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新鮮樂丨最高學以致用法丨安一心訪談尋意

生活新鮮樂丨最高學以致用法丨安一心訪談尋意


你是否花了很多時間念書,卻老是背了又忘?
學了有興趣的外國語言,面對外國人時卻一句也說不出來?
看了很多同領域的相關書籍,卻還是一知半解,無法與人分享?


事實上,即便透過大量閱讀或參加各種研習講座來做到「輸入」,但只要「輸出」的方法不對,就無法達到自我成長的目標。
這是因為大腦構造的緣故。

能交出成果的人,都很重視輸出!


有了輸入之後,必須將學到的知識再做輸出。
透過實際「運用」知識,大腦才會將其視為「重要情報」而轉換成長期記憶儲存,並活用在現實生活中。
這才是腦科學的運作法則!


想知道正確的輸出方式嗎?


精彩的內容就在今天的訪談分享中!

購書連結:https://pse.is/S2ZLT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和大家見面。今天想和大家介紹由春天出版社所出版的書”最高學以致用法”,這也是尋意老師特別推薦的書


 

尋意: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尋意,很高興在線上和大家再次見面。


 

主持人:
是否可分享為什麼你這麼推薦此書呢?


 

尋意:
我很少會只看完一本書後,就崇拜此書的作者。但看完此本書後,我打從心底祟拜作者,且想把此作者當作我一生的榜樣。

這位作者每一天會發一則youtube,一篇電子報的文章,每天都會寫作。雖然每天都把時間排得很充實,但在晚上6:00後,他是不工作的。他會去健身房,聚餐,看電影或做自己的事。他把時間排得如此充實,完成這麼多的事,但他不見得是個工作狂。

或許他工作是很有效率,但他不是工作狂。他每月至少可唸20本書以上,參加10多場的聚餐,看10多部的電影,且每個月也會去健身房10多次,每年還可出2-3本書,這持續了10多年。作者真得把所謂的”輸出””效率”做到了極致。


 

主持人:
沒錯,因為很多人就只是做了”看” 也叫做”input”,卻沒有任何”output”。書裡有舉一很棒的例子。

那例子是一個人看了三本書,但另一個人看了四本書,表面上看起來,看比較多本書的人,也就是看四本書的人比較厲害,但若看三本書的人能把書裡概念寫出來並應用在生活中,代表著他比只有看比較多書但沒有任何output的人厲害。

接下來我們來聊這本書裡的重要內容,就從”說”這個層次來說,尋意覺得那方面最受用呢?


 

尋意:
這本書的架構非常清楚,透過說、寫及做的方式達到輸出的效果。在說的方面,我覺得書裡提到的幾個方式很好,也可在日常生活中應用。

第一個方式是,平常和別人講事情或說話時,都用正向內容,正向表達。

在心理學上有個說法,當你在說話時,不但是說給別人聽,也是說給自己潛意識聽。因此透過說時,儘量都用正向詞語。

例如,我們常說”人生會遇到很多得困難”,困難是比較偏向負向的詞語,但可以用比較正向詞語”挑戰”,因為挑戰相對於困難,是相對比較正向的詞。說話時用比較正向的說話,可鍛練並強化潛意識,這是我覺得很重要的一件事。
 

在說的方面,還有一個我覺得很重要的地方是,說也能強化吸收能力,但這是有方法的。

若你希望在”說”的時候能夠強化自己吸收的狀況,最好的方式是用情節,故事的方式協助記憶做串連。

在書裡有舉例,數學公式”三角形面積等於底乘高除以二”,這句話為口語字詞的表達方式,這種記憶是相對短暫。

若以”串聯”或者是”語言或關聯”的方式來看的話,其實會更好。

就是用口語表達說,我們畫一個三角形,若要計算這個三角形面積時,再以虛線再劃出另一個三角形,使其變成平行四邊形,因此三角形面積公式就會是平形四邊形的底乘上高,但因此三角形佔四邊形面積的一半,所以要除以二。

透過這一種關聯性,情節性的描述,對於我們對於學習後的輸出效果會來得更好。


 

主持人:
我覺得就是要把你內在吸收了什麼東西,把它講出來,再講出來之後,若可以舉出平常所遇到的類似例子時,代表你已內化。
請尋意和我們談談在輸出中的”寫”的層次


 

