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終結業力│宇宙就是我們的鏡子│專訪蔣棠

心悅幸福樂│終結業力│宇宙就是我們的鏡子│專訪蔣棠

作者:Tina Louise Spalding
譯者:魏佳芳
出版:一中心
連結: https://tinyurl.com/y8z4l8dl


世界是集體意識的呈現。
你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句話、每個行動,
不是愛的表達,就是恐懼的呈現;
不是擴展,就是緊縮;不是仇恨,就是仁慈。
你永遠都是在這兩者之間選擇。
選擇愛,做自己,你便具有不可思議的創造力及大能的生命。

  獻給未來的你自己,讓我們活在一個祥和的世界裡。讓我們為子女和自己展望一個嶄新的社會,當中不再有戰爭,人們不識「大屠殺」這個詞,每個人都能獲得生活的基本所需。這是一種權利,而非特權。
 

 

標題:終結業力:活出真實的自己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介紹終結業力,副標題是活出真實的自己,一中心出版的非常棒的書,也很開心的邀請到神秘嘉賓來跟我們分享,請問一下,神秘嘉賓可以自我介紹嗎?

 

 

蔣棠:

大家好,我是蔣棠,很開心來到安老師的節目跟大家聊這一本終結業力,活出真實的自己。

 

 

主持人:

這本書在談什麼呢?

 

 

蔣棠:

當我收到這一本書的時候,大概先翻了一下它的目錄,它的目錄安排的還蠻有趣的,在一開始跟我們講,你好像被操控囉!

 

我就覺得,為什麼覺得我們人類好像被操控了呢?

就很吸引我想要繼續閱讀它,一探究竟。從地球的歷史開始跟我們談起,主要提到的第一個觀念是,宇宙就是我們的鏡子。

 

它也告訴我們,為什麼沒有活出真正的自己?影響我們沒有活出真正的自己的原因有哪些呢?

 

再來跟我們解釋了意識,什麼是意識?

從古時候到現在意識的變化,或是意識的上升是什麼?

 

再來就講到了這一本書要跟我們講的第一個重點,就是振動頻率,關於振動頻率這件事情,活在地球身為人類的我們,是怎麼樣的被操控,被有系統地降低我們自己的振動頻率。

 

我覺得這一個章節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章節,等一下希望跟朋友們好好聊一聊,或是跟安老師對話一下。

 

還有提到的是,要怎麼樣認出我們偉大的本質及與生俱來的自信,

怎麼樣調整自己的振動頻率,才能跟上蓋亞地球媽媽的振動頻率,

也告訴我們,要如何幫助自己,怎麼樣去提高振動頻率。

怎麼樣實行我們心靈重建計畫,這就是它的第一部,這本書分成很多部分,第一步就是傳達一些高靈們要給我們的訊息,在第一部還有一個我覺得很有趣的一個觀念,祂要我們寬恕那最大屠殺的暴力,這個觀點是很特別的一個觀點,也有強調不能接受就先把這一本書闔起來,不要看,有特別提醒我們。

 

我看完還蠻能認同、接受這一群高靈,化身為阿南達的高靈,祂們給我們的一些分析,還有叮嚀,一些比較另類的,不同於地球上統治我們的那一些政治人物或是媒體、電影……等等傳達給我們的觀點。

 

這一本書在現在的台灣,透過一中心的翻譯跟出版,我覺得是有祂的安排的,因為在台灣目前的狀態,非常需要我們每一個人來看自己的振動頻率。

 

這一本書特別有講到,振動頻率。整個宇宙所有的物質,都有能量都有振動頻率,對不對?

 

但是,好的振動頻率跟不好的振動頻率,並不只是單純於跟佛教講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有關,所提到的振動頻率比較是在於你想任何事情、說任何話、做任何事背後這一個出發點是什麼?

是初心,初發之心,這一個初心,就顯現了我們現在屬於什麼振動頻率上,反倒不是我們說出來或做出來或正在想的事情,是正在想、正在做、正在說背後的初心是比較重要的。

 

這一個就提醒了我們,信念很重要,對不對?

我們的信念跟意識狀態創造了我們外在,現在來什麼給我們看,這就是振動頻率的一個很重要的,先跟我們講的一個觀念,就是說,你要了解你的振動頻率,最重要的就是你背後的初心是什麼?

你在想、在做、在說的背後,初心是什麼?

 

那我們怎麼去感受現在的振動頻率是在什麼樣的狀態呢?

跟我們的情緒和感受有關,如果今天是處在喜悅、快樂的狀態,大概你就可以明白,你就是在高振動頻率的狀態。

 

如果現在是處在一個憤怒的或是焦慮的、緊張的,或是匱乏的,或是憂慮的、鬱悶的一個情緒的狀態,那你大概就能明白,稍稍的在低振動頻率的狀態。

 

這個時候我們可能就要覺知、覺察到,我現在可能振動頻率有點低囉!

那我要怎麼樣去提升自己的振動頻率?

 

 

主持人:

要怎麼提升呢?

 

 

蔣棠:

聽眾朋友們可以想一想,當你在很低潮的時候,或是當你在忿忿不平的時候,你怎麼樣改變自己的情緒,當下你怎麼樣讓這個比較負面的情緒暫停,就是說可以讓它釋放掉。

 

聽眾朋友可以花一兩秒去想,回想一下過去分合的經驗,這個是很重要的,因為自己的體驗才是真實的,你的體驗,你就永遠記得。

 

我可以分享一下我的經驗,我覺得我們人在人我關係當中,總是會有一些情緒的起伏,我自己的經驗是,當我覺察到我現在的情緒是處於比較影響我的身心平衡狀態的時候,第一件會做的事情就是深呼吸。

 

我會把往外注意的焦點拉回來自己身上,放在深呼吸,當我在把往外的意識拉回來自己呼吸的同時,很有趣!原來你會被外境影響的種種負面情緒,當下就會停止了。

這是第一個很好的方法,也剛好分享給聽眾朋友們。

 

我們會有情緒的起伏,不管是高或低,很快樂、很開心或是很生氣、很難過,都是因為把注意力幾乎完全的放在外面,這個是要提醒我們,是不是該把焦點放回來我們的身體或呼吸。

 

我覺得每一次的情緒起伏都是一個很好的禮物,它正在提醒我們該回來自己的身體、該回來自己身上了、該多多回來留意自己的身體或是自己的心,或是好好的愛自己,這是一個很有效的方法,跟大家分享。

 

 

主持人:

妳知道嗎?一般人可能就是都很習慣的,比如說這本書在談的,你可能被媒體操控或是你被外在的一些狀態……但是我覺得好像很多人……因為我們已經習慣滑手機,不要看新聞,但是你的社交媒體……

 

我常發現會有一個狀態,比如說,某某人遇到什麼樣的狀況的時候,他可能會想說要公告一下現在的心情,就會發現很多人留言,有的是安慰、有的是站在他這邊,有的人會覺得就忿忿不平,怎麼可以這樣子?

 

整個心情本來都沒怎麼樣,但是因為看到這一則我們的朋友、好朋友遇到了什麼樣的狀況,我們當然就會站在他的這邊,跟他伸援或是覺得怎麼可以這樣子或是給他抱抱或什麼的,這個其實好像都會影響我們的振動頻率,對不對?

 

 

蔣棠:

是,我覺得安老師提到一個很重要的一點,這個也是這本書提醒我的,其實我看完這本書之後,就會發現,哦!為什麼我們其實完全都不知道我們正在被掏空,就是安老師剛才講的媒體,我也是因為這本書的文字,才知道哦!原來有所謂的陰謀。

 

我覺得媒體,還有執政者,我現在是在講這本書的內容,它認為統治者跟媒體還有外星人,某一個負面世界的外星人來的,一直在用一些暴力的影像或者是暴力的媒體內容、暴力的電影等等……來影響我們的振動頻率。

 

你就提到一點,就算我們要遠離3C產品,但是我們現在偶而還是得接觸電子書、看一下LINE的內容,因為我們有參加一些課程、一些社團,很多都是用LINE來通告事情,然後我們也得看臉書,看一下臉書訊息,還要經營一下自己的粉絲頁,偶而會看一下電影、追一下劇。

 

我們的生活當中,無時無刻都得跟3C產品連結在一起,包括用電腦打報告、打論文等等……那我們要怎麼樣選擇,是不是就很重要!

 

就像你講的一個朋友,就在他的臉書上講了一下最近發生的事情,可能對他來講是很痛苦的事情,或是對他來講很不公平的事情,或是對他來講,覺得匪夷所思怎麼會遇到這種人、這樣的事情。

 

身為朋友的我們,要怎麼反應,也關乎我們的振動頻率,我自己的經驗是一定會先安慰這一位朋友,我一定會再加一個字、加一段話,就是我相信一切都會有最好的安排。

為什麼我會加這一段話?

因為這個也是我自己的經驗所產生的。

 

如果回顧我們過去一兩年,甚至五年、十年前發生的事情,就再一次回去回顧,就算那一件事情在當時對我們而言是非常痛苦的,或是曾經來說是很大的創傷,有可能是物質上的、感情上的,也可能是身體上的種種負面的傷害事件,其實當我們現在再回去看,你會覺得當時的那一種很難過的、很憤怒的、很無助的感受,咦?好像沒有了!

 

隨之而來的是我們會開始明白,當我們發生那件事之後,可能啟動了自己生命當中的另一種學習,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是,我們可能因為那件事情,開始去閱讀原來不會閱讀的書,會去參加可能原來不會參加的一些社團、團體、群體,還有剛才講的,會去上一些課程。

 

因為我們知道要自主去找方法療癒自己,我覺得很多對自己來說,可能是傷害、負面作用力很大的人事物,其實再過幾年以後,我們會慢慢的去明白,為什麼要給自己的生命藍圖,安排這樣子的人事物,我相信我們有出生前的計畫這件事情。

 

所以我會往出生前計畫想,如果可能在還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之前,我就跟我的守護神、指導靈都好,可能就會去計畫一個無非是要懂生命的藍圖,我會以什麼來計劃呢?

 

基本上,我們就會以我們要來經驗什麼樣的內在品質、內在特質來計劃,比如說,我如果過去是沒有經歷過獨立,我就可能生命藍圖裡面,有很多人事物是要來跟我經歷真正的獨立這件事情。

 

或是我過去世可能沒有經驗過或是經歷體驗過,我要來學習慈悲,所以我這一世的生命藍圖,我會安排好多人事物來讓我經驗,什麼叫做慈悲,這個可能是比較正向的特質,對不對?

 

有沒有可能我們這一世要來經驗負向的特質、負面的特質,我覺得有耶!

 

就是說我們過去世從來沒有經歷過,被人家孤立是怎麼樣的感受,我過去世都沒有經歷過,說不定我這一世來挑戰,來挑戰自己的生命藍圖,給生命藍圖一個挑戰,我就是要來經驗被人家孤立是什麼樣的感受,我覺得這個靈魂好偉大喔!

 

 

主持人:

就是有時候人家又不是故意要當壞人……對不對?

 

 

蔣棠:

對,其實我覺得願意在這一是的生命藍圖安排自己經驗負面的情緒感受或是就像安老師講的,安排自己成為一個壞人,這很不簡單耶!

 

 

我覺得你又講到一個很重要的一個重點,就是這一本終結業力,活出真實的自己裡面就有講,有些人他就是計劃他這一世要來成為一個事件裡面的受害者,有人就跟他一起呈現一件事情,那他就選擇要當這件事情裡面的加害者。

 

所以你看喔,就是有一群人,有兩個人,他們可能就兩個談好了,在來這個世界前,他們就談好了,我們要來這個地球喔,此時此刻喔,好,我當受害者,你當加害者,然後我們共同完成一件事情。

 

完成這件事情之後,結束了嗎?

