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ilikeradio | 10 月 23,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1
安一心專訪專業心理治療師 謝明君談新書 愛未眠
如果現在有人問我:過門之後,你見到那方好似天堂的故土了嗎?
我會篤定地說:嗯,我是見到了,但那不是我一直以為的樣子。……
「爸媽是因為慶祝結婚二十週年去了捷克旅行。回國的時候,飛機意外地墜落了。
那時每當悲傷時候,唯一能夠安慰自己的,是媽媽從捷克寄回來的五張明信片。
可是看見這麼一個廣闊的天空和大地,我猜想他們這時在更大的層面之中,大概已經旅行得無遠弗屆了吧?這樣儘管我現在一個人,站在一張明信片的風景裡,高台上的我雖然想念得心都痛了,也能同時微笑地甘於此刻的什麼都不是……」
本書由三個不同的故事組成。三篇小說各自完成了自己的生命。就如她所說:「小說的靈感在開始寫的時候不知不覺,但是文字帶領著自己越寫越是明白。即便把自己打印成文字,我發現儘管用再多的文字叙說,也只是可能的其中一些我,雖然,那些的確是我,但我想表達的也的確更多。我於是又停筆了好一段時間。想著一切,欲說已忘言。直到決定把故事分派出去讓一些不同的自己說話。或許就如賽斯所說的:『在任何一點你真的可以變得更是你自己。就彼而言,你是逐漸的出生。以某種說法,你曾丟棄了你自己的一些部分,所以,你也是逐漸的死亡—-但這兩者,出生與死亡,在同時發生。』」
在這本以「愛」為主軸的小說裡,請讀者不妨跟著謝明君,一起去體驗那種心靈的悲喜、死亡和新生。
24小時心靈導師陪伴你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owradio1
by ilikeradio | 10 月 23,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1
安一心與阿斌老師精彩分享 與神對話 金句分享之2
1.在愛情中,背叛自己以便不背叛別人,仍然是背叛,並且是最極致的背叛』
2『妳”想”什麼, 就”創造”什麼
妳創造什麼, 就”成為”什麼
妳成為什麼, 就”表現”什麼
妳表現什麼, 就”經驗”什麼
妳經驗什麼, 妳就”是”什麼
妳是什麼, 妳就”想”什麼!
人生的循環完成!!』
3『生活是為了創造最高品質的給予,
而非最高品質的獲取』
4『當你看出事物的徹底完美時,你就成熟了
不僅在你同意的事物上,尤其是在妳不同意的事物上看出完美
5你希望擁有的東西,讓別人擁有
你想去經驗的東西,讓別人去經驗
6『創造這個物質世界的目的,就是提供一切有情一個”關係情境場”(contextual field)
在這當中可以完成對自我神性的覺察,達成這目的的其中一個方法是觀察生命如何地呈現
與產生神性的外在表達!
7『”愛”是放手,”需要”則緊抓!』
8『當學生準備好的時候,老師就會出現』
9 欣賞一切,不加評斷
10一無所需、享受一切
11.己所欲,施於人
12.真正的大師知道他並不比學生有更多知識,只有更多記憶
13.你所給予的,你就變成了它
阿斌の心靈秘境:直接連結
24小時心靈導師陪伴你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owradio1
by ilikeradio | 10 月 23,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1
安一心專訪新星球出版總編輯 黃妉莉
真相,可以帶來療癒;
知名女主持人歐普拉,勇敢走出十三歲時被親生哥哥強暴的陰影,說出否認了三十七年的真相,重建安全感,展現對世界的關懷與愛。才華洋溢的音樂人艾爾頓.強,坦承自己的酒癮、毒癮,毅然暫別樂壇一年,最後努力走出了喪友之痛,化痛苦為公益。
壓抑痛苦的情緒,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健康與快樂;但社會和教育從來沒有教過,我們該怎麼面對自己不敢說出的真相。透過案例、名人的故事、分享自己的療癒旅程,作者告訴你,任何人都可以安全釋放自己內心深處的自我否定、恐懼和憤怒,讓自己的身心恢復健康完整,重獲自由。
身體不會說謊
心臟或肺臟的疾病;糖尿病;各種癌症;各種免疫不全病症;毒癮、酒癮與性癮症;飲食失調——形形色色的疾病與症狀,都是身體在為我們表達我們內在的真相。如果我們肯說出真實的感受,認識真相,沒有什麼是不能療癒的。
這是一本充滿愛的療癒書。療癒大師黛博拉.金自幼遭受性侵,青少年時期藉酗酒、嗑藥、雜交自我放逐,二十五歲被診斷出罹患癌症,重新審視自己長年壓抑的童年創傷。她接受古老與現代療癒體系的訓練,整合自創出一套強而有力的先進療法,以多年的研究和經驗,引導讀者安心探索真相,並療癒自己。
本書將引導你:
◎將你的肉體與情緒相關的重要受創事件,串連起來。
◎看見真相,知道自己不一定需要記住事件的細節,也能治癒它。
◎付出真愛的禮物--一段誠實與充滿愛的關係,以及一個健康與快樂的你!
