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神奇藥繪2】安一心 專訪 漫遊者文化 賴靜儀編輯

【心悅幸福樂|神奇藥繪2】安一心 專訪 漫遊者文化 賴靜儀編輯

youtube: https://youtu.be/BJjuCnSCPLA

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練習禪定、打坐、冥想來幫助自己的身心靈平靜且安定下來

在我一開始練習冥想的時候,常聽到同學說看到星星、宇宙運轉、光…..等畫面
但是我不是什麼都沒看到,就是畫面很片段,好像也沒這麼豐富
導致我好一陣子都覺得~~~是不是我沒有慧根啊

直到兩年前買了一本有許多美麗圖的書
當時看見封面就想到了同學說的宇宙、星星、生命之花
就這樣下手買了<<神奇藥繪>>
雖然沒聽過藥繪,也不知道可以做什麼用
大概就跟這集的來賓一樣,對塔羅、生命之花、藥繪這些帶點神祕色彩的事物一知半解
但因為藥繪的圖太美了,而喜歡上這本書

沒想到藥繪的使用方式挺簡單的
想貼哪就剪下來貼哪
放錢包裡隨身攜帶,或是放枕頭下、電腦桌面上
常常讓自己看見那張圖
不知不覺得你也會跟它產生共振

對我來說,我會隨手翻,選一張喜歡的
仔細的看著那張圖,接著閉上眼睛作短暫的冥想
眼睛所見的,成為腦中呈現的
藥繪的圖就像是活過來了
開始流動起來~~~~

這次丸山修寬醫師出了第二本神奇藥繪
推薦大家兩本都可以買回家好好玩一下
這真的是很神奇的書
不曉得你會怎麼用,又有什麼奇妙的體驗^^

博客來購書【神奇藥繪2】:https://dreamstore.info/30Rgq
博客來購書【神奇藥繪1+2】:https://easymall.co/30XB7

小安:
今天很開心想跟大家介紹一本神奇的書!
這本書是漫遊者出的一本非常神奇的書
為什麼叫神奇的書呢?

這本書叫做《神奇藥繪》,這是第二本
當然你除了想要了解第二本之外,你還可以去買第一本
我覺得是非常棒的

因為在應該是一年前,第一本剛出來的時候
你知道我一拿到書的時候,就翻翻翻翻  就覺得說
哇~真的很神奇,我一定要先來實驗
因為我們就不是走怪力亂神派,我們走實際療癒派的
所以我們那個時候其實是有先用花精,然後再上課

因為你知道花精有一派的方法不是用喝的,它也是用貼的、用抹的,有一派是這樣子
但通常是花精是用喝的,我們巴哈花精是用喝的
但是有一派,德國的一派是,它其實是可以你哪裡痛,就可以貼那38種不同的花精

但是自從神奇藥繪1出來的時候,你知道嗎,我覺得連花精都可以省了
只要買他這本書,把它供起來,每個人把那裡面的圖騰都剪下來,當然我們針對自己喜歡的,我們還去買那個描圖紙,然後自己練習,像練習纏繞畫,然後就發現很多神奇的事情就發生了

就會覺得說,原來這些圖騰,這些我們叫做符咒也好,其實它就有很大的效果

所以你知道我們那個時候就蠻轟動的,大家每個人人手一本

然後我上週在跟漫遊者文化出版社很棒的靜儀編輯在聊的時候,就發現他已經出第二本,我們竟然不知道!

那我們現在趕緊把靜儀請出來,先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賴靜儀編輯: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小安你好

就是很神奇的聽到說,原來你已經使用過第一集,我那時候聽到的時候,我有點嚇一跳
為什麼呢?
因為我們上次聊的是比較理性的理財
然後這一次突然想說,原來小安竟然也有在用神奇藥繪

那神奇藥繪就是剛剛像小安講的
它是有點像是,它用各種的幾何圖形
然後這個幾何圖形裡面,它是有不同的形狀顏色,甚至裡面還有包含神祕的數字所構成的

我們可以直接就是說,譬如說很多人都熟悉的,像生命之花這一類的圖騰
其實說白了它就是一個圖形

可是我那時候

應該是說為什麼叫神奇藥繪?那個藥是吃藥的那個藥,或是藥到病除的藥,繪就是繪畫的繪

這個藥繪,它真的就是你只要看這個圖,或是摸一下,或是把它剪下來貼在你想要消除疼痛的地方,它就能夠發揮,就剛剛小安講的,很神奇的力量



小安:
是 是 是



賴靜儀編輯:
那時候我在第一次接觸這個神奇藥繪的時候,其實我跟大多數的人不太一樣的是

剛剛小安有講到比較專業,像花精怎麼用
我對花精什麼的,我聽過但我不會用,因為根本不懂
我是屬於那種,像我也知道很多人會用塔羅牌,譬如說替自己的未來或是什麼做一下占卜
我也知道說塔羅牌有這種神奇的功效,可是我也從來沒用過

就是有點像是,對於這一類的東西,我是聽過但沒有實際去嘗試的那種麻瓜、門外漢這樣
對~我就是那種
而且我順便講一下,我第一次接觸到生命之花

我相信生命之花應該算是不論東西方應該大家都聽過生命之花這個圖騰
我其實也是很晚期我才知道這個東西叫生命之花

那就是我真的是接觸這個

應該是說,有點像是我跟神奇藥繪的相遇也是一個很神奇的經過就對了


小安:
請問你接觸生命之花是在哪裡看到它的?是在教堂的那個花朵嗎


賴靜儀編輯:
不是不是
就是我們總編啊,就是有一次他

因為總編他比我對這些了解多了,而且是他分享給我們同事

就是他買了很多生命之花的貼紙,他覺得說這個貼紙可以讓我們使用
譬如說我們可以貼在自己想要貼的地方,有點像是護身符,或是看了你會心情愉悅之類的
他就是送我們貼紙
我不知道這叫生命之花,我只是想,歐~這個圖騰看起來蠻漂亮的,但不知道這幹嘛用的
你知道嗎,就是那種拿到之後不知道
我以為是普通貼紙
後來他就特別跟我講說,這個算是有力量的,是好的

所以你可以貼到任何你自己想貼的地方

那時候應該是五年前

我才知道說,原來這個叫生命之花,但是那時候沒有想太多

然後某一天,因為本身的工作關係嘛,就是會常常去接觸日文的網站,就是日文書籍的網站,因為我們可能要選書或什麼

我真的是無意間哦,而且我還記得我是幫同事找書,然後就看到了神奇藥繪

因為神奇藥繪這本呢,它原來的作者是日本的醫學博士丸山修寬老師

我就是在Amazon的網站上呢,看到了美麗的圖騰,就是這個封面,然後我就被吸引了
我就好奇,所以我就開始去透過那個版權代理公司去打聽一下,這本書到底是什麼樣的書,然後我就跟這本書結緣了



小安:
真神奇~
你現在有哪裡痛然後貼哪裡嗎?



賴靜儀編輯:
應該說我好像不會想到哪裡痛貼哪裡,可是我接觸到這本書我才發現說,這本書所介紹的藥繪,應該是剛剛小安有提到第一集

第一集其實總共有六十七個圖騰,然後每一種圖騰其實當初作者在寫的時候,它就分兩大類是兩大功能
第一個功能就是對於身體上的所有的不適,不一定是疼痛,譬如說像你眼睛疲勞,這個是我比較常用的,眼睛痠澀
或者是你覺得譬如說突然間肚子痛,突然間覺得哪裡不舒服,或者是說覺得自己的胃不好,每個人可能都多少有些小毛病,這種治療身體上讓你緩和不適的

那第二大類就是開運,就是運勢,這個應該是更多人有興趣的部份
譬如說想要讓自己工作運變好一點、有人緣一點,然後事業順一點,或是能夠常常遇到貴人這一類的
神奇藥繪其實這兩大功能都具備
然後我覺得那時候我一看的時候
我本來想說,就像剛剛小安問的說,哪裡痛就去找一個相對應的
可是你會發現,藥繪還有一個神奇的魔力,這也是作者講的
有時候你可以從你需要的功能去找藥繪,還有一個就是憑直覺,我今天翻到哪一個藥繪,我覺得我看它特別順眼,那今天這個藥繪就是屬於你今日的:本日適用的神奇圖騰

所以我那時候,我分享一個例子就是,我一開始只是把它當作漂亮圖,然後看到原來它有這些功能,其實我是屬於半信半疑啦

就是一開始就只是覺得,好啦~因為我很喜歡,所以我想要做做看

然後結果沒想到要幫我翻譯這本書的譯者他就跟我分享了
那時候我只是詢問他說:你翻的過程有什麼感想
他說,我跟你講我翻的時候
因為平常譯者翻書都是就一個字一個字這樣子對照看然後再翻譯,那是很傷眼的工作
然後他就說他某一天他就是翻到覺得,他自己眼睛有點痠,他就想,剛剛那個作者有說,有一個可以治療眼睛痠,他就想試試看
他說不知道是心理暗示怎麼樣他真的就按照作者講的,就是看著那個數字,就這樣盯著幾秒鐘在他心裡默數一下
然後突然間覺得好像眼睛疲勞就OK了,就不疲勞了!
他那時候就覺得,哇~怎麼這麼神奇

然後第二集更神奇,小安也可以試試看

就是我跟譯者都覺得,第二集的圖我們更喜歡
不知道,就不知道為什麼我們就是覺得第二集的圖更有能量
因為譯者跟我講那個經驗的時候,我就有點嚇到
他就說做到第二集的時候呢,他就看到裡面有個圖騰是講那個事業繁盛,就是生意興隆的意思
然後他就想一想,他沒有多想,他就把那個生意興隆的圖

他就把它有點像是你把那個圖翻拍下來,然後他放在他的電腦當桌布,就是每天就可以看著它嘛

這樣電腦打開就看的到

他說不知道是不是貼了這個的原因,他說從他開始使用之後,他幾乎每個月都有接不完的案子



小安:
哇~真的很好欸,這好像貼一個招財貓



賴靜儀編輯:
然後我就聽了我想說,哇~怎麼那麼神奇

剛剛小安最前面有問我說,你哪裡痛,你會想貼哪一個?

