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ilikeradio | 10 月 22,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2
標題:最後贏的,想法和你不一樣
作者:Kerry L. Johnson
譯者:林雨蒨
出版:方言文化
連結: https://tinyurl.com/y96zs9k6
天分只能給機會,心態決定最後成敗!
【升級版—致勝心理學】
哈佛、牛津都在學的成功思考術
麥可喬丹、J.K.羅琳、華特迪士尼……
站上世界顛峰的秘訣!
你也想一展長才、獲得喜愛與器用,
但不知為何,卻總事與願違?
★才華只能為你取得機會,「心態」才是勝負關鍵
★「定型心態」讓人畫地自限,「成果導向心態」帶你更上層樓
★啟動「五大贏家模式」,「思維校準」幫你21天打造成功腦
主持人:
歡迎聽眾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書,最後贏的,想法和你不一樣,邀請到NLP的專家,尋意老師。
尋意老師:
大家好,我是尋意,很高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主持人:
我們今天為什麼想要突然來討論這本書呢?
尋意老師:
這本書乍看之下是在講所謂的成功學,這樣子的一個內容,如果要我只用一句話來總結這本書,我會這樣子來形容它,這本書叫做可以具體操作的成功學。
意思是它不是只有概念,也不是只有心靈雞湯,是由很多具體可以操作的內容。
在這整本書的內容上,我會把它分成兩種,可以具體操作的方式,第一個叫做NLP,第二個叫做其它的實用心理學。我會把它從這兩個方向來跟大家做一些分享跟解構。
在這裡討論NLP這件事情上面的話,就是安一心老師他在去年的時候,出了一本書,叫做就這麼簡單,30個小練習,讓我們生命大翻轉,NLP工具箱,我會把這一本書裡面的一些內容,來跟現在要討論的,就是最後贏的想法和你不一樣,這本書的NLP內容來做一些呼應跟對照,這是我大概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事情。
主持人:
我覺得一定要找這一種類似尋意老師這一種NLP的專家,他要把這個就是我們講說看穿所有的書裡面的架構跟方法要怎麼做,那我們開始來進入這裡面的重點囉!
尋意老師:
在這本書上面,大概分成了10個章節,乍看之下10個章節好像很多,但是我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來為大家做一個導讀跟對照。
首先在第一章的這個部分,它其實很簡單,就是這本書的總論跟導覽,第一章的內容非常的容易。
再來就是第二章跟第三章的內容上面,分別討論了第一個心態。
什麼叫做心態?
心態如果從中文的角度去看,以內心設定的狀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情況。在英文的話,其實就是所謂的Myself,你內心的設定。
這個就是討論到心態這一件事情,那在討論心態的這個部分裡面,我覺得這本書它提到了一個叫做自信的心態,應該怎麼樣去達成?
其實我覺得這個是相當實用,對於很多聽眾朋友來講是非常馬上有感覺的東西。
它所提的這種自信心的心態的建立,包含了三件事:
要不斷努力的去克服中間過程的挑戰。
在中間過程裡面,仍然會有沒有電的時候,或者說會覺得好像衝不過去的時候,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它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而且我很喜歡的,叫做不斷的自我鼓勵、自我對話。
遠離會唱衰你的人。這個很重要!
自信的心態,透過這三個就可以很容易的建立起來。
主持人:
像一般聽眾朋友可能,比如周圍的朋友都是專門在看衰他,或是比如說連自己的父母親、親友也都不看好他,那這樣的人怎麼辦呢?遠離這些人?還是?
尋意老師:
這有兩種方向。第一種方向,叫做遠離,按照書上所提的,就是遠離唱衰你的那些人。
當你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你可能就是把那些人隔離開來,你可能就自己一個人做,這是一種方式。
另外一種方式,去親近跟你有相同目標的人,例如說,像讀書會或者是像創業家的社群,就是跟你有相同目標的人,就是物以類聚,可以從這兩種方法來增強自己,不會被影響到的這樣子的燃料,我覺得這還蠻重要的。
接下來,心態討論完之後,馬上就進入到了這本書的整個核心跟重點,叫做最適合成功者的心態,具有成果導向的心態,這整本書都在討論,我們要怎麼樣去達成這種具有成果導向的心態,以及該怎麼樣去運用它。
在書裏面提到了成果導向心態,它是由兩種心態組合起來:
第一個,不斷的成長。
不斷的成長,意思是我在心裡面對我自己疑問,我要怎麼樣才可以去做到我的這個目標,不斷的成長、不斷的成長,如何做到這件事情。
第二個,向外心態。
向外心態,就是關注在你要達成的那一個目標上面,看到相關的那一個環境,然後看到我們跟那個目標還有多遠的距離,觀察跟那個目標相關的人究竟在做一些什麼樣其他的事情,不斷的去調整我們的付出,以便於讓我們更漸進我們的目標。
所以成果導向心態,就是剛剛所提到的,成長心態,向上、向外心態,這兩個部分。
要怎麼樣能夠去達到成果導向心態,在書上提到了非常多的方法,我把書中的內容,總結了兩個可以去進行的方向:
第一個方向,透過意識的層面去進行。
什麼叫做內容重構?舉例來講,像現在肺炎疫情,如果大家覺得現在市面上所有的藥都不好用,就去開發新的藥,開發新的,從零開始。
第二個方向,理智面的方式,情境重構。
還是用這個肺炎,來當例子,大家可能會覺得市面上有一些用來治療其它病的藥,好像可以用來治療肺炎,例如說,大家之前討論比較熱門一點的像治療瘧疾的奎寧,這個東西叫做把以前舊有的、既有的東西,拿來用在現在的情境上。
另外一個層面叫做心理層面或者是說我們從潛意識的角度去出發,這個東西就會比較屬於NLP的內容,在書裏面是在第80頁,有提到一系列的一些步驟以及作法。
如果讀者或聽眾對這個內容想要更了解的話,其實可以去參考安一心老師那一本,30個小練習,讓我們生命大翻轉,NLP工具箱,在第61頁上面,有談到一個叫做六步驟,重新架構,這個在NLP上面是非常有名的,而且非常好用的工具。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就這兩本書去對照。
這個就是關於第二章還有第三章,我會跟大家分享的內容。
主持人:
我相信大家很好奇這個是什麼,可不可以簡單講一講這六個步驟呢?
尋意老師:
第一個步驟,先確認你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第二個步驟,跟我們的潛意識來進行一個適當的連結溝通。
第三個步驟,跟我們的潛意識去溝通確認你會進行正向的意圖,究竟是什麼?
第四個步驟,我們的潛意識有智慧跟創意的功能,請潛意識幫我們找出可以替代舊的問題,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好的新作法,到底是什麼?
第五個步驟,請我們的潛意識帶著我們找出的這些方法跟我們的內心去做溝通,看看所找出的這一些新的步驟,是不是我們的內在,全都同意呢?
