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 214 當下即自由:正念大師教你擺脫苦痛、執著,於所在的地方找到勇氣、愛與喜悅

心悅幸福樂 214 當下即自由:正念大師教你擺脫苦痛、執著,於所在的地方找到勇氣、愛與喜悅

標題:當下即自由:正念大師教你擺脫苦痛、執著,於所在的地方找到勇氣、愛與喜悅
原文作者:  傑克・康菲爾德
譯者:黃意然
出版:大好書屋
連結:https://goo.gl/3SEHP6

享譽世界的知名禪修冥想大師傑克.康菲爾德
發出通往自由的邀請函,
以睿智而詩意之語告訴你:
沒人能禁錮你的靈魂。
不必等待自由,也不需要延後快樂,
幸福的果實、自由及愛的體驗,當下就能獲得!

「心靈的自由不可思議、高貴且單純。不管怎樣,我們這一生都能活得自由自在,並擁有愛的能力。」──傑克.康菲爾德

 

內文: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了,很開心的跟大家介紹一本書—當下即自由,由大好書屋出版,作者在很多年前,出了幾本好書,包含《踏上心靈的幽靜》,這本書真的是很經典,今天也很開心的邀請到怡如,跟聽眾打個招呼吧!
 
 
怡如:
嗨,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李宜如,我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桑吉塔。
 
 
主持人:
呵呵,要不要先跟聽眾朋友講一下,為什麼要跟大家介紹這本書呢?
 
 
怡如:
這本書就像剛才一心老師講的,作者傑克・康菲爾德是一個很知名的禪修老師,也出過非常多本很暢銷的、很知名的書,相信各位聽眾朋友可能有聽過的,就是這一本《踏上心靈的幽靜》,這本書是很多人在接觸禪修,或者是靜心冥想,幾乎是人手一本的書。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傑克・康菲爾德最新的書,原文版是在2017年出版的,大好書屋非常厲害,花了一年就把它翻譯出來,希望華文的讀者也可以即時的接收大師的著作。
 
這本書必推必看的原因是它是傑克・康菲爾德所出的書,如果說要我推薦,
這一生一定要看過的十本正念的書,我覺得傑克・康菲爾德老師的書是其中一本。
 
他本身擁有四十多年教學禪修的經驗之外,也是臨床心理學的博士,也就是說,我們在看這些書的時候,他往往會在很多佛教的核心的要義,提出心理學的脈絡,讓我們能夠很自然的去吸收到現代的觀點跟古老禪修的觀點。
 
同時在每一個篇章,他都會提出靜心或者是正念的練習,從感覺好像是道理,好像沒有辦法落實,但是,到最後也會提出很貼近日常做的一些小練習。
 
推薦給大家知道禪修的要義,同時也可以做到日常的正念的練習。
 
 
主持人:
沒錯,當初在看《踏上心靈的幽靜》這本書,我覺得可以把文字寫得這麼優美,包含這一本來講,敘述上有很多例子、案例,並且把這一些難懂的,比如說正念、怎麼去修行,講得讓你可以很快的進入那個狀態。
 
要不要跟聽眾講一下,還有什麼獨特不可取代的價值呢?
 
 
怡如:
一般來講,我們看禪修老師都會覺得他們是很高高在上,或是應該都已經修練到成仙的狀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在《當下即自由》這本書,好幾個篇章都看到,舉出自己親身經驗的一些黑暗面,比方說他提到他的爸爸是一個很容易生氣的人,他就告訴自己說:「我絕對不要成為那樣的人!」
 
沒想到有一天,他就勃然大怒,然後,就看到自己活生生的黑暗面呈現,就像他爸爸一樣!

就覺得:「怎麼會這樣?」
讓我覺得,連大師都有黑暗面,看完之後就覺得那……
其實傑克・康菲爾德講的這些很精髓的東西,真的就是在當下。
 
後來講到,雖然他也是練習禪修打坐很多年,依然會遇到以前的這些傷痛,再次浮現,能夠去運用的,依然是正念所教的如實如是的去與這些傷痛,或是看到自己也有這樣子的黑暗面,然後試著去接納。
很少有大師級的人物,可以把自己這麼黑暗的,或是這麼真實的一面袒露給大家。
 
最獨特不可或缺的,就像是一心老師剛才講的,在每一個篇章,幾乎都會有小故事,小故事每一頁都有一個篇章,整本書三百多頁,幾乎有三百多個舉例的例子。
 
另外在閱讀這本書,文字上就有一種靜心冥想的品質,念了一小段就覺得好像身心靈都得到淨化,還有享受的感受。
 
很多禪修老師可以把道理寫出來,但是很難把自己的個人經驗分享出來,以及也很難用優美的文字呈現。
 
傑克・康菲爾德是非常難得,他可以很淺顯又很優美的文字,又舉出親身的例子,搭配非常多的故事,這些書的特質,都不是一般作者可以達到的境界。
 
 
主持人:
沒錯!這本書的書名是《當下即自由》,那真的讀完以後就能自由了嗎?
 
 
怡如:
拿到這本書,看到了書名,其實我也有這樣的困惑,就像剛才講的,這本書在閱讀上,它有靜心冥想的品質,我們也都知道,當一個人在靜心冥想的狀態,頭腦的腦波會呈現一個阿法波的狀態。
 
常常去練習靜心,讓自己的腦波常常呈現一種阿法波的狀態,把這樣子靜心的時間,帶到生活中,也就是說,可能平常常常很「阿雜」,但是當我們靜心冥想的練習多了,這「阿雜」的時間也會變短,體驗到寧靜、自由品質的時間也會變長。
 
閱讀這本書,相當於在做一個閱讀靜心,相信讀者念完這本書,也會感受到自己的腦波常常呈現阿法波,相信也可以把這樣的品質,滲透到生活中。
 
書中很有架構的舉出什麼是自由?自由的障礙是什麼?要如何落實自由?
 
跟著作者非常有架構的解釋跟練習,相信大家也可以獲得當下即自由的力量。
 
 
主持人:
你的意思是每天去讀它就好像在靜心,讀了以後,我們的身心就會得到正念的平衡嗎?
 
 
怡如:
一方面是這樣子沒有錯,另外一方面比較深入一點,這本書的書名《當下即自由》,我們要去練習這個當下即自由。
 
為什麼傑克・康菲爾德要把這一個點,再拉出來,跟全世界的讀者分享的原因是,我也觀察到我的學生、很多身心靈練習的朋友們,他們在接觸身心靈或是練習正念的時候,往往會有一個非常大的迷失,就是覺得自己一定要練習到了苦修、難修,或是要練習到某個程度,才能夠解脫、才能夠自由。
 
事實上開悟或自由,它是從我們每一個當下的小開悟、小自由,累積而來的。
 
作者特別在第一頁就提到,很多人為了要去追尋自由,往往忘了當下就可以獲得自由的美好。
 
這本書想要告訴很多正念練習的朋友們,或是身心靈的朋友們,如果我們透過轉念,或是透過一個呼吸,或是透過一個身體或是情緒的覺察,發現我不在一個對的軌道上,那我可以重新去做一個選擇。
 
其實我們當下就可以重獲自由,不需要一定要去某個寺廟,不需要去做一個很外在的事情,只要把這個箭頭轉回到自己的內在,去看看自己現在發生什麼事情,那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獲得當下即自由的力量。
 
 
主持人:
我覺得怡如講的非常的好。

我這邊簡單的舉書中有一個滿好靜心的例子,教你怎麼對待恐懼這一件事情。
發生的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你可以把恐懼或是這個感受貼一個名字。
比如說:害怕或是挫折,或是受傷。
當你去貼這名稱的時候,就好像你已經意會到自己的感受。
 
當你體會到自己的感受,你的狀態會跟隨著身體,回到困難的地方,也開始會去面對這樣的心情,這個神奇就產生,不再會有害怕了。
 
我覺得這個自由很棒,只要把這個感受,貼一個名稱就好了。
能不能自由?這個簡單的靜心,就可以非常的自由了。
 
怡如有沒有要補充的呢?
 
