算出來到底是誰當選了

可如果已經遇到了那一天,你就不會興奮了,你根本就不會去期待了,因為事情就是蓋棺論定了

所以他就講說像這一些所有的框架,這些所有的你會覺得必須要去預測未來,要去推算未來,要去掌控未來,而放棄了當下的這些行為,他覺得是一種迷思。而且他也深深的反省

這本書它其實是一本半自傳,這個作者受到疫情的整個衝擊,他其實改變了他的人生態度

他從一個什麼東西都相信數字的人,變成他去被迫的,基本上是被迫的,去面對他自己的內心

然後他去沉澱,他學冥想、學瑜伽,然後他開始知道什麼東西才是當下最存在最重要的事情

那書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Tickled這個字,就是癢

那不知道主持人就是對於癢這個字,癢這種感覺有什麼樣的印象呢?

安:
沒有~因為你知道嗎?

聽到”癢”跟”心癢”,你知道其實我覺得這本書很重要,它其實在背後反映就是你的慾望或是你的潛在的一些想法,或是有一些東西好像又想要又要不到的那種感覺

李:
對,沒錯!他其實在講說當我們什麼東西都在追求一個很精確的解答的時候,卻忘記了唯一確定的答案,那就是我們此刻真實的存在

那存在講得很抽象對不對

可是你知道嗎,一個死掉的人是不會癢的。癢這種感覺是人類很獨有的

你知道嗎,生物生命很獨有的,就是說癢有一個定義,就是某個東西碰觸到你的皮膚或是某個部位,然後引起了那種不安跟騷動。這個是表面上的癢

可是他講的更深層次,就是心裡面的癢。

心裡面的癢,我可以理解成像我們對於很多事情,都會有心念為動的時候,就突然間很想要去做某件事。例如說我自己會彈吉它,那我已經很久很久,忙到沒有時間去練吉它,也沒有空去聽音樂了

可是有時候突然會有一種手超癢的,我就好想要聽到某個節奏,我好想要去彈個吉它,然後把那個節奏帶出來,解一解這個心裡面的渴

然後或者說,有時候你會覺得,你很想要聽到某段旋律,或是你突然好想好想幹些什麼事

我覺得這些念頭都是一瞬間出現,然後我們很快就把它壓抑下去,想說那個又不重要,現在更重要的是開會啊,工作啊,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可是那些癢,作者在書裡面形容得很浪漫,我也覺得很有意思,他說那個癢啊,就是靈魂在對你說話,他用愛的語言提醒你,你現在是活著的,你要投入它們,當它有那些衝動的時候,你就專注在當下的那些時刻,延長那種感覺

你投入在其中,那些東西當你投入以後,它會帶給你莫大的快樂跟滿足感,然後你會非常的有創造力,就有點類似心流的感覺

這些東西我覺得像數字沒有辦法講的東西,這個癢都可以表達出來

像我們用數字不能說,例如說情感啊,你也沒有什麼情感指數,你愛一個人到底愛幾分,或者是說你今天,你這個人人性如何。還有很多愛、美,這個美到底有幾分,這些東西都不能用數字來看,可是你卻能夠直接用你的身體經驗,你的生命經驗去體會,那些真真實實就在此刻發生的事情。那就是一種癢。

安:
是啊!我覺得其實這本書非常的好,因為你知道它在裡面上的描述,有一些譬如說具體當然我們是可以很清楚的、很邏輯化的去把它闡述出來,但是呢我覺得這本書更好的一個狀態是,它把一些無形,就像剛剛嘉琪在講的,心癢的這個無形的,譬如說你跟這個物品的感受,或是你內在的靈魂對這個世間的呼喚,它很深刻的,用文字來表達,讓你可以去體會跟感受

所以我覺得心癢這本書,其實是還蠻好讀的。可以來認真來研讀它

那最後嘉琪有沒有什麼想跟聽眾的補充的呢?

