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 126 星光女神卡 安一心專訪 創作者 蔣豐雯

心悅幸福樂 126 星光女神卡 安一心專訪 創作者 蔣豐雯

每一副牌卡的誕生,都是生命中的恩典,藉由行星間的互動關係,交織出豐富的生命故事。

這是一套具有強大療癒力的牌卡,結合了占星、靈氣、花精、光的金字塔、圖形密碼等工具。當你對眼前的狀態有著困惑時,可藉由靜心與祈請來獲得洞見;裡面涵藏了許多療癒符號,也適合內在調整與冥想時使用。

外在顯現的一切,永遠如實的反映我們自身,我們永遠都有機會做更好的選擇。這是一副使用者可以參與創造的牌,因為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根據各自意識的進展,將能看到牌卡呈現出不同的視野。


《星光女神卡》包括三個牌組:行星牌組、星座牌組,光的牌組。行星牌組由太陽系十二個行星與南北交點構成;星座牌組是黃道十二星座;光的牌組則由靈魂體的十二個脈輪中心點,及頭頂上方的銀色之光構成。你可以依牌組或整副牌一起使用。
 

本次訪問主題

 

1.創作這套牌卡的動機為何
2.本套牌組的特色為何?
3.為什麼會把三種不同種類的訊息結合在一副牌卡中
4.牌卡所用的正向語句究竟有什麼隱含意圖
5.對於星座卡的進階解釋又為何呢?
6.沒有光的課程基礎或者相關牌卡經驗,可以使用這副卡嗎
7.本副牌卡隱藏的重大秘密!!?
8.意圖如何深化到牌卡或者是每次的創作呢??

 

線上購買牌卡

 

與星光女神卡一起工作(牌卡使用說明)



創作概念

在《星光女神卡》的創造過程中,我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你是在畫塔羅牌嗎?」不然可能就是:「那你畫的是天使牌囉?」這些問題約略可以反映出一般大眾,對這兩大區塊熟悉又陌生的情況。不過,這些疑問可能也是你的疑問,所以在此我先將女神卡的結構稍加說明,以幫助大家了解,進而協助大家靈活使用這副牌卡。
 
其實,要將這麼多的符號及元素融入一副牌當中而不顯突兀,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這套牌卡以三的平衡穩定性建立牌組,由行星為軸貫穿整副牌,因牽涉到所屬牌組能量焦點之所在,所以使用各自獨立的療癒系統。其中,行星牌組的南北交點不屬於行星;光的牌組中,銀色之光不屬於靈魂光體的脈輪中心點。若先不算這三張牌,每個牌組都是十二張。從第一張「地球」到最後一張「黑色之光」,正揭櫫從地球行星到自我落實的朝聖之路。
 
另外,黑色之光結合大衛星月輪的牌卡封面,這張牌的意義結合偉特牌大牌的「命運之輪」及小牌的「王牌(Ace)」,兼顧精神與物質性,藉由意識與焦點的提升或沉淪,每個人都有機會在地球開啟一個新的循環。封面牌展現整副牌的中心思想,與最後一張黑色之光正好首尾相應,並與第一張「地球」牌再度形成三的結構,加入牌卡的使用序位能更增加解牌深度。也因為意涵豐富,所以我未替此張牌卡命名,只以「星光女神卡」的書名為象徵。譬如,抽到「黑色之光」與「星光女神卡」,雖主體都有黑色光之女神,但前者尚待落實,後者則已經準備進入下一個階段的開展與循環了。
 
另外,牌框乃針對所屬牌組來進行繪製。行星牌組的牌框是日月星,太陽居於右方理性給予之位,月亮居於左方感性接收之所。星座牌組的牌框是地水火風四元素,分別由花葉、水波、火焰及羽毛來象徵。光的牌組的牌框則是光之樹、光之果;女神圖像的下方,亦各有所屬不同色彩的花型護牌神獸。因為行星的課題有些並不那麼輕鬆,由粉紅色神獸為行星牌組帶來慈悲與愛的守護;而星座牽涉到面對十二個宮位

不同的慣性模式,由藍色神獸來護衛,帶來智慧的領悟;至於光的牌組,對應個人靈魂成長階段不同的覺知,則由紫色神獸替正在進行和平轉化的磁場帶來保護。這些與每張牌相伴的神獸,具有穩定與落實能量的作用。還有我接受指引為女神卡背面繪製的大衛星日月輪,則具備統合整副牌並加以封存的力量。

使用重點
 
女神卡當中出現的行星,在和星座與光的對應上,雖然彼此相關連,卻有不同的側重面向。因為宇宙向來不做二元性的判斷,我們面對所有的人事物,儘管時而愉悅時而困頓,卻非恆常不變的,其中的關鍵因素還是與當下的認知有關。使用這副牌卡的重點也是一樣,「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宇宙只有變易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誠然,這不是一副以占卜為主要訴求的牌卡。星空給予的智慧向來不曾少,女神卡只是借用較多新時代的語彙和讀者交流。如果你願意每天抽一張牌卡,隨著當日女神的指引靜心冥想,深入自己的內在工作。並準備一本筆記本,寫下當天事件發生感受,及與牌卡的對應體悟。假以時日,將會明顯看到自己的進展,並了然收到什麼樣的禮物。這是最基本單張牌卡的使用方式,卻是最有效果的。
 
和女神卡工作並非單純的只看牌義,因為語言文字能傳達的極為有限,亦容易造成片面的理解。如果允許的話,建議你可以跟幾個朋友一起組成讀書會,針對大家彼此的狀況練習分享與解讀。這樣的互動會形成一個療癒圈,在過程中拓廣自己理解的角度,相信會為你帶來更多的收穫。
 
