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 | 我心態好好 | 安一心 專訪 祝子

心悅幸福樂 | 我心態好好 | 安一心 專訪 祝子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8XoWJDCgHfo

Podcast收聽:https://sndn.link/ilikeradioasiamindspirit/WevSvO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N4pp3x


身為一位普通上班族的我,總覺得打從進入職場的第一天,壓力就如影隨行地伴隨左右。

初入職場時,踏入一個陌生的新環境,必需讓自己快速熟悉新的工作內容、場合、夥伴以及作息等,當時的壓力主要來自於新環境的適應。

一段時間後,資歷漸長,對於工作內容也愈是駕輕就熟,但壓力並未因此消失,隨之而來的,是更艱深的工作內容和數量,以及比新人時期更為沉重的責任,壓力是不減反增。

熬了數年,也升了管理職,工作型態稍作改變,從原本純粹的技術研發轉為團隊的帶領,成敗不再僅止於個人,還得扛起團隊責任,此時的壓力感覺是倍數增長。

因此,在職場中,不同階段總會遭遇到不同形式的壓力,而除了工作本身之外,上班族還會面臨到健康、家庭、人際關係等不同領域的各色問題,這些也都會在生活中帶來不同程度的壓力,而壓力若處理不當,可是會對我們的身心健康造成許多的不良影響,所以,如何有效紓解壓力,便成了我們生活中的重大課題。

「我心態好好:領多少錢做多少事,完全可以!」,是日本精神科醫師奧田弘美為壓力沉重的上班族所撰寫的實用指南,身兼約20家公司產業醫生的奧田醫師,對於協助上班族們保持身心健康,擁有非常豐富的經驗,書中闡述了許多上班族所容易面臨到的職場及生活壓力,並從睡眠、飲食、運動、心靈等各方面提出許多明確的解決方案,是上班族們不可多得的紓壓寶典。

這次的節目裡,小安老師為我們邀約到出版「我心態好好」這本書的幸福文化行銷總監-祝子,在節目的訪談中一起來探討上班族們的壓力問題,並且分享書中的一些紓壓秘訣,歡迎大家一起來欣賞本集的精彩內容。

 


小安:今天很開心地想跟大家…不是很開心哦,是很嚴肅地來跟大家講,你的工作、你的任何一件事情,為什麽壓力特別多,因為你知道的,我們常常會告訴你,壓力都是自己想的,但是到底自己是怎麽想的,你知道嗎?

我最近看到幸福文化出了一本非常好的書-「我心態好好」,我覺得它裡面講的就很多,讓你看到,壓力到底是怎麽自己想的。

在講這本書前,我們已經邀請到幸福文化的行銷總監-祝子。


祝子:小安老師好,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

很開心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我們的書-「我心態好好」。


小安:這本書在講壓力嘛,對不對?跟聽眾朋友講一下,有誰沒有壓力的?


祝子:其實我們都有壓力,我今天要講的「我心態好好」,是奧田弘美醫師所著作的書。

奧田弘美醫師,他是日本的專業精神科醫師,同時他在日本也是大概有20多家公司跟他合作的產業醫師,那可以說,他其實對於上班族的身心健康,還有壓力的調整,非常有他的專業,在日本跟他咨詢過的上班族,或者是讓他輔導過的上班族,其實已經超過2萬人以上。

關於奧田弘美醫師,其實我們出的這本「我心態好好」,並不是他在台灣第一本被引進的著作,不過卻是第一本跟上班族處理壓力,還有心態調整最相關的書目,所以這本書,我們也希望可以介紹給大家,讓大家在上班的過程中,難免會有不太順或覺得心態需要調整的時候,可以有一個參考。

然後這裏呢,我就要跟大家提到,奧田弘美醫師說,其實任何一個上班族,不管你是老闆,或者你是受雇於人,你一定會感受到壓力,因為他說其實在組織內工作,你即便是老闆,也會有來自於客戶的壓力,因為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一定難免會需要協調,然後不能完全的隨心所欲,所以任何人一定都會有工作壓力。

在日本他們有個調查,各個年齡層,不管你是20歲、30歲、40歲,即便到了可能都已經快要臨界退休的年齡,其實在各個年齡層當中,上班族所謂感受到工作壓力的比例,都是超過五成以上。

再來就是大部分我們一生在工作的狀態中,一定都會伴隨著三次危機,我會覺得這個部分,很值得大家可以來看一下。

奧田弘美醫師說,每個上班族其實都會面臨三次危機,第一次就是,大家從一個可能是學生學習的狀態真正進入職場,進入社會時候的一個新人狀態,畢竟即便你的工作環境再友好,氛圍再融洽,大家多麽地感情好,其實工作環境的要求,和學生的課業狀態或者整個環境是非常不一樣的,即便你的工作環境非常融洽,有些人在學生環境要轉換到工作環境的時候,有一些心態在調整的過程中,會讓某些新人上班族感到困惑,比如說我們也會觀察到某一些新人,他可能光是在出席的這個部分就會有很大的適應壓力。

然後第二,我覺得應該是現在我們非常多的聽眾朋友正在面臨的,就是當你成為一個相對比較資深的上班族,已經是職場的中流砥柱的時候,這時你的人生軌跡可能也步入到結婚生子,或者是你上有父母需要你更多的協助,這時候,蠟燭兩頭燒的責任,本身就會變成壓力,再加上如果你的工作表現不佳,當然你會有工作表現不佳本身帶來的壓力,可是更多時候,我們不要以為你工作表現好,你就沒有壓力,其實很多人在經歷這樣子的生活階段,在工作表現好的時候,很多公司組織反而給你承擔更多的責任,你的心理素質很強大,結果你就變成能者多勞,這本身其實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壓力,更何況這時候你可能還面臨結婚生子、迎接新生兒,這時大家的壓力就會非常地大。