李:
這本書真的很豐富,那我自己在編輯這本書一個很大的感覺,就是這個作者,他其實一向就是那種鐵錚錚的漢子,他其實是一個,對什麼東西都是犀利的批判,是非分明的這種人

可是他在這本書重新自省了他整個生命歷程,這裡面其實他遇到了很多的事情,他雖然外表看起來風光,又是華爾街非常有名的暢銷作家,錢也賺了很多,身體狀況也不錯,可是這裡面講到一個,我覺得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感同身受的地方

就是說你外表風光的時候,其實這個作者他遇到了父親過世,這對他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他忙到沒有時間跟他父親說最後一句話

然後他的婚姻失敗。為什麼?因為他長期的這個壓力下,他酗酒,那酗酒以後婚姻失敗,他的老婆就是要跟他打離婚官司,他有一個小女兒,三五歲的小女兒,他老婆要把這個小女兒帶走

那他因此整個反省他的人生,痛定思痛,當他回歸他自己真實的自我覺察以後,他就發現這個世界待他並不薄。他沒有好好的去珍惜身邊的人,然後活在當下

他其實是有一點寫懺悔錄的那種感覺,他後面寫的東西非常的柔軟

為什麼我會覺得這個東西落差很大,因為我看過以前他的暢銷著作,是一個非常社科,然後非常的邏輯井然的。可是到了這裡,我覺得男人到了中年之後,他跟他小女兒重新的相處,從他小女兒身上看到了很多很多生命的意義

這小女兒教了他非常多的東西

所以這個東西是我覺得,這個書非常有人味的一點,就是而且它非常有說服力,一個商界菁英他整個改變了,他重新看待這個世界,他去看待他們美、善的部份,然後也重新接納這個不完美的自己

所以我在這個書上特別把書裡面唯一一張照片,他抱著他的小女兒的那個照片,放在我們的書腰上

大家都說看了以後非常的有感覺

因為這就是一個人如何改變,然後一定會打動你的一件事情

我覺得非常值得推薦

安:
是啊,因為我覺得看書的好處就是你不用經歷跌倒或是那個大災大難以後,你才恍然的看到說,原來你必須要醒過來面對這個世間的各些的情情愛愛

謝謝嘉琪跟我們分享心癢這本漫遊者文化出的一本非常好的書!

李:
謝謝主持人,謝謝聽眾

【心悅幸福樂】喚醒心中的詩:表達性藝術的詩歌創作、療癒與復原力 安一心 專訪 文苑老師

【心悅幸福樂】喚醒心中的詩:表達性藝術的詩歌創作、療癒與復原力 安一心 專訪 文苑老師


療癒,不是透過外在獲得力量,而是喚醒你內在原有的力量。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覺得很有趣!
「運用詩歌也能達到療癒力嗎?」這是我當下的想法。

原來這是一本透過寫詩創作,來打破過往那些僵固的思維,啟動自我療癒和修復的內在機制。

這麼一想,其實每一種創作好像都能療癒心中的某一塊…
無論是畫畫、寫詩、創作歌曲…都是在反映內心深處的狀態。

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當你在書寫情緒、內在狀態後,內心會有一種放鬆自在的感覺?

雖然這和創作不太一樣,但在本質上還是有點類似。

我曾經有過自己作詞作曲的經驗,那是一段很享受的過程…
透過自己內在隨意哼出的旋律,再搭配對應的字句成為歌詞…
真的會有一種療癒的感受!

在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這是一種表達性的藝術治療。
也許,我們不需要把治療這件事看得這麼無趣、嚴肅!

它能透過很多不同的方式,為我們轉換框架已久的情緒和思維。

與你分享這本好書。

 

完整節目請點此:https://reurl.cc/prD5Zb

Podcast收聽:https://sndn.link/ilikeradioasiamindspirit/2ACxJJ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qrDLoE

【你知道嗎?很多時候情緒勒索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心宇愛-幸福引航家smile spirit

【你知道嗎?很多時候情緒勒索我們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心宇愛-幸福引航家smile spirit

完整節目請點此:https://youtu.be/1zqW_elzJ1M

Podcast收聽:https://sndn.link/SoulFlowerEssence/OjVrUZ

「很多時候是我們先情緒勒索自己,逼自己就範!」

這句話,其實是一位女神老師跟我說的。

當時聽到,我也像被打醒一樣的感到錯愕…

「什麼?!我怎麼可能這麼白痴會勒索自己?我明明很討厭被情勒啊…」

但,事實似乎就是如此。

我們以為是自己被勒索了,但在被勒索之前,我們因為種種的因素讓自己退讓、沒了底線,最後再對這樣的自己生氣…

如果沒有意識到,我們可能把所有怒氣出在對方身上,認為…

「是你逼我的!是你情勒我,所以才會這樣!」

不自覺的讓自己成為受害者,把對方變成加害者…

但有沒有可能,我們既是受害者,同時也是自己的加害者呢?