使用方法
 
無論使用哪一副牌卡,對牌卡心懷敬意與感恩,都是絕對必要的前提。這套牌卡是剛剛誕生的系統,相信經由越來越多讀者的使用和參與,未來運用的方式也將更加深入。下面是針對初學者介紹的啟用方式,所以我會試著說得更完整詳盡一些。
 
Step1 淨化
 
所有的訊息卡在使用前,淨化是一定需要的步驟。就像新買回來的衣服,為了清除製造與銷售過程中的各種殘留,多半會先洗過再穿。至於你想怎麼洗,沒有硬性規定,你可以依照自己習慣的方式來進行。至於如果是由我來淨化這副牌,我會手持牌卡,觀想白光包覆環繞我們的氣場,逆時針將牌卡連同需要釋放的能量一起旋入地心。這其實只需要幾秒鐘的時間,意念所及之處就可以淨化完成。任何時候,你感覺需要淨化牌卡的時候都可以進行。

Step2 啟牌
 
當我們與陌生人第一次見面,如果彼此互不相望,想要建立關係可想而知是不太可能吧。所以即便是古代的媒妁之言,婚前不熟婚後也無意認識彼此,那你們之間只是擁有一張證書、操相同或不同的語言,卻無法共振。牌卡亦然,要與牌卡建立盟約,你首先要有意願認識,並願意信任神聖指引能助你探索未知。我通常會依照順序將牌卡拿起來,一張張的觀看、送出感謝並將之貼向心輪,這是我邀請牌卡的方式。就像每個人交朋友的方式不同,你也可以有自己的方式,關鍵只在於意圖及信念,你希望建立的是怎樣的相處關係,在啟牌儀式當中,就是系統設定的時機。
 
Step3 封存
 
啟牌儀式完成後,重要的是再以白光順時針環繞身體一圈,就能保護與封存牌卡的能量。這同樣沒有硬性規定,我在繪製與設計女神卡時,牌面的花型護牌神獸與牌背的大衛星日月輪、用來收納牌卡的盒與套及另外可加購的聖壇布,都具備這個圖騰,可以協助保護與封存能量。所以沒有看到這段文字或不習慣儀式的朋友也無需罣礙。
 
Step4 祈請
 
這我稱為國民禮儀,如果你希望某人作你的舞伴,那你是否該大方有禮的提出邀請呢?星光女神們不會主動降臨成為你的舞伴,除非有你的邀請。所以,當你想開始使用牌卡時,建議要先提出祈請,女神們會很樂意撥出時間來協助的。這個步驟我強烈建議不要跳過,就像你進教堂或入寺廟,都會先禮敬耶穌基督、聖母或諸佛菩薩,這是相當基本的概念喔。
 
Step5 提問
 
這是非常關鍵的一個步驟,如何正確的提問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本身的意圖不清或動機不明,甚或聲東擊西。譬如明明想問的是愛情,說不出口就改成問工作,得到的指引當然可能答非所問。當然,也可能是你不知該如何問。簡單歸納提問的重點,不外乎有幾個大原則。一、不做二元性的好壞判定。二、不執著想要的結果而反覆詢問。三、一個問題中不混雜其他問題,若不能一次問完,就要拆開來,而不是像煮火鍋般全部加在一起。因為好壞判定是很個人的,牽涉的是理念與感受;疲勞轟炸的提問無助於真實的理解,對個人無益;至於大雜燴的問題沒有焦點,也不會有清晰的解答。正直與專業的牌卡諮商師能夠協助你正確提問,但如果你能夠自己慢慢的練習如何提問,不知不覺間,將會得到洞悉力的提升。

Step6 確認牌陣和洗牌
 
針對問題,判斷用一張或多張的牌陣。一張牌卡的「點」有益於靜心,兩張牌卡的「線」可以觀察時間軸帶來的影響,多張牌卡的「面」可以減少單一牌卡易流於主觀的詮釋,提供較為清晰的解讀。確認牌陣的同時開始洗牌,如果採用雙手畫圓的方式充分洗牌,請務必鋪上牌布。因為一副牌卡的價值不在價格,而在於可以伴你長長久久,使用牌布可以有效保護牌面延長使用壽命,也是我們對牌卡的尊重與珍惜。如果你手邊沒有牌布或是沒有展牌的空間,建議就用抽取式洗牌,但請不要用老千玩撲克的方式,女神牌是很優雅的能量,還請細心的呵護喔。
 
Step7 抽牌
 
洗牌同時一邊想著問題,等你感覺足夠的時候,就可以停下來將牌收攏,分成幾疊切牌。接下來的方式因人而異,你可以用左手由左至右畫出弧形展牌,左撇子的人則可以反向操作,總之就是使用非慣性的那隻手。當然,你也可以直接抽牌。如果非單張牌,就要依序將牌放在牌陣相對應的位置,慢慢培養對牌卡能量流的感知。
 
Step8 參考牌義
 
初次使用女神卡,建議先參酌書中的牌義。嫻熟占星學、光的課程的讀者,可以自行擴展篇幅有限的解釋。誠如前言所述,成為牌陣的牌卡之間,會有不同的關聯解讀,或強化或削弱某些課題的影響,切勿斷章取義。此外,我在每張牌的左上方都標示出行星符號,並在第123 頁安排了一張「行星對應各星座的廟旺弱陷」表。時代使然,古典占星學強調的行星能量大小,非現代心理占星學關注的,而且三王星在久遠的古代尚未被發現,因此也不會出現在圖表中。我將之收錄在文末,只是方便有需要的讀者參酌。
 