再來就是,我們許多人可能工作狀態是在年輕的時候,趁身體好的時候可以拼一拼,但是大概在職場更久,到了你的身體開始有一些變化,開始覺得自己健康上已經有點力不從心的時候,其實這個部分也會造成一些壓力,另外就是很多人到了這個年紀,可能也是公司的一個主管了,這時候,一些管理責任帶來的人際關係還有世代溝通的部分,當然都會成為我們工作壓力的來源。


小安:是,所以每個人好像都要經歷這三個階段。


祝子:對啊,每個人其實一定都會經歷這樣的部分,所以奧田醫師在書裏就是會讓我們大家先理解,遇到這件事情,不是只有你會發生,其實大家一定都會發生,那你到底要怎麽度過這樣子不同階段的壓力期?我覺得奧田醫師在書中也有很值得分享的部分,我想跟大家分享兩個,因為這兩個我非常地有感。

第一個就是關於加班這件事情,我相信很多聽眾朋友應該有那種工作中加班的狀況,也許是中午事情沒做完,你可能工作飲食時間不太對,或者更可怕的是那種晚上加班,然後加班完之後想要一鼓作氣,最後你的晚餐變成宵夜。

我個人以前就是很容易壓力胖的類型,就是我越忙越累就越容易胖,奧田醫師有一個我覺得非常棒的飲食方式,我覺得可以分享給大家,就是第一,我們要先認知,隨便吃吃這件事情本來就會引發你情緒的不舒服,而且也容易讓你的身體沒有得到足夠的營養,他就有提到我們加班的時候到底要怎麽吃?如果加班完再吃,其實都變成吃宵夜,對身體真的不太好,所以他就告訴大家,加班飲食的秘訣就在於紅黃綠一比一比一。

那紅是什麽?紅就是蛋白質。

黃就是像澱粉類,可以帶來能量的食物。

然後綠就是像維生素、礦物質,也就是像水果或者是蔬菜。

他說有時我們加班的時候,真的沒有辦法一下子就有完整的時間,或者是也沒有心情像平常飲食這樣一比一比一,所以他會建議如果我們真的加班的時候,先進食黃,就是澱粉類的東西,因為一方面它會讓你產生一些能量,給你足夠的能量,讓你在加班的時候效率會比較好,很重要嘛,對不對?

再來就是你其他的營養素,可能蛋白質或者是水果蔬菜,你就不妨把這個東西放到你加班之後,下班之後你再去補充,這個時候,你前面已經有了一部分的飽足感,也給你能量支應你,支撐你的工作完成,提高你的效率,然後下班之後你就是吃這些,也許是蛋白質,或是簡單吃些水果蔬菜,這件事,在你睡前不會造成比較大的身體負擔,可以讓你整個維持的比較健康,我覺得這個飲食方式真的蠻不錯,很建議大家最近年末如果在趕案子的時候,加班的時候可以考慮試著這樣吃,看是不是對身體會比較好。

再來就是他有提到運動,他特別提到健走這件事,其實我們大家都能夠理解,運動會幫助我們紓解壓力,這個部分我相信大家都理解,但是奧田醫師他有特別講到,其實我們不要把運動想成我一定要去做一個什麽樣的激烈運動或強度很強的運動,或者一定要去健身房,當然如果你喜歡那種儀式感,那個儀式感會讓你願意去做,你就盡量去做也沒關係,可是有些人可能一想到這些,就會覺得運動的門檻好高啊,自己已經工作夠累了,還要去運動就更累,奧田醫師就跟你講說他很推薦健走,我自己本身也是,像我自己,不瞞大家說,我跟一年前相比,大概已經瘦了10公斤,這10公斤是怎麽來的呢?其實我就是用健走的方式,而且這件事對我來說是一個無痛的方式,我就是用像奧田醫師所說的,我今天不一定得必需要怎麽樣,例如穿上運動鞋還是怎麽樣地去健走,我就是真的把它融入我的日常生活當中,比如說我要到某一站下車,那我就在另外一站提前下,好比我提早一站下車,走到公司的距離可以接受,然後就這樣上下班走一走,其實你習慣成自然的時候,它就變成你生活的一部分。再來就是,這件事你不用很刻意地為它一定要多做什麽,比如說我可能就還是穿著上班的衣服,不用特別一定要換成怎麽樣。

然後在強度控制方面,因為我覺得大家其實會有壓力的時候,往往是你沒有關注自己的身心狀態,就去勉強自己做一些事,所以也就是說,你今天感覺自己很有能量,你就走快一點,若你感覺自己好像今天狀態不太好,就走慢一點,有動就好,而且動的重點是你有持續,而不是速度,我覺得他在書中提到的健走這件事,蠻值得分享給大家,因為我覺得不光是健走,包括我們在生活中處理壓力這件事,醫師也有講到,很多時候我們真的就是蠟燭燒了還不止兩頭,是好幾頭,所以每天早上起來,你就感受一下自己的狀態,今天能量很好,你就多衝一點,但是如果今天感覺好像狀態不佳,偷懶一點也沒關係,他就告訴大家你可以偷點懶,包括你的家事,包括你的工作,有時候,你真的就是不在一個可以燒腦的狀態,那就讓自己進入一種慣性工作狀態,這算是一種偷懶,但你還是有完成事情,而當你狀態感覺不錯的時候,你就把握這個時候,跟隨自己的狀態去調整,而不是說我們工作計劃定下來,就一點彈性都沒有,所以我覺得更重要的是,整本書還是在提醒大家去感受自己的狀態,然後我們當然就是根據自己的狀態,可以做出更有效的調節,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種心態調整。


小安:是,我覺得壓力其實應該好像都有啦。


祝子:一定的,人生在世誰沒有壓力。


小安:對,所以我覺得剛剛祝子跟我們分享,覺得蠻好的,就是至少要知道怎麽紓壓對不對?


