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ilikeradio | 10 月 17, 2025 |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靈魂花精
【ISTP與靈魂花精:當行動成為靈魂的語言】心宇愛-幸福引航家smile spirit
開課前通知表單:https://reurl.cc/GrzDgA
完整節目請點此:https://youtu.be/ncoPw_pK9Ik
Podcast收聽:https://sndn.link/SoulFlowerEssence/mmAeqj
五感開發練習-靈視力:https://youtu.be/CzfGFNBu18w
五感開發練習-直覺力:https://youtu.be/pkrr2ekemjg
五感開發練習-感知力:https://youtu.be/y3Tcoh7n604
他們總是安靜、冷靜,喜歡透過動手、實際行動多過於嘴巴上說。
比起用語言表達,ISTP 更相信——「行動會給出答案」。
他們是天生的實作家、修復者、創造者。
當別人還在想「要不要」,他們已經開始動手。
但那份理性之下,其實藏著一顆細膩又敏感的心。
ISTP 渴望自由,也渴望被理解,只是,不太知道怎麼讓人靠近。
有時候,他們忙著修好世界,卻忘了自己也需要被溫柔對待。
他們不太會說「我累了」,
但心裡其實在輕輕呼喊:「我也想被理解。」
在靈魂花精的頻率中,有幾支花精正好溫柔地支持著 ISTP,
幫助他們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找到更自在的平衡。
它們提醒ISTP類型的人:
「柔軟不是退縮,而是另一種力量。」
🌼 小小的日常練習:
在一天開始前,深呼吸三次,並對自己說:
「我允許自己放鬆,也允許自己被看見。」
當你願意停下來、願意感受、願意信任,
你的理性,會變成光,照亮那個柔軟、真實的自己。
✨ 想知道是哪幾支靈魂花精,
能幫助 ISTP 在行動中注入愛與溫度嗎?
歡迎收聽這集《靈魂花精的節目》:
一起聆聽屬於 ISTP 的靈魂能量頻率。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ositivevitamin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EN6688
靈魂花精官網:https://reurl.cc/R62p5g
巴赫花精情緒療癒聖經:https://reurl.cc/2obaY4
📬 想更了解節目提到的靈魂支持,也歡迎私訊我們,讓心宇愛-幸福引航家陪你一起靈性躍升!💗
#mbti #istp #鑒賞型人格 #mbti16型人格分析 #16型人格分析 #花精 #靈魂花精 #巴赫花精 #身心靈成長 #心靈成長
逐字稿
歡迎收聽靈魂花精的節目,我是希希。
今天,我想邀請你一起走進一個特別的靈魂能量——ISTP。
他們,是世界上的實作專家又稱為「鑑賞家」。占全人口的5%而已喔!
他們內向、好奇、安靜,卻又熱愛動手體驗生命。
ISTP 不喜歡空談理論,他們更相信「行動」會給出答案。
當別人還在思考時,他們已經動手拆開、重組、修復、創造。
比起聽別人說,他們更喜歡透過自己動手去體驗人生,累積自己的經驗。
這樣的他們,常被形容為「理性的行動者」。
但在理性的背後,其實藏著一個柔軟又敏感的靈魂,他渴望自由,也渴望被理解,
只是,不太知道怎麼讓別人靠近。
ISTP 的世界,是由精準的觀察與手感構成的。
他們對現實很誠實,重視「實際」多於「情緒」。
這使他們在團隊裡,是可靠的夥伴、穩定的支撐。
他們不多話,卻總會在關鍵時刻幫你完成。
只是,有時候,當他們過度專注於「修好外在世界」,也會忘記照顧自己的心,忘記自己其實也很需要被照顧。
總結來說,ISTP是一群非常有創造力的族群,行動力強外,又很樂於學習新東西和挑戰自己。如果用更白話的方式來說,他們真的是非常上進、努力進取型的人。
當然,在這麼多的優點中,也會有需要平衡調整的地方,就像其他MBTI型的人格,沒有一個人格是完美的,都會有一些需要平衡和學習的地方。
像是ISTP的部分,因為不擅長言語表達,所以在人際關係上會有一些困擾。
比方在親密關係中,他們表達愛的方式就比較隱晦,所以另一半可能會常常感受不到你的關心。
不過ISTP在對於另一半是比較特別的,比方說,他們會比較用行動表示。
也許是做手工品、親自料理,這種方式來表達愛意,重點是不是隨隨便便誰都可以得到這樣的待遇的。所以身為ISTP的另一半需要開啟五感的雷達來感受ISTP的愛。
在職場上或一般人際關係中,因為不擅長消化別人的情緒、不擅長表達,所以容易讓別人覺得「沒在用心聽」、「態度冷漠」,有時候也會不小心把自己的「邏輯、理性」套用在對方身上,而導致關係上的衝突和誤解。
ISTP也很討厭被拘束、綁住的感覺,他們需要自己的空間和獨處的時間,所以假如身邊有ISTP的朋友,記得要尊重他們的個人時間與空間,因為這樣的獨處可以讓他們的創造力、靈感被完整的發揮出來。
在靈魂花精中, 我們可以透過幾支靈魂花精和情緒花精,幫助 ISTP 在「理性與感性」之間找到平衡。
讓ISTP的優勢更加被放大,劣勢能溫柔的被平衡。