那他們為什麼要來完成這件事?

他們背後的目的是什麼?

 

就我自己閱讀的感受,這本書要提醒我們的是,我們看一件事情,並不是只是要分辨出這個是好人、這個是壞人,這一群高靈祂也是要提醒我們,我們分辨好人、壞人,那真的不是太大的重點。

 

重點是,這件事情要帶給我們更深的意義是?

 

就是說,咦?這件事情祂提醒了我們,是不是要成為什麼樣子的好,或是提醒我們,我們要把自己維持在什麼樣的振動頻率。

 

 

主持人:

我覺得也許當下你可能會很生氣,對不對?

你可能忿忿不平……可能你的當下是這樣子。

 

但是最終,你如果可以到最後,我們在談的……你可以謝謝這個當壞人的人的時候,我相信我們的頻率就會越來越往上,不會一直停留在低頻的狀態,老師遇到阿狗阿貓的事件,這本書,終結業力-活出真實的自己,其實還有很多內容,有機會請大家去一中心買這本書,或者是有機會再來談這本書囉,謝謝蔣棠跟我們分享這麼多,謝謝。

 

 

蔣棠:

謝謝安老師,謝謝。

巴巴吉的教導│安一心 二訪 Tara 夏安綨│今天分享核彈級能量箴言

巴巴吉的教導│安一心 二訪 Tara 夏安綨│今天分享核彈級能量箴言

加入心光聖殿,與夏老師一起共遊巴巴吉世界
https://www.facebook.com/482868048491072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QdYNKZ

岡底斯山上的水生瑜珈神人,祂超越了物質世界,祂是純粹的光。
祂可以穿越時空,可以瞬間移動,祂是數個世紀以來偉大導師們的上師。
這是巴巴吉(1970-1984)在這一世顯化時,所留下的寶貴訊息。

關於今天的重點:
1.工作時,其實我們可以抱持何種思維
2.面對工作時的正向態度
3.什麼是工作靜心
4.超強的能量箴言OM NAMAH SHIVAYA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和大家見面。今天想和大家介紹一本書,

這本書是之前已和聽眾介紹過的一本書,此書即為巴巴吉的教導。

這本書我真的覺得是本奇書。之所以是奇書,是因它的內容、想法或思想是可以再次和聽眾朋友介紹。因為這本書最近又再版,所以我們請到了譯者夏安綨,也是Tara老師來和我們分享這本書。

是否可以請Tara先簡單介紹巴巴吉是誰呢? 

 

Tara:

大家好! 

巴巴吉是印度的神人,所謂神人的意思是他是神的化身。印度有三個主神: 濕婆、梵天、毗湿奴。

巴巴吉是濕婆神的化身。為什麼知道巴巴吉是濕婆神的化身,那是因為巴巴吉時常在印度Kailash山脈的一處出現,那地方也是濕婆神時常顯化的地方,因此Kailash山脈的那處被印度人認為是濕婆神住的地方,而巴巴吉一直化身在那地方。而且巴巴吉不是透過父母所生,因為沒有人看過他的父母,他最近一世是1970出現,是在一個河谷邊的洞穴出現,那裡的村民經過時就看到一個18歲的少年,全身發著光。因為印度常有很多聖人,所以村民也就見怪不怪,只認為這少年是一個特別的人,村民會不斷去拜訪巴巴吉,村民無全不知道這少年的父母是誰。

 

1970-1984是巴巴吉最近一次的化身,在文史中也有記錄在1600-1800年前也有一位巴巴吉,還有一些喇嗎的經典裡約500年前也有一位巴巴吉。

這位巴巴吉會時常回到人間,他回到人間的用意為協助人們轉化。巴巴吉常會在險惡的時代回到人間,回來轉化世界,提升人類的行為舉止,他是一位比較傳奇的神人。

 

主持人: 

請教一下, 印度這麼多聖人,為什麼你和巴巴吉的緣份這麼深呢? 

 

Tara:

因為他長得比較帥~(開玩笑)

我的名字是Tara, 這不是英文名字而是一個靈性名字,我自己一直有做身心靈的修持,在一個因緣際會上得到了Tara這名字,Tara在西藏是度母的意思,我的一位老師是在取名時連結上面而得到”Tara”這個名字,這個名字是巴巴吉的守護者。

 

我大概是7、8 年前得到此名字。當我拿到我的靈性名字時,也是我第一次聽到巴巴吉這個人。我之前並不知道他,之前我有聽過濕婆神,但我沒有聽過巴巴吉。因為我名字的關係,我才開始去了解巴巴吉這神人。

 

主持人: 所以是因為你新取的名字,而這名字是和巴巴吉是有連結的。在2013年你去他的道場參道,那次參道中有什麼啟發呢?

 

Tara:

在2013年前,我有讀過生命之書,以靈性上閱讀方式,在閱讀時有提到我之前是巴巴吉的徒弟,生活在他的道場過,他就說我這輩子可以再回到那道場,我會協助我自己。所以在2013年決定走一趟。





我其實很喜歡印度,我在28歲那年就去過印度,印度對我而言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國度。

2013年我去了道場,我覺得蠻特別的,因為那道場是一個佈置非常的簡單的道場,是一個很像廟宇的地方。道場有自己的作息表,而去道場的人都須依作息表生活包括工作靜心。

道場會安排工作 ,透過工作獲得食物及很便宜的住宿費用。

每天依作息表生活,因道場在恆河的上游,每天早上5:00起床後就去恆河沐浴 ,然後有一小時的唱頌,唱讚美神的歌,之後的作息即為工作及靜心,下午再去恆河沐浴,晚飯後有一小時的唱頌,唱頌完就就寢。

印度教裡男女生的分際是很嚴格的,像在唱頌,必須男生女生分邊 ,而我是一位比較自由的人,所以剛去時會覺得那裡有點嚴肅。

第一次去我在那住了一個月,一開始稍微不習慣,因為那裡是一個很簡單的環境,但慢慢地我身心變得越來越簡單,每天都覺得很簡單,就跟著作息表走。

 

其中在恆河沐浴讓我很驚豔,剛起床時我腦袋是一片空白,而早上河水是冰的,當我開始以冰的河水沐浴時,整個人很快地清醒。下午河水因為有太陽一整天的照射,河水是暖和地,下午去到恆河沐浴時 ,會感覺到恆河好像母親一樣是溫柔地。

早上因為有工作,所以到下午感覺有些累,到恆河那沐浴時,讓恆河流過身體時會讓我感到很舒服。在道場生活約一、二星期後,我就很喜歡道場的生活,而且很享受那裡的環境。

因為那裡是很漂亮的山谷。在唱頌時也感到非常喜悅。在那生活會覺得巴巴吉真得就在那地方,因為那能量在。

 

巴巴吉在1987年離開,他的肉體也不在那裡,但是在唱頌或是河谷那裡,常會感到巴巴吉在那邊,就有種特別的感覺,像是他在照看著你。

 

這本書的封面有一棵樹,這棵樹相傳是濕婆神為他老婆種的樹,因為我們去沐浴的河谷也是濕婆神老婆生前沐浴的地方,濕婆神在那時貼心地想到老婆沐浴後沒有地方換衣及乘涼,因此種了那棵樹,因此那棵樹在道場也是一個很特別的地方。

 

而那棵樹我也很喜歡,且那棵樹對我而言是很有紀念性的畫面,因此我把那畫面拍下來。封面我們也有放一個巴巴吉的圖像。封面的畫面就是我對道場的感覺,雖然巴巴吉已不在,但他的能量是存在在那。道場有很多不同的門徒,有些門徒是有和巴巴吉一起生活過,和那些門徒聊天,有時會讓我很感動動,因為他們會分享他們在接觸了巴巴吉後,怎麼樣改變他們的人生。這些都讓我的生活回到了紀律和簡單。我以前不喜歡紀律,在道場一個月的這段時間,我的作息都跟著作息表走,這對我是很有幫助的 ,因為這讓我思想更乾淨,有些事情真的需要每天重覆且專心的做,雖然每天重覆好像有點無聊,但這就像鑿井,你必須要鑿下去才會有水,若一下子放棄,就不會有水。因此在印度道場生活的那一個月讓我收穫很大。在那修習後,我越來越享受比較簡單的生活,我也變得有更有規律地去完成我的事情。

 

主持人: 

那我們盡快來和聽眾朋友分享”巴巴吉的教導”,這書是在教導什麼?或是它的重點是那些呢 ?

 

Tara: 

巴巴吉的教導這本裡有一個很大的重點,就是工作靜心即”karma yoga”。他說工作靜心是最高境界的瑜珈。karma即是業力。業力瑜珈就是透過工作我們可以轉化我們的業力,也就是我們每個人都要認真地工作,而且是為了人類最高的福祉工作,而不是為了自己的私心。為什麼是工作靜心,就是把每個工作當作是神的工作,獻給神。神都是為人好,所以我們工作也是帶著一個很虔誠的心,也就是透過我的工作,我可以讓這個世界、讓更多的人更好。這裡的工作是沒有分高低貴賤。例如一個清潔工,若他在工作中想著透過我的打掃,可以讓環境變好,路過的人都會覺得很乾淨很開心。若他帶著這樣心情來工作,他的工作品質會不一樣,且他會很享受他的工作。

若是一個坐辦公室的管理階層的人,他在做工作時想著是,我要怎麼樣讓我的員工發揮所長,或讓一個公司有好的發展且利益更多人前進,那這位管理階層的工作品質就會不一樣且他照料他員工的方式也會不同。因此當我們帶著這樣的想法去工作時,即使我們以前做過不好的事,傷害過一些人,但當我帶著這樣的態度在工作奉獻,會轉化掉我們以前不好的言行。這就是工作靜心的意思。巴巴吉道場是去到那裡的每一人都需做靜心的。這是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教導。

 

濕婆神能量是破壞,破壞之後才會有建設。這個神的能量是很行動式的, 也是我們透過我們的行為,我們把我們過去不好的言行破壞掉,再創造一個好的業。

 

主持人: 

剛剛有講了一些巴巴吉的教導怎麼應用在現代。但現代人基本上可能需要為三餐而工作,沒辦法為了理想而工作 ,這時應該怎麼轉化呢?

 

Tara:

如果用更大一些的視野來看,我們來到這一世我們都是來學習,彼此都在生活中感到許多不如意事情,也把這些不如意事當成一個考驗或學習的機會。也許我們過去曾經做過不是那麼利益眾生的事,所以在這一世我們也會經歷一些辛苦,這時要轉化自己的心情,想著要怎樣做把我手邊的事做好。辛苦時,我們可以請求神的協助,就是在心中想著巴巴吉。巴巴吉有給一個很厲害的箴言

”OM NAMAH SHIVAYA”。這是一個比原子彈威力還強大的箴言。這個箴言的意思是我向濕婆神頂禮,它更深的意思是我沉服於神的旨意,請神帶領我。我知道現在我很辛苦,我還有很多小我,我過不去,我沒有辦法那麼奉獻我自己,沒有辦法那麼愛我的工作。但我知道我這輩子是來成長,我的靈修能因我再次為人能夠成長,透過連結巴巴吉,透過唸”OM NAMAH SHIVAYA”請巴巴吉力量來支持讓我繼續前進。

 

主持人: 有空時就唸一下這箴言嗎?