第六個步驟,我們跟我們的內在全部都確認之後,大家也都一致通過之後,要請我們的所有內在都一致同意,能夠確保新的行為能夠去產生。
這個就是六步驟重新架構的最主要的一個框架、步驟跟方法。
主持人:
我覺得一般的人可以好好的去使用它的話,你要邁向你想要的、理想的,不管是想要的境界或是想要的層級,應該都可以的。
接下來,這本書跟我們談什麼呢?
尋意老師:
這本書在第四章還有第五章的這兩個內容,我覺得可以相互對照來看。
第四章談的是人的信念。
信念就是我們相信什麼樣重要的觀念,自始自終都相信。
信念這個東西會有點像是我們後天透過生活經驗、教育、身邊的人親自的示範所形成的,所以信念這件事情它會比較偏向於後天形成的這個內容。
在這裡,第四章討論信念,它談到了相當多的NLP的一些方法跟技巧。
有哪些的方法跟技巧呢?
例如說,透過感官的變動、移轉,這個在NLP裡面,叫做次感元的全盤移轉,
或者說次感元的一些了解跟辨識的部分,這個部分大概是在這本書裡面的104頁,提到相當多次感元的內容。
各位聽眾如果想要更了解什麼叫做次感元的話,同樣可以參考安老師的這本書,30個小練習,讓我們生命大翻轉,NLP工具箱,第82頁,裡面提到的次感元更加的詳細,也更加的清楚。
除了次感元,這樣的NLP工具之外,要調整改變一個人的信念還可以有很多其他NLP的方式。
例如說,像在這本書所提到的豐資狀態,豐富資源的狀態,這個其實在NLP裡面,我們有用到一個比較聚焦的一種說法,叫做卓越圈內容。
卓越圈內容,同樣在安老師的那本書上的第229頁也有提到更加清楚的卓越圈操作的相關步驟。
在書裏面的相關工具,還會提到一個叫做心錨,這些內容都是NLP的工具,用來改變調整一個人信念的一個方式,在書裏面其實都提供了一些大致的操作方向跟作法。
各位聽眾與讀者,如果想要了解更詳細的話,就是請參考NLP的相關書籍,包含我剛剛所提到的次感元、卓越圈,還有心錨的這些東西。
在這裡我想要針對信念這件事情來分享一下,在書裏面提到了相當多的具體可操作步驟化的一些方式。
除了這些東西之外,我自己在看最後贏的,想法和你不一樣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其實還蠻打動人心的地方,反而是在這本書裡面提到的各個章節提到的故事。
這些故事,我舉一個例子,像大家很熟悉的華特・迪士尼,他之前曾經被報社開除,原因是報社認為他沒有創意,結果華特・迪士尼,他後來創辦了這麼龐大的迪士尼樂園,還有相關的一些迪士尼的影音事業,這是一個相當激勵人心的故事。
或者說像大家很熟悉的籃球之神,麥可喬登,麥可喬登在高中的時候,是被校隊給刷出來的,因為就是他的身高不夠高,可是,後來我們看到的喬登,在整個籃球舞台上面精彩的表現。
同時也看到了像J.K.羅琳,哈利波特的作者,當初她只是一個很微不足道的小作家,投了10多家出版社都被拒絕,直到最後一家被採納、被接受的時候,後來才出了一系列的哈利波特。
我覺得這一些小故事在書裏面提了各個角度,各章節裡面提的相當的多,除了在看書裡面提到的這些概念、具體操作步驟之外,看看別人是怎麼樣去過他的人生,克服各種不同的挑戰,讓自己成為最後的贏家,我覺得這是很令人感動的故事還有安排,我還蠻喜歡在這本書,分散在書裏面各個的這樣的小故事,這個部分的話,覺得信念這件事情,雖然是後天形成的,同樣也可以透過心理學的方式去做調整還有改變,這是第四章的內容。
接下來,到了第五章,討論的東西叫做五大贏家模式,站在我的一個整理看法上面,我會歸納這叫人的性格。
性格這個東西多半是天生的,有的人在後天的生活上,可能經過一些重大的轉折,產生一些性格的變化,總歸來講,性格是以先天為主,帶上後天的盡力所形成的。
在這裡要稍微補充一下,由於原作者使用的名詞,相對比較少人使用,依照原作的名詞,翻譯出來的中文叫做後設模式,這個在NLP中文當中有其它的定義,所以對於這五大贏家性格有興趣的聽眾,可以去查找後設程式這個名詞,相對可以找到更多更完整的資訊。
接下來,第六章還有第七章的內容,在這本書上面,其實第六章跟第七章都是屬於一個大的主題,叫做你要怎麼去達成你的目標,既然我們要達成我們的目標,如果分成兩個大步驟,第一個大步驟,我們要先完成我們的目標設定。
在書裏面,我覺得有一個相當好的,而且比較少人會去留意到的,我們在設定目標的時候,請讓自己有得到目標的那種感受,不只是設定一個致上的目標,而且還是一個具有情感的一個目標。
具有情感的目標就是對於這個部分,我們是有感受的,這個目標設定,我覺得很少人會去留意到的,但是我覺得相當重要的部分。
目標設定是第一步,設定完目標之後,我們就要透過行為來讓目標落實,這就是第二步。
在這裡,行為落實,在書裏面提了一個非常好的一個觀念,叫做行為契約。
透過對我們的目標,設定一個契約,讓這個目標能夠真正的被達成。
在行為契約上面,我覺得有一件事情超重要,既然是契約的話,就不會是只有一個人,會有另外一個人來監督我們,這個角色叫做夥伴。要達成目標有夥伴在旁邊監督,是一件超級重要的事情,這個也是很多成功類的書籍上面比較少提到的。
當一個人的目標設定好的時候,只靠意志力這件事情是不夠的,很多學習過心理學的人就會知道,人的意志力是全天底下最不可靠的能力之一,人的意志力不可靠,而且普遍的沒有那麼的堅強的時候,我們就不要靠意志力了,就靠其他的方式。
就像書中所提的,由夥伴來監督我們,這件事情很重要,而且怎麼樣去選擇一個適合的夥伴,在書裏面提到兩個條件,
第一個叫做我們常見面的人、常常有互動的人。
第二個條件,這樣子的人,他是會希望我們能夠更好的人,例如說,我們的親友、家人、朋友之類的,這個其實我覺得還蠻重要的。
我們不見得會選例如說你的同事或者說你的競爭對手,去當監督你的夥伴。
我覺得他在這一個制約行為的契約上面,其實寫的很詳細,寫得太詳細,我們沒有辦法用太短的時間去介紹它,我就挑了一個叫做夥伴這件事情。
主持人:
千萬不要找損友,明明要減肥,拼命傳好吃的照片給你,這個好像不錯吃唷!你覺得怎麼樣?你就容易陷入那一種迷惘。
我在想,最後贏的想法和你不一樣,我相信還有很多細節的內容,就留給聽眾朋友好好的去閱讀,今天謝謝尋意老師跟我們分享這麼多。