尋意:
談到寫這件事,作者在書中特別強調一件事,也就是”草稿”或是”塗鴉”,這件事對於我們輸出時會有很好的幫助。

當我們的手在寫草稿或塗鴉時,我們的腦子會同步產生相對應的關聯性和記憶。

這符合NLP裡面所提到身體和大腦之間是有一定的連結性。當我們的手或身體在動時,我們的大腦也會跟著一起活化。作者有提到,當我們在用手寫或塗鴉,這個效果往往會比純粹用電腦打字要來得更好

還有另一個很重要的部分,我們可以把輸出東西透過繪圖方式把它記錄下來。

對於此部分,我有一額外的聯想,坊間有一個很好用的工具,叫做心智圖,有的人又叫它做思維導圖,心智圖它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透過寫的方式去做學習記憶及思考的工具。

因為心智圖它先幫助我們做發散性的思考,再做聚焦思考,最後形成一個具體可以看得到的圖像化成果。心智圖架構圖很像一棵大樹,不斷開技散葉的長像。心智圖對於寫這部分,在我個人生活體驗上是一個非常好用的工具。

在寫的部分,我自己從書裡得到一個蠻大的驚喜和體會即”善用白板”。白板比我們傳統的投影片(ppt)更容易聚焦

因為你在寫的時候,所有人都會盯著白板看,且在寫白板時 ,就很符合剛剛我們所提到用手去寫,身體在動,手在動,腦袋也會跟著動。

白板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大家參與度會很高,且白板需花費的成本比較低。這裡所指的成本是時間上的成本,也就是在做ppt時,我們需要事先花時間做好,但白板是當場討論當場寫,然後因應當時討論出來的東西做變化。因此白板的好處及功用非常多,這個是我自己在生活上容易忽略到的一點。

很多人一起討論時,建議用白板,若只是自己一個人,把自己學過的東西在做反芻及思考,會建議拿一張空白的紙,在上面塗寫就會有上述白板的效果。


 

主持人:
因為這裡在說你寫得越多 ,你的大腦越活化。

腦力激盪方法,就是大家在秀你的點子,然後把所有點子放在白板上,當一個點子放在白板上時,你看到會說,啊他出這個點子,我們就會有聯想。就會有類似他講芭樂,那我會思考可否講香蕉呢?

也就是利用思考的轉折或是思考提示,做一個腦力激盪的一個好方法。

那請教一下,那做的部分有那些呢 ?


 

尋意:
做,也就是所謂的執行,透過執行的方式來輸出,讓我們的學習越來越好。

在做這件事,我最有感的也最推薦大家使用的,就是把你學過的東西直接教會別人。

在這本書裡,它提了大概80個關於輸出的實用方法,就我個人的觀點而言,我會把教人這件事,把它排在第一個。學了一個新的東西後,就講一遍給別人聽,當那個人聽懂了,代表你學會了。在這裡會有一些朋友會覺得自己沒有上講檯的機會,也就沒有教別人的機會了。

其實不是這樣”教”最簡單執行方式就是把你學的東西,去教給你的家人朋友小孩聽,如果他們聽得懂你所講的東西,代表你真正的把這個東西融會慣通了。我覺得教人這件事真得超級有效且實用的方法。

另外,這本書有提到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輸入和輸出比例上的黃金比例為3:7”,也就是我們在學習和輸出的比例上儘量維持在3:7的比例上。換言之,當我們花三分心力在學習,輸出的心力應為七分。

因為我們可從輸出當中得到一些回饋,這些回饋可以讓我們更加的成長,進步速度會更加快。透過輸出得到回饋來再度的學習,透過這樣的學習循環裡,可大幅提升我們學習效率,我覺得作者提出這個觀點超棒的,而且這是他實驗出的黃金比例,也就是輸出要佔七成的比例,我覺得這個超重要的。


 

主持人:
是的,我常常開玩笑地說世界上最懶的人就是我,但我為什麼還是想要教東西,因為教學相長,我是以在教別人時會收獲更多做為教學的動力。


 

尋意:
這剛好呼應作者的重點之一,當我們在教別人時,會進入到一種很奇妙的心流狀態,什麼是很奇妙心流狀態,意思是當我們在教別人時,我們腦袋常很奇妙地自動融會慣通及獲得意料之外的靈感,這個是一種很棒的體驗。很多人是因為這樣子很喜歡和別人分享或教別人這件事。


 

主持人:
是否可以和朋友分享如何培養日常輸出的習慣?