 

Tara:

是的。

但我自己會有一個儀式,譬如說我要開始工作前,我會先點蠟蠋,點完蠟蠋後會在心中和巴巴吉有連結,然後請巴巴吉和我一起來工作。碰到問題時,會多唸幾次箴言,會讓心情穏定下來,再著手去做工作。通常工作亂了,是因為我們心先亂了。此箴言有穏定心性的力量。

 

主持人:這好像有些人會唸”嗡嘛呢叭咪吽”的感覺。

 

Tara:

是的,”嗡嘛呢叭咪吽”也是一個很棒西藏的箴言,”OM NAMAH SHIVAYA”是巴巴吉特別留下來的。

 

主持人:但我覺得”OM NAMAH SHIVAYA”的音頻比較好聽。有點小浪漫的感覺,好像很容易達成 慢慢的靜心。

是否可以和大家分享你住那裡,現在在做什麼呢?如果聽眾朋友有興趣想找你,要去那呢?

 

Tara:

我現住在雲林斗六,和我父母同住,這也是我的學習,學習圖滿我家庭部分。我目前有教授瑜珈。因為巴巴吉也是克利亞瑜珈的始祖。

大家可以去找另一本書”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這本書是尤迦南達的自傳,而尤迦南達是第一位把瑜珈帶到西方的瑜珈老師,在書中有提及他和瑜珈相遇的故事,其中有提到巴巴吉。

 

巴巴吉的教導在出第一版時,許多來買此書的人是學瑜珈的人,這是因為瑜珈傳承中有聽過巴巴吉,但有關巴巴吉的中文書很少,因此想透過這本書來認識巴巴吉這位神人。

 

經過了道場的生活及連結巴巴吉,我對巴巴吉瑜珈體會是”合一”。透過瑜伽的練習和自己合一,這和前面所提到的工作靜心是一樣的道理,因為工作靜心稱為”karma yoga”,即為做任何事,都需和它合一,在練瑜珈你和你的動作合一,心性和呼吸都在那當下和自己合一。你在走路時,就好好走路,吃飯,打掃都専注在當下。與人互動時,盡量和人說好話,給人鼓勵的話語,協助人們越來越愛自己。巴巴吉有個教導,就是簡單、真實、愛。意即生活可以很簡單,對自己真實,但對自己真實並不是要我們不斷批評別人,而是我們知道什麼是對我們好的,去支持自己。每個人有自己的道路,尊重每個人的選擇。並不是我捍衛我的真實而去傷害別人。愛就是愛每個人,每個人就是有自己的樣子,雖然這個人的行為不是我喜歡的,但我仍愛他,他可以是那個樣子。我們保持距離,但他可以保持這樣,就是一個很尊重的態度。這是我在生活中不斷去學習並實踐他的教導。

 

主持人: 

請問若想在網路搜尋您,要打什麼關鍵字呢?是打”巴巴吉的教導”即可找到您了嗎?還是有専屬搜尋名稱呢?

 

Tara: 

我有臉書粉絲専頁,粉絲専頁名”Tara心光聖殿”,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心都是神居的的殿堂,我們要勤服伺我們的心,讓它很閃亮,這是我粉專名字的來由。

 

 

1.

工作時都應抱著為了人類最高的福祉工作, 讓這個世界、更多的人更好

巴巴吉回到人間的用意為協助人們轉化、轉化世界,提升人類的行為舉止

 

2.

工作沒有分貴賤,都是一樣

 

3.

工作靜心指的是”合一”也就是專注在當下4.濕婆神能量是行動式

4.

巴巴吉教導: 簡單、真實、愛

意即簡單生活, 對自己真實, 愛每個人

 

5.

比原子彈威力大的箴言“OM NAMAH SHIVAYA”更深含意是: 我沉服於神的旨意

 

 

欲望的自動滿足:啟動同步命運的力量,開展水到渠成的人生│安一心專訪孟璇

欲望的自動滿足:啟動同步命運的力量,開展水到渠成的人生│安一心專訪孟璇

標題:欲望的自動滿足:啟動同步命運的力量,開展水到渠成的人生

作者:狄帕克・喬布拉 

譯者:廖世德

出版:一中心

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yau4osbl

結合古印度吠陀經典與靜心法,
帶領我們看見意識與願望神奇的力量,
在人生的每一方面為自己創造好運。

獲《時代雜誌》封為「心靈之王」的喬布拉博士,至今引領上百萬人邁向心靈富足之路,並積極推廣「同步命運」的概念。什麼是「同步命運」?你剛想到一個許久沒見的朋友,他就打電話來了;你正猶豫該如何處理一件棘手的事,朋友剛好送來完美的應對方案;你與另一半好像有心電感應,同時說出了一模一樣的話──這些巧合,這些偶然,其實是天地冥冥間在回應你內心深處的願望,進而顯化的徵兆。

內文: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我非常喜歡的一個作者喬布拉,一中心出版的,叫做欲望的自動滿足,副標題是啟動同步命運的力量,開展水到渠成的人生,也很開心地邀請到孟璇,來跟我們分享這本書,跟聽眾打個招呼吧!

 

孟璇:

一心您好,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是,好久不見了!

 

孟璇:

好久不見!對,又來了!

 

主持人:

呵呵,當初為什麼會選這本書來出版呢?

 

 

孟璇:

這本書,聽書名就很令人滿足,對不對?欲望自動滿足。

 

 

主持人:

是。

 

 

孟璇:

書名就蠻吸引人的,英文書名大概也是這個樣子,就很好奇在講什麼,看一看,覺得真的還不錯,就簽了這本書了!

 

它跟坊間的心想事成、心靈法則,當然有一定的差距,就覺得蠻特別的,用另外一個角度來探討怎麼樣心想事成這件事情。

 

 

主持人:

可不可以來跟我們分享一下,這本書的重點是什麼呢?

 

 

孟璇:

簡單來說,是教你怎麼心想事成,可是,這個心,不是我們個人自己的心,或是你想一些小事,比如說,我要有錢,我要娶個漂亮的太太……

 

這個心是比較接近宇宙之心,是教你怎麼樣讓自己跟宇宙之心同步,變成宇宙願望就是你的願望,變成讓宇宙幫你達成願望,簡單來說是這樣子,是探討一個更深層的一種全面性滿足實現。

 

 

主持人:

同步性的概念到底是什麼呢?

 

 

孟璇:

這本書,主要講的是兩部分,一個是教你同步命運、同步性的概念,另外一個實作方面,教你吠陀哲學的七個原則,實際的來練習,讓你更接近同步命運跟融入宇宙之流當中。

 

同步性的概念,其實很簡單,最常見的就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都有經驗,比如說,你想到某個人,說曹操,曹操到,然後他就突然打電話來,這也是同步性的一種。

 

自然界也是有很多,比如說魚群、鳥群,他們為什麼會忽然一起轉彎,這沒有人跟牠們講,沒有人喊一個口號,讓他們轉彎,就很神奇。

 

我們仔細觀察的話,自然界跟我們生活中,本來就有很多這方面的線索,或是說狗狗牠知道主人,主人只要在遠方生起一個,我想要回家的念頭,其實狗狗馬上就會知道了,這也是很神奇。

 

這在很多線索顯示給我們,我們跟宇宙是一體性的在運作,這本書就是教我們怎麼樣去觀察,在生活中找出這些線索,然後去注意,把握這個機會,因為這些線索是在告訴你,很多宇宙要你做的事情,宇宙對你的計畫,你如果能夠把握住這些線索,你就能夠突破日常的一些慣性,就能找到更多的可能性、更多的機會,一方面更融入宇宙整個一體性當中。

 

 

主持人:

你知道嗎?我最喜歡玩一個小遊戲,就是我在想孟璇,妳等一下就會傳訊息來了,Line或……

 

 

孟璇:

真的嗎?其實這種事我常發生耶,真的很好玩,對不對?

 

 

主持人:

對,但是,我想聽眾朋友可能會比較好奇,那這樣同步性的……

我當然知道道理啊!我想錢,怎麼還沒有來?

我覺得這本書蠻好的,有提到七個原理,這七個原理應該怎麼進行或觀想呢?

 

 

孟璇:

同步命運只是一個概念。

第一個階段,你要認識同步命運這個概念

第二個階段,你要有覺察力,當它來的時候能夠抓住。

第三個階段,覺知到萬事萬物關聯的狀態。

那怎麼做呢?

他有教我們用吠陀哲學的七種原理來執行,這七種原理,這本書很方便,它幫你印在書背上面,七條一一的列出來,手上有書的話,大概就可以看到。

 

這七個原理就是七句,有點像是咒語,那我們在吠陀哲學裡面是用箴言這個字來講,就是竹字旁那個箴,那它其實是梵文,每個梵文都是一個概念的精華,喬布拉有跟我們說,他為什麼要用這個梵文的咒語呢?為什麼不用其他的?

比如說,我講中文,為什麼不是我講的一些白話?

他告訴我們,其實這是精華,這是幾千年來很多人一直在念,不停的在念,就好像說,我們要去一個地方,那你要走那條很多人踏過的大路比較容易,還是說從來沒有人走過的路?

 

所以很簡單,你就是走那個很多人已經在念,他已經幫你鋪好一個,有點像是能量場那樣子,就是說他已經創造出了一些能量在裡面了,所以你跟著這個流會更容易地去達到,那這七個原理其實就是幾句重點。

 

比如說,

第一箴言,我存有的核心是究竟至善,是宇宙的根基,一切存有皆源自於此。

Aham Brahmasmi

就是常常念把它念順Aham Brahmasmi

然後去思考這個意思。

 

這個箴言,總共有七句,就是讓你在七天裡面來練習。

 

 

主持人:

第一句白話的意思是什麼呢?

 

 

孟璇:

白話就是說,我們是宇宙的一部分,我就是宇宙的一份子,宇宙的漣漪。

箴言會是比較濃縮的,可以看出裡面有更多的解釋。

 

第二箴言,我在自己身上看到別人,在別人身上看到自己。

Tat Tvam Asi

 

每一次就七個咒語,七個原理,七天,每一天都有一個過程。

第一個,你要先靜坐,讓自己的小我安靜下來,再來就是念這個箴言,咒語,他有教你如何去觀想,如何去內化這個咒語,跟著念,觀想一些程序,讓這個意思內化在你的內心。

 

主持人:

好,再來是第三句,第三句在講什麼呢?

 

 

孟璇:

第三箴言,我內在的對話反映的是我的靈魂之火。

白話就是你內心的小os,每天日常的這些對話,其實都會創造你的經驗。

 

 

主持人:

就像口頭禪也是,對不對?

 

 

孟璇:

對,我好煩,我好煩……

你可能就變成很煩。

 

 

主持人:

那怎麼辦?

 

 

孟璇:

你要很留意內心在講什麼,要打破你的慣性,一些不好的口頭禪,這些負面的可能要戒掉,其實我以前也常常講我很煩……

 

 

主持人:

真的啊!

 

 

孟璇:

注意以後,好像很久沒有…..不講我很煩了

 

 

主持人:

這很重要耶!

 

 

孟璇:

對呀!因為其實你不只會影響到自己的事,也會影響到別人,那影響別人,別人也會再來影響你,所以整個就會創造出一個互動。

 

 

主持人:

它的梵語是?

 

 

孟璇:

它的梵語是Sat-Chit-Ananda。

這個可能有些人會有聽過,做瑜珈會有這個咒語。

 

 

主持人:

好,那第四句呢?

 

 

孟璇:

第四箴言,我的願望有無窮的組織力。

San Kalpa

 

 

主持人:

白話是?