在節目中我們所提供的靈魂花精是屬於大方向的,如果你想知道專屬於你,更符合你生活現狀、靈魂狀態的靈魂花精,歡迎至心宇愛-幸福引航家的粉專跟我們預約一對一的個人專屬服務。
水菫靈魂花精
這支靈魂花精支持那些內斂、安靜、習慣獨處的人。
他們溫和、有智慧,但不輕易求助。
這正是 ISTP 的能量。
水菫靈魂花精幫助他們明白:「孤獨不等於保護。 當心柔軟一點,世界會更靠近一些。」
溝酸漿靈魂花精
ISTP 看似勇敢,卻在情感世界裡容易退縮。
他們不擅長表達脆弱,害怕情緒被看見,也害怕被誤解。
溝酸漿幫助他們鬆開那份「怕」, 讓脆弱不再是威脅,而是一種真實的力量。
以下是可以配合的情緒花精:
岩水花精
這支花精是給那些對自己太嚴格的人。
ISTP 的世界裡有明確的邏輯與標準,他們追求準確、希望自己不出錯。
岩水溫柔地提醒他們:
生命不需要那麼「剛」,柔軟與彈性,也是智慧的一種形式。
橡樹花精
ISTP 的責任感強,常常撐到最後一刻。
他們相信「我能解決」,卻忘了「我也需要休息」。
橡樹花精提醒他們:
力量不是一直撐,而是知道何時停下。
真正的強大,是懂得溫柔地放下。
在心理層面,ISTP 是探索者、實踐者、修復者。
他們帶著創造的天賦與冷靜的頭腦,能在危機中找到解法。
但靈魂層面,他們的課題是學習「如何讓行動也有情感的溫度」。
當他們能夠將「修理世界」轉化為「滋養世界」,他們的行動會變成愛的延伸,
而不是責任的重擔。
小小的調頻練習,可以陪伴 ISTP 每天與花精共振:
每天早晨,滴入 2–4 滴花精於水中,
深呼吸三次,並對自己說:
「我允許自己放鬆、允許自己被看見。」
當行動者願意暫停、願意感受、願意信任,他們的理性就會成為光,照亮靈魂柔軟的那一面。
最後,送給所有 ISTP 靈魂的話:
「當我不再急著修好一切,生命,會慢慢修好我。」
願你在每一個實作、每一次安靜的創造裡,
都能聽見自己心的聲音。
追蹤心宇愛-幸福引航家的粉專,我們將每一天提供專屬ISTP的靈魂花精調頻引導小練習在粉專中喔!記得在粉專多跟我們留言互動,才不會遺漏練習。
對靈魂花精課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上方填寫開課前通知表單喔!
如果你有更多想要了解的身心靈或靈魂議題相關主題,或是對靈魂花精有興趣,也歡迎私訊我們的粉專【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我們提供針對感情、課題指引、靈魂花精、能量平衡的多種服務,會有老師協助你找到當下最適合的方向。
喜歡今天的內容嗎?
記得幫我們按讚、訂閱,開啟小鈴噹喔!
我們下集見,願你永遠是那道明亮的光,也擁有照亮自己的溫柔力量。
by ilikeradio | 10 月 11, 2025 |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
完整節目請點此:https://youtu.be/aWuzJJHNxmc
Podcast收聽:https://sndn.link/smilespirit/Wq9IaX
前陣子看到曾沛慈的一段訪談分享,其中一段話說:
「想耍廢就耍廢啊!耍廢沒有什麼不好啊!當廢到極致的時候,就會想行動了。」
以前,我可能會無法理解這句話…
因為我們的教育一直都是說:
「你放鬆的時候,別人就會追趕上你!」
「你看看那些成功的人,他們沒有鬆懈,總是神經繃緊緊的!沒日沒夜!」
「別人的成功背後,是多少的自律與努力!」
我想跟你分享我一個朋友的故事。
某天這位老朋友熱血地跟我分享,最近同時參加了好幾個「逼逼逼群」!!
每天要交作業、要進度、要成果,還要有人互相監督。
我問她:「妳不會累嗎?」
她笑說:「我們這群人都很狠,甚至期待有更狠的人來盯我們!」
接著她說道:
「我們這些同好都是不能接受自己耍廢、鬆懈下來的人,我們都害怕那種感覺。」
我也可以理解:
有時候一整天沒做什麼事,反而會焦慮;
反之,忙到喘不過氣,心裡卻有種「安心感」。
而這些焦慮背後的信念根源是來自於一種「恐懼」;
可能是害怕自己被拋下、跟不上、被淘汰…等等。
但這些「恐懼」、「緊繃」的能量,是很有可能成為你實現夢想的絆腳石的。
今天針對這個部分,我們錄製成節目與你分享。
也邀請你留言告訴我們,你是否也曾經無法接受自己耍廢,一定要逼迫自己呢?
1.是
2.否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positivevitamin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EN6688
靈魂花精官網:https://reurl.cc/R62p5g
巴赫花精情緒療癒聖經:https://reurl.cc/2obaY4
心宇愛-幸福引航家提供多項身心靈服務,歡迎預約為你找到人生新方向。
逐字稿
歡迎收聽心宇愛-幸福引航家,我是恩恩。
你是對自己緊迫盯人,把自己逼緊緊的,還是隨著自己心走的人?
前幾天,跟一位好幾年沒有連繫的朋友連絡上,她想請我幫她管理一個語言學習社群,一起學習,要繳交作業的那種。
其實還滿心動的,畢竟學習的內容是我有興趣的,我也覺得那可以增加自己的口說能力。
接著,她跟我說她為了考檢定,同時創了好幾個群,每一個群都是逼逼逼的群!