黛博拉.金是一位知名療癒大師,經常接受CNN與福斯電視新聞網的訪問,也主持每週一次的廣播節目 Truth Heals with Deborah King,並在她的工作坊指導數以千計的個案,協助他們恢復健康。
by ilikeradio | 10 月 23,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1
安一心與阿斌老師精彩分享 與神對話 金句分享
1.『一位真正的大師,並非擁有最多學生的人
而是創造出最多大師的人
一位真正的領袖,並非擁有最多追隨者的人,
而是創造出最多領袖的人
一位真正的老師,並非是最有知識的人
而是令最多人擁有知識的人
一位真正的神,並非擁有最多僕役的人
卻是為最多人服務,並且使得所有其他人都成為神的那一位』
2.『所有的人生都是體驗合一與分離
分離與合一的過程
這即是人生的真正節奏
創造生命本身的節奏』
3.『成為每個進入你生活的人的禮物
成為每個你進入其生活的人的禮物
如果你不能成為禮物
就不要進入那個人的生活中
當有人意外的進入妳的生活中
要找尋那人來此所要接受的禮物』
4.『你是樹
你的根很深
深深的延伸在土裏
神是你生長的土地
你的花 你的果
都將回歸於土地 回歸於神
創造更肥沃的土地
如此 生命孕育生命
生生不息
這正是生命之美』
5.『只要你用心去感受
真理 在風的私語裡, 雨聲的滴答裡, 黃昏的夕照裡
在一部電影中, 一首歌跳躍的音符裡, 一篇刊出的文章裡, 一張照片裡
在小孩的歡笑中, 你所愛的人正要說出的話語裡
在生命過程的感恩裡!』
6. 『當我想要給你的,是你想要我給你的
我就是真的愛你
當我想要給你的,是我想要我給你的
則我愛的是我自己
只不過是藉著你!』
7. 『有時候你給人最大的禮物,就是讓他有能力不需要你』
8. 『人生是無意義的
任何東西都是無意義的
除非你給它意義.
藉由讓它無意義,神給了我們機會
去決定任何事情的意義.
別”尋找”人生的意義!
要”給”人生它的意義!!』
9. 『每當我們深深處於苦惱之中,靈魂的聲音才會最清晰』
10.在愛情中,背叛自己以便不背叛別人,仍然是背叛,並且是最極致的背叛』
阿斌の心靈秘境:直接連結
24小時心靈導師陪伴你 華人網路心靈電台
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nowradio1
by ilikeradio | 10 月 21,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1
標題:當下即自由:正念大師教你擺脫苦痛、執著,於所在的地方找到勇氣、愛與喜悅
原文作者: 傑克・康菲爾德
譯者:黃意然
出版:大好書屋
連結:https://goo.gl/3SEHP6
享譽世界的知名禪修冥想大師傑克.康菲爾德
發出通往自由的邀請函,
以睿智而詩意之語告訴你:
沒人能禁錮你的靈魂。
不必等待自由,也不需要延後快樂,
幸福的果實、自由及愛的體驗,當下就能獲得!
「心靈的自由不可思議、高貴且單純。不管怎樣,我們這一生都能活得自由自在,並擁有愛的能力。」──傑克.康菲爾德
內文: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了,很開心的跟大家介紹一本書—當下即自由,由大好書屋出版,作者在很多年前,出了幾本好書,包含《踏上心靈的幽靜》,這本書真的是很經典,今天也很開心的邀請到怡如,跟聽眾打個招呼吧!
怡如:
嗨,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李宜如,我有另外一個名字叫桑吉塔。
主持人:
呵呵,要不要先跟聽眾朋友講一下,為什麼要跟大家介紹這本書呢?