Step9 加牌
 
任何時候,你都可以就已經抽出來的牌來加牌。這是為了讓你更清晰地看到問題架構,而非用來「翻盤」,如果本來輕鬆的牌經過加牌反而變的沉重,那也是事件當中本就蘊藏的能量,只是尚未被感知而已。留意加牌並不是無止盡的加上去,你必須為自己保留沉靜的空間去體會,只要能點出疑惑即可停止。
 
這篇很長的介紹到此終於進入尾聲,祝福在接下來的頁面裡,大家都能善用星光女神卡來聆聽星星訊息,並以之召喚內在之光。

心悅幸福樂 125 解夢經典 專訪『問神達人王崇禮』

心悅幸福樂 125 解夢經典 專訪『問神達人王崇禮』

華人心靈網路電台 安一心 專訪問神達人 ─王崇禮─

本次訪談重點

【問事三法有哪三法,分別優缺為何】
【本書的創作動機為何呢】
【夢境要是老記不得怎麼辦?】
【本書重點要提醒大家….】
【平常多夢這其中有什麼意思隱含呢?】

「科學是幫助我們在已知中做出抉擇,宗教是幫助我們在未知中做出抉擇!」

繼「問神系列」毫不藏私地將信仰正見、擲筊和解籤等問神訣竅、理性科學的案件分析大方教授給大眾,在民間匯聚一股新時代的問事清流和信仰再生運動後,這一次,問神達人王崇禮老師將帶領大家走向更高層次──「解夢」,讓大眾能進一步自助助人,解決生命中的難題。

購買本書

 

眾神親臨指導,是時候徹底搞懂夢境!

人生問題千絲萬縷,當慈悲的神明想要對你未知的將來關懷提醒,或是祂們處理問題時無法靠擲筊、抽籤詩說清楚時,就會利用「托夢」來讓人明白,為了不錯過神明的預告和提示,正確的知夢、解夢,很重要!

懂解夢,對於解決人生問題的掌握度會更好、更精確,於是神明在王崇禮老師四十九天閉關時,特別花了七天時間指導解夢相關技巧,《解夢經典》便是這七天的詳實記錄,除了細細分析25大夢境成分的含意、各種搭配運用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項,其中神人之間幽默風趣卻意涵深刻的對話,更蘊含著某些值得深思的人生哲理──《解夢經典》實為一部濟世救人的經典

文章試讀

 

|夢境成分的四大關鍵

 


我醒過來的第一件事,就是趕緊把夢境記在筆記本以防忘記,這個步驟很重要,一定要做。閉關時的每一個夢境都是神明在教授你東西,非常的重要,千萬不能夢一夢卻不管它,或是夢醒後沒把它記起來,結果隔段時間就忘了,這樣神明以後就不會再教你了──因為你不把這件事放在心上,也不在乎這件事!把整個夢境記在筆記本上之後,接著就要開始參悟神明透過這個夢到底是在表達什麼、到底要教我什麼。而這一切都要靠你自己去參悟,參悟完之後,還要擲筊向神明請示自己參悟的結果對不對。
 
擲筊確認是一定要做的程序,因為經過三個聖筊確認,就某種意義來看,即再次證明自己:昨晚的夢境沒有會錯意,參悟的角度完全正確,以及解夢功力再次受到神明的肯定。
 
以下的閉關紀錄摘要很重要,一定要把它記起來,因為這些是我參悟的重點結果,而且這些結果是一一經過神明三個聖杯確認過的。
 

(1)夢境的成分不會只有一個

 
一個夢境一定是由好幾個成分所產生,不可能只有一個成分所組成。解夢如果只單單看一個成分,不只一定解不準,還很容易出差錯。
 

(2)解夢必須搭配所有成分一起分析

 
神明告訴我,如果有信徒問我:「老師,夢到蛇是代表什麼意思?」我除了要提醒信徒這種問法不正確,還要教導他們必須檢視除了蛇,旁邊還有什麼夢境成分,這樣搭配著來解,才能夠做最客觀、最完整的判斷。
 

(3)解夢人必須看得比任何人更深入

 
神明進一步提醒我,身為一個專業的神職人員,看一個夢境的角度要能夠洞若觀火,必須看得比一般人還深入且不一樣。如果無法很透徹的檢視夢境,不但表示沒有足夠的能力幫人處理問題,甚至還有可能在處理問題的同時又產生出另一個問題。
 

(4)閉關是很嚴肅的一件事

 
神明更在提醒我,閉關是一件很嚴肅、很莊嚴的一件事,不能等閒視之,更不能開玩笑,否則會被「罰站」。
 
以上就是我第一天閉關所夢到,關於「夢境的成分」的重點摘要筆記,希望有心學習解夢的朋友要認真的記起來。
心悅幸福樂 124 神聖的你《活出身心健康、快樂和全部的潛能》

心悅幸福樂 124 神聖的你《活出身心健康、快樂和全部的潛能》

楊定一博士:「人生最高的祭壇,其實在我們每一個人的內心。」
在這本21世紀最實用的靈性健康書裡,
引導你在日常生活裡如何醒覺、
內在生命和外在世界更均衡,讓人生更圓滿。


 從《真原醫》到《神聖的你》,楊定一博士都在談全面的健康、整體的幸福──先修正生命的失衡,讓左右腦回歸平衡。只要左右腦恢復平衡,身體的自律神經系統也自然跟著回到平衡,每一個細胞得到放鬆,身-心也就平衡。

