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 39 身體流動之詩 心悅 心悅人文空間好課程專訪分享

心悅幸福樂 39 身體流動之詩 心悅 心悅人文空間好課程專訪分享

心悅幸福樂39

安一心專訪林群華 Priya 精彩分享自我陪伴的藝術

身體流動之詩 -在自由舞蹈中邂逅你美麗的心靈
 
 
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愛舞動的靈魂,無拘無束,優雅迷人,
能在舉手投足間讓最撼動心靈的情感流瀉而出,能用一支支的舞蹈寫下心靈的詩篇。

這個課要幫助你找回那愛舞動的靈魂。
引導你超越現有舞蹈形式,找回屬於你真實自我那支獨一無二的舞。
 
一次兩小時。限十五人。請把握機會!

地點:心悅人文空間 http://www.joyfulliving.com.tw/
台北市金門街12巷7號
報名:02-23629977 (星期二-星期日 AM11:00-PM9:00,星期一公休)

帶領人:
林群華 Priya
赴歐洲、印度鑽研結合西方心理學與東方靈修的鑽石途徑、葛吉夫第四道十多年, 除台灣外,教學足跡遍及港澳、歐洲。除教學外亦從事文字工作,身心靈譯作達二十多本,並著有《你到底是誰?人格九型密碼》。

心悅人文空間 http://www.joyfulliving.com.tw/

24小時心靈導師陪伴你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owradio1

心悅幸福樂 38 水晶之心:改變命運的二十則心智慧 堪布 松柏仁波切

心悅幸福樂 38 水晶之心:改變命運的二十則心智慧 堪布 松柏仁波切

心悅幸福樂38

安一心專訪 堪布 松柏仁波切 鄭栗兒 水晶之心:改變命運的二十則心智慧

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啊!
苦多而樂少,總在黑暗中,努力去尋找光的指引、生命的方向……
然而,任何煩惱都可以轉化,從改變「心」開始,但要有「心智慧」!
從這一刻起,我是自己心的主人;改變了心,自然而然就能改變命運。

★松柏仁波切出身皇族,他是別日國王的嫡孫,為最受敬重的頂果欽哲法王所認證的佐欽貢直仁波切第五世轉世;他是佐欽熙日森五明佛學院最博學的堪布,桑耶寺近年來最年輕的金剛上師。

★松柏仁波切曾發願:即使只有一位弟子,我都願意教導;願我所在之處,就是成就佛法的地方!

★此書特別收錄,藏傳版《般若波羅密多心經》原文與中譯。

★心,如水晶任事物穿透,始終清澈發光。期望每個人能在生活中,能以水晶之心的智慧面對所有的無常,也能自在地面對生命中每一個高潮或低潮。

佛法如果不能落實在人生中,那麼我們學習佛法做什麼呢?只是一種空談或玄想而已,丟掉也無妨!佛陀說了八萬四千種法門,無非要斷我們的八萬四千種煩惱,佛法除了去聽、去思惟外,更要確實去行持、去實踐。

這部《水晶之心》,為淺顯易懂、適用於生活的藏傳版《般若心經》釋義,從認識「無明之心」到體悟「水晶之心」,松柏仁波切淬鍊二十則心智慧,既是《般若心經》歷時不朽的結晶,也是啟動你我正能量,轉變命運的最佳煉心術。



「很多人往往無法做心的主人,無法掌握這顆心,特別是這顆心總是往壞處去想,往垃圾去鑽,往煩惱去黏著。負面往往比正面更具有吸引力,像一顆強力的磁鐵緊緊地黏住你的心,你愈想甩掉它,它就愈黏愈緊,這就是吸引力法則。有些人會運用正面的心念去轉化負面,這當然也不錯,但一個人若擁有真正的心智慧,是不執著於任何的善與惡,是超越所有的正面與負面,因為他有一顆透明無染的水晶之心,可以穿越任何事物而成為心的主人,他能洞察、覺知每一個起心動念,卻能保持禪定的力量,如如不動。」──堪布 松柏仁波切

★松柏仁波切智慧開示:

「我們不要擔心煩惱、害怕煩惱,相反地,要把煩惱視為成就的利器。」

「佛陀說『輪迴是苦』,並沒有講這個世界是苦的,是因為我們的身心被煩惱、業力、痛苦給控制住,所以造成苦。」

「什麼是自在?無礙就是自在,放鬆就是自在,無所牽絆就是自在,沒有束縛就是自在,圓滿就是自在。」

「透過利他,破除我執與我所執,透過利他,修自己的無畏之心,增加內在的勇氣,透過解除別人的恐懼、擔心、害怕,你就能超越一切恐怖。」

「覺醒的心,即是明白我們這個人生就是一場水月大夢,夢中也許會出現一些啟發性的悟境,
但不必在乎夢中虛幻的得與失。」

「『放下』與『放棄』是兩回事,要放下無明、執著和五毒煩惱,你將獲得更多資糧;但放棄一切,你將一無所有!」

(更多松柏仁波切智慧開示,請翻閱本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堪布 松柏仁波切(Khenpo Sangpo Rinpoche)

生於一九七四年春天的堪布 松柏仁波切,乃西藏四大皇家貴族之康區甘孜別日王國後裔,外祖父別日翁地為著名的別日國王;一九五九年皇族沒落,輾轉遷徙尼泊爾。

三歲時,烏金仁波切指認為活佛化身;七歲時,在別日家族護持助建的貢龍寺出家;十三歲時,頂果欽哲法王認證為佐欽貢直仁波切第五世轉世,正式坐床;隨即被送往藏傳佛教寧瑪巴重要法脈傳承之一的佐欽寺,跟隨上師佐欽寺第十二代法台──白瑪格桑法王,於其所創建的「熙日森五明佛學院」接受嚴格的顯密佛法教育,並於八千多位僧眾中脫穎而出,取得堪布學位,開始教授佛法。

二十三歲時,白瑪格桑法王特別推薦為桑耶寺住持,成為桑耶寺多年來唯一最年輕、博學的金剛上師。一九九八年業力使然及弘法使命,離開西藏,於尼泊爾設立「桑耶寺佛法中心」,又前往歐洲挪威、德國、英國、瑞典、丹麥、西班牙,以及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日本等地弘揚佛法。

二○○一年隻身來台,隨即在台中、新竹成立「桑耶寺佛法學會」,二○一三年台北中心亦正式成立;許多信徒因仁波切慈悲莊嚴的法相,及任運自在、隨順眾生的親切特質,紛紛皈依、親近。尤其他無揀擇、無分別的平等心,更是其圓滿自性的修行證果。

仁波切曾發願:即使只有一位弟子,我都願意教導;願我所在之處,就是成就佛法的地方!

桑耶寺佛法學會台灣官方中文網:www.samyebuddhist.org.tw

24小時心靈導師陪伴你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owradio1

 

心悅幸福樂 37 奧修 心的14堂課 安一心專訪譯者蔡孟璇

心悅幸福樂 37 奧修 心的14堂課 安一心專訪譯者蔡孟璇

心悅幸福樂37

安一心專訪譯者蔡孟璇 奧修 心的14堂課

我的方法被描述為進入心的途徑,但這並不是真的。
心會帶給你各種不同的想像、幻象、錯覺與甜蜜的夢
-─卻不能給你真理。
真理隱藏在心與頭腦的背後:
它就在你的意識覺知當中,既不在頭腦也不在心。

靈性導師奧修 的十四堂身心靈療癒—靜心課
最切合現代人實際需求的靜心指導
每個人都是天生的靈修者,不再認同頭腦的遊戲,
靜心,就是那個能夠使頭腦和心安靜下來的唯一關鍵

想像這樣一幅情景:以蓮花坐姿盤坐的靜心者,雙眼輕闔,優雅的身軀傳遞著寧靜與放鬆……這是每一位被工作家庭瑣事煩擾的現代人都想逃進的畫面!但是,靜心大師奧修明白地告訴你,身為一位現代人,當同時流過大腦的五百個念頭抓住你的時候,這種靜心法不但行不通,更只會為你帶來挫折與失望。

首先要認知到的一個關鍵是,現代人已經承受了過多的壓力及強烈情緒的負荷:憤怒、失望、傷心、寂寞、恐懼和缺乏安全感……而當這些情緒及壓力沒有適當地被抒發出來時,它們就會被迫深埋在我們的「身體—頭腦」的結構之中,而這些受到壓抑的情緒也會因此阻礙了我們真正覺知的能力、甚而主宰了我們的生活!更不用說它還會把靜坐的這門簡單的藝術變成是一場折磨啦!