當然不是指所有的情況,但的確有些情況是這樣的…

來聽聽今天這集的精彩內容,也許會讓你對情緒勒索有更不一樣的視角喔!

只要你拒絕當受害者,情緒勒索就不再循環。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ositivevitamin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EN6688

靈魂花精官網:https://reurl.cc/R62p5g​

巴赫花精情緒療癒聖經:https://reurl.cc/2obaY4​​

歡迎私訊療癒諮詢與服務,讓心宇愛-幸福引航家陪你一起靈性躍升!💗

【心悅幸福樂】閱讀佛登:從兒童個體化研究開拓自性的探索 安一心 專訪 魏晉宏

【心悅幸福樂】閱讀佛登:從兒童個體化研究開拓自性的探索 安一心 專訪 魏晉宏

麥可.佛登:「緬懷榮格最好的方式,就是運用並發展他的思想,而非將之全盤接受,供奉於神壇。」

 

麥可.佛登是榮格心理學史上不容忽視的人物。他憑藉深厚的臨床功力留意到榮格理論的盲點,並做出重大的補充與修改。他最特出的貢獻,莫過於運用豐富的兒童工作經驗深究了榮格關於自性(the self)與個體化歷程所指的心靈根源。他觀察到自性在嬰兒期即已運作,這讓榮格理論中分裂的前、後半生整合為一體,使榮格心理學不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中年後心理學」。


佛登也是治療典範轉移的促動者。他將榮格所開啟的分析心理學定位在精神分析與榮格最原初的洞見之間,帶動分析師認真檢視分析歷程的種種,推動分析心理學的規範化與科學化,不僅大幅提升其臨床實用性,也預見了心理治療趨勢的轉向。


本書作者阿斯特是與佛登近身工作的分析心理學家。他在本書中感性地回顧佛登的生平,並就其思想的重要主題,透過比對榮格的說法來介紹佛登的修改創見。阿斯特的描寫既深入淺出又一針見血,連佛登本人都說「比佛登自己還了解佛登」。

讀者將領略到,佛登那些看似違逆榮格的創見,其實是出於對他如父親般濃厚的情感認同。佛登為榮格思想提供了更穩固、真實的力量,深深影響後繼的人。

 

收看本集節目:https://youtu.be/YNA92rHx4mU

Podcast收聽:https://sndn.link/ilikeradioasiamindspirit/4pynG8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z60MRe

 

 

【如何保護不敢拒絕別人的內在小孩?】心宇愛-幸福引航家smile spirit

【如何保護不敢拒絕別人的內在小孩?】心宇愛-幸福引航家smile spirit

完整節目請點此:https://youtu.be/g7UmJqFfV90

Podcast收聽:https://sndn.link/smilespirit/qMJvTi



每個人都需要有自己的界線。

以前,編編是一個沒有界線的人…

可以說是人人好的個性,也可以說有點爛好人的性格?

總之,習慣性的把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放在最後面,優先考量對方的感受和立場。

就像有的時候,身邊的親朋好友會對於你的日常、狀態,表達關心…

即使心裡覺得有點點不太舒服,但又會告訴自己:「對方是在關心你,那是他們的好意。」

當時不知道這樣不舒服的關心是一個訊號,一個提醒。

總是下意識的忽略這些訊號,又或者是把不舒服的感覺壓下去…

等到再大一點才發現,原來那個不舒服的感覺沒有錯!沒有不對!

它告訴我們:「你的人生被過度介入了!別人沒有尊重你的人生、你的選擇,以及越線了。」

雖然現在已經可以分辨這些訊號,但還是沒有辦法拒絕該怎麼辦?

那就用別的方式來保護你的內在小孩吧!

來聽聽今天恩恩老師分享的內容。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ositivevitamin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EN6688

靈魂花精官網:https://reurl.cc/R62p5g​

巴赫花精情緒療癒聖經:https://reurl.cc/2obaY4​​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提供多項身心靈療癒諮詢與服務,為你找到人生新方向。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