 

 

孟璇:

白話就是說,你不要管你要如何達成那些願望,你只要留意這些巧合時間,然後它自己會幫你鑽來鑽去的,就好像這些線索會自動幫你湊成一個故事。

 

作者有講過一個例子,其中提到一個練習,怎麼練習這些事情,比如說,你在一個大賣場裡面,你就可以開始注意背景放什麼音樂、他吃什麼東西、你現在是什麼感覺、你周邊這副景象是什麼樣子,你就留意各種的細節,然後自己問自己,這些線索、細節會幫我創造出什麼樣的故事?

 

常常這樣子去觀察、思考,也去留意後來發生的事情,這個其實是作者自己做過的一個練習,他有一次在賣場,就是這樣問自己,去觀察一些事情。

 

後來一年之後,到一個地方旅行,他覺得這個畫面有一點熟悉,是他之前在窗外看過的畫面,同樣他又發現這個地方叫做草莓山,背景放音樂就是007的那個音樂,跟當時他在那個賣場觀察到的很類似的,好像有一些巧合發生,當時的巧合發生在現在,他就覺得很好玩,後來他就認識了這個旅館的經理,剛好這個旅館的經理,旅館的一個主人,剛好想要去找他諮詢一些阿育吠陀療法的事情,就剛好碰到他來,兩個人聊上了就變成了好朋友,後來也是談妥了一個合作的計畫。

 

後來又認識旅館老闆的主人,主人是在開唱片公司的總經理,就是唱片公司的總經理,陰錯陽差之下,他又出了CD,這個總經理給他很多私底下的建議,後來就變成一個很長久的友誼,成為好朋友。

 

很多事情都是有互相關聯的,只是沒有注意到,你如果多加留意,這可能是宇宙給你的線索,你發現這個好像似成相識,好像上帝給我一些什麼訊息,可能就可以循著這個線索去發展,通常都會有一些令人出乎意料之外的結果。

 

 

主持人:

第五句呢?

 

 

孟璇:

第五箴言,我的情感很自由。

Moksha

 

這個是讓你去更自由聯想,不要受限於你的業力、壓力去做,接受各種不同的可能性

 

第六箴言,Shiva-Shakti

我要生出我內在的眾神、諸女神;他們要藉由我表現一切屬性和力量。

也就是說宇宙是一體的,藉由我們個人來顯化出祂的願望,我們只是宇宙表現的工具。

 

第七箴言,Ritam

我很警醒,對巧合事件有警覺力,知道那是上帝傳達的信息。我和宇宙之舞同流。

這應該很白話……

 

 

主持人:

第七箴言,我舉一個例子,像我喜歡設定幸運數字,

11:11或是10:10,或是1111就是幾個數字是同步的,只要看到那一個數字的時候,就感覺好像有天使,或是老天告訴你,你是一個有魔法的人。

 

 

孟璇:

這也蠻好玩的,每個人有屬於自己的一個小方法。

 

 

主持人:

這個的意思就是當你可以去發現這一些特別的,靈性的幸運數字的時候,你的意識就被開啟那一個氛圍裡面。

 

 

孟璇:

對,沒錯,要常常去留意,所以他說的這個警覺是重點,當然巧合事件無所不在,不注意它也是存在,可是注意它就不是你的,所以有警覺力是蠻重要的一個堅持。(要警覺到巧合事件)

 

 

主持人:

像我有一個朋友,每次他要去等公車,公車就來了……

 

 

孟璇:

這也太好了吧!

 

 

主持人:

我說,你是不是看等公車app才決定的?

他說,不是,是真的他每次就這麼幸運。

 

 

孟璇:

有沒有人每次等公車,每次公車剛過,呵呵。

 

 

主持人:

有,像我有一個朋友很有趣,他的投資就是反指標,他只要一投資的那一個標的,那一個標的就會跌,呵呵

 

 

孟璇:

他投資什麼,我們就不要投資那一個……

 

 

主持人:

對,這叫反指標。

 

 

孟璇:

其實他也蠻準的,他只要去投資那個他不想投資的就好了!

 

 

主持人:

對耶!妳這個已經可以破解他反指標的意義了!

 

 

孟璇:

就看他討厭哪一個,就投資他討厭的那一個。

 

 

主持人:

好,可不可以跟大家分享日常的練習有哪一些呢?

 

 

孟璇:

其實這些練習,都是跟著這些原理的觀想,每一個原理又教你一些小練習,讓你更能砌入這個原理,講一個最簡單的,念namaste,應該很多人對這個字很熟,做瑜珈的或印度……

 

這個是跟著第二箴言,我在自己身上看到別人,在別人身上看到自己的這個練習。

 

namaste的意思是,我內在的神性向你內在的神性鞠躬。

常常看著別人的時候,在心裡默念namaste,等於是跟別人建立一個一體的關係,常常這樣練習,默念,之後再看看跟別人的互動會不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主持人:

是在互動的時候,自己默念呢?還是還沒互動前就先默念?

 

 

孟璇:

都可以,在還沒互動前都可以,平時看到陌生人也可以,看到任何人都可以這樣子,因為你、我、宇宙都是一體的話,你等於是在跟自己鞠躬。

 

 

主持人:

我可以舉一個例子,我最喜歡跟我另外一半……早上也許我先醒的時候,我就會心裡默默念說,謝謝妳這麼愛我,因為我覺得我是在實驗,因為我總覺得我愛的比她還多,既然大家在實驗內在跟靈魂或是……那我來試試看好了,結果發現若干個月或若干年後回頭來看,反而這一個部分在她的身上就會發現真的有效。

 

 

孟璇:

她愛你越來越多……

 

 

主持人:

對,你會發現,這個……

 

 

孟璇:

還蠻好玩的,這個教材太正面了!跟所有的夫妻分享!

 

 

主持人:

這個也是用在跟老師……我非常感謝這一位老師給我這麼多,也許他還沒有給你這麼多,當你起了這個念,我覺得收穫會更多。

 

 

孟璇:

對,沒錯,會照著你的願望來創造出這樣子的一個情境。

 

 

主持人:

最後有沒有什麼想要跟大家再補充的呢?

 

 

孟璇:

我們剛剛講很多巧合事情、同步性、徵兆,這些都是過程,作者有講一個很重要的,你要享受這個過程,同步命運、同步事件、這些巧合事件只是一種現象的徵兆而已,怎麼樣活出這個,最終的目標是要擴展意識,覺醒到一體性這個關係。

 

如果覺醒到融入這個一體性,你根本就不用擔心個人的願望,宇宙的願望就是你的願望,你融入一體性,所有的願望宇宙都已經幫你滿足了,這才是我們最終的目標。

 

 

主持人:

對耶!妳剛才在講同步性的這個概念,我剛好在今天早上突然在我的粉絲團就發了一個東西,不用去在意、刻意那個時間點到底長或短,重點是在享受過程的智慧。

 

 

孟璇:

同步性很有趣,在隔離期間也可以觀察周圍,就不會無聊。

 

 

主持人:

沒錯,今天謝謝孟璇跟我們分享一中心出版欲望的自動滿足,謝謝妳哦!

 

 

孟璇:

祝大家欲望都自動滿足,謝謝。

 

主持人:

Bye!Bye!

 

 

孟璇:

Bye!Bye! 重點整理:

1.這本書是教你怎麼樣讓自己跟宇宙之心同步

宇宙願望就是你的願望,變成讓宇宙幫你達成願望 

2.七個原理的進行

第一個階段,你要認識同步命運這個概念
第二個階段,你要有覺察力,當它來的時候能夠抓住。
第三個階段,覺知到萬事萬物關聯的狀態。 

3.七日箴言

第一箴言:Aham Brahmasmi
我存有的核心是究竟實相,是宇宙的根基,一切存有皆源自於此。 

第二箴言:Tat Tvam Asi
我在自己身上看到別人,在別人身上看到自己。 

第三箴言:Sat-Chit-Ananda
我內在的對話反映的是我的靈魂之火。 

第四箴言:San Kalpa
我的願望有無窮的組織力。 

第五箴言:Moksha
我的情感很自由。 

第六箴言:Shiva-Shakti
我要生出我內在的眾神、諸女神;他們要藉由我表現一切屬性和力量。 

第七箴言:Ritam
我很警醒,對巧合事件有警覺力,知道那是上帝傳達的信息。我和宇宙之舞同流。 

4.設定幸運數字
11:11或是10:10,或是1111
看到個數字就感覺好像有天使,你是一個有魔法的人。 發現靈性的幸運數字的時候,你的意識就被開啟那一個氛圍裡面 

5.謝謝妳這麼愛我
我非常感謝這一位老師給我這麼多(收穫會更多)
常常默念真的有效 

6.namaste的意思是,我內在的神性向你內在的神性鞠躬
常常看著別人的時候,在心裡默念namaste,等於是跟別人建立一體的關係

最後贏的想法和你不一樣│安一心 專訪 尋意│心悅幸福樂

最後贏的想法和你不一樣│安一心 專訪 尋意│心悅幸福樂

標題:最後贏的,想法和你不一樣

作者:Kerry L. Johnson

譯者:林雨蒨

出版:方言文化

連結: https://tinyurl.com/y96zs9k6


天分只能給機會,心態決定最後成敗!
【升級版—致勝心理學】
哈佛、牛津都在學的成功思考術

麥可喬丹、J.K.羅琳、華特迪士尼……
站上世界顛峰的秘訣!

你也想一展長才、獲得喜愛與器用,
但不知為何,卻總事與願違?

★才華只能為你取得機會,「心態」才是勝負關鍵
★「定型心態」讓人畫地自限,「成果導向心態」帶你更上層樓
★啟動「五大贏家模式」,「思維校準」幫你21天打造成功腦
 

主持人:

歡迎聽眾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書,最後贏的,想法和你不一樣,邀請到NLP的專家,尋意老師。


尋意老師:

大家好,我是尋意,很高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主持人:

我們今天為什麼想要突然來討論這本書呢?
 

尋意老師:

這本書乍看之下是在講所謂的成功學,這樣子的一個內容,如果要我只用一句話來總結這本書,我會這樣子來形容它,這本書叫做可以具體操作的成功學。

 

意思是它不是只有概念,也不是只有心靈雞湯,是由很多具體可以操作的內容。

 

在這整本書的內容上,我會把它分成兩種,可以具體操作的方式,第一個叫做NLP,第二個叫做其它的實用心理學。我會把它從這兩個方向來跟大家做一些分享跟解構。

 

在這裡討論NLP這件事情上面的話,就是安一心老師他在去年的時候,出了一本書,叫做就這麼簡單,30個小練習,讓我們生命大翻轉,NLP工具箱,我會把這一本書裡面的一些內容,來跟現在要討論的,就是最後贏的想法和你不一樣,這本書的NLP內容來做一些呼應跟對照,這是我大概想要跟大家分享的事情。

 

 

主持人:

我覺得一定要找這一種類似尋意老師這一種NLP的專家,他要把這個就是我們講說看穿所有的書裡面的架構跟方法要怎麼做,那我們開始來進入這裡面的重點囉!

 

 

尋意老師:

在這本書上面,大概分成了10個章節,乍看之下10個章節好像很多,但是我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方式,來為大家做一個導讀跟對照。

 

首先在第一章的這個部分,它其實很簡單,就是這本書的總論跟導覽,第一章的內容非常的容易。

 

再來就是第二章跟第三章的內容上面,分別討論了第一個心態。

什麼叫做心態?

心態如果從中文的角度去看,以內心設定的狀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的情況。在英文的話,其實就是所謂的Myself,你內心的設定。

 

這個就是討論到心態這一件事情,那在討論心態的這個部分裡面,我覺得這本書它提到了一個叫做自信的心態,應該怎麼樣去達成?