怡如:
這個故事我也有看到。
往往我們面臨到的這些恐懼,有可能它是一個挑戰,有可能它是一個困難,但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恐懼,比它的真實的樣子,我們幻想的是更大的。
 
但是,當我們可以具象化或是貼上名字,或是可以把它直接唸出來「恐懼、恐懼。」
看到這個例子的時候,好驚艷!會覺得不好的經驗,原來可以就是這麼簡單的,直接把恐懼講出來。
恐懼就不存在了!很聰明的一個練習!
 
 
主持人:
自由其實就這麼簡單。
怡如老師是正念減壓的專業師資,可不可以跟大家來談一下,正念老師或是學生,怎麼去落實這本書所講的呢?
 
 
怡如:
在書中有提到二十個正念的練習,如果說本身已經是在教正念的老師,或本身是練習正念的學生,這二十個練習,是非常落地的,也是可以輕鬆練習的方向。
 
本身是練習的初學者,有一個我自己的小方法,就是拿一個錄音機,照著它上面寫的這些字,我會先把它錄下來,練習的時候,再播放錄音檔來練習。
 
我發現,正念的初學者或是靜心冥想初學者要看著書,然後去冥想狀態,是有點困難的。
 
那我自己的一個小技巧就是,如果書中的練習是跟冥想有關,或是需要引導的話,那就是先把這些引導詞,把它錄音錄下來,再播放自己錄下來的音檔,這樣的練習是更立體的,也會讓自己感覺到是更真實的。
 
正念的老師或者是學生,是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練習。
 
 
主持人:
書中有沒有特別讓桑吉塔非常感動的呢?
 
 
怡如:
書中其實有非常多讓我覺得很感動的故事。
 
因為我剛好在監獄帶過正念團體,書中也提到蠻多跟受刑人有關的一些故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個禪修的老師,很想要把正念帶到監獄裡面,他就進到監獄要去教課了,滿懷著熱血想要去分享,沒有想到來上課的只有一個學生。
 
他就特別問那個學生說:「你覺得你有什麼是很厲害的?可以跟我分享?」
 
學生就跟他講說,他是伊斯蘭教還什麼的。
他就說:「我教你伊斯蘭教怎麼樣敬拜阿拉,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學這個儀式?」
 
這個正念老師說:「哇好棒喔!我來這裡還可以學到別的東西,真的太好了!那你可以教我嗎?」
 
這個學生就教他怎麼樣敬拜,結束之後,這學生就告訴他說:「你的正念課的是可以學的,我們一直以為正念課是佛教的,沒有想到其實你是很貼近大家的生活,是很同理學生的。
 
後來他就跟裡面的同學說:「大家可以來上課,這個老師非常的好,非常棒!」
 
我覺得這個故事講到同理,還有怎麼樣去放掉本位主義,放掉自己原本的觀點。
看到時候覺得好驚豔!傑克・康菲爾德他可以用這樣的例子!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監獄的老師去的例子都是學生獲得了什麼,很少可以看到有這樣子放掉本位主義。
 
對學生來講,就是一個正念的教導。
學生也看到原來正念不是佛教的,是關於我怎麼樣放掉自己的、原本的,自我的這個觀點,看到這個例子讓人覺得感動。
 
 
主持人:
對啊!這樣的落實,不只是形而上的,
我們在講的正念,用比較客觀的態度去看,但有時候常常因為情緒來了,客觀就不見了,形而上什麼都沒有,就是要生氣或怎麼樣……
 
所以我在想,現在人真的是可以好好的靜下心來,或是利用一些時間、小片刻來研讀這本《當下即自由》。
最後,桑吉塔有沒有什麼跟大家建議呢?
 
怡如:
我建議大家如果買到這本書,每天在看的時候,可以在早上或是前天晚上先讀一小段,那一段其實就會有練習的重點。
比方說:「自由是什麼?」比方說:「原諒。」
 
隔一天就把書上所寫的這些要義,帶到生活中的這一天去練習,接著,晚上回到家裡,再把你所練習的,寫在這本書旁邊空白的地方,這個是我在閱讀這本書,會去做的練習。
 
另外,很多朋友對於要看很有深度的書,感覺到有困難。個人的經驗,如果這是你第一本看的正念的書,或許你會覺得有一點點難度,是沒有關係的,把這本書就放在你包包裡,當你在坐車,大家在滑手機的時候,你就開始做正念的靜心閱讀,還有給自己一段時間,這一個禮拜我就是看這本書,其他的新的書就先放在一旁。
 
那我的做法是在一個禮拜或是兩個禮拜內,會看完這本書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基本上只要有看完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書,其實後面一定看得完。
 
但是如果只有很趕的時間,可能只看了一兩頁,是很容易就擺在一旁不會看完。
 
提供我的小技巧,一個禮拜內告訴自己:「我一定會看完三分之一。」
把這本書放在包包,每一天讀一小段、練習一小段,相信大家就會用正念開啟2019年的每一天,謝謝。
 
 
主持人:
非常的好,《當下即自由》,大好書屋出版的好書,謝謝。Bye!Bye!
 
 
怡如:
謝謝。Bye!Bye!
 

重點整理:
1.遇到傷痛再次浮現,如實如是的看到自己的黑暗面,試著去接納。
 
2.靜心冥想的練習多,體驗到寧靜、自由品質的時間也會變長。
 
3.開悟或自由,是從每一個當下的小開悟、小自由,累積而來的。
 
4.透過轉念、呼吸、身體、情緒的覺察,在軌道上重新選擇。
 
5.簡單的靜心練習:
把感受貼一個名字。
當你體會到自己的感受,狀態會跟隨著身體回到困難處,
開始面對,神奇就產生,不再有害怕。
 
6.書中的冥想或是需要引導,先把引導詞錄下來,再播放錄下來的音檔來練習。

心悅幸福樂 213 榮格的星座塔羅

心悅幸福樂 213 榮格的星座塔羅

榮格來是蠻接受人有潛意識的這些觀點,也注意到佛洛伊德他在解釋人的動機,好像都會從一些比較是生物的攻擊、性或是死亡這一類生物本能的觀點在做解釋,在他與榮格的經驗當中,人的動機好像並不只是這樣子而已,有一些更深的東西,或是比較靈性層面的東西,是還在的,並沒有全盤的否認佛洛伊德的觀點,但是他說,還有別的東西,那他就是自己跟佛洛伊德分道揚鑣之後,離開佛洛依德的學會,開始做一些研究,也會有一些落寞,要去處理自己的一些難題,那他從自己跟自己的幻覺經驗當中,還有個案當中,聽到那些個案的夢,他就開始有一些真理跟發現,他發現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集體潛意識》

 

標題:榮格心理學星座塔羅,解開塔羅牌的潛藏真相
 
主持人:
親愛的聽眾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繼上一次邀請到宏儒心理師來分享,從動漫去看榮格解釋,這一次一樣邀請他來繼續跟我們從榮格的童話分析來解析新的議題,先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宏儒心理師:
嗨,各位聽眾大家好,我是宏儒。
 
主持人:
最近看你成立了一個『榮格心理學星座塔羅』專頁,為什麼會想要做這樣的一件事情呢?
 