 

尋意:
此本書有提到約六,七 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常去做的輸出方式。

其中一種是寫自己的日記,雖然這個時代,寫日記的人已經比較少,但是有另外一種形式的日記或記錄是很多人常常在做的,這就是發你的動態訊息在FB或是IG上

很多人都會把自己當天生活體驗或是好玩的事會放在社交媒體上,這個其實就是一個很重要的輸出過程。 這種輸出的方式是很多人都有在做,只是他們沒有刻意的意識到,只是按著當下心情去做而已,但這已是一個很棒的輸出。

若想要慢慢地經營自己,分享自己一些知識或想要創造個人的品牌,想要成為斜槓,創業,我建議創建自己的部落格,並把你的想法,専業分享到部落格上,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輸出方式。

在日常生活的觀點上做輸出的方式,我個人會推薦這二種。

第一種就是很隨個人心意的去發當天遇到的事情,心情感想到社交媒體上,第二種就是你很特意地去寫文章,放到部落格上。這二種我都覺得是很棒的輸出方法。


 

主持人:
我覺得可以從簡單的日常開始著手,當你會發現你中會in及 out時,代表消化了,再來你就會不太一樣。

  

重點整理:
  
1. 在說的層次上,有二個部分很重要,一個就是儘量以正面方式去和人說話,另一方面是利用串聯或關聯方式來做說會強化記憶
2. 在寫的層次上,若我們可以手寫草稿或塗鴉方式做輸出動作,腦子會同步產生相對應的關聯性和記憶
3. 白板是一個和多人溝通時更容易讓參與度變高的方法,也可因應討論的結果做修改
4. 做的層次上, 可以利用發動態至社群媒體上或經營部落格達到輸出的目的


內容感動行銷│活出有感覺的文案,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安一心 專訪 鄭緯筌

內容感動行銷│活出有感覺的文案,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安一心 專訪 鄭緯筌


標題:內容感動行銷:用FAB法則套公式,「無痛」寫出超亮點!
作者:鄭緯筌(Vista Cheng)
出版:方言文化
購書連結: https://reurl.cc/qdaK2g

有人FB、IG按讚分享破萬,也有人僅寥寥個位數,為什麼?
抓住「目標受眾」,故事行銷才會有用!

「共感」寫作公式+「靈感」資料庫,文案吸睛更動人心
結合SEO密技,不必下廣告就被注意到

◆粉絲專頁、部落格、電子報……天天寫卻沒人回應,為什麼?
◆想讓人一眼看見我的文章/產品,進而喜歡我的品牌,怎麼做?
◆大家都說要做「內容行銷」,但到底該寫什麼,才能打動人心?

★FAB三要素,套公式輕鬆寫出動人文案
很多人視寫作為畏途,一聽到寫文案或企劃書就緊張得冒汗。但在社群時代,寫作只是「內容行銷」的基本功!與其害怕、逃避,不如下定決心充實自己,只要掌握箇中原理,穩定、快速產出高品質文案就不再是難事。不靠靈感,也能寫得動人!

擁有豐富網路產業與媒體經驗的鄭緯筌老師,將用他超過二十年的實務經驗,為你示範一種比「起承轉合」還簡單的公式,也就是「FAB銷售法則」──

內文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很開心地邀請到Vista來分享他的一本書-內容感動行銷,我想現在的人,不管是在FB或是IG、部落格,都希望寫一些東西,但是可能不知道怎麼寫,才會寫得好,邀請到Vista來跟大家分享這一本書,先跟聽眾打個招呼吧!

 

 

Vista:

哈囉,大家好!我是Vista,很高興能夠來上這個節目。

 

 

主持人:

當初為什麼會想要寫這樣的一本書呢?

 

 

Vista:

我來分享一下,內容行銷,英文叫做content marketing,內容行銷是這幾年在數位行銷領域算是很夯的一個話題,但其實內容行銷並不是一個非常新的東西,在國外行之有年,甚至米其林的美食評鑑,是一種內容行銷的展現,內容行銷不算是一個非常新的玩意,這幾年在國內外非常紅,相對來講在國內比較少有專門的網站、書籍在談內容行銷,大多還是在談傳統的網路行銷或是談臉書廣告投放,當然也是很重要。

 

相對來講我看到國內比較少有這個內容行銷的書籍,就算是有的話,也大部分是從像歐美、日本翻譯過來的,當然那些書也很棒,但是有一個問題就是,他們比較談的是國外的案例,比較少台灣這邊的現況。

 

所以我就覺得,我們應該要來多談一談,

台灣這邊內容行銷該怎麼做?