其實我覺得這個是相當實用,對於很多聽眾朋友來講是非常馬上有感覺的東西。

 

它所提的這種自信心的心態的建立,包含了三件事:

要不斷努力的去克服中間過程的挑戰。

在中間過程裡面,仍然會有沒有電的時候,或者說會覺得好像衝不過去的時候,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它提到一個很重要的,而且我很喜歡的,叫做不斷的自我鼓勵、自我對話。

遠離會唱衰你的人。這個很重要!

 

自信的心態,透過這三個就可以很容易的建立起來。

 

 

主持人:

像一般聽眾朋友可能,比如周圍的朋友都是專門在看衰他,或是比如說連自己的父母親、親友也都不看好他,那這樣的人怎麼辦呢?遠離這些人?還是?

 

 

尋意老師:

這有兩種方向。第一種方向,叫做遠離,按照書上所提的,就是遠離唱衰你的那些人。

當你在做某些事情的時候,你可能就是把那些人隔離開來,你可能就自己一個人做,這是一種方式。

 

另外一種方式,去親近跟你有相同目標的人,例如說,像讀書會或者是像創業家的社群,就是跟你有相同目標的人,就是物以類聚,可以從這兩種方法來增強自己,不會被影響到的這樣子的燃料,我覺得這還蠻重要的。

 

接下來,心態討論完之後,馬上就進入到了這本書的整個核心跟重點,叫做最適合成功者的心態,具有成果導向的心態,這整本書都在討論,我們要怎麼樣去達成這種具有成果導向的心態,以及該怎麼樣去運用它。

 

在書裏面提到了成果導向心態,它是由兩種心態組合起來:


第一個,不斷的成長。

不斷的成長,意思是我在心裡面對我自己疑問,我要怎麼樣才可以去做到我的這個目標,不斷的成長、不斷的成長,如何做到這件事情。

 

第二個,向外心態。

向外心態,就是關注在你要達成的那一個目標上面,看到相關的那一個環境,然後看到我們跟那個目標還有多遠的距離,觀察跟那個目標相關的人究竟在做一些什麼樣其他的事情,不斷的去調整我們的付出,以便於讓我們更漸進我們的目標。

 

所以成果導向心態,就是剛剛所提到的,成長心態,向上、向外心態,這兩個部分。

 

 

要怎麼樣能夠去達到成果導向心態,在書上提到了非常多的方法,我把書中的內容,總結了兩個可以去進行的方向:

 

第一個方向,透過意識的層面去進行。

什麼叫做內容重構?舉例來講,像現在肺炎疫情,如果大家覺得現在市面上所有的藥都不好用,就去開發新的藥,開發新的,從零開始。

 

第二個方向,理智面的方式,情境重構。

還是用這個肺炎,來當例子,大家可能會覺得市面上有一些用來治療其它病的藥,好像可以用來治療肺炎,例如說,大家之前討論比較熱門一點的像治療瘧疾的奎寧,這個東西叫做把以前舊有的、既有的東西,拿來用在現在的情境上。

 

另外一個層面叫做心理層面或者是說我們從潛意識的角度去出發,這個東西就會比較屬於NLP的內容,在書裏面是在第80頁,有提到一系列的一些步驟以及作法。

 

如果讀者或聽眾對這個內容想要更了解的話,其實可以去參考安一心老師那一本,30個小練習,讓我們生命大翻轉,NLP工具箱,在第61頁上面,有談到一個叫做六步驟,重新架構,這個在NLP上面是非常有名的,而且非常好用的工具。

 

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就這兩本書去對照。

 

這個就是關於第二章還有第三章,我會跟大家分享的內容。

 

 

主持人:

我相信大家很好奇這個是什麼,可不可以簡單講一講這六個步驟呢?

 

尋意老師:

第一個步驟,先確認你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第二個步驟,跟我們的潛意識來進行一個適當的連結溝通。

 

第三個步驟,跟我們的潛意識去溝通確認你會進行正向的意圖,究竟是什麼?

 

第四個步驟,我們的潛意識有智慧跟創意的功能,請潛意識幫我們找出可以替代舊的問題,可以讓我們變得更好的新作法,到底是什麼?

 

第五個步驟,請我們的潛意識帶著我們找出的這些方法跟我們的內心去做溝通,看看所找出的這一些新的步驟,是不是我們的內在,全都同意呢?

 

第六個步驟,我們跟我們的內在全部都確認之後,大家也都一致通過之後,要請我們的所有內在都一致同意,能夠確保新的行為能夠去產生。

 

這個就是六步驟重新架構的最主要的一個框架、步驟跟方法。

 

 

主持人:

我覺得一般的人可以好好的去使用它的話,你要邁向你想要的、理想的,不管是想要的境界或是想要的層級,應該都可以的。

 

接下來,這本書跟我們談什麼呢?

 

 

尋意老師:

這本書在第四章還有第五章的這兩個內容,我覺得可以相互對照來看。

第四章談的是人的信念。

信念就是我們相信什麼樣重要的觀念,自始自終都相信。

 

信念這個東西會有點像是我們後天透過生活經驗、教育、身邊的人親自的示範所形成的,所以信念這件事情它會比較偏向於後天形成的這個內容。

 

在這裡,第四章討論信念,它談到了相當多的NLP的一些方法跟技巧。

有哪些的方法跟技巧呢?

例如說,透過感官的變動、移轉,這個在NLP裡面,叫做次感元的全盤移轉,

或者說次感元的一些了解跟辨識的部分,這個部分大概是在這本書裡面的104頁,提到相當多次感元的內容。

 

各位聽眾如果想要更了解什麼叫做次感元的話,同樣可以參考安老師的這本書,30個小練習,讓我們生命大翻轉,NLP工具箱,第82頁,裡面提到的次感元更加的詳細,也更加的清楚。

 

除了次感元,這樣的NLP工具之外,要調整改變一個人的信念還可以有很多其他NLP的方式。

例如說,像在這本書所提到的豐資狀態,豐富資源的狀態,這個其實在NLP裡面,我們有用到一個比較聚焦的一種說法,叫做卓越圈內容。

 

卓越圈內容,同樣在安老師的那本書上的第229頁也有提到更加清楚的卓越圈操作的相關步驟。

 

在書裏面的相關工具,還會提到一個叫做心錨,這些內容都是NLP的工具,用來改變調整一個人信念的一個方式,在書裏面其實都提供了一些大致的操作方向跟作法。

 

各位聽眾與讀者,如果想要了解更詳細的話,就是請參考NLP的相關書籍,包含我剛剛所提到的次感元、卓越圈,還有心錨的這些東西。

 

 

在這裡我想要針對信念這件事情來分享一下,在書裏面提到了相當多的具體可操作步驟化的一些方式。

 

除了這些東西之外,我自己在看最後贏的,想法和你不一樣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其實還蠻打動人心的地方,反而是在這本書裡面提到的各個章節提到的故事。

 

這些故事,我舉一個例子,像大家很熟悉的華特・迪士尼,他之前曾經被報社開除,原因是報社認為他沒有創意,結果華特・迪士尼,他後來創辦了這麼龐大的迪士尼樂園,還有相關的一些迪士尼的影音事業,這是一個相當激勵人心的故事。

 

 

或者說像大家很熟悉的籃球之神,麥可喬登,麥可喬登在高中的時候,是被校隊給刷出來的,因為就是他的身高不夠高,可是,後來我們看到的喬登,在整個籃球舞台上面精彩的表現。

 

同時也看到了像J.K.羅琳,哈利波特的作者,當初她只是一個很微不足道的小作家,投了10多家出版社都被拒絕,直到最後一家被採納、被接受的時候,後來才出了一系列的哈利波特。

 

我覺得這一些小故事在書裏面提了各個角度,各章節裡面提的相當的多,除了在看書裡面提到的這些概念、具體操作步驟之外,看看別人是怎麼樣去過他的人生,克服各種不同的挑戰,讓自己成為最後的贏家,我覺得這是很令人感動的故事還有安排,我還蠻喜歡在這本書,分散在書裏面各個的這樣的小故事,這個部分的話,覺得信念這件事情,雖然是後天形成的,同樣也可以透過心理學的方式去做調整還有改變,這是第四章的內容。

 

 

接下來,到了第五章,討論的東西叫做五大贏家模式,站在我的一個整理看法上面,我會歸納這叫人的性格。

性格這個東西多半是天生的,有的人在後天的生活上,可能經過一些重大的轉折,產生一些性格的變化,總歸來講,性格是以先天為主,帶上後天的盡力所形成的。

 

在這裡要稍微補充一下,由於原作者使用的名詞,相對比較少人使用,依照原作的名詞,翻譯出來的中文叫做後設模式,這個在NLP中文當中有其它的定義,所以對於這五大贏家性格有興趣的聽眾,可以去查找後設程式這個名詞,相對可以找到更多更完整的資訊。

 

 

接下來,第六章還有第七章的內容,在這本書上面,其實第六章跟第七章都是屬於一個大的主題,叫做你要怎麼去達成你的目標,既然我們要達成我們的目標,如果分成兩個大步驟,第一個大步驟,我們要先完成我們的目標設定。

 

在書裏面,我覺得有一個相當好的,而且比較少人會去留意到的,我們在設定目標的時候,請讓自己有得到目標的那種感受,不只是設定一個致上的目標,而且還是一個具有情感的一個目標。

 

具有情感的目標就是對於這個部分,我們是有感受的,這個目標設定,我覺得很少人會去留意到的,但是我覺得相當重要的部分。

 

目標設定是第一步,設定完目標之後,我們就要透過行為來讓目標落實,這就是第二步。

 

在這裡,行為落實,在書裏面提了一個非常好的一個觀念,叫做行為契約。

透過對我們的目標,設定一個契約,讓這個目標能夠真正的被達成。

 

在行為契約上面,我覺得有一件事情超重要,既然是契約的話,就不會是只有一個人,會有另外一個人來監督我們,這個角色叫做夥伴。要達成目標有夥伴在旁邊監督,是一件超級重要的事情,這個也是很多成功類的書籍上面比較少提到的。

 

當一個人的目標設定好的時候,只靠意志力這件事情是不夠的,很多學習過心理學的人就會知道,人的意志力是全天底下最不可靠的能力之一,人的意志力不可靠,而且普遍的沒有那麼的堅強的時候,我們就不要靠意志力了,就靠其他的方式。

 

就像書中所提的,由夥伴來監督我們,這件事情很重要,而且怎麼樣去選擇一個適合的夥伴,在書裏面提到兩個條件,

第一個叫做我們常見面的人、常常有互動的人。

第二個條件,這樣子的人,他是會希望我們能夠更好的人,例如說,我們的親友、家人、朋友之類的,這個其實我覺得還蠻重要的。

我們不見得會選例如說你的同事或者說你的競爭對手,去當監督你的夥伴。

 

我覺得他在這一個制約行為的契約上面,其實寫的很詳細,寫得太詳細,我們沒有辦法用太短的時間去介紹它,我就挑了一個叫做夥伴這件事情。

 

 

主持人:

千萬不要找損友,明明要減肥,拼命傳好吃的照片給你,這個好像不錯吃唷!你覺得怎麼樣?你就容易陷入那一種迷惘。

 

我在想,最後贏的想法和你不一樣,我相信還有很多細節的內容,就留給聽眾朋友好好的去閱讀,今天謝謝尋意老師跟我們分享這麼多。

 

 

尋意老師:

謝謝安老師,謝謝大家,祝大家都能夠在人生的路上,不斷的贏下去,成為最後的贏家,謝謝大家。

 

 

主持人:

謝謝。

 

 