  我們通常都活在兩個世界,一個是身體的世界,一個是念相的世界,後者還是透過角色所建立而強化的。我們已經分不清這兩個世界,也自然會把身體帶到虛擬的境界,來配合角色的念相世界,隨時都在這兩個世界跳來跳去。

  這種錯覺,阻礙了我們對真實生命的認識。承認、看穿這一錯覺,是我們活出全部生命的潛能、活出生命永恆的神聖的起步。

購買本書

本輯專訪


安:哈囉!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今天要跟大家分享一本我覺得很棒的書叫神聖的你。是楊定一博士所寫的。天下雜誌出版社出版。

 

今天邀請到編寫這本書的陳夢怡小姐來跟我們一起探討這本書。

 

陳:哈囉!各位聽眾好,我是陳夢怡。

 

安:想請問當初楊定一博士為什麼會想編寫這本書呢?

 

陳:嗯!這個問題很好!可能要問他本人。

我第一次跟楊博士接觸是在真原醫,當時只是一篇一篇文章,是楊博士為了他的病人所寫出的一本本小冊子。

 

那時在翻譯他的文章,很奇妙的是,總覺得他有話沒有說完。

我相信現在大家要是回去翻真原醫,你會發現楊博士好像不只是在說好好運動、好好吃東西、好好喝水…而已。
 

那時覺得這個人很奇妙,我不知道他是誰,我只是純粹接到一個case,覺得這個人好像還有什麼話想說,隱隱約約感覺的到,卻不知道到底想要說的是什麼。直到後來靜坐才又更明顯一些,靜坐也是我翻譯的,這本書總共有4個part,到第4個part的才知道,他不是在說怎麼樣靜坐才靜坐的好,才有效果,他講到的是生命的本質及修行人如何才不會走錯路。只是那時候也還沒有很明顯。

 

安:有話還沒有說完。

 

陳:對!直到2015年底,他剛錄完風潮音樂的「你在嗎?」時,讓我印象深刻。

這個CD大概錄了兩個工作天,他一進去錄音間時,那個錄音間就像個閉關房,我在外頭聽的感覺就像是一個人在很深的寧靜中,表達他所想要表達的。

 

一個早上三個多小時錄下來,換作一般人早就覺得累了,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當他走出錄音間,他整個人是亮的!整個人容光換發的!

 

當時我進他公司已一年多,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他整個人那麼亮,我心想:「天啊!他不是單純只是一個有興趣的人而已,這就是他要的!」

 

別人可能覺得是苦差事要費力,但對他來說,這就是他生命最深層的表達。

 

安:感覺是老天給予他什麼樣的使命和光,讓他帶到這個世上的感覺。

 

陳:我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我那時也不知道老天在哪~

也不知道老天是不是有給一本給四皇子什麼東西~

 

那時他就像閉關出來,整個人神清氣爽!

 

那一刻我知道他所講的是真實的,真正從他心底流出來,沒有一點虛假。

「你在嗎?」等於是全部的你的有聲版。而且是在還沒有寫出時就已經先錄下來的,這是一個很有趣的過程。

 

我之後再聽「你在嗎?」,我發現它是一個適合開車上班時聽的,你聽一聽就會覺得腦袋清醒過來,一整天的藍圖就出來了。

 

大概到了3月時,我人還在中國休假遊玩,樂不思蜀時,收到一個訊息說:「夢怡,博士請你帶著愉快的心情回來,他要開始寫書了!」

 

回來他就開始寫,我想我在編者的地方也都有提到過,他口述。

 

以前我們的合作方式是,他寫文章,我再把他的英文譯成中文,我想我自己翻譯有一個獨到的地方是翻譯腔很少,所以很多人在讀靜坐時很少意識到它是一本翻譯的書。

 

而這次是他口述,我記錄,事後再核對整理。

他口述時很奇妙,就如同當時我在錄音間外體驗到的一樣,他在內心很寧靜的狀態中,把他想表達的說出來,而邏輯上就非常清晰。

 

我一開始覺得很苦,抄抄寫寫的記錄很累,手很痛!

那時覺得:「天啊!楊博士想說的好像還不只這些,感覺後面還有很多…這樣我手要痛到什麼時候…」

 

直到有一天我下定決心要背一台電腦過去,一切開始就順了,從那開始就能專注在他想要表達的東西上。

 

安:我覺得在閱讀的過程中有邏輯,可是好像又有很多片面的訊息一直進來。你覺得讀者在讀本書時,是按照章節的結構下來嗎?還是有更好的建議呢?

 

因為在讀的時候有一些片面訊息進來,雖然明白先後順序,可是又覺得好像有話要講,有伏筆在後面的感覺。

 

陳:在「全部的你」一書時,楊博士一星期就口述完了,後來我們花三個星期做編輯。

而神聖的你是在美國二個星期的時間寫完,花比較多的時間做編輯。

 

全部的你我記得是在去年四月交稿給出版社,六月就出版了。

神聖的你比較久,去年八月交稿給出版社的。

 

很多人都問我這兩本書是不是有先後順序?