宏儒心理師:
最近台灣這幾年,塔羅牌的書越出越多,變成很容易接觸學習。臉書上開始有塔羅牌的粉絲專頁,但塔羅牌有些東西,我覺得蠻重要的,一直沒有人提到,背後的原理值得深入探究。
 
我學塔羅牌接觸的時間很長,從高中就開始,後來是念心理,最一開始是接觸星座、塔羅牌這一類的東西。當我帶著這些命理的知識,進入到心理學領域後,就會格外去注意個案有沒有一些訊息相關的資訊,是可以跟命理結合起來。
 
榮格是一位心理學家,為什麼會跟塔羅星座扯上邊
注意到有一個心理學家很特別,在所有的心理學家裏面,我不覺得有哪些心理學家,會很認真地把算命,像是星座說一說,把塔羅牌當作一回事,榮格是少數心理學家裏面,算是比較認真,去研究卜卦,還有命盤之類的心理學家。
 
因為他接觸這些有點玄學的東西,接觸的很深,也會提出自己對玄學的看法,有些人會受到很大的反彈,甚至說他是神祕主義者,榮格聽到人家這樣子去評論他的時候,是反過來說,那些批評他的人,太愚昧了。
 
他們批評他這樣做一個心理學家,是批評的人,本身不懂得心理學,第一個就是「心」,心理學英文,是Psychology,字根是Psych-其實不是我們現在講說心理學,教科書翻出來的那一些東西,他是在講人類有一種東西叫心靈,我不知道是不是其他聽眾會不會覺得當我們講心靈的時候,跟講心理的時候,那種字的味道是有一點差異的,他是相信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很獨特的心靈的狀態,像靈魂的東西,可能是會對某發生的……
 
榮格後來的追隨者,覺得心理學後來研究的東西,越來越偏,後來的心理學就會研究人類的行為,像行為主義,就會研究人跟動物有哪些地方很像,都有某一種動物的特性的那一種生理的機制,總括來說,榮格花蠻長的時間去研究神秘學的東西,也在神祕學當中,看到人類的心靈跟這些神祕學有什麼樣的關係。
 
有一個問題是台灣的塔羅老師,不多人會去碰觸到的,一般都是國小從受科學教育上來,學牛頓力學,相對論,物理學的東西,其實我們都是在學某一種英國的邏輯。
 
比如說我在打保齡球,球這麼一丟,保齡球球瓶就會因為我的球丟過去而撞倒,有一種因果的關係。可是榮格他就是注意到就是像塔羅牌這種事情,當你抽了一張牌,你會發現一些很特定的事件,跟那些牌的內容,是有對應的,不太像是會發生在某一種英國邏輯的關係下,背後是什麼樣的,世界的本質是什麼,塔羅牌這件事情這一種世界,有一定的邏輯,它會成立,它會發生,後來榮格把這些東西整理成一個概念,同時性,如果說有一些塔羅老師他們比較認真一點的可能會提到同時性的概念,就是同時性,同一個時間這兩個意思,成立粉絲專頁有一部分想把諮商跟命理這兩個專業看看能不能用一個一樣的一致的觀點去理解這兩件事情,因為榮格是一個心理學家,但他就是有研究一些跟心靈很接近有點像是玄學的東西。
 
主持人:
可不可以跟聽眾朋友說明,在查閱塔羅時,你如何把榮格的概念導入呢?
 
 
宏儒心理師::
因為塔羅牌的東西,蠻圖像化的,其實是一個比喻,只要是比喻的東西,它都有很多種看待的方式,榮格可能就是有某一種獨特的觀點,去看待就是塔羅牌這些圖案的象徵,舉一個例子,女祭司,一般的塔羅牌假設說你抽到這些,常會說你在外在的環境當中,可能會遇到一個可能對你有幫助的女性,比較文靜又有智慧的人,可以給你一些精神上的指引跟指點。
 
若是在關係當中,可能就會是你喜歡的這個人,是比較害羞內向型,蠻有生命感的,榮格有它看待事情一個獨特的觀點,它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補償,如果有些事情沒有發生在你外在的世界,那它可能會發生在你內在精神的層面,也就是說學榮格在看待這些牌,有時候我們並不會只是把它單純解釋成一種外在環境的狀況。
 
像剛才說的,就是你會遇到一個特殊的,像女祭司的那一種線型的女性,可能會看到,也許在你的內在,有某一種跟你自己直覺接觸,或是很直覺敏銳的感受,會跑出來,所以他會看到是其它有一種外在的特性,同時也有一種在你個人內在某一種心靈的特性,這樣解釋的觀點,也是奠基榮格看待事情,心跟物是在一起的,不是在心發生的,不是外在物理世界發生的,它就是會補償到你內在心靈的裡面。
 
 
主持人:
那這樣來算的人和來看的人會不會更霧煞煞,還是會一語道破說的問題呢?
 
 
宏儒心理師:
這也是個大問題,來算命的人,其實真的是要看他們對於自己內在或是對於一些心靈成長觀點的態度,這個議題,有時候我也在網路上跟朋友,也是會討論到,蠻多來算塔羅牌的人,蠻想要一個簡單的答案告訴他,什麼樣是什麼選擇會比較好,蠻單純的。
 
從榮格的觀點去看塔羅牌,我覺得他會給你一種較寬廣的視野,就是說如果你遇到一些簡單答案的人,有你本來對塔羅牌的理解跟學習,你也可以用那些比較世俗的觀點去回答,就是會賺錢,不會賺錢,交往會成功,或不會成功,這樣的觀點去回答給他。
 
如果說這個人他在面臨某一些在心裏難關的時候,也許就可以用一些榮格的概念去點醒他,比如說有一張牌叫月亮牌,一般人就會說事情很隱諱,你可能會有很多自己的胡猜亂想,月亮牌在一般傳統塔羅牌上的解釋,比較偏負向的,比較不容易掌握的,榮格相信人的潛意識,或是面對黑暗的處境,在那些害怕、陌生的背後,如果有那種勇氣去打開一點點的接納,更能夠接納害怕的事情,常常會帶給你一些很新鮮的刺激,讓你更有活力跟創造力,但是你必須要忍耐,接受過程當中那種曖昧不明的狀況。
 
榮格看待困境,讓我在一般用塔羅牌求助的人在解釋上,假設他們是準備好的心靈,讓我們有更多的空間去引導求助的人。
 
 
主持人:
說到這個我就突然想到,比如說我跟朋友去算命,還好我在旁邊幫他錄音,讓他可以聽到其實解牌者不是只有講這樣而已,這些人常常只會聽到自己想聽的。
 
 
宏儒心理師:
這種狀況不管是在塔羅牌或是在心理治療都會發生,當事人開始能接受某一些層面的訊息,或是說對於他們要的事情,好的事情或是不好的事情,只想要聽到某一種結果,需要一點時間跟他們慢慢去引導,通常塔羅牌的過程比較困難,因為大部分是一次性,就真的只能隨順因緣。
 
 
主持人:
很多人跟他講了一些榮格背後的陰影,或是背後的一些啟示,他會覺得,「請問你在說什麼?可以直接告訴我答案嗎?」人們會想要聽他自己想聽的也無妨,就像你說的,也許有一些人是想要走更深的讓自己可以更清晰地知道,原來不是外在環境所造就的這一切,都是內在有一些蛛絲馬跡可以看到的。
 
可不可以跟大家講,如果是這樣,榮格的觀點會怎麼建議呢?
 
 
宏儒心理師:
我不太確定是不是所有的聽眾都熟悉榮格心理學,可以跟大家再來講一下,大家對於榮格可能比較陌生,如果談到佛洛依德,大家應該就比較熟悉,佛洛伊德有提出一個觀點潛意識,就是說我這個人會有我不知道的層面,榮格其實年輕佛洛伊德很多歲,後來有點分道揚鑣,在他們沒有分裂之前,有一段關係蠻密切的。
 
對榮格來說其實也是蠻接受人有潛意識的這些觀點,只是慢慢地,他也注意到好像佛洛伊德他在解釋人的動機,好像都會從一些比較是生物的攻擊、性或是死亡這一類生物本能的觀點在做解釋,在他與榮格的經驗當中,人的動機好像並不只是這樣子而已,有一些更深的東西,或是比較靈性層面的東西,是還在的,並沒有全盤的否認佛洛伊德的觀點,但是他說,還有別的東西,那他就是自己跟佛洛伊德分道揚鑣之後,離開佛洛依德的學會,開始做一些研究,也會有一些落寞,要去處理自己的一些難題,那他從自己跟自己的幻覺經驗當中,還有個案當中,聽到那些個案的夢,他就開始有一些真理跟發現,他發現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集體潛意識》。
 