重點整理:
1.一句話來總結這本書,可以具體操作的成功學
 
2.這本書的內容可以具體操作的方式,NLP和其它的實用心理學
 
3.自信心的心態的建立
(1)要不斷努力的去克服中間過程的挑戰
(2)在中間過程裡面,有衝不過去的時候,要不斷的自我鼓勵、自我對話
(3)遠離會唱衰你的人
 
4.不被看好的時候
(1)遠離唱衰你的那些人
(2)親近跟你有相同目標的人
 
5.最適合成功者的心態-成果導向心態
 
6.達到成果導向心態的方法
透過意識的層面去進行-內容重構
透過理智面的方式-情境重構
 
7.信念-我們相信什麼樣重要的觀念,自始自終都相信
調整改變一個人的信念,NLP的方法跟技巧
(1)次感元的全盤移轉
(2)卓越圈內容
(3)心錨
 
8.這本書打動人心的地方
各個章節提到的故事
 
9.五大贏家模式-歸納為人的性格
性格是以先天為主,帶上後天的盡力所形成的-後設模式
 
10.在設定目標不只是設定一個致上的目標,還是具有情感的目標
 
11.行為契約-透過對我們的目標,設定一個契約,讓這個目標能夠真正的被達成
當目標設定好只靠意志力是不夠的,有夥伴在旁邊監督,是超級重要的

終結業力:活出真實的自己│安一心 專訪 魏佳芳│世界是集體意識的呈現

終結業力:活出真實的自己│安一心 專訪 魏佳芳│世界是集體意識的呈現

標題:終結業力:活出真實的自己
作者:Tina Louise Spalding
譯者:魏佳芳
出版:一中心
連結: https://tinyurl.com/y8z4l8dl

蒂娜‧司帕爾汀繼《耶穌:我的自傳》之後再次傳訊
《向原力覺醒》、《與神交歡》、《愛的地圖》系列進階之作

世界是集體意識的呈現。
你的每一個決定、每一句話、每個行動,
不是愛的表達,就是恐懼的呈現;
不是擴展,就是緊縮;不是仇恨,就是仁慈。
你永遠都是在這兩者之間選擇。
選擇愛,做自己,你便具有不可思議的創造力及大能的生命。

 


 
內文
主持人:
歡迎聽眾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書終結業力:活出真實的自己,是阿南達系列作品之一,也很開心的邀請到佳芳,這一本書的翻譯,來到線上,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佳芳:
大家好,我是魏佳芳,也就是終極業力這本書的翻譯,很高興能夠在此線上跟大家會面。
 
 
主持人:
可不可以來跟大家分享,這一本書的重點是在談什麼呢?

佳芳:
正如這本書的書名,人類作為一個集體的族群來講,長久以來,世世代代都有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並沒有跳出來,不斷在同一種思維當中循環,因此我們沒有辦法活出真正的自己,沒有辦法活出真正靈魂在這個世界想要體驗的東西,而是不斷在體驗提體意識帶領我們去體驗的那些東西。
 
這本書主要是告訴我們怎麼樣終止這個惡性的循環,就是要跳出這個思維模式。
 
 
主持人:
發現很多人都沒有接觸,可不可以跟聽眾朋友解釋一下,到底什麼是集體意識?書上所講的終結業力,業力是在談什麼呢?
 
 
佳芳:
這邊的業力跟傳統佛教思想講的業力有相同之處,是不斷的在循環,在這樣子的循環並不是永無止盡,是可以跳出來的,但是,我們要知道怎麼循環,正如你所說的,一般人並不了解潛在的一些思想模式,只是終日就跟著主流媒體、社會提供的東西在生活,並不了解其實我們都有一個核心的思維,是惦記在恐懼的。
 
如果每個人仔細想一想,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個念頭是什麼?你會發現大部分都是出於恐懼而不是愛,怎麼說呢?第一個,早上鬧鐘響了,第一個想到說,我要做什麼?上班,我如果不趕快,我會遲到。

我要趕快幫孩子準備上學的東西,沒有準備好,他可能會怎麼樣……我們都是擔心我們沒有怎麼樣,就會怎麼樣,對不對?是不是這樣子?我們很少是出於一種熱情:我今天好高興,一天要開始了!我要去上班了!我要上學了!都不是!都是帶著一種我必須趕快去做什麼的一種出發點,我不做就不能夠怎麼樣,我不做就會失去工作、我不做就會被老師罵等等。


我們都是帶著這樣子的一種心情在生活的,潛在會有一種惦記於恐懼的思想模式,是我們很少人真正有自覺去發現的,因為這樣子的思想模式,世世代代好幾千年以來傳下來的,也就是說我們的父母,也是這樣在生活,我們的父母的父母,也是這樣在生活,甚至他們的父母的父母也這樣在生活。
 
沒有人去質疑這樣子的生活模式是有問題的,意思是說我們並沒有真正活出幸福跟快樂,我們狀似好像很快樂,文明,有很多物質享受,大家捫心自問,我們並沒有真正感受到幸福感,是不是這樣?
 
這本書在前半段有講到,我們長久以來有一個戰爭的思想,也就是暴力的思想,我們並沒有意識到,但是我們已經把暴力當做是一種商品,不管是電玩、電視、電影節目,賣座的這些暢銷片都是跟暴力有關係的,甚至連英雄片,也是透過暴力來解決問題。
 
我們把它成一種消費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成為我們的思想模式,我們要有自覺,因此當我們發生一些人際上的困擾的時候,不自覺也會用暴力的方式來解決,比如說,爸爸媽媽會打小孩、夫妻之間會吵架、甚至打架,用各樣的衝突來解決問題,不知道其實我們已經用這種思維的模式在生活了,很多人並不知道外在吸收的這一些暴力的電視節目,跟生活有什麼關係,事實上,它已經是在我們心中輸入恐懼的頻率,因此我們不自覺地就會用這種方式去處理人生的問題。
 
有一些人沒有勇氣用暴力去解決問題,會怎麼樣呢?
他會反過來攻擊自己,會讓自己生病,這樣明白了?
這就是這本書要告訴我們,讓我們真的意識到長久以來是用恐懼在生活,並不出自於愛在生活的。
 
 
主持人:
所以剛才就是在提醒,如果這一招沒有效,就用傷害自己的模式,用生命的方式來呈現,其實我覺得說穿了就是大家都一直在迷一件事情,自我的存在跟自我的價值。
 
 
佳芳:
是,對於自我本身生命的一個本質,並沒有更超越的向度去理解,因此,我們總覺得自己非常有限的,是匱乏的,因此就會互相爭奪、防衛,產生總總的很多問題,自己也沒有因為這樣而創造出更豐盛的人生,永遠是在匱乏當中不斷的循環。
 
 
主持人:
其實有些人就是說:我也不希望這樣子啊!為了三餐……還是不得不……不得不掉入這個系統或是共業裡面。
 
 
佳芳:
其實連你剛剛講的思維本身,它就是一種恐懼的信念,就是這一套思想這麼樣地牢牢綁住我們的原因:我無能為力……我只能夠這樣……
 
那就是因為我們對於自己生命的本質,並沒有一個更超越的認識,我們會認為自己是無能為力的,所以,為什麼要說我們對於自己是誰或是自己對生命本身的一個真正的力量,有正確的認識,因此,阿南達這一系列的書籍,都是要讓我們增長力量,讓我們重拾力量、活出力量,而不是讓我們一直活在那種無能為力的狀態。
 
 
主持人:
這本書裡面有一直在談一個很重要的,就是振動頻率的事情,可不可以請佳芳來跟我們分享一下,如何用振動頻率來活出真正的自己呢?
 
 
佳芳:
振動頻率這個概念,很早以前從印度的吠陀經,是最古老的思想,從那時候開始有振動之說,而不是從現代的科學開始。
 
因為最早他們說宇宙是從振動開始的,所以他們把這個振動描述成一個聲音叫做OM,有一些學心靈的人可能接觸過這一種OM,這一種概念,意思是說用聲音來代表宇宙最初形成的原始的頻率,這個頻率代表的是意識本身的一個活動,所以,我們的意識本身就是一個振動,這樣明白了吧?
 
那我們如何去感受呢?
比如說,我們每個人是不是有心跳,是不是有脈搏,是不是?
如果你靜靜的去感受到你的身體的一個生命的機能,它是不是有一個脈動在裡面,這是我們最清楚可以感覺到萬事萬物背後有一個東西在不斷的在無形當中去支持著我們眼睛看的見的生命型態,當然,以我們人來講,最具體可以感知,就是身體的脈動,這是我們可以感知振動頻率的一種方式,但這是比較具象,比較可以明確地去體會,還有更以為的是我們的意識。
 
我們的意識它是很快速的,甚至有時候你不容易覺察到的一種振動頻率,但是,如果你要去覺察,也是可以,比如說,你現在正在想一件事情,比如說,我們大家如果去上課或去聽人演講,明明很專心在聽,可是忽然之間,不知道什麼時候你的心開始跑掉了,它的快速是讓你抓不到什麼時候起點的,真的,你如果去做覺察,這也可以證明說我們的意識的頻率,它的振動是非常快速,是你沒有辦法去捕捉到,但是它卻是你形成種種的經驗,造成你整個現實的一個基礎,萬事萬物的背後有一個頻率在支持著它,否則它不會成為你所經驗的一切。
 
振動頻率對人來講,就是指我們的心念跟思想,對物質形體來講,就是可以感受到背後生命的一種律動跟脈動,但是這個律動跟脈動跟我們的思想是息息相關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思想,本身就是一種振動頻率,而頻率本身的一種狀態會影響著我們整個身體的健康以及生命整個呈現的方式。
 
 
主持人:
那這一個部分的振動頻率的模式,怎麼來幫助自己呢?
 
 
佳芳:
過往來講,我們很容易把心理和物質分開,物理界可能就用振動頻率來研究,現在慢慢發現,自從量子物理成為大家所關注的一個理論之後,慢慢身心是整合了,因為量子物理有講,觀察者的本身會影響到他所觀察的物質的呈現方式,因此我們開始會透過物質的一個顯現,來反觀自己的思想。
我為什麼會看到這樣子的世界?
我為什麼會創造這樣子的現實?
 
我們就會看到這一些有形有相的東西都是我們的鏡子。
當我們發現創造出的東西是恐懼,比如說,我們剛剛講的惦記於恐懼的生命型態,意味著這就是我的思想的狀態。
 
那我要如何調整呢?
要知道我的思想是可以選擇的,但很多人並不知道我的思想是可以選擇的。
比如說,你剛剛提到的,一般人都說我沒有辦法,我要求謀生……
那就是因為你的潛在,你不認為你的思想是可以選擇的,你認為你一定要遵循這樣子的模式來想。
 
到後面我們就會談到,這本書有不斷提到,有些心靈鍛鍊的一個工具,是書中不斷地介紹的奇蹟課程,幫助轉化我們的信念思維模式,讓我們用另外一種方式來思考,你一旦用另外一種方式來思考,你的振動頻率就改變了,因此,你也會帶動你的身體,所創造的現實改變。
 
 
主持人:
所以,第一個要有覺知的力量起來。
起床應該要想什麼呢?
到底是要想今天的美好,還是想今天的忙碌呢?
 