尋意老師:
謝謝安老師,謝謝大家,祝大家都能夠在人生的路上,不斷的贏下去,成為最後的贏家,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
重點整理:
1.一句話來總結這本書,可以具體操作的成功學
2.這本書的內容可以具體操作的方式,NLP和其它的實用心理學
3.自信心的心態的建立
(1)要不斷努力的去克服中間過程的挑戰
(2)在中間過程裡面,有衝不過去的時候,要不斷的自我鼓勵、自我對話
(3)遠離會唱衰你的人
4.不被看好的時候
(1)遠離唱衰你的那些人
(2)親近跟你有相同目標的人
5.最適合成功者的心態-成果導向心態
6.達到成果導向心態的方法
透過意識的層面去進行-內容重構
透過理智面的方式-情境重構
7.信念-我們相信什麼樣重要的觀念,自始自終都相信
調整改變一個人的信念,NLP的方法跟技巧
(1)次感元的全盤移轉
(2)卓越圈內容
(3)心錨
8.這本書打動人心的地方
各個章節提到的故事
9.五大贏家模式-歸納為人的性格
性格是以先天為主,帶上後天的盡力所形成的-後設模式
10.在設定目標不只是設定一個致上的目標,還是具有情感的目標
11.行為契約-透過對我們的目標,設定一個契約,讓這個目標能夠真正的被達成
當目標設定好只靠意志力是不夠的,有夥伴在旁邊監督,是超級重要的
by ilikeradio | 10 月 22,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2
作者:田安琪
出版:商周出版
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y8eosdhl
★愛 向來都是從自身開始的
向內在尋找你所需要的吧
它們會幻化在你外在的生命裡
你是一棵生命樹
靈魂的經歷雖然變化多端
但從過程中淬煉的養分
始終在灌溉這株不斷伸展的樹
無常的是經歷
永恆不動的是這棵被滋養的樹
大樹與其說是要庇蔭別人
不如說它僅僅專注在自己的成長之上
當它持續地開枝散葉 自然會庇蔭更多人
愛 向來都是從自身開始的
內文: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舊書,大概差不多十年了!
安琪:
九年前。
主持人:
對,九年前的書,現在重新修訂版,這本書是什麼呢?我聽見天使,是田安琪的第幾本書?
安琪:
第一本書。
主持人:
哇!
安琪:
謝謝我們的安安主持人,又給我一次機會,呵呵,我第一本書出來的時候,不曉得有沒有上你的節目?
那時候九年前,說十年前也沒有完全不對,因為這本書大部分的文章是我十年前開始動筆的。
要聊聊這本書的起源嗎?
主持人:
對,聊一下。
安琪:
我覺得現在因為疫情的期間聊一下這個起源,好像會有一點鼓勵的作用,我來說一下好了,因為最近很多學生都面臨到接不到案子,或是失業的問題,對不對?
我想好像越來越普遍了,街上的那些店、餐廳等等,好像越來越多都歇業了,對不對?
我那些學生接案子來做的或者他是表演者,或是展覽會場的工作,因為這一些在現場的這種活動都已經停了,好萊屋的那些電影,都已經暫停了,對不對?
所以很多人的工作受到影響,收入當然就銳減。
這幾個禮拜以來,時不時我會鼓勵一下學生,其中有談到這一本書的起源,總而言之告訴他們,很多時候我們生命的機會點、轉折點,都是它一開始觸動的原因,可能都是走投無路。
當時我這一本書是怎麼來的,我根本沒有一種想法要出書,話說是在2009年的年底,11年前的年底,在寒冷的耶誕夜,我的心當時也是挺寒冷的、挺寂寥的,因為才剛剛離婚,大量的時間空出來了,我印象中那時候開始準備要進入耶誕季,我的心就有一點忐忑不安,想說,哇!這個是十幾年以來,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在自己一個人,租屋的空間裡,要度過這個節日耶……
我當年是沒有選擇跟朋友一起,有一點難以回想當時的心情是如何,總而言之我最後是選擇自己一個人在一個頂樓加蓋的租屋的空間,要過這個耶誕夜,其實很害怕自己會心情不好、會太寂寞,內心總有一個部分,比較積極向上的、比較陽光面的那一部分。
它就敲敲我的門,欸欸,田安琪,妳要不要想一下,妳有沒有什麼事情是一直想做而沒有做的,那現在時間不是大量空出來了嗎?妳要不要就去開始做了呢?
那時候回想了一下,瞬間就想起來,我曾經在兩年前,2007年開始,好像就一直很羨慕別人做那一種美食部落格,你知道嗎?然後我就想說,有一天我時間控下來,我一定要開始,也開一個這樣子的部落格,把平常那一些吃喝玩樂的東西,都放上去這樣子。
所以我在2009年12月24日那一天晚上,我就自己,反正要怎麼設部落格都google的到,我就自己設了一個部落格,一開始的確是放一些吃喝的照片,另外一個路線就是吃喝玩樂路線,另外一個路線就是我翻譯的那些天使講的文章。
很多人認識我好像是從這個地方開始,我從進入到身心靈這個領域的一開始,我就很喜歡看,固定的,去看每個月某一個靈媒,國外的靈媒,下載的天使講的訊息,麥克天使講的訊息,每個月每個月去看,後來就開始翻譯,兩年之後,部落格開始另外一個路線是翻譯,剛開始是這樣,到2010年的時候,就是10年前,突然有一天就鼓起勇氣,開始寫自己的故事,當然那個時候最觸動自己的就是離婚這件事。
我在這個過程裡面的心路歷程,還有在這裏面的一些自省,當年是要鼓起勇氣的,現在可能因為臉書這些社交界面的關係,很多人就開始比較會表露自己,可是十年前其實不太是,所以那時候我真的是鼓起蠻大勇氣,開始寫自己的這些心路歷程,是揭露很深很深的,我很意外寫出來之後,很受歡迎,其實一開始好緊張,後來發現好像很多人很喜歡看,在裡面好像也有一些收穫,我就大受鼓勵。
在當時好像並不多見,所以我就笑稱自己叫做裸奔文。
主持人:
赤裸裸的。
安琪:
就從那些文章開始的,我有一位讀者,因為看我的部落格發現這一些裸奔文,自己用word檔,收錄下來。
文章不是每一篇都這一種,有一些其他的文章,各種分類,有一些是轉載、有一些是翻譯的,他就取這些裸奔文,把它收錄起來投稿給出版社,不是自己投稿的,
真的喔!厲害厲害!
