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ilikeradio | 10 月 16, 2023 |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今天主題:被情緒勒索者如何提升自我價值?
你會學到…
1.什麼樣的人最容易被勒索?
2.被勒索者如何提升自我價值感?
3.提升自我價值感有哪四大步驟?
一起來收聽!!^0^
逐字稿
歡迎收聽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上一篇我們已經與你分享了:
1.什麼是情緒勒索?
2.什麼樣的人會情緒勒索別人?
3.什麼樣的人會成為被勒索的人?
4.「情緒勒索」的六大特徵!
今天,恩恩將跟你分享:
被情緒勒索者,如何建立自我價值感?
在情緒勒索一書中有提到,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情緒勒索者或被情緒勒索者。
既然,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被勒索的對象,那麼今天就來談談被勒索者該如何建立自我價值感?
在上一個內容中,我們已經提過,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最容易被勒索
它是最重要也最關鍵的一步!
因為自我價值感低落,所以我們沒有自己的核心價值,沒有自己的情緒界限,這時,對方就很容易動搖你,而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你,就很容易讓對方踩進你原本設定好的情緒界限,由於害怕,你只好不斷的退讓,不斷的縮小你的情緒界限。
但是,這樣不斷的退讓,縮小自己的情緒界限,並不會讓你比較開心、比較快樂!
它也不會讓你變得比較有自信!反而會不斷的消融你的自信。
在這樣不斷反覆的情況下,你覺得身心俱疲,甚至對自己有很多的不滿和怨言…
比方:
你怎麼又害怕了?
你為什麼不能好好堅定你的界限?
你為什麼不能訂出一個原則,並堅持到底?
你為什麼不能為了自己勇敢一點?
你難道不覺得這樣的自己很可憐、很心疼嗎?
這種心情就像是,你明知道該怎麼做,但你卻做不到!
你好想做到,你也好想勇敢,你很羨慕別人的勇敢,可是你卻做不到…
因為你害怕失去一段關係…一份工作…一份收入…
這是被勒索者的矛盾又自責的心裡。
我有一位朋友,她從小到大的路都是父母安排好的!
父母讓她學音樂、上音樂班,為的就是讓她以後能當鋼琴老師!
持續了幾年的鋼琴老師工作,她開始覺得有點膩了,她覺得教師圈也讓她不喜歡…
她想要出去走走,想要做自己喜歡的事
卻開始被身邊的教師嘲笑她的選擇
媽媽也很反對,甚至是說:「你現在這份工作收入這麼好,你不做這個,你能接受一個月2萬5嗎?你做的下去?我們花那麼多錢栽培你…」
我的朋友每當這種時候就覺得很痛苦,也很焦慮…
因為這不是她想要的,這是她父母想要的…
同時,也會覺得…「對啊…我的父母花那麼多錢栽培我…」
她的心情,我非常理解!
那種想做自己喜歡的事,卻又得面對父母可能而來的情緒…
這些情緒可能就解讀成…不孝!
我的朋友,也和我一樣,是個典型的被勒索者…
因此透過這本書和與你分享的過程中,我也正在學習如何不再成為一個被勒索者!
我們一起加油吧!
剛剛說到,被勒索者是自我價值感低落,又習慣性的自責
而這邊有一個很重要的部分需要讓你知道。
習慣性的自責,會讓我們自我價值感更加低落!
什麼意思呢?
意思是,習慣性的自責->自我價感低落->再自責->更低落…
這會成為一個惡性循環!
作者說:
自我價值是:代表對自我的評估且接納,以及尊重自我的態度,也是肯定「自我價值」。
EX:我肯定我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價值」;我相信,我不需要總是得做到什麼或證明什麼,才代表自己是有價值的。就算我有一些缺點,或是我還做不到什麼,甚至我有時候會失敗…但我都相信,這些事情,是因為我「沒做好」而不是「我不好」。
也就是,你願意相信:「我的存在,就是我的價值所在,我並不需要費力去證明什麼,做到什麼。我的存在,就是有價值、有意義的。」
對自己,完全接納。
如何提升自我價值感?