都有各自的進度跟需要繳交的作業…
此外,她還有創業逼逼逼的群,每一週都一定要有什麼樣的進度。
我說:「天啊!妳很猛耶…這樣應該超累吧…」
她說:「我們這一群都是很狠的人,而且我很期待有更狠的人來督促大家!」
特別的是,她跟我說她很怕自己耍廢的感覺…
假如週末什麼事都沒有做,而是在休息,那反而會覺得自己沒有休息到;
相反的,如果週末做了很多事,腦袋不會一直想工作的事、待辦清單,所以能真正休息到。
她還對我說,這一些和她一樣狠的人也都是這樣覺得,都是同一型的。
當下,我覺得超級特別!
同時,我也觀察自己的狀態。
雖然我沒有像她這麼狠的對自己,不過也有一定程度的逼迫自己。
也因為這樣的逼迫,很多時候明明在最初是讓自己很開心、很放鬆、有活力的事情,最後都會讓我產生壓力,甚至不再那麼享受這些過程…
有時候還會覺得很壓世,很不開心…
同樣,這位朋友說她很怕自己耍廢,也讓我回想起過去有好幾次我都對我其他的朋友說:「我覺得我好廢…我不能耍廢…我覺得這讓我很害怕…好像我很懶散或是沒有用!」
記得當時的好幾位朋友說:「耍廢有什麼不好?你為什麼不能允許自己放鬆、休息呢?」
那時,我針對這個部分去找到自己的信念根源,很多都是跟教育、價值觀有關…
比如:
你放鬆的時候,別人就會追趕上你!
你看看那些成功的人,他們沒有鬆懈,總是神經繃緊緊的!沒日沒夜!
別人的成功背後,是多少的自律與努力!
我相信,你還能說出更多關於…必須努力不能鬆懈的數百個原因…
當然,我認為在成功的過程中,還是需要一定的自律。
但我不會說努力,要很努力,現在的我會改成堅持和持續的行動。
在我們所知道的許多成功人士的故事,每一個都是非常努力、非常自律,甚至把自己繃的很緊,不能有一絲絲鬆懈…
但,有沒有可能有些成功的故事,它的努力並不是來自於逼迫自己,而是遵循自己的心,用堅持和持續的嘗試與行動,讓自己保持對自己喜愛事物的熱情與喜悅?
假如,持續的逼迫自己能讓你有所成效,那當然是最好不過的事!
也代表這真的是最適合你的方式,可以持續用這樣的方式來行動,繼續編織你的夢想。
但,假如你這麼做卻始終沒有成效呢?那會不會這個方式並不適合你?
也許,你有其他更適合你的方式?
這讓我想到以前國、高中念書的時候,為了讓自己的成績可以起來…
我主動報名補習班,跟著我幾個很會念書的朋友一起讀書、一起學習…
不過我還是要聲明一下,我的成績並沒有差到墊底,只是跟那些會讀書的朋友相比,我真的是最不會讀書的那個人了…
總之,我很努力也很認真,算是有點逼迫自己的狀態…
不過有些內容、習題,無論怎麼樣都還是會錯,還是會搞不懂…
能做的也都做了,但就像進入一個撞牆期一樣,怎麼樣都突破不了…
搞得自己壓力很大,也對於這個科目越來越沒有信心…
當時我並沒有想過會是方式不適合我的問題,畢竟大家都是這樣學習的。
在與這個朋友連絡前,剛好很神奇的…
某一天內在有一個聲音告訴我:「不需要把自己逼的那麼緊,一定要如何。放輕鬆反而能走的長久。」
對!就是那個一定要如何!
一定要如何才會…
想要成功,就一定要如何…
這個一定要如何變成了一個緊箍咒,把自己鎖的死死的…
也使得我對於自己原先充滿熱情的事情,漸漸不那麼喜愛了…
重點是,我想傳達給別人的是什麼?
是快樂、是品質、是愛、是有趣的!
如果我用一種壓力的能量去做這些事,會有這樣的品質嗎?
如果我用一種輕鬆的能量去做這些事,會有這樣的品質嗎?
答案應該呼之欲出。
而放輕鬆反而能走的長久,也確實是這樣。
因為那最初的熱情和好玩的心情又回來了。
我相信這句話不只適用在生命、工作、事業,它同樣很適用在關係中。
一段輕鬆的關係,才能讓彼此走的更長久。
重要的不是哪一個方式才是對的,而是真正適合你的就是對的。
今天這一集想要獻給和我一樣不斷逼迫自己,卻失去了那些原先快樂的人。
不是我們沒做到哪些事、或是做不對哪些事,而是我們沒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希望聽完這集節目的你,能夠好好的放鬆下來。
最後,心宇愛-幸福引航家提供多項身心靈服務,能為你的靈魂議題、目前的狀況做客製化服務,陪你一同開創美好新人生,活出全新且不一樣的自己。
by ilikeradio | 10 月 5, 2025 | 心悅幸福樂 Season2
Podcast收聽:https://reurl.cc/pYkn8x
✨你知道嗎?
現實,其實是你內在想像力的投射。
這集節目,我們邀請到《顯化成真的關鍵》主編──劉信宏,
一起聊聊顯化大師 內維爾.高達德(Neville Goddard) 的思想精髓。
他在 1930 年代就說出:「想像力創造現實。」
在物質匱乏的時代,他教人透過內在意識的力量,
把「看不見的夢想」變成「真實可觸的結果」。
💡這不是玄學,而是一種深刻的內在實踐。
當你開始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
並在心中活出那個「已經擁有」的狀態,
世界也會跟著回應你的信念。
📘如果你正在學習顯化、吸引力法則,
或正在練習「相信自己值得擁有一切」,
這一集的分享,會讓你更懂得怎麼讓想像成真。
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購書連結: https://reurl.cc/2QROKE
安: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書,叫做《顯化成真的關鍵》;
是柿子文化出的一本非常好的書。
今天很開心邀請到這本書的主編–劉信宏 劉主編來到我們的線上,
先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劉主編: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老師好!