可以怎麼做?

 

我在前幾年,就自己先成立一個網站叫做-內容駭客。

顧名思義是談內容,不是電腦駭客,我們就在內容駭客這個網站裡面,談了很多跟內容行銷有關的一些作法、案例。

 

一方面我是收集一些案例,一方面做一整理,我就在去年11月拿來出版這本書-內容感動行銷。

 

 

主持人:

你剛才有提了一個概念,米其林也是一個內容行銷,這是什麼樣的一個想法?

可不可以跟聽眾朋友把它講清楚一點呢?

 

 

Vista:

好,沒問題!

因為既然說到米其林,我想大家一定都耳熟能詳,知道一星、二星、三星的美食,前一陣子有一齣日劇-東京大飯店,米其林美食的故事,所以,不管各位有沒有親自去品嘗過這一星、二星、三星的美食,我想,各位對這個米其林美食評鑑應該是陌生。

 

我們可以聊一聊,這個米其林是怎麼由來的?

當初這個主辦單位,為什麼要做一個這樣的評鑑?

然後,他們做這個評鑑的用意是什麼?

 

我可以跟各位簡單分享一下,其實米其林最早的母公司是做輪胎的,胖胖的輪胎寶寶……他們一開始就在想……他們做輪胎,很重要的就是要銷售輪胎,銷售輪胎是他們主要的業務,但是,他們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我要怎麼推銷我的輪胎?

我如果光請大家快來買我的輪胎,這樣子感覺這個效果好像很有限,而且你一直叫大家來買輪胎,這個不是一個很好的推廣。

 

後來他們就覺得,既然他們做輪胎主要是為了交通,就覺得其實大家對出外……交通就會用到輪胎,他們就覺得在這世界上有這麼美好的風光,應該鼓勵大家多出去遊歷,那如果是鼓勵大家出外去遊玩,去發掘一些美食的話,這樣不是一個很好的活動嗎?

 

大家到世界各地去品嘗美食的時候,對於他們輪胎的銷售也會有所幫助,等於是一個比較間接的手法,來推動母公司輪胎的業務。

所以,米其林的美食評鑑就是這樣子,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當時有旅館評鑑,不只這個米其林美食評鑑活動辦得有聲有色,每年都會出一本米其林指南,在各地出一本書。

 

比如說,台北評鑑,他們也有出一本專門的書,米其林的書賣得非常好,因為大家都會想去看,東京的米其林、台北的米其林……他們對餐廳的評價……這個書也賣得非常好,洛陽紙貴。

 

我們談回來,內容行銷,其實它的特色就是一種好的內容去驅動,不像傳統的廣告,只是用很漂亮的素材、用很煽動的言語吸引你買,當然那個廣告也有它的價值,但是我們今天在談,普遍來講,我們的業界現在大家可能都遇到一種問題,第一個是消費者越來越精明,二來是我們現在這個廣告預算也開始會需要有更好的調控。

 

大家會覺得,我要回到基本面,我要去談談我們公司的內容、專長,所以,內容行銷就是從這樣子的根基開始,越來越受到國內外廠商的關注,大概是這樣子。

 

 

主持人:

我看書裡面,有特別講了一個概念,減少宣傳費,但是還是可以維持曝光,是不是類似像這樣的概念呢?

 

 

Vista:

對,因為傳統我們的廣告行銷,可能會一直去主打我們自己商品的特色、功能、規格,好像大家都會去談很多產品的屬性,或者是去談談老闆,他想要傳達的意念。

 

內容行銷基本上來講,不是單純只銷售產品,比較是販賣產品的一個有趣的點子,或者是一些妙用,基本上來講內容行銷不是那麼直接做商品的推廣訴求,比較是站在消費者角度,去提供一些有趣的點、去提供一些價值主張。

 

這是內容行銷的特色,也是跟一般傳統的行銷,或是一般我們在臉書上看到的廣告,比較不一樣的地方。

 

 

主持人:

我覺得一般人可能比較大的問題是沒有靈感寫,

那到底要怎麼寫?

書裡面有一些撇步,可不可以跟聽眾朋友分享一下呢?

 

 

Vista:

好,沒問題!

