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 122 鑽石切割師:一個凡夫俗子的悟境之旅

心悅幸福樂 122 鑽石切割師:一個凡夫俗子的悟境之旅

◎內容簡介:

這是一條不可思議的恩典之路! 
當頑石遇見了鑽石切割師, 
一個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慾, 
會與大師的智慧擦出什麼火花?

★諾提勒斯銀牌獎(Silver Nautilus Award)、艾瑞克•霍夫獎(Eric Hoffer Prize) 
★入圍「2011美國最佳圖書獎」

他純真的凝視穿透了我的心,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颱風眼、披頭四、麥迪遜大道,到翻轉生命的悟境之旅

「如果你會划船,你就會划任何一艘船;如果你不會划船,光是換船也無濟於事。」 
「如果你尊敬自己,別人尊敬你與否又有什麼差別?全世界的人都沒有必要非尊敬你不可。」 
「每一朵花苞都有它綻放的時間,不要強迫花苞變成花朵。」
「當你把自己侷限在小心智的時候,大自然憑什麼要給你更多?」 

  麥克‧費屈曼是納粹大屠殺倖存者之子,有著充滿挫折、不斷思考死亡的迷惘童年;對人生的質疑,讓他在追逐「披頭四」的青年時期放浪形骸,把迷幻藥和大麻當生活的一部分;後來,他進駐「麥迪遜大道」,成功當上奧美集團的AE,只是一切又再度扭轉,意料之外的人生悄然降臨,他在誤打誤撞下成為靈性導師──「古儒吉」詩麗•詩麗•若威香卡──的好友和得力助手,並在與大師的私下相處中慢慢體會到:惟有無條件的愛,才能帶來生命的圓滿實現與轉化。 
若威香卡是當世知名的人道主義者與千百萬人的靈性領袖,透過瑜伽、呼吸、靜坐的教學助人解脫壓力,找尋內在能量與和平的動力。他設計的課程已在155個國家,讓3億7000萬人受益……

 

 

 

 

▍與聖者貼身相處,體驗慈悲和智慧

與一位悟道大師成為好朋友,究竟是什麼樣的感覺?而一個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欲和種種想法,又會和大師的智慧產生什麼樣的衝撞和火花?全書既充滿傳奇色彩,又極具趣味性、思想性,帶領你我進入嶄新的生命體驗,認識另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

  • 批評可以幫助我們成長,但我們不是別人意見的足球,要不帶任何反應地傾聽別人的批評。
  • 你無法消除我執,只要覺察它的存在就好,你對我執的覺察,就會減低你的不自然狀態。
  • 自己去找答案,你的糖果不要讓我幫你咀嚼,這是不可能的事。
  • 愛是這個地球上最有效的療癒力。
  • 不要在身外尋找喜樂,渴求「這個」或憎惡「那個」,只會為你的生活帶來悲慘。
  • 臣服是為了你自己,為了讓你毫不費力地離開任何一件把你帶離當下的事物。
  • 強加於對方的親密感會變成暴力。
  • 試圖占有愛會剝奪愛裡的美,讓愛變得醜陋,接著,同樣的愛就會帶給你痛苦。

 

  《鑽石切割師》是繼《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之後,另一部追求靈性自由之旅的經典作品,麥克•費屈曼極其細膩、誠實的描述自己在追尋生命意義過程中,所咀嚼到的愛恨情仇與血淚歡笑,並引領讀者進入若威香卡那充滿慈悲與奧祕的世界。

 

「如果你會划船,你就會划任何一艘船;如果你不會划船,光是換船也無濟於事。」
自己正是所謂的掌舵者,如果不讓自己會掌舵,再多船也到不了彼岸

【關於大師恩典】
你快樂嗎?
你的心安住在當下嗎?
你所真正找尋的,你早就已經擁有了!
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早就已經可以體現愛!

【關於淨化呼吸】
如果能用不同的呼吸狀態來呼吸,就能把自己帶入所謂的本我????
在某個特定的頻率持續呼吸,還可以誘發身體脈輪持續的放電!!!
這到底是什麼魔法呢??