最重要靈性導師 奧修 為現代人量身打造的身心靈療癒法

關於頭腦,奧修說,它在處理日常生活的挑戰與我們所在世界的問題這方面,擁有巨大的創造性潛能。然而,困難在於,我們不把頭腦用來做一個幫助我們的僕人,反而在大多數時間讓它成為我們生命的主人。它的野心、信仰系統與詮釋,日夜統治著我們——讓我們與異於自己的其他頭腦產生衝突,讓我們在夜晚仍保持清醒,重溫那些衝突或計劃明天的衝突,並擾亂我們的睡眠與夢境。我們都希望能有一個方法能讓它關閉、讓它好好休息一下!

在本書中奧修教導的是一種更符合步調快速、深受壓力的現代人真正需求的科學性法門,一個讓你即刻得到轉化的法門!

靜心,就是那個能夠關閉頭腦的開關,它不是透過強迫或進行充滿異國情調的儀式而達成,而是透過了解、警覺而留心,以及健康的幽默感。它有潛力帶來一個更敏銳、更放鬆、更富創造力的頭腦——將它獨一無二的才智發揮到極致。

身體常常會和頭腦不同調,然後你開始覺得身體是另外一個人;身體懸在那裡,而你必須攜帶著它,它變成一個創傷。本書教導的方法則是讓你在進入真正的「如如不動」(inaction)之前,以「動」(action)作為開端!像是急速的呼吸法、有意識的宣泄、扭動、舞蹈……這時,真正的放鬆才會自然的發生。

奧修最為人所知的便是他對內在蛻變科學所做的革命性貢獻,其中的靜心方法特別切合當代生活的快速腳步。本書介紹他獨一無二的「奧修活躍式靜心」,就是為了初步釋放身心累積的壓力而設計,使靜心者更容易將寂靜、無念而放鬆的經驗融入日常生活中。

作者簡介

奧修OSHO

不曾生、不曾死──只是從1931年12月11日到1990年1月19日之間拜訪了這個星球。──奧修

我從來不是你從字面上所瞭解的那種靈修者。我從來不去廟宇或教堂,也沒有讀過任何經典或透過修習某種特定的方法尋找真理,更不會去向上帝禮拜或祈禱。那一點都不是我的方式。當然,你可以說我沒有做任何靈性修煉。然而對我而言,靈性修持有著完全不同的內涵,靈性修持需要有坦誠率直的個別性。不允許任何的依賴。不惜任何代價的為自己獲得自由。這樣的修持從來不會在人群裡,而是屬於單獨的,因為在群體中還從來沒有發現過真理。真理只在人們的單獨中尋獲。

奧修(OSHO),二十世紀最受人矚目的靈性導師,一個叛逆不羈而獨立的靈魂,總是不畏地挑戰一切既有的宗教、社會和政治傳統。他以優異成績畢業自印度沙加大家哲學系,並在傑波普大學擔任哲學系教授九年。之後周遊印度及世界各國巡迴演講、帶領靜心,他堅持要自己去經驗真理,而不是從別人那裡獲得知識和信念。

一九五三年三月二十一日,二十一歲的奧修在一次神祕體驗中開悟;一九七四年,他在印度孟買東南方的普那(Poona)創立了「普那國際靜心村」,吸引來自全球各地的求道者前來此地修習靜心。博覽群書的奧修,不屬於任何傳統,他談論了人類意識發展的每一面向,從老子、莊子,到佛洛依德、榮格,從佛陀到蘇格拉底,從耶穌基督到泰戈爾……他從他們的精華當中提鍊出對現代人靈性追求具有意義的東西,他所依據的不是智性的了解,而是他自己存在的經驗所實證過的。

奧修已於一九九○年一月十九日離開他的身體,但是他在印度的普那社區目前仍然繼續著,由他的二十個門徒共同領導,繼續宣揚道法。奧修對來自世界各地的門徒和追求者的演講已經被錄製成六百多種書,而且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

倫敦《週日泰晤士報》形容奧修為「創造二十世紀的百位人物」之一,美國作家湯姆.羅賓斯(Tom Robbinis)曾形容他為「繼耶穌之後最危險的一個人物」。印度《週日午報》將奧修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個人之一,與甘地、尼赫魯與佛陀並列。