因為我也常常在外面教文案寫作,的確會有很多的同學跟我說,

「我不知道怎麼下筆,蒐集了很多資料,但是就不知道怎麼下筆」,

還有就是「好像我沒有靈感,寫出來的文章就比較平淡,沒有一些特色」

 

在這邊我可以跟大家分享

這個”靈感”,我會覺得是我們平常是有一些可以捕捉靈感的方法,在這裡跟大家簡單分享一下,第一個,我覺得平常可以去一些步調比較快的地方多看看,這些地方我們常去,舉例來講,我們大概幾乎每天都去便利商店,可能會去大賣場,常常去百貨公司、書店等地方走走。

 

各位可能常去這些地方消費,可能今天口渴了,買了咖啡,買完就走了,你可能沒有注意到這個便利商店裡面,它有哪些有趣的變化,他們的動線怎麼安排,甚至好比說他們的櫃檯,有放那些東西?

 

比方說,可以搭售的,很多新的促銷,甚至他們可能新進來的機器,這個東西不斷的推陳出新。

 

舉例來說,以前便利商店裡面可能只有微波爐、冷的跟熱的開水機,但是你現在開始發現,各式各樣的機器,越來越多了,可以泡茶之類的……這些東西可以激發我們很多的靈感,甚至是這個客人的一些交談,我們也許就不經意的可以從裡面得到一些有趣的話題,大家現在在關注什麼,大家喜歡買哪些東西,所以,這裡面你自然就可以蒐集到很多的靈感。

 

另外的話,像大家平常在路上,可能很多人在發傳單,我們會不會去拿這個傳單?

很多人覺得拿了麻煩……

 

我會鼓勵大家,可以的話,傳單不妨拿來看看,傳單上面會有很多有趣的資訊,不管是便當店的傳單,或是百貨公司比較高檔的賣家店的傳單,或是健身房的傳單……

上面會有很多有趣的資訊,大家不妨拿來看一看。

 

我會建議大家,不管你在哪一個產業,同業的資訊當然要多看,你如果是健身房業務,別家健身房在推什麼,你要知道。

 

鼓勵大家去看看跨種的,異業的部分,你也可以去看一看,我覺得這樣會讓你得到更多的靈感,你會知道這個社會的脈動,你就會多去發想。

 

鼓勵大家,不要只多看,你可能還要多想一響,真正你要多輸出,輸出量非常重要。

所謂的輸出量包括寫寫文章,可能你今天跟朋友交談,可能在臉書上寫貼文,這都是很好的輸出的一些方式,鼓勵大家要輸入、思辨、輸出,透過這三個方式,你一定可以得到很多的靈感,大概是這樣子。

 

 

主持人:

我想,現在的人應該都要會寫自己的一些內容,這樣才可以表達自己的一些特色。

 

我看書最後一個章節,有特別講個人品牌這個部分,可不可以跟聽眾朋友分享,

在書裡面怎麼建議個人?

怎麼樣去經營自己的品牌呢?

 

 

Vista:

說到個人品牌,英文叫作Personal brand 這個話題其實很有趣,以往可能大家在談個人品牌,你可能會覺得說,這個是不是要創業的人,或者是他想要當Youtuber、當網紅,想要變成意見領袖才會需要個人品牌,但是我不這樣認為。

 

我覺得第一個,現在在職場上不管你是一個一般上班族或是專業人士,我們都有自己的專業、自己的一片天,我覺得不一定只有創業的人,才需要個人品牌,我覺得個人品牌就是幫你容易被外界看見。

 

個人品牌,時下對每個人來講都非常重要,現在有個說法,我還蠻喜歡的,跟大家分享,亞馬遜公司的老闆,他說個人品牌就好像是你這個人,當你離開這個會議室,離開這個現場,

別人怎麼去議論你?

別人怎麼去談你?

別人怎麼在你的身上貼標籤?

 

比方說,

這個Vista是怎麼樣一個人?

他很會做行銷嗎?

他是文案寫得很好嗎?

