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 114 生命的追尋之旅

心悅幸福樂 114 生命的追尋之旅

你覺得生活非常的無聊嗎。你究竟該做些什麼?
什麼才是重要的?在平凡的生命裡其實有著幸福快樂!

首先你必須注重到你的內在深處,你的需求
想要被愛、被接受,想要被注意

當人們拒絕你的時候,就會覺得受傷。
對於這些,你該怎麼辦?

究級的滿足不是向外求,本集節目,
我們來聊聊,如何開始真正滿足自己的需求
讓自己走向圓滿境地
 
 

 

 

今天我們節目要由 麥田 主編 秀梅來導讀 奧修 「生命的追尋之旅」


你覺得生活非常的無聊嗎。你究竟該做些什麼?什麼才是重要的?在平凡的生命裡其實有著幸福快樂!

首先你必須注重到你的內在深處,你的需求

圓滿不是向外求,本集節目,我們來聊聊,如何開始真正滿足自己的需求,讓自己走向圓滿境地

 

 

 

 
重點線提示
【03分15秒】
奧修的門徒透過詢問自身的問題,到底什麼是「苦悶」什麼是「狂喜」,其實苦悶跟狂喜其實是同樣一件事。
【11分44秒】
放掉自我跟放掉頭腦,就是要做自己的主人
【13分08秒】
靈魂的顯現跟夢境的痛苦,只要靠靜心,放下所有的應該你就可以體悟真正的快樂

 

 
 

 

如何擁抱並接受生命的種種矛盾,讓平凡的生命變得不凡?!


奧修OSHO的地位:
‧二十世紀最受矚目的靈性智慧大師
‧與甘地、尼赫魯、佛陀並列為改變印度命運的十大人物之一
‧目前為止,最受歡迎的靈性智慧大師。他的系列演講,已出版六百多種書,被翻譯成四十多種語言,影響數以億計的人類心靈。

我覺得生活非常的無聊。我該做些什麼?

什麼是重要的?在平凡的生命裡真的能夠找到幸福快樂嗎?

我注意到在內在深處,我想要被愛、被接受,就像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人一樣,我想要成為最有名的人。而當人們拒絕我的時候,我會覺得受傷。對於這些,我該怎麼辦?

我發現沒有什麼能夠讓我感覺到終極的滿足,對於這種挫折所帶來的無助感,我該怎麼辦?

……

本書是奧修提供給我們在生命旅程中,為追求內在喜樂所必備的重要心靈指南,他談到我們在生命中會遇到的關鍵困境及本質問題,並為我們一一解惑。

奧修說,當你自己,放掉所有的「應該」,享受你已經是的。享受生命是唯一的正確方式。生命是由許多小事所組成的,你需要透過覺知、觀照和警覺,把每一件小事蛻變成美好的行動。然後,那些平凡的事情將會變得不凡,你平凡的生命也將變得不凡。

曾經有人問一個禪宗的和尚:「在你開悟之前,你都在做些什麼?」

他說:「我會砍柴還有從井裡提水。」

然後那個人繼續詢問:「那現在你開悟之後,你都做些什麼呢?」

他說:「我砍柴,還有從井裡提水。」

這個提出問題的人很困惑。他說:「這看起來沒有什麼差別。」

那個師父說:「差別在於我的內在。我所做的事情沒有差別,那個差別在於我,因為我已經改變了,所以我所有的行動也改變了。它們的意義改變了:那些平凡的文字變成了詩,那些石頭變成了啟示,而物質已經完全消失了。現在,除了神以外,再也沒有其他的事物了 。現在,生命對我來說是一種解放,是涅槃。」

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差別,在於人類擁有提升意識、達到神聖的潛質。這個是人類擁有的優勢,但它也造成人類充滿不安、衝突,並經常徘徊在自私和慷慨、愛與恨、脆弱與勇敢、希望與絕望之間。《生命的追尋之旅》幫助我們深入去看待這些問題,並引導我們,如何擁抱並接受生命中的種種,讓你的生命變成一趟充滿冒險的美妙旅程,這就是我們存在的最重要目的。

 

 

心悅幸福樂 113 在幸福中飛翔

心悅幸福樂 113 在幸福中飛翔

你的「心靈程式」,決定你的健康、財富、關係、成就、命運與生命品質,關乎你是否能夠活出健康快樂、幸福喜悅、成功豐盛的生命,也關乎你是否能夠創造和諧、圓滿、充滿愛的關係。 如果你不曾深入認識自己的心靈(心理與靈性),你肯定會在生命中受傷、受苦!如果你渴望提升生命的品質,活出健康、快樂、幸福、喜悅、熱情與豐盛,並減少生命中的病苦和各類情緒的受苦,「心靈成長」是你在生命學校中必修的學分!
作者:黃媛文
 
 

 

 

如果你不曾深入認識自己的心靈(心理與靈性),你肯定會在生命中受傷、受苦!