 
宏儒心理師:
榮格有一個案例,還蠻有趣的,有一次遇到一個爸爸帶著小女孩的畫冊來找榮格,他跟榮格說:「我的小女兒,夢一些很奇怪的夢!」他把它通通畫下來,不是夢到龍,或是夢到世界毀滅,這一類的東西,爸爸有點嚇到。
 
榮格就發現這個小女孩,大概八九歲階段,並沒有辦法從爸爸的身上、環境當中,學到那麼多,這些夢都有很重要的象徵在裡面,榮格就覺得這個女孩,應該沒有辦法從生活取到這樣的知識,不是那種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類型。
 
慢慢就發現,只要是人,做夢都會有一些主題,這個主題也許是跟我們身為一個人千百年來跟環境互動產生有關的,叫做《集體潛意識》,像心靈的DNA一樣,人類有某一種共通的資料庫,或者是說講一個比較具體的隱喻,人類就像是一個連通管,有好幾個管子,但是他們底層是打通的,所以不管你在哪個管子加多少水,最後管子的水面都會一樣高。
 
也像是水井,其實在地下,雖然我們在很多地方都打井,大家好像都是從自己的位置下去挖井水,可是在那最底層的深處,水其實是一整片的,是四處流通的,《集體潛意識》就有點像那一個在井的深處,彼此共通的那一些地下水,不管是以前的人,現在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出生,我們的心靈之間,佛洛伊德所說的潛意識,在個人的潛意識下面,還會有一層的意識,《集體潛意識》,那是跟我們每一個人都相連結的,是集體共有的東西,會讓我們像那個小女孩一樣會做一些共通的夢,那是每個人都可能夢到的,這就是《集體潛意識》,榮格蠻重要的概念。
 
 
主持人:
其實很多人都很好奇自己的夢境,有機會可以好好來分享一下,夢境,到底榮格怎麼去解釋它,或是說到底這樣一個方式是怎麼樣去呈現,好像還蠻好玩的。
 
 
宏儒心理師:
剛剛講到《集體潛意識》的部分,榮格還有另外一個概念是共時性,共時性就是在說這個集體潛意識的層面,它不僅會影響到個人的意識,而且剛才有說,榮格是蠻強調一個人的心跟外在的世界,是有某一種不是那種絕對分開的,其實是會相連結的。
 
透過塔羅牌,我們其實都在跟集體潛意識在做互動,抽牌就有點像是做一個夢一樣,接觸到某一種心靈內在的訊息,外在世界的環境,也會有相對應的變化,這個就叫共時性。
 
榮格很重視,一個人是不是能夠從挖深這個井水,外在世界的環境,從它這個《集體潛意識》,帶出一些最底層的水到上面來,鼓勵每個人,去創作,不管是藝術、舞蹈、說故事,這些藝術創作的工作,都是在跟我們的個人潛意識做結合,如果當一個人他能透過這些創作的活動,跟他的心靈保持密切的連結,就不會離靈魂太遙遠,《集體潛意識》就有點像靈魂,知道靈這個位置,持續釋放訊息給每一個人,讓每個人活得更完整,更像他自己。
 
 
主持人:
這樣解釋,大家可能對共時性就會比較清楚,會比較了解,因為很多人就會覺得,共時性、同時性,或是我好像在這邊怎麼樣,可能在發生,也可能感應的到,就會覺得實在太遙遠,這樣的解釋蠻好,讓聽眾、有興趣的人,知道原來是這麼回事。
 
 
宏儒心理師:
井水這比喻蠻有趣的,形象很深刻。
 
 
主持人:
還剩一點點的時間,可不可以來跟大家做總結呢?
 
 
宏儒心理師:
如果有聽眾,想要更認識榮格,榮格不是一個很強調書本的一個學派,想在這樣一套理論的架構當中去獲得成長,很大一部分是,鼓勵你能夠進行分析,實際的進行一些藝術的創作,比如說你可以做沙遊,去做藝術治療,就是在這一種跟自己經驗的體驗當中,透過跟潛意識的互動,才可能獲得心靈上的成長,這不太容易你看看書,就會有所頓悟,就會改變的一個取向,這是他一個特色。
 
 
主持人:
最後可不可以跟聽眾朋友講一下,如果要尋找你的粉絲專頁,要怎麼搜尋呢?
 
 
宏儒心理師:
我有兩個粉絲專頁,一個是塔羅牌跟星座,比較是命理的東西—榮格心理學的星座塔羅,另一個粉絲專業談的是心理諮商的東西—象徵與心靈-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主持人:
謝謝宏儒心理師來跟我們分享這麼多,謝謝。
 
 
宏儒心理師:
謝謝andrew。

 

 

心悅幸福樂 212 重新開始第二人生:14天逆轉人生的心靈解放課

心悅幸福樂 212 重新開始第二人生:14天逆轉人生的心靈解放課

你明明是隻獅子,為何活得像隻老鼠?
你以為自己一直以來是在追求正常,其實是在追求平庸。
我們總是會自己打退堂鼓,然後錯失了為自己喝采的機會。
改變生命的力量在自己身上,出發吧!傳奇心靈嚮導陪你踏上零設限的旅程。

▎活得不滿、活得壓抑?你永遠可以決定自己是誰!
年輕的時候,我們深信人生充滿各種可能性,懷抱遠大的夢想:想打職棒、想當CEO、想上月球。但曾幾何時,我們學會更多、扛起更多、得到更多身分,卻開始學會了「腳踏實地」。

我們的夢想愈來愈小,直到有一天忘了曾經有夢。
於是開始對人生不抱期待、只剩無奈⋯⋯

馬上購買:https://goo.gl/o6dojw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要跟大家介紹一本好書-重新開始第二人生,副標題是14天逆轉人生的心靈解放課,由李茲文化出版,
很開心地邀請到李茲文化的總編,吳總編來跟大家分享這本書,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吳總編: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Irene,先謝謝安一心老師幫忙這本書寫推薦序。
 

主持人:
說到這一件事,記得寫推薦序的時候在希臘……
 

吳總編:
也是在旅行當中……
 

主持人:
旅行真的可以開始不同的視野。
為什麼會想要出這本書呢?
 

吳總編:
我們時常會去尋找覺得可以蛻變,幫助大家轉換人生、逆轉人生的書,常常會去關注,這本書的書稿一拿到的時候,我就開始看原文英文,
結果發現看了停不下來,一口氣看完,因為太有意思了!包括作者本身的背景,還有他所做的事,帶領著一些人到印度去進行14天心靈解放的旅程,本身就已經很有故事性了。
 
這本書雖然叫做心靈解放課,但不是死死板板、一堂一堂教習的課,而是活生生的課程,都是第一手的資料,書裡包括作者的故事,還有他父母的故事、所有客戶的故事,整個很棒的文筆,寫得很精采的這個歷程,讓我們每一站都有一些收穫,看了就會想說「我還想繼續學下一個主題。」
不知不覺就看完了。
 
作者是黑人,長得比較黑,是迦納人,他的媽媽是日本人,他也不是普通的迦納人,爸爸是迦納國王的靈性導師(二任),在迦納建立過三百多個教會,後來迦納有一些政變,國王後來死掉,他們家在他三歲的時候,就流亡到倫敦。
 
在那邊他的父親繼續成立教會,從小就是在這種教會的環境之下長大,他的父親不只是個牧師,還是個療癒者,可以行使奇蹟,眼睛瞎的可以看見、耳朵聾的人會聽到、跛腳的人可以正常走路,作者說不要問我為什麼,我只是看到。
 
他看到的事情真的是太神奇了,他自己的稟賦應該也算很特別,因為他八歲的時候,在教會,他爸爸坐在台上,點名說「你上台,上台來分享佈道」他就被點上台,還在打瞌睡就被點上台,可是他上台就可以講得大家都很感動,一個八歲的孩子,大家都覺得,他有這個天賦,應該會繼承他父親的教會。
 