我以前很天真,大概是一個月前,由於我自己泡在裡面太久了,我覺得裡面每一個部分都講的很清楚,所以我覺得不用按順序。

 

直到我遇見一位相當有閱歷的先生,我直接把「神聖的你」這本書送他。但這位先生對哲學又很有自己的一套,他跟我說:「其實你們講的東西很難耶!」

 

經過他這次的震憾教育,我發現事情沒有我想的那麼簡單。

所以如果你是第一次閱讀,或是比較左腦理性的人,我會建議從「全部的你」按順序讀下來。

 

人有兩種,像我是讀書不求甚解,連看小說要從中間或尾巴開始都可以,看連續劇也不求從第一集看,從中間也可以入戲的人,我覺得就可以從任何地方切進去閱讀。

 

最主要我覺得這兩本書不是傳遞知識,說實話裡面有很多知識性的東西,或是會收聽你節目的朋友,我猜都是new agg新時代的朋友。

 

這部分又可分兩大類,一類是身心相當需要撫慰的,另一種不能說不需要身心撫慰,但比較著重在資訊的取得,要知道各個高靈、上師、各學派的說法。這種不斷搜集資訊的人,好像要搜集到全面的資訊才可以安心。

 

神聖的你比起全部的你,資訊更豐富。我在寫的時候也覺得楊博士真的很愛修行人,修行人一路走來可能聽過各種說法,有些什麼疑惑,這些幾乎都帶到了。但他確實不是在介紹各種說法,所以如果只把它當成知識的傳遞,會很可惜;但如果將它當成理論的建構,完整生命哲學的建構,那他的架構是非常清晰的。

 

從所知所見、念頭的開始,怎麼編織世界?

又透過五感讓我們感覺到這世界再真實不過了!

如何從迷迷茫茫的”知”,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透過與各式各樣人的互動,把印象放到自己的腦海及心裡,最後搭建出對自我、對身邊世界的認識?

這套東西是這麼的嚴密,為什麼卻是幻相?關於這點就是對宇宙的認識論。

楊博士從這邊打出嚴密的基礎。

 

對理性朋友的好處是,你不需要要求自己相信這個世界是大幻相跟妄想,我們可以從自己的起心動念一個個實驗,去體驗原來我們覺得一個個真實的東西,其實都是念頭所搭建出來的,而念頭與念頭之間,只是他升起的太快,我們的頭腦運作的太有效率,搞得這個世界好像天衣無縫,但其實它是有縫隙的。而這個空隙,楊博士在書裡稱他為「空檔」。就是念頭與念頭間的空檔;話與話之間的空檔

 

我們每個人現在都可以體會一下平常一個人安靜時,是馬上可以意識到念頭或情緒的。

意識到念頭或情緒時,我們大部分時刻都在跟自己說話,跟自己叨叨叨說待會要做什麼?

 

像我剛剛就跟自己說:「剛剛回來好累,趕快睡20分鐘。3點要跟安一心談話。」

 

平常我們不會意識到念頭跟我們說什麼,而是直接做什麼。當我們靜下來觀察自己的念頭,而不是念頭跟我們說什麼,我們就做什麼,我們會漸漸意識到念頭與念頭之間,其實是有一個空隙、空檔的。

 

這兩本書都有一個主軸是,活在這裡、現在。

台灣社會是要求人要有用、有效率,所以我們會常常想要把這個空檔塞滿。

趕快逼自己想一下:「我今天還有什麼事沒做?還有什麼事沒有讀?還有什麼事我不知道?還有什麼體驗我沒品嚐過?」

 

我們往往會找一些東西來塞滿這個空檔,而楊博士的活在這裡、現在是指,就算今天這個空檔出來了,我們仍然不急著找東西來塞,不找過去的事來填,也不急著找未來的期待、渴望去塞滿他,我們試著去體驗一下這個空檔,漸漸的你會發現內在的寧靜開始出來。

 

這也是我在楊博士口述這兩本書時,我得到的收穫,這也是我覺得很幸運的一件事。

我等於是第一線,這所有的觀察者和體驗者。

在寫這兩本書對我改變最大的就是這份寧靜。

 

安:一般人很渴望內在的平靜和寧靜,但念頭進來時,或者是工作,最大的理由是:「我就活在這個物質實相,我怎麼知道念頭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走?」

這個寧靜的空檔好像很簡單,但不一定能做到。

因為你的頭腦可能會覺得這個空檔是消極的,什麼都不做,但事情還是在,不知道這部分夢怡有什麼想法?

 

陳:沒錯!其實我們真的很難面對這個空檔,所以我們會調動各種資訊,包括你說的怎麼可以這樣?現實生活的壓力、這麼做是對是錯…這有點像是第二號念頭,等於是念頭又堆上一堆念頭,這部分楊博士在神聖的你有提到「臣服」的觀念。

 

臣服很簡單,就是接受!

 

但很多人聽到臣服會覺得生氣,尤其是華人。

一個是,這是老天安排的;一個是東方社會階層意識比較濃,所以聽到臣服就覺得好像有人壓著你的頭做什麼事的感覺。

 

楊博士在神聖的你中將臣服說的很清楚,臣服是:接受瞬間帶來的一切。

這瞬間帶來我們對外界的感知,這是最難臣服的,尤其當這個瞬間出現在你眼前的是張牙舞爪的…

 

安:或是什麼苦難時,要大家去臣服,實在是:

 

陳:對呀!這不是叫我去受苦受難嗎?

但我們不要忘記一件事,瞬間帶來的一切有外在的現實,有內在的現實。

楊博士:外在的現實如果你能接受,當然很好,如果接受不了,我們就接受內在的現實。

 

內在的現實是什麼?

比如,現在有一個人對你張牙舞爪很跋滬!