安琪:
是我的讀者,我還記得一開始,不要說第一家是哪一家,因為那一家沒有約成,然後第二家約成了,就是商周,而且談得好順利,我發現那天陣仗好大,除了總經理還有我的總編,現在我叫他藍大人,徐藍萍,第一次看到他們,就是在十年前的這個咖啡店之約,相談甚歡,當場就確定要簽約,所以這本書是真的就是在耶誕夜的那種很寂寥的、很害怕孤單、孤寂的心境之下,然後轉念而成的。
我有時候會用這個故事來鼓勵學生,特別是這個時候,很多學生案量大量的減少,甚至是失業。
其實我人生不是只有這一次,我講的第一本書出現的這個,這一次,是在一種好像是谷底裡面反轉出來,還有其他的,好幾次也都是這樣子,這一次暫且不說,因為今天的焦點是這一本書,所以我就先談一下這本書的起源。
主持人:
對呀!所以是在那個之前,妳在翻譯的時候,就是跟天使比較有緣,還是是因為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妳特別對天使這個……為什麼我聽見天使,對不對?
安琪:
一心不問這個問題,我都忘記我這本書有一些高靈訊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其實是在之前就有了,在此之前,我就發現我眼前出現一些畫面不是隨機的那些雜訊,其實背後都是有意義的,那我就是慢慢去透過,更深入那些畫面,然後去體認出來,那個畫面帶到的那些訊息是什麼。
我好像是從2010……我沒有記錯的話是2010年的三月開始接個案,去幫他們redindg一些高靈的訊息,不過五年前停了,我停止接個案了,想空更多時間看書,作別的事,教課這些,所以是在這本書之前就有了,只是那時候都以為是沒有意義的東西。
主持人:
那這麼多高靈,你為什麼會這一個特別取名為天使?
安琪:
其實這也是一種方便的說法,因為如果只是翻這本書內容,有一些訊息的來源並不是天使,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知道有蓮華生大士,是因為這一本書。
我當時是完全沒有接觸過佛法的,我不知道蓮華生大士是什麼,我不知道祂是誰,我甚至不知道祂是什麼,然後那個訊息就……因為我被賦予這個任務,就只好一個一個回去問這個訊息的來源是誰,那祂說蓮華生大士的時候,我後來就趕快去google這是什麼,我才認識蓮華生大士的。
提到祂,其實在reding的過程,這一篇算是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我每次要講出口之前,我都還是會稍微躊躇一下,因為我知道很多這個學藏傳佛教的這一些信徒們或是學生們,他們都把蓮華生大士當成是最高上師,祂也有祂的形象,我去google蓮華生大士,會看到祂就是兩撇鬍子,可是在我當初這個reding的時候,蓮華生大士跟我是一種非常非常親近的能量狀態。
所以我其實在後來這幾年,比較接觸佛法之前,我都一直叫祂是我天上的爸爸,後來反而是接觸佛法之後,發現祂好遙遠,呵呵,當初在reding的時候,他非常感動我,所以我覺得祂好親近,而且我覺得是一種在天上的父親的那一種感覺,那祂是以側面來示現在我眼前,面容並不是很清楚,但是後來祂離開的時候,我是看到遠遠的天際,天際線上一個非常非常巨大的飛碟,那個飛碟是閃著光芒,然後我看到那個閃著光芒,我就知道祂在跟我講什麼,後來是用那種畫面離開的。
所以我就想說蓮華生大士難道是外星人嗎?那現在我也不敢亂說了啦,呵呵,我知道祂是一位,尤其是藏傳這個法脈的最高上師,現在不敢亂說,但當時我得到的這樣子的一種訊息顯像在我面前。
主持人:
所以你是屬於那一種會看到的那一種?
不是那種只會感應的那一種?
因為有些人會聽見,妳知道嗎?就他是聽見,但是看不到。
安琪:
我也會,但是那個要更深的時候,我才會聽見,而且那個語言會很清楚,一般時候,我不用太到定靜的狀態,不用太入定的情況,我眼睛閉起來就會有畫面,那一些畫面就是會告訴我一些訊息,那一些畫面是在我內在的屏幕上面顯現,不識像是第三眼投射出去的,祂投射在我的內在的屏幕上面。
主持人:
妳說到這個,我常常跟一個朋友在開玩笑,他說他的高靈是在他的視線角度的邊邊上面。
安琪:
我大概知道那個意思。
主持人:
所以要他怎麼形容祂是怎麼樣,他只是感覺到祂在,但是他沒辦法把祂看出來,我說你就轉頭啊,他就說怎麼轉都還是在他的……
安琪:
不是,像那種情況,因為祂如果要投射在我面前的話,要用第三眼,第三眼就不是我們左右兩隻眼睛平常聚焦的方式,所以他只是覺得是在視線的邊緣,事實上是因為那一邊沒有辦法用兩眼聚焦,第三眼才看得清楚,那他要練習慢慢這樣兩眼不要聚焦,他就可以慢慢讓那個畫面變成到比較中間一點。
主持人:
是是是。
安琪:
你要這樣跟他講,主要是因為平常我們的肉眼障礙了我們的第三眼。
主持人:
因為這個其實有牽涉到另外一個,比如說我們在靜坐冥想的時候,搞不好是你的眼睛是在看你在靜坐這個角度,而不是你坐在那邊看到外面這個角度,這樣子。
安琪:
對,呵呵,這個其實裡面是各種情況有各種的原理,那個以後有機會可以慢慢說,不過老實講,就是每次學生在跟我分享靜坐的時候,看到什麼,我會看情況回應,大部分時候我都會提醒學生,不要太著相。
所謂靜坐就是要我們心靜下來,如果一直在抓那些畫面會變更忙,主要說要讓心靜下來,在過程裡面,如果這裡面有一些什麼,我們可以去取擷的,不排斥就是了,都可以運用。
主持人:
那這本書還有提到什麼重要的呢?
安琪:
大概分四個章節,第一個章節就是單身,我們的總編幫我訂的這小章節題目,覺得很棒,第一章單身溫度,因為我剛剛講這本書的因緣是這樣來的,是從婚姻裡面出來,所以名之為二次單身,呵呵。
第二章療癒之境,就是我怎麼樣重新,把比較起伏的狀態慢慢撫平,這個療癒之境,第三章師法自然,因為我熱愛大自然,我剛好在出書的那一段時間,去學農耕,去學友善農耕。
我在陽台也種了很多花草樹木,還自己種菜,現在還在種。
主持人:
妳忘了妳以前說要在花蓮種……農耕……
安琪:
對,那個是差不多我出書的時候的事情,這本書當時出版的時候的事情。
第四章靈魂旅程,談的就是比較更高層面的事情。
這四章其實也算是有它的次第,這個是我聽見天使的四個章節。
主持人:
妳這個會不會就像人家說,就好像要修為要有一些劫數?