在情緒勒索一書中說到:
一、練習重視自己的感受!
因為自我價值感是擺脫「情緒勒索」的重要基石!也是每個人感覺到生活幸福滿足與否的重要依據。
你不需要去完成很多成就,或挑戰很多不容易做到的事,只要練習「重視自己的感受」就好。
在被情緒勒索的情況下,你可能一直在滿足別人,而委屈自己…
也許你的人緣越來越好!
也許你的工作能力越來越強!
也許大家對你有越來越多的正面肯定…
但也由於活在他人眼光裡,因此你對覺得自己越來越不重要…
因為,你總是重視、在乎別人的想法感受,多於你自己。
而別人,也可能因為覺得你好相處,好配合,不知道你的底線,對你予取予求還不知道你真正的感受,讓別人沒有機會了解你、疼惜你、尊重你!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如果你不愛自己,又怎麼能要求別人愛你?
所以,如果你不懂得重視自己的感受,又怎麼能要求別人重視你的感受?
當你嘗試為自己發聲,懂得尊重自己,懂得拒絕,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有自信!
我在每一次為自己發聲和拒絕的時候,都覺得自己好棒!好勇敢!好喜歡這樣的自己!
甚至覺得自己又成長了,又向前邁進一步!
你也可以試試看!你會對自己刮目相看喔!
情緒勒索的作者提到一句我覺得很棒的話:
練習重視並表達自己的感受,不只是捍衛自己的權益;更重要的,我們也在展現對這個世界與他人的信任。
所以,當你表達的時候,代表你信任對方;而對方能不能接受?那就不是你的事了!
因為,你做到了尊重自己,還有信任對方這最重要的兩大步驟!
作者也說:當兩人互動關係淪於只有一個人可以表達感受,或只為了滿足其中一人的需求時,這段關係已經不再平衡、不再健康!
二、學習了解自己
也許,你的成長過程中沒有人教你要了解自己,也沒有人教你要聽自己的聲音,也沒有人告訴過你,你的感受是重要的,你是值得被尊重的…
所以,你也從來沒有了解過自己…
你不知道你要什麼?
你不知道你喜歡什麼?
你不知道你不喜歡什麼?
你不知道你可以接受什麼?不能接受什麼?
你不知道什麼叫尊重自己?
沒有底線,也沒有範圍。
而每一次你感覺到不舒服、不開心的時刻,都是一次了解自己的時間!
你可以問自己:我現在的感受是什麼?我感覺好嗎?為什麼我會有這種感覺?
每一次的體驗情緒,都是一次的了解;每一次的體驗情緒,都是一次的向前進;每一次的體驗情緒,都是在處理化解它。
記得,是體驗情緒,而不是抵抗情緒!
這是很大的差別!
體驗情緒是:好好的待在你的情緒裡,跟你的情緒待在一起,它沒有錯,你只是陪伴情緒,了解這個生氣、難過、不舒服的自己。
體驗情緒=接納自己
三、練習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求
有前面兩個基礎後,就可以開始練習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求了!
也許,你會在準備表達當下,擔心對方會不會不開心、關係會不會惡化、對方會不會生氣…等等…
在這時候,請先告訴自己停下來,觀察你內心的小劇場!
這是真的嗎?如果對方真的不開心了,我願意犧牲我自己來交換他的快樂嗎?
為什麼?值得嗎?
我!是不是一個很重要的人?
我!是不是值得我自己的尊重?
我!是不是有權利讓別人尊重我?
我表達我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就算別人不開心,至少我維護了我對自己的尊重!
這不只是讓我們看到自己,也是讓別人看到我們的機會!
同時,也是讓別人學習理解和接納你的機會!
四、尊重別人的感受
這個部分,我覺得也是最重要的!
我們不只是表達我們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我們也同時尊重別人在收到我們的訊息時,可以有任何的感受!
你不能要求在你表達自己後,對方一定要理解你!包容你!傾聽你!