 
佳芳:
但是一般我們都是一種慣性,一般人不知道帶有一種覺知的時候,或並不了解自己的思維平時是怎麼樣在運作,但是日復一日推動的慣性,變成好像無能為力的一種生活模式了。
 
你如何能終結業力?
終結業力是說你先有一個止血點,我開始自覺我不能依照這種慣性來思維,因此成為我的慣性的一種行為,我要開始去鍛鍊我的心靈,成為我心靈的主人,而不是讓某種思想來控制我的心靈,但這個需要長期的鍛鍊,好像我們說的戒除癮頭一樣,癮頭是一個長期形成的東西,你一樣也是要一點一滴從靠你的毅力跟堅持,去改變那種慣性。
 
我們的思維也是一樣,你需要一種長期性的鍛鍊跟專注,才能夠形成另外一個慣性,一旦你形成另外一個慣性之後,自然就會發現,你起床的時候,就不再像以前那樣帶著恐懼來進行一天,你會開始感覺到,你是帶著一種熱情、希望來開始這一天的,要達到這個狀態是需要一段時間心靈的一個鍛鍊,成為你心靈真正的主人。
 
 
主持人:
我都呼籲大家,最好起床第一件事情,早安,美好的一天。
 
 
佳芳:
用這樣來提醒自己,世界就是如此。
 
 
主持人:
這本書上半部一直在告訴大家,你可能都框架在某一個信念裡面,或是過去的一些想法裡面。這本書的第二部在講銀河聯盟支持地球的進化,外星人論的這個部分,到底在談什麼呢?
 
 
佳芳:
事實上,外星人這個話題已經算是靈修圈一直蠻熱門的話題,尤其是從大概20世紀末,也就是1999年那時候開始就有越來越多這些異形不斷的在坊間出現,不管是書籍或是一些網路的文章,這變成是人類好像已經沒有辦法去阻擋的一個消息。
 
從這本書中所探討的,其實長久以來外星跟地球之間就有一個接觸,地球有過一些古老的文明,比如說,我們一般人比較認識,像亞特蘭提斯的文明或雷姆尼亞,這是我們在末期的文獻當中,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的。
 
地球曾經一度被一些背後操控的力量,讓我們切斷跟外星之間的接觸跟連繫,應該是說整個宇宙就是一體的,整個宇宙跟一體生命是一樣,它本體是相通,互相連結,這也是本來地球它應該存在的一種狀態。
 
有一段時間我們可以說人類整個被資訊蒙蔽,被整個幕後的一個權力系統所蒙蔽,現階段的我們跟其他行星之間的聯繫,甚至讓我們一直活在一種恐懼的一種模式,這也是一種我們剛剛所講,在恐懼思維的信念系統裏頭,一直沒有辦法跳出來。
 
地球本身也是一個意識,地球不是一塊石頭,它也是一個生命體,也是一個意識,它是一個龐大的意識存在我們這一些生活在它上面的這個……身為人類或各種物種生命,所以地球本身它有它自己靈性的一個進化過程。
 
現在來到的一個使點,它本身已經要往上揚昇到更高的次元,更充滿愛,更符合愛的這種本質的狀態。
 
或許有一段時間人類在它的上面的一種不符合愛的一種生活模式,也就是恐懼戰爭掠奪等等這些東西的一種生活模式,慢慢…慢慢已經不能夠再繼續維持下去了。
 
如果我們要繼續在地球上發展的話,必須調整我們現在的一種文明的軌跡,朝著愛的方向前進,否則會怎麼樣呢?
在書中有講,我們就像住在狗身上的跳蚤一樣,狗如果要往上揚昇,你要住在它身上,你就要跟著牠揚升,否則就會被甩出去。
 
意思是說,你不能適應它的頻率,那麼很多人就沒有辦法繼續在地球上面繼續生活,過程當中會有很多來自於其他行星的一個援助,在書中有提到2012是很多靈修圈大家關注的一年,但是大家以為2012過去,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事實上不是這樣的,就好像說我們人類也會有所謂的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你說春分來了,隔天馬上就是春分嗎?它一定是一段一段慢慢,時節它是遞進的,不是說冬至以後,隔天馬上忽然間溫度的驟降,不是,是冬至以後你會感覺到明顯的氣溫下降。
 
2012也是類似一個關鍵點,就是從那個時候,人類的集體心理會跟著地球一樣,會有很大的轉折,意味著一種舊思維的結束跟新思維的開始,但是它是漸進的,不是突然間變得,因為人要各種調整,需要一段時間的準備,就跟我剛剛所講,你要改變一個慣性,需要時間,所以從2012,事實上有很多事情都在發生,只是我們一般人沒有去注意,因為我們就忙著過我們的日子,忙著顧我們的三餐,不了解外界發生什麼大變化。
 
今天開始你會發現,已經有很多的一些顯像,會使你不得不深思一些問題,也就是說,你過去所習慣的那一種生活模式,它已經不再那麼穩固了,你不得不被迫去面對調整,因為你過去所仰賴的那個東西,它快要崩解了,這就是這本書所要諭示給我們,凡是符合愛的東西才會支持下去,凡是不符合愛的東西一定會瓦解。
 
如果我們習慣於恐懼的模式,習慣於過去舊有的生存模式的話,那麼我們將會發生一些生活痛苦,因為你沒有辦法適應新的一種頻率了,但是如果你跟著提升的人,在新的頻率當中有感觸到無限的自由、創意、創造力,以及你真正能活出你嚮往的在愛裡面的一種生活方式,這就是我們人開始會有的一種不一樣的一種體驗,那是根據你思想的選擇來決定,你會體驗到一個什麼樣的世界。
 
 
主持人:
我覺得第二部其實會讓人家覺得還蠻溫馨的,因為不是只有我們這個地球的地球人,還有很多其他外星球的更多的文明,協助我們大家往上提升。
 
 
佳芳:
因為最初地球本身也是跟其他星系都是相通的,同樣是作為一個宇宙的生命,愛的本質是相通的,所以他們看到其他的星球有難,就好像我們看到很多有難,我們會自動伸出援手,這是自然而然的。
 
所以這些外星的兄弟姊妹也是一樣,就是看到我們人類困在這個思維模式已經很久了,所以希望能夠伸出援手來幫助我們去跳出這一個思維模式,最主要是說這個思維模式被操控秩序,不是我們每一個人想要過那樣的生活,但是我們就不知不覺被引導到那個方向,就好像說你的自由意志被劫持,所以你沒有辦法去活出你自己想要的人生。
 
但是如你所說,就是有很多這些外星的兄弟姊妹他們會給我們很多的這些,不管是思想或科技,或各方面的一種支持,但前提是說,我們要了解這個宇宙存在的本質、他們的本質,否則人類會以為外星就是要來入侵的。
 
因為過去很多電影,都會把他們描述成是入侵者,就是我們剛剛所講的,用暴力的想法就會用恐懼來回應,就沒有辦法接受他們的幫助,坦白說除了地球以外,其他世界的兄弟姊妹他們大部分是比我們要更加的有愛,他們在精神的文明都是比我們更高的,真的不要以為人家是要來侵略我們或是會對我們產生什麼樣負面的。
 
當然過去有這樣的一個存有存在,但是現在因為地球揚升以後,它所會呼應的是愛的頻率的這些存有來幫忙,會配合地球本身一個頻率相應的,現在來幫助我們的這一些外星的兄弟姊妹,他們都是帶著愛而來的,都是要幫助我們,也是幫助地球能夠真正到達更高的頻率。
 
 
主持人:
還有很多精彩的內容,我們就留給讀者或聽眾來看這本書,終結業力:活出真實的自己,今天謝謝佳芳跟我們分享這麼多。
 
 
佳芳:
感謝小安。

我聽見天使(全新修訂版)│安一心 專訪 田安琪│心悅幸福樂

我聽見天使(全新修訂版)│安一心 專訪 田安琪│心悅幸福樂

作者:田安琪
出版:商周出版
購書連結:https://tinyurl.com/y8eosdhl

★愛 向來都是從自身開始的
向內在尋找你所需要的吧
它們會幻化在你外在的生命裡

你是一棵生命樹
靈魂的經歷雖然變化多端
但從過程中淬煉的養分
始終在灌溉這株不斷伸展的樹

無常的是經歷
永恆不動的是這棵被滋養的樹

大樹與其說是要庇蔭別人
不如說它僅僅專注在自己的成長之上
當它持續地開枝散葉 自然會庇蔭更多人
愛 向來都是從自身開始的
 

內文: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舊書,大概差不多十年了!

 

 

安琪:

九年前。

 

 

主持人:

對,九年前的書,現在重新修訂版,這本書是什麼呢?我聽見天使,是田安琪的第幾本書?

 

 

安琪:

第一本書。

 

 

主持人:

哇!

 

 

安琪:

謝謝我們的安安主持人,又給我一次機會,呵呵,我第一本書出來的時候,不曉得有沒有上你的節目?

 

那時候九年前,說十年前也沒有完全不對,因為這本書大部分的文章是我十年前開始動筆的。

 

要聊聊這本書的起源嗎?

 

 

主持人:

對,聊一下。

 

 

安琪:

我覺得現在因為疫情的期間聊一下這個起源,好像會有一點鼓勵的作用,我來說一下好了,因為最近很多學生都面臨到接不到案子,或是失業的問題,對不對?

我想好像越來越普遍了,街上的那些店、餐廳等等,好像越來越多都歇業了,對不對?

 

我那些學生接案子來做的或者他是表演者,或是展覽會場的工作,因為這一些在現場的這種活動都已經停了,好萊屋的那些電影,都已經暫停了,對不對?

所以很多人的工作受到影響,收入當然就銳減。

 

這幾個禮拜以來,時不時我會鼓勵一下學生,其中有談到這一本書的起源,總而言之告訴他們,很多時候我們生命的機會點、轉折點,都是它一開始觸動的原因,可能都是走投無路。

 

當時我這一本書是怎麼來的,我根本沒有一種想法要出書,話說是在2009年的年底,11年前的年底,在寒冷的耶誕夜,我的心當時也是挺寒冷的、挺寂寥的,因為才剛剛離婚,大量的時間空出來了,我印象中那時候開始準備要進入耶誕季,我的心就有一點忐忑不安,想說,哇!這個是十幾年以來,第一次自己一個人,在自己一個人,租屋的空間裡,要度過這個節日耶……

 

我當年是沒有選擇跟朋友一起,有一點難以回想當時的心情是如何,總而言之我最後是選擇自己一個人在一個頂樓加蓋的租屋的空間,要過這個耶誕夜,其實很害怕自己會心情不好、會太寂寞,內心總有一個部分,比較積極向上的、比較陽光面的那一部分。

 

它就敲敲我的門,欸欸,田安琪,妳要不要想一下,妳有沒有什麼事情是一直想做而沒有做的,那現在時間不是大量空出來了嗎?妳要不要就去開始做了呢?

 

那時候回想了一下,瞬間就想起來,我曾經在兩年前,2007年開始,好像就一直很羨慕別人做那一種美食部落格,你知道嗎?然後我就想說,有一天我時間控下來,我一定要開始,也開一個這樣子的部落格,把平常那一些吃喝玩樂的東西,都放上去這樣子。

 

所以我在2009年12月24日那一天晚上,我就自己,反正要怎麼設部落格都google的到,我就自己設了一個部落格,一開始的確是放一些吃喝的照片,另外一個路線就是吃喝玩樂路線,另外一個路線就是我翻譯的那些天使講的文章。

 

很多人認識我好像是從這個地方開始,我從進入到身心靈這個領域的一開始,我就很喜歡看,固定的,去看每個月某一個靈媒,國外的靈媒,下載的天使講的訊息,麥克天使講的訊息,每個月每個月去看,後來就開始翻譯,兩年之後,部落格開始另外一個路線是翻譯,剛開始是這樣,到2010年的時候,就是10年前,突然有一天就鼓起勇氣,開始寫自己的故事,當然那個時候最觸動自己的就是離婚這件事。

 

我在這個過程裡面的心路歷程,還有在這裏面的一些自省,當年是要鼓起勇氣的,現在可能因為臉書這些社交界面的關係,很多人就開始比較會表露自己,可是十年前其實不太是,所以那時候我真的是鼓起蠻大勇氣,開始寫自己的這些心路歷程,是揭露很深很深的,我很意外寫出來之後,很受歡迎,其實一開始好緊張,後來發現好像很多人很喜歡看,在裡面好像也有一些收穫,我就大受鼓勵。

 

在當時好像並不多見,所以我就笑稱自己叫做裸奔文。

 

 

主持人:

赤裸裸的。

 

 

安琪:

就從那些文章開始的,我有一位讀者,因為看我的部落格發現這一些裸奔文,自己用word檔,收錄下來。

 

文章不是每一篇都這一種,有一些其他的文章,各種分類,有一些是轉載、有一些是翻譯的,他就取這些裸奔文,把它收錄起來投稿給出版社,不是自己投稿的,

 

 

真的喔!厲害厲害!