安琪:
好像有這個說法,不過我覺得這一切,反正就是因緣成熟,事情就會發生,我們多生累世以來,總是跟不少人結了因緣,這中間一定有業,那有業就會促使我們會再碰面,然後中間會再有交流,會有知見,會有摩擦,就看各自能夠藉由這些再相逢,去怎麼樣子,回頭看看自己,然後產生一些修練,最後了結那個果。
主持人:
沒錯!
安琪:
我的這一本書第一章,第一個題目就叫做某些關係,因結束而圓滿。
業力是中性的,總而言之藉由這個業力借力使力去使用自己,把那個業修到平衡,才是圓滿。
主持人:
所以我們要感謝那些來搗蛋的,來毀滅我們的人。
安琪:
對呀!當時都不會覺得耶!都只是覺得很圈叉,呵呵,但是慢慢地因為掌握一些方法,比較能夠第一時間先停止那一些內心的謾罵跟嗔恨,要慢慢回到自己,就更早回到內在平安,不過,每一次還是需要一個過程,每一次過程好像都會再短一點,過了這個過程,再看,就會知道,哎呀!反正每一個事件都可以當作成就自己的踏腳石,不管它是佛還是魔,對不對?
主持人:
那會不會有一個狀態,好像玩的遊戲跟人,其實都差不多,每次都一樣,然後我們還是沒辦法……
安琪:
那就是業的關係,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藉由一些自省或是自我覺察的方式去看盪那個業,是從哪一個內在的機關開展出來的,如果沒有辦法藉由那一些業或事件看到因,起因的因,那就會一直重複,而且會雪球越滾越大。
主持人:
所以都不是別人的問題,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囉?
安琪:
其實是各行各的業,你不能說殺人犯沒有問題,對不對?
但是就是說殺人犯,他為什麼殺了這個人?
兩個人之前一定有因果,特別是我們旁觀者,
為什麼看到這個壞人,會這麼氣憤?
另外一個人看到這個壞人,覺得普通?
有一些人就是會特別氣憤,所以我們必須要藉由這些因緣去看到自己的這些貪嗔癡,內在那一些情緒,或是那一些貪嗔癡是從哪裡來的,藉由那一些惡人去看到我們自己。
惡緣到底有沒有錯,他得扛他自己的業,所以是分開來看的。
主持人:
最近的一些打著公平正義的口號……我覺得是不是就好像這本書在講,我聽見天使,他們其實不是惡魔,是天使這樣子?
安琪:
對,呵呵,就是看我們怎麼樣去運用這些機緣,如果不會運用的人,其實佛跟魔都很好用,如果只看別人不看自己的,就會覺得這個世界好像很多人在為難自己,對啊!要看怎麼運用。
主持人:
今天謝謝安琪,雖然短短跟我們講了這一些,我聽見天使裡面的一些重點,剩下就請各位還沒看的,趕緊去買這本書來看囉!
安琪:
對,這一次是換書封,換封面。
主持人:
很漂亮。
安琪:
對,歡迎大家去購買,謝謝。
主持人:
商周出版社的書,謝謝。
安琪:
謝謝一心。
重點整理:
1.聊聊這本書的起源
2.這麼多高靈,為什麼特別取名為天使?
3.這本書分四個章節
單身溫度
療癒之境
師法自然
靈魂旅程
4.都不是別人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
業的關係與因果
by ilikeradio | 10 月 22,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2
作者:彼得.霍林斯
譯者:呂孟娟
出版:方言文化
連結:https://tinyurl.com/ycjte3qm
心情一鬆懈,忍不住又耍廢過一天?
總被說三分鐘熱度,不想再一事無成?
大腦惰性、害怕失敗、錯立目標、沒時間感、難擋誘惑……
「情緒」和「行為」,將決定你能否堅持到底!
歐美學界權威研究!學會情緒調解+行為系統化,開啟自我驅動力,
從此不再藉口懶散、半途而廢!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個,我覺得是大家的問題,就是你可能對很多事情都會拖延,你會很多事情就會delay……或是你很多事情想要辦,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常常有一些理由。
為了這個怎麼解決的方法,最近看到方言文化出版了一本很好書,停止拖延的情緒行為動力學,也很開心地邀請到這一本書的主編郭盈秀,盈秀來跟聽眾打個招呼吧!
盈秀:
大家好,我是方言文化的主編,盈秀,請大家多多指教,這一次負責這一本停止拖延的情緒行為動力學。
主持人:
為什麼會想選這本書來出版呢?
盈秀:
關於拖延這個部分,一直以來其實都是大家還蠻關心的問題,包括我自己或是可能小安周遭熟悉的朋友,都有可能會有這個拖延的問題,不管是不是自己知不知道,可能或多或少會有。
比如說,像我們現在工作、生活都很忙碌,可是還是會有些事情……
「我可以明天再做嗎?」
光是這個想法,就是一個拖延的想法,只是你後來有沒有拖了一天或兩天,還是拖了很多天,才把這件事情完成,我想這個拖延一直是很多人心中的痛。
這個主題一直都還蠻多人關心的,我們編輯平常在觀察市場的動向,在我們的書上一直是關心的主題,因為我們會需要去選出相關的方面,覺得看到很多人這樣子的困擾,所以在發現這一類的書籍的時候,我們就覺得出這樣的一本書的話,可以提供給讀者,蠻好理解的一本書,希望可以選這本書,製作出版出來可以提供給讀者,如果有需求的話,可以成功地找到一些方法。
主持人:
那我們開始來跟聽眾朋友來解釋一下,這本書的書名,停止拖延的情緒行為動力學,這是什麼意思呢?到底在講什麼呢?
盈秀:
停止拖延,我想這四個字其實很淺顯易懂,大家都知道,就是拖延這些行為,我們希望把它停止,或是把它避免減少,之所以會在書名上寫情緒行為動力學,是去輔助說明,希望在這書中的主旨,希望教給大家的方法。
可以直接從字面上去做拆解,顧名思義,要停止拖延的話,必須要有動力去做事,那我們要有動力去做事的話,其實我們就可以從情緒跟行為兩個方面去切入著手,去增加你的動力。
等於是說我們把它結合起來,就變成是一本透過情緒跟行為去增加你的動力的學問,藉由這個學問來停止你拖延的狀況。
主持人:
所以學了以後,大概很多事情就可以完成目標囉!
盈秀:
是,就像小安你講的沒有錯!
基本上只要能夠在這兩個方面都有去著手切入,有去實行它裡面的方法,完成目標應該是超過一半的機率。
接下來就是看個人,依照不同事情的性質去使用它裡面什麼方法,進而達到你希望達到什麼樣品質或什麼樣程度的完成度。
主持人:
那我們趕緊來跟聽眾朋友來講一下,到底它有什麼撇步,可以來幫助不管是讀者或是聽眾,可以解決這一件拖延的事情。
比如說,它裡面有舉一個,誘因捆綁,到底怎麼做呢?