很高興來介紹這一本很棒的書–《顯化成真的關鍵》。
安:
是!我覺得這個作者是很厲害的,在吸引力法則方面 比較前輩的神秘導師!
可不可以跟我們介紹一下,這個作者到底是誰?他為什麼寫了這一本書呢?
劉主編:
〔內維爾.高達德〕,坊間也有人翻譯成〔內維爾.哥達德〕;
其實這是因為翻譯名詞的音譯關係,我們公司這邊就統一翻成〔內維爾.高達德〕,
如果說大家會搞錯的話,可以用〔內維爾〕來統稱。
作者本身其實就是一個 早期有關【顯化法則】,
有關【夢想成真】的觀念,這個思想的先驅。
那他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假設法則】;其實就是我們目前所說的【顯化法則】。
這個作者是英國人,其實在他小的時候,就曾經被一些神秘的先知告知,
他長大以後會有不得了的一個,對世間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而且先知預告說他未來將會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在那邊發展、在那邊居住。
那因為他是英國人,果不其然,他在很年輕的時候,他就到美國去發展。
從英國到美國,這個跨度真的是很大。
那在美國那邊,他其實剛開始是從事,就像我們現在說的,是屬於演藝界的一個工作人員,
也從事了很多相關的行業。
那他有一次剛好遇到了一位 拉比(猶太神祕學大師),就是我們所謂的先知,一個大師。
然後他跟隨著大師很完整的學了整整7個禮拜,神秘學領域的東西,
那這裡面包括卡巴拉,包括一些基督教真正的奧義。
他是在1931年遇到了這個老師,他在1932年開始,就放棄了他前面所有的演藝生涯,
然後開始投入去做演講,去傳達他的這個奧義的理念。
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他所傳播的這個法則、這些理念,受到了大家的歡迎!
那我想這中間有很大的一個因素,可能就是因為在那時期,是美國的經濟大蕭條時期!
在那個時候,其實大家對物質的欲望,真的就是會比較強烈!
然後在那個時候,他提出了這樣的一個想法,剛好符合大眾人心,
等於是順勢而起的一個風潮。
當然我們不能說,是因為時代的背景,造成大家去追求這樣的法則跟理念;
我們從今天去回望,因為現在的21世紀,我們說 已經是一個靈性開發到,很完成的一個時代。
我們回頭去看他所提的這些東西,我們可以從【量子糾纏】等物理層面,
其實這都是相同的一個,就是回歸到一個原則上,就是一個觀念。
那他所提供給我們的,就是說我們可以藉由這樣,
從虛無的想像當中,去創造出現實物質世界,我所想要的一切!
這個就是他最終極的一個理念目標!
那當然這中間就是該怎麼去發揮?該怎麼去想像?該怎麼去實行?怎麼去創作?
大家可以來看看他的書!
安:
對啊!因為其實不管是哪一個時代,或是哪一個年代,
其實我覺得大家都很希望說,自己所想要的東西,可以心想事成!
所以裡面有談到他很多法則,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想像力!
可不可以請主編來跟我們談談,這個想像力到底要怎麼應用呢?
或是說到底要怎麼想?
因為在我們過去的教育,好像 一定都要想好的!可能是 一定要非常積極樂觀!
一些比較負面的人,你要叫他想像,他就沒辦法 想像出他想要的夢想!
可不可以請主編來跟我們談談,他書裡面是怎麼談的呢?
劉主編:
其實他這本書裡面,有一個最終的,就是【想像創造現實】,
那我們所謂的想像,其實他所謂的想像, 並不是空想!
而是你要真的去 審視你的內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包括所有,從外在,從內在。
譬如說外在的話,我想要獲得多少錢?我想要有房子!這是外在的。
內在的話就是,我想要成為一個怎麼樣的人?我想要達到一個什麼樣的程度?
在我的內心成長方面,這個層面 你必須要十分審慎,
我們必須知道我們的內心,我們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把這個目標確定下來以後,而且是迫切,我們真正想要的,
而不是說,我今天其實我的物質並不缺乏,
可是我說:我多個一千萬、多個五百萬 我都高興!
其實你真正的生活需求,並不是那麼迫切的時候,
你光只是這樣子想,其實你並不能夠達到這樣子的目的!
而是你真的有那個欲望,你真的有那個需求。
而且在內維爾的第一本書–《感覺是秘密》,
他就是在告訴大家,你除了要知道,你想要的是什麼?
你要去想像,我擁有這個東西,
你就必須要有–實際擁有那個東西的感覺。
譬如說 我們講最簡單的,我要吃一顆蘋果,
那你要能想像出,你吃到蘋果的時候,是什麼樣的感覺?
你拿到蘋果的時候,那是什麼樣的重量?
你要把自己完全投入在當中,這個想像 對你身體的感覺來講,它已經是存在的!
當你到達那樣程度的時候,你就會有那個動力,就會開始 相對應的,
當我擁有這個東西的時候,我周遭的人是怎麼看我的?
我會做什麼樣的事情?
其實冥冥之中,你就會啟發你的動力、你的行動力,
然後去開始做一些符合你擁有這個東西的一些動作、或是想法、或是說法,
也就是這樣環環相扣,當你去這樣執行的時候,
你的目標就會慢慢一步一步的達到!