怡如:
這本書就像剛才一心老師講的,作者傑克・康菲爾德是一個很知名的禪修老師,也出過非常多本很暢銷的、很知名的書,相信各位聽眾朋友可能有聽過的,就是這一本《踏上心靈的幽靜》,這本書是很多人在接觸禪修,或者是靜心冥想,幾乎是人手一本的書。
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傑克・康菲爾德最新的書,原文版是在2017年出版的,大好書屋非常厲害,花了一年就把它翻譯出來,希望華文的讀者也可以即時的接收大師的著作。
這本書必推必看的原因是它是傑克・康菲爾德所出的書,如果說要我推薦,
這一生一定要看過的十本正念的書,我覺得傑克・康菲爾德老師的書是其中一本。
他本身擁有四十多年教學禪修的經驗之外,也是臨床心理學的博士,也就是說,我們在看這些書的時候,他往往會在很多佛教的核心的要義,提出心理學的脈絡,讓我們能夠很自然的去吸收到現代的觀點跟古老禪修的觀點。
同時在每一個篇章,他都會提出靜心或者是正念的練習,從感覺好像是道理,好像沒有辦法落實,但是,到最後也會提出很貼近日常做的一些小練習。
推薦給大家知道禪修的要義,同時也可以做到日常的正念的練習。
主持人:
沒錯,當初在看《踏上心靈的幽靜》這本書,我覺得可以把文字寫得這麼優美,包含這一本來講,敘述上有很多例子、案例,並且把這一些難懂的,比如說正念、怎麼去修行,講得讓你可以很快的進入那個狀態。
要不要跟聽眾講一下,還有什麼獨特不可取代的價值呢?
怡如:
一般來講,我們看禪修老師都會覺得他們是很高高在上,或是應該都已經修練到成仙的狀態,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在《當下即自由》這本書,好幾個篇章都看到,舉出自己親身經驗的一些黑暗面,比方說他提到他的爸爸是一個很容易生氣的人,他就告訴自己說:「我絕對不要成為那樣的人!」
沒想到有一天,他就勃然大怒,然後,就看到自己活生生的黑暗面呈現,就像他爸爸一樣!
就覺得:「怎麼會這樣?」
讓我覺得,連大師都有黑暗面,看完之後就覺得那……
其實傑克・康菲爾德講的這些很精髓的東西,真的就是在當下。
後來講到,雖然他也是練習禪修打坐很多年,依然會遇到以前的這些傷痛,再次浮現,能夠去運用的,依然是正念所教的如實如是的去與這些傷痛,或是看到自己也有這樣子的黑暗面,然後試著去接納。
很少有大師級的人物,可以把自己這麼黑暗的,或是這麼真實的一面袒露給大家。
最獨特不可或缺的,就像是一心老師剛才講的,在每一個篇章,幾乎都會有小故事,小故事每一頁都有一個篇章,整本書三百多頁,幾乎有三百多個舉例的例子。
另外在閱讀這本書,文字上就有一種靜心冥想的品質,念了一小段就覺得好像身心靈都得到淨化,還有享受的感受。
很多禪修老師可以把道理寫出來,但是很難把自己的個人經驗分享出來,以及也很難用優美的文字呈現。
傑克・康菲爾德是非常難得,他可以很淺顯又很優美的文字,又舉出親身的例子,搭配非常多的故事,這些書的特質,都不是一般作者可以達到的境界。
主持人:
沒錯!這本書的書名是《當下即自由》,那真的讀完以後就能自由了嗎?
怡如:
拿到這本書,看到了書名,其實我也有這樣的困惑,就像剛才講的,這本書在閱讀上,它有靜心冥想的品質,我們也都知道,當一個人在靜心冥想的狀態,頭腦的腦波會呈現一個阿法波的狀態。
常常去練習靜心,讓自己的腦波常常呈現一種阿法波的狀態,把這樣子靜心的時間,帶到生活中,也就是說,可能平常常常很「阿雜」,但是當我們靜心冥想的練習多了,這「阿雜」的時間也會變短,體驗到寧靜、自由品質的時間也會變長。
閱讀這本書,相當於在做一個閱讀靜心,相信讀者念完這本書,也會感受到自己的腦波常常呈現阿法波,相信也可以把這樣的品質,滲透到生活中。
書中很有架構的舉出什麼是自由?自由的障礙是什麼?要如何落實自由?
跟著作者非常有架構的解釋跟練習,相信大家也可以獲得當下即自由的力量。
主持人:
你的意思是每天去讀它就好像在靜心,讀了以後,我們的身心就會得到正念的平衡嗎?