因為我就一直記得說作者說,你哪裡痛就貼什麼,可以找對應的藥繪
這個我一直記得
只是因為我平常,還好我身體還算健康,所以沒有什麼太大病痛的感覺

可是有一天,這是最近發生的,大概上個月吧

我有一個同事她就突然間,因為她平常胃就不好,然後突然間她就覺得肚子很不舒服,就是一直跑廁所還是覺得肚子很難過
但是因為那時候上班期間,她想要請假,可是又覺得好像忍耐一下就可以,但是又很不舒服
然後我看到她這樣我就跟她講說妳趕快去拿神奇藥繪來貼一下
她就這樣看著我說:你在說什麼啊?
就是那種表情

我說:真的!你去試試看

後來她就真的照我的話去貼。很神奇!她真的那時候,她就覺得自己的肚子痛被緩和了,就是那麼一瞬間,才那麼幾秒
自從這個成功經驗之後,她就把那個可以顧胃的藥繪特地剪下來,隨時放在她的包包裡面,以防萬一

我那時候聽到就想說,欸~真的有用

那為什麼我會這樣講的原因是,因為我剛剛前面說我是麻瓜嘛,是因為我出第一集的時候,那時候有個讀者直接打電話來出版社,一直跟我分享說這個藥繪有多神奇

我才真的想到原來這真的能夠幫助到,就是很多人會因此而受惠

其實那時候讀者打來的時候,我非常非常的感恩啊

那種感覺就是因為畢竟我當初只是因為自己喜歡嘛,喜歡那個圖,但當你真的你就是接到讀者回饋的時候,你才會想說:原來真的有這麼好的功能

而且最重要的是它幫助到需要的人

而且大家去想一想,你去看病或是吃藥,或者是做一個長期治療,要花多少錢?
可是你買這本書才花多少錢?
就是現實功能來講,老實說CP值還挺高的耶

我不曉得說像小安你自己在使用藥繪上面你有什麼樣的…

我也很好奇,就是說你是不是也是看到某個藥繪你會有特別有感應?


小安:
我們先講一下,就是所有的身體上的疾病疼痛,我們還是建議你要找正規的醫院跟醫生跟醫生來看
這本書只是,我們講是一個心理上的協助跟療癒的力量,然後你就是死馬當活馬醫的模式來玩玩看

沒有~開玩笑的~~

就是你知道我們以前在練習這個的時候,到最後就是說,每一張都好有感覺
我們就說那你乾脆把這一本貼在你的頭頂上


賴靜儀編輯:
我突然想到,你講到這個,我分享一位日本讀者的經驗

有一位日本讀者說,他就是拿到第二集之後

他第一集也有買,他買到第二集之後,第一集已經讓他很有信心了,所以他買到第二集的時候,他說他不知道為什麼,他就覺得第二集的每個圖都覺得能量更強、更有感應
然後他那一天晚上買了之後,就把第二本整本放在自己枕頭底下睡覺
他說當他這樣子做的時候,突然在睡覺的過程當中,感應到自己的腦袋裡面的松果體在發光,而且第二天起來之後,就覺得精神神奇氣爽的
就是好像就被淨化,整個被淨化的感覺

我就一直對這個讀者的經驗覺得怎麼有那麼神奇的體驗

結果某一天我跟一個插畫家在談合作時,插畫家就跟我抱怨說他很容易睡不好
然後因為睡不好精神一定就比較差嘛
我就想到這個日本讀者的體驗,就是把整本書塞到枕頭底下睡覺這件事
我就跟他分享說,你要不要來試試看,反正就是像剛剛小安講的,死馬當活馬醫嘛,而且這個沒有副作用啊  對不對
你就把它放著嘛,反正它也不會有副作用

然後那個插畫家他就半信半疑,帶著神奇藥繪2回家就去試了
大概隔了…因為我就忘了這件事,隔了大概一個禮拜之後,他主動聯絡我跟我講說:我跟你講真的很神奇,我把它帶回去,真的照你說的這樣做

連續三天他都睡得很好

然後我就想說,其實我真的只是看日本讀者這樣講,我就分享了一下
但我沒有想到原來真的有用

我其實身為這本書的編輯還是滿開心的
就是覺得說原來真的有用耶

然後回到剛剛這個書的作者

就是我們剛剛提到說,小安講得沒有錯,就是生病了一定要看醫生
還是要看醫生,因為透過科學的治療或是檢測,會更知道你的病因在哪裡

但這本書其實作者本身,他為什麼會想要做神奇藥繪?

作者本身,我剛剛一直強調他是醫學博士,所以他其實是有專業背景的

那為什麼一個醫學博士會跟你講說藥繪你也可以來用用看?
原因就是作者本身在日本他也是有職業的醫生,他本身的專長就是看過敏科
我相信在臺灣應該也蠻多人過敏的,就是現在的環境不是不太好,所以眼睛過敏、皮膚過敏、鼻子過敏,很多種

那作者他在日本也是,他遇到很多過敏性的病人,他就發現一件事,很多時候他提供病人的方法跟他幫他治療,好像都沒有辦法真的根除

其實這個作者我覺得他是一個很為病人著想的醫生,他就一直在想方設法說,到底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緩解病人平常的不適
譬如說像你鼻子過敏的時候,一直流鼻水打噴嚏很不舒服嘛,可是吃藥就讓你昏昏沈沈這樣子

作者就是在某個機緣上意外的接觸到神祕學,然後還有遇到也是同為醫生的其他同業
然後發現說,他一開始接受到的是色彩治療可能有用

然後接著他就想說色彩治療怎麼會有用
他接觸後發現,色彩含有神祕訊息

那我們講可能身心靈界應該都比較常知道的就是
我們是不是常講脈輪,雖然看不見,但它可能真的實際存在
每一個脈輪都有對應的顏色
這個就是跟丸山醫生他接觸到的色彩治療有相關

然後就是因為從這開始,他就越來越有興趣,就開始研究就發現了,原來所謂的神聖幾何圖形,就是那些形狀
譬如說印度的曼陀羅、中國的太極、西方的十字架、還有生命之樹等等,本身這些形狀也有力量

那就回到我們剛一開始講的
生命之花其實也是由各種神聖幾何圖形所構成的
除了形狀顏色,還有就是數字
然後這個數字,我們在第一集裡面,小安如果到時候再回去看一下

第一集有一個系列叫做曼陀羅系列的藥繪
這個曼陀羅系列藥繪,它是由質數以及曼陀羅
那個質數是指地質的質  數字的數
質數就是譬如說2357這種,只能以1或是本身去除才能除盡的這種數字

作者就有說質數其實是地表上最強的數字,所以本身質數有能量,然後作者就把質數跟曼陀羅的圖形融合在一起形成了

所謂的曼陀羅藥繪系列,這個也是在第一集裡面作者主推的

那第二集裡面主推的藥繪是麥達昶,就是Metatron 這個系列的藥繪
那其實麥達昶本身有那個大天使的意思
然後作者說麥達昶
其實他第二集為什麼特別強調這個?因為第二集的麥達昶的圖形,它代表的是激發你的潛能
所以第二集裡面有非常多麥達昶的藥繪可以激發你的潛在能力
不論是在你工作或是推廣任何事,甚至是照顧自己
你可能其實你都有意想不到的自我潛能,是可以被開發出來的

所以第一集跟第二集雖然都是藥繪,可是有一些略微的差異是在這邊,這個也跟小安分享


小安:
因為你知道嗎?
當初其實我們有幾個老師,就是有一些因為他剛開始,還沒有看到這本書的時候
其實他透過冥想裡面,就看到一些圖騰跟一些畫面
其實當你拿書給他的時候

他就會覺得,哇~奇怪
原來這些就是他冥想的那些奇怪的圖騰,都有一點類似你知道嗎

當他更深的,我們講深入的禪定經驗,或是他的更深層的高意識經驗的時候
那些畫那些轉折的一些東西,其實都在裡面呈現

所以我其實覺得還蠻神奇的

真的我們的神奇藥繪裡面都有這些樣式跟訊息都在裡面了,所以我覺得還蠻好用的

那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留著就讓聽眾跟讀者可以好好自己去玩玩看,再來回饋給我們有什麼樣的心得

今天謝謝漫遊者文化的靜疑來跟我們分享神奇藥繪2~謝謝



賴靜儀編輯:謝謝你

心悅幸福樂 | 關於人生的7項財務思考 | 安一心 專訪 漫遊者文化 靜儀

心悅幸福樂 | 關於人生的7項財務思考 | 安一心 專訪 漫遊者文化 靜儀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0FTBXU01sE

Podcast收聽:https://sndn.link/ilikeradioasiamindspirit/ls0J51



你知道想要擁有舒適自在的生活,就要懂得規劃分配你的財務嗎?

最近在吃飯時,突然被朋友這樣地詢問:
「到底有什麼辦法可以一次得到很多錢啊?」
於是我問道:「你是很缺錢是不是?怎麼突然這樣問」

「缺啊!誰不缺錢?」
是這樣說沒錯啦,那我問你喔,平常有在投資理財嗎?
「怎麼可能啦,我的薪水才22K,怎麼投資理財,我只能把希望寄託在樂透上了…」

以你現在都不做其他改變的情況下,我看真的除了搶銀行還比較快實現願望…

那如果真的要改變,其實好像學習所謂的投資理財,是不是相對來說是比較實際且穩定的方式呀?