盈秀:
這個誘因捆綁,比較淺白的說明,它是利用一個自我獎勵的方式來幫助你在做事的過程中,達到不會拖延的狀況,進一步來講的話,比如說,我今天做一個案子,過程可能會需要跟客戶交涉,或是需要跟內部交涉,還會有一些可能內容的困難度,我需要去解碼或等等之類的。
因為我做這個東西當中,一定不可能每一個過程都是愉快,有時候可能會因為很困難,或是心情不愉快,或等等……會想要停下來,這時候就可以採取這個誘因綑綁的部分。
你可以設定一些……比如說你完成到哪個部分,可能工昨的時候……書中舉例是講,你可以邊聽音樂邊工作,聽音樂對你來講是愉悅的事情,把會讓你愉悅的事
情,讓你可以跟現實生活中,可能會讓你比較辛苦的工作結合一起,讓你這個過程不會太痛苦,甚至可以一直持續下去。
有點像在你的整個做事工作過程之中,去增加一點愉悅的程度,所以才有這個叫做誘因綑綁的整個過程。
主持人:
像我有一些朋友,覺得他很有趣,就像你說的,他工作的時候有我們講的專屬的音樂,很有趣哦,他那些音樂出現的時候,就覺得我已經踏入這一個很好的計畫,我可以很愉快地進行,所以他在這一段播放特別的音樂,古典小提琴那一種,可以讓他很細微的安靜在自己的工作的氛圍裏面,所以他也會把手機像我們突然去找他、line他,他整個氛圍就打亂了!
我覺得這個例子就像妳剛才講的,因為他以前就埋頭苦幹也不放鬆,常常就被瑣事給限制住,很多事情就會一直delay。
他也嘗試過清晨早一點起床……
我有跟一些人討論,搞不好清晨早一點起床,思緒更清晰的時候,也許可以做個簡單的運動或是像書裡面有教的一些正念的冥想,讓自己的心安靜下來的時候,再去做這些工作,效率聽說是比較好的狀態,這樣也是一種把它綁在一起的好方法嗎?
盈秀:
是,沒錯!
除了像你講的之外,找一個對自己比較正向的幫助,也可以讓你的過程是比較不會辛苦、那麼難以完成的。
主持人:
那可不可以來跟我們講,書中裡面有談一個東西,40-70的原理。
盈秀:
像40跟70的話,從字面上的意思是說,當你做這件事情,你可能會需要一些資源去做這些事情,如果你手上只有不到一半只有40%左右的資源的話,就代表你可能準備不充足,先不要行動,可是如果你超過一半以上,甚至接近70,在40跟70左右的準備程度,其實你就可以開始行動,不需要等到百分之百或是九成以上才要開始行動。
這個原理有點像是稍微轉換每個人的一個思考模式,如果你的準備太少,只有40%的話,你就想說試試看再做,這樣反而是叫魯莽,因為你連一半都不到,可能做了之後,幾乎是注定會是很容易失敗的方向。
可是如果你有超過一半,甚至超過一半到70左右的話,等於是你已經某種程度的掌握,你只是差一個行動力,那藉由這個先試試看,這時候把試試看這個想法放進來,先行動之後,反而促使你再去找更多的東西加進來你的任務或計畫當中,某種程度也算是邊做其實也會邊去掌握,更清楚去調整掌握一些狀況,這樣反而可以增加你的積極度,也可以提高事情的完成度。
所以它才會講40~70,大家可能會想說,我不能準備的多一點,可能九成或是百分之百之後,再去完成,這樣不會比較好,也可能失敗率比較低,這樣子反而是更不太會去做,人都有一個心態會想說,我已經準備那麼多,覺得不會少什麼少什麼……開始會去想很多。
因為開始會去想得比較多,會不知不覺想要要求所謂的完美,反而會裹足不前,就會變成什麼都沒做,什麼都沒有做其實就會進入到一個拖延的迴圈裏面,就不是一個很好的方法,會一直無謂的等待,這就是40跟70大致上的狀況。
主持人:
像第一章有在講,有一些架構,用頭部,脊椎,四肢,心臟,就是這些我們剛才我們講的那個比例,就好像你可能架構裡面的某一個部分,可不可以跟大家來講架構到底在談那些東西?
盈秀:
這本書有趣的地方拖延的相反的概念,你不想拖延就是要堅持到底。
堅持到底的話,就像你剛剛講的那個部分,他是用一個人體的概念來看,需要具備四個能力,專注力、自律、行動力跟堅毅不拔,就切分成人體來看。
頭部是專注,你必須要專注聚焦在某個事情上,才有可能在這個事情上進行下去。
自律,是用脊椎,我們平常在接觸健康訊息,人的心情好壞或精神壓力,有一個說法是說會透過背部脊椎所展現出來,如果人不舒服,就很難規範自己的狀況,很難自己控制自己,碰到一點點狀況,就很容易會受影響。
自律跟專注是息息相關,因為是連著頭部的主軸,很重要的一個中心概念。
行動力,四肢,我想應該還蠻能夠理解,因為當你有了基本的主軸之後,你還是要動起來,事情才會開始、才會有進行下去、才會往目標前進。
四肢就是手要動起來,或是腳要動起來,到處去拜訪人家、拜訪客戶等等。
有行動的話,事情才會進行下去。
最後一個,堅毅不拔,心臟,就想成說是像馬達一樣,因為每個人的體力或精神力是有限,中途難免會遇到一些狀況,如何讓它可以休息一下之後,再持續下去,這個馬達是很重要的。
用身體去切分這四個概念,這一個就是堅持到底的中心主軸,只要能夠達到這個堅持到底的狀況,就可以去停止拖延。
主持人:
剛剛我們在講,也許你在做很多計畫,你可能要等東風,不知道要等到什麼時候,可以依照剛才這幾個架構,可以開始分類,專注力,先從這一件事情裡面的一個小計劃或是小事情,先做了一些或是什麼,才有辦法一件一件把它組合起來,就像書裡面講的,變形金剛或是組合金剛的方式把它完成,這個是很重要的,否則很多事情,如果是一個團隊,也許你很急,人家很慢,你也沒辦法啊!對不對?
這時候你可以先進行其他的,慢慢你會有一種感覺,就好像剛剛大家已經都集合起來,這所有事情的,不管你要做哪一些事情,哪一些資源或是哪一些動作,甚至於我們講的,老天都會幫你,讓你這一段時間都剛好沒事,就可以好好的把自己的做好。
可不可以最後來跟大家講,書裡面還有一個蠻有趣的,10-10-10法則的鍛鍊意志這一個部分呢?