你不能要求在你表達自己後,對方不可以有任何的負面情緒!
每個人都可以有他自己的感受,他們想要怎麼去感受你、感受別人、感受世界,是「他」的事!他的功課,不是你的!
我們能做的是捍衛自己,讓別人有機會了解我們,而別人是不是真的可以了解你?
那是對方的選擇,不是你的選擇!
總結:
1.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情緒勒索者或被情緒勒索者。
2.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最容易被勒索!
3.提升自我價值感四步驟:練習重視自己的感受、學習了解自己、練習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求、尊重別人的感受
4.體驗情緒=接納自己
今天情緒勒索-「如何提升自我價值感」篇,就到這裡囉!
我們下次見~
掰掰
by ilikeradio | 10 月 16, 2023 |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主題:什麼是情緒勒索?
分享內容:
1.什麼是情緒勒索?
2.什麼樣的人會情緒勒索別人?
3.什麼樣的人會成為被勒索的人?
你是否害怕表達自己?
你是否在關係中,常常處於弱勢的一方?
你是否在職場上,常常被派很多任務,明明已經快吃不消,卻不敢出聲?
如果是!
那你很可能已經進入了情緒勒索的狀態中了!
在今天,我將分享「什麼是情緒勒索?」的內容喔!
一起來收聽!!^0^
逐字稿
歡迎收聽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今天想與你分享誠品暢銷排行榜的新書:情緒勒索。
今天,恩恩將跟你分享:
1.什麼是情緒勒索?
2.什麼樣的人會情緒勒索別人?
3.什麼樣的人會成為被勒索的人?
在我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覺得非常有感覺!
每看一個故事,一句話,就出現了好多似曾相識的畫面。
在這邊,我想與你分享書中的幾個故事,也許,你也和我一樣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關於職場故事:
我主管總是跟我說:「你是新人,有機會進來這裡,是你的運氣,外面競爭很激烈,隨便都可以找到人替代你。」
有時候我真的覺得工作分量太多,壓力太大,當我企圖委婉地跟他討論我的工時和工作量,他就會嘆氣,然後很義正嚴詞的對我說:「你啊!動不動就說不能加班,工作量多,薪水太少,你應該要想,這些都是給你學習的機會。我是認為你有潛力,想要培養你,才會多給你一些機會…」
聽他訓完後,我覺得好像是我不知足,不懂得珍惜機會,可是又覺得哪裡怪怪的,但不知道怎麼反駁他。
有次我受不了,向他抗議,覺得不能接受這麼不合理的工作量,他居然說我「情緒管理有問題,不能適應職場壓力」,還說我「會被職場淘汰」…天啊!究竟是我有問題?還是他有問題?」
關於關係故事:
我的另一半發怒很可怕,有時候甚至會對牆壁捶到手流血,或是不管場合地對我大吼大叫,讓我覺得自己很糟糕。
但是發怒後,如果我答應他,按他的方式做,他又會變回溫柔的樣子,對我很好…
但其實我一直很怕他的情緒,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又會「爆炸」,因此,我只好盡量按他想要的做,隨時去注意他的情緒爆發預兆,避免刺激他。這場戀愛,我談得好累,後來想到他,都只覺得害怕而已…」
這兩個故事聽完,你是否有種熟悉,心有戚戚焉的感覺呢?
雖然我在感情關係上並沒有遇到這樣的關係
但是我在工作上,倒是時常上演這種戲碼~~
回想過去的經驗…
我總是努力的想要把事情做好,可是對方卻不斷的試探你!
你可不可以再多做這件事?(應該還好吧!小事而已~)
你可不可以先付這個錢?(應該還好~偶爾而已…小錢…)
但是,每當自己答應了這一點點小事,累積起來就變成”很~~多~~事~~”
當你答應先付錢,對方下次再還時,累積起來就變成”很~~多~~錢~~”
又不是一個月賺個好幾十萬~
當你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你不喜歡一直被推事情,也不喜歡再這樣墊錢下去…
鼓起勇氣跟對方表明說出來時,對方的回應卻是…
“是你主動借我的啊!又不是我跟你要求的!”