祝子:對。


小安:紓壓的方式有很多種,書裏面有講,就像是健走、慢跑或散步都是,或者我可以建議,如果你有花,大家可以養養花也是不錯,或是你有養魚,就跟你的魚對話,我覺得其實都蠻好的。

我覺得生活的壓力,就是來自於你自己,我們都會說這是自找的,但沒關係,既然是自找得話,我們就要好好想辦法去把它紓解,我覺得這是非常重要的。

那今天謝謝祝子跟我們分享幸福文化出了這本非常好的書,就是「我心態好好」。

謝謝祝子。


祝子:謝謝小安老師,祝福各位觀眾、各位聽眾,謝謝大家。

 

【 心悅幸福樂|心癢:感受內心的騷動,擁抱被數字和精準化剝奪的無限可能|安一心 專訪 李嘉琪副總編輯 】

【 心悅幸福樂|心癢:感受內心的騷動,擁抱被數字和精準化剝奪的無限可能|安一心 專訪 李嘉琪副總編輯 】

https://youtu.be/dEJdbiMA-YM

youtube:  https://youtu.be/dEJdbiMA-YM
你是個充滿理性、邏輯,還是一個喜愛美好又感性的人呢?

我們的世界充滿了許多數據,包括現在不斷被提起的大數據分析,從你開始打開手機、電腦,滑到的新聞、消息、廣告、股票,都呈現了各種的數字。

數字讓我們很方便判斷,可以適應這節奏很快的世界,但卻讓我們也快速地忽略內心的一些小小的騷動

你有過很想要某個東西,卻得不到的時候嗎?那時你會怎麼做?

小時候很想要吃糖果,但是爸媽說會蛀牙,不給吃 於是就趁大人不注意,偷偷的去買來吃,或是把同學分享給你的在學校就吃光

長大後,想要的事物換成用金錢衡量一切,貴的就是好的

想要就去買,似乎忽略了心中”想要”背後的渴望,那種渴望是無法被計算的,例如,想買名牌包,是因為渴望被關注;想買車子,是渴望給家人通勤時一個遮風避雨的交通工具

在這集節目中,似乎又能夠看見那些無以量化計算的真、善、美的特質,以及在忙碌之餘是否能停下來對生命過往的反思,不緊緊是看見自己失去的,還有那些一直在身邊的珍貴禮物。


安: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我們往往被困在過去訓練的邏輯理智下,很多東西你可能是眼見為憑,或是你可能要精算,或者是你可能都是被過去的背景養成讓你對事物或對一些的看法,以為就是如此

但是三年前的一場疫情,打偏了所有人的秩序,讓大家就不得不重新的去面對很多的事情

剛好最近我看到一本非常非常的相應的書,那就是<<心癢>>,它的副標題叫作:感受內心的騷動,擁抱被數字和精準化剝奪的無限可能

是漫遊者文化出的一本非常好的書

我們今天也很開心的邀請到漫遊者文化的編輯嘉琪

來~跟我們線上的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李:
主持人好,華人網路心靈電台的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嘉琪

安:
嘉琪可不可以來跟我們講這本書它在談什麼呢?

李:
很高興今天有這樣的機會來參加這個書訪,我覺得這個書就像剛才主持人說的,他講到了我們都很熟悉的一個生命經驗,就是疫情

疫情其實現在也還沒有過去,我們現在還是跟這些天災、戰爭、疫情共處,其實人在這種時間點會有的不確定感特別的強烈

疫情改變了非常多的人以各種層面各種方式,那它改變作者的方式,是我當初看到這個書稿的時候,覺得非常震撼的

因為我們當然生活節奏被打亂,很多東西沒有辦法掌握的秩序,那種不安感那種焦慮我想每個人都會有

可是這個在這個作者身上,它體現出了一個怎麼樣的態度的翻轉,然後導致於他從完全不同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不確定、不安的世界,我覺得這個是一個非常值得一看的一本書

那這個書我們講它從疫情開始

這個作者呢,我先稍微講一下他的背景

他其實是一位華爾街的商界精英,這作者很有名喔,他在國外是一個紐約時報的暢銷作家,超級暢銷作家,之前天下有引進一本叫作<<你所不知道的麥卡錫>>就是他寫的

他是一個商界出身的財經專業記者,也是作家。你知道其實這個人的個性,從書裡面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就是一個非常嚴謹公正,什麼東西都是追求精準、數字、數據,因為他就是一個商界精英嘛,那他每天玩弄的,手上這些像投資、股票、績效這些東西,都跟數字有關