事實上那次之後,大家也都會叫他庫特小牧師,覺得他就是注定這條路,但是他自己呢,他爸爸也學習了很多其他心靈勵志成長的書,也非常豐富,大概十幾歲就會溜進他父親的書房去看到好多書,就不只教會的東西,還有包括美國的心理勵志大師,心理勵志界的第一夫人-露易絲.賀,
喬布拉等等。
 
這些心靈大師的書讀很多,讀了之後,他就慢慢有點轉換,就覺得為什麼佈道只能在教會裡面,他覺得這些人不是阿,那些人是對全世界每一個人,去喚醒他們,對他們傳道,是真正人生的道理,他就很想這樣做。
 
他在14歲的時候就決定不要繼承父親的教會,不敢講,因為他給他的人生已經被定下來了,也就是一個小牧師,以後長大就會變大牧師,還要想什麼?他覺得心底的聲音實在太強了,他心裡覺得說「我要去美國,我要去那種……」而且他是要去加州,去洛杉磯那種,很多很多那種性靈運動,曾經那樣風情雲湧的地方,他就想要去。
 
那他14歲到17歲,三年,他終於有勇氣跟他的父母說他的決定,他當時覺得非常的害怕,可是,他的爸爸竟然同意了,同意的問題是他們雖然有教會,可是並不是很有錢的人,他在美國沒有認識半個人,這個就是讓我覺得非常神奇的事情,也是他覺得非常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
 
因為他就不準備上大學了,成績其實蠻好的,在圖書館裡,不知道未來要怎麼辦,突然。有一個不認識的男人,就放了一本書在他桌上,他就覺得為什麼要放一本書在我桌上,就翻,翻到最後一頁的時候,就發現抽美國一名綠卡樂透的廣告,他覺得「這難道是上天的回應嗎?」回去就跟他的媽媽開始說要怎麼申請,他就申請,結果他等了一個暑假,他真的申請到了,他就這樣來到美國,就覺得好不可思議,所以他本身就是有這樣一個故事。
 

主持人:
這本書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你明明是獅子,為什麼活得像隻老鼠?
 
 
吳總編:
因為不敢,對不對?
 
 
主持人:
對阿,大家都活在自己認定的,比如說過去所學的,或是所教的環境裡面,真的是很可惜。
 
 
吳總編:
很多的潛力出不來,這也就是他所崇拜的心靈大師想做的事,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很渺小,畢竟地球上有這麼多億的人,覺得自己真的多少多少億分之一,真的ˊ很渺小,事實上每個心靈大師也證明了,其實只要把真正的自己活出來,對世界來講,就是獨一無二的禮物,這樣子的一個概念。
 
後面就講說,為什麼叫做心靈解放課,因為他在美國五年的時間,不是他的舒適圈了,是完全陌生的地方,沒有人認識他,沒有任何的資源,還是一個有傳道天賦的人,可是他並沒有舞台,這五年就有點浮浮沉沉,很多的嘗試但也很多的失敗,五年之後,他心裡就有個聲音,要去印度。
 
他在印度的時候,應該算是開悟了,找到那個動能,知道自己要做什麼,就決定回到美國之後要帶人來印度,印度他覺得是會一棒把你敲醒的地方,像我們說旅行,因為脫離你原來的生活,可能會重新去碰撞一些事情,沒有人認識你,大家都不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對他們來講你就是一個陌生的旅人,你有機會假裝你是誰,在你的生活圈裡面,可能你認為,別人會認為你是一個很謹慎的人,那你就是一個大開大闔的人,好像別人都對你有一些這種期望,包括你的父母,你是個乖小孩,就是個用功努力的人,大家都會有各式各樣人格的框架在身上,有的是你自己選擇的,因為你在那個人格裡面,為什麼會願意當一隻老鼠,做這個老鼠,是有一個安全感的,那為什麼不要去當獅子,因為你從來沒有試過。
 
很多人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他們也許有不錯的職務,也沒有缺錢,甚至家庭看起來是幸福的,可是他心裡就覺得是空的,有蠻多這樣的人。
 
他就開始這個旅程,這個旅程真的很特別,14天去印度,心靈嚮導跟著你一對一,東西都被拿走了,你的人生控制器,也就是手機被沒收、護照被沒收、錢被沒收,只有一支筆跟一本日記本,跟你說上飛機前要寫遺囑,不保證你一定回的來,還蠻恐怖的,就是必須寫給你家裡的人一些信,就先放起來。
 
上了飛機以後,24小時之內要去回憶自己的生平,我們一般不會去刻意想說我小時候怎樣,我的童年、我的小學,所以很多事情就忘記了,你現在為什麼是這個樣子,你也忘記了,其實是有故事的,他在這些章節裡面,比如說就講了很多客戶的故事,再講到這個標題,就是你明明是隻獅子,為什麼活得像隻老鼠?
 
他是在講一個客戶,叫克拉克,克拉克在飛機上回想他的回憶錄、自傳的時候,就是在這24小時在哭,他為什麼會來,因為他活得謹小慎微,他的太太就覺得,你應該更有潛力,為什麼很怕被看見,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他是這個樣子,很勇敢的他,來做這趟旅程,後來他想起來在五歲的時候,被親人強烈的傷害過,就開始覺得要躲起來比較安全,就一直躲著,從來都是跟著人家屁股後面做事,其實他有蠻大的潛能,並沒有去發揮,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放下之後,他哭了,到了印度,等於重新思考,可以當什麼樣的人,講出來的答案還蠻勁爆的,想騎重機,想去刺青,他說你太太應該會嚇到眼鏡摔在地上,或是下巴掉下來,可是他真的帶他去刺青,刺青比較容易,就真的刺了一隻老鷹。
 
重機這件事情,就是在他書裡面,很多地方都會發生,其實他的旅程,都沒有設限會去哪裡,也不告訴客戶說,我會帶你去哪裡,而且他也完全沒有規劃。
 
到了那邊,印度就像人生一樣,很多你的人生課題,就會慢慢湧現出來。
 
在這裡是說,他不是說他想騎重機嗎?就真的看到一台重機,停在路邊,而且那台重機旁邊寫著,車子的名字,就叫自由,哇!太有趣了!他就去跟車子說,你可以載這個人,騎著重機繞一次嗎?他就帶他去繞,這是他從來沒有過的體驗,可能沒有人覺得他應該是騎重機的,也許他應該是開賓士的,開什麼車,但不是騎重機的這種人。
 
所以他就是把他的一層一層的殼給退掉,下次的故事還蠻多的,包括他唯一有帶一個女生,這個女生,因為一對一,男生還是比較適合,他有一個女客戶就是堅持要跟他一起去,這女孩子,是從俄羅斯來的,有強烈的口音,一講話就知道是外國人,感覺就有點格格不入,自己也是覺得有點羞恥,覺得我怎麼沒有辦法把英文講的很在地,也因此限制自己。
 
作者就跟她講,妳限制自己,就是自己在設限妳自己,並不是說妳真的沒有這個能力,是誰在設限妳呢?妳的心在設限妳,在告訴妳說妳不可以,就問她,妳最害怕的是什麼事情?
 