關於他的工作,奧修自己曾說,他在協助創造一種有利於新人類誕生的條件,他經常表示這種新人類的特質為「左巴佛」(Zorba the Buddha)——有能力享受希臘左巴的世俗之樂,也能夠擁有佛陀的寧靜安詳。

譯者簡介:

蔡孟璇

自由譯者。加州州大語言學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多年,並曾獲兩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評審獎,譯有《能量醫療》、《心靈能量》、《大開悟》、《印度尋祕之旅》(合譯)、《和平小豬學禪修》等書。

Emai: [email protected]

24小時心靈導師陪伴你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owradio1

 

心悅幸福樂 36 自我陪伴的藝術 心悅人文空間好課程專訪分享

心悅幸福樂 36 自我陪伴的藝術 心悅人文空間好課程專訪分享

心悅幸福樂36

安一心專訪林群華 Priya 精彩分享自我陪伴的藝術

[自我陪伴的藝術]-與自己親密共處,在獨處中感受力量與愛

是否常常感到內在沒有人在家?
是否很難享受獨處,一空下來就用網路、電視填空白?
是否經常感到自己的身、心猶如一團亂麻,聽不見內心真正的聲音?
是否總是期望有伴侶帶給自己愛與親密,卻從來不知道什麼叫跟自己談戀愛?
是否雖然看過很多身心靈的書,卻只覺得大腦懂了,心還沒有懂?
是否雖然上了很多靈修的課,卻還總是希望有治療師幫你解決問題,無法連接自己的中心與智慧?

那麼學習「自我陪伴的藝術」可以幫助你。

「自我陪伴」是所有靈性工作的基礎,當你學會如何連結內在那個更真實、成熟、有意識、有愛的自己,你會在現實生活中和自己建立更親密、更整合的關係。

「自我陪伴」是所有靈性工作的基礎,當你學會如何用內在那個更真實、成熟、有意識、有愛的自己,陪伴自己渡過內在的風暴,塵世的紛擾,你會在現實生活中和自己建立更親密、更整合的關係。打好了這個基礎在生活中實修之後,再去上身心靈課程亦會有更大的效益。

課程內容:

講解觀念,結合實修,釐清疑問。從身體、情緒、與頭腦,找到力量來陪伴自己。

身體篇 : 增加對身體的覺察力。與身體對話的方法。學習援引身體的智慧與力量來陪伴自己。
情緒篇 : 了解情緒的本質。體察情緒與身體的關連。如何讓情緒成為助你找回真我的導師。學習如何在有情緒時陪伴自己。
頭腦篇 : 探究自己內在不同聲音帶來的衝突與分裂,學習整合之。學習用整合身體、情緒、頭腦的完整方式陪伴自己。

每次上課會做半小時到一小時靜心,探究觀照的意義與訣竅,清掃內在塵埃,找回清淨空間。

時間:2013/12/19 PM7:00-9:30,共六堂。
人數:小班制,六人開班。
地點:心悅人文空間 http://www.joyfulliving.com.tw/
台北市金門街12巷7號
報名:02-23629977 (星期二-星期日 AM11:00-PM9:00,星期一公休)

帶領人:
林群華 Priya
赴歐洲、印度鑽研結合西方心理學與東方靈修的鑽石途徑、葛吉夫第四道十多年, 除台灣外,教學足跡遍及港澳、歐洲。除教學外亦從事文字工作,身心靈譯作達二十多本,並著有《你到底是誰?人格九型密碼》。

心悅人文空間 http://www.joyfulliving.com.tw/

24小時心靈導師陪伴你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owradio1

心悅幸福樂 35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心悅幸福樂 35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心悅幸福樂35

安一心專訪野人文化編輯蔡麗真 精彩分享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佛陀教你不煩惱:鍛鍊心靈冥想法,讓你擁抱快樂、幸福一輩子

壓力大、常煩惱、不快樂、愛生氣嗎?
很努力卻得不到幸福和成功嗎?
只要每天三分鐘、持續三週,
佛陀悟道法,讓你掌握成功、幸福一輩子!