所以他其實開始有慢慢感覺到,這世界上所有東西都可以量化,都可以數字化

例如說你今天打開電視,你看報紙、Google,你難免會覺得今天的新聞,像是今天的數字,今天天氣幾度,今天股市表現的怎麼樣,昨天哪一個球隊贏了幾分的比賽

因為我們在整個工作或者是生活層面都接受了這個量化的框架,我們也相信所有的事情都可以用數字來表達

那這件事情沒有人比作者麥當諾更有資格來說這件事

因為他就是信奉精準、信奉數字,信奉所有東西都是有條有理的框架,一定要這樣步步進行

結果他本來正打算寫了一本有點批評這個數字的書

所以他雖然信奉,但是他也知道這個東西對於人類的快樂、決策權其實都是削弱的,所以他本來正要這樣寫,結果沒想到來了疫情

他這個一切追求菁英的人

我想我們每個人一定都有這個經驗

就是說當美國那時候剛開始疫情發生的時候,他們很快的就封城,然後被隔離,每個人自己在待在家裡面

你會發現當你被隔離的時候,你能做的事情會變得非常少,因為你的分心度降到最低了

你沒有辦法去做別的事,你可能出不了門,然後你也沒有辦法做其它的,例如跟別人接觸,你會變得很專注於當下的這個生命、當下的存在

你可能會有一陣子覺得非常的無聊,不曉得要幹嘛

你會開始去關注你生活中看起來很小其實很重要的事

好比說我記得在疫情期間,我們也是居家上班了一段很長的時間,那時候就是家裡面有很多,例如說門把已經壞掉非常久了

你真的是平常一輩子都不會想要去把那個門把修好,因為你總是有地方要去約會,有事情要去辦,有東西要去買,然後要忙著做這個做那個

可是當你哪裡都去不了的時候,你的行程就是你自己,你就是必須回歸到當下

然後我就發現時間多了好多好多好多

我相信這個作者他一個這麼對於所有的東西都想要精準掌控在手上的人,他真的是要瘋掉了,因為他就是無所適從,他發現什麼東西都在變化中

那我這裡面講到一個,為什麼在這種時刻更能感覺到這種數字,跟我們沒有辦法去體會當下的一個關係,它裡面有一段我覺得很值得分享

他說你看這個數字,你知道嗎?整個疫情期間,如果我們每天打開電視,我們就知道數字代表什麼

每天都告訴你,今天有多少確診人數、死亡率是多少、疫苗還剩多少、什麼時候會來

作者說美國也是這樣子的

當我們每天看到媒體上面這些數字,他說這個是一個史上最瘋狂的計數行為

就是計算數字的行為

什麼東西都在算算算算算算

可是它其實有告訴你任何事情嗎?它沒有告訴你,你現在此時此刻應該要幹什麼

這件事情數字完全沒有辦法告訴你


像還有一個我們很切身的經驗,就是總統大選。總統大選是每天都在即時民調,然後每天都在說,這個總統的勝選率是多少、比例怎麼算

可是這裡面就講說,像總統大選也是一種大家集體亢奮的一種活動、一種行為

那民嘴他在做民調,彷彿他明天就能夠算出來到底是誰當選了

可如果已經遇到了那一天,你就不會興奮了,你根本就不會去期待了,因為事情就是蓋棺論定了

所以他就講說像這一些所有的框架,這些所有的你會覺得必須要去預測未來,要去推算未來,要去掌控未來,而放棄了當下的這些行為,他覺得是一種迷思。而且他也深深的反省

這本書它其實是一本半自傳,這個作者受到疫情的整個衝擊,他其實改變了他的人生態度

他從一個什麼東西都相信數字的人,變成他去被迫的,基本上是被迫的,去面對他自己的內心

然後他去沉澱,他學冥想、學瑜伽,然後他開始知道什麼東西才是當下最存在最重要的事情

那書裡面最重要的一個概念就是Tickled這個字,就是癢

那不知道主持人就是對於癢這個字,癢這種感覺有什麼樣的印象呢?

安:
沒有~因為你知道嗎?

聽到”癢”跟”心癢”,你知道其實我覺得這本書很重要,它其實在背後反映就是你的慾望或是你的潛在的一些想法,或是有一些東西好像又想要又要不到的那種感覺

李:
對,沒錯!他其實在講說當我們什麼東西都在追求一個很精確的解答的時候,卻忘記了唯一確定的答案,那就是我們此刻真實的存在

那存在講得很抽象對不對

可是你知道嗎,一個死掉的人是不會癢的。癢這種感覺是人類很獨有的

你知道嗎,生物生命很獨有的,就是說癢有一個定義,就是某個東西碰觸到你的皮膚或是某個部位,然後引起了那種不安跟騷動。這個是表面上的癢

可是他講的更深層次,就是心裡面的癢。

心裡面的癢,我可以理解成像我們對於很多事情,都會有心念為動的時候,就突然間很想要去做某件事。例如說我自己會彈吉它,那我已經很久很久,忙到沒有時間去練吉它,也沒有空去聽音樂了

可是有時候突然會有一種手超癢的,我就好想要聽到某個節奏,我好想要去彈個吉它,然後把那個節奏帶出來,解一解這個心裡面的渴

然後或者說,有時候你會覺得,你很想要聽到某段旋律,或是你突然好想好想幹些什麼事

我覺得這些念頭都是一瞬間出現,然後我們很快就把它壓抑下去,想說那個又不重要,現在更重要的是開會啊,工作啊,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辦

可是那些癢,作者在書裡面形容得很浪漫,我也覺得很有意思,他說那個癢啊,就是靈魂在對你說話,他用愛的語言提醒你,你現在是活著的,你要投入它們,當它有那些衝動的時候,你就專注在當下的那些時刻,延長那種感覺

你投入在其中,那些東西當你投入以後,它會帶給你莫大的快樂跟滿足感,然後你會非常的有創造力,就有點類似心流的感覺

這些東西我覺得像數字沒有辦法講的東西,這個癢都可以表達出來

像我們用數字不能說,例如說情感啊,你也沒有什麼情感指數,你愛一個人到底愛幾分,或者是說你今天,你這個人人性如何。還有很多愛、美,這個美到底有幾分,這些東西都不能用數字來看,可是你卻能夠直接用你的身體經驗,你的生命經驗去體會,那些真真實實就在此刻發生的事情。那就是一種癢。

安:
是啊!我覺得其實這本書非常的好,因為你知道它在裡面上的描述,有一些譬如說具體當然我們是可以很清楚的、很邏輯化的去把它闡述出來,但是呢我覺得這本書更好的一個狀態是,它把一些無形,就像剛剛嘉琪在講的,心癢的這個無形的,譬如說你跟這個物品的感受,或是你內在的靈魂對這個世間的呼喚,它很深刻的,用文字來表達,讓你可以去體會跟感受

所以我覺得心癢這本書,其實是還蠻好讀的。可以來認真來研讀它

那最後嘉琪有沒有什麼想跟聽眾的補充的呢?