她說「我最怕從高處跳下來,比如說高空彈跳,我很怕這個東西。」他就記住了,他們就走走走,就看到那個恆河,可以泛舟,他們就去泛舟,到中途,就知道為什麼命運把他們帶到這裡,因為旁邊就有一個12公尺的峭壁,很多人從峭壁上面跳下來,他要帶那個女生去,那女生就嚇死了,然後,他就說,他就一定要她去,他們在峭壁的頂上,跟她盧了兩個小時,她就不肯跳,就哭了。
 
同樣的心,告訴妳,賣不了房子,妳沒有辦法融入這個社會,這個心也在告訴妳,妳沒有辦法從高的地方跳下去,它是同一顆心,要去突破它。
 
後來那女生跳下去了,結果還蠻開心的,做到一個突破,之後感覺整個人態度都開放很多,原來我告訴自己做不到,事實上我是做得到的,之後,他覺得這還不夠,他的課程都是視著狀況去加,他把她帶到一個偏僻的印度的高中,到那裡以為是去參觀校園,結果他說「演講給這些小孩子。」
 
她說「我不行。」
他說「沒關係,妳只要跟著能量走,跟著妳的感覺走,想分享什麼就分享什麼。」
她在台上就不知不覺,把她怎麼從俄羅斯到以色列,怎麼到美國,這一路上就分享,她的英文還是有俄羅斯腔,英文還是不完美,她講的那個就很真誠,小朋友聽了好高興,小朋友也是離鄉背井,想要到美國讀書,他們也是為了自己的夢想去,不設限自己,想要在讀書上面做些認真打拼。
 
所以他就覺得,哇!這個女的客戶感覺就活了過來,這個案子有交代後續。就是後來回到美國的時候,就真的開了她想要開的房屋仲介公司,生意也做得很好,三個月之內去完成了超跑,所以她真的在印度學到的東西,回到美國14天之後,她沒有變回原來的那個人格,一直在告訴自己「我不行,我做不到。」
一篇就是這樣很精彩的故事,下面還會再學到什麼……
 

主持人:
裡面有句話覺得蠻好的,你的夢想之所以還沒有成真,從來不是因為你沒有錢,也不是因為你缺了,沒有更多的資源,而是你沒有善用僅有、現有資源的能力。
放下制約、綑綁,你的生命的格局才會大。
 
很多精彩的,還是要留給聽眾朋友來好好閱讀,重新開始第二人生,李茲文化出版,謝謝吳總編跟我們分享這麼多,謝謝。
 
吳總編:
謝謝安老師。
 
 
重點整理:
1. 尋找可以蛻變,幫助大家轉換人生、逆轉人生的書籍
2. 你明明是獅子,為什麼活得像隻老鼠
3. 把真正的自己活出來,就是獨一無二的禮物
4. 限制自己是自己在設限,並不是妳沒這個能力
5. 跟著能量及感覺走,想分享什麼就分享什麼
6. 放下制約、綑綁,生命的格局才會大
心悅幸福樂 211 願望煉金術:即刻頓悟,心靈科學之父啟發內在力量的精采對話

心悅幸福樂 211 願望煉金術:即刻頓悟,心靈科學之父啟發內在力量的精采對話

轉動吧!你的心靈是天道運行的中心
從數千年不同傳統信仰中提煉而出的智慧!
關於「人的內在力量」最精闢的對話錄!
探討與實踐「夢想成真」心靈科學的最原始經典!

在面對種種的逆境或不利情況時,若能時時記得「心靈作用和物質環境之間的自然關係」,善用宇宙給予你的智慧,讓自己習慣去思考,使它成為一種來自宇宙的吸引力,「夢想成真」將不是奇蹟!   
願望跟你想的不一樣!
你絕對擁有主導人生的思考力量!

 

安:
親愛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介紹柿子文化出版願望煉金術這本書,邀請柿子文化劉主編跟聽眾打招呼吧!
 

劉主編:
主持人、聽眾朋友大家好,很開心跟大家介紹願望煉金術這本書。
 

安:
為什麼想出版這本書呢?
 

劉主編:
珍娜維弗.貝倫德之前有一本書你的無形力量講的是想像力如何去觀想,找尋作者書籍時發現這本書,
這本書是作者與他的老師湯瑪斯.托沃(心靈科學先驅)用對話方式,告知大家內在力量是怎麼運作,
講的比你的無形力量更直接明白,才會接著推出這本書。
 

安:
介紹本書裡的精彩內容。
 

劉主編:
本書是用具體科學化方式告訴大家,如何達到心想事成。

告訴你與自然法則、宇宙生命怎麼做連結,本書提供方法較具體有用,書中重點用課程內容包含如何用意志力力量,
如何用潛意識來為你效勞,怎麼將無形力量及祕密法則串連一起,如何達到真正的心想事成。
 

安:
怎麼鍛鍊意志力呢?
 

劉主編:
每天早上起床想像今天要完成某件事情,想想每天能達成什麼事是能做到的?
準備筆跟紙、50根火柴或鈕扣及小盒子,每天拿起一根火柴放進盒子裡,
但放進盒子裡時心情是滿足愉悅的,做這件事是很滿足的不能有其他想法。

這樣的方法連續做七天,如中間被打斷或不成功就必須重來一次,能心無旁物做到就是在鍛鍊意志力。
 

安:
後面提到從意志力激發興趣對嗎?
 

劉主編:
如光有思想沒有執行力量一切都是空談,會失敗是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干擾,對自己原本設定的目標抱著負面態度,
有人說我很認真去觀想就是無法達到,因為潛意識裡想法是無法做到的,在執行方面要做到積極態度面對,抱持堅決態度才會達到。
 

安:
第四課:讓主觀心智為你效勞,要怎麼做呢?
 

劉主編:
思考所要達到的目標精神原型是什麼?
如想要一棟房子,秘密法則教我們想像裡面擺設狀況,什麼樣的桌子、套房想得很仔細,這些都觀想好後必須先放下,
想想這些的精神原型是什麼,想要有棟房子是有個安適的居住環境,獲得保護安全感這就是精神原型,想通了精神原型就會往這目標去做。
 

安:
第六課:把所學化為行動,怎麼整合起來呢?
 

劉主編:
確認跟宇宙連結的力量信任、相信它,再去做觀想並了解精神原型。
想要成功要跟宇宙間保持合作關係,這關係是和諧關係,我們要正向思考、遵循宇宙法則、自然法則去做,
在和諧狀態下不會產生掠奪心態,掠奪得到的東西不會永久。
 

安:
想要心想事成的朋友,本書可以好好來閱讀,謝謝劉主編。
 

劉主編:
謝謝!
 


重點整理:
1. 與自然法則、宇宙生命怎麼做連結
2. 每天早上起床想像今天要完成某件事情
3. 光有思想沒有執行力一切都是空談
4. 思考所要達到的目標精神原型是什麼?
5. 確認跟宇宙連結的力量信任、相信它,再觀想並了解精神原型。
心悅幸福樂 210 設定目標,活出精彩人生:6個正向練習重拾美好生活

心悅幸福樂 210 設定目標,活出精彩人生:6個正向練習重拾美好生活

生活總是忙到一團亂,即便想要度過有意義的一天,卻總是做不到而感到挫折懊悔,透過6個練習,重拾屬於你的美好人生!

你是否被忙碌的生活壓得喘不過氣,在工作與家庭間心力交瘁,對同事和家人深感愧疚?你有多久沒有好好地度過讓自己心靈滿足的一天?在夜深人靜時,總想著要改變自己,不想再渾渾噩噩過日子,但隔天起床後卻又故態復萌…..

只要你願意每天花10分鐘,跟著瑪莉卡一起透過6個正向練習:
醞釀→察覺→信任→表達→孕育→行動,你一定能改變現況,邁向更有意義,更美好與圓滿的人生。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書,我覺得對我們的生活是非常有幫助的,書名是設定目標,活出精采人生,副標是6個正向練習重拾美好生活,由時報出版,也很開心的邀請到時報的編輯-龍穎慧來到線上,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穎慧:
主持人好,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可不可以來介紹一下,為什麼出版這本書呢?
 
穎慧:
這本書是專門是寫給女生的自我啟發,我會選這本書的原因,是因為現在大家生活都很緊張,都很忙碌,在忙碌的生活中,有時候都會忘記自己生存的意義,或是生活的目標,所以就選了這一本書來跟大家分享。
 
主持人:
那可以介紹一下這個作者嗎?
 
穎慧:
作者是瑪莉卡・喬布拉,她的父親在美國還蠻有名的身心靈大師迪巴克・喬布拉,在美國有一個喬布拉中心,很多一些美國的影視明星,或是名人,也都會常常到那個中心去,譬如說:做一些冥想,或是透過一些飲食方式,來改善自己的一個身心靈狀態。也間接影響到作者,作者從小也跟她爸爸一起學習冥想,或是一些身心靈的課程等等……其實她本人多少都有涉略,或是接觸到一些美國當代的比較有名的身心靈大師。
 
自己有結婚也有小孩,也同樣是個創業家,她覺得生活都很沒有目標,就回想到小時候,曾經跟爸爸學過靜心、冥想這件事情,在她想開之後,就開始看一些身心靈大師的書,或者是透過關係去訪問他們,統整出來,當我們要尋求美好生活的時候,怎麼樣可以讓身心富足的方法,這本書是她寫給我們,分享她的過程。
 
主持人:
她整理了六個正向的方法,分別是什麼呢?
可不可以跟聽眾朋友介紹一下?
 
