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ilikeradio | 10 月 28, 2024 | 安老師的療癒時間
自信心影響顯化與豐盛的速度
你有沒有過,一件事還沒做,就覺得自己可能會做不好
或者是,總覺得不管做什麼,好像都會被大家放大檢視,感到很不自在
這時候的你缺乏的正式自信心!
通常,沒有自信的人會有以下的幾個症狀:
1.負面的自我評價
覺得自己事情做得不夠好,表現得不夠出色。會讓你越來越難看到自己的優點和價值,甚至喪失自信。
2.過度介意別人的看法
沒有自信時常常會很在意別人的眼光,就算是別人好心給你建議,你也會感覺自己被大大的指責了,一直去責怪自己。
但也有人是因為沒自信,不想接受別人的意見,覺得對方好意的提醒是在數落自己。
3.擔心失敗而不願嘗試
怕自己沒有能力達成目標,就不願意做出新嘗試,或是怕失敗所帶來的傷害。往往容易錯過一些很棒的機會。
但有的人不管做甚麼都會相信自己可以成功!
你會覺得他充滿信心,感覺特別容易水到渠成,也很容易心想事成。
有自信的人會有哪些特質呢?
1.肯定自己的能力
相信自己本身的價值,也不會過度在意別人的眼光,因為知道自己的能力和優點在哪裡,也會給自己正面的肯定和鼓勵。不會花太多精力去跟他人比較,了解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能以更堅定地步伐朝目標邁進。
2.接受不完美的自己
因為了解自身的能力和價值,也就能面對自己的不足。自信讓你懂得善用自身的優勢,但也不會過度強迫自己必須完美,能接受自己的每個面向,就算有不足的地方,也能想辦法克服。
3.正面思考的力量
有自信的人經歷失敗時,不會從此一蹶不振,它們也會失敗,但失敗只是通往成功的過程,能夠從中學習如何改進。
安東尼老師在這集帶領大家去檢視自己的信心,你可以覺察自己在面對挫折時的反應,如果現在的你自信仍不足,透過這集老師的帶領,我們可以去下載自信的美德。
要記得自信是通往顯化的關鍵唷
安東尼老師在11/22-24有開豐盛意識的課程,要報名的話,趕快上官方LINE:@790kzfxl
*安老師的粉絲專頁:安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annslifecoaching?locale=zh_TW
*安老師的IG:annsfunlife
by ilikeradio | 10 月 16, 2024 | 心悅幸福樂 Season2
《瑜伽療心室》:走入內心的療癒之旅
大家好,今天很高興能在這裡與大家分享一本與坊間常見書籍不同的作品——《瑜伽療心室》。這本書不僅僅關注於瑜伽如何幫助我們鍛鍊身體,還深入探討了瑜伽如何引導我們深入內心,了解自己的內在狀態。對許多人來說,瑜伽似乎只是一種體能鍛鍊,但事實上,它還能夠幫助我們洞察身心,帶來更深層的療癒效果。
### 瑜伽與身心靈的聯繫
這本書的作者王旭亞老師,透過多年來的瑜伽療癒課程,接觸了無數學員與個案,發現不論是身體上的不適,還是心理上的困擾,這些問題其實是息息相關的。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身體不適時,往往忽略了心理因素的影響,或者反之。正是因為身心彼此影響,我們需要更全面地看待自己的狀態,從而找出問題的根源並進行改善。
旭亞老師強調,當我們身體不舒服時,很可能與心理、生活有關,而我們心情低落、情緒不佳時,也常常與身體或生活狀態密不可分。因此,瑜伽不僅僅是一種體能鍛鍊,更是幫助我們在身、心、生活之間找到平衡的一種方式。
### 現代人的七大症狀
在書中,旭亞老師針對現代人常見的七大身心問題進行了詳細的分類與探討。儘管這七個症狀看似各有不同,實際上它們卻是相互聯繫的。壓力、焦慮、失眠、疲勞等問題,往往是交織在一起的。當我們感受到壓力時,往往會伴隨著其他不適的症狀。這種環環相扣的現象說明,要解決其中一個問題,往往需要從多個角度進行綜合調整。
老師提到,壓力本身並不是壞事,每個人都會面對壓力。但當壓力過大、無法妥善管理時,就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威脅。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學會紓壓與調節,透過瑜伽的身體練習、呼吸調節以及靜觀等方法,幫助自己在日常壓力中保持平衡。