李:
這本書真的很豐富,那我自己在編輯這本書一個很大的感覺,就是這個作者,他其實一向就是那種鐵錚錚的漢子,他其實是一個,對什麼東西都是犀利的批判,是非分明的這種人

可是他在這本書重新自省了他整個生命歷程,這裡面其實他遇到了很多的事情,他雖然外表看起來風光,又是華爾街非常有名的暢銷作家,錢也賺了很多,身體狀況也不錯,可是這裡面講到一個,我覺得每個人都會有一些感同身受的地方

就是說你外表風光的時候,其實這個作者他遇到了父親過世,這對他是一個很大的打擊,他忙到沒有時間跟他父親說最後一句話

然後他的婚姻失敗。為什麼?因為他長期的這個壓力下,他酗酒,那酗酒以後婚姻失敗,他的老婆就是要跟他打離婚官司,他有一個小女兒,三五歲的小女兒,他老婆要把這個小女兒帶走

那他因此整個反省他的人生,痛定思痛,當他回歸他自己真實的自我覺察以後,他就發現這個世界待他並不薄。他沒有好好的去珍惜身邊的人,然後活在當下

他其實是有一點寫懺悔錄的那種感覺,他後面寫的東西非常的柔軟

為什麼我會覺得這個東西落差很大,因為我看過以前他的暢銷著作,是一個非常社科,然後非常的邏輯井然的。可是到了這裡,我覺得男人到了中年之後,他跟他小女兒重新的相處,從他小女兒身上看到了很多很多生命的意義

這小女兒教了他非常多的東西

所以這個東西是我覺得,這個書非常有人味的一點,就是而且它非常有說服力,一個商界菁英他整個改變了,他重新看待這個世界,他去看待他們美、善的部份,然後也重新接納這個不完美的自己

所以我在這個書上特別把書裡面唯一一張照片,他抱著他的小女兒的那個照片,放在我們的書腰上

大家都說看了以後非常的有感覺

因為這就是一個人如何改變,然後一定會打動你的一件事情

我覺得非常值得推薦

安:
是啊,因為我覺得看書的好處就是你不用經歷跌倒或是那個大災大難以後,你才恍然的看到說,原來你必須要醒過來面對這個世間的各些的情情愛愛

謝謝嘉琪跟我們分享心癢這本漫遊者文化出的一本非常好的書!

李:
謝謝主持人,謝謝聽眾

【心悅幸福樂】喚醒心中的詩:表達性藝術的詩歌創作、療癒與復原力 安一心 專訪 文苑老師

【心悅幸福樂】喚醒心中的詩:表達性藝術的詩歌創作、療癒與復原力 安一心 專訪 文苑老師


療癒,不是透過外在獲得力量,而是喚醒你內在原有的力量。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覺得很有趣!
「運用詩歌也能達到療癒力嗎?」這是我當下的想法。

原來這是一本透過寫詩創作,來打破過往那些僵固的思維,啟動自我療癒和修復的內在機制。

這麼一想,其實每一種創作好像都能療癒心中的某一塊…
無論是畫畫、寫詩、創作歌曲…都是在反映內心深處的狀態。

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當你在書寫情緒、內在狀態後,內心會有一種放鬆自在的感覺?

雖然這和創作不太一樣,但在本質上還是有點類似。

我曾經有過自己作詞作曲的經驗,那是一段很享受的過程…
透過自己內在隨意哼出的旋律,再搭配對應的字句成為歌詞…
真的會有一種療癒的感受!

在看了這本書才知道,原來這是一種表達性的藝術治療。
也許,我們不需要把治療這件事看得這麼無趣、嚴肅!

它能透過很多不同的方式,為我們轉換框架已久的情緒和思維。

與你分享這本好書。

 

完整節目請點此:https://reurl.cc/prD5Zb

Podcast收聽:https://sndn.link/ilikeradioasiamindspirit/2ACxJJ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qrDLoE

【心悅幸福樂】閱讀佛登:從兒童個體化研究開拓自性的探索 安一心 專訪 魏晉宏

【心悅幸福樂】閱讀佛登:從兒童個體化研究開拓自性的探索 安一心 專訪 魏晉宏

麥可.佛登:「緬懷榮格最好的方式,就是運用並發展他的思想,而非將之全盤接受,供奉於神壇。」

 

麥可.佛登是榮格心理學史上不容忽視的人物。他憑藉深厚的臨床功力留意到榮格理論的盲點,並做出重大的補充與修改。他最特出的貢獻,莫過於運用豐富的兒童工作經驗深究了榮格關於自性(the self)與個體化歷程所指的心靈根源。他觀察到自性在嬰兒期即已運作,這讓榮格理論中分裂的前、後半生整合為一體,使榮格心理學不再是一般人印象中的「中年後心理學」。