盈秀:
關於這個10-10-10法則,簡單的講,第一個10是10分鐘,第二個10是時效,第三個10是10天。
基本的一個概念就是給一個時間的區間,給自己一個彈性的時間空間,幫助自己去檢視思考自己的狀況,決定這件事情會繼續下去,還是要去調整方向,進而不要那麼拖延。
這樣講可能有點籠統,書中舉的例子是說,我們可能在過程中,不管是做事情,或是我們去學東西或是工作,有時候學生在準備報告、準備考試的時候,可能有時候會覺得準備的過程很累,或是它真的不好準備,可能快要輸給這個困難,慾望、誘惑等等,可能甚至想要停下來,可是我們心裡也很清楚,停下來不一定會有好的結果,或是這件事情就這樣算了。
可以就這個法則自己問說,好我現在先不做,ok,過了10分鐘之後,我可能會是什麼樣的狀況,或是10小時之後或10天之後,還是這樣的狀況,我會怎麼想?
用這個時間的部分強迫去思考如果不做這件事情或做這件事情,之後可能會是面臨什麼樣的狀況。
那這個狀況對你來講,比如說你的心情,對你的影響是什麼?例如說,你的心情感覺如何?或者是說會影響工作到什麼程度?或是說會不會影響到你的成績或是什麼之類的。
藉由這樣去思考之後,就可能會知道這個影響到底對我……可以藉由這樣去評估我到底這麼做的方式ok嗎或是不ok,要不要去調整或者需要尋求協助等等之類的,讓你不要一直停在原地打轉、去拖延,這樣反而不會是一個好的方向。
主持人:
我覺得郭主編跟我們講的這一個方式是非常好的,最後有沒有什麼要提醒各位聽眾朋友的呢?
盈秀:
透過這本書,我們可以理解到的是拖延這件事情,大家真的也不要去害怕或逃避拖延這件事情,拖延某種程度算是還蠻正常會發生的。
去正視或理解拖延的狀況,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之後,讓你正在進行的事情有一個更好的調整的方向或是有一個新的開始等等。
從書中我們可以知道,其實有時候你想拖延,有可能是代表你面臨到一個關卡或是什麼的狀況,難免讓你產生拖延的事情之外,可能反而是一個新的契機,可以讓你好好檢視現在目前正在進行的狀況是有什麼樣的一個關卡,或是需要調整的狀況,藉由這樣去善用書中的方法,像誘因綑綁,剛剛提到40-70等等,讓你的事情之後進行的更順利,甚至對你的未來或等等,更有幫助,你的心情也會更愉快。
希望讀者可以不要去擔心拖延這個問題,拖延是很正常的。
問題在於你有沒有正視它,用一些方法去改變它,也不要自己悶著頭做,擔心有這個拖延狀況的話,要尋求你周邊的資源,這樣才能更快去克服這個狀況。
主持人:
否則就要認真來研讀這本書,停止拖延的情緒行為動力學,方言出版的一本非常好的書,謝謝。
盈秀:
謝謝,謝謝小安。
by ilikeradio | 10 月 22,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2
快速顯化的奇蹟,就在正面的信念中
讓身心進入希塔波狀態,結合大地的能量,以無條件的愛清理內在負面情緒、改造潛意識,進以接收生命的豐盛,讓生活中的所有美好都能心想事成。
作者認為人類的頭腦處於希塔波(θ波)的狀態,是最適合讓意念起作用而達到身心靈療癒的目的。
希塔療癒能幫助你解決生命不同層面的課題,舉凡婚姻、健康、金錢、社會關係等,都有開解的方法,讓同處於困境的你,找到一個明朗的出口!
今天安一心老師將為你專訪【希塔療癒:世界最強的能量療法】譯者安安老師,為你解開層層疑惑。
希塔療癒-博客來購書連結:
https://pse.is/QAKX9現在透過此連結網站下單,可以送40分鐘安老師音檔!
四月份在下單購買可以加老師line,為您收訊造物主給您的訊息喔!
小安: 親愛的聽眾朋友們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個療法,在我們台灣的或是亞洲市場,是全球都已經開始流行的一個療法。希塔療癒是目前世界最強的能量療法,中文版的新書也最近剛出,我們今天請到安老師
安安: 各位聽眾大家好
小安: 可以先跟聽眾朋友們聊一下什麼是希塔療法?
安安: 好的,在這邊跟各位觀眾簡單的介紹,源自於美國的希塔療癒,創辦人Vianna Stibal 在20多年前,膝蓋長了惡性腫瘤, 透過這個方法療癒,腫瘤不見了,原本是在核電廠當警衛的她也有三個小孩,後來因為這件事後大家口耳相傳爭相要去了解以及學習希塔療癒,全世界目前有60多萬的希塔治療師,簡單來說希塔療癒就是一個冥想祈禱的方式,透過這個方式我們可以來切換我們的腦波,平常在聊天的時候是處於一個貝塔腦波的狀態,透過冥想的方式,腦波的速度會變慢來達到希塔腦波,這是一個初學者很容易就可以被引導的一個療法
我介紹一下什麼是希塔腦波,它是一個靈性的腦波,一個創造的腦波,這樣的腦波可以連結到造物主與宇宙源頭,時常連結這個腦波對身體也有好處,平衡我們的多巴胺與血清素,讓你的情緒非常開心與穩定,希塔腦波的週期大概每一秒4-7個循環,大家在孩童時期的腦波就是處在一個希塔腦波的狀態,所以孩童時期發生的事情都會深深地放在我們的潛意識裏面,我們人生有85%都是潛意識在主導,所以可以用希塔的方式來連結宇宙或是造物主,甚至是你信仰的神來做祈求,這個用法主要是用來啟發身心靈的,在這個狀態你可以去改變事實甚至是接收訊息,這個療法改變了我的生命,不論性別年紀宗教都可以學習
小安: 我們的腦波其實分成五大類,阿爾法波、貝塔波、希塔波、嘎瑪波、德爾塔波,這五個腦波其實一直存在著我們生命當中,希塔療法主要談到當我們進入到希塔波時潛意識的轉化,所以為什麼會說它顯化很快,也就是所謂的心想事成,因為思想可以先創造,再從你嘴巴說出來後就可以達到。
平常是只有冥想的時候才能達到希塔波嗎?