怡如:
一方面是這樣子沒有錯,另外一方面比較深入一點,這本書的書名《當下即自由》,我們要去練習這個當下即自由。
為什麼傑克・康菲爾德要把這一個點,再拉出來,跟全世界的讀者分享的原因是,我也觀察到我的學生、很多身心靈練習的朋友們,他們在接觸身心靈或是練習正念的時候,往往會有一個非常大的迷失,就是覺得自己一定要練習到了苦修、難修,或是要練習到某個程度,才能夠解脫、才能夠自由。
事實上開悟或自由,它是從我們每一個當下的小開悟、小自由,累積而來的。
作者特別在第一頁就提到,很多人為了要去追尋自由,往往忘了當下就可以獲得自由的美好。
這本書想要告訴很多正念練習的朋友們,或是身心靈的朋友們,如果我們透過轉念,或是透過一個呼吸,或是透過一個身體或是情緒的覺察,發現我不在一個對的軌道上,那我可以重新去做一個選擇。
其實我們當下就可以重獲自由,不需要一定要去某個寺廟,不需要去做一個很外在的事情,只要把這個箭頭轉回到自己的內在,去看看自己現在發生什麼事情,那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獲得當下即自由的力量。
主持人:
我覺得怡如講的非常的好。
我這邊簡單的舉書中有一個滿好靜心的例子,教你怎麼對待恐懼這一件事情。
發生的時候你該怎麼辦呢?
你可以把恐懼或是這個感受貼一個名字。
比如說:害怕或是挫折,或是受傷。
當你去貼這名稱的時候,就好像你已經意會到自己的感受。
當你體會到自己的感受,你的狀態會跟隨著身體,回到困難的地方,也開始會去面對這樣的心情,這個神奇就產生,不再會有害怕了。
我覺得這個自由很棒,只要把這個感受,貼一個名稱就好了。
能不能自由?這個簡單的靜心,就可以非常的自由了。
怡如有沒有要補充的呢?
怡如:
這個故事我也有看到。
往往我們面臨到的這些恐懼,有可能它是一個挑戰,有可能它是一個困難,但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恐懼,比它的真實的樣子,我們幻想的是更大的。
但是,當我們可以具象化或是貼上名字,或是可以把它直接唸出來「恐懼、恐懼。」
看到這個例子的時候,好驚艷!會覺得不好的經驗,原來可以就是這麼簡單的,直接把恐懼講出來。
恐懼就不存在了!很聰明的一個練習!
主持人:
自由其實就這麼簡單。
怡如老師是正念減壓的專業師資,可不可以跟大家來談一下,正念老師或是學生,怎麼去落實這本書所講的呢?
怡如:
在書中有提到二十個正念的練習,如果說本身已經是在教正念的老師,或本身是練習正念的學生,這二十個練習,是非常落地的,也是可以輕鬆練習的方向。
本身是練習的初學者,有一個我自己的小方法,就是拿一個錄音機,照著它上面寫的這些字,我會先把它錄下來,練習的時候,再播放錄音檔來練習。
我發現,正念的初學者或是靜心冥想初學者要看著書,然後去冥想狀態,是有點困難的。
那我自己的一個小技巧就是,如果書中的練習是跟冥想有關,或是需要引導的話,那就是先把這些引導詞,把它錄音錄下來,再播放自己錄下來的音檔,這樣的練習是更立體的,也會讓自己感覺到是更真實的。
正念的老師或者是學生,是可以透過這樣的方式練習。
主持人:
書中有沒有特別讓桑吉塔非常感動的呢?
怡如:
書中其實有非常多讓我覺得很感動的故事。
因為我剛好在監獄帶過正念團體,書中也提到蠻多跟受刑人有關的一些故事,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有一個禪修的老師,很想要把正念帶到監獄裡面,他就進到監獄要去教課了,滿懷著熱血想要去分享,沒有想到來上課的只有一個學生。
他就特別問那個學生說:「你覺得你有什麼是很厲害的?可以跟我分享?」
學生就跟他講說,他是伊斯蘭教還什麼的。
他就說:「我教你伊斯蘭教怎麼樣敬拜阿拉,你要不要跟我一起學這個儀式?」
這個正念老師說:「哇好棒喔!我來這裡還可以學到別的東西,真的太好了!那你可以教我嗎?」
這個學生就教他怎麼樣敬拜,結束之後,這學生就告訴他說:「你的正念課的是可以學的,我們一直以為正念課是佛教的,沒有想到其實你是很貼近大家的生活,是很同理學生的。
後來他就跟裡面的同學說:「大家可以來上課,這個老師非常的好,非常棒!」
我覺得這個故事講到同理,還有怎麼樣去放掉本位主義,放掉自己原本的觀點。
看到時候覺得好驚豔!傑克・康菲爾德他可以用這樣的例子!