內在的現實是他跋滬,我害怕、我憤怒、我想跟他吵架…

先接受自己內在的現實。

 

縱使眼前這個人很跋滬,外在現實發生了,最難的是,當我們發現自己在生氣時,我們會對自己說:「你怎麼可以生氣?」

 

如果一開始我能接受我生氣,我們的情緒就是我們對外在現實的第一個反彈,這個反彈如果我能接受,這個反彈好像得到了一個回應!接受就是一個最好的回應,然後它就會開始安靜下來。

 

當然事情可能發生的比我們想像的還快,尤其是念頭,很多修行的人、對身心靈有興趣的人,是不允許自己生氣的,覺得生氣是很糟糕的事,所以我們可能會基於後天的制約,有了第二層的反彈,就是不准自己生氣。

 

如果我現在無法接受自己在生氣的事實,我還能再退一步,接受我不准自己生氣這件事。

當我開始承認並接受自己是個不准自己生氣的人時,我們對自己會有寬容和新的理解。

這個差別有點微細,一般人也許也隱約知道自己不允許自己生氣,但往往是還沒有正面去承認這件事,直接被不准生氣這件事帶著走。

它就是一層一層的向內臣服!

 

我無法臣服於外面那個跋滬的人,那我就承認還在批判他跋滬,承認我還在生氣,承認我碰到跋滬的人我就害怕。

如果第一層反彈接受不了,就再退一步。我實在很受不了我竟然還再批判,我不是看很多心靈的書嗎?我怎麼還再批判?開始接受這個!

再不行的話,就再往後退一步!

 

就是這樣一層一層的接受自己的不接受,接受自己的反彈,慢慢的一步一步的。

你花力氣去抵抗的力量必須大於它的力量,所以大部分的人活的很累,因為我們都花時間在抵抗和反彈。

我們要不是對抗外界,就是對抗自己。

 

而臣服的效果在於,讓你去放掉對抗的需要。

第一個好處是,我們不再對內消耗精力,有點像太極的以柔克剛,我們不再耗費精利,而是去吸取接納我們的生氣,這時候生氣成為一個訊號,而不是一個非要排除他的東西。

我們的精力可以開始集中,說真的這念頭就會少。

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念頭和情緒,它真的就是一個對抗。

如果一切事情我們感覺到一切安好,真的一個念頭都升不起來。

 

有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個東西,非要去為它貼一個正面標籤說這個好棒!這其實也是一種對抗。

這種對抗是在說生命其實太少有好事發生了,所以一有好事發生,就要用一個標籤好好把它留下來,好讓我們對抗生命的苦難。

 

在神聖的你第三卷也有練習,從苦難中找到生命的永恒,到清醒的受苦,從這邊就帶出很多面對苦難和悲慘是很難受的事,從這裡開始一步步臣服。只是這個臣服不只是對外,也要對內,走到最後其實是對內。

 

安:坊間很多都說要去擁抱那個”苦”,知道苦背後的涵義和意義,但是擁抱幾分鐘後發現自己還是受不了。好像人家說會有個恩典或是禮物,但禮物還沒有收到就已經受不了,被打敗了。

 

陳:當我們能一層一層的臣服,那個苦我們最後是能真心去擁抱他的。

這個擁抱是,當這個反彈安靜後,我們面對這個苦,也是個事實,於是我們可以接受他是一個結果。
 

在苦難中的人,你要他擁抱痛苦,這往往會成為最大的對抗。

我要趕快擁抱這個痛苦好消除這個痛苦

 

安:所以要像楊博士一層一層的觀照每個念頭的狀態對嗎?

 

陳:對!也就是你真的活在這裡、現在,活在我們內心的這裡、現在,而不是活在想像中的這裡、現在

 

安:這邊可不可以跟聽眾朋友再分享一下,什麼是活在想像中的這裡、現在?

舉例來說,有的人早上起來會說我覺得現在很想睡覺

人要活在當下,而他的當下就是想睡覺

 

而我會跟他說,你是活在過去的累,所以想睡覺。

 

有的人就會覺得,我現在就是活在當下,我現在的狀態和感覺就是這樣,會不會他其實就是活在他過去的認知和想像中?

 

陳:這部分我倒不覺得他是活在過去的想像中。我覺得是還沒有覺察就已經跟著念頭走。

早上起床覺得累,一般我們沒有覺察到就只有兩個選擇:

1 聽著這個念頭很累,繼續睡

2 聽另一個念頭:「不行,趕快起來!」

 

差別在,我們還沒有覺察就在聽這個兩念頭行事。因為我們內在念頭是衝突的,接下來我們就聽這個念頭在耗損。

 

並不是說賴床時起來,才是活在這裡、現在。

活在這裡、現在的第一步是你要認識這裡的自己的狀態;我們現在很累,去充分的知道自己很累,充分的能接受,也充分知道自己有想要起來的壓力。

想起來的壓力裡有過去的擔心,也有未來的壓力。ex:我要是今天、明天、後天都準時起床,我就會變成一個全新的人了!

 

安:又活在自己的另一個幻相裡

 

陳:所以重點不在於你賴床時間的長短,而是這時候你知不知道自己怎麼了?

 

安:謝謝夢怡,我覺得這本書還是需要讀者去慢慢體會生命的本質。

謝謝夢怡!