NO.1 暢銷日本.智慧心靈良帖!
★隨書贈《日日幸福祈願箋》天天唸,天天幸福★
★隨頁精選《不煩惱智慧小語》時時翻讀、時時記得要幸福★

人只要活著就會變老、生病、有煩惱、有壓力,甚至必須面臨死亡,這時無法管理自己的心,就會陷入「煩惱、不幸」的惡性循環。

如果問:誰害你掉到這個惡性循環,那就是自己「那顆愛煩惱的心」。

為了讓自己能夠幸福究竟該怎麼做?那就是斷阻惡性循環。

該怎麼阻斷不幸的循環呢?從鍛練「心靈的力量」開始!

就像我們鍛鍊體能,讓自己的身體強健免於受疾病威脅;鍛鍊心靈就能讓自己免於受壓力或挫折而萌生「生氣、嫉妒、小氣、後悔……」等「不幸念頭」的侵襲。

該怎麼鍛鍊呢?從冥想做起!

「身體」就像是一項工具;而「心」,則是一股能操控「身體」的精神能量。掌控人生的是我們的「心」,藉由冥想可學習「心的鍛鍊法」,練習控管動不動就想煩惱的心。

●如何實踐冥想、Q&A排除冥想疑難雜問,80張插圖詳盡解說。

.治標:每天一早唸「慈悲冥想」祈禱文,每天擁有好心情!

.治本:三週實踐「內觀冥想」(站立、行走、靜坐),練習拽回「隨時往煩惱方向想」的心!

【步驟一】維持靜止狀態(模擬死人般克制自己,除了呼吸,不動不語不想。)

【步驟二】覺察內心(1讓心專注身體的「感覺」:鼻頭癢、喉嚨澀、屁股痛……→2再次模擬死人不動不語不想→3不理睬跟隨感覺而來的煩躁、胡思亂想的念頭)

【步驟三】讓思考停止的「不間斷現場直播自己的動作、感覺」(停止思考的修練)

【步驟四】慢動作(緩慢身體動作的速度,讓情緒安定→不焦急)

【步驟五】挺直背脊(消除怠惰)

Q:在哪裡、什麼時候冥想?
A:任何時間都可以練習。「慈悲冥想」不管是電車通勤、洗澡、散步之際,或是起床後、熱得難以成眠的夜晚。以冥想做一天開始的思考,這一整天應當就能沒有任何阻礙、平穩地過去。

也會感受到事物進展順利得令人不可思議。

Q:即使很疲倦時,也要練習冥想比較好嗎?
A:疲倦是因為無謂的思考,請愉快地進行冥想!

Q:冥想中想睡該怎麼辦?
A:理解睡意的來源。身體很累若是睡著也沒關係,若是因為怠惰就必須奮戰到底。

Q:靜坐冥想或行走冥想,有哪一種品質較高段嗎?
A:每個人所適合的冥想方式不一,因此,儘可能三種方法(站立、靜坐、行走)都交互進行看看。總之,保持平靜的狀態是很重要的。

佛陀說:我們的人生是失敗還是成功,完全取決於當下這個瞬間。
請想像人生凝縮成一秒的狀態。
如果「我的生命僅有當下這一秒」,那麼無論如何都能夠全力以赴是吧。

這一秒成功了,一輩子就是成功的人生;
這一秒愉悅了,一輩子就是愉悅的人生。

名人推薦

朱迺欣(腦神經科教授)、楊俐容(EQ教育專家) 、劉嘉逸(臺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理事長、林口長庚醫院精神科系主任)、名越康文(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

.冥想的力量是如此強大,豐富並支持著我們的內在。無論多麼強調都不為過啊!──名越康文(日本知名精神科醫師)

.此書內容淺顯易懂,整合了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方法,並針對現代社會普遍存在的壓力和煩惱的解除有所建議、指示,很適合現代東西社會的需要。推薦讀者一試,冀望您們能求得心靈上的平靜而得到幸福。──朱迺欣(腦神經科教授)

書評

.我罹患憂鬱症四年。之所以進行內觀冥想的契機,就是因為本書。在治療憂鬱症、往返精神科四年期間,我嘗試服藥、接受心理諮商及閱讀各種有關憂鬱治療的書籍,但總是不見成效。然而,實踐本書的內觀冥想一星期左右,狀況卻明顯有改善,目前我才練習冥想兩個月,竟然完全不需要再服用藥物及接受心理治療了!──小新