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監獄的老師去的例子都是學生獲得了什麼,很少可以看到有這樣子放掉本位主義。
對學生來講,就是一個正念的教導。
學生也看到原來正念不是佛教的,是關於我怎麼樣放掉自己的、原本的,自我的這個觀點,看到這個例子讓人覺得感動。
主持人:
對啊!這樣的落實,不只是形而上的,
我們在講的正念,用比較客觀的態度去看,但有時候常常因為情緒來了,客觀就不見了,形而上什麼都沒有,就是要生氣或怎麼樣……
所以我在想,現在人真的是可以好好的靜下心來,或是利用一些時間、小片刻來研讀這本《當下即自由》。
最後,桑吉塔有沒有什麼跟大家建議呢?
怡如:
我建議大家如果買到這本書,每天在看的時候,可以在早上或是前天晚上先讀一小段,那一段其實就會有練習的重點。
比方說:「自由是什麼?」比方說:「原諒。」
隔一天就把書上所寫的這些要義,帶到生活中的這一天去練習,接著,晚上回到家裡,再把你所練習的,寫在這本書旁邊空白的地方,這個是我在閱讀這本書,會去做的練習。
另外,很多朋友對於要看很有深度的書,感覺到有困難。個人的經驗,如果這是你第一本看的正念的書,或許你會覺得有一點點難度,是沒有關係的,把這本書就放在你包包裡,當你在坐車,大家在滑手機的時候,你就開始做正念的靜心閱讀,還有給自己一段時間,這一個禮拜我就是看這本書,其他的新的書就先放在一旁。
那我的做法是在一個禮拜或是兩個禮拜內,會看完這本書的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基本上只要有看完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的書,其實後面一定看得完。
但是如果只有很趕的時間,可能只看了一兩頁,是很容易就擺在一旁不會看完。
提供我的小技巧,一個禮拜內告訴自己:「我一定會看完三分之一。」
把這本書放在包包,每一天讀一小段、練習一小段,相信大家就會用正念開啟2019年的每一天,謝謝。
主持人:
非常的好,《當下即自由》,大好書屋出版的好書,謝謝。Bye!Bye!
怡如:
謝謝。Bye!Bye!
重點整理:
1.遇到傷痛再次浮現,如實如是的看到自己的黑暗面,試著去接納。
2.靜心冥想的練習多,體驗到寧靜、自由品質的時間也會變長。
3.開悟或自由,是從每一個當下的小開悟、小自由,累積而來的。
4.透過轉念、呼吸、身體、情緒的覺察,在軌道上重新選擇。
5.簡單的靜心練習:
把感受貼一個名字。
當你體會到自己的感受,狀態會跟隨著身體回到困難處,
開始面對,神奇就產生,不再有害怕。
6.書中的冥想或是需要引導,先把引導詞錄下來,再播放錄下來的音檔來練習。
by ilikeradio | 10 月 21, 2023 | 心悅幸福樂 Season1
榮格來是蠻接受人有潛意識的這些觀點,也注意到佛洛伊德他在解釋人的動機,好像都會從一些比較是生物的攻擊、性或是死亡這一類生物本能的觀點在做解釋,在他與榮格的經驗當中,人的動機好像並不只是這樣子而已,有一些更深的東西,或是比較靈性層面的東西,是還在的,並沒有全盤的否認佛洛伊德的觀點,但是他說,還有別的東西,那他就是自己跟佛洛伊德分道揚鑣之後,離開佛洛依德的學會,開始做一些研究,也會有一些落寞,要去處理自己的一些難題,那他從自己跟自己的幻覺經驗當中,還有個案當中,聽到那些個案的夢,他就開始有一些真理跟發現,他發現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集體潛意識》
標題:榮格心理學星座塔羅,解開塔羅牌的潛藏真相
主持人:
親愛的聽眾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繼上一次邀請到宏儒心理師來分享,從動漫去看榮格解釋,這一次一樣邀請他來繼續跟我們從榮格的童話分析來解析新的議題,先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宏儒心理師:
嗨,各位聽眾大家好,我是宏儒。
主持人:
最近看你成立了一個『榮格心理學星座塔羅』專頁,為什麼會想要做這樣的一件事情呢?