 

陳:謝謝

 

最後,我還想再提一下臣服和神聖的關係是什麼?剛剛說到,臣服是一層一層的向自己臣服,向自己臣服是向什麼臣服?其實是向自己生命的本質臣服,這個本質是永恒的。

 

很多人說為什麼要談神聖?神聖好像是遙不可及的東西,早就失落很久了。

 

我問過楊博士這個問題,書裡對神聖的定義是:神聖就是永恒,我們生命的本質。

 

當我們能夠真正向自己臣服,我們會逐漸體會到生命內在的力量,那不是靠反抗和抵抗得到的,而是生命本來就有一個力量在那,它從未消失過。


一個人走到這裡,自然能體會自己的神聖,而不是靠外在各種神聖的樣子來加持自己。


最後希望大家有機會在我們的生活中體會到這點。

心悅幸福樂 123 筋典 安一心專訪作者黃必文 九韵出版

心悅幸福樂 123 筋典 安一心專訪作者黃必文 九韵出版

華人心靈網路電台 安一心專訪作者黃必文 
為你分享「筋典」

本書突破醫學理論的桎梏與屏障,
用實例與數據,
驗證黃必文在中國醫學博大精深的浩瀚知識中的真知灼見。
掌握人體醫病最正確有效的方向——
「循經找病、尋筋治病」。

蛋白質體學是目前許多頂尖科學家、生物學家們傾心研究的一門學問,原因在於蛋白質不僅是解釋生命現象的依據,也是未來破解人類致病原因的利器,只要解開蛋白質代謝發生的問題,就能扭轉許多的疾病,包括癌症。

然而,自60年代以來的細胞生物學,引導了蛋白質體學風生水起的諸多研究,至今幾十年後,這方面科學進展的答案仍然是一無所獲。



「治病要掌握的是能量,所要醫治的是功能」,人體生態研究者黃必文提出這樣的看法。她以中國醫學的「經絡」結合「肌筋膜」這項物質,不但掌握了人體醫病的最高境界「不藥而癒」,更為當前醫學對於許多慢性疾病與癌症無法有效治療的困境,指引出解決方案,而這一切神奇的結果就在於解除經絡上的「蛋白質」堆積。


 

【重點整理】

口腔的問題,根源在哪
唇縮脾虛,癌症的真相又為何
如何活化新陳代謝,避免乳酸的堆積呢

不想錯過首播嗎?請加入我們的LINE@
加入好友

心悅幸福樂 122 鑽石切割師:一個凡夫俗子的悟境之旅

心悅幸福樂 122 鑽石切割師:一個凡夫俗子的悟境之旅

◎內容簡介:

這是一條不可思議的恩典之路! 
當頑石遇見了鑽石切割師, 
一個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慾, 
會與大師的智慧擦出什麼火花?

★諾提勒斯銀牌獎(Silver Nautilus Award)、艾瑞克•霍夫獎(Eric Hoffer Prize) 
★入圍「2011美國最佳圖書獎」

他純真的凝視穿透了我的心,我的眼淚奪眶而出……

▍颱風眼、披頭四、麥迪遜大道,到翻轉生命的悟境之旅

「如果你會划船,你就會划任何一艘船;如果你不會划船,光是換船也無濟於事。」 
「如果你尊敬自己,別人尊敬你與否又有什麼差別?全世界的人都沒有必要非尊敬你不可。」 
「每一朵花苞都有它綻放的時間,不要強迫花苞變成花朵。」
「當你把自己侷限在小心智的時候,大自然憑什麼要給你更多?」 

  麥克‧費屈曼是納粹大屠殺倖存者之子,有著充滿挫折、不斷思考死亡的迷惘童年;對人生的質疑,讓他在追逐「披頭四」的青年時期放浪形骸,把迷幻藥和大麻當生活的一部分;後來,他進駐「麥迪遜大道」,成功當上奧美集團的AE,只是一切又再度扭轉,意料之外的人生悄然降臨,他在誤打誤撞下成為靈性導師──「古儒吉」詩麗•詩麗•若威香卡──的好友和得力助手,並在與大師的私下相處中慢慢體會到:惟有無條件的愛,才能帶來生命的圓滿實現與轉化。 
若威香卡是當世知名的人道主義者與千百萬人的靈性領袖,透過瑜伽、呼吸、靜坐的教學助人解脫壓力,找尋內在能量與和平的動力。他設計的課程已在155個國家,讓3億7000萬人受益……

 

 

 

 

▍與聖者貼身相處,體驗慈悲和智慧

與一位悟道大師成為好朋友,究竟是什麼樣的感覺?而一個凡夫俗子的七情六欲和種種想法,又會和大師的智慧產生什麼樣的衝撞和火花?全書既充滿傳奇色彩,又極具趣味性、思想性,帶領你我進入嶄新的生命體驗,認識另一種看待世界的方式。

  • 批評可以幫助我們成長,但我們不是別人意見的足球,要不帶任何反應地傾聽別人的批評。
  • 你無法消除我執,只要覺察它的存在就好,你對我執的覺察,就會減低你的不自然狀態。
  • 自己去找答案,你的糖果不要讓我幫你咀嚼,這是不可能的事。
  • 愛是這個地球上最有效的療癒力。
  • 不要在身外尋找喜樂,渴求「這個」或憎惡「那個」,只會為你的生活帶來悲慘。
  • 臣服是為了你自己,為了讓你毫不費力地離開任何一件把你帶離當下的事物。
  • 強加於對方的親密感會變成暴力。
  • 試圖占有愛會剝奪愛裡的美,讓愛變得醜陋,接著,同樣的愛就會帶給你痛苦。

 

  《鑽石切割師》是繼《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之後,另一部追求靈性自由之旅的經典作品,麥克•費屈曼極其細膩、誠實的描述自己在追尋生命意義過程中,所咀嚼到的愛恨情仇與血淚歡笑,並引領讀者進入若威香卡那充滿慈悲與奧祕的世界。

 

「如果你會划船,你就會划任何一艘船;如果你不會划船,光是換船也無濟於事。」
自己正是所謂的掌舵者,如果不讓自己會掌舵,再多船也到不了彼岸

【關於大師恩典】
你快樂嗎?
你的心安住在當下嗎?
你所真正找尋的,你早就已經擁有了!
在日常的生活中,你早就已經可以體現愛!