如果你渴望提升生命的品質,活出健康、快樂、幸福、喜悅、熱情與豐盛,並減少生命中的病苦和各類情緒的受苦,「心靈成長」是你在生命學校中必修的學分!

這是一本實用的心靈成長「自助手冊」,整合「心理學」與「靈性成長」兩大領域的重要學習課題、內容與具體方法,幫助你認識自己的心靈(心理與靈性)、認識人性心理,進而掌握自身的心靈力量,超越老舊心靈程式的傷痛與制約,創造健康快樂、幸福喜悅、成功豐盛的生命與和諧圓滿的關係。

不論你是否已開始經由心理學、宗教、靈性成長等途徑習修「心靈成長」,只要你渴望提升生命品質,減少生命中的受苦,本書中有你所需要的一切!

 

 

 

◆每個人的喜怒哀樂,活在幸福天堂或痛苦地獄,其實,都是個人內在的選擇,也就是「心靈程式」的自動化選擇與反應的結果。人生一切的問題與痛苦,來自每個人在生命經驗所植入於「心靈程式」中的「不健康」思想、需求與自動化反應。唯有為自己的「心靈程式改版升級」,才能到減少生命中的問題與受苦,獲得長久穩定的健康快樂、寧靜和諧與幸福喜悅。

◆人類的心靈具有無比強大的力量與創造力。為自己的「心靈程式改版升級」,才能夠發揮自身的心靈力量,超越製造問題與痛苦的「心靈程式」,成為自己生命「真正的主人」,對恐懼、壓力、煩惱與痛苦免疫,並將生命能量運用於強而有力的正向創造。

◆每個人的「心靈程式」之中,都有大大小小的「情緒地雷」。你永遠無法掌控外在的人事物不踩到你的「情緒地雷」!治本解決的方法,是為自己的幸福快樂負起完全的責任,深入自己的內心,為自己拆除所有的「情緒地雷」。

◆為自己的「心靈程式改版升級」,需要透過深入認識自己的心靈(心理與靈性),改變成長,療癒與淨化,並擴展提升意識。 ◆幸福,是需要經由學習而再度憶起的能力。你擁有無比的力量去選擇與創造屬於你的幸福!

◆健康快樂、幸福喜悅與成功豐盛,來自於經由學習成長而認識自己、療癒自己、改變自己、超越自己與實現自己。

心悅幸福樂 112 你過的是誰的人生

心悅幸福樂 112 你過的是誰的人生

只需認識「我自己」是誰?我的「能」與「不能」是什麼?
我的長處和限制是什麼?我和別人的同與不同是什麼?
然後,專心做自己可以做得好、也有興趣的事。
作者:蘇絢慧
 
 

 

 

我發現,唯有「把自己視為完整獨立的一個人」,才能產生承擔自己生命的力量

◎節目名稱:心悅幸福樂 112
◎本集單元:你過的,是誰的人生?:如實長出生命力量的5種鍛鍊
◎本書作者: 蘇絢慧

 

 

 

★華人世界最受信賴的心理教練、傷痛療癒諮商專家蘇絢慧的「生命力量鍛鍊指導」!

★透過「深層心理對話」「你可以這麼做」,帶你凝視自己,練就柔軟而強大的生存基本功。
  
你真正要做的,是過好「你的」人生
  
我的生命鮮少想過,要投入那種必須證明自己「優越」的遊戲。
中學時期的B段班、高中時期美工技職科、大學時期就讀神學院……
都不是主流教育體系和學習機會,卻讓我有充分的空間和時間摸索自己。
這樣的歷程,對我很重要。
我沒有迷失在競爭和拚排名的思維中,也未讓成績和分數決定我的價值。
我只需認識「我自己」是誰?我的「能」與「不能」是什麼?
我的長處和限制是什麼?我和別人的同與不同是什麼?
然後,專心做自己可以做得好、也有興趣的事。
我發現,唯有「把自己視為完整獨立的一個人」,才能產生承擔自己生命的力量。

心悅幸福樂 111 我在I AM:最簡潔有效的開悟指引

心悅幸福樂 111 我在I AM:最簡潔有效的開悟指引

三個重點:
1.你不知道真正的你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你永遠在不是問題的地方解決問題。
2.你唯一的問題是──你不認識真正的自己。真正的你擁有超乎想像的智慧,它一直就在你身邊,等著你認出它來,一旦你認出它來,你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3.只要在生活中隨時契入「我在」源頭,你就會找到真正的自己。
作者:羅伯特.鮑威爾

◎節目名稱:心悅幸福樂 111
◎本集單元:我在I AM:最簡潔有效的開悟指引
◎本書作者:羅伯特.鮑威爾(Robert Powell)