這就是他 想像的概念作法。
我們很多人 都以為想像, 就是空想!
其實並不是空想!
不是說我今天想要100萬,我就是一直想說,我要有100萬!
你如果沒有,讓自己真的去達到那種:
我真的擁有100萬的時候,我是一個什麼樣的生活狀態?
我在衣食住行上面,我會有什麼樣的改變?
如果說你都沒有那樣的,把自己投入到裡面的話,
你其實就只是一個空想,而不是真的想像。
安:
我覺得主編講得非常的好!
就是,我們應該從內在而外在,去找尋一個平衡點,讓我們自己可以往那個方向走!
但是因為現在的人 常常就是,【外在的聲音】 大於 【內在的聲音】。
所以才會常常讓自己就是,那個想像變成一個空想,沒辦法是 很務實的想。
因為像書裡面常常會講說,好像有一些無形的指引,讓我們可以慢慢的,
不管你到哪一個步驟,總是會有一些感覺、或是一些感受,
讓你可以慢慢的往這邊走,但是我們好像都忽略了這個部分。
劉主編:
對!因為書裡面 ,其實最終的一個終極目的是說,你要住在其中!
它所謂的【住在其中】,就是我剛剛所講的,就是那個感覺!
你要融入到裡面!你要真正的融入!
譬如說,我想要買這裡的 這一棟房子!
我的這棟房子是什麼樣子的?你要真的感覺說,我真的已經住在裡面了!
那你如果是想買來住的,你就要 把自己想像成:我已經住到那裡面去了!
當你有這樣的起心動念的時候,其實這就會回頭去激發你:我要怎麼去開始做我的事情?
那這本書很特別的地方,不同於〔內維爾〕以往的書,
是因為它每一個說法、每一個教則、 每一個法則,它都用了很多相應的故事,
真實的人生故事!來說明它的法則,可以完成的目標,是怎麼一回事!
它用真實的人生案例來說明,所以我們可以在這裡面,看到很多故事!
從這裡面,我們也可以從故事當中,去學到說,人家是怎麼做到,
怎麼去完成他的欲望,他的夢想的。
安:
對啊!因為他的前幾本書,都是理論的嘛!對不對?
劉主編:
應該是說,我是覺得聽眾朋友,大家如果說,你覺得 想要改變你自己!
你想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想要改變 你現有的生活狀況!
這種顯化的法則,真的很值得去研究,很值得去投入,來試試看!
然後我們的〔內維爾 · 高達德〕,他其實真的就是這個領域的先驅,
我們可以從他裡面去學到,很多基本的方法跟理論。
因為他的東西 其實真的是,很多目前臺灣業界裡面,很多顯化老師所推崇的,
而且甚至有些老師說:我除了內維爾之外,我不推崇其他派別老師的說法!
因為他真的就是,給你一個最基本,而且是最原始的一個法則理念!
這個東西是可以給大家做一個參考!絕對不錯的參考!
安:
所以你們這書的副標題就是:
【以內在體驗真實, 帶動 外在豐盛實現】。
今天謝謝劉主編跟我們分享《顯化成真的關鍵》,
這本柿子文化出的一本好書,謝謝!
劉主編:
謝謝!謝謝大家!
by ilikeradio | 9 月 24, 2025 | 心悅幸福樂, 心悅幸福樂 Season2
有時候,小編自己也會有點焦慮,
月底帳戶一打開,明明整月很忙,卻覺得錢怎麼不見了?
直到這次讀了《不怕老後沒錢花》、聽完專訪,我突然醒覺:
理財不是要變成股神,而是把生活中的小選擇,慢慢調整成「有靠山」的習慣。
前陣子我在便利商店,看到新出的零食,一口氣拿了三包。
走到櫃檯時,腦海突然浮現書裡的一句話:
「記帳能分辨,你到底是情緒在買,還是真的怦然心動。」
我愣了一下,把其中兩包放回去。
那一刻,不是因為省下幾十塊,
而是第一次感覺到「我在選擇我的未來」,
而不是被情緒推著走。
本集的五個亮點:
✨ 最好的開始時間,就是現在:我們永遠比「未來的自己」年輕。
✨ 記帳是一面鏡子:看見哪些消費是真正滿足,哪些只是情緒反應。
✨ 本金會放大成果:方向看對時,本金越多,報酬的絕對值就越高,所以先把錢留住。
✨ 省錢不是摳門:而是把錢花在讓你心裡怦然心動、真正值得的地方。
✨ 自我投資最划算:專注本業、提升能力,往往比追短線投資技巧更能帶來回報。
給讀者的行動練習:
📒 今天開始記帳,分成「怦然心動」與「可有可無」。
✂️ 取消一個用不到的固定支出(訂閱、會費)。
💰 設定一筆你能負擔的小額定期定額。
📚 下次和朋友相約,不妨換成書店或運動場。
💡 找一個「投資自己」的小行動:一本書、一個技能、一段練習。
