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ilikeradio | 10 月 25,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1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週二 心悅幸福樂 76 我以前和你一樣也是個菜鳥,直到我的膝蓋中了一箭:搞懂6堂職場課x 10種必備技,各行各業都要你!
安一心專訪王乾任分享 我以前和你一樣也是個菜鳥,直到我的膝蓋中了一箭:搞懂6堂職場課x 10種必備技,各行各業都要你!
當22K成為事實,突破盲點就是義務!
自己的前途自己救!
人渣文本部落格周偉航、職場圖文作家馬克、暢銷作家螺螄拜恩 專文推薦
網路趨勢觀察家Mr.6、職場專家邱文仁 絕對保證
你是剛擺脫學生身分、初入社會打滾的菜鳥嗎?
明明已經很努力融入新環境,卻還是被討厭、不受重視,到底是哪裡出錯?
或者,你已經是在職場上待了3-5年的「後菜鳥」?
學校教的,老闆不重視;老闆重視的,我一點也不會。到底該怎麼辦?
進入職場後,因為環境大不相同,人與人之間的應對技巧也截然有別,絕大多數新鮮人都會在第一份工作中碰壁,彷彿膝蓋中了一箭。不過,也唯有在職場中受到挫折,才有改變的可能性。
社會觀察家王乾任以膝蓋中過一箭的過來人經驗,分享多年來的職場見聞,搭配產業趨勢,準備要給正在工作中載浮載沉、即將滅頂的你,一劑救命良方!
菜鳥,這本書讓你突破盲點了:
★職場必備六堂課,一次到位:從職場態度問診、求職面試秘訣、工作中必備的軟實力、老鳥都忽視的寫作力,到職場如戰場的人際應對技能、下班後的生活規劃。最全方位的職場救命藥單,一次傳授給你!
★每一堂課傳授10種超實用職場必備技,總共60種超強技能讓你現學現用。就算是萬箭穿心、不只中了一箭,都能忍住淚水向前衝!
★特別收錄:勤勞工作就是腦袋偷懶?離職前不可不寫的告別信?在辦公室一定要聊八卦?好兔「可」吃窩邊草?通勤也是一種小確幸?社會觀察家絕不藏私,一次公開!
名人推薦
本書花了很長的篇幅談如何應對職場的黑暗面,而且也把一些正確的處理方法與態度完整地告知讀者朋友。如果你啥都不在乎,至少這一段要好好看一下。啊!那沒注意看會怎樣?不會怎樣,只是有可能會被整死,而且連怎麼死的都不知道……─人渣文本部落格 周偉航
透過作者的叮嚀,掃描你的競爭力缺口還剩多大一塊,建議你放哪些東西進去彌補,好避免你在職場上跌進烏漆抹黑、伸手不見五指的坑洞裡,或是協助你閃過一些明槍與暗箭。相信我,無論如何這都會是你需要的重要技能。─職場圖文作家 馬克
精讀後,你會發現,字裡行間闡述的不只是學習策略、工作方法、人際應對,更是一種身為成年人、身為社會人、身為工作人,應當即知即行之健康積極生活方式。──暢銷作家 螺螄拜恩
24小時心靈導師陪伴你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owradio1
by ilikeradio | 10 月 25,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2
收聽連結:https://youtu.be/GYOTERgh3HM
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3ecef96a
記得那次失戀的時候
身邊的朋友總是叫我趕快好起來,要振作一點,不要再抱怨了、不要難過了,每天都要貼臉書,發文更新狀況…
但其實那時候內心的苦,其實讓我寸步難行…
生活中曾經賴以維生,或者讓我感到驕傲的事物漸漸消逝…
心裡面好幾次的鬱悶,幾次把我打到遍體鱗傷,天色一旦暗下來,我便不想返家,因為家中的溫暖光亮,都好像失去了…
這本「擱淺在日子上的傷,不用急著好起來」,就好像看到曾經脆弱而且無助的我…
讀到的時候,心中會有一種…終於也有個人好像懂我的感覺
◆
受傷的時候,很孤獨…好像自己犯了什麼樣的錯,
然後被慢慢打入牢籠中的時候,這本書好像溫奶茶一樣,稍稍讓我鬆了口氣
◆
讀這本書不是要馬上導入溫暖的太陽,而是要幫助我們,讓心靈多一點流動
如果你也正在低潮的時期,不訪來讀讀這本書
比起「幫助」也許讓自己慢慢「願意」站起來時
更可以讀的一本書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我覺得你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或是說你可以常常,在你身邊周圍的人的一些故事,然後看到自己的成長。
或是讓自己有不同的面向,所以這本書叫做<擱淺在日子的傷,不用急著好起來>。
是城旭遠先生,出的一本新書。先跟聽眾打聲招呼吧。
城旭遠:
哈嘍大家好,我是城旭遠。
主持人:
當初為什麼會想要寫這樣的一本書呢?