“墊這個錢,會影響你的生活嗎?”
“我覺得你很不負責任,你就是不想做事!”
等等等…
那就像是,明明你沒有做錯,明明你是有理的,所有人看來你都是有理,對方的確有點過份,可是對方的一句話,一個情緒,你突然覺得是不是自己真的錯了?
是不是自以為自己有理?
不然為什麼對方要這麼生氣?
然後…
開始一連串的罪惡感…都是我不好…的情緒,就這樣在內在不斷上演
搞得自己裡外不是人…
想要為自己發聲,愛惜自己!
卻因為勇敢的為自己發聲,而對方開始失控,不斷向你射箭…
一次又一次…
最後,你連想為自己發聲的想法都沒有了
因為你覺得,我這麼努力試著為自己發聲2次的結果都是這樣…
不但沒有真的好好的溝通,對方也沒有真的想要了解你、傾聽你的意思
反而關係更加的惡化~
對方則開始說著對你有多失望的話語,把他自己的失望說成是你的責任
而這樣的狀況,也時常讓身旁的朋友看不下去…
甚至對你說出:你到底怎麼了?明明你就沒有錯啊!你為什麼要怕成這個樣子?你真的就是爛好人啊…不要再覺得都是自己的錯了好嗎?
幹麻什麼都往自己身上扛?
就是這樣你才會被欺負!
在情緒勒索一書中有提醒我們一句話,也是我時常問自己的話!
這句話非常重要!
你的人生,都在滿足別人嗎?
如果是,請問你「發生了什麼事,讓你願意拿你的人生去滿足別人?」
作者說,當你開始問自己這個問題時,或許你會慢慢發現,發生在你與別人之間的互動樣貌,似乎愈來愈清晰;你愈來愈看得清楚,你們之間的互動,好像對方總是當負責「要求」你的人,而你是負責「滿足」他的人。
如果不滿足他,似乎就會有不好的事發生!
如果,這與你和身邊的人互動相像,那你可能陷入了「情緒勒索」的循環中
情緒勒索一詞是怎麼來的呢?
「情緒勒索」是知名心理學家蘇珊、佛沃在「情緒勒索」一書中提出的。常見於許多人際關係中,包含職場、親子、夫妻、朋友等。
她說:情緒勒索者可能在有意識或無意識中,使用要求、威脅、施壓、沉默等,直接或間接的「勒索」手段,讓被勒索者產生各種負面情緒,例如挫敗感、罪惡感、恐懼感…
這些感受則在被勒索者的內心發酵、造成傷害…
為了減少這些不舒服的感受,被勒索者可能因而順服對方的要求,長久下來,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被勒索者讓勒索者以此手段控制、左右了自己的所有決定與行為,失去了「為自己主」的自由與能力。
聽到這裡,也許你會覺得情緒勒索者,真的是一個「超級大壞蛋!」
但事實上,情緒勒索者並不是有意識的去「勒索」你,而是習慣在面對自己需求時,用這樣的行為模式去得到自己想要的。
他自己本身也是處於一個「沒有被滿足」的恐懼中,因為他一心只想要解決這份恐懼,所以他根本也不知道你有不舒服的感覺,更沒有其他的心思去思考、顧慮你的感受。
我們也常說,一個巴掌拍不響!
情緒勒索者之所以可以這麼囂張的勒索你,也是因為你給了他可以勒索你的空隙!
你願意滿足他的需求,來藉此安撫你心中的不平靜!
作者說:不要忘記,唯有你接受勒索,這場交易才會成功
一般來說,情緒勒索者內心有一定的恐懼,他們從來沒有正視過,或是沒有好好處理過它,反而想透過控制對方,讓對方配合自己,以減少自己內心的不安與恐懼。
他們會要求你,為他的情緒負責。
蘇珊、佛沃提出「情緒勒索」的六大特徵:
以書中的求職故事例子來說:
一、要求:要求你多做些事,與原本的工作內容不符
二、抵抗:開始覺得面有難色,沒有直接接受,但再三確認工作內容,由於對方是自己的主管,也不敢說「不」
三、壓力:主管發現你不如自己想的,直接接受要求,開始用一些話語讓你產生「壓力」(ex:要多配合,累積經驗,好好珍惜,不努力會被取代…)
四、威脅:主管發現你在抵抗,沒有「逆來順受」,開始威脅你!