「就算要我去投資理財,首先要先有一筆錢吧!但我的薪水太低,平常生活開銷上完全存不到任何錢。」

我以前也是這樣,薪水拿到,先扣除生活基本開銷,再扣掉生活費,但最後都剩沒多少,
最後一年下來,存摺都沒超過3萬過,但後來發現只要改變花錢的方式,就有錢可以去做投資理財了。

這個改變的方式你可以聽聽看,首先,拿到薪水,會先給自己設定每個月投資理財的金額出來。

接著,是投資自己的部分,可以是去上軟體課、學語言、甚至是買書來看等等提升自己能力的方式。

最後,剩下的才會是我這個月的生活開銷。

剛開始是非常難做到的,因為和原本的習慣截然不同。

但只要想到習慣不改,我就沒有錢能夠投資,讓自己再有機會改變生活,我就會動力十足地讓自己能做到這些事。

其實我們都有機會,能夠透過理財投資讓自己的生活品質提升。

今天的節目中,小安老師特別邀請到漫遊者文化的靜儀,來跟大家說明如何透過「關於人生的7項財務思考」這本書,增添生活樂趣及色彩,一起來收聽本集精彩的內容。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eDAZnL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我是小安。


今天很開心的,想跟大家介紹,漫遊者出版社,出了一本非常好的書,叫做 「關於人生的七項財務思考」。


我們今天也很開心的邀請到漫遊者的編輯,靜儀,在我們的線上,想跟大家來談談這本書,先跟聽眾打個招呼吧。

靜儀:線上的聽眾朋友,大家好。主持人小安 好。


:其實我剛才,跟靜儀在聊說彼此一些投資的經驗,我發現靜儀,其實有好多好多的心得,因為他跟作者也認識了很久,對不對。


先跟大家來談一下,這本書的作者,你跟這個老師,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態呢?


靜儀:應該是說,這本書剛剛小安有介紹的,關於人生的7項財務思考。
他是由國內金融還蠻知名的學者,謝劍平老師他所撰寫的一本書。


謝老師他自己本身,算是理論跟實物兼具的學者,為什麼會這樣講,因為謝老師他任教過非常多知名的大學,比如說臺大、正大…
一直到現在,他在臺灣科技大學財務金融所擔任教授。


那同時,他比較特別是,他在教育所謂的學生之餘,他其實有參與實際上的企業運作。


大概我記得,應該是有十幾年前了,老師就那時候,他就從學校被借調到企業界。


就比如說,他擔任過像中華電信的財務長、然後中華投資的董事長、更早以前也在兆豐金控很多證券公司裡面,實際上擔任,在企業界,等於是財務那種直接投資的決策者。


所以我覺得,謝老師他自己本身,他也常在跟我們聊天的時候也會提到說,他不是只是理論而已,他真的有付諸行動,在業界直接的實踐過。


他所累積下來的,不論是對於理財的觀念,還有投資的一些比如說,你應該投資上你的心態。


其實我覺得,謝老師非常豐富,而且值得參考的建議。


當初我認識謝老師的時候,後來跟他在討論的過程,就邀請老師來寫了這一本書,那為什麼老師當初,會想要寫這本書,因為老師那時候,其實已經也是在業界、還有在學界也二三十年了。


老師覺得,他非常重視年輕人的財商,我想現在除了智商,財商很重要嘛,老師那時候,在跟我們聊天的時候,常常就講一句話,就說,其實你的財務規劃,就是你的人生規劃。


這一點我聽的時候,真的覺得很有感。


因為老師就說,我們每個人一生的目標不一樣,比如說有些人會,想要安安穩穩過日子嘛。


但是,你在安安穩穩過日子的過程當中,可能你會有想要再深造的需求,或者是想要成家立業。


你有買房需求買車需求,那甚至當你有了孩子之後,你有教育小孩的需求等等等…


不論哪一個需求,大家都需要錢,對這個理財的規劃,就顯得非常的重要,那也因為在跟老師聊的過程,老師覺得說,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很聰明。


可是呢,可能觀念不夠正確,或是沒有方向,老師覺得這樣很可惜,老師就特別在跟我討論的時候,答應我的那個要求,就寫了這本。


那我也非常感恩老師,他真的寫了這一本,我覺得對於現在的,不論是以前到現在的年輕人,都仍然非常受用的一本書。


甚至是你已經出社會了,你已經工作好多年,可是你還是不懂理財,沒關係,這本真的非常建議,可以翻開看看。


:這樣子,其實我覺得這本書,真的是給幼幼班的。


就是你很多東西都還不太清楚的時候,我們剛才跟靜儀有好好討論一下說,先跟聽眾朋友講,這一本書,你給你最大的啟示是什麼?


靜儀:其實我覺得,剛剛提到的一個很重要,對於理財的正確觀念,那我覺得老師在裡面一直不斷的強調,有一個重點,那個重點是什麼呢?


老師說,不論你要開始哪一件事,你要先記得,要先想著存錢,也就是儲蓄這件事。


那存錢這件事,我想應該大家都聽得懂那個字面的意義,可是這個存錢,不是叫你只是呆呆的存錢。


因為老師知道說我們不論你是剛出社會工作,或是你真的很想要投資,你總是需要第一桶金嘛。


那這一桶金要怎麼來?最簡單的就是儲蓄而來,存錢而來,為什麼我剛剛還提到了第二個,老師一直強調是它跟存錢一樣重要喔。


那就是投資,因為老師覺得投資自己,就是讓你擁有可以不斷的擴充你的領域,培養你的第二技能,這個對於你的未來,甚至對於你可以賺到更多的錢,是一個很重要的一個準備。


在這邊我可能要先跟大家講,要先記得先存錢,以及先投資自己。


:其實我覺得,這邊有一個公式,所謂公式就是你的投資,是來自於你的收入。


先把你投資的這個項目,先扣下來,再去減掉你的花費,而不是把你的收入,減掉你的花費。


再等於剩下有多少錢,再去不管是要投資自己,或是要真正的理財投資。


我覺得,這是很大的差別,否則你看現在的人,再怎麼樣都說,我都花光了,怎麼還有錢,對不對。


靜儀:對對對對對 沒錯。


其實大家都想著說,比如說,我舉個例好了,在這個現在我們所謂的那個通貨膨脹嘛,好像薪資感覺上,應該也要隨著通貨膨脹而調漲。


可是在臺灣,我們還是常常會提到22K,我不知道小安應該有感觸到說,很多人都說,我的上班第一份薪水可能才22K,沒有多少,那這麼少了,錢都不夠花了,怎麼理財?


這類似像這種想法,可是呢,比如說我剛剛提到,謝老師為什麼講說,理財的觀念很重要。


你不要以為你只有賺一點錢,你就不能理財,他說他說理財的第一步,為什麼我一直強調是存錢?


因為你的理財如果不是從存錢開始,你不會養成你理財的紀律性,理財是需要紀律的。


那存錢老師說,不是叫你對自己很苛刻,因為老師說要節儉,而不是吝嗇。


我覺得這個觀念真的什麼叫做節儉,節儉正確的觀念,你是有目的性的,你是量入為出的。


可是吝嗇是什麼,吝嗇是該花錢的,也不該也不花,這種是吝嗇,也就小氣嘛。


可是節儉的觀念,如果你有的話,你會懂得規劃,因為你是有目的性的去存錢,而不是為了省任何一毛錢,任何都不花。


那個任何都不花,其實不會讓你自己理財進步,同時甚至會拖累你理財的速度,跟你致富增長的速度也會整個下降。


為什麼?因為你如果變得是吝嗇,你可能也就不會願意花錢多學別的東西。


就像我剛剛前面講的,跟存錢一樣重要的叫投資自己,那這個投資自己,不論你是要學語言,還是學所謂第二專長。


比如說 有人喜歡喜歡烹飪,他甚至去上烹飪課,甚至去考了甜點師或是廚師的執照。


如果你哪一天,真的你想創業,說不定因為你有了這些執照,讓你比別人更多一些能力,去做你本來,覺得自己做不到的事。


我覺得投資自己這件事情,跟存錢一樣重要,也是在於這裡,因為它可以讓你未來的收入,甚至你在職場上,會得到更好的提升,這個是很重要的。

:因為我剛剛跟靜儀在聊天的時候,她就說她很喜歡看動漫,因喜歡日文而花錢去上日文的課,現在就不小心,工作上有用到了,哇,那真的是不得了了。


靜儀:就應該說,我分享一個,我剛剛有跟小安提到就說,我自己從小其實是算是一個動漫阿宅。


哈哈,那大家都知道說,其實臺灣受到日本的動漫文化,影響還蠻深的嘛。


一開始,我只是為了想要知道,日本動漫第一手的訊息,那第一手訊息,你得看日文的東西。


那時候自己想說,雖然已經離開學校,出社會工作了,但很想要學一下日文,而且自己也喜歡日本嘛。


那也想說,如果出國旅遊能夠簡單的日文,對自己來說 旅遊會比較便利,出發點就只有這樣。


那沒想到我後來,我進了現在出版業之後,一開始其實還沒有想多,後來才發現原來,臺灣的翻譯書的比例也是非常高的。


這翻譯書裡面,其中翻譯至日文的翻譯書也是非常的多,因為自己對於日文稍微有點了解之後。


發現這樣 對我工作上面,不論我是要談版權或是臉書,要自己先稍微看過日文書的一些內容。


能夠掌握到內容,才知道這個書我值不值得去投資跟做嘛,現在就變成說,我有略微懂這些日文之後,我沒有到那種很賺錢。


雖然沒有辦法成為譯者,但是如果你日文學的好的話,你也可以成為譯者。


你就有機會可以接翻譯的工作,也可以增加你的收入,那我純粹就編輯的,這樣的職位來看,懂日文真的在我工作上,我覺得幫助蠻多的。


為什麼我一直覺得,老師講投資自己,你可能一開始沒有想到,你最後會用到哪裡,可是它絕對會派得上用場。


這也是我現在,去鼓勵比我的晚輩 或是說看到有人要學語言的,其實學語言 真的有很多,可以擴充自己能力的部分。


:這樣視野也會比較廣闊,你也可以到那個日本的網站,看到日本相關的資訊。


靜儀:而且我想到一件事說,因為現在大家都會上網搜尋Google,如果你多了一項語文,其實你搜尋的資料會比別人多更多,這真的 剛剛有跟小安談到說。


現在大家一直常談AI人工智慧,這是Chat GPT嘛 橫空出世。


那我就覺得說,你知道我在跟Chat GPT一開始接觸到 這個工具的時候,其實當初也是好奇,那個好奇心是在於聽說 Chat GPT很厲害,一開始我也是 抱著好奇跟覺得有趣。