當我們越清楚什麼讓自己真正滿足,焦慮就少了一分,底氣就多了一點。未來的靠山,不是別人替我們蓋的,而是我們今天每一個小決定堆起來的。
讓我們一起翻開《不怕老後沒錢花》理財,其實是一趟找回自我的旅程!歡迎收聽精彩的節目。
完整節目請點此:https://reurl.cc/Nxm335
Youtube:https://youtu.be/yuR36ppmGFs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1028770?sloc=main
~~~~~~~~~~~~~~~~~~~~~~~~~~~~~~~~~~~~~~~~~~~~~~~~~~~~
好的,我幫你把逐字稿重新排版,每一段斷行 2–3 句,讓閱讀更流暢:
小安:
好,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書,叫做《不怕老後沒錢花》。
我常常在想,如果小時候有人從很早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告訴我這種觀念,比如要買波克夏、買巴菲特的標的,二十年後你就會發現資產會非常驚人。或者買房子,或者你要規劃未來,其實提早做一些準備是非常好的。
所以我們今天也很開心地邀請到幸福文化的祝子,來跟我們分享這本書《不怕老後沒錢花》。
祝子:
小安老師好,各位朋友大家好。很高興今天來跟大家聊這本新書《不怕老後沒錢花》。
這本書的書名非常直白,剛才聽小安老師分享也說到「千金難買早知道」。很多人會想,如果以前有人先教我就好了。
事實上,這本書的作者阿婆姐姐,她是一個韓國新生代的YouTuber。待會我會介紹作者,不過先講書裡提到的一個韓國資產管理業的龍頭「未來資產」。
祝子:
他們有一個投資和年金研究中心,針對50歲以上的退休人士做調查,問他們退休後有沒有什麼後悔的地方。
結果沒有人後悔年輕時沒多花錢,反而很多人後悔沒有更早開始規劃。
如果現在聽節目的朋友很年輕,那要恭喜你,因為今天聽完就會有動力開始理財規劃。但就算我們已經不再年輕也沒關係,無論如何我們都比未來自己年輕,從現在開始也不遲。
祝子:
作者為什麼叫自己阿婆姐姐呢?其實她年紀並不大,只是因為家裡從爺爺傳下來一種節儉的DNA,讓她很早就有一些理財觀念。
她不是出身富裕,所以很早就意識到要為自己準備一個靠山,不怕老後沒錢花。雖然她早熟懂得理財,但她並不是一毛不拔的人。
她也會「手滑」,不過別人可能是買衣服或麵包,她卻是手滑買機票,因為她非常喜歡旅行。二十幾歲時她已經去了二十幾個國家,還存下了一億韓元,大概相當於台幣兩百多萬,這真的不容易。
祝子:
她說理財不是隨著年紀自動增長的知識,如果今年沒開始,明年大概也不會開始。
所以她常常苦口婆心勸朋友,才會自稱阿婆姐姐。這本書其實就像是一本「愛的碎碎念理財書」。
祝子:
書裡談到焦慮與金錢的關係。她提到,焦慮是一種模糊的情緒,不知道自己怕什麼;恐懼則是清楚知道自己怕什麼。
以前她對金錢焦慮,是因為知道錢不夠。可是當她開始關注金錢支出,焦慮反而減少了。
因為她會發現什麼支出讓她怦然心動,什麼支出則讓她空虛。節儉不是為了壓抑享受,而是讓錢能夠花在真正心動的地方。
祝子:
她也提醒,理財不是馬上要變成股神,理財是從「省錢、存錢、投資」反覆循環的過程。
大部分人一開始都是先省錢,再把錢存下來,慢慢學習投資。等本金累積後,再進一步提高投資效率。
小安:
是,我看阿婆姐姐的書裡好像有三個層次?
祝子:
對,三個層次就是省錢、存錢、投資。這本書很適合投資理財小白。
作者提醒大家,與其一開始就拼命研究投資技巧,不如先專注本業,把能力與收入基礎打好。這也是一種「投資」。
她分享很多省錢小技巧,例如避免過度消費、少買名牌、不要被訂閱制或試用制坑到、生活中注意健康避免醫藥費過高、避免囤物、避免智商稅等等。
甚至連情侶間送禮,她也提醒不用互相比拼價格。
祝子:
書裡也談到記帳的重要。作者建議,從記帳開始,觀察自己真正的花費與愛好。
這不僅幫助理財,也幫助我們認識自己。她強調,理財就像現在的自己給未來的自己一份禮物,要讓這份禮物增值,讓未來的自己不會後悔。
小安:
對啊,很多朋友問,到底什麼時候開始才是最好的?其實最好的開始就是現在。
趕緊來看書、來記帳、省錢、定期投資,這些都可以馬上做。
小安:
謝謝祝子今天跟我們分享這麼多方法和心得。最後有沒有什麼想對聽眾朋友說的?