古儒吉的恩典,就在今天的節目可探知一二

今天專訪生活的藝術 青雲 除了採訪書外
一個呼吸法,就讓青雲老師發現他自己人生的究極目標,「愛」這個字

本次訪談重點
[02:30]淨化呼吸是什麼,淨化呼吸啟動的時候,青雲老師的感覺是什麼
[11:00]一般人明明有在呼吸阿?淨化呼吸與一般人呼吸的方式究竟有什麼不同
[14:20]古儒吉大師的教導究竟為何?怎麼樣才可以在生活中覺醒,讓自己變更好
[18:00]生活在世俗中,面對情緒、苦難,書中是如何指引我們呢?
[27:20]事情來了,一般人如何把淨化呼吸用在生活中呢?
[30:00]放鬆不等於放下,先把身體放輕鬆後,才會學會放下

心悅幸福樂 121 啟動你內在的成功密碼:發現天命、迎向豐盛,與宇宙共同創造你渴望的生活

心悅幸福樂 121 啟動你內在的成功密碼:發現天命、迎向豐盛,與宇宙共同創造你渴望的生活


尋求靈性成長,常被誤認是超脫塵俗的,靈修之人不應看重金錢與物質的繁榮。巴觀透過合一的教導,告訴你:創造財富與成功,本身就是靈性修行,因為這需要專注、勤奮與創造力。如果人們瞭解創造豐盛,並將它分享給別人,就是超凡的靈性活動,他們會因此變得更快樂,並為建立更好的世界負起責任。

貧窮或富足,完全取決於你的想法。如果你的思想有缺陷,就會導致失敗與混亂。一方面,對貧窮的錯誤崇拜,將導向你走進無意識的負面程式,毀壞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當賺錢的動機是出於恐懼、不安全感,將淪為一種自我中心的追求,無法享受成功,全然經驗生活的每一刻。你要能分辨源自頭腦的欲望與心的渴望有何不同,專注於成功的清晰意圖,運用自己的創意、天賦與智慧,使事物變得更美麗、更實用與更有價值。 巴觀教導了生命的五種宇宙法則:觀點法則、情緒法則、思想法則、意識法則、業力法則,幫助你檢視自己所採取的觀點、化解自身情緒的反應、運用你的思想創造現實、以更高的意識狀態吸引富足與成功、透過感恩增加善業,最終在「意圖+努力+神聖恩典=成功」的正面方程式中,顯化生命中更大的豐盛。
 

名家推薦

推薦序一
◎文/翁湘淳〈棉花田創辦人〉   來自合一大學的每個教導,都是承傳自古老的教導。尤其是國倫長年累月不斷的整理、學習、以及分享這些古老的智慧,對於進入黃金紀元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提供了一個方便的知識法門,讓與這本書有緣的人可以去經驗、去學習以及成長。《啟動你內在的成功密碼》不僅幫助每位靈修者更為落地、真實的進入生活,將歷年來所學習到的靈性法則落實在生活層面。在覺知之外,幫助自己更為豐盛,也開始影響周遭的人,種下豐盛的意識,只要我們願意去啟動內在的密碼!讀者們,請好好的享受這本書,完整的經驗,讓學習帶動成長,成長能幫助我們更深入的經驗自己。
推薦序二
◎文/賴鴻慶Punitam〈資深心靈嚮導暨《心靈印記》作者〉   老實說,即使我窮個人畢生努力所能知道的,永遠都無法超越此書涉及的深廣度,拜讀後,心中只有感激。
 
 

本集重點

03:00 取得成功,先提升你內在的狀態
在獲取成功的過程,其實常常被自己內在的匱乏感所限制,專業的知識技能很重要
但是內在的狀態也是要兼顧的,讓內在獲得平安時,事情就能順流而行

06:20 如何活出自己的天命之旅
巴觀強調,作某件事情的時候,如果你感到特別開心會快樂的時候,這就是你的天命之旅

09:30 如何擁有真正的聰明才智
先看清楚,究竟是什麼因素阻礙你的行進,當有負面傷痛的時候,請將焦點轉換到內在之中

12:00 小時候的創傷,ㄧ直殘留在生命故事中,這時候該怎麼辦
過去的經驗ㄧ直在影響著我們,我們先需要接納內在有一個自我懷疑的我,並非是推開
而是全然的接受這樣「不安的自己」

16:00 想要富有,先覺得自己是富有的
去確實感受到自己的喜悅的時候,他將能帶給我們生命許多力量
他會協助我們前進,達到我們的渴望

26:00 巴觀談神
巴觀講的神,可能是傳統宗教的神,可能是內在的神,無論如何只要跟自己有所連結就可以

28:00 巴觀談覺醒
就是指意識的提升,即使在做同樣的工作內容,但過程中保持更高的喜悅,更能夠享受當下的工作成果
當滿足自我的需求時,內在就會豐盛,就會對其他人有更多貢獻

【11/12 11/26】豐盛與滿足工作坊

 

心悅幸福樂 120 人生難免會有傷:六個療癒步驟,揮別創傷、圓滿自己

心悅幸福樂 120 人生難免會有傷:六個療癒步驟,揮別創傷、圓滿自己

身上的傷痛用OK蹦,那麼內心的傷呢
聽聽黃淑文老師的空中分享
原來癒合如此容易

─過自己的人生,不如沉靜下來─
 

​我的旅程:給自己癒合的機會

生命難免有傷痕,每個人的身上,多少都帶著一點傷。
這個傷,可能是身體的病痛,或心理的創傷。
人生難免會受一點傷,你是否也住在自己內在的牢籠呢?