就跟我學日文一樣,當初是為了興趣,我那時候想要接觸Chat GPT也是為了興趣,可是後來發現說,Chat GPT可以做的事情挺多的耶。


他不是只陪你聊聊天,他甚至是你要跟你的工作內容。


我相信像小安現在應該也有感覺到,不是大家都說 Chat GPT也可以幫你,不論是你做節目,還可以幫你編寫流程,還可以幫你收集主題這一類的。


給你一些替換的點子,這個也是我當初接觸的時候沒有想到,只是跟一個機器人聊天,竟然還會變成一個有效率的工作方法,這也是我沒想到。


可是,要怎麼樣用對Chat GPT,其實是有技巧的,而不是只是單純的聊聊天。


我這個也是透過願意去學習,我才知道的,我甚至願意為了這件事我去看書,因為現在有 Chat GPT的書嘛。


或者是還有一些線上課,我是很願意投資自己去花錢上線上課的。


那我就發現說,當你如何正確的可以跟Chat GPT聊天,事實上,它才會真正成為不論是你工作,或是取得更豐富資訊的重要來源。


可是,如果你只是單純的隨便亂聊,老實說Chat GPT,並不能成為你工作上的一個重要夥伴,這個是我的感受,不曉得小安你覺得。


:其實我覺得看你的用途跟你的想法,剛才我們在講說如果你的層次,再更高一點的時候,其實可以訓練Chat GPT變成你的第二個頭腦,慢慢就會知道它的厲害。


但是,因為我們還沒有走到那個深度的時候,可能還不知道。


但你要走到深度之前,要問對問題,它才會回答好你想要的答案,否則你在那邊亂問,它只能亂給你答,就覺得它沒有好用。


那我們學會了這些東西,能力就增強了嘛,就有錢來投資理財,那這本書,有沒有特別要來提醒我們的事情呢?


靜儀:其實在於投資這件事,謝老師他很強調一件事,說當你已經有了投資的本金,那個本金不論大或小。


只要你可以開始進場,那就可以依據你自己的性格、你的投資風險,你自己就可以開始投資的第一堂課。


那投資工具這麼多,比如說我們現在光知道的,大家最熟知的就是股票嘛,還有基金,還有各種衍生性商品有太多了。


現在投資的項目很多,可是老師最鼓勵的,他說不論你是哪一個階段,你現在要開始投資了,老師最鼓勵的投資工具,其實是股票。


其實我覺得股票的成長性,跟它的獲利也比較高一點,但是我覺得還是要小心。


因為個股的投資風險,但是還是比較大一點,但是他的報酬,你只要選對好的好公司,你跟著它的成長,其實是不得了的了。


我們都會講一句話,股票投資,像剛剛小安講的投資有賺有賠,一定有風險的。


對於風險這個事情,你一定要放在心上,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為什麼老師會說,可以從股票開始。


其實老師有很具體的講出,為什麼要從股票開始的原因,第一個,其實他的投資門檻低,容易進入。


那為什麼會這樣講,大家不要看股票只有臺積電這一種,那個高不可攀,它現在的股價。


其實,以臺灣的股票市場來講,台股目前的檔數大概有1,000檔上下。


那根據我自己查過的資料,截至2021年底,臺灣的上市公司總共有954家,那這麼多家公司裡面,其實他的股價也是有高有低。


你可以依據你手上的資金,去選擇一個你可以下手的個股。


那只要老師有講了,股票只要不是地雷股,就算你虧了,只要你有時間等待,還是有機會起死回生的。


這也就是為什麼,它的門檻低的原因,然後還有一個大家也常聽到說,投資基金難道不好嗎,老師也沒有反對投資基金,可是老師有說,其實對於所有的投資工具,老實說投資沒有懶人,真的沒有懶人。


不論你是投資哪一個領域,都必須去了解這個領域你投資的標的它的內容,它的產業,還是各種的投資工具,就算是基金,你不要以為交給基金經理人就好。


至少你要知道,你基金是投資哪一個範圍吧,它裡面包含什麼樣的領域吧,以及它的報酬率如何,它的風險性如何,這都是你必須做功課。


股票也是,既然都要做功課,為什麼不好好的去研究,那差別在於哪裡?


老師說第二點,為什麼他比較強調,先可以投資股票的原因,起碼它比基金有個優點,它不用收管理費,它的買賣也很方便。


因為買基金要收手續費,可能每年也要付一到兩趴的管理費,如果基金你要賣或是要買,其實都有個等待期。


你不可能像股票,是當天交易,他必須要等到下午或隔天,才能夠知道,你也是可能要隔個3天左右吧,才會拿的到。


如果你想要,省下那一些投資成本的話,其實股票投資成本,相對可能會再低一點,其實第三個,我覺得才是老師為什麼,他覺得希望大家,可以試著不要對股票害怕的原因。


你投資股票,你就會有自我檢討、學習跟修正投資策略的機會,因為基金,都是透過基金經理人去操盤嘛。


其實你賺或賠你都不知道為什麼,就算你賺錢,你也不知道為什麼會賺錢,那就算賠了,你也搞不清楚賠掉的原因。


如果你都不清楚之下,你很難從你的投資行為去成長,去修飾。


這也是為什麼老師說,可以從股票開始,但是以上講的,老師也特別強調,並沒有說,否定其他的投資工具。


只是如果你想要學習的更多,股票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機會。


:非常的好,因為我們的時間關係,還有很多精彩的內容,就要請各位聽眾或是讀者,好好的去翻裡面的書,那今天謝謝靜儀跟我們分享,這本書。


靜儀:對,很感謝小安的邀請,這本書的確在不論是投資,包括除了理財之外。


還有一個投資自己,這是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像小安講的,因為書的內容,真的非常的豐富,真的很鼓勵大家。


親自的開啟這本書,或是買電子書,去了解很重要的投資觀念跟理財觀念,謝謝小安。


:這本書叫做,「關於人生的七項財務思考」,漫遊者出版社出的,非常好的書,謝謝靜儀,謝謝。


靜儀:謝謝。

心悅幸福樂 | 愛上當下 | 安一心 專訪 張嘉蘭

心悅幸福樂 | 愛上當下 | 安一心 專訪 張嘉蘭

收看本集節目:https://youtu.be/vcG1VkE3LNg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x7LbGb

還記得我第一次接觸拜倫凱蒂-一念之轉時,那是在我剛接觸身心靈的時候…

那時的我,內心有很多痛苦與受害的情節…
我老是覺得自己不順遂,我不懂為什麼像我這麼善良的人會遇人不淑…

我很傷心、很難過,也不快樂…

那時有一位老師正巧分享了「四句提問」的技巧
老實說,我當時對這四句提問不是很滿意…

為什麼要一直問自己:「這是真的嗎?」
「我當然覺得是真的啊!我這麼痛苦,有可能是假的嗎?」

在反問自己是否也曾經如此對待他人時,也讓我內在翻攪個不停…
因為,它正在提醒我要正面直視自己的內在。


後來我很感謝當時有做凱蒂老師的功課,因為透過這四句提問我不只翻轉了很多舊有的思維…
更重要的是,我越來越開心、快樂!!

而且,如同這次嘉蘭老師說的,我得到了好多專屬於我自己的內在智慧!!
那是一種從內心由然而生,不是勉強、不是催眠說服自己…

這次透過嘉蘭老師的訪談才知道,原來凱蒂老師還有教大家如何把這些反轉的信念實際運用在生活中!
而嘉蘭老師是唯一被凱蒂老師授權可以分享的人喔…

歡迎大家來聽聽這集的訪談,也可以看看嘉蘭老師在書中的詳細分享。

((偷偷說,史丹佛大學證實了拜倫凱蒂老師的四句提問是有效的,而且幫助了不少抑鬱症的人…
這些研究報告都將分享出來喔…))

嘉蘭老師FB:https://www.facebook.com/lovingpresentmoment?mibextid=LQQJ4d

安: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蠻好的書「愛上當下」,是張嘉蘭寫的書
另外一本,心安在家,張嘉蘭是譯者

張嘉蘭就在我們線上, 先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張:謝謝小安,各位聽眾朋友們好,我是嘉蘭
今天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跟大家聊一下


安:可不可以先跟大家解釋一下拜倫凱蒂,聽眾可能不太瞭解她這位老師
可不可以先解釋一下,再說說你這本書的緣由是什麼?


張:好,拜倫凱蒂,她其實是一個很平凡的美國老太太了
在1986年就30多年前,本來有十多年的憂鬱症,抑鬱症到了不能夠出門的地步…


有一天早上突然起來有了一個不一樣的經驗,在那一瞬間她突然發現…
原來她所有的痛苦來自於她相信腦海中的念頭,而當她沒有這些念頭的時候,完全沒有苦受


所以這套方法,她後來說當她可以開始用語言,以我們正常的語言來表達的時候
她說這個方法就在那個時候誕生了


那麼這個方法叫做什麼?她後來把它叫做為拜倫凱蒂功課
英文叫做the work of Byron Katie


她中譯本的第一本書把它翻譯成「一念之轉」,所以大家如果聽過一念之轉、轉念作業,指的是同樣的東西


這兩本書一本是我自己在凱蒂的身邊學習了已經7年的時間了,也受過她最完善的導師學習計劃、培訓計劃
這麼多年我也在跟大家分享介紹這個工具,所以這本書可以說是我把這幾年的學習心得,包括許許多多的真實的生命經驗
都寫在這本書裡, 所以是很全面介紹這個法門的一本書


另外,心安在家是拜倫凱蒂詮釋金剛經的一本書

心安在家是我重新去翻譯它,以一個比較接近她身邊學習的人這樣的一個理解度來翻譯這本書



安:剛才我們有談到這個功課,這功課到底是什麼?
我們有談到一念之轉,這個具體到底是什麼?