佛登也是治療典範轉移的促動者。他將榮格所開啟的分析心理學定位在精神分析與榮格最原初的洞見之間,帶動分析師認真檢視分析歷程的種種,推動分析心理學的規範化與科學化,不僅大幅提升其臨床實用性,也預見了心理治療趨勢的轉向。


本書作者阿斯特是與佛登近身工作的分析心理學家。他在本書中感性地回顧佛登的生平,並就其思想的重要主題,透過比對榮格的說法來介紹佛登的修改創見。阿斯特的描寫既深入淺出又一針見血,連佛登本人都說「比佛登自己還了解佛登」。

讀者將領略到,佛登那些看似違逆榮格的創見,其實是出於對他如父親般濃厚的情感認同。佛登為榮格思想提供了更穩固、真實的力量,深深影響後繼的人。

 

收看本集節目:https://youtu.be/YNA92rHx4mU

Podcast收聽:https://sndn.link/ilikeradioasiamindspirit/4pynG8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z60MRe

 

 

【心悅幸福樂】靈魂之心:從日常覺察情緒,教你找回當下的力量 安一心 專訪 阿妮

【心悅幸福樂】靈魂之心:從日常覺察情緒,教你找回當下的力量 安一心 專訪 阿妮

「人生最漫長的旅程,就是從頭腦進入心靈的這段距離。」
這是覺醒的第一步。

你不是活在你的腦袋裡,就是活出心的品質。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活在腦袋裡:
每天有好多個念頭在飄來飄去,而你無時無刻都被這些念頭牽著走。

「這個人怎麼可以這麼討厭啊?他是怎樣?」
「啊!對了,等等中午吃什麼好呢…上班真無趣…」
「不曉得他在幹麻?他今天有想我嗎?」

即便你正在做著手頭上的工作,你的腦袋仍然沒有在當下,而是被大腦各種念頭所產生的情緒帶過來~~又帶過去~~~~


活出心的品質是什麼呢?也可以說是活出靈魂的品質。


當然,我們不可能沒有念頭,那是不能控制的。
但,我們可以”有選擇”,有意識的選擇是否要跟著念頭走?
還是跟隨我們的心、我們靈魂的呼喚?


當我們能跟隨心與靈魂的呼喚,自然我們的身心都會變得更開心、擴展與健康!
反之,則會衍伸出許多的身心疾病…


在現在忙碌的社會中,有不少人因為社會環境、框架、創傷…,造成身心疾病。如果當事人沒有意識到,這些痛苦只會越來越擴大,甚至會加深身心疾病轉化的難度…


但只要當事人願意,一切都會變得簡單許多。
比起先療癒別人,我們都先從療癒自己開始吧!


今天的節目中,要與你介紹這位美國身心靈大師祖卡夫,以人體能量系統的七個中心,說明如何透過對身體的能量覺知,去覺察當下的情緒,並完成療癒和轉化,找回本屬於你的真實力量,活在當下的滿足之中。
  

完整節目請點此:https://youtu.be/kRQq8w-msI4
Podcast收聽:https://sndn.link/ilikeradioasiamindspirit/uZeWDA
書籍推薦:https://reurl.cc/RyZ8A6

心悅幸福樂|身體密碼|安一心 專訪 身體密碼療癒師-許皓涵 】

心悅幸福樂|身體密碼|安一心 專訪 身體密碼療癒師-許皓涵 】

Podcast收聽:https://reurl.cc/ga5yZQ

近幾年無論是接觸身心靈界,抑或是心理學界,
都發現處處都在提醒著我們,要好好觀察自己的身體,
很多時候,在日常生活待人處事的過程中,
除了情緒之外,身體也都是會有反應的,
只是我們之中的很多人,都忽略了身體的反應,
漸漸地都和身體斷開了連結,
變成了~我們只是使用和操控這具身體,心靈並沒有和身體合一。

然而長期沒有身心合一,
早已和身體斷開深刻連結的我,失去了對身體的敏銳感知,
即便意圖好好觀察自己的身體,卻也不知該從何下手了….

幸好,皓涵老師用很淺顯易懂的方式說明,
用肌肉測試的方式,就可以很明確的感知身體所傳達的訊息,
我馬上就能知道,這個東西適不適合我,我現在是否處於失衡狀態。

身體密碼是個很神奇的自然療法,搭配情緒密碼,
這很大程度的幫助了我,解決各種擾亂我的人生,
造成我身體、心理和情緒上的各種困擾。

如果你正面臨身體或情緒上的問題,快來收聽本次節目,
讓皓涵老師引導你釋放掉失衡的能量。

也歡迎你一同閱讀《身體密碼》,身心一旦平衡,
身體將會以不可思議的能力自行恢復健康活力,
我們看待世界也會更有愛喲!


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QZQk7Z


小安:
好!各位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可以讓自己的心情 或是情緒上,或是身心靈上 可以做一些平衡,
我們很開心的邀請到,身體密碼療癒師─許皓涵老師,來到我們的線上,
先跟聽眾打個招呼吧!

皓涵老師:
大家好:我是許皓涵 謝謝小安。

小安:
在美國這邊有出了Body Code,還有Emotion Code,這個code的概念 其實是很重要的療法。
可不可以跟大家介紹,這是什麼樣的療法呢?