祝子:
謝謝小安老師,也謝謝各位聽眾。我想分享的是,阿婆姐姐說理財是一個找回自我的旅程。
因為在過程中你會發現自己重視什麼、喜歡什麼、後悔什麼。當我們內在充實時,就不會被焦慮和急躁牽著走。
這對生活與投資都是很大的幫助。也希望這本書能帶給大家「快樂理財」的動力。
小安:
好,非常謝謝祝子,今天帶來這本幸福文化出版的《不怕老後沒錢花》。
by ilikeradio | 8 月 27, 2025 | 心悅幸福樂 Season2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明明已經很努力兼顧家庭和工作,卻還是常常在夜裡問自己:「我是不是在哪裡不夠好?」
在這場訪談裡,我們談的不是神壇上的女神,而是每一個真實的女人:白天在職場撐起責任,晚上在家裡守護孩子,卻常常忘了自己,也想不起自己到底要什麼。
🌹 在影片中聊到八位女神的原型,她們不是遠方的神話,而是你生活裡的影子:
有時你是堅韌的守護者,有時是柔軟的療癒者,
有時你渴望飛翔,有時你只想好好休息。
💫 這是一段關於「整合」的旅程:
不是非得有犧牲、奉獻,更多的是向內看,愛是沒有犧牲,慈悲是從智慧出發的。
如果你也正在掙扎、迷惘,這支影片會讓你知道:
👉 你不是孤單的。
👉 你也能擁有屬於自己的「女神覺醒」。
現在就點開影片,一起走進屬於你的覺醒故事吧。
————————————————————————–
小安: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了,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位老師 ,她寫了一本很棒書:女神覺醒之路。老師你可不可以跟大家介紹你自己一下
Josephine:哈嘍,大家好,我是Josephine,大家可以叫我90分 ,Josephine有時候就是發音比較困難,所以都叫我臺味版的90分。這本書是我的第二本書,第一本書是覺醒是與當下共舞,第二本書女神覺醒之路,跟第一本書一樣,都是收訊,就是我們宇宙的神聖智慧的信息,只是這次的收訊的主題是女神,所以我們就收錄了來自8位女神不同的訊息,對各種不同的脈輪。可以幫助融入在我們生活之中的練習,做情緒能量的覺察跟清理。
小安:對啊,就感覺到老師的那個能量是流動的,所以都有不同的訊息進來,但是我覺得老師裡面在寫說,一次進來就是八個,不一定是哪一個,對不對。 你也不需要一定了解說,確定是哪一個,但是祂回答你的問題是可以很清楚的知道說,你想要的答案,是這樣子嗎?
Josephine:就是因為我收到了這個指引,要寫一本這樣的書,那其實剛開始的時候並沒有任何預設的立場說,我今天要寫誰,這個主題的可能在進入比較進行靜心冥想的狀態之中,我可能就知道這次的訊息可能,比如說是來自綠杜母,那這次訊息就會變成一個,祂的流就會像是水流就一直流下來,然後就是差不多流完了,你就知道這個章節差不多結束 。所以會是一個依循著內心的指引和靈感,靈感流瀉的部分, 就下來剛好就是有八位女神的訊息來到這本書當中
小安:老師可不可以來跟我們講,簡單扼要來跟我們講,這八位女神到底可以帶給我們什麼樣的信息跟答案呢? 就像我說的,女神的訊息剛好對應不同的脈輪。
比如說蓋亞女神,祂最主要是我們的海底輪跟大地之心的脈輪, 所以它其實就是能夠協助我們更接地的部分, 是真的瞭解什麼是豐盛意識,那因為這個部分就是, 當我們真的有豐盛意識, 我們真的能夠確實跟我們的存在深深的連結的時候 我們就不會有那種匱乏的感覺, 或者緊張或者焦慮的部分
像是卡麗女神, 卡麗女神我覺得祂滿特別的, 祂是印度的一個 ,也是那種戰神的形象 。那祂最主要是幫助我們面對我們一些內在的一些陰影, 因為那些陰影的功課其實是,如果我們的人生真的能夠去穿越它, 其實可以協助我們活出更多的輕鬆 、輕盈、 自在。卡麗女神是連接臍輪的, 所以祂其實對我們這些沒有辦法放下的執著、執念,這些東西都會能夠在我們的生命裡面支持我們
像是杜爾迦女神,也是戰神, 她的戰神形象跟這個卡麗女神不一樣 。卡麗女神她的出現比較是那種兇惡相, 但是杜爾迦女神, 是金光閃閃非常美豔的那一戰神 ,她最主要就是能夠協助我們每個人, 走上我們個人生命裡中的英雄之旅, 就是我們內在的力量, 守護我們內在那個真理的太陽 ,因為祂是連接我們的太陽神經叢輪 ,所以祂跟我們的自我的力量跟自我的邊界 ,我們怎麼認定我們自己 ,杜爾迦女神她就是能夠在這個部分支持我們。
所有的八個女神都是有一個特定的主要的主題, 透過這個主題,我們可以連接一個相應的脈輪 來做我們的練習。
像是綠度母的話 ,我跟祂的連結是滿深的, 祂對的是胃輪的部分, 所以祂的議題最主要是愛, 最主要是慈悲。 很多時候我們都覺得說 ,愛是不是要有很多犧牲奉獻 ,那其實我們的訊息裡面就會發現說, 其實真正的慈悲是沒有犧牲的, 真正的慈悲是要從這個智慧 來出發 ,來擴展我們心的容量。
像訊息裡面還有哈索爾女神, 她是埃及的豐盛的女神, 這個女神她管的就是跟美, 跟如何活出這個靈魂的輕盈, 生命很豐盛、很自在、很優雅的去享受它, 所以祂這部分就是引領我們怎麼樣走上愛的途徑, 去活出美。 那祂最主要是跟我們的喉輪的能量, 喉輪其實是創造性的能量做一個聯繫。
愛西斯女神祂也是埃及的這個魔法女神, 祂是高度跟埃及的尼羅河水有關, 因為祂自己本身這個非常非常強大的魔法使, 所以祂其實就是可以給我們如何在我們的生命之中, 去創造我們生命的鍊金術, 這個能夠去支持我們怎麼樣透過創造生命的鍊金術 ,來創造我們 個人在生命中的成功、 關係中的成功 ,或是生命中的豐盛。 她能夠支持我們有關在眉心輪部分的擴張跟啟動
還有一個女神,我想可能就是 大家會比較熟悉的就是聖母瑪麗亞 ,讓我們能夠更打開我們內在的那個流域去愛自己 ,去寬恕自己, 然後從愛自己跟寬恕自己的前提下, 能夠去愛別人跟寬恕別人, 所以祂講了很多有關於真正慈悲的這個議題, 所以祂連接的是我們的 頂輪 。
書中的第八位女神就是觀音,觀音我想在漢文化中大家也是蠻熟悉的,所以觀音的這個議題祂講的比較多是覺醒的議題, 祂會跟我們談論到 生跟死, 這個人生的大哉問, 祂會去談有關於什麼是活出生命之中真正的喜悅根源, 怎麼樣在我們的人生之中既入世 ,但是又能夠出世而覺醒 ,祂就談到了這些的議題, 那祂連接的最主要是我們的 靈魂之心脈輪 ,靈魂之心脈輪是在頂輪再往上的脈輪,祂不對應我們身體的物質層面。
所以這就是整個八位女神,從基底的、接地的,到往上行走內在的脈絡,攀升至靈魂之心的脈輪。每個女神都有相應的訊息,可以透過脈輪的練習來分享給大家。
小安:每一個女神不是就連接一個脈輪嘛,老師可不可以簡單告訴那個聽眾,大家要怎麼把祂連結或怎麼練習,有沒有什麼要注意的?