【關於淨化呼吸】
如果能用不同的呼吸狀態來呼吸,就能把自己帶入所謂的本我????
在某個特定的頻率持續呼吸,還可以誘發身體脈輪持續的放電!!!
這到底是什麼魔法呢??

古儒吉的恩典,就在今天的節目可探知一二

今天專訪生活的藝術 青雲 除了採訪書外
一個呼吸法,就讓青雲老師發現他自己人生的究極目標,「愛」這個字

本次訪談重點
[02:30]淨化呼吸是什麼,淨化呼吸啟動的時候,青雲老師的感覺是什麼
[11:00]一般人明明有在呼吸阿?淨化呼吸與一般人呼吸的方式究竟有什麼不同
[14:20]古儒吉大師的教導究竟為何?怎麼樣才可以在生活中覺醒,讓自己變更好
[18:00]生活在世俗中,面對情緒、苦難,書中是如何指引我們呢?
[27:20]事情來了,一般人如何把淨化呼吸用在生活中呢?
[30:00]放鬆不等於放下,先把身體放輕鬆後,才會學會放下

心悅幸福樂 121 啟動你內在的成功密碼:發現天命、迎向豐盛,與宇宙共同創造你渴望的生活

心悅幸福樂 121 啟動你內在的成功密碼:發現天命、迎向豐盛,與宇宙共同創造你渴望的生活


尋求靈性成長,常被誤認是超脫塵俗的,靈修之人不應看重金錢與物質的繁榮。巴觀透過合一的教導,告訴你:創造財富與成功,本身就是靈性修行,因為這需要專注、勤奮與創造力。如果人們瞭解創造豐盛,並將它分享給別人,就是超凡的靈性活動,他們會因此變得更快樂,並為建立更好的世界負起責任。

貧窮或富足,完全取決於你的想法。如果你的思想有缺陷,就會導致失敗與混亂。一方面,對貧窮的錯誤崇拜,將導向你走進無意識的負面程式,毀壞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當賺錢的動機是出於恐懼、不安全感,將淪為一種自我中心的追求,無法享受成功,全然經驗生活的每一刻。你要能分辨源自頭腦的欲望與心的渴望有何不同,專注於成功的清晰意圖,運用自己的創意、天賦與智慧,使事物變得更美麗、更實用與更有價值。 巴觀教導了生命的五種宇宙法則:觀點法則、情緒法則、思想法則、意識法則、業力法則,幫助你檢視自己所採取的觀點、化解自身情緒的反應、運用你的思想創造現實、以更高的意識狀態吸引富足與成功、透過感恩增加善業,最終在「意圖+努力+神聖恩典=成功」的正面方程式中,顯化生命中更大的豐盛。
 

名家推薦

推薦序一
◎文/翁湘淳〈棉花田創辦人〉   來自合一大學的每個教導,都是承傳自古老的教導。尤其是國倫長年累月不斷的整理、學習、以及分享這些古老的智慧,對於進入黃金紀元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提供了一個方便的知識法門,讓與這本書有緣的人可以去經驗、去學習以及成長。《啟動你內在的成功密碼》不僅幫助每位靈修者更為落地、真實的進入生活,將歷年來所學習到的靈性法則落實在生活層面。在覺知之外,幫助自己更為豐盛,也開始影響周遭的人,種下豐盛的意識,只要我們願意去啟動內在的密碼!讀者們,請好好的享受這本書,完整的經驗,讓學習帶動成長,成長能幫助我們更深入的經驗自己。
推薦序二
◎文/賴鴻慶Punitam〈資深心靈嚮導暨《心靈印記》作者〉   老實說,即使我窮個人畢生努力所能知道的,永遠都無法超越此書涉及的深廣度,拜讀後,心中只有感激。
 
 

本集重點

03:00 取得成功,先提升你內在的狀態
在獲取成功的過程,其實常常被自己內在的匱乏感所限制,專業的知識技能很重要
但是內在的狀態也是要兼顧的,讓內在獲得平安時,事情就能順流而行

06:20 如何活出自己的天命之旅
巴觀強調,作某件事情的時候,如果你感到特別開心會快樂的時候,這就是你的天命之旅

09:30 如何擁有真正的聰明才智
先看清楚,究竟是什麼因素阻礙你的行進,當有負面傷痛的時候,請將焦點轉換到內在之中

12:00 小時候的創傷,ㄧ直殘留在生命故事中,這時候該怎麼辦
過去的經驗ㄧ直在影響著我們,我們先需要接納內在有一個自我懷疑的我,並非是推開
而是全然的接受這樣「不安的自己」

16:00 想要富有,先覺得自己是富有的
去確實感受到自己的喜悅的時候,他將能帶給我們生命許多力量
他會協助我們前進,達到我們的渴望

26:00 巴觀談神
巴觀講的神,可能是傳統宗教的神,可能是內在的神,無論如何只要跟自己有所連結就可以

28:00 巴觀談覺醒
就是指意識的提升,即使在做同樣的工作內容,但過程中保持更高的喜悅,更能夠享受當下的工作成果
當滿足自我的需求時,內在就會豐盛,就會對其他人有更多貢獻

【11/12 11/26】豐盛與滿足工作坊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