宏儒心理師:
最近台灣這幾年,塔羅牌的書越出越多,變成很容易接觸學習。臉書上開始有塔羅牌的粉絲專頁,但塔羅牌有些東西,我覺得蠻重要的,一直沒有人提到,背後的原理值得深入探究。
我學塔羅牌接觸的時間很長,從高中就開始,後來是念心理,最一開始是接觸星座、塔羅牌這一類的東西。當我帶著這些命理的知識,進入到心理學領域後,就會格外去注意個案有沒有一些訊息相關的資訊,是可以跟命理結合起來。
榮格是一位心理學家,為什麼會跟塔羅星座扯上邊
注意到有一個心理學家很特別,在所有的心理學家裏面,我不覺得有哪些心理學家,會很認真地把算命,像是星座說一說,把塔羅牌當作一回事,榮格是少數心理學家裏面,算是比較認真,去研究卜卦,還有命盤之類的心理學家。
因為他接觸這些有點玄學的東西,接觸的很深,也會提出自己對玄學的看法,有些人會受到很大的反彈,甚至說他是神祕主義者,榮格聽到人家這樣子去評論他的時候,是反過來說,那些批評他的人,太愚昧了。
他們批評他這樣做一個心理學家,是批評的人,本身不懂得心理學,第一個就是「心」,心理學英文,是Psychology,字根是Psych-其實不是我們現在講說心理學,教科書翻出來的那一些東西,他是在講人類有一種東西叫心靈,我不知道是不是其他聽眾會不會覺得當我們講心靈的時候,跟講心理的時候,那種字的味道是有一點差異的,他是相信我們每個人內在都有很獨特的心靈的狀態,像靈魂的東西,可能是會對某發生的……
榮格後來的追隨者,覺得心理學後來研究的東西,越來越偏,後來的心理學就會研究人類的行為,像行為主義,就會研究人跟動物有哪些地方很像,都有某一種動物的特性的那一種生理的機制,總括來說,榮格花蠻長的時間去研究神秘學的東西,也在神祕學當中,看到人類的心靈跟這些神祕學有什麼樣的關係。
有一個問題是台灣的塔羅老師,不多人會去碰觸到的,一般都是國小從受科學教育上來,學牛頓力學,相對論,物理學的東西,其實我們都是在學某一種英國的邏輯。
比如說我在打保齡球,球這麼一丟,保齡球球瓶就會因為我的球丟過去而撞倒,有一種因果的關係。可是榮格他就是注意到就是像塔羅牌這種事情,當你抽了一張牌,你會發現一些很特定的事件,跟那些牌的內容,是有對應的,不太像是會發生在某一種英國邏輯的關係下,背後是什麼樣的,世界的本質是什麼,塔羅牌這件事情這一種世界,有一定的邏輯,它會成立,它會發生,後來榮格把這些東西整理成一個概念,同時性,如果說有一些塔羅老師他們比較認真一點的可能會提到同時性的概念,就是同時性,同一個時間這兩個意思,成立粉絲專頁有一部分想把諮商跟命理這兩個專業看看能不能用一個一樣的一致的觀點去理解這兩件事情,因為榮格是一個心理學家,但他就是有研究一些跟心靈很接近有點像是玄學的東西。
主持人:
可不可以跟聽眾朋友說明,在查閱塔羅時,你如何把榮格的概念導入呢?
宏儒心理師::
因為塔羅牌的東西,蠻圖像化的,其實是一個比喻,只要是比喻的東西,它都有很多種看待的方式,榮格可能就是有某一種獨特的觀點,去看待就是塔羅牌這些圖案的象徵,舉一個例子,女祭司,一般的塔羅牌假設說你抽到這些,常會說你在外在的環境當中,可能會遇到一個可能對你有幫助的女性,比較文靜又有智慧的人,可以給你一些精神上的指引跟指點。
若是在關係當中,可能就會是你喜歡的這個人,是比較害羞內向型,蠻有生命感的,榮格有它看待事情一個獨特的觀點,它有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補償,如果有些事情沒有發生在你外在的世界,那它可能會發生在你內在精神的層面,也就是說學榮格在看待這些牌,有時候我們並不會只是把它單純解釋成一種外在環境的狀況。
像剛才說的,就是你會遇到一個特殊的,像女祭司的那一種線型的女性,可能會看到,也許在你的內在,有某一種跟你自己直覺接觸,或是很直覺敏銳的感受,會跑出來,所以他會看到是其它有一種外在的特性,同時也有一種在你個人內在某一種心靈的特性,這樣解釋的觀點,也是奠基榮格看待事情,心跟物是在一起的,不是在心發生的,不是外在物理世界發生的,它就是會補償到你內在心靈的裡面。
主持人:
那這樣來算的人和來看的人會不會更霧煞煞,還是會一語道破說的問題呢?