可以再更進一步的解說的更清楚一點嗎?



張:好,我剛剛已經說了它的來源

它實際操作的層面包括兩個部分:
一、一個部分是去梳理跟找到讓你有種種壓力煩惱的這些想法

二、第二個部分是當你找到這些讓你困擾的想法, 用一個過程來理解它去質疑它


這個過程就是4個提問加反轉


它是包含這兩個部分,就實際操作層面讓你去找到讓你困擾背後的念頭
去質疑這個念頭,就是操作的層面



就它的作用來說,不僅僅只是一般人所認為的「轉個念頭而已」…
它其實遠遠超過那些


在我來說它是一把轉化生命的鑰匙
就是透過這個念頭,透過這個質疑念頭的過程,你不但能夠減輕你的煩惱、瓦解你的煩惱,你甚至能夠還原這個生命的真相

也就是說你可以看到事實的真相,而不是只是被你的頭腦的念頭綁架了




安:我想聽眾可能會比較好奇的,可不可以來跟大家來講那四句分別是什麼?



張:舉例來說…

你可能在工作上老闆批評你了,或者你覺得同事本來應該找你一起去幹嘛的沒找你
或者在家裡孩子給你頂了幾句話,你覺得他太不尊重我
或者你在說孩子的時候,老公又跑進來攪局


比如說他不尊重我

假設說是你當時很生氣覺得很懊惱

那麼功課的4個提問跟反轉,就是針對你生命生活中大大小小的這些經驗


它不一定需要是一個巨大的
比如說老公有外遇、或者家人產生重病

這些通通可以處理



那麼它怎麼處理?
就是回到你過去的經驗


最可貴的地方就是,你不是從別人那裡去聽到什麼?學到什麼?
只是在腦海裡知道,而不是自己的一部分


它最可怕的是我從我自己的經驗去看,我自己去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


比如說在那個場景裡,我覺得老公不尊重我

那麼第一個就是回到那個場景裡去看

第一個問題是:那是真的嗎?

就是我認為在那個經驗裡,我的老公不尊重我
那麼我現在在一個相對安靜的時候,回過頭去看這個經驗
去看看真的是這樣嗎?



那你的答案是或者不是都沒有關係
它就是一個去往內走的過程


第一句話,就讓我們跟念頭有了一點點距離
因為我們平常念頭來了我們都認為它是真的


第二個步驟,如果你第一個答案是,是的就是真的,他就是不尊重我

那麼第二個問題就是:你能完全知道那是真的嗎?
也就是說再給自己一個機會,再去看一下事實的真相是什麼?

再去看看他當時說了什麼做了什麼,為什麼我會覺得他不尊重我?

那麼我再去看一下


同樣的答案是或不是都沒有關係,而且就是你自己的答案



第三個部分,當時我腦海裡相信了他不尊重我,那麼我當時是怎麼反應的?都發生了些什麼?

這個地方,回答這個問題是在看念頭的因果關係
換句話說,我回到那個經驗裡為我自己去看看,當時因為相信了這個念頭,我的內在發生了些什麼?
我的外在又發生了些什麼?

內在指的是我的情緒我的身體反應

我腦海裡怎麼在看待對方?
我腦海裡還出現了什麼樣的念頭?


過去的事,未來的事,我檢視一遍在我身上都發生了些什麼?
外在,我在那個時候,我又怎麼對待對方或旁邊的其他人?
我又怎麼對待我自己的?

所以它給我們一個機會,去看我當時在那個念頭的影響之下,我都發生了些什麼?


這是第三個提問



第四個提問,同樣的回到那個場景裡

這裡就是關鍵所在,不是憑你的想像,也不是憑你的邏輯推理,而是你實際上回到那個經驗裡再去重新感受一遍、觀察一遍、體驗一遍


在那個時候,沒有我原來的念頭或任何的故事在我腦海裡,那麼我再去看沒有這個想法我會是誰?我會是怎麼樣的?

你的心到這個時候可以慢慢安靜下來

有點像是一個觀察者的角度去看看當時的自己
沒有這個念頭的影響之下我會是怎麼樣的



這四個提問看起來是問答,但實際上它不是我們一般的問答
它是一個等待跟傾聽的過程


換句話說,我在傾聽我內在的聲音
我們經常聽到說我們內在的智慧俱足,但是什麼叫做內在智慧俱足?
這個過程,就是讓你跟你內在的那個智慧連結的一個途徑


所以你只要靜下心來,你不是用腦子去想,只是去觀看當時的情形
因為你在連結的是當時這個經驗的腦神經迴路,你把它調出來因為你想再看一看



我們原來腦子處理太多訊息了,我們所有的經驗會在很短的時間下一個結論、貼個標籤,我們就放過了
那些情緒那些心結從來沒有處理過就過了



功課在做的事情就是你把它拿出來,你去看你去找,去看看我原來遺漏掉什麼?
是不是我原來看的這樣?

結果仍然是這樣,那麼這是功課的前面四個部分


後面叫做反轉,反轉在做的是:把我原來認為他不尊重我,去看其他的相反面,有沒有可能也是真實的?
也就是說我同樣回到那個經驗裡,那麼現在的我的視角有點不一樣了


我全面審視了一遍,我也去看到沒有這個念頭我可能會是怎麼樣的
我現在看了一遍以後我來看看,那個時候有沒有可能我們一個完全相反


就是他尊重我
我有沒有可能找到任何蛛絲馬跡

我不可能說服我自己、我不可能騙我自己,我就是回到那個經驗裡,去看有沒有他尊重我的地方,而我原來沒有留意到


那另外一個是我不尊重我,我有沒有我不尊重我自己的地方


最後一個還有一個反轉是我不尊重他
那麼在那個時候,我有沒有不尊重他的地方?



這些反轉的目的不在於說要說服我自己重新下一個結論
我只需要去為我自己看看,當時我的生命到底發生了什麼?

這些不同的面向,有沒有可能也是真實的?

如果還是真實的,那看起來是什麼樣子的?



這樣一個過程下來,你原來的經驗就不是你原來寫在你腦海裡的那個樣子


反轉以後你會發現,尤其在第四個提問-沒有這個念頭,你是怎麼樣的?
你的內在經常給你一些你意想不到的答案


這個地方的答案出來以後,你會發現自己有一個新的腦神經迴路
意思就是說反應模式會開始變得不同

因為這是一個比較平衡的狀態


我每次看到外面是我的鏡子

當我認為他不尊重我,其實是我不尊重他,我也不尊重我自己
我都可以找到自己不尊重別人的地方


所以,慢慢就發現外面只是你的一面鏡子
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即便你仍然認為對方不尊重你,是你也看到了我自己不尊重別人的地方


某種程度上你平衡了


因為你發現,原來我也沒做到我認為我自己做到的地方
那麼我憑要求別人要怎麼樣的對我

所以它是一種鬆動,它不完全是轉念,它沒有要你轉,它要你去看到它的真正樣貌是什麼
去理解別人為什麼會這樣?我自己為什麼會這樣?


當你理解了它自然放下,這個心結自然消散
你在身體會有感覺那個東西的消退



我剛提到說第四個提問
它會給你意想不到的變化


我孩子在五六歲的時候學珠算,學了一陣子他也挫折我也挫敗
他到高中的時候成績不好,我就回過頭去看是不是我自己做了什麼
他成績這麼不好沒有養成讀書習慣…等等


我回過頭去看他在五六歲的時候學珠算,我叫他寫作業
他一邊做一邊玩這樣的一個場景,我那時候對他的評判就是-他不專心

他應該把他的作業寫好、他不負責任…



在我做第四個提問,當我自己完全靜下來的時候…
我腦海裡出現了一個畫面,這個畫面是我能夠蹲下來看到他只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

我看他很開心的在玩他的樂高,把珠算都丟到一邊,我看他很開心的在玩他的遊戲

我內在出現給我的就是:他真是一個五六歲的孩子,可能根本沒有家庭作業的概念
不管我怎麼去說,他可能根本沒那個概念


我就看到我自己蹲下來跟他一樣的高度,跟著他問他在玩什麼?
利用這些小小的玩具來帶領他,或引導他怎麼去玩珠算


不把它當成是一個要求的作業,而是一個遊戲


我看到這裡,就在那個當下,我自己很驚喜
原來我可以這樣帶孩子,而我從來不知道


所以這就是你內在智慧可以給你的,它的過程我每次都覺得很美妙


它很像在我進入這個過程之前,我不知道我會看到什麼、領悟到什麼
有點好奇這樣


我就很想去看看到底那個時候發生了什麼?我可以怎麼樣應對?
我的內在直接告訴我,我可以怎麼樣應對,而這種感覺是從心頭上來的


它已經成為我經驗的一部分,而不是別人跟我說要去遵循的東西



安:我覺得這是一個蠻好的啟動內在智慧的方法,看到自己有什麼樣的可能性
最後剩下一點點時間,有什麼東西要來給我們補充的?