城旭遠:
當初寫這本書的契機,其實還蠻平常的。
我是一名網路的專欄作者,可能因為這個身份的關係。
有一些朋友、同事,他們有心事的時候,會想要跟我聊一聊他們的煩惱及憂愁。
我就覺得說,其實一開始聊的時候,我就問一個女生,因為她的婚姻有一點狀況。她就跟我聊一聊,我記得那時是聊到深夜的樣子。
我就好奇問她說:「妳願不願意,讓我把你的這些經歷轉變成文字,或許可以透過用文字的方式讓別人知道。如果他們有相同的經歷,或類似的經歷,妳可以去幫助他們去轉念。」
可以透過這樣子的一個故事,去改變他們未來的日子。
主持人:
我們平常在人與人之間,也常常會聽到這些故事。但是,有些就像你說的,可能是一堆垃圾、一堆泡麵,對不對?
我看你裡面有很多種。你怎麼不會被陷入到這個困惑裡面,反而會幫他。
比如,我看你每一篇幾乎都會提醒讀者,其實你還有另外一個面向,或是說你能看見一道希望的光芒。
為什麼,你可以這樣子呢?
城旭遠:
每一個人想要訴說心情的時候,都是因為一些不好的事情,說穿了就是一些壞的情緒吧。
那才會想要跟人家談心聲,我覺得自己其實,也不是一個聖人,多少都會難免被影響到。
我記得印象蠻深刻的,好像是寫完幾篇的時候,包含像重生、失去這兩篇的時候,其實心情蠻低落的。
我反而會覺得說,我可以透過,別人的生命的歷程,去反思自己的生命,再重新檢視一下,其實我可以再真實一點,怎樣的一份關係,不管是親情也好,或者是感情也好,或者是朋友也好,我覺得,反而是從他們的生命當中,去記取一些教訓。
那也有可能就是,透過他們的例子,讓我自己覺得說:「我的生活可以更堅強一點。」
有許多事情都是一體兩面的,我們在陷入狀況裡面的時候,只會放大不好的那一面,可是卻忘記了它背後的含義,或者是我們需要去注意。
我就覺得,可以推出這樣子的一本書,因為我們每個人能過的,只有一兩種的生活。
就像我是一名上班族,同時也是一名作者。
那我不可能去接觸到,一個故事的生活,或者是一名旅行社的工作員的生活。
我可以透過他們的生活歷程,可以去感受到不同樣的經歷,所帶來的一些滋養。
主持人:
對呀,我印象深刻就是你這本書,在講承認的故事。
你可不可以,講一下這個故事?
就是你在書裡面,特別的談到他在面臨一些死亡的時候,或是面臨生命殞落的時候,該如何去面對?