◎本集概要:

他是20世紀影響歐美靈性發展的巨人

他是最被佛教徒廣泛討論的一個非佛教徒

他是《當下的力量》作者艾克哈特‧托勒──衷心推崇的證悟大師

 

尼薩加達塔是我最重要的導師,他的智慧引領了我的寫作、演講,

和我所有的人際關係。──偉恩.戴爾博士,知名心靈作家

 

 

不論你的人生問題是哪一種,大師的回答永遠直指核心,只有三個重點:

1.你不知道真正的你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你永遠在不是問題的地方解決問題。

2.你唯一的問題是──你不認識真正的自己。真正的你擁有超乎想像的智慧,它一直就在你身邊,等著你認出它來,一旦你認出它來,你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3.只要在生活中隨時契入「我在」源頭,你就會找到真正的自己。

 

◎ 練習「我在」(I am)是這麼簡單

◎ 他常靜坐幾個小時,並經驗到「我自己、我的導師、我過的生活和我周圍的世界,這一切都消失了, 只有平靜仍然存在,以及無限的靜默」。

◎ 放下「身體是我」的想法吧!

◎ 限制與束縛究竟是何物?

◎ 認同於身體和標籤,是一切問題的源頭

 

安:安一心
周:周總編

*安

好,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介紹我最近幾乎每天睡覺前必讀的一本書。每次讀了以後就會覺得非常開心,因為我覺得難得在台灣又有一本這麼棒的書。

這甚麼書呢?由地平線文化出版社出的一本書名【我在 I AM】,副標題是說最簡潔有效的開悟指引。今天很開心請到地平線的總編,來到線上,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周總編

各位聽眾好,我是周,地平線的總編輯,很高興今天在這裡跟大家聊聊這本書。

 

*安

為什麼當初來寫這本書呢?

 

*周總編

其實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已經十幾年了,一直想出但是因緣都還不成熟,也就是說,第一個能夠翻這本書的人不多,對印度名相很熟悉的人不多,第二個是其實我覺得讀者群的成熟度到這五年的狀況裡面,成熟度已經很高了,應該可以開始接受這本書了。


〔安:喔。是是是。〕


所以我才想說可以把它介紹出來。

我選這本書的原因,因為它是一本證悟者的直接紀錄,也就是說通常我們看到的書,在世的大師直接談論或是引證自己的經驗跟別人分享的書並不多,也不是全然沒有,

但有一些你根本就看不懂,譬如這些古代禪宗大師的一些經驗,其實他們都寫得很清楚,但是因為我們不懂,所以我們怎麼看都是霧裡看花。

我覺得難得有一本書算是比較清楚討論證悟是一個甚麼狀態,也許我們還是不懂,但是可以間接的去交叉檢證跟了解,所以我覺得這本書的珍貴是在這裡。

第二個因為這本書的採訪者是外國人,所以其實他們也必須消化的很清楚,他才能夠把裡面的東西用英文再寫出來。英文是我們比較了解的語文,所以又是一個比較有利的條件。

第三個是這本書是尼薩加達塔最後一年半的採訪記錄,他也知道身體差不多了,所以他在講很多事情的時候不再去講一些很基本的東西,他講的一定是最重要的,可以說是精華中的精華。

人家說重要的事情講三遍嘛,當時一直講的這個事情有兩種,一種是不厭其煩的從初級班教起的,一種是真正最重要的他告訴你關鍵是甚麼,所以這本書其實講的是關鍵,

跟他前面的書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前面的東西是循循善誘,一直破解最基本的東西,

但是這本書他覺得那些東西已經講的差不多了,所以這本書裡面講的都是重要重要重要的東西。

 

*安

恩。對阿。因為我覺得就是雖然他從頭到尾都在講 I AM,但是你知道明明這麼多章節,講的東西有時候會被他牽引著去注視內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對不對?

 

*周總編

其實 I AM是甚麼東西,如果他可以在這本書裡面講到大家都明白的話… 〔斷線〕

 

*安

好,我們繼續跟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的精神。I AM到底是甚麼呢?

 

*周總編

I AM 其實就是他英文講的 I AM,他有一個很微妙的地方就是說「我是」「我存在」,這就是 I AM基本的字面上的意思。

就他書裡面的解釋,我們看他第五章93頁,開宗明義就講「所有的顯像皆非實存,所有的未顯皆會消退,清除這兩者之後,剩下的就是那,絕對」

他的地方就是在講 I AM 這整章都是講 I AM的消息。

其實 I AM是一個, I AM他前面也講就是所有的梵,所有的幻象,我不曉得你有沒有記得這個地方。

我看一下在第幾頁,他在第25頁,他有講,他說「從你的存在當中生出這個梵,與這個梵相關的一切都是幻象,然後這個幻象是從無明之中生出,因為你的存在在絕對來看不過就是無明而已。」