(ex:如果你繼續用這種態度面對工作,我不確定你是不是有機會通過試用期!)
主管知道這些話會讓你有罪惡威,也知道這份工作對你的重要性,所以語帶威脅,以暗示你:如果你不照我的做,就會失去你覺得最重要的事:工作
五、順從:為了克服不安,你覺得只有按主管的方式去做,自己才可以有安全感、工作,證明自己的能力,以及和主管維持良好的關係。
六、舊事重演:情緒勒索者會越來越清楚知道你在乎什麼,以及什麼方式可以讓你乖乖就範。
情緒勒索者擅長知道被勒索者「最在乎的事物」是什麼。所以如果不按他們的做,他們就會讓你不好過,甚至威脅讓你失去那些「你最害怕失去的事物」。
他們擅長:貶低你或你的能力,引發你的罪惡感及剝奪你的安全感。
總結:
情緒勒索者通常是:
你拒絕我的要求,就是拒絕我:你拒絕我的要求,就是在挑戰我!我不容許被挑戰!因為你的挑戰會引發我內在的恐懼。
無法擺脫不安全感:他們心中的安全感,需要透過你的配合、你的給予,來達到心中的平靜。
只想到自己:由於他們的不安全感很重,不知道如何處理自己的情緒,所以希望別人都來滿足他,但他卻從未想過對方的感受是什麼?他把所有的情緒反射在你的行為上。
從過程中感受自己的重要性:透過每個人的配合,他可以從中感覺到自己的權威!而每一次的配合,都是一次讓他發現,原來我這樣做是可以的!我是可以得到我想要的!我是會被重視的。
而什麼樣的人會被情緒勒索呢?
想要當好人:希望每個人都喜歡自己,害怕被討厭。希望每個人都開心快樂!想讓自己好相處!
自我價值感低落,習慣自我懷疑:過度反省自己。每當對方責怪你,就會開始覺得自己是不是真的錯了?不然為什麼對方會不開心?沒有足夠的自信。
過度在乎別人感受:明明自己不願意,可是總是會先想,如果我拒絕別人,他會不會生氣?會不會不開心?會不會覺得我不好?總是把他人放第一位。
希望獲得別人的肯定:這比較常出現在權威式的關係中。孩子想要獲得父母肯定、學生想獲得老師肯定、員工想獲得老闆肯定。常常你不願意,可是為了獲得對方肯定,你願意犧牲自己的感受和立場配合對方,只為了對方的一個微笑,一個稱讚,好讓你覺得我真的做得很棒!
相反的,一旦對方沒有給你肯定,你就會覺得失落、沒有動力,或是覺得一定是自己做的不好!
再次將所有的責任往自己身上攬。
「孝順」文化與對「權威」的尊崇:華人的文化有權威式的階級區分!無論是師生、父母與孩子、上司與下屬。
以孝順來說:你要順著父母才是孝,父母說的都是對的!你如果有了不一樣的想法,那就是不孝!
因此,一旦父母因為你有不一樣的想法而傷心難過,你就會有罪惡感,陷入自責中!
通常,被勒索者都是比較沒有自信,自我價值感低落的人。
今天情緒勒索-「什麼是情緒勒索?」篇,就到這裡囉!
我們下次見~
掰掰
by ilikeradio | 10 月 16, 2023 |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上一集將與你分享楊定一博士的新書:神聖的你中,關於臣服與接納的部分,不曉得你聽過了嗎?
還沒聽過的朋友,可以點此收聽喔:https://goo.gl/VgLyo2
你是否也曾經害怕吸引力法則會吸引負面的事物來臨?