城旭遠:
承認這一篇的話,我大概敘述一下,它是在講一名加護病房的護理師,他在這個工作崗位做滿久的時間。
坦白講,護理師們並不是特別的堅強。那是因為他們看過,太多的案例了。然後,接觸到太多生命殞落的關係,所以他們才漸漸變得堅強。
他在跟我講工作案例的時候,他還是很激動的。
即便他們在工作上面,可能是冷靜去面對任何事情,可是當他們換下那套制服,轉換成一般人的時候,他們講到那一些回憶,也是很激動。
他有一陣子,算是替代性創傷,也會有那一種搭電梯,怕突然掉下來啊,然後開到高速公路上,怕橋突然垮了之類的,甚至搭高鐵,他也會擔心高鐵可能會出事,等類似的問題。關於護理師這份工作,帶給他許多陰影,也有一些衝擊。在加護病房裡面,他也看到人生百態,包含像有一些心地比較沒有那麼好的家屬,他們只想要爭家產,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家人,已經臨死邊緣。他在講這些故事的時候,其實也是蠻心疼的。
我覺得,他會希望傳達出來的是,每一個生命都是需要被尊重,每一個生命都是需要好好的被照顧。因為你知道他的日子或許已經不多了,那他再怎樣,在家護病房裡面,他就是你最親的人。我們是不是,可以拋開過去的一些曾經也好,一些不愉快也好。
好好地,陪他走完這一程。我覺得,他是想要傳達這一些給讀者們。
主持人:
我再稍微補充一下,你在這邊有特別講說,一般我們遇到,比如說親人要往生前,你可能有一些未完成的事件,或是你想要去爭取,然後都忘了尊重準備亡者的這個人。
我看你後面,有一個讓我很深刻,你就講說其實死亡的時候,聽力會在心臟停止20分鐘以後才會慢慢的消失。所以亡者己經往生了,你在那邊大吵鬧,或是哭的很大聲,都會讓亡者體會很深刻,帶走你這樣的一個懸念,或是傷心、不捨。我覺得很重要的是,面對要過往的人,要讓自己安靜下來,這樣亡者才會安心地離開。
城旭遠:
對,非常重要啊。
我也是跟這一名護理師聊天之後,我才知道原來,聽力是人類最後沒有功能的一個器官。
大腦和心跳已經停止運作了,他聽力其實還有。假設我們每個人都有靈魂好了,那是不是,我們的靈魂也都聽得到?
所以,我覺得尊重生命這件事情,是這一名跟我分享的護理,帶給我蠻大的體會。
主持人:
所以,有時候覺得對亡者要尊重的這件事情,我們就是要讓他更安靜的走,可能會比較好。
我們來談談,你這本書特別在談的一件事情,就是<擱淺在日子上的傷,不用急著好起來>,這是在傳達一個什麼樣的想法?
城旭遠:
是這樣的,其實我們一生裡面,會遇到非常多的挫折。這件事情過去之後,可能還有另外的挑戰在等著你。
我覺得,有一些事情發生就是發生了。因為我們既然,不能改變那些歷史,那我們就先好好的休息一下,再好好的去看,我們發生的問題,那些傷痕該如何,讓慢慢地好起來就好了。並不用太急著去擺脫它,因為曾經我也有一段時間,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我的黑暗面就會比較多,我也讓自己蠻憂愁的。我就是急著想要,變得樂觀開朗一點。
越急的情況之下,只會讓自己的焦慮感越重,並不會讓你變得比較好。
我自己是這樣子想的,或許有很多人,也跟我是一樣的想法。
後來我就學會慢下來,尤其是面對越重大的事情,或越重要的事情,就代表我們很在乎它。
那我們是不是,該好好的處理,慢慢的處理,會比較好一點點?
所以,我覺得<擱淺在日子上的傷,不用急著好起來>,這一句話是跟讀者講,同時也是跟我自己講。
主持人:
對啊,我看你的書裡面20個故事嘛?