### 全人的療癒概念
《瑜伽療心室》中,旭亞老師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全人的概念。這一理念強調我們在面對任何問題時,不僅要解決眼前的困難,還要考慮自己的整體狀態。人不僅僅是個體的軀殼,我們還擁有內在的感受、情緒,並且生活在一個與外界互動的環境中。
當我們遇到困難時,要記得同時考量身體、內心、外界環境以及時間軸上的過去經歷和未來計畫。這樣一來,面對問題時,我們的選擇和解決方案將不再局限於單一的應對方式,而是可以更周全、更圓融地處理。
### 如何實踐全人療癒
王旭亞老師在書中也為讀者提供了多個實用的小練習,這些練習不僅適合在家中進行,甚至在辦公室的環境下也能輕鬆實踐。這些動作與練習的設計,意在讓我們隨時隨地都能進行調節,避免壓力超過我們能夠承受的範圍。當我們能夠經常性地進行身心調節時,壓力不再是一種威脅,反而成為促進我們成長的一部分。
總的來說,《瑜伽療心室》這本書提供了一個全面的身心療癒方案,不僅讓我們重新認識瑜伽的深度,也提醒我們在繁忙的生活中,如何透過自我覺察與調節,維持身心的健康與和諧。無論你是瑜伽的初學者還是有經驗的練習者,都可以從中找到實用的建議,幫助你走向更健康、更平衡的生活。
這本書值得每一位想要深入了解身心聯繫與自我療癒的人細細品讀。
小安: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介紹跟坊間不太一樣的一本書,就是《瑜伽療心室》
之前我們很多人就覺得說,瑜伽好像只是鍛鍊身材
不是喔~
瑜伽其實可以慢慢幫助大家走進我們的內心,看見你內心的一些狀況
我發現這本書非常的好,它來跟大家講說,現代人大家遇到的幾個症狀
那我們線上是這位作者王旭亞,旭亞老師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王旭亞:
主持人好!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
小安:
老師你為什麼會想要寫這樣的一本書呢?
王旭亞:
主要是因為在我開始進行瑜伽療癒的課程之後,陸陸續續遇到許多個案或許多學員,會有各自不同的症狀狀況,不管是很身體上的狀況或者是很心理上的狀況。那我看到的是因為,其實我們都會有一個概念,我們都知道身心其實會彼此影響的,但是人在不舒服的情況下,他即便有一個知識,知道說身跟心是互相影響,但是在那個不舒服的情況下就會忘記說,我現在身體非常不舒服也許跟我的心理有一些狀態有一些關係,也許跟我最近的生活有一些關係
那一樣就是有些人可能最近情緒上、心理上有一些症狀不舒服,那他可能在不舒服的當下也不會想到說,其實跟我的身體也跟我的生活有一些關係,所以這中間就會出現一個隔閡,跟沒有接起來的狀況
那因為這樣子,我在這一本書裡才會特別強調說,不管當前你現在遇到的是身體狀況,還是很心理的狀況,還是很生活的狀況,我們都必須要一致的去觀察 。如果你說要治療的話,其實這些方面都要一致的去做調整
小安:
我發現這本書寫了七個現在人的症狀,老師可不可以來跟大家談一下說壓力這件事情
我們每個人工作一定有壓力啊,對不對?到底我們應該怎麼樣去紓壓,或是老師說有什麼方法呢
王旭亞:
雖然我在書裡面把這七個症狀分類出來,為的是要讓讀者好去做閱讀或者是可能去對其中一個比較明顯的症狀去做練習,但是我們仔細看的話,這七個症狀其實是息息相關的,那就像剛剛主持人說的,對啊~我們每個人都有壓力
所以沒有錯,當我們有壓力的時候就會產生其實像其它的,你可能會感覺到很疲累,你可能會有失眠的狀況,你可能會覺得很焦慮,然後你可能會覺得怎麼樣… ,其實這些症狀彼此是環環相扣的
所以到底要怎麼樣去解決,或者是說怎麼樣去提醒自己呢?其實就是像書裡所提供的那些小練習,其實我們每天每個人一定都會面對壓力,面對所有的突發狀況,因為現在的社會腳步實在太快了,所以通常我們遇到一些狀況的時候,就是來了就過了然後就不管它,我們就沒有好好的去調適,就去面對下一個壓力事件
所以如果想要維持一個狀態,有壓力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我們不能超超標嘛
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每天都要能夠進行調節,那個調節除了像書裡提供的身體的練習、呼吸的練習,甚至是靜觀,用自己的身體去做調節之外,生活上也可以做一些調節
書裡也有提到在生活中,你可以做些什麼,也是一個調節 。其實如果懂得很經常性的,隨時隨地的調節,其實你有壓力是非常健康的一件事情,只是如果你壓力超標了就可能會有健康的疑慮
小安:
我看老師裡面有教的一些動作,其實在家裡,甚至在辦公室就可以練習,好像都蠻貼心的