皓涵老師:
這個情緒密碼或身體密碼,就是Emotion Code跟Body Code,
它其實是美國的一個脊骨神經醫生─布萊利尼爾森 ,所發現、發明的。

這裡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首先認為 人不只是一個身體,
人其實跟萬事萬物一樣,都是從能量開始的,
就是當我們把自己的身體縮小,看到最微觀尺度的時候,其實我們是由原子跟量子所組成的,
所以 我們也會有高低頻率的概念。

當我們身體平衡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身體很奇妙,他可以做很多事情,
包括像是 他有自體的抵抗力,就是有細菌病毒來的時候,我們可以自己療癒。
當我們在一個身心平衡狀態的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會有一種渴望,想要去發展自己的潛能,
或者是想要 讓自己的生命活出心裡的樣子,正常的時候都會想要這樣去做,
既然會有正常的時候;當然也就會有不正常,或是受到干擾的時候,
當我們的頻率比較低,當我們的頻率受到了一些扭曲,
我們可能會 免疫功能沒有辦法起作用,
或者是我們的心情變得很低落,在長期一點可能就會變成疾病,
或者是很沮喪憂鬱,振作不起來 等等…

所以尼爾森醫生就發現 其實很多疾病,都跟一個人過去的身心歷程有關,
他可能是 有他的創傷經歷,或者是日常生活中 長期有一些 不太健康的慣性模式 或思考模式,
導致我們的身心,長期累積下來的一個失衡的狀況。

如果我們可以 把這些失衡的狀況去除掉,把這些干擾去除掉,
恢復我們本來的樣態,那人就有機會去自行恢復,去活出他本來應該有的樣子!

 

小安:
嗯!對啊!
我們常常身上有好多隱藏的 情緒的 或是能量的 一些那個節點,
可不可以請老師 跟我們再進一步說明,他用的這個方法 或他的流程是什麼?
我相信聽眾一定會很好奇,大概是怎麼樣的一個程序呢?


皓涵老師:
首先 就是我們要去找出  造成我們失衡的那個原因,
當我們提到情緒的密碼,就是像你剛剛說的code 一個密碼,
我們要去解碼,要找出這個密碼,我們就可以去把它解開,
並且讓自己釋放 恢復平衡,透過這個情緒密碼,
我們會找到造成我們失衡的情緒。

身體密碼的部分,我們可能可以找到 造成我們目前哪裡有一些失衡 或錯位的地方,
在找出來了以後,我有一個步驟可能忘記說明,我們找尋這個的方法,其實是叫做肌肉測試。
肌肉測試 其實不是尼爾森醫生發明的,肌肉測試 其實很普遍的 用在很多的,不管是復健 或者是肌肉動力學 等等…
這個肌肉測試的概念 是指說,我們的身體 其實是對於 好 或 不好,現在 是 或 不是 ,是有一個反應的。
當身體對於 好 的東西,對於是 事實 的東西,他都會有一個強而有力的展現,
就是你的肌肉 可能變得比較有力量,或者是你 肌肉跟肌肉 在摩擦的時候,它會有一點阻力;
可是如果當那個東西對身體不好,或是 他並不是一個事實的時候,
身體肌肉其實會變得軟弱無力,或者是肌肉跟肌肉之間會滑滑的,一點摩擦力都沒有,
這是就是肌肉測試的方式,一旦上手這個方式,我們就可以透過情緒密碼表,或者是身體密碼地圖,
去幫自己找出那個失衡的地方。

那找出來了以後,我們就可以透過磁鐵滑我們的督脈,
我們的督脈 大概是在我們的額心中間,一直到頭頂 一直到脖子正中央、一直到尾椎後方,
我們在釋放的時候,大概就我們的手可以觸及的地方,差不多是額頭到脖子後面,
用磁鐵加上想要把它釋放掉的意念 去刷掉 ,那這個東西是會被釋放掉的。

 

小安:是!

 

皓涵老師:
我這樣說的時候,我們需要一個核對,就是怎麼知道這已經是釋放掉了?
那一樣,既然我們剛剛是用肌肉測試的方法,找到這個失衡的原因。
那在我們刷掉以後,我們一樣會再去確認說,我找到的這個失衡的 不管它是情緒也好,
還是負面能量也好 或是毒素也好,它是不是已經被我釋放掉了?
那就看身體怎麼給一個回饋,我們會重複這個動作,直到身體告訴我們 他已經釋放掉為止。

 

小安:
是!所以 所有身體的這些能量的釋放,都是用督脈這個形式嗎?

 

皓涵老師:
對!沒有錯!就是首先我們要找出他,找出那個原因來,找出來以後,我們就可以一個一個去做。
他的概念是 找到一個、釋放一個;找到一個、釋放一個,
他有點像是 今天如果組成這個問題,或 組成這個狀況的原因 可能有好多個,
那我們就一個一個找出來,去把它釋放掉這樣子。

小安:
你剛才提到的 《身體密碼》 這個地圖,就是在他新出的書裡面都會有,
讓讀者或聽眾 興趣都可以去查詢嗎?還是說 你這邊有提供一些方式呢?

皓涵老師:
在他新出來的這本書裡面,其實我覺得還蠻豐富的。
他除了把 這個身體密碼地圖是什麼 寫出來以外,
他其實更多是在告訴大家一個概念,
就是在能量層面,它會如何影響我們的心情、跟影響我們身體,
有時候我們覺得可能只是情緒,
但是在這個身體密碼裡,我們會發現除了情緒以外,還有很多東西會影響我們,
都可以在這本書看到,那這本書還有一個很棒的地方,
就是像我剛剛說的肌肉測試,它也會有一些圖解說明 告訴大家。

小安:
那可不可以來講一下,你自己怎麼去接觸這樣的一個療法?
它到底給你什麼樣的啟發?進而讓你分享這樣的一個療法?