穎慧:
六個正向練習是,蘊釀、覺察、信任、表達、孕育跟行動。
 
主持人:
那可不可以解釋一下這六個到底是什麼呢?
 
穎慧:
首先《醞釀》是希望大家能夠先靜下來。
畢竟生活都很忙碌,她希望大家至少每天花個五分鐘或十分鐘,先靜下來傾聽自己內心最深層的渴望,聽到那個聲音之後,就能夠引導你真正的生活方向,或是你的目標是什麼。
 
就是所謂醞釀的過程,在這醞釀的練習當中,她比較推薦的就是做冥想,重點就是找出自己能夠靜思的時間跟空間,在這個過程當中,她也特別提到,我們要活在當下,
 
主持人:
每天都要找出固定讓自己安靜的時間,來醞釀自己,到底生活中什麼是自己最想要做的,而不是忙忙碌碌的,都不知道,反正就上班、下班、追劇、睡覺這樣子。
 
穎慧:
對,沒有錯。
在第二個步驟告訴我們的是《覺察》,她說必須覺察自己的想法跟行為,因為會透露出一些訊息,是給你意義跟使命感,也是帶領你走向真正道路的線索。
 
第二個步驟就是延續到第一個步驟,她也是用冥想來告訴我們,在你每天冥想之後,其實你會進化到另外一個層次,就是你會覺察到自己內心的想法或什麼的。
 
第三個步驟是《信任》,當你已經找到自己的目標是什麼的時候,你必須要對自己有信心,你也要對宇宙傳達給你的訊息有信心,因為他們都是讓你前進的力量,包括說,也是信任你的身體直覺能力,或是你旁邊的人,或是你身處的環境等等……
 
第四個步驟是《表達》,當你確認目標之後,你可以寫下你的目標,或者是大聲說出來跟其他人分享,會讓你更有信心的去完成它。
 
作者也提到,表達是對自己心願負責的方式,如果你沒有開口去跟人家講、跟人家分享的話,你可能就永遠沒有辦法達到。
 
主持人:
但是有些人就怕,如果說了就破功了,還是自己不要亂講好了,因為可能你講了以後,大家可能會認為說,「哦,你誇大喔,自我感覺良好,怎麼可能可以到達那個目標」,尤其我覺得現在很多父母親會覺得,「就不認真做,還在那邊喊,一定要多成功,或多怎麼樣……」對不對,呵呵。
 
穎慧:
對,可能作者是西方人背景,可能在西方成長,她覺得這一點,對於在我們實踐目標是非常重要,因為至少你要表達出來,他的那個企圖心會比較強,一般你表達出來,或許更能驅動你去想要早點完成這個心。
 
主持人:
一點都沒有錯,把目標完成的時候,希望周遭的人,是一起來支持或鼓勵,讓你可以完成這個目標才對,而不是……我覺得東方人好像會覺得,「你要謙虛,幹嘛一定要這樣子做?」
 
穎慧:
在這個表達的裡面,也特別強調,除了你表達的目標之外,其實可以對你周遭的人、最喜歡的人、最信任的人表達愛,可能對於某一些比較害羞,或是內向人,你要把愛說出口會比較難。
 
這邊有提到就是你用行動,比方說:可能幫小孩蓋被子,或是幫他準備便當,這種表達愛的行動也是可以的。
 
主持人: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棒的方式,因為在我們的環境當中,要講出口的愛是有一點困難,可以從一些動作方式來進行,這是蠻棒的!
那接下來呢?
 
穎慧:
第五個步驟是《孕育》,在尋找人生方向的時候,要對自己溫柔一點,因為我們的目標可能不是一條直線的道路,可能中間會遇到一些困難或是障礙,當然我們的人生也是這樣子,有高有低,在這個過程當中,你要給自己嘗試跟失敗的機會,不要對自己太苛責,她覺得這個是非常關鍵的步驟。
 
她有提到,在孕育的過程當中,比方說:我們要完成一件事情,可能靠自己的力量沒有辦法完成,她覺得你可以試圖向他人尋求協助,大家也都很願意幫助你。
 
 
主持人:
是,一點都沒有錯。
 
穎慧:
就作者的經驗而言,她覺得,像我們生命中的大師,也都是靠旁邊的人的支持跟協助才能完成,所以她建議大家,不要怕開口跟別人要求或什麼。
 
主持人:
那接下來是?
 
穎慧:
最後一個步驟是《行動》,一旦你確定目標之後,就不要空等它會成真,你必須要採取必要的步驟來實踐它,她覺得你一剛開始設定一個太大的目標,可能會很難達成,或者是這樣會特別多,她會建議,要不然我們可以試著每一天設一個小的目標,這樣子去完成可能會比較有信心。
 
小目標可能是,告訴自己,「今天希望能夠快快樂樂度過都不要生氣」,這種小目標就可以了。
 
主持人:
由小小的開始累積,因為完成這個目標,我們常常「太大了」,一挫折的時候,可能覺得那算了,明天再來好了,減肥也是一種,也許我今天少量多餐,慢慢讓自己可以去完成,就很開心,開心以後就更有信心的做下一個動作或……
 
有一個更大的重點在講,常常我們夢想或是一個目標都只是「想」,然後每天在那邊想,但是都不去做,都會覺得懶懶的,或是怎麼樣……就是最好天上可以掉下來,但是這是不對的,必須做一些行動,才會完成這件事情。
 
整個六個練習項目蠻簡單的,只是,現代人都真的是太忙了,每天就覺得我都很忙,忙到說「哪有空?要怎麼靜下來?」
 
妳覺得作者怎麼去回答,一般讀者或者聽眾這樣的問題呢?
 
穎慧:
在裡面有特別提到,你要設法、盡量,一天24小時,抽出個五分鐘、十分鐘不算太難,她建議可以找個五分鐘、十分鐘來做冥想,因為她自己本身是做冥想,從冥想當中,去找到她的生活目標。
 
她有講到,我們的目的是要靜下來,跟慢下來,如果冥想對你來說太困難的話,比如說:你做瑜珈或者跑步,或者在做一些健身房的運動,或是做家事等等……其實也都可以,並沒有硬性規定,她覺得冥想還是最好。
 
主持人:
說穿了,就是我們講的靜心的活動,你可以讓自己跟自己的內在有一點點的相處,我有一個朋友說,他的靜心的方式就是煮菜,煮菜他就會很專注的煮,就感覺好像整個身心是很合一的,就是類似這樣的狀態就對了!
 
穎慧:
對,沒有錯,就是這樣的狀態。
 
主持人:
因為這樣就可以解決一般人覺得,「我每天就已經很忙了!」,很多人就會回答說「我哪有空做冥想、靜心!」,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煮菜)。
 
再來,可不可以跟聽眾朋友講一下,大家都想找人生的目標,可能我想做這個,我想……但是妳知道嗎?還是會被現實或是五斗米折腰,作者提供什麼樣的方法,可以解決現代人的這個問題呢?有沒有什麼心法?
 