所以「我在」其實你也可以說他是無明,就是當你有我的這個感覺的時候,就是在無明的狀態裡面。因為他是所有的顯現,所有的顯現的東西他都是空,他都是不真實存在的。

所以他要告訴你的關鍵是在第五章的這一句「當你了解到所有的顯像都不是實存的,而所有還沒有顯現的都會消退,清除這兩樣之後,剩下來的那個就是絕對。」

所以為什麼你要回頭去看「我在我在我在」,因為你一直要去清除清除清除,清除到沒有東西清除的時候,你就知道,喔就是那個。

 

*安:喔,是。

 

*周總編

所以你在「我在」的時候,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個不是、這個不是、這個不是,

其實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地方,可是很遺憾,這個地方實在不該由我來解釋,

因為我們都是沒有證悟的人,我們講的都有可能還有錯誤在裡面,所以我不該解釋太多,

我只是告訴你書裡面的這個部分是這樣子在講,如果大家對這個東西是有問題的話,應該要回到你的師父或上師那裏去,把這件事情搞清楚。

因為所有的討論證悟不可能不談這個部分,也許在不同的教派裡面會用不同的名詞,不管他用甚麼名詞,大家不妨記住,那只是一個不得不用的形容詞。

包括這本書,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他都已經說了,「只要今天你看到的屬於語言的、屬於有物質性存在的,都是虛幻的。」

你如果了解這個,就會慢慢剝除這些虛幻的東西,你才會看見那個真正的東西。那個真正的東西其實是沒有東西可看的,但是他有一個覺知,也就是他說的光明在裡面。

 

*安

是,恩亨。那跟一般坊間在講無我或是更高的本源是同一件事情嗎?

 

*周總編

我不能說他是同或不同,因為我沒有去過,但是絕對大家每一個人其實都應該自己去求證,

這裡講的我在,跟那裏講的無我,跟那裏講的真我,是指同一件事情,我覺得那是可以求證的。包括基督教講的神,或是佛教裡面講的究竟、空性,我覺得你可以合理的懷疑他們很像,

但他們是不是同一件事情,你一定要自己去證明,所以不要相信我說他是或不是,因為我都沒有去過,我跟你講是沒用的。

 

*安

呵呵。這樣聽眾有時候會很懷疑說,到底是這個我在,〔周總編:剛剛講到哪裡?〕

到底誰能到那個無我的狀態?大家其實不太,要自己去證悟嘛,對不對?

 

*周總編

對對對。我覺得大家在,目前沒有人會只讀一種書,譬如說,馬哈拉吉這本書其實很多佛教徒會讀,很多另外一起的朋友也會讀,其實每個人都有他修行的一條主軸線,

我覺得在自己修行的這條主軸線上面,你當然要把自己的主軸線搞清楚,

那你有時候要交叉引證別的派系,我覺得是現代修行者在所難免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不妨多做比較,因為你了解的深刻,你越了解他在講的那個質地是甚麼的時候,

就越能掌握修行的關鍵。

他這裡在講的,「顯像的都不是真的,還沒顯現的就會消退」,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譬如說,你的念頭,你的念頭升起的時候,你要記住你的念頭不是真的,

你的念頭還沒升起的時候,如果你覺察到了,他不是就起不來了嗎?

已經升起的一定會消失,還沒升起的起不來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是絕對。

 

*安:恩亨。是。

 

*周總編

所以如果你看我在這件事情的時候,你一直去看,因為你的念頭會一直起來,

然後你會發現他從最粗的到最細的都有,所以這個我在就會讓你覺得,

你在參這個我在的時候,慢慢就會剝除所有的顯像,然後停止還沒顯化的東西,

功能在這裡,然後那個時候你就會看到絕對。

 

*安

是。因為你知道嗎,就是我在看這本書,或是我在跟朋友研讀這本書的時候,

他突然有講,他看到一個章節就是說,譬如說,人死掉了,意識就不見了,對不對?

到底意識,就像這本書講的,因為我在所以他才在,不在了真的就沒有了嗎?