Josephine:所以事實上,我想大家會有這個疑問,所以其實在每一個女神的收訊之後,其實我都會有一個部分,是講如何練習。中間可能會有一些告訴我們怎麼樣透過意識的觀想,或者是像有的部分可能因為收訊的不同,有的可能會有一些咒語(mantra),有的則加入身體的練習,透過這些方式去連結祂,有時也會搭配祈禱文。
老師鼓勵大家,在收完訊息後,即便沒有把文字看完,每天只要花五分鐘,做這樣的練習,就能幫助我們更覺察脈輪的能量狀態,也能與女神的能量建立連結。
在連結過程中,有時會有一些「金句」或自我肯定句,像海底輪的練習,便是:「我很安全,我支持他人,也被他人支持。」
自我肯定其實很重要,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外界的評論裡,常常還沒有人批評我們,自己就先在心裡否定自己,例如,我們會說:「我很笨」、「我怎麼這麼瞎」、「我不可能做到」。然而,我們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在定義我們是誰。
因此,透過自我肯定,我們其實是在給自己力量。這不是來自外在神性的加持,而是我們從靈魂深處對自己的支持。像是告訴自己:「我是安全的,我值得被愛。」這樣的過程很美,因為它喚醒了我們與生俱來的力量。
小安:老師,我再請問你一個問題,我有一個朋友在婚姻上出現了一個問題,他好像也沒感覺,突然另外一半就不喜歡他了,想要分離了。他覺得說,怎麼會這麼突然,怎麼可能呢?可能是有累積很多事情,他現在就在悲傷當中,在療癒當中。
老師,如果像這樣的人,他應該要怎麼去學習?老師裡面的這些女神,哪一個可以幫助他?或者他應該怎麼去做,才會得到療癒呢?
Josephine:其實這本書跟我的另一本書一樣,它都可以當作是一個占卜書。占卜書的意義就是說,比如說像你剛剛提到你那個朋友的例子,其實,對於婚姻上面的挑戰,他可能內心有一百個疑問:為什麼要突然做這個決定?我現在內心很多痛苦,我要怎麼去化解?我不知道怎麼樣去梳理我內在的情緒。
這個時候,他可以靜下心來,去思考他的疑問是什麼。比如說,他現在思考的疑問是:「我現在太痛苦了,我怎麼去釋放我內心的這個痛苦?」這時候,他想著這個問題,就可以用他的非慣用手,如果他平常用右手,那就伸出左手,憑著他內心的直覺,去翻開這本書。他翻到的那一頁,其實就是對應的那個女神的訊息。
比如說,你剛剛講這個問題的時候,我翻到的,就是書的第126頁,剛好是綠度母。這個時候,綠度母是面對他對於婚姻分離的傷痛,能夠協助他,怎麼樣與愛產生連結。有時候這個愛,可能不是來自他人,而是來自自己。怎麼樣透過這樣的生命歷練,讓他重新去體會愛、看見愛、修復關係、圓滿關係。有時候這個關係,不見得是你跟伴侶的關係,而是你和自己的關係。
這個部分,我覺得就是可以這樣去使用它。希望也能夠讓我們在人生遇到的挑戰裡——婚姻是一種關係,工作也是,各種不同的挑戰——大家都可以藉由女神的力量,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和祂們連結。
我覺得老師的書裡有教,如果要使用這本書,可以用占卜的模式,對不對?也可以逐章逐章地練習,或者挑選你喜歡的女神來練習。可是我覺得,老師裡面最精彩的,是最後一章:你就是第九位女神。
其實很多時候,大家談到神或女神,都會覺得要把祂們當作至高無上的權威來崇拜。但這本書不是要傳達這樣的意思,它反而是要讓大家看到,這些神的存在,是為了支持我們,而不是要我們盲目膜拜。說真的,宇宙的神聖智慧,不需要我們的崇拜,祂沒有小我的心智。人類想像出「神需要崇拜、神需要犧牲」這種觀念,其實並不是如此。
這本書最主要是要引領大家去思考、去改變。我們真正的力量、真正的魔法、真正的神性意識,其實都在我們自身之內,不在外在。當然,面對人生的風雨波折,我們可能需要神聖智慧的引領與支持,但這個支持不是要我們把力量交給祂,而是要讓我們看見,力量本來就在我們身上,不在他人身上。
所以在八位女神之後,當讀者看完這本書,應該會體會到,真正的力量在自己身上。你內在本來就有那顆閃閃發光的鑽石,所以你就是那位「第九位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