張:我非常歡迎朋友們來看這本書

因為這本書跟一般介紹方法的其他書不太一樣的地方是,這裡有搜集了世界各地的使用功課的情況跟應用
還有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拜倫凱蒂她自己親身允許我把它功課裡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跟大眾分享


我剛剛提出來整個過程,後續功課最有利的一個地方我們叫做活出反轉

也就是說,如何把你在這個功課過程裡看到的這個領悟,直接在你生活上實踐出來?
它有一定的方法,這個方法我寫在書裡了


我徵求她的同意跟大家分享


這些本來是我們訓練培訓的一部分,不對外公開的,很感謝她的慷慨

另外還有一部分就是過去十幾年,將近二十年,世界各地的科學家都針對凱蒂的這個方法做實證研究
他們想要明白到底它的有效性有多高?


最重要是,即將由史丹佛大學公佈的一個研究報告,說明凱蒂的這個方法確實可以透過改變人的心念而改變了每個人的生理

他們實際上測量過一群有抑鬱症的人,如何透過這個方法把從抑鬱症中完全恢復過來,不僅恢復過來,長達14個月的時間95%的人保持在這樣的狀態,不僅僅是完全恢復


而是他們的幸福指數、快樂指數、社會參與度,通通提高


所以他們很高興發現了一個不需要依靠藥物,而能夠某種程度上治療抑鬱症,或者焦慮症的一個方法


我也蒐集了十幾樣的學術報告在這本書裡,所以非常歡迎有興趣的讀者去找來看

因為它真的不是一個安慰劑,它真的是一個足以改變生命的大法

我寫這本書我不希望說它被人們錯過,就私心來說我很希望說大家可以看一看它

在你生命遇到痛苦,而別的方法不能夠給你想要的自由平安的時候,也許這個方法可以幫到你


這就是我寫這本書的初心


希望給它一個更完整的介紹,讓大家知道它可深可遠的應用,它不僅僅只是一個所謂的轉念的工具而已
它其實直指你生命的核心,而從那裡從根翻轉



安:這本書叫做愛上當下
今天謝謝張嘉蘭老師跟我們分享這麼多   謝謝



張:謝謝小安  也謝謝大家的聆聽
希望有機會以後跟大家互動

心悅幸福樂|赫米斯密封之術|安一心 專訪 柿子文化 煜婷

心悅幸福樂|赫米斯密封之術|安一心 專訪 柿子文化 煜婷

收聽連結:https://youtu.be/YSTgaYW0g-o
Podcast收聽:https://reurl.cc/K03rYM

多年前第一次接觸到赫米斯學說時,總感覺十分晦澀艱深,(是不是有人也跟小編一樣????‍)

隨著接觸的時間越來越長,漸漸地開始明白,他是許多宗教、哲學、神祕學等最原始的根源。

近幾年認真學習身心靈,更發現赫米斯主義的一切唯心造,可以說是秘密─吸引力法則的緣起。

如今我們都處於非常奔忙的生活中,步調之快都讓我們無法好好運用感官去感受這個美好的世界了。

像小編我最近工作家裡兩頭燒,老公車禍骨折,家事全落到我身上,偏偏自己又因工作太累而中了流感,
更悲催的是,小孩因學校有2例腸病毒而必須停課一周!!!

一切的步調都太快了,以至於我們總是這樣渾渾噩噩的忙亂生活。

書中的對話提醒了我,我必須稍稍放慢腳步,把感官打開,好好的活在當下,去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

然而這些是環環相扣的,唯有好好的、認真的去感受這個世界,我才會真的對這個世界保持好奇,
同時也將因為對這個世界保有好奇,進而更努力的打開自己的感官,
才能夠更深刻的去體會這個世界的美好,並因感受了世界的美好,進而創造更多的美好。

一切唯心造,如果你也想在生活上體驗更多美好,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假如你是秘密的忠實讀者,那吸引力法則的始祖,你一定要來讀讀看本書~
讓赫米斯的「一切唯心造」輕鬆實踐於每天的生活中喲!

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7kMyWQ

安: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我最近看到一本非常棒的書,當你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你會有一種感覺,
就是你會把你的內在的那個,我稱為叫”智慧的那個我”,把它喚醒。

我覺得這本書它比較大的一個特色,就是它很像我們在讀經書一樣。
就是當你在閱讀他的時候,你漸漸的就會把你內在的那個─更高的─那個我的智慧慢慢的喚醒。
所以我覺得是難得的一本好書,特別來先跟大家介紹。

我們先邀請柿子文化的煜婷來到我們線上,先跟聽眾打個招呼吧。


煜婷:哈囉!各位聽眾大家好,我是柿子文化的煜婷。


安:我們今天想跟大家介紹柿子文化的與上天心智合一,它的主書名叫做赫米斯密封之術


煜婷:對。因為這本書在赫米斯哲學裡面,它應該算是一個蠻源點的東西。
過去我們有出過祕典卡巴萊恩,它其實也是後人對赫米斯學說的一些法則的整理。

那這本就比較像它更早期的源點,所以你會發現說,它的行文方式是比較像,
可能以前早期希臘人、智慧者,他們在辯論、討論一些他們想要瞭解的知識、智慧 ,
或一些他們思考真相的那個方式。有一些概念就存在這樣子的對話當中。


安:這本書我覺得非常有趣的地方,就是它講了一個東西叫做”上天的心智”。
可不可以來跟大家先講一下,這個”上天的心智”到底是在講什麼呢?


煜婷:赫米斯學說裡面有一個概念,是認為萬物,包括上天,就是說這個宇宙是心靈性的就對了,
就是包括可能我們看到的整個世界,岩石、河流、石頭,它們本身應該都是有靈魂的。
因為它是由一個所謂的造物者的最大的那個宇宙,最大的那個心智創造出來的,
他的想法、他的思考創造了世界的萬物,所以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的話,
就有點像”一切唯心造”的這個概念。

所以說,我們都是上天這個心智創造的。
因為所有東西都是思想性的,也就是它間接的認為萬物應該都是有靈魂的。

只是因為最高級的是那個上天,也許有人會把他形容成造物者,

那最高層級他創造出來的,就是分化出來的,就會比較沒有像他最原始的那麼完美,
但是分化出來的都有原來上天的那個原始的一些成份在。

所以我們這本書在提到說”與上天心智合一”,
為什麼我們有辦法,或是儘量的往”與上天心智合一”邁進,
是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一點成份,跟上天心智是一樣的。

因為你是他所創造出來的,他藉由創造自己,來彰顯他自己。

所以說,你會看到它會提到說,我們不管是哪一個層級的存在,
都會有上天的特質,那我們是有可能透過瞭解宇宙萬物,去瞭解所謂的”上天心智”。

有一個概念,我覺得也蠻不錯的,就是你可以去”觀察“,
因為它認為你要透過認識宇宙,認識這個世界,那你就會去瞭解到上天。

所以你去看,我們可能有高山、有河流,再往遠一點看,我們可能會看到行星的運作,
還有整個更大的宇宙,他幾乎都安排的好好的,不會出太多的狀況,
就是等於是他是有在一定的秩序下運作的。

這個學說的理念是它不可能”無中生有”,所以是由上天或是所謂的造物者來控制,他是最高的控制這個宇宙。
那我們會不由得會去崇敬他,因為他把這一切規劃的這麼好、這麼完善。

因為我們就是宇宙萬物的一個小部分而已,所以我們會透過去觀察各式各樣的,
以科學家來說好了,科學家可能就會利用他去探討這個世界到底是怎麼運作的,
他們會發現一些現象,然後透過這個現象,他可能又產生一個疑問─我們可以怎麼樣讓自己更好?
不管是我們物質上的更好,或者是心靈上的更好,或者是文明上的更好。

我們其實在某一方面都在緩緩的接近創物者,或者應該說造物者想要我們瞭解他的這些東西。


安:是啊!剛剛講說的”上天心智“其實煜婷給我們解釋的蠻好的,
其實我認為應該是用兩個字,叫做”本源“,或是”源頭“,就是我們所有的源頭都是來自於這個部分。

只是我覺得很有趣是我們平常可能是因為眼睛啊,或是觸覺啊,或者所學的經驗,
你會發現你只在看到的世界,或是所感觸的世界。

所以這本書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是,它開始要告訴你說,除了頭腦之外,
就是你所理解的這個世界之外,因為前面告訴了你很多,像剛才煜婷講的,
這世間的萬事萬物都有它的頻率啊,或者有它的─我們講能量狀況也好,或是說它有一種規律,
就是它其實都有一些我們可能不太知道的東西。

但是它其實是可以讓你的觸覺,跟你的意識去擴展,所以,你可不可以跟來大家講一下,
那我知道了這一些,我看了這本書以後,在生活上我應該要怎麼去運用它呢?