 

*周總編

覺知是一直存在的,就是你的阿賴耶識,

你的覺知是一直存在的,但是你的覺知被很多東西掩蓋了,

所以,只要是念頭的東西就是,他前面一直有講身體心智,身體跟那個,

他其實一直在講,只要是意識範疇內的,就是虛幻的。

你超越了,就像他講的所有顯現與非顯現,兩個都消退的時候,那個時候你才會看到究竟嘛,

應該是說,覺知裡面還分成念頭跟究竟,不能用分這個字,其實究竟這個東西是一直陪著你的意識的,

一種空氣,我們都在空氣裡面,可是你有特別覺得台北的空氣跟紐約的空氣,要去覺知它,

他一直都在那裏,一直要到把所有的這個那個分析到最後,你才知道,喔原來這個就是空氣,

你要有一個可以感覺的能力,你才會知道空氣的存在,所以那個絕對就是那個東西。

我實在不應該講這個話,我盡量在解釋,但是請記住我解釋的東西最後都是可以丟掉的東西。

 

*安

總編你客氣了。因為對一般的還沒有跨到或是體會裡面真諦的人,也許他會在字詞或是名相上,會要去把它區分出來,他才知道那到底他裡面講的沒有,沒有的話,哪來的究竟或是我們講的…。

 

*周總編

因為你還有覺知,你在甚麼都沒有的時候不是甚麼都沒有,

你還有一份覺知,所以覺知跟甚麼都沒有是一起存在的,那個甚麼都沒有但是甚麼都有。

好。我是建議大家,我自己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一個小心得,

我覺得文字還是會有很多誤解跟製造困惑的地方,但是你要記住他講的幾個基本的東西,

記住那幾個基本的東西,你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你就不會迷路。

這幾個基本的東西就是「不要認同你的身體」,所謂不要認同我們的身體這句話很抽象,

可是在這本書講的,是非常非常實在的東西。

也就是說今天你覺得,我今天死了這件事,你就在認同你的身體對不對,

你今天腳痛頭痛甚麼痛,讓你苦惱不已,這很真實對不對?可是這是在認同你的身體,

所以從最徹底最徹底的程度上面,你要怎麼樣不認同你的身體,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大功課。

 

*安:恩亨恩亨。

 

*周總編

這是一個他一直前後重複,而且我們會在這個上面花很多時間修學的地方。

你是從這個地方開始去破解你的假我。

其實假我不是那麼容易破解的,可是你必須每天破解破解,

最後你會很自然的知道說,喔這不是真的,

然後人家說甚麼你明天被降級了,你心裡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喔這不是真的,不用太嚴重的看待他。我不必為他焦慮,不必為他煩惱,那個時候你就比剛開始的你進步很多了。

〔安:是。恩亨。〕

所以這個不要認同身體這件事情,是生活的全面化的部分,

所以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不要把他當成一個嘴巴講講的,大師的哲言這樣。

 

*安

我相信很多聽眾會覺得說,肚子餓了,還叫我不相信這個,然後牙齒痛了,要去給牙醫弄的時候,叫我不要相信這個,但還是很痛啊。

 

*周總編

他不是,他沒有說他不痛喔,這個有點誤會,他並沒有說你的牙痛的痛是假的,而是說這個痛是會消失的,所有會消失的東西,不會永遠存在的東西,在定義裏頭就叫做是假的,

他並沒有否定你感覺痛這個部分喔,

但是如果你在學我在的同時,可以慢慢抽離出來的時候,你會,

不是我講的,是書上講的,因為我也還沒經驗到,

你會抽離出來一個東西,你發覺那個痛不是你,其實關鍵是在那個痛不是你,

你不要認同那個痛,以為那個就是全部的你,

痛還是痛,因為你有肉你有神經,你有物質的這個身體,

但是你想想看,他前面書就講,你睡著的時候,你死掉的時候,那個痛還會存在嗎?不會了,

那個痛是跟著你的肉體來的,所有你的煩惱是跟著你的肉體來的,所有的煩惱都不是真實的,

都不是真正的你,不能跟你劃等號。

〔安:是。〕

所以你還是要知道痛,不然你怎麼保護自己?對不對?

你還是要有眼睛,還是要看紅綠燈,不然你出去就會撞車。

所以五官之於你,是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物質條件,但是他不是你的全部,

你還有一個更大的覺知,我在,在後面,沒有他,現在的你就,

他有句話,是說所有的東西是附著在一個肉體上面,他書裏頭有這樣一句話,「你是附著在身體上面的一個存在。」

所以,你知道有那個痛,這個知道的能力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東西,

不要把那個痛當成你的全部,這就是在練習我在,你為什麼一定要看我在,就是把那個東西分離開。

我也只能講到這裡,因為每個人在下去練習的時候,每個人的經驗會很不一樣,你應該跟你的上師去討論。

 

*安:是是是。

 

*周總編

他講的第一個就是不要跟身體認同。

第二個他很強調一件事情,他說「所有的路,都在幻象裡繞圈圈,道路是知識領域裡面的創造,所以道路跟活動是沒有辦法把你帶進實相的。道路跟活動的作用,只是將你困在知識的層面裡,而實相是超越知識的。」

他在這邊講的就是說,不管我們今天學甚麼,我們認知甚麼事情,都不要忘了都是假的,

所以今天包括這本書也是假的,因為他只是指出月亮的那個手指頭。

 

*安

所以像譬如說,我一起共讀的朋友問說,現在坊間好多做甚麼法會,或是做很多拜拜的行為,

其實都是假的,對不對?