你知道20個故事都是傷,然後鼓勵我說:「如果你有這20個傷的時候,那些傷口是可以助養你的成長,而不是讓你陷入,無底黑洞裡面去。」
城旭遠:
對。
我覺得人生無論如何,都不可能會有順遂的時候,我的想法是這樣。
因為我們每天睜開眼睛,遇到的任何事情都是一種挑戰。
如果你今天挑戰成功了,你今天就過順利。
那你挑戰有一點小失敗的話,今天可能就是你的一個挫折、一個傷口。
我希望大家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可以去感受那一些傷痕,因為它可能會跟你有點類似。
如果你也有這樣子的投射、共鳴的話,那你可以看看這篇故事,後面的那一段話,是可以滋養你,可以讓你感受到一些溫暖的,希望可以透過閱讀去感受一些陽光的。
主持人:
就是你在每一篇裡面,都有一個黑體字,特別提醒讀者,可以認真的去面對,你的一個提示跟安慰。
城旭遠:
我希望可以安慰到每一個在閱讀的人。
主持人:
好。最後有沒有想要,跟聽眾或讀者補充的呢?
城旭遠:
我就大概的講一下好了。
我覺得,<擱淺在日子上的傷,不用急著好起來>的這本書。
它是透過20個真實的故事,去展示不同的人生。
我希望你在閱讀的時候,可以感受到一點點的溫暖,及一點點的被理解的感覺,同時也希望你可以透過閱讀這件事情,讓你的生命多一點陽光。
我覺得,任何的挫折、挑戰,失敗的時候,真的不用太沮喪,因為每一個人,都可能跟你經歷同樣的一個過程。
要知道這一趟旅程,你都沒有那麼孤單,因為有很多人都跟一樣都陪著你。
主持人:
好。
今天謝謝城旭遠先生跟我們分享他的新書,<擱淺在日子上的傷,不用急著好起來>,由境好出版。謝謝。
城旭遠:
謝謝。
by ilikeradio | 10 月 25,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1
對大多數的人來說,癌症讓原本遙不可及的死亡轉變成驚心動魄的現實,它可能讓生命突然停滯不前,也可能成為故事新頁的催化劑,帶來深度探索自我的契機。
作者:石世明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週二 心悅幸福樂 75 正念減壓,與癌共處
安一心專訪石世明 臨床心理師分享 正念減壓,與癌共處
癌症可使人生苦澀,也能讓人變得有智慧。
對大多數的人來說,癌症讓原本遙不可及的死亡轉變成驚心動魄的現實,它可能讓生命突然停滯不前,也可能成為故事新頁的催化劑,帶來深度探索自我的契機。
如果你得了癌症,你對未來的恐懼和治療本身都會形成極大的壓力。研究結果指出,如果你能做好心理準備,好好調適在療程之間產生的焦慮與不安,就能在復原的過程中扮演更加主動積極的角色。
「正念取向癌症療法」(MBCR)是由腫瘤心理學專家設計的課程,以喬.卡巴金所創建的「正念減壓療法」(MBSR)為架構,結合了正念靜觀、緩和瑜珈以及團體對話,幫助你與自己共處、調節生活。讀者將在八週的課程中學會:
● 利用正念,減輕癌症療程與復原過程中產生的各種身心症狀
○利用正念靜觀和緩和瑜珈練習,增強免疫系統
● 如何平復恐懼、不確定感、使不上力等等負面情緒
○ 如何用正念面對癌症症狀的痛苦、治療的副作用等等
● 發掘自己征服逆境、恢復健康的能力
24小時心靈導師陪伴你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owradio1
by ilikeradio | 10 月 25,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1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週二 心悅幸福樂 74 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Google最熱門的自我成長課程!幫助你創造健康、快樂、成功的人生,在工作、生活上脫胎換骨!
安一心專訪華人正念減壓中心負責人胡君梅分享 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Google最熱門的自我成長課程!幫助你創造健康、快樂、成功的人生,在工作、生活上脫胎換骨!
這本書是Google送給世界的禮物!
●紐約時報暢銷書!英國亞馬遜書店讀者5顆星最高評價!