煜婷:以赫米斯的學說來講,一個就是說,剛剛我們有提到的,
我覺得我們可以先從感官上,因為我們現在的生活,我覺得可能都太緊湊了、太忙碌了,
所以我們很少真的好好地用我們的感官,雖然說感官是我們現在肉體的對外知覺,
但是,我覺得我們現在很多感官都已經是收起來了啦。

所以,我覺得你可以先儘量的挑選在某一些時刻下,你真正的處在當下,去看你的世界。
我覺得可以先從我們的五感,去看現在你的周遭到底是怎麼了?
那你先有做到這個,你才會發現到,其實我們運作的世界,
跟我們原本可能這樣模模糊糊的過去,不太一樣。

我覺得可以做到這個部分之後,另外一個蠻重要的是,赫米斯學說也很強調的,
就是所謂的打開”靈知之眼”,那我覺得它這個打開靈知之眼,其實是一種…
如果說的靈性法則一點,它是一種對神性意識的開放。

可是要做到這種,其實有時候蠻難的,
尤其你可能原本也沒有太接觸一些心靈課程啊,或是靈性的一些東西。

那我覺得它有提到一個蠻不錯的就是,它認為你要去”沉思”,
所有你發現到的,或是人家告訴你的,不管它是真理、真相,或是你發現到的一些事物的運作,
你要去很深入的去想。

應該說,它們有一個蠻重要的概念,其實是”冥想“,冥想可能有一點”觀想”跟”冥想”的概念。

你要深度的去思考,因為這個世界是思想性的嘛,所以你要瞭解這個世界的運作法則,
你也只能透過你的心靈、你的思考、你的想法慢慢的去接觸到它。

所以要做到這一點,它提供的一個方法就是你要去沉思。

那另外還有一個,我覺得也蠻重要的是,
你要懷著一種”這個世界、還有你本身,也是一個蠻不錯的,是一個奇蹟的存在”去看待這個世界。

因為當你唯有發現到,你可以存在、這個世界可以存在,是多麼不可思議的一件事,
你才會發自內心的想要去瞭解它,甚至你會很憧憬它,或者是希望自己可以越來越美好。

所以,不要把一切都當作那麼的理所當然,我覺得這對我在看這本書來講也很重要。

赫米斯學說其實我覺得它把人類有提高到一個蠻重要的地位,
它認為只要我們能夠去除某一些可能會讓我們所謂墮落的,或者是痛苦的一些欲望,或是貪婪,甚至邪惡,
只要我們可以在逐步間進化自己,那我們是有可能會越來越好的。

這個在它提出來那個時候,其實是很重要的觀點。

因為那個時候人類會把自己的身份其實放的蠻低的,
赫米斯學說在古埃及、古希臘出來的時候,它給我們人類很自我肯定這個價值。
它是說因為你是有神性的,所以你是有辦法變得更好的。

像是那個時候開始慢慢的,藝術、文學、科學、思想都會越來越豐富、越來越豐盛。

可是慢慢的隨著文明演進,我覺得現在我們有一點…
我們有一些人可能因為我們的生活越來越進步,
我們可能會受到另外一種的影響,讓我們在這個部分會有一點縮回來了,
甚至是說,你可能會忙碌於你的日常事物中。

所以我覺得多觀察這個世界,多看這個世界,去想想其實你的存在很不可思議,
可以幫助我們去想要瞭解宇宙的真相,到底是怎麼運作的。
那你發現宇宙真相是怎麼運作的,你想要做出改變,就可能比較有方法可以去找。


安:是啊!剛才煜婷給我們講了一個很大的重點,
你要發現自己原來是宇宙中最偉大的塵埃,哈。


煜婷:對!所以我覺得赫米斯學說他們有一個蠻重要的觀點,
就是他們對那種”進化”、” 進步”這個信仰是很深的。
他們認為…你看他後來成為煉金術、魔法的一些源頭,
甚至一些信仰的一些概念原則、宗教信仰的概念原則,
都有在他這個法則裡面提到。

其實是因為他能幫助我們,提醒人類,我們是有機會過的更好,
我們不要把自己限制住了,因為你有那個本質,我覺得還有提到說人類有這樣子美好的本質。
那接下來就是看你嘍。

因為我們有時候會光想著我們要變好怎麼樣,可是赫米斯提醒我們,
我們現在活著的就是,你如果想要所謂跟上天心智合一,或者是想要所謂的心靈重生好了,
其實你要做好的是你現在能做的事情,而不要把它只放在很遠的地方。

當然你要不斷的沉思、不斷的思考,可是你也要把握你經歷的人生的這段時間。
除了去想,還要去行動,你才有辦法把你想的做到。


安:嗯!沒錯!
所以其實我認為,我們剛才有提供你除了用冥想靜心的方式去感受自己的內在的那個神性,
當然我覺得這本書在我剛一開頭就跟大家分享的,你可以把它當經文方式,每天去讀一下,
因為它是一種對話式,就是它好像跟你的那個高我、跟你更有智慧的那個源頭,它好像兩個在對話。

我們很多經文上的一些對話,也都是這樣子,他就好像給你當頭棒喝告訴你說,
其實你在對這個所有世間的看法,你有更高的維度、或是你有更高的、不同的的方式來看待。
我覺得是蠻好的一個,我們稱為一個很棒的修煉方式。

好!那最後有什麼想跟大家補充的呢?


煜婷:最後我覺得赫米斯的這個部分來講,我覺得他東西還蠻現實的,
就是雖然他講的是很靈性的,又要告訴你,你要崇信上天,然後你要什麼的。

可是只要想到說,我們自己也是這樣子的之一,然後你就會覺得,
如果我們不要停下探索世界的腳步,那我們就比較會超越。

因為我們畢竟現在還是人類,所以我們一定會有我們的限制,
可是我們可能會有機會不斷的突破,所謂我們認為限制我們的東西。
那我們看到的世界,不管是你肉眼看到的,還是你心靈之眼看到的世界才會越來越豐盛,
然後更深刻,也許你會覺得你的生命會有不一樣的意義。

安:嗯!好!今天謝謝煜婷跟我們分享,柿子文化出了這本非常好的書,
叫作《赫米斯密封之術》。

煜婷:嗯!謝謝!

安:謝謝!拜拜!

煜婷:拜拜!

心悅幸福樂 | 精準敘事 | 安一心 專訪 張貝雯

心悅幸福樂 | 精準敘事 | 安一心 專訪 張貝雯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8Z6M7vyPi4k

Podcast收聽:https://sndn.link/ilikeradioasiamindspirit/uHjkAc

「作業都寫完了嗎?」週末期間,我一如既往詢問了一下我們家小朋友作業的完成情況。

她皺著眉頭回答我:「還剩下週記還沒寫。」

「奇怪,我記得妳之前都說週記最好寫,而且每次都最快完成的呀?」我好奇地詢問道。

只見她苦惱地說:「主要是內容,我越來越不知道要寫些什麼。」

看著眼前這位愁眉苦臉的小朋友,我也尋思著該如何能幫上忙,突然,我想到最近洪震宇老師的新書-<<精準敘事>>中的4P技巧,或許能帶給她一些靈感和指引。

「那妳先想想看這一兩天,妳有沒有什麼目標?要完成什麼事?」我先讓她從4P中的目標著手,看看能否理出一些頭緒。

她想了一會兒,說道:「今天我第一個想到要做的事,是幫我們家的倉鼠小豬豬清理牠的家,我早上已經清完了。」

「很好哦,那妳想想是否可以用幫小豬豬清理家為題材?然後想想妳完成這件事有沒有遇到什麼難題?下了什麼決心?並且付出了什麼?或許把這些內容整理一下就可以完成妳的週記囉。」我順勢讓她用4P的元素思考一下。

不一會兒,她笑著回答我:「我想到要寫什麼了,就寫我幫小豬豬清理家,牠的廁所黏了好多棉花很難清理,還有幫牠換了玉米鋪墊,清洗食物盤等等,把整個過程做了什麼寫下來。」

「或許再加上妳克服困難和完成這件事的心得,就可以是一篇很好的內容囉。」我說道。

她聽完便開開心心地去完成她的週記了。

精準敘事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實用,以上只是簡單運用了書中提到的一個技巧,而這次的節目裡,小安老師為我們邀請到本書出版社-漫遊者文化的張貝雯編輯,訪談中將介紹更多精準敘事的技巧及應用情境,歡迎一起來收聽本集的精彩內容。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o7eMNV

小安:親愛的聽眾。

很開心地想跟大家介紹,漫遊者文化出了一本好書,是洪震宇老師,他出了一系列精準系列的書,最近的一本就是「精準敘事:12堂課掌握說真實故事的能力」。

然後我們線上,也很開心地邀請到編輯貝雯,來給我們分享這本書,來先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貝雯:好,聽眾朋友大家好,主持人好。

我是漫遊者文化的編輯,我是貝雯。


小安:可不可以先跟大家講一下,到底老師在講這個敘事,跟一般我們坊間都在談的一些怎麽說好故事,到底差在哪裡呢?


貝雯:好,那因為洪震宇老師,他就是有很多的企業培訓跟工作坊的經驗,他覺得故事力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對於上班族或者老師,或者是一些企業溝通來說都很重要,那他就把他的這個經驗跟他的一些想法、技巧,整理在這一本精準敘事。

那剛剛主持人特別提到說,精準敘事到底跟故事有什麽不一樣?

你不是要講故事力,為什麽要講精準敘事而不講故事呢?

那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在於,這本書講精準敘事的說故事,是要講真實的故事,那我們一般講的說故事,因為其實我們從小就很愛聽故事嘛,然後也很喜歡掰一些有的沒有的,胡謅、吹牛,這都算是說故事,因為說故事跟聽故事是我們的本能,只是這本書要提醒或者是教會大家,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真實故事可以說,所以不是一定要用掰的,要用吹牛的方式。

因為我們就是小時候看故事書啦,或是長大看電視劇,或是現在追劇,其實看那些劇都高潮起伏,錯綜複雜,很離奇,充滿了巧合,所以我們都以為故事都要是那樣,但是這本書告訴你,故事不一定要那樣,不一定是要用掰的,那有人當然是半真半假,那半真半假那個假的部分,就是因為我們為了要很離奇或者很好笑,或是讓人家流眼淚,會故意去做出一些戲劇化的效果,什麽死人吶,然後發生什麽意外啊,好像就是故意要製造那個衝突點。

那這本書要講的敘事,就是要講說,其實你自己的經驗或者是別人的經驗,都可以把它轉化成故事,那樣的故事,其實是可以帶給你更多的幫助,它不像一般的說故事,只是重視那種效果,好像綜藝節目的效果啦,或者是戲劇效果,好像都說這是為了效果不要模仿。

那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會想要當小說家,都發現自己當不成,覺得自己好像沒有那個天分,好像不會掰,那這本書其實是要鼓勵你說,你其實不用當小說家,你也不用去掰,但是你可以從你自己的工作,或者你的生活裡面,去提煉出屬於你的故事,這才是真的對你有幫助的。

就說第一個,你先不要妄自菲薄說:「我其實人生很平凡,沒什麽故事。」大部分人都這樣說,或是說要讓你講故事,就會說:「有啊,我現在做了什麽什麽…」然後就這樣劈哩啪拉好像流水帳,那也不叫故事。