 

*周總編

他可以說真可以說假,看你進行的那個人是怎麼回事。

如果你在當下,你的心是在當下,跟整個法會在進行的話,那個並不假阿,

如果你在那邊求的都是一些,你求的都不是真實的究竟,你求的東西是假的,那就是假的,你求的東西跟身體認同。

 

*安

喔,那些就是假的,甚麼財富更多一點,或是身體健康這都是假的,對不對?

 

*周總編

重點是你知不知道你在求財富更多?那個保持知道的部分,才是這本書一直在強調,沒有人說你不可以賺錢,沒有人說你不該賺錢,對不對?

如果你拿這個話去問大師的話,他一定會說,他常常問人家,你不是在問題上解決問題,

喔這樣講,他說你不知道真正的你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你永遠在不是問題的地方解決問題,

就像你剛剛問的這個問題,如果你說法會不是真的,那你吃飯也不是真的囉?

你的一切,你的工作,你的妻兒子女,通通都不是真的囉?那是不是該去自殺了?

 

*安

沒有。這讓我想起,新時代不是最喜歡講說,其實你哪裡都沒有去,你只是在家裡作個夢。

 

*周總編

對,其實就是這樣,所以這句話每個人一定都聽過了,人生如夢,

但是多少人真的相信,多少人真正體會到說,人生如夢,

如果能體會到人生如夢這個真實感的話,那你在「我在」這個上面修的還有點基礎了。

 

*安:是是是。

 

*周總編

所以我覺得我們剛開始學的時候,是我們覺得這世界不太真實,這世界很不快樂,

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動機開始修學,可是如果你聽了這麼多道理之後,

你還只是在道理裡面打轉,你沒有真的去做,沒有真的去體悟他們說的這些狀況的話,

那其實你也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這就跟你做法會是一樣的,

你做法會最後也不過是求一個多一點錢之類的話,失去這麼多功夫的意義,

其實你想要多一點錢更根底的原因,不就是因為你很害怕嗎?

你害怕很多事情,你害怕將來生病沒有人照顧自己,你害怕家裡的老人家生病你沒有錢用,

其實都是害怕嘛,你要去看清楚這個害怕的後面是甚麼東西,

在害怕那個,你不再害怕獅子的時候,就不必拼命去買槍了。

 

*安:恩,總編形容得很好。大家很喜歡買很多基斯〔註:工具〕。

 

*周總編

對阿對阿,你看現代人因為害怕嘛。可是你看一看是不是所有東西都跟害怕有關,你要去處理的不是用更多的武器,而是你要把你的害怕的那個對象解決掉。

〔安:恩亨。是。〕

解決這個害怕,我們可以把身體弄健康一點,可以多運動,做這些,

可是更究竟更究竟的事情是說,這個身體的存在不存在,不表示你不存在阿,

最根本的害怕一旦沒了之後,你對生病就不那麼害怕了,你對死亡就不那麼害怕了。

我覺得是這樣子推的,但是我們不能說,一推就推到最究竟嘛,

因為我們到底還是初學者,我們還在幼稚園階段,慢慢把自己推到最強壯的部分,連最底層的東西都不會怕了。

 

*安:恩。是。

 

*周總編:在同時之間,我覺得還是要去運動啊。

 

*安:該做的該吃的,吃喝拉撒睡,還是…

 

*周總編:該去法會還是要去法會阿。

 

*安:只是更有覺知的去從事這些行為。

 

*周總編

對,你知道你自己在幹甚麼,你要知道,你心裡起碼記得說,

雖然我現在在求身體健康,如果你知道健康不是究竟的解決辦法,你就繼續抱著這個了解繼續去做嘛。

如果你只是天天運動,你並沒有真正去處理肉體衰敗必然的這個事情,你天天做運動也沒用阿。

你還是會面對死亡的那一天。你還是會面對你最怕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都是被自己的害怕驅趕著。去修行嘛。

 

*安

呵呵,沒錯啊沒錯啊,就怕,就是又想重視我在,又怕說自己不在這樣子齁?

 

*周總編

對,所以人家說,人身難得,趁著還活著時候能做多少趕快做,我覺得這句話也是沒錯。

 

*安

是是是。那還有甚麼重點可以再跟我們補充的呢?