你是否也有疑惑,萬一…我接納了,宇宙吸引更多我不愛的負面怎麼辦?
其實,事情不是你想的這樣!
在今天,我將為你解惑「吸引力法則VS接納,衝突嗎?」的內容喔!
你將會知道:
吸引力法則與接納的真正關係!
當你了解接納,你才能真正隨你想要的運用吸引力法則!
快快來收聽!!^0^
by ilikeradio | 10 月 16, 2023 |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神聖的你好書購買連結:https://pse.is/QJGNY
這一集將與你分享楊定一博士的新書:神聖的你 你知道你的人際關係與臣服和接納有著很深的關係嗎?
你知道你的感情關係與臣服和接納有著很深的關係嗎?
你知道你的情緒臣服和接納有著很深的關係嗎?
其實,人生的各個層面無一不與臣服和接納有關係的。
想要有個美好的人生,我們必須先學會「臣服與接納」。
這集我將與你分享最基本的內容:
什麼是臣服? 什麼是接納?
又該如何做到真正的接納呢?
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收聽吧!^0^
by ilikeradio | 10 月 16, 2023 |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在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中,我分別用三個影片分享不同的重點!
我從這本書獲得的收穫是什麼?
我如何將這些啟發反思到自己身上?
在最後一部的影片,我將分享的是被討厭的勇氣中,關於…
1.什麼是愛?
2.什麼是幸福?
3.我們真正想獲得的是什麼?
讓我們一起來收聽最後一個片段吧!
也許你與我有不一樣的收穫,也歡迎在下方留言與我們分享喔!
訪談逐字稿
安:上次你有提到,兩個人共同的幸福!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夠很幸福,但我們要怎麼樣讓彼此變得更幸福?或是,讓我們的人生更幸福?
恩:書中提到的內容我覺得很棒,在這邊分享給聽眾朋友。
所謂的愛是「兩個人共同完成的課題」。
為了變得幸福,就必須踏進人際關係。人類的煩惱全都是人際關係的煩惱;而人類的幸福,也全都是人際關係的幸福。
所謂的幸福就是貢獻感。
我們每個人只有在認為「我對某人有用處」的時候,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價值。
而愛就是從「我」解放出來。
孩童時代的我們是藉由自己的「脆弱」在支配大人。脆弱是人際關係中最可怕且強而有力的武器。
有許多大人同樣以自己的脆弱、不幸、傷口、不得志的環境還有心靈創傷為「武器」,試圖控制他人。讓別人擔心、限制別人的言行、想支配他人。
人不能永遠都以自己為「世界的中心」而稱霸,必須與世界和解,了解到自己是世界的一部分。
認識了愛,學會讓人生的主詞變成「我們」。
從只有兩人展開的「我們」,將範圍擴大到整個共同體,以至於全人類。
我的體會是,愛是兩個人共同的課題,也就是把原本的主詞「我」改成「我們」
不再是我的幸福,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們的幸福」。
如果我們能從我們的幸福為出發點去思考現在的關係、遇到的事情,那麼我們就能夠站在平衡點上,與對方溝通,找出對彼此都好的方式,往幸福的路上繼續走下去。
如果總是以「我的幸福」為出發點,那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會需要別人來配合自己,需要別人為自己的幸福快樂來負責任!
這會失去溝通、成長的機會,關係終究會失衡…
小時候的我們有父母的愛,整個家都是以我為中心,只要哭鬧,就有糖吃,父母無條件的包容、愛、配合我們,這是全家都以「我」為中心!
所有人都該愛我、理解、包容、懂我~
但當我們成人後,內心還在小時候的「以我為中心」,那麼在人際關係上就會出現很大的問題。
長大後,我們要學會自立,為自己的快樂、幸福、人生負責!
在人際關係中學會平衡,同理對方,從我中解放出來,只有當我們能從我中解放,我們才會真正懂得愛!
愛不再是你給我快樂,不再是我向你乞討,不再是一個失衡的關係!