 

那這是別人貼給我們的標籤,都是比較正向的。

 

所以,我鼓勵大家,你可以去打造自己的個人品牌,不管你要不要創業,我覺得都可以嘗試,現在有很多的方式可以打造個人品牌,除了剛剛我們談到的寫文章、寫部落格去發表你的觀點、去分享你的一些感受,大家現在很喜歡直播或者是做廣播節目,我覺得是非常棒,可以試著用這種方式去傳達你的想法。

 

我知道現在在網路上,還有的人喜歡做簡報,或是做懶人包,幫大家把一些複雜的一些事情,用很簡單圖像的方式把它傳達出來,我覺得這也很棒,所以,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專長、興趣,我建議大家可以去想想看,你用哪些的方式,把你自己的興趣跟專業把它傳達出來,這樣子會讓更多人認識你,對於你未來的職涯發展、工作的跑道轉換等等……都會有很大的幫助。

 

我覺得這個個人品牌]是對每個人都很重要,我也建議大家可以用內容行銷的方式,對外傳達我們每個人的價值。

 

 

主持人:

最後這本書有沒有什麼更重要的事,我沒有問到,可以提示給聽眾朋友的呢?

 

 

Vista:

這本書談了蠻多東西,前面也分享很多,我想最後在這邊跟大家談一個,我在書上有談的FAB的銷售法則,不一定要靠靈感,我們也能打動人,感動人其實有很多方法,不妨可以從寫作開始,這邊我簡單講一下,FAB銷售法則。

 

FAB是三個英文字的第一個字

第一個F:Feature,特色

第二個A:Advantage,是他的優勢

第三個B:Benefit,是他的利益

 

我跟大家談一下,一般我們在做行銷,我們今天在賣商品,在賣我們的服務,很多人還停留在這個產品的功能、規格、價格層面,各位有沒有發現,現在時代不斷的與時俱進,科技也很進步,彼此廠商大家都很競爭,如果還是一直在談你的產品特色,其實會非常有限。

 

舉個例子,像我們每個人都有筆記型電腦或桌上型電腦,想想看十年前或二十年前,可能你會談這個記憶體多大、硬碟多大,現在每一台電腦的規格都差不多,都很輕薄短小,造型也都很漂亮,所以這個你不會感覺到太大的差異。

 

我建議大家,你應該去多談談這個產品的優勢,去談談它的品牌價值,還有一點最重要的,談這個東西對於客戶有哪些利益,畢竟消費者在買這個產品,在購買這個服務,最重視的不一定只有價格,尤其當大家價格差不多的時候,可能最重視的是品牌效應,帶給我們具體的好處,能夠幫我們解決那些問題,所以,FAB這三個要素,建議大家,不管你是要寫商品文案、電子報、在社群貼文,我覺得各位都可以從法則來著手,可以幫助大家很輕鬆寫出好的文案,而且重點是可以吸引人,能夠達到銷售的效果,我相信FAB法則是大家都蠻適用的方法。

 

主持人:

沒錯!如果我們Vista還講得不夠清楚,就要去買這本書-內容感動行銷,方言出版,非常棒的書,今天謝謝Vista跟我們分享這麼多,謝謝。


Vista:

謝謝,謝謝大家。

 

生活新鮮樂│心靈不必很高端,平民級美食也能吃出內心滋味│吃飽就沒事了:吃貨們的求生心靈雞湯

生活新鮮樂│心靈不必很高端,平民級美食也能吃出內心滋味│吃飽就沒事了:吃貨們的求生心靈雞湯


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y9vgemej

當全世界都與你為敵,只有食物永遠會站在你這一邊。
只要還吃的下去,沒有過不去的難關。
讓食物療癒你,陪你笑看那些生活裡的鳥事情。

+本書專治情緒流感和孤獨患者+
第一本希望你「吃飽」、「吃好」的勵志版《深夜食堂》
加碼「吃貨求生書籤」─詳見後折口(隨機出貨,有吃有保庇)


───嚴選吃貨心靈雞湯塊───
◇哭著吃過飯的人,是能夠往前走下去的。
◆愛吃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因為「食來運轉」。
◇吃飽了,就不怕加班,不怕受挫,也不怕遠離家鄉。
◆若是極其糟糕的日子,更要用美食來替自己打打氣。
◇即便一無所有,也不能沒有胃口。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專訪 大書直播室 Hank

原子習慣│細微改變帶來巨大成就的實證法則│專訪 大書直播室 Hank

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wu4mk6c

善用「複利」效應,讓小小的原子習慣利滾利,滾出生命的大不同!
天天細微改變,會累積成巨大差異,這就是原子習慣的驚人力量!