我知道聽起來有點誇張,但我真的覺得這門課改變了我的人生!--來自Google員工的課後感想
就在全世界最創新、最成功、最賺錢的Google公司內部,一場名為「搜尋內在自我」的革命,正默默引起驚人的改變。
透過「搜尋內在自我」,工程部經理比爾學會專注傾聽、控制脾氣的方法,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讓他不但可以週休三日,還獲得升職的肯定。業務工程師布雷司則學會了化解歧見的技巧,幫助他贏得客戶的信任與尊重,甚至連競爭對手都刮目相看。
僅僅二十小時的課程,為什麼就能讓Google最優秀、最聰明的員工在工作上、生活上從此脫胎換骨,創造出全新的人生意義和價值?這到底是怎麼辦到的?
「搜尋內在自我」原本是Google資深工程師陳一鳴專門為Google人量身打造的自我成長課程,透過傾聽自己內在的聲音,將負面的情緒轉化成正面的能量,不但能紓解壓力,更能提高專注力與創造力。許多人因此重新找回了健康,懂得經營圓滿的人際關係,也變得更樂觀、更有自信!
正如陳一鳴所說:「有人買書學習如何贏得人心,有人買書學習如何成功。本書卻兩者都教給你,你未免太幸運了!」有了這本書,你不用擠破頭進Google,也能創造成功、快樂的美好人生!
作者簡介
陳一鳴 CHADE-MENG TAN
出生於新加坡,IQ高達156,12歲便自學寫程式,自加州大學聖塔巴巴拉分校畢業後,將履歷寄至Google,幾天內便被錄取!他曾負責建立Google最早的手機搜尋服務,率領團隊監控搜尋品質,不但是Google元老級的工程師,也可說是最知名的員工,凡至該公司訪問的名人都會主動詢問:「陳一鳴在哪裡?」至今已與美國總統歐巴馬、柯林頓、達賴喇嘛等二百五十位以上的名人合照!
名片上印著「開心一哥」的他與EQ大師丹尼爾.高曼等人共同創辦了「搜尋內在自我」課程,專供Google員工進修,也成為上百種課程中最搶手的一門課。
為了讓Google公司以外的讀者也能受惠,他將「搜尋內在自我」的課程精華寫成《搜尋你內心的關鍵字》一書,不但一出版便躍登《紐約時報》暢銷排行榜,更售出22國版權,成為國際暢銷書。
他曾兩度登上《紐約時報》頭版,並受邀至美國白宮、聯合國大會、柏林的世界和平節與TED大會發表演說。目前他任職於Google的人力發展小組,負責安排員工的成長研習課程,工作內容為「啟發心靈、打開心門、創造世界和平」。
24小時心靈導師陪伴你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owradio1
by ilikeradio | 10 月 25,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1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週二 心悅幸福樂 73 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
安一心專訪蘇詢慧心理師分享 說不出的故事,最想被聽見
每個人心中都有些說不出的秘密與痛苦,
即使過了好久,回想起來,依舊感到心疼;
當我們終於鼓起勇氣想說出來,
還需要一雙懂得聆聽的耳朵。
◆英國最會說故事的心理分析師,說出每個人心中最想被聽見的故事!