穎慧:
她有提到,比方說:在靜下來,會產生一些負面的情緒等等……它會阻礙你完成目標,你可能會因為一點小挫折,覺得不行了,我沒有辦法改變我自己,她會覺得,可以盡量把這些負面的情緒,可能透過文字寫下來等等……當你回頭再來看這些文字的時候,把它想成是好的,轉化成正面的能量。
 
可能對大家來說會比較難一點,畢竟我們不是常常能夠有負能量馬上轉成正的,所以要提供一些我覺得還蠻有用,蠻受用,就是你要常常心存感謝,比如說:感謝你現在的生活,感謝你的家人、感謝你的朋友、感謝你的工作、感謝這個地球、感謝國家什麼的,當你一旦感謝之後,你會覺得很多事情都可以一笑置之等等……你不會那麼容易就被負面情緒給埋沒。
 
主持人:
對,像我常常出國,以前就覺得在台灣就大家都罵這個島不好,什麼事情都亂七八糟,出國回來再看台灣,就會覺得很可愛的國家,開始對你的工作、生活也許會有什麼不一樣,最後有沒有想要跟聽眾朋友講,這本書還沒有提到的呢?
 
穎慧:
我想稍微提一下,作者在書剛開頭的時候,有提到三個問題給大家,是希望大家在找目標之前可以先問自己這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你是誰?
你可能是個媽媽,你可能是個職員、義工等等……
 
第二個問題是,你想要什麼?
你自己真正心裡想要什麼想要的是身體健康呢?還是感情呢?還是金錢呢?等等……
 
第三個問題是,我這一生能做什麼?
回歸到找尋自己真正的使命。
 
這本書有提到,每個人目標,不用把它設到那麼大,是要找到專屬你自己的,你自己才能達到這個目標,所以你發現你的目標可能跟人家不一樣,也不要覺得好像我這個目標很不ok,或是這個目標好像對事件沒有貢獻,會覺得很不好,出這本書是希望你的目標,是能夠讓你找到真正的自己,快樂的自己,它如果能夠帶給你身心富足的話,就是個好目標了。
 
她說,你在實現這六個練習所做的一點點的小改變,對於你的家庭,你的人生、社會、甚至全世界,都是有幫助的。
 
主持人:
作者在這本書裡面,她寫的文辭輕輕柔柔的,好像看她在講故事,故事裡面又隱含了一些哲理,要過好生活是蠻簡單的,就按照她裡面的一些步驟跟方法,這本書是設定目標,活出精采人生,今天也謝謝時報編輯穎慧,謝謝妳跟我們分享這麼多。
 
穎慧:
謝謝一心,謝謝聽眾朋友。
 

重點整理:
1.六個正向練習
     一.醞釀
            先靜下來傾聽自己內心最深層的渴望,能夠引導你真正的生活方向,或是你的目標是什麼。
     二.覺察
            覺察自己的想法跟行為,會透露出訊息給你意義跟使命感,帶領你走向真正道路的線索。
     三.信任
            當你找到自己的目標,你必須要對自己有信心,對宇宙傳達給你的訊息有信心,因為都是讓你前進的力量。
     四.表達
            當你確認目標後,寫下或者是大聲說出來跟其他人分享,會讓你更有信心的去完成它。
     五.孕育
            在尋找人生方向的時候,要對自己溫柔一點,目標可能不是一條直線的道路,過程當中,要給自己嘗試跟失敗的機會,
            這是非常關鍵的步驟。
     六.行動
           一旦確定目標之後,就不要空等它會成真,要採取必要的步驟來實踐它,可以每天設一個小的目標,去完成比較有信心。
2.常常我們夢想或是一個目標都只是「想」,必須做一些行動才會完成。
3.靜下來利用10分鐘從冥想當中,找到生活目標。
4.感謝讓你不容易被負面情緒埋沒。
5.找目標之前可以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你是誰?
       你想要什麼?
       我這一生能做什麼?
6.找到真正快樂的自己,帶給身心富足就是好目標。

心悅幸福樂 209 心靈原型卡(含神聖契約盤):探索靈魂的神聖契約

心悅幸福樂 209 心靈原型卡(含神聖契約盤):探索靈魂的神聖契約

這是一場超越意識層次、深度探索心靈的互動式諮商體驗,你可以一個人,也可以找到三位夥伴進行,一同來釐清生命最本質的課題,並得到指引。

你是否曾經思考過,那些你極力閃躲的人生課題之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發生,都是有跡可循?

其實,每個人都帶著一份屬於自己的靈魂契約原始圖來到世上。
這份原始圖猶如DNA,設定了我們這輩子的靈魂樣貌,更記載了我們將會面對的生命課題。

心靈原型卡正是要帶領我們尋找自己的原型團隊並締結盟友,透過牌卡,我們將能用更快的方式探索本質,發展出最適合自己的生命智慧。

 

安:
親愛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介紹由盈君老師翻譯的心靈原型卡:探索靈魂的神聖契約這本書
 
盈君老師:
親愛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盈君老師,很開心又在空中跟大家相會。
 
安:
這是一張什麼樣的卡牌?
 
盈君老師:
這套卡牌是從榮格原型心理學概念而來,作者是凱若琳‧密思博士結合原型心理學跟12格心盤,創造出的工具本書有74張卡牌、神聖契約盤讓各位運用。
 
安:
為什麼有6張空白跟12張數字卡?
 
盈君老師:
6張空白卡讓使用者自由創作,在生活裡有太多原型可能不只74個,遇到不相符狀態時可以用空白卡創作符合自己狀況。
12張數字卡是銜接到神聖契約盤,契約盤上有12宮位代表12星座,抽盤過程中數字卡擺在上面,透過隨機方式將指引方向交給宇宙。

安:
副標題:探索神秘的神聖契約,是什麼意思?
 
盈君老師:
我們跟靈魂是有契約的,大家會好奇我跟我的靈魂之間有什麼約定?
可以在契約過程裡發現自己被綑綁了、被制約的信條、內在非理性的信念,內在無意識信念會在顯化於現實世界,如你相信自己沒有自我價值認定自己是受害者,會發現在自己人生腳本不管是友情、愛情你都很受苦,在探索靈魂契約時會發現在婚姻宮位你是受害著,在這過程中會得到啟發瞬間開悟,原來在這位子我跟靈魂寫的是受害者的契約,透過這個工具我們會了解到怎麼跟靈魂打交道。
 
安:
跟一般榮格原型卡是超出它的不同方式嗎?
 
盈君老師:
凱若琳‧密思博士在心理學有很多探索,自己走的是比較靈性宇宙連結部分,加了神聖契約盤工具多了靈性層面探討。
 
安:
神聖契約是怎麼樣的設計方式?
 
盈君老師:
操作過程有點複雜,帶領大家操作時是直接帶第三圈
第一圈,稱為時間之輪,包含靈魂契約原始圖中的原型能量,代表在生活層面最貼近你的原型,也是每個人出生前便已設定好的靈魂契約原始圖。
第二圈,稱為時機之輪,將帶著你覺察內在自我的更深層面。這個圈裡的原型,代表了你的靈魂正在出現的心靈碎片,在尋求指引的那一刻,它們也活躍在你的意識層次。
第三圈,稱為宇宙之輪,對於當前的議題提供了更廣大、無限的觀點。這些原型是我們的幻想和深層的直覺與潛力,能夠呈現我們潛藏的力量。
 
安:
這套牌玩起來會很複雜嗎?
 
盈君老師:
有足夠時間跟會做自我覺察練習對自我內在會連結的夥伴們,可以照著它的步驟一次玩下來要好幾個小時,我帶課程會直接從第三圈開始,直接看上天要告訴你什麼。
 
安:
什麼樣狀態有這牌卡最有效應?
 
盈君老師:
這套牌卡適合探討全人生12個面像,了解內在潛意識契約的腳本。

安:
有點複雜,像一次看一個面盤一樣。
 
盈君老師:
像一次看透人生命盤一樣。
 
安:
感謝盈君翻譯這套牌卡讓大家可以探索更多,謝謝!
 
盈君老師:
謝謝大家!
 
重點整理:
1. 榮格原型心理學概念而來
2. 6張空白卡讓使用者自由創作、12張數字卡是銜接神聖契約盤
3. 我們跟靈魂是有契約的
4. 內在無意識信念顯化於現實世界
5. 第一圈:時間之輪、第二圈:時機之輪、第三圈:宇宙之輪
6. 探討全人生12個面像,了解內在潛意識契約的腳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