 

*周總編

我覺得,你如果覺得,想把問題想的很簡單,人生的大問題其實就是那幾個的時候,

因為我看書裡面還有這個作者其他的書,所有人來問的問題都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他的回答都很簡單。

他的回答第一件事告訴你說,你現在問的問題不是問題。而且要解決你現在這個問題,不是在這個事情上面解決,是到究竟那裏去解決。所以這個是他的答案。

他是從很根底的地方解決你的問題,而不是從中間一半解決問題,

就像我們剛剛講的健康這件事情,在中間一半解決問題就是多運動,不要吃不好的東西,等等等,這就在中間一半解決問題,

徹底的解決就是說,認識你的身體本身就是虛幻的,不真實的存在,他跟真正的你是沒關係的。

你要認識了真正的你之後,你就不會有害怕了,那事情怎麼發生都好,他幾乎已經解決你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問題了,

他說你唯一的問題就是你不認識真正的你,這個真正的你存在哪裡呢?就是存在「所有的顯化都消退,沒有顯化還沒出現的時候」,那個當下,

所以你只要,他解決的方式就是你隨時在生活裏頭練習「我在」,去看他的源頭,你就會找到真正的你,

所以他的解決方式,不管你的問題是任何一個,解決方式只有一個。

 

*安

是。總編我可不可以請問你,是不是就是說…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有些人,像婆媳之間,不是我的問題啊,是那個婆婆腦筋轉不過來,之類的,

然後你說,好,是不是說我已經可以體會到這本書裡面的,我是可以同時的,

他還是在那邊,我們認為可能是胡鬧也好,或是幹嘛之類,但是我已經可以容忍他之類的,是這個意思?還是說,我會升起智慧,知道跟他怎麼應對或是怎樣?

 

*周總編

這個就很像我們剛剛在講「痛」這件事情,最厲害的人,可以看著那個痛,知道那個痛,我是我,不受那個痛的影響,這是最厲害的,對不對?

換句話說,婆媳問題也一樣嘛,如果你是,你對「我在」的理解跟證悟,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時候,

你在看婆婆的那個部分的時候,你的情緒不會介入了,然後你知道,那是他,他在發脾氣,那是他在因為什麼甚麼,所以怎樣怎樣,

我的情緒有沒有被他影響,有沒有進入,然後,當你可以拉開的時候,你就可以處理,

可是如果你是介入的,你的情緒也跟著他高低起伏的話,你就看不見事情的真相,你也無法處理,你只會跟著生氣,

所以,好像書裏頭有講,他說,他們家的雜貨店,門口就是一個不知道是電線還是甚麼,還是高壓電箱,那個對他身體傷害其實很大,他說我怎麼辦?他影響嗎?他影響的是我的肉體,他說,那我要去控訴誰?

所以其實所有的世間的,我們如果用剛剛那個三段式的答案,就是婆媳問題,

婆媳問題是問題,如果你把它當成問題,你如果可以透過婆媳問題來練習抽離的話,

你會發現說,阿那是婆婆在生氣,他在幹嘛,我現在可以,

第一個,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的情緒不要被拉扯,我講這個話當然是有點打高空,因為很少有人不被拉扯,

但是要記住一件事情是說,你被拉扯了,可是你退回來的時間是越來越快,

譬如說本來跟婆婆不高興,你要生氣三天,現在可不可以變成一天、變成半天、變成30分鐘?

〔安:恩,恩亨。〕

因為,天要下雨,颱風要來,這個是我們沒辦法的事情,我們不會去罵颱風,

颱風把我們家屋頂刮壞了,我也只有認了,我只是在處理被刮壞的屋頂嘛,

我沒力氣也沒時間去罵颱風,我也會罵颱風,但是罵幾句就算了,我不會真的跟颱風生氣,對不對?

所以你把所有發生在你生活裏頭的事情,都這樣當下如實地接受,你就不會有情緒囉,

尼薩加達塔也是在講這件事情,因為他的生活充滿著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情,

可是因為他,我記得書裏頭還講了一句話很棒,他說「我根本不存在,所以這個跟我無關。」

每一個人都跟他說,你不要再抽菸了,會生病會得癌症,他果然得喉癌死掉的嘛,

他說「你講的都對,但是我跟這個身體是不同事情的話,那又有甚麼關係呢?」

所以你如果不要去認同你的身體,說我正在被婆婆罵,你不要認同那個東西,不要認同那個情緒,不要認同那個名分的話,你抽離了,你知道那個你是很大很大的你,你就不會有氣了,

這個真的是不容易實踐,但是也很好玩的是,現代人真的智慧很高,我們下個月要出的一本新書「覺醒父母」,其實他就在講這個事情,

怎麼透過生活裡面的所有的情緒,只要是情緒就是假的嘛,情緒只是你的感受,

這些感受其實都來自你的身體,你可以抽離實際的東西之後,也就不會再受他影響,

那這個抽離不是概念上的抽離,是你真真實實可以做到抽離的時候,你就知道作者在講甚麼,

我覺得這種事情是值得努力的嘛,因為他不是自我安慰式的抽離,他是可以真實抽離,

可以情緒不受波動的抽離,可以感受到的是大我的那種平靜,我覺得值得追求阿。

 

*安

是是是。我們請總編再給我們複習一下,這三個,你剛剛講三招,不是三招,是三個步驟應該怎麼樣呢?