安安: 這個希塔就像小安老師剛剛講的一樣,它可以接近我們的潛意識,潛意識裡的信念越正向,越能吸引到更多美好的事物,希塔是屬於一個半醒狀態下的腦波,你會覺得很放鬆舒服,在這樣的腦波下非常容易能夠創造,古時修行要花20年才能達到這種境界,現在不用一分鐘就能夠上去開啟連結,創辦人有說每天花五分鐘的時間去連結,你顯化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快速,譬如說我們平常在聊天,顯化速度是30%-40%,冥想打坐是50%,希塔則是80%-90%,冥想完眼睛打開後,就會變成貝塔波與希塔波夾雜在一起
創辦人的兒子有來台灣開課,當時有講到科學有研究人的腦波是可以混合在一起的,透過每天做冥想的方式你就可以常常處在希塔波,你的想法甚至是你說的話都會很快被實現,老師有提到想法其實比光速還快,所以學習希塔療癒你的想法會很正向,來上課我們會教導你怎樣去改變你潛意識裡限制性的信念,夢想成真的速度就會越來越快,這裡有個小故事,創辦人維安那老師有次在幫別人做希塔療癒,看到對方手上的戒指很美,心裡想著好美的戒指我也好想要,結果隔天她的廠商就突然送他一個這樣的戒指,因為我們的大腦就是一個超級電腦,在顯化裡面最重要的是,你必須要列一個清單把它寫出來,這樣在做冥想的時候顯化的速度就會更快喔!
小安: 剛剛安老師有講到,顯化裡面以你最高最好最理想的方式去實現,我覺得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字
安安: 你不要想說要有100萬結果是家裡有人被車撞去領保險金對吧,所以這個很重要!
小安: 這是這本書裡面講到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說不要單純只想著100萬,而是想著用最高最好最理想的方式來到,我覺得希塔療癒這本書真的寫得非常好,裡面有教到怎樣進入冥想以及進入到希塔波的部分
有沒有一個比較具體實際的方法來完成希塔的心想事成呢?
安安: 我想在這個音頻裡面帶大家快速的連結一下,想引導大家,其實這個方法非常簡單,你只要能夠冥想迪士尼裡的米老鼠或是白雪公主你就能夠做希塔療癒,就是這麼簡單,那我們現在大家一起來
現在請大家先想一件事情要實現的,譬如像小安老師剛剛說的最高最好最理想的方式,那我現在來引導大家
請先深呼吸吐氣兩次,吸氣的時候想像很多很多的白光,吐氣的時候想把最近一些不開心的事情吐出來
吸氣吐氣兩次
想像地球正中央出現一道強烈的白光
從腳底穿越到全身脈輪
想像白光通過脈輪的地方,脈輪就被打開
想像這個白光充滿全身後到你的頭頂形成一顆白色的光球
想像你的意念(另一個你)在光球裡面
你也可以看一下光球的顏色,因為每次的光球顏色都不大一樣
那我們就一起往上往上穿越了你現在居住的地方
此時你已經在天空裏面,在天空上因為有光球包著所以非常安全
再繼續往上會穿越一層一層的白雲
穿越了天空你已經裡開了地球,你現在來到了宇宙
在宇宙中你可能會看到星星月亮太陽請不要停下來喔
再繼續往上要記住你在光球裡面是很安全的
穿越宇宙以後你會到達一層一層的光
再往上再往上會到達深金色的光
在這裡你可能會看到佛陀、耶和華甚至是其他廟裡的揚昇大師或天使
再繼續往上通過深金色的光後你會到達宇宙法則
宇宙法則像彩虹般的果凍物質世界
記住不要被這些顏色給干擾了,因為我們就快到達造物主的空間
再繼續往上會看到很白很亮像珍珠燦爛一樣的白光
這裡就是一切萬有的造物主的空間
這裡你可能會覺得頭皮發麻或是太陽穴緊緊的或是心覺得很溫暖舒服
那現在大家已經連結到希塔波我來幫大家向造物主請求
一切萬有的造物主,你可以呼喚你心中至高無上的神,我們現在要顯化,完成了完成了完成了請顯示,我現在要請大家從白光裡面往地球看,看到你的人生好像在一個巨大的泡泡裡面,大家去見證到你想要的已經在泡泡裡面發生,譬如說想要吸引一個靈魂伴侶,還是要創造一個新的事業,或是買到你想要的房子,所以大家在這個巨大的泡泡裡面看到顯像出來,觀看完之後我要你想像你巨大的手臂進去圈圈裏面攪拌,攪拌就是改變你現實中的能量,一邊攪拌一邊跟造物主說謝謝已經完成實現了,做顯化最重要就是知道我已經擁有了已經實現了,所以大腦就會覺得你已經擁有了就會去吸引進來,好了以後大家就可以回到白光睜開眼睛,你現在的大腦已經處在希塔與貝塔波
這是一個最簡單的技巧,我就用這個技巧顯化很多我想要的像是去很多國家旅行、出書、靈魂伴侶重複使用可以顯化不同的事情而且很方便,所以在這邊跟大家做簡單的分享
小安: 非常好喔,剛才安安老師教一個非常很棒的心想事成的小冥想,我相信聽眾朋友們可以從剛剛的練習不斷的重複聽
那安安老師可以跟我們講一下書裡面有提到七界,請問一下七界是什麼呢?
安安: 第一界就是地球、水晶、礦物,有些人會用水晶療癒或是像醫生的手術刀就是用鋼、鐵做的
第二界就是植物、仙女、精靈,我們用的第二界像是維他命、藥草、花精,有人去跟仙女或是精靈溝通
第三界是動物、人類
第四界是祖先,像是一個學校靈魂都在那邊學習
第五界就是廟裡的大師像是菩薩、耶穌、天使所在的地方
第六界是宇宙法則,有很多種類像是真實法則美麗法則,吸引力法則等等,就是在剛剛冥想很多顏色的地方
第七界就是一切萬有造物主的能量,它只是能量沒有人形,它是創造所有的能量是無條件的愛
七界其實息息相關,我們人類常常用第一界去做大樓,第二界去做吃的東西,崇拜祖先請祖先保佑就是第四界,廟裡面拜拜就是第五界的能量,車子就是使用電力法則屬於第六界,維安那老師在書裏面有寫到一個真實法則就是屬於第六界,喜歡用希塔的人就是用第七界造物主的能量去共同去創造,所以每一界都是息息相關,學習希塔就是用第七界去創造連結到每一界
小安: 要如何確認自己已經是在第七界的狀態呢?
安安: 很多學生都有問這個問題,在冥想的過程中,你在造物主的空間裡是沒有任何的批判性的,裡面就是愛,怎麼去知道自己有沒有到達那個地方,就是去感覺自己心中是不是很溫暖、很舒服很平靜,一切都不在意,頭會有麻麻身上有電流的感覺,但在這個狀態你會是很快樂的,因為身上的多巴胺血清素都被平衡,你會覺得很清爽很開心,這就是連結到造物主大部分人的體驗
小安: 想問一下怎樣判斷自己適合用哪一界?還是說對自己有用的就是?
安安: 七界的理論就是收訊連結與希塔的理論講得不太一樣,剛剛描述的是一般定義的七界,我們之後有翻譯一本書就是講七界,裡面都有練習可以玩玩看
小安:我覺得非常的好,所以大家想要快速顯化這些奇蹟完全都在這本書「希塔療癒」,世界最強的能量療法,我們謝謝安安老師跟我們分享希塔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