宏儒心理師:
這也是個大問題,來算命的人,其實真的是要看他們對於自己內在或是對於一些心靈成長觀點的態度,這個議題,有時候我也在網路上跟朋友,也是會討論到,蠻多來算塔羅牌的人,蠻想要一個簡單的答案告訴他,什麼樣是什麼選擇會比較好,蠻單純的。
從榮格的觀點去看塔羅牌,我覺得他會給你一種較寬廣的視野,就是說如果你遇到一些簡單答案的人,有你本來對塔羅牌的理解跟學習,你也可以用那些比較世俗的觀點去回答,就是會賺錢,不會賺錢,交往會成功,或不會成功,這樣的觀點去回答給他。
如果說這個人他在面臨某一些在心裏難關的時候,也許就可以用一些榮格的概念去點醒他,比如說有一張牌叫月亮牌,一般人就會說事情很隱諱,你可能會有很多自己的胡猜亂想,月亮牌在一般傳統塔羅牌上的解釋,比較偏負向的,比較不容易掌握的,榮格相信人的潛意識,或是面對黑暗的處境,在那些害怕、陌生的背後,如果有那種勇氣去打開一點點的接納,更能夠接納害怕的事情,常常會帶給你一些很新鮮的刺激,讓你更有活力跟創造力,但是你必須要忍耐,接受過程當中那種曖昧不明的狀況。
榮格看待困境,讓我在一般用塔羅牌求助的人在解釋上,假設他們是準備好的心靈,讓我們有更多的空間去引導求助的人。
主持人:
說到這個我就突然想到,比如說我跟朋友去算命,還好我在旁邊幫他錄音,讓他可以聽到其實解牌者不是只有講這樣而已,這些人常常只會聽到自己想聽的。
宏儒心理師:
這種狀況不管是在塔羅牌或是在心理治療都會發生,當事人開始能接受某一些層面的訊息,或是說對於他們要的事情,好的事情或是不好的事情,只想要聽到某一種結果,需要一點時間跟他們慢慢去引導,通常塔羅牌的過程比較困難,因為大部分是一次性,就真的只能隨順因緣。
主持人:
很多人跟他講了一些榮格背後的陰影,或是背後的一些啟示,他會覺得,「請問你在說什麼?可以直接告訴我答案嗎?」人們會想要聽他自己想聽的也無妨,就像你說的,也許有一些人是想要走更深的讓自己可以更清晰地知道,原來不是外在環境所造就的這一切,都是內在有一些蛛絲馬跡可以看到的。
可不可以跟大家講,如果是這樣,榮格的觀點會怎麼建議呢?
宏儒心理師:
我不太確定是不是所有的聽眾都熟悉榮格心理學,可以跟大家再來講一下,大家對於榮格可能比較陌生,如果談到佛洛依德,大家應該就比較熟悉,佛洛伊德有提出一個觀點潛意識,就是說我這個人會有我不知道的層面,榮格其實年輕佛洛伊德很多歲,後來有點分道揚鑣,在他們沒有分裂之前,有一段關係蠻密切的。
對榮格來說其實也是蠻接受人有潛意識的這些觀點,只是慢慢地,他也注意到好像佛洛伊德他在解釋人的動機,好像都會從一些比較是生物的攻擊、性或是死亡這一類生物本能的觀點在做解釋,在他與榮格的經驗當中,人的動機好像並不只是這樣子而已,有一些更深的東西,或是比較靈性層面的東西,是還在的,並沒有全盤的否認佛洛伊德的觀點,但是他說,還有別的東西,那他就是自己跟佛洛伊德分道揚鑣之後,離開佛洛依德的學會,開始做一些研究,也會有一些落寞,要去處理自己的一些難題,那他從自己跟自己的幻覺經驗當中,還有個案當中,聽到那些個案的夢,他就開始有一些真理跟發現,他發現有一個重要的概念叫做《集體潛意識》。
宏儒心理師:
榮格有一個案例,還蠻有趣的,有一次遇到一個爸爸帶著小女孩的畫冊來找榮格,他跟榮格說:「我的小女兒,夢一些很奇怪的夢!」他把它通通畫下來,不是夢到龍,或是夢到世界毀滅,這一類的東西,爸爸有點嚇到。
榮格就發現這個小女孩,大概八九歲階段,並沒有辦法從爸爸的身上、環境當中,學到那麼多,這些夢都有很重要的象徵在裡面,榮格就覺得這個女孩,應該沒有辦法從生活取到這樣的知識,不是那種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類型。