 

*周總編

我再重複一遍,第一個你只要發生問題,你不知道真正的你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你永遠在不是問題的地方解決問題,這已經把你全部的問題都打翻了,對不對?

〔安:對。〕

第二個,你唯一的問題是你不認識真正的你,真正的你,他擁有超乎想像的智慧,他一直就在你的身邊,等著你認出他來,所以你只要認出他來,你的問題就會解決。

第三個,你怎麼認出他來,你怎麼解決這個唯一的問題,隨時切入我在的源頭,就這樣三件事。

所以你可以拿任何一個問題來問,然後你一個否定式嘛,先把你的問題否定掉了,你可能不在問題關鍵上解決問題。第二,我的問題不認識真正的我,那我怎麼認識真正的我呢?我就是去學習我在。所以這是解決問題的三步,剩下來的只是說,可是我還沒有學會這個方法,所以我暫時還會有很多我現在世間法的方法。

〔安:對對對,沒錯。因為我… 〕

你只要記得世間法的那些方法都不是究竟就好了。

 

*安

是。我覺得今天真的是,要不是總編馬上拿一個案例來應用的話,我相信有時候讀者,讀的,

就覺得一直在繞著「我是」「我是」。

 

*周總編

對對對,其實就是拿你生活中的問題來解方程式,你就可以慢慢體會到他在說甚麼。

 

*安

是,對。今天真的很開心,地平線文化的總編,來跟我們分享「我在 I AM」,

我覺得真的是很棒的書,歡迎聽眾朋友一起共讀這本書。謝謝。

 

*周總編

謝謝大家,再見。

心悅幸福樂 94 覺醒之後:關於開悟的真相,以及如何將靈性覺醒落實在生活實相之中

心悅幸福樂 94 覺醒之後:關於開悟的真相,以及如何將靈性覺醒落實在生活實相之中

安一心專訪 譯者 蔡孟璇 分享 覺醒之後:關於開悟的真相,以及如何將靈性覺醒落實在生活實相之中

「當你離開駕駛座,你發現生命原來可以自動駕駛,而且其實生命永遠一直在自動駕駛。它能以你從未想像過的方式恣意流動,生命幾乎變成了奇蹟。「我」的幻覺不再干擾了。有一個閃閃生輝的實相存在,有一份閃閃生輝的存有穿透著這一切。」——阿迪亞香提


當前世界有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覺醒,出身不同文化與宗教背景的人開始將「靈性覺醒」視為他們生命中最重要的蛻變。他們從自己所熟悉的自我感及世界裡甦醒過來,對實相產生了真實可靠的瞥見,這種覺醒是一種無可撼動的了悟,明白真正的我們是生命的合一。

然而隨著靈性覺醒的議題日益受到大眾歡迎,有愈來愈多關於覺醒的推銷辭令,將開悟等同於狂喜與至樂、奇蹟與神通。覺醒之際確實可能會有至樂,會有奇蹟,但那只是覺醒的副產品,並非覺醒本身。許多靈性修練卻都在追求這種看似正面的情緒狀態,也就是以複製副產品為目標,而非促使覺醒本身發生。這些僅僅獲得了覺醒的副產品、卻沒有真正了悟覺醒的人,會從小我的觀點談論自己的覺醒,宣稱覺醒就是比其他人感覺更好或「更清醒」。他們實際上是以覺醒之名在疏離自己每一刻所擁有的經驗。

心悅幸福樂 93 新靈魂觀:開啟真實力量之旅

心悅幸福樂 93 新靈魂觀:開啟真實力量之旅

作者闡明我們已然處在人類意識革新的時代,將超越五官,以多官知覺探問「靈魂是什麼?生而為人,我們所為何來?又該往何處去?」,靈魂的課題將不再侷限於今生,而是永恆的延續。生命不再以今生的事業成就、名利地位等外在權力為主宰,不再被憤怒、恐懼、憎恨、孤獨等情感所控制,因此走向破壞與傷害。我們真正追尋的,是通往靈魂的終極依歸——獲取真實力量、通往愛與和諧之路。

《新靈魂觀》鼓勵你掌握自己的人生。它將改變你看世界的方式、你與他人的互動,並且讓你了解自己的行為與動機。從〈進化〉開始,蓋瑞.祖卡夫帶領你進入新人類階段穿梭探索。我們從以為外在的力量是操控的能力,進化到明白真實的力量能校準人格與靈魂。我們的進化必須要每一個人都在自己的靈魂中創造價值:和諧、合作、分享,以及對生命的敬畏。祖卡夫以他科學家之眼和哲學家之心,向我們展現了如何充分參與這樣的進化,讓我們的日常生活有生氣、讓我們的每一份關係充滿意義與目的。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