.開始練習了幾次,就感到原本騷動不已的內心因而得到平靜,所以並沒有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狀況,練習三星期後,和過去相較之下,內心總是非常平靜從容。雖然我的周遭環境仍和過去一樣充滿壓力,但是我的想法卻完全煥然一新。最近即使發生令自己厭惡、心情不穩定的事,恢復的時間也縮短了。本書的內觀冥想,能夠輕易地在日常生活中實踐。──88888888

.解說淺顯易懂。我總是在睡前練習,因而能夠一夜睡得安穩。──達利媽媽

.實際練習之後效果之大,令我十分驚訝。我並不想誇張地宣傳效果,以下只說明個人實踐後實際的感受。(順帶一提我才剛練習了三天)

一、總是盤旋在腦海中那些不得要領的瑣事,能夠歸於平靜,取而代之的是注意力變集中了。

二、受到他人指責時,死不承認的一些性格缺陷,透過冥想終於發現了,希望今後持續練習更能確實地了解自己。

通常一說到冥想,總會覺得是一些不可思議的體驗,稍有抗拒感,但本書是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具體實踐的方式,所以不會有任何抗拒感。強烈推薦本書給希望改變自己的人生、頑固的性格或是懦弱的天性等,期望過著幸福人生的人。──響屋番茄

.讀完全書後,立即每天實踐慈悲冥想。在練習的過程中,很清楚地感受到呼吸更深,張開眼睛的瞬間,竟然覺得眼前的景色和過去不再相同。

同時,接納事物的觀點也不同於以往,每一天都更充實,對於事物更懂得珍惜,不再動不動就焦躁不安。──LEO

.長老所教導的「慈悲冥想」非常簡單,我只利用一起床時的兩、三分鐘就能夠實踐。至於內觀冥想,最容易實踐的是散步之際,確認「左腳」「右腳」的移動。雖然只是短時間的練習,但就如長老對忙碌的現代人說的,「這一秒成功了,一輩子就是成功的人生;這一秒愉悅了,一輩子就是愉悅的人生。」對於不斷被生活的速度追趕,無法活在「當下」的我們,實踐「心靈科學」將更加重要吧!──志願讀書家

.很幸運一開始對冥想感興趣就是閱讀本書。一般的冥想法不管說得多麼輕而易舉,最後總是落得「因為沒有時間,做不到!」的下場。然而本書的慈悲冥想練習不拘場地時間,不管是一早還躺在被窩裡賴床時、開車時、乘坐公車時,都能讓心情平靜,對於剛開始接觸冥想的人是很棒的一本書。──慈悲 “dori513″

.冥想是如此美好,讓我知道如何闡明自己的心境,能夠集中。果然,如何駕御心靈的知識還是必要的。心一靜,就算沒有完全悟透,也能感到平靜安穩。

「冥想?太遙遠了吧!」原本我一直這麼認為,直到因緣際會接觸了蘇曼那沙拉長老這本書,驚人地能讓心感到平穩安定。我也許還沒悟透,也許無法成為一個真正的佛教徒,但唯有慈悲冥想與內觀冥想,我想一直持續下去。──Jinjin

作者簡介

蘇曼那沙拉(Alubomulle Sumanasara)

斯里蘭卡上座部佛教長老、日本上座部佛教協會長老,暢銷作家

1945年4月出生於斯里蘭卡,13歲出家得度。曾於斯里蘭卡國立卡拉尼亞(Kelaniya)大學教授佛教哲學。1980年被派往日本,於駒澤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目前在日本上座部佛教協會等處以流暢的日語弘揚原始佛教與指導冥想,由親身實踐所領悟到的大智慧,講述佛陀的基本教義。除此之外,亦於朝日文化中心擔任講師,並曾受邀為NHK教育頻道《心之時代》節目的來賓,廣受好評。著作包括《佛陀教你不煩惱》)、《佛陀的實踐心理學》(與藤本晃氏合著,SAMGHA出版社)、《原譯「法句經」一日一悟》(佼成出版社)等數十部暢銷書,其中《佛陀教你不生氣》《佛陀教你不生氣2》(野人文化已出版)為誠品、博客來年度暢銷榜好書。

日本上座部佛教協會www.j-theravada.net

24小時心靈導師陪伴你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owradi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