那這本書就是在講,其實你說真實故事的時候,是一個你自己經驗的釐清,那因為你發生了很多事情,然後很零碎很片段,在這個說故事的過程中,是幫助你去整理,或者甚至去修補你可能覺得有遺憾,然後可能是不完美,你覺得失敗的地方,其實只要有失敗的事情或經驗,或是悲傷的經驗,才會有故事。

那進一步就是說,這個故事講出來以後,你可以讓你周圍的人可能更認識你啦,或者說你可以就是去做一些提案,或者是做一些跟人家介紹事情的時候,你可以從自己主觀的這種感受,可以傳達一些更深刻的東西,這樣子別人可能會更聽懂你的話。

所以就是說,這個精準敘事講的,就是真實的故事。

然後第二個,它不是要做一個表面上的效果,它是比較有生命力的,而且它是可以更多元的應用,並不只是說我今天是要拍一個電影,寫一個小說,因為大部分人是不需要寫小說的嘛。


小安:是。

其實我覺得我們在跟人溝通,或是在聊天,或者講話的時候,我覺得這個敘述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常常可能不太知道,原來自己可能會說一口好故事,故事之所以會動人,是剛剛貝雯跟我們大家提的,就是這本書洪老師跟我們講的,你要講真實的,然後讓人家深入感性的那種事情,會比較接近。

所以可不可以請貝雯來跟我們講,有沒有什麽老師這個12堂課裡面的一些撇步?

可不可以來跟大家講,像妳自己得話,妳怎麽去運用在妳的生活,甚至工作,到底這些有什麽架構可以應用呢?


貝雯:好。

老師其實在這本書,非常簡要提了幾個你馬上可以說出故事的一些方法。

因為就是說,素材是你自己最知道,可是要把它變成一個故事,就會要有一個像是架構,像以前我們寫作文,老師會說要起承轉合,那其實故事也有一個起承轉合的一個結構。

那當然這本書裡面,會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告訴大家,叫做3乘3九宮格。

然後就是叫做4P的元素,那4P的意思就是你要先知道,你在說這個故事的時候,有什麽目標,有什麽阻礙,有什麽決心,有什麽付出。

我舉個例子,比如說最近,我跟我們家女兒在討論她學琴的事情,她剛換了一把很貴的新琴,就很高興的練,她的琴弓就在練琴的時候斷掉了,被她摔下去了,然後我們就覺得:「為什麽你會把琴摔掉? 你是不想要練這個琴了嗎?」我們就很生氣罵她,然後說不要再學了!

可是我們發現這不是一個解決事情的好方法,所以我們就用這個說故事的方法跟她討論:「妳現在的目標是什麽?應該是要好好地學會,妳現在因為能力更好才可以換一個新琴,所以妳現在的目標應該是能夠掌握這個新琴,技術越來越厲害,可以有更細膩的音色去表現出來。可是妳現在的阻礙就是,妳好像不專心,好像不重視這個琴,是真的嗎?為什麽呢?是什麽讓妳不專心呢?」

她就說,因為那天她跟她朋友有講好,她們晚上要約一起,要講一個故事,然後她就很急,所以就想要趕快結束,趕快去做她朋友叫她做的事情,所以她覺得,她並不是不想,她只是那時候心思都在別的事情上。

我們就跟她說:「所以妳就是想要趕快結束,然後趕快去做別的事情,很怕妳沒有辦法做完你跟朋友的約定?」

她說:「對。」

那我們就說:「如果是這樣得話,那我們就可以釐清,妳其實是因為別的事耽誤,妳現在因為想要做別的事,所以不是不專心,而是妳被別的事情干擾妳了,所以我們是不是有什麽辦法可以解決?就是也許以後要先講好,今天要先專心多少時間在練琴的事情上,那如果真的有很想做的事,可以先說,也許可以安排別的時間。」

就是透過講故事的這個結構,讓她知道,其實生活中這樣一個事件,也許跟你表面上看起來其實不一定是一樣的,因為中間我們就覺得東西弄壞了,妳是不是就不想練了?我們可能就是基於這種觀點,可是就她的觀點來說,她所說出來故事,可能跟我們是不一樣的,那你們就會在這個討論過程,去釐清也許這個事情真正的全貌是什麽,當你把這個故事都講完的時候,其實你也把你跟他之間所想的事情全貌也掌握了,所以我覺得說故事有時候不只是說一個故事,是幫助你更了解別人,也更了解自己。


小安:那我們剛才講的那個九宮格,到底是怎麽樣的一個形成,簡單的跟我們聽眾來講一下嗎?


貝雯:好。

其實九宮格就是把剛剛的這個目標、阻礙、決心、付出,加上時間的順序,就是剛開始,然後中間過程,然後到了最後的結局,所以就只是把剛剛那個4P,加入了時間的順序,比如說可能剛開始是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有一些印象是這樣,就是讓它更複雜,變成9個項目,那其實內容還是我們剛剛講的,你還是要經常問自己:「你面對這個事情,你的想法是什麽?擔心什麽?你為什麽現在遇到了障礙?那你要怎麽解決?」其實還是要去多問這些方面,你才可以把那個故事的轉折找出來。

因為大家都會說素材在那裏,可是我不知道怎麽找那個很關鍵的事情,有時候可能自己說不太明白的時候,可以透過比如說跟別人聊天,可能別人問你一些問題,你可能就會比較清楚,因為有時候說當局者迷嘛。

你有時候就覺得:「就是這麽多事情啊,我也不知道啊。」可是也許別人問:「你那時候到底在想什麽呢?」也許用這個方式。

或者說你可以自己問自己,也許就會稍微想到:「好像不是喔,好像並不是不珍惜這個琴弓,我好像並不是心不在焉。」可能有些隱藏的事情是在後面的。

所以也許透過別人問你,或者自己再去反思。

這是說故事一個還蠻有趣的地方,就是你可以找出本來你不知道的事情。


小安:好。

那還有什麽精彩的,最後想跟聽眾講的呢?


貝雯:其實剛剛講這個例子就是生活中的例子嘛,那這本書講的可以不只是在生活中應用,因為像老師有發現他的學生,在上完他的課之後就把九宮格印出來,貼在自己辦公室的小板子上面,這樣子寫簡報啦,或者是寫教案啦,或者是寫演講稿,就會在裡面稍微自己提醒一下。

那我可以講一下,就是有一次,有一個電動車品牌,他們要去跟經銷商提案的時候,遇到了困難,然後他們就是用這個九宮格的方式,跟4P的方式,找出他們要怎麽樣提案,我覺得也蠻有趣的。

現在大家都知道嘛,就是我們平常的機車,現在已經慢慢都要過渡到電動車,可是在賣電動車的時候還是發現,也許新的品牌,對傳統黑手的老板來說,他們還是覺得:「你們這個什麽電動車啦!這都不是真的車啦!這樣子我們怎麽活?」

所以他們很抗拒,老板不想要賣電動車,那今天如果你是身為這個電動車的產品經理得話,你要怎麽樣說服這些黑手頭家們?怎麽樣先讓他們說?因為他們就是這麽多地方。

那很好玩的就是老師在跟他們討論的時候,也是用故事的方法來找出這個破解之道,我覺得很有趣,因為大家一直想不出來這些機車行老板為什麽不想要接受電動車,只是抗拒嗎?

如果說:「我就是不喜歡。」這樣一句話過去,你好像就沒有辦法破解,也沒辦法說服,可是老師就問了一個事情說:「你覺得如果他們不賣電動車,可是他們退休得話,他們的孩子會繼續做嗎?」

然後這個切入點,就讓那一些機車行老板突然想到:「如果我的下一代,我的兒子,我的女兒,不想要接我的機車行,可是讓他們去賣電動車呢?」

突然這就是一個契機,因為這件事情是有剛我說的,老板的渴望,老板的需要,老板在擔心什麽。

老板當然是希望小孩都可以有自己的事業,如果我可以幫他當然是很好,而且很多機車行老板是不希望自己的小孩也走黑手,或者是說自己的小孩也沒有興趣,可是今天如果這是一個我們覺得比較環保的方向,那也許對老板來說,自己的抗拒,也許到了下一代的時候,可能就是一個新的希望。

所以就在這個討論過程當中,這些賣電動車的品牌經理,就把這些用4P寫了一個新提案,目標就是:我現在請你轉型,考慮可以賣電動車,是因為讓你的第二代可以回家接班,而且是一個有未來性的市場。

然後雖然你現在這個老板覺得:「我現在什麽都不懂,我也不知道怎麽樣修那個車,怎麽樣賣呀?什麽利潤?」什麽都不知道,沒有關係,我們都可以幫忙,這樣子可以拉拔你的下一代,然後又可以有一個很清楚的創業計劃,我們都可以提供給你,可以幫助你。

所以這個品牌經理用這樣的提案,就成功地讓這些老板的戒心跟那種抗拒下降了,我覺得這也是個蠻有趣的案子。

故事其實在這兩個例子,我自己的例子跟這個品牌經理的例子中,我覺得故事是一個更能夠跟對方對話,然後了解對方更深層需求的一個方式,那這也是我剛剛一開始說的,就是精準敘事,講的更是這個故事可以怎麽用,因為一般我們說故事,可能就是做一個效果,然後讓大家好像覺得很好笑,或者覺得以後都一直記住,可是精準敘事講的更是在生活裡面或者在工作上,可以怎麽樣幫助我們釐清問題,跟別人溝通或是傳達我們的價值觀,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


小安:我記得他的這一套課程其實也有線上課,對不對?


貝雯:對,有線上課。


小安:但是我覺得可以先買書,來好好地讀這本書,是非常地好,那今天謝謝貝雯跟我們分享漫遊者文化出了這本好的書,叫做精準敘事。

謝謝。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