本書作者詹姆斯‧克利爾在高二的一場棒球賽中意外被球棒擊中臉,嚴重受傷,甚至被實施人工昏迷。經過好幾個月的治療,雖然痊癒出院,可以重新踏上球場,後來也進入大學棒球隊,卻只能坐在板凳席,幾乎沒有上場機會。

然而,在頭部嚴重受傷之後的第六年,他被選為他所就讀大學的最佳男性運動員,並且入選ESPN的全美明星陣容——整個美國僅有33人獲得這項殊榮。

從運動生涯幾乎結束,到入選全美明星陣容,甚至在畢業時獲得學業方面的總統獎章,他是怎麼做到的?一切只因他認識且善用了「原子習慣」的力量!


◎有效建立永久良好習慣的系統化「行為改變四法則」
雖然知道習慣很重要,但你經常為了自己的壞習慣苦惱,想要戒除卻力不從心?或者,你想養成好習慣,卻老是半途而廢?其實,問題不在你身上,而是你遵循的行為改變系統出了問題!

作者從生物學、心理學及神經科學中擷取菁華,結合自己親身實踐的經驗,創造出簡單易懂、容易執行的「行為改變四法則」。這套法則可運用於學業、工作、家庭、健康、財富、人際關係等人生各個面向,有效幫助你打造好習慣、戒除壞習慣。

◎風行各界的習慣養成指南
本書作者是世界知名的習慣養成專家,經常受邀到各界演講,例如NFL、NBA、MLB的球隊,以及美國運通、麥肯錫、美林證券、奇異公司、本田汽車、思科系統、IKEA等知名企業。


莫守成規│哈佛教授教你跳出框架、避開慣性陷阱,工作與生活都更出色│安一心 專訪 大書直播室 Hank

莫守成規│哈佛教授教你跳出框架、避開慣性陷阱,工作與生活都更出色│安一心 專訪 大書直播室 Hank


不守規則,不一定不乖,而是衝撞的開創力!
資歷可能成為盲點, 打安全牌可能沒有競爭力。釋放內在的不服從,
就擁有解決問題的新視角與高韌性,創意更豐富、生產力破表!

人天生渴望安於舒適區。但是吉諾 (Francesca Gino)發現,不盲從的人雖然讓人覺得「不乖」,但是他們不願依附熟悉的事物、懂得質疑現狀,擁有豐沛的能量和心理韌性,能夠找出更富創意、更具效能的方法,不僅能夠幫助團隊領先,自己也活得更精彩。

植物夥伴疑難雜症照護事典│生活新鮮樂│安一心 專訪 植物達人 陳坤燦

植物夥伴疑難雜症照護事典│生活新鮮樂│安一心 專訪 植物達人 陳坤燦

線上購書:https://tinyurl.com/qka2htm
讀墨電子書:http://moo.im/a/8adrxB 

植物書2.0版
●2020年最美的植物書
●第一本為「家庭植物夥伴」誕生的照護小事百科
●台灣園藝研究家專業回答

用一本居家必備的養植物小百科,
讓植物達人進駐你家 !

病害插畫對照 + 病原/症狀說明 + 對症急救解答
收錄「請救救我的寶貝植物」56問
對題入座,找到解答

收錄最受到現代人熱烈喜愛的「七大居家植物種類」,
進行你不可不知的照養提問。

從入門的養殖問題,像是一般常見的澆水頻率、花盆和土壤選擇、開花不開花的問題,到進階版的植物出狀況的提問:葉斑、發育不良、曬傷、枯萎、營養不良,以及高階版的植物病蟲害知識,包括:細菌性病斑、軟腐病、疫病等相關植物急救解答。本書以明確問題,輔以插畫對照,以文字說明病原、症狀、以及照顧步驟等,清楚解答。

★什麼是「植物夥伴」
現代人居家、或辦公環境,飼養植物的態度已和過往截然不同。植物不僅具有療癒身心的功能,為我們加油打氣,更有取代寵物的地位,我們稱為「植物夥伴」。

當你心愛的植物生病時……
當家人生病了,可以找醫生診斷;當家中寵物生病了,可以求助動物醫院;可是,當你的心愛的植物夥伴出狀況時,你該怎麼辦?現今,居家植物已不再只是植物。當植物夥伴們住進家裡,與我們一起生活,為我們加油打氣,已從過往美化環境、風水、療癒功能,進化成為我們家庭夥伴的一部分。為了讓你的植物夥伴陪你生活得更長久,心愛植物夥伴的居家照護問題,就交給植物達人為你守護。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