 

 

安琪:

是我的讀者,我還記得一開始,不要說第一家是哪一家,因為那一家沒有約成,然後第二家約成了,就是商周,而且談得好順利,我發現那天陣仗好大,除了總經理還有我的總編,現在我叫他藍大人,徐藍萍,第一次看到他們,就是在十年前的這個咖啡店之約,相談甚歡,當場就確定要簽約,所以這本書是真的就是在耶誕夜的那種很寂寥的、很害怕孤單、孤寂的心境之下,然後轉念而成的。

 

我有時候會用這個故事來鼓勵學生,特別是這個時候,很多學生案量大量的減少,甚至是失業。

 

其實我人生不是只有這一次,我講的第一本書出現的這個,這一次,是在一種好像是谷底裡面反轉出來,還有其他的,好幾次也都是這樣子,這一次暫且不說,因為今天的焦點是這一本書,所以我就先談一下這本書的起源。

 

 

主持人:

對呀!所以是在那個之前,妳在翻譯的時候,就是跟天使比較有緣,還是是因為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妳特別對天使這個……為什麼我聽見天使,對不對?

 

 

安琪:

一心不問這個問題,我都忘記我這本書有一些高靈訊息,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其實是在之前就有了,在此之前,我就發現我眼前出現一些畫面不是隨機的那些雜訊,其實背後都是有意義的,那我就是慢慢去透過,更深入那些畫面,然後去體認出來,那個畫面帶到的那些訊息是什麼。

 

 

我好像是從2010……我沒有記錯的話是2010年的三月開始接個案,去幫他們redindg一些高靈的訊息,不過五年前停了,我停止接個案了,想空更多時間看書,作別的事,教課這些,所以是在這本書之前就有了,只是那時候都以為是沒有意義的東西。

 

 

主持人:

那這麼多高靈,你為什麼會這一個特別取名為天使?

 

安琪:

其實這也是一種方便的說法,因為如果只是翻這本書內容,有一些訊息的來源並不是天使,我還記得我第一次知道有蓮華生大士,是因為這一本書。

 

我當時是完全沒有接觸過佛法的,我不知道蓮華生大士是什麼,我不知道祂是誰,我甚至不知道祂是什麼,然後那個訊息就……因為我被賦予這個任務,就只好一個一個回去問這個訊息的來源是誰,那祂說蓮華生大士的時候,我後來就趕快去google這是什麼,我才認識蓮華生大士的。

 

提到祂,其實在reding的過程,這一篇算是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我每次要講出口之前,我都還是會稍微躊躇一下,因為我知道很多這個學藏傳佛教的這一些信徒們或是學生們,他們都把蓮華生大士當成是最高上師,祂也有祂的形象,我去google蓮華生大士,會看到祂就是兩撇鬍子,可是在我當初這個reding的時候,蓮華生大士跟我是一種非常非常親近的能量狀態。

 

所以我其實在後來這幾年,比較接觸佛法之前,我都一直叫祂是我天上的爸爸,後來反而是接觸佛法之後,發現祂好遙遠,呵呵,當初在reding的時候,他非常感動我,所以我覺得祂好親近,而且我覺得是一種在天上的父親的那一種感覺,那祂是以側面來示現在我眼前,面容並不是很清楚,但是後來祂離開的時候,我是看到遠遠的天際,天際線上一個非常非常巨大的飛碟,那個飛碟是閃著光芒,然後我看到那個閃著光芒,我就知道祂在跟我講什麼,後來是用那種畫面離開的。

 

所以我就想說蓮華生大士難道是外星人嗎?那現在我也不敢亂說了啦,呵呵,我知道祂是一位,尤其是藏傳這個法脈的最高上師,現在不敢亂說,但當時我得到的這樣子的一種訊息顯像在我面前。

 

 

主持人:

所以你是屬於那一種會看到的那一種?

不是那種只會感應的那一種?

因為有些人會聽見,妳知道嗎?就他是聽見,但是看不到。

 

 

安琪:

我也會,但是那個要更深的時候,我才會聽見,而且那個語言會很清楚,一般時候,我不用太到定靜的狀態,不用太入定的情況,我眼睛閉起來就會有畫面,那一些畫面就是會告訴我一些訊息,那一些畫面是在我內在的屏幕上面顯現,不識像是第三眼投射出去的,祂投射在我的內在的屏幕上面。

 

 

主持人:

妳說到這個,我常常跟一個朋友在開玩笑,他說他的高靈是在他的視線角度的邊邊上面。

 

 

安琪:

我大概知道那個意思。

 

 

主持人:

所以要他怎麼形容祂是怎麼樣,他只是感覺到祂在,但是他沒辦法把祂看出來,我說你就轉頭啊,他就說怎麼轉都還是在他的……

 

 

安琪:

不是,像那種情況,因為祂如果要投射在我面前的話,要用第三眼,第三眼就不是我們左右兩隻眼睛平常聚焦的方式,所以他只是覺得是在視線的邊緣,事實上是因為那一邊沒有辦法用兩眼聚焦,第三眼才看得清楚,那他要練習慢慢這樣兩眼不要聚焦,他就可以慢慢讓那個畫面變成到比較中間一點。

 

 

主持人:

是是是。

 

 

安琪:

你要這樣跟他講,主要是因為平常我們的肉眼障礙了我們的第三眼。

 

 

主持人:

因為這個其實有牽涉到另外一個,比如說我們在靜坐冥想的時候,搞不好是你的眼睛是在看你在靜坐這個角度,而不是你坐在那邊看到外面這個角度,這樣子。

 

 

安琪:

對,呵呵,這個其實裡面是各種情況有各種的原理,那個以後有機會可以慢慢說,不過老實講,就是每次學生在跟我分享靜坐的時候,看到什麼,我會看情況回應,大部分時候我都會提醒學生,不要太著相。

 

 

所謂靜坐就是要我們心靜下來,如果一直在抓那些畫面會變更忙,主要說要讓心靜下來,在過程裡面,如果這裡面有一些什麼,我們可以去取擷的,不排斥就是了,都可以運用。

 

 

主持人:

那這本書還有提到什麼重要的呢?

 

 

安琪:

大概分四個章節,第一個章節就是單身,我們的總編幫我訂的這小章節題目,覺得很棒,第一章單身溫度,因為我剛剛講這本書的因緣是這樣來的,是從婚姻裡面出來,所以名之為二次單身,呵呵。

 

第二章療癒之境,就是我怎麼樣重新,把比較起伏的狀態慢慢撫平,這個療癒之境,第三章師法自然,因為我熱愛大自然,我剛好在出書的那一段時間,去學農耕,去學友善農耕。

 

 

我在陽台也種了很多花草樹木,還自己種菜,現在還在種。

 

 

主持人:

妳忘了妳以前說要在花蓮種……農耕……

 

 

安琪:

對,那個是差不多我出書的時候的事情,這本書當時出版的時候的事情。

 

第四章靈魂旅程,談的就是比較更高層面的事情。

這四章其實也算是有它的次第,這個是我聽見天使的四個章節。

 

 

主持人:

妳這個會不會就像人家說,就好像要修為要有一些劫數?

 

 

安琪:

好像有這個說法,不過我覺得這一切,反正就是因緣成熟,事情就會發生,我們多生累世以來,總是跟不少人結了因緣,這中間一定有業,那有業就會促使我們會再碰面,然後中間會再有交流,會有知見,會有摩擦,就看各自能夠藉由這些再相逢,去怎麼樣子,回頭看看自己,然後產生一些修練,最後了結那個果。

 

 

主持人:

沒錯!

 

 

安琪:

我的這一本書第一章,第一個題目就叫做某些關係,因結束而圓滿。

業力是中性的,總而言之藉由這個業力借力使力去使用自己,把那個業修到平衡,才是圓滿。

 

 

主持人:

所以我們要感謝那些來搗蛋的,來毀滅我們的人。

 

 

安琪:

對呀!當時都不會覺得耶!都只是覺得很圈叉,呵呵,但是慢慢地因為掌握一些方法,比較能夠第一時間先停止那一些內心的謾罵跟嗔恨,要慢慢回到自己,就更早回到內在平安,不過,每一次還是需要一個過程,每一次過程好像都會再短一點,過了這個過程,再看,就會知道,哎呀!反正每一個事件都可以當作成就自己的踏腳石,不管它是佛還是魔,對不對?

 

 

主持人:

那會不會有一個狀態,好像玩的遊戲跟人,其實都差不多,每次都一樣,然後我們還是沒辦法……

 

 

安琪:

那就是業的關係,如果我們沒有辦法藉由一些自省或是自我覺察的方式去看盪那個業,是從哪一個內在的機關開展出來的,如果沒有辦法藉由那一些業或事件看到因,起因的因,那就會一直重複,而且會雪球越滾越大。

 

 

主持人:

所以都不是別人的問題,都是我們自己的問題囉?

 

 

安琪:

其實是各行各的業,你不能說殺人犯沒有問題,對不對?

但是就是說殺人犯,他為什麼殺了這個人?

兩個人之前一定有因果,特別是我們旁觀者,

為什麼看到這個壞人,會這麼氣憤?

另外一個人看到這個壞人,覺得普通?

 

有一些人就是會特別氣憤,所以我們必須要藉由這些因緣去看到自己的這些貪嗔癡,內在那一些情緒,或是那一些貪嗔癡是從哪裡來的,藉由那一些惡人去看到我們自己。

惡緣到底有沒有錯,他得扛他自己的業,所以是分開來看的。

 

 

主持人:

最近的一些打著公平正義的口號……我覺得是不是就好像這本書在講,我聽見天使,他們其實不是惡魔,是天使這樣子?

 

 

安琪:

對,呵呵,就是看我們怎麼樣去運用這些機緣,如果不會運用的人,其實佛跟魔都很好用,如果只看別人不看自己的,就會覺得這個世界好像很多人在為難自己,對啊!要看怎麼運用。

 

 

主持人:

今天謝謝安琪,雖然短短跟我們講了這一些,我聽見天使裡面的一些重點,剩下就請各位還沒看的,趕緊去買這本書來看囉!

 

 

安琪:

對,這一次是換書封,換封面。

 

 

主持人:

很漂亮。

 

 

安琪:

對,歡迎大家去購買,謝謝。

 

 

主持人:

商周出版社的書,謝謝。

 

 

安琪:

謝謝一心。

 

重點整理:

1.聊聊這本書的起源

2.這麼多高靈,為什麼特別取名為天使?

3.這本書分四個章節

單身溫度

療癒之境

師法自然

靈魂旅程

4.都不是別人的問題,是自己的問題?

業的關係與因果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