◆「31篇美麗又動人的故事,讓瑞蒙‧卡佛也嫉妒。」──《全球郵報》
◆「結合契訶夫與《錯把太太當帽子的人》對於凡夫俗子的細微洞見。」──《紐約時報》
◆有如抽絲剝繭的推理小說,你將震懾於人性的複雜難解。
生而為人,都渴望傾訴與被理解。然而,我們卻經常在自己與他人之間築起一道心牆,用各種無法解釋的情緒或行為反應,讓別人看不見最真實的自己。
哲學家西蒙‧韋伊曾經描述過一段畫面:兩個在獄中隔牆而居的囚犯,因為寂寞,竟隔著牆聊了好多年。這道牆雖然隔開了兩人,但也因為這道牆,他們才得以溝通。於是我們知道,每道看似阻止你前進的牆,其實是你與未來最重要的連結。
執業超過25年的心理分析師格羅茲,擅長挖出莫名其妙的行為舉止背後的真實情感,但與眾不同的是,他還有一支特別會說故事的筆。他將自己超過5萬個小時的診療精華,寫成一篇篇精采絕倫、有如推理小說般的故事,並透過細心的抽絲剝繭,解開最複雜的人性之謎。
為何有人要詐死?(想讓你體驗自己童年被虐、卻逃不掉的經驗)為何有人不斷說大謊?(謊言讓他想起與母親的親密關係)為何有人只會用憤怒表達?(想讓你跟他一樣生氣,讓他不孤單)為何太多讚美會讓小孩沒有自信?(比起讚美,小孩更想你的參與和傾聽)為何有人總是妄想自己受害?(比起背叛,被人遺忘更受傷)情緒是種防衛機制,躲在喜怒哀樂的背後,讓別人看不見最真實的自己。
看著這些故事,我們也彷彿看見了自己:因為我們會愛、會欺騙,也終究必須承受改變與失去。最重要的是,經由這些故事,我們將能慢慢學會訴說、傾聽、理解自己與他人內心的故事
24小時心靈導師陪伴你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owradio1
by ilikeradio | 10 月 25,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1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週二 心悅幸福樂 72 真我與我: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生平與教誨
安一心專訪蔡神鑫教授分享 真我與我: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的生平與教誨
有我,必有苦。
人生一切的答案,都在「我是誰?」
近代最著名的印度靈性大師
拉瑪那尊者(Sri Ramana Maharshi)唯一中文傳記
年輕時,你的身份是學生,
也許成為上班族,然後成為別人的父親、母親,
也許事業有成,成為獨當一面的企業家……
你身份的不斷改變,
卻從未觸及你生命內在的真實核心。
16歲的少年歷經瀕死後,頓悟宇宙間的無上真理,於是毅然拋下一切,只留下一紙字條,離家修行。少年沒有在字條上署名,不再自稱「我」,而以「這個」替代。只因開悟後,那個俗世的名字、我執的身份,已然消失。
這個少年,便是當代最著名的印度靈性導師,直探真我的大悟者:拉瑪那。
從此以後,拉瑪那渾融在聖山的靈力中,教導世人自問這個「我」是誰,俾找到真實的自己,以期拔離無明,破一切苦厄。而「真我」與「神」並無差別,人駐止於真我,即是與神同在。
拉瑪那與羅摩克里須那(Sri Ramakrishna)、甘地(Mahatma Gandhi)、奧羅頻多(Sri Aurobindo)並列近世印度四大聖者。拉瑪那聲名遠播,海內外信徒訪客,紛來請益,如英國哲學家保羅.布倫頓(Paul Brunton)、名作家毛姆(William Somerset Maugham)、法國攝影師布列松(Henri Cartier-Bresson)等皆不遠千里,前往印度觀謁,足見其影響之宏大深遠。
本書內容涵蓋拉瑪那之生平、對話、粹言三部分:
——生平篇:完整記錄尊者16歲突然悟道,棄世修行的過程。
——對話篇:來自世界各地的信徒,請示尊者種種人生、修行的難題。
——粹言篇:尊者開示語錄精選。
並收錄多幅印度拉瑪那道場授權珍貴影像,是全球第一本完整記述大師生平與教義的中文書籍,意義殊勝,慕道的讀者切莫錯過。
讚美
達賴喇嘛(Dalai Lama):「拉瑪那的靈性成就,為無數人指引了一條明路。」
榮格(C.G. Jung)曾說:「拉瑪那的生平與教誨是印度的精華所在,宛如一首千禧讚歌,傳唱世間的救贖,人生的解脫!」
24小時心靈導師陪伴你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owradio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