皓涵老師:
最早是我的朋友 去參加一個投資的課程,
那是一個多元化 很多包裝的內容,這個《情緒密碼》就在那個投資課程裡面,
我朋友去上了 覺得很管用,它會包裝在投資課程裡,
就是因為在買賣股票的過程,常常會受到心情的影響,
還有會受到錢 這個杯弓蛇影的恐懼、或者是貪婪,
這些可能會影響一個人的投資決策,
所以他去上了以後覺得很管用,就來推薦給我。

我當時就覺得半信半疑,不知道這個是什麼,但是我很好奇,引起我興趣的是,
我發現 原來我的身體 是真的會對於 好 跟 不好,是 或不是,是有反應的。
基於這一點就讓我很好奇,就進一步也去學習這個情緒密碼,
接著來去幫自己清理過去的情緒,包括孩童時期的一些情緒、或是創傷 等等的。
說真的,沒釋放不知道,一釋放後才發現,原來 我本來可以是這麼的輕鬆跟無負擔,
原來我可以這麼無罣礙的,去做生活中 很多的決定跟事情。
所以 我就覺得很棒,然後開始會去幫別人做,後來就 想要在更進階學習 《身體密碼》,
所以才會開啟考認證考試這件事情,因為當時的身體密碼 是一個封閉的課程,
也就是說,你必須先取得 《情緒密碼療癒師》 的認證,之後 你才可以去學習身體密碼, 
那時候是透過這樣的機緣 去完成的。
也在這個過程中,當然除了幫助我自己以外,也幫助了很多人,讓我覺得 這個真的很棒。

尤其是像我剛剛說的,我們釋放的過程 其實很簡單,都是透過 刷督脈 就完成,
那甚至在幫別人做的時候,這個人也不一定在現場,
就假設說今天小安在空中,那我基本上可以在獲得你的同意,跟你想要解決的問題之後,
我就可以在遠距離的方式來去代理你,並且幫你找出 你問題背後的原因,
並且進一步幫你清理釋放,就是在我們都不碰面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完成這些事。

 

小安:
哇!這樣超厲害的耶!就好像有那個靈視!哈哈。

 

皓涵老師:
就是在我們一般生活經驗 就會感覺很神奇,或者是靈視的方式,
但是實際上我是看不到任何東西。
基本上,我就只能通過 當我代理你、變成你以後,然後像是用肌肉測試的方式,
去找出小安問題的背後原因,是這樣子的方式。

所以我工作室一開始在做的時候,很多時候是透過一個義務性的服務,跟公益性的服務,
但大家感受到說 原來我釋放掉後,真的有很不同的時候,大家會回過頭來,想要處理更多他們自己的問題,
所以這是整個的運作模式,即使到現在,就是說 已經都會有固定的夥伴會回來做,
但我還是會開放一些公益服務,甚至就是在收費的時候,我也是會先讓大家做完兩次,去體驗到那個不同以後,
我們才來收費,所以這個經過很多的驗證,的確是有它的效果跟幫助在的。

那對我自己當然有更多幫助,因為我自己會使用,我就會用 在我的日常保健上面,
說真的,我真的不知道 身體密碼幫我 避開了多少的疾病,然後做了更好的保養。

 

小安:
嗯! 對!然後你剛才還有講一個重點,就是你的投資 是不是就越來越好?

 

皓涵老師:
以前我真的很喜歡 就是 做不是我自己喜歡的,
但是我就會因為那個情緒跟心情 ,會做那個短進短出。
但是我現在有比較穩定的心態,我發現即使遇到下跌,或者遇到自己買的已經上漲了,
我就發現自己比較穩定,然後會依據自己想要的,我想要的 其實就是一桶金,
慢慢的累積財富,然後是有一個績效的。
所以我就比較不會像以前那麼躁進,或者是很急著去獲利了結,
我覺得這個是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小安:
所以你會用那個肌力測試,測試你跟這個標的有沒有共振嗎?

皓涵老師:
並不是這樣來去做的。但是 我的方向一定就是說,
是不是有什麼原因,就是 如果我觀察到 我在投資 有一些不好的行為或是情緒,
我可能就可以針對他去做,比如說 什麼原因 造成我在這個時間點很急躁,
是不是有什麼情緒,或什麼負能量造成,可能是以這個方向來去做。
當然不是 用肌力測試來去做股票的決定,
而是說 讓肌力測試去釋放掉干擾自己決策,跟干擾影響自己心情的穩定性,以及干擾自己潛能的那些因子,
這個是我們這個療法想要做到的事。

 

小安:
我覺得蠻好的,那老師 可不可以來介紹一下你的工作室呢?怎麼介紹你?

 

皓涵老師:
我其實就是一個 個人工作室,各位可以 打 「平衡取向」,就是 Balance,
就像我剛剛說的,我們的身體跟心情 最能發揮作用 ,跟 最好抵抗力、最健康的時候,
 就是在我們都平衡的時候,所以我就取了一個名字叫「平衡取向工作室」,
也歡迎大家有需要的時候,來跟我做交流~

 

小安:
好啊!我們會把老師的官網 放在資訊欄中,大家有興趣的話 可以找老師交流。
最後 《身體密碼》 這本 是方志出版的書,在它之前還有一本書 叫作 《情緒密碼》已經好幾年了,
最後還有什麼想跟聽眾分享的呢?

 

皓涵老師:
我想跟聽眾分享,你花時間 對自己有好奇心 跟感興趣是很重要的,
當我們的注意力流向哪裡,我們的能量就會往那邊跑,
所以想鼓勵大家對自己有好奇心,花一點心思 注意一下自己的注意力 在哪裡?
儘量把注意力 挪到你 真的在意的地方,真的對你有價值 、有意義的地方,
這會對你很棒。

 

小安:今天謝謝許皓涵老師 來跟我們分享這麼多,謝謝。


皓涵老師: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