黃老師的二十歲開始與焦慮、恐慌共處,
大學四年每週都固定到輔導室接受諮商,
後來發現那些都是自己內在的渴望與聲音的變相呈現,
直到三十五歲卸下他人期許的包袱、重拾自我夢想,才讓焦慮、恐慌從此消聲匿跡。

____重點整理線____
08:35 三十年的皮膚過敏,意外得到改善

我們常誤以為不會好,於是就放著讓它痛,對自己的傷視而不見。其實只要找對方法,加一點探索的勇氣,傷口是有可能癒合的。前提是,你必須給自己癒合的機會。

10:00 六個步驟,療癒內在的自己
第一步:停下來,沉澱自己   
第二步:接納──回到傷心的那一刻,承認當時的感受   
第三步:釋放──把情緒發洩出來 
第四步:刪除/重設──告訴自己,現在的我有不同的觀點
第五步:轉念/注入新能量──以新劇本開啟新的生活
第六步:相信自己會好起來     


淑文的Facebook:搜尋黃淑文(桂花樹)    

心悅幸福樂 119 喜悅,就是去擁抱生活:享受當下,與神連結,活出你與宇宙共同創造的新生命

心悅幸福樂 119 喜悅,就是去擁抱生活:享受當下,與神連結,活出你與宇宙共同創造的新生命

靈性生活,就是生活本身,同時包含精神和物質的生活,它應該是喜悅、豐盛、滿足我們內在渴望的生活。靈性生活,是全心全意去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充分享受它,無論是喝水、吃飯、走路、開車、工作、服務眾人,當我們覺知的活出每一個時刻,學習將生活的焦點從「對目標的追求」,轉為「更深刻的體驗每個當下」,就是過著靈性的生活。
 
 
 

關於巴觀

 




  當今全球心靈運動的重要推動者、印度合一大學創辦人。巴觀出生在印度南部,兩、三歲時就經驗到與萬物合一的深層感受。幼年時,父親曾問他:「你想要如何過你的人生?」他說:「我要轉化世界。」尚未成年的巴觀就知道自己的使命是要幫助人覺醒,要喚醒人進入合一意識中,使人能夠全然、無條件的解脫自在。

  巴觀曾是一所中小學校校長,發展的是全人教育,學校珍視學童的生命多過於學業成績,專注於幫助學童發掘自身的熱情所在,重視的是內在的滿足和快樂先於物質上的成就和成功。學童在完全沒有恐懼和競爭的環境中成長學習,學業成績卻也成為該地方唯一沒有人在國家考試中落榜的學校。

  1994年巴觀把學校改制為心靈中心,致力於提供提升人們意識層次的課程。2002年國際性的靈性教育中心合一大學正式成立。

  巴觀的願景一直是推動人類的覺醒運動,這個運動目前已在全球各地加速蔓延綻放。

關於本書

 

巴觀在這本書中教導我們,靈性生活不是我們以為的「隱居遁世、不食人間煙火」。

靈性生活,就是生活本身,同時包含精神和物質的生活,它應該是喜悅、豐盛、滿足我們內在渴望的生活。靈性生活,是全心全意去做任何我們想做的事,充分享受它,無論是喝水、吃飯、走路、開車、工作、服務眾人,當我們覺知的活出每一個時刻,學習將生活的焦點從「對目標的追求」,轉為「更深刻的體驗每個當下」,就是過著靈性的生活。