愛將會是我們一同快樂,我能給自己愛、幸福和快樂,我能照顧好我自己,我也願意付出我的愛、幸福和快樂,成為一個平衡的關係。
幸福,就是貢獻感!
為別人付出,或是別人因你而成長、有所獲得,你就會感到幸福!
幸福,不再是別人給你的!不再是世界給你的!
而是,你先主動給予別人,最後這世界將這份幸福回饋給你!
你可以想想,你能為這個世界、所處的地方、遇到的人做些什麼呢?
就算只是給予一個陌生人一個微笑,都足以成為你為這個世界的貢獻!
因為人是有溫度的,微笑,也能在當下溫暖對方的心!
你有沒有曾經走在路上,突然對向的人給你一個微笑的經驗?
當下的感覺如何呢?是不是覺得很開心?很溫暖呢?
貢獻不需要是很特別、很偉大的事,日常生活中的一句關心、一個微笑、一個舉手之勞,都是很棒的貢獻!
今天,你就可以試試看做一件你可以貢獻的事情,並觀察做完這件事後你的感受如何?
是不是很開心呢?覺得自己很棒?或是自己的內心也覺得暖暖的?
安:書裡也有提到人是害怕去愛的這個部分,對於這一點,你有什麼看法?
我:在被討厭的勇氣書中提到其實人是害怕去愛的時候,我一開始有點不太能理解,但是看完之後我反思了一下,我才發現自己也是害怕去愛的。
我看完之後突然發現自對於進入關係有一個想法是:我需要先懂得接納、包容、同理心,我才能進入關係。當我完全的學會這些事情之後,關係才會長久。
我發現,我的目的和書中的內容是完全一樣的。
我會有這個想法是因為:我害怕自己會受傷。我怕自己沒學會這些東西我的關係就會結束。
最根源其實就是害怕去愛。害怕受傷就是害怕去愛。
有了這樣的想法,就把自己鎖在一個門內,一直期盼有一天自己學會了這些東西之後再去愛。這是我一直沒有發現的事,我沒有發現自己一直把自己鎖在一個門內。
後來發現,關係要長久,並不是要先學會接納、包容、同理心後,關係才會穩定;
要學會接納、包容、同理心,必須先進入關係中,透過在關係裡與對方的相處,我們學習如何接納?如何包容?如何同理別人?關係中的穩定就是彼此在關係中一起學習、成長。
只有進入關係中,我們才能真正的學習,真正的學會;
站在關係的門外中學習,沒有實際接觸,是學不會東西的,也是一種逃避。
by ilikeradio | 10 月 16, 2023 |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在被討厭的勇氣二部曲中,我分別用三個影片分享不同的重點!
我從這本書獲得的收穫是什麼?
我如何將這些啟發反思到自己身上?
在第二部的影片,我將分享的是被討厭的勇氣中,關於…
1.佛洛依德與阿德勒的差異?
2.脫序行為有哪五個目的?
3.人想從情緒中得到的是什麼?
就讓我們一起來收聽吧!
訪談逐字稿
安:很多人都會覺得我現在遇到的這些不好的事情,都是過去某個人帶給我的!
我現在時常焦慮,都是過去發生了某件事所導致現在的我…
到底,過去是不是會影響現在的我們?
我:不同的學派說的都不一樣。
像佛洛依德就是主張過去發生的事件是會影響現在的我們。
但阿德勒卻不這麼認為。
他說:我們的世界並不存在所謂真正的「過去」。人們會由過去發生的眾多事情中,只挑選出與當下「目的」一致的事項加以定義,並做為自己的記憶。
與當下「目的」相違背的事情,則會由記憶中消除。
不是過去決定了現在是現在決定了過去。
我覺得每一個學派說的我都蠻認同的,每個說的都對!
像我在情緒不好的時候,我也會回想是過去發生了什麼事,導致我現在對這件事情會有情緒的波動?
不過,了解阿德勒之後,我也覺得過去好像其實也不存在!
我會去思考這個情緒不好的目的是什麼?
我想從這個情緒中得到什麼?得到可惡的他,可憐的我嗎?