慢慢就發現,只要是人,做夢都會有一些主題,這個主題也許是跟我們身為一個人千百年來跟環境互動產生有關的,叫做《集體潛意識》,像心靈的DNA一樣,人類有某一種共通的資料庫,或者是說講一個比較具體的隱喻,人類就像是一個連通管,有好幾個管子,但是他們底層是打通的,所以不管你在哪個管子加多少水,最後管子的水面都會一樣高。
也像是水井,其實在地下,雖然我們在很多地方都打井,大家好像都是從自己的位置下去挖井水,可是在那最底層的深處,水其實是一整片的,是四處流通的,《集體潛意識》就有點像那一個在井的深處,彼此共通的那一些地下水,不管是以前的人,現在的人,在不同的時間出生,我們的心靈之間,佛洛伊德所說的潛意識,在個人的潛意識下面,還會有一層的意識,《集體潛意識》,那是跟我們每一個人都相連結的,是集體共有的東西,會讓我們像那個小女孩一樣會做一些共通的夢,那是每個人都可能夢到的,這就是《集體潛意識》,榮格蠻重要的概念。
主持人:
其實很多人都很好奇自己的夢境,有機會可以好好來分享一下,夢境,到底榮格怎麼去解釋它,或是說到底這樣一個方式是怎麼樣去呈現,好像還蠻好玩的。
宏儒心理師:
剛剛講到《集體潛意識》的部分,榮格還有另外一個概念是共時性,共時性就是在說這個集體潛意識的層面,它不僅會影響到個人的意識,而且剛才有說,榮格是蠻強調一個人的心跟外在的世界,是有某一種不是那種絕對分開的,其實是會相連結的。
透過塔羅牌,我們其實都在跟集體潛意識在做互動,抽牌就有點像是做一個夢一樣,接觸到某一種心靈內在的訊息,外在世界的環境,也會有相對應的變化,這個就叫共時性。
榮格很重視,一個人是不是能夠從挖深這個井水,外在世界的環境,從它這個《集體潛意識》,帶出一些最底層的水到上面來,鼓勵每個人,去創作,不管是藝術、舞蹈、說故事,這些藝術創作的工作,都是在跟我們的個人潛意識做結合,如果當一個人他能透過這些創作的活動,跟他的心靈保持密切的連結,就不會離靈魂太遙遠,《集體潛意識》就有點像靈魂,知道靈這個位置,持續釋放訊息給每一個人,讓每個人活得更完整,更像他自己。
主持人:
這樣解釋,大家可能對共時性就會比較清楚,會比較了解,因為很多人就會覺得,共時性、同時性,或是我好像在這邊怎麼樣,可能在發生,也可能感應的到,就會覺得實在太遙遠,這樣的解釋蠻好,讓聽眾、有興趣的人,知道原來是這麼回事。
宏儒心理師:
井水這比喻蠻有趣的,形象很深刻。
主持人:
還剩一點點的時間,可不可以來跟大家做總結呢?
宏儒心理師:
如果有聽眾,想要更認識榮格,榮格不是一個很強調書本的一個學派,想在這樣一套理論的架構當中去獲得成長,很大一部分是,鼓勵你能夠進行分析,實際的進行一些藝術的創作,比如說你可以做沙遊,去做藝術治療,就是在這一種跟自己經驗的體驗當中,透過跟潛意識的互動,才可能獲得心靈上的成長,這不太容易你看看書,就會有所頓悟,就會改變的一個取向,這是他一個特色。
主持人:
最後可不可以跟聽眾朋友講一下,如果要尋找你的粉絲專頁,要怎麼搜尋呢?
宏儒心理師:
我有兩個粉絲專頁,一個是塔羅牌跟星座,比較是命理的東西—榮格心理學的星座塔羅,另一個粉絲專業談的是心理諮商的東西—象徵與心靈-陳宏儒諮商心理師。
主持人:
謝謝宏儒心理師來跟我們分享這麼多,謝謝。
宏儒心理師:
謝謝andr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