過著喜悅的生活,是每個人內在真心渴望的,但我們的頭腦總是喋喋不休,擔憂未來可能發生的事情,懊悔過去曾經做過的事情,又經常受到負面情緒煩擾,使我們很難真正去經驗每個當下的體驗。因此,即使我們得到了自己所渴望的事物,卻仍然無法全然享受自己努力得來的一切。要免於頭腦的干擾,淨化負面情緒的影響,需要去覺知到頭腦不斷將我們帶離每個當下的習性,看見思緒的喋喋不休,以及經驗過往殘留的負面情緒。當我們這麼做時,頭腦就會逐漸變得安靜,我們的意識就會變得清晰,感官也會更加敏銳,使我們可以在每份經驗中感受到更多的喜悅,更深刻的經驗到生命所蘊含的奧祕。此外,當我們學會去與宇宙中的更高意識連結,就可以從祂那裡得到幫助。我們會在許多時刻,感覺到這個更高意識的存在,例如在大自然、教堂或寺廟中,或是當我們回顧自己的生命時,會發現有個更高的力量一直在引導著我們。我們經常請求祂的幫助,就能更輕易克服問題,創造更好的生活。當我們與更高意識的連結持續加深時,意識也會自然擴展,使我們可以經驗到更高的生命體驗。

 

本次訪談重點線

 

03:11物質生活富足,靈性生活也過的好

15:50負面情緒的來源,源自過去的經驗

18:00自我原來是煩惱的來源

 

心悅幸福樂 118 塔羅冥想:基督信仰內在隱修之旅

心悅幸福樂 118 塔羅冥想:基督信仰內在隱修之旅

這是一本令人充滿屬靈體驗的實修經典, 以塔羅的象徵系統揭露基督信仰核心

 

親愛的聽眾朋友,今天要向你推薦,塔羅冥想:基督信仰內在隱修之旅

>>>線上瞭解本書<<<

 

本書其實顧名思義就是藉由塔羅的象徵系統,與基督信仰價值進行連結
 
透過本書所揭示的隱修課題,不斷自省、學習謙卑和受聖靈指引,逐漸達到與神密契合一
 
本書序言引述耶穌告訴門徒的話:「你們祈求,就得到;尋找,就找到;敲門,就給你們開門」
 
每個人的心理只要開啟願意修行的道路,那麼上天就會透過各種不同的方式給予你指引

 

 

 

本書第一章重點說道,既工作又像遊戲
 
不用力的專注,說的就是要時常保持童心
 
讓自己全然的擁抱自己內在的想法
 
大部分的時候,人在靈修的過程無法有所進展,其實是忘記與屬靈世界的連結
 
打個比方,就好像我們在行走過程,如果讓自己保持在吊鋼絲的狀態,反而容易跌倒跟失足
 
而如果全然的放輕鬆時候,那麼行走起來就會安穩許多
 

 

 

親愛的朋友,歡迎進入基督隱修世界。這本書既深且廣,裡頭隱含的寶藏卻是真理尋求者可遇不可求的。其中述說了許多人(包括作者)為人類靈性進展所走過的歧路,經歷的試煉,嘗到的苦果,做出的犧牲及無悔的奉獻。雖然在隱修道路上你必須獨自前進,但你知道你並不孤單。祝福每位讀者和我一樣從過程中得到滿滿的驚喜和收穫,也期盼所有人帶著覺醒的良知和堅定的信心,迎向太陽底下嶄新的每一日

如果對於本書有更多想法,心靈工坊也舉辦有一系列關於此書的導讀課程

心悅幸福樂 117 接受無知的勇氣

心悅幸福樂 117 接受無知的勇氣

奧修給我們的忠告:   只有當你開始覺知到某件事情時,你才能夠有所行動

 

 

 

如何認清自己內在的無知,找到面對生命困境的勇氣?!

 

 

 

無知並非大家所知的『無知』
請你細想,你是不是處於一個『無知』的狀態

 

 
「選我!選我!我知道」在百萬小學堂裡常出現的畫面
因為我們渴望被注意,所以表現的似乎有知,是一般人常見現象
 
但是答案真的是正確的嗎?
你真的實踐過你的知識嗎?
 
太多的情況下,我們盲目的使用借來的知識
 
你有沒有思考自己的答案對不對
你有沒有真誠的面對自己的無知
 
「知道」的圖片搜尋結果
「知道」「不知道」
 
其實不用假裝知道,真誠的活著吧!!!
事情的真實就會顯化在你面前
 
 
如果有人跟你相信,你現在可以練習說說探索
 
面對無法獨自一人完成的工作,就大方承認你需要幫忙吧
這樣很好,其實你正在訓練自己去學習,先接受你的現狀,才能進步
 
 
 
 
 

 
 
重點線整理
 
[14:30]利用覺知來戒除壞習慣
思考你的每個步驟在幹嘛,從外部觀望自己正在進行的狀態
 
[28:00]具備勇氣,接受你自己的無知,在職場上也非常實用
無知不是病,不知道自己的無知久了就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