或者是其他的東西…
感覺無論哪一個學派,其實都說的通!
主要還是看聽眾朋友比較能接受哪一種學派的說法。
你相信的,就會成為你體驗的。
安:在本書有提到人的脫序行為目的有五個階段,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是哪五個嗎?
我:阿德勒說的五個階段分別是:
一、尋求稱讚:目的在共同體中取得具有特權的地位
不是表現出「好的行為」只不過是做「能獲得稱讚」的事。
如果得不到稱讚,沒有獲得特別對待的話就會失去奮鬥的意義,立即喪失繼續下去的意願。
二、引起注意:
積極的孩子-調皮引起注意
消極的孩子-以無能贏得注目,獲取特別的地位
三、權力鬥爭:
不順從任何人,挑起戰爭。反抗。(比如:學生會嗆老師、父母)
四、復仇:不是策畫壞事,是一再重複「對方討厭的事」。
藉由憎惡、討厭,想辦法與對方維持連結。
(比如:藉著傷害自己、毀損自己的價值,控訴「我之所以變成這樣都是你害的。」)
五、證明自己無能:不要再對我有任何期待
(比如:一開始就認定不可能辦到,直接放棄比較輕鬆。)
這一切都源自於「歸屬感」,「要在共同體中確保獨特地位的目的」。
聽眾朋友可以思考一下,自己在人際關係中是不是曾經有經歷過某些階段?
回想一下,可以幫助你更了解自己。
像我自己就有發現,我一直處在第一個階段!
在家庭、工作、學業…等等,我總是很希望得到稱讚、認可!
一旦我的努力沒有獲得稱讚、實質的認可,我就會開始失去動力,甚至有時候會不爽說:「那我不要做了!我這麼努力幹麻?給誰看?有人感謝我嗎?還一直嫌嫌嫌…」
「我以後不會再想要得到你的認可和稱讚了!幹麻累死自己」
「想要得到你認可的我,才是有夠好笑…」
但通常沒多久我就破功了啦!
又想要再次得到認可和稱讚!
其實,一直想要得到別人的認可真的蠻累的!
因為對方不一定會給你認可,就算對方給你認可也不一定是你想要的,有的時候還會覺得對方的認可好沒有感情,只是嘴巴認可你,卻沒有發自內心的認可,送到你心裡。
為了得到對方的認可,你一直努力努力努力,對方還是沒有給你認可的時候,你就會覺得心很累、筋疲力盡的…
我覺得這就是一種,你過的是別人期望你做到如何的人生,而不是你自己心中真正想過的人生!
活在別人的眼光和期待裡是很累、很有壓力的事~
你會覺得自己隨時都要保持最佳完美狀態,怕一不小心別人就對你失望。
其實,人生好像也沒必要這麼累,都是自己搞出來的~
這麼累要幹麻~
安:被討厭的勇氣有提到一點是,使用暴力的「目的」只有一個,思考的是「今後該怎麼辦?」這個暴力不一定是打人,言語的暴力也是。關於這部分可以跟我們分享嗎?
恩:包含責罵在內的「暴力」,就是顯露出人類不成熟的溝通方式。
阿德勒:憤怒是會讓人與人關係疏遠的情緖。
我們要學習不要執著在「無法改變的事物上」,要直視眼前「可以改變的部分」。
大部分的人都習慣把現況都歸咎於過去的經驗、傷痛、某個事件、某個人。
但是當我們把現況歸咎於過去,也就等同於我們對自己的現況無能為力,我們無法為自己的人生負起責任!
無法負起責任=這已經無法改變…這就是命運了…
可以負起責任=這是可以改變的,我的人生可以變得更好!
比如:
兩個失戀的人,其中一個人願意負起責任,覺得在這段關係中自己學到很多、很幸福,是很棒的過程;其中一個不願意負起責任,覺得這段關係自己很受傷、很難受…是一個錯誤…
有傷痛,會覺得難受是很正常的,可是我們可以學習自己療傷,成長,不把錯怪到他人和自己身上,而是一種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