那再來就是說,我看老師這本書有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概念,就是一個人,整個人,整體全人,就怎麼樣看待一個人的這個重要概念,可不可以請老師來講這一個環節到底在談什麼呢
王旭亞:
嗯~好的,這個也就是我這一次在這一本書裡要特別強調的。因為這也是我一路下來,就是剛剛一剛開始說的,大家都知道身跟心很重要,但是真的事情發生的時候會把這兩件事情忘記,只會針對眼前發生的狀況非常緊張,或者是非常積極的想要去解決眼前的狀況
但是如果我們回歸到,我們現在真的很安靜的去看我們整個人,包括這整個軀殼,然後我們有軀殼裡面我們有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情緒之外,我們還必須要跟外界的人、事、物去做互動
因為你生活在這個大環境裡面嘛,加上我們有時間軸,時間是一直在前進的,但是我們同時也有過去剛剛發生的事情,所以當一件事情發生或一個狀態出現的時候呢,雖然我們要做的是要解決眼前的這個事情,那在解決的過程當中也別忘了,我也要把我自己的身體考量進去,我也要把我自己的內在感受考量進去,我可能要把我過去經驗考量進去,我也可能要把我的未來的計畫考量進去,我也要就我現在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遇到的物都考量進去。那這個就是一個全人的一個概念
如果你在這些方面都考量進去的話,你就不會只是一個蘿蔔一個坑,一個問題找一個方法來解決,你的選擇就會變得很多,你的解決方案就可能會變得很多,你的解決的過程可能就會變得更圓融,更周到
其實我覺得一般人可能沒辦法瞬間把這些我們叫全息的訊息都考慮進來
小安:
沒錯!
老師,我看你這邊有一段一段的提醒 ,可不可以跟聽眾朋友講,這幾個步驟到底應該怎麼來做呢?
王旭亞:
對~對~對~
其實這也不需要按照步驟,那只是跟讀者們提醒的,就是說因為像現在如果我們光講瑜伽這件事情,所有的商業的廣告都會是以身體做什麼動作為主,或者有一些文宣,或是寫說做什麼動作可以幫助身體,會獲得什麼樣的效益。當然這些都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如果我就著一個人或者是剛剛提到整個四周都要一起考量來看的話,在你要以瑜伽這個方式來做練習的時候,你當然也要更全面性的考量,所以包括我在書裡頭,我有提示到說,如果你想選擇瑜伽作為你的身心健康的練習方式,但是當前的真正狀況,你可能有一些身體上的疾病或是心理上的疾病,那麼當然我們需要透過醫生做評估跟診斷,然後去找到看看你是不是真的適合用這個方法來進行,或者是說在這個方法裡面,有哪一些動作是暫時不能做的,所以是醫療上的考量
還有包括裡面我有提到,因為瑜伽方法真的非常非常多種,雖然它可以練習身體呼吸,還有就是往內觀看,但是它各個項目裡面的方式非常非常多種,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是適合那些方法,所以還是需要經過專業的評估,然後去考量說你現在當下的狀況是適合做哪些動作,不適合做哪些動作,那還有在做的時候呢,因為可能大家都很習慣被規定在某一些空間或者是說某一個樣式裡頭,但是在瑜伽療癒的過程,我們非常鼓勵是全面跟開放的,所以包括你練習的場地
剛剛主持人也有說,在家是不是都可以做,然後我說辦公室也可以做。其實為什麼動作設計那麼簡單?如果你覺得自己狀況不對的時候、壓力值上升的時候,讓你可以隨時有工具可以隨時在那個當下去做調節,就不會讓自己的壓力值上升。
所以包括你到底要不要去一個像教室的地方、你到底要不要一定要用到瑜伽墊、你到底要不要一定要按照書裡做的這麼多這麼滿,其實都是有彈性,可以自己去做調整的。那之所以書裡會有講到一些什麼練習的次數、練習的時間,其實我都只是提供一個參考,讀者們有一個依循的方向,但是最後還是會回歸到說,當你很熟悉這些練習之後,以及你很知道怎麼為自己調節之後,你就可以根據全面性的考量,根據你當前的狀態、環境、實際狀況去做任何你想要練習的次數、長度、頻率,或者甚至是順序的組合,你都可以自己去調整
所以也是要告訴讀者,瑜伽練習是一個方法,但是不能被方法套住,這個方法裡面是非常有彈性的,而且是非常根據個人的感受跟需求去進行的。然後當然最重要的是,如果你自己練習覺得還摸不著邊或者是好像怪怪的,找不到一個很重要的,不知道該怎麼切入,那麼我最後還是會建議,要尋找專業的瑜伽引導師或者是像我瑜伽療癒師來做一個同行的指導,然後最後你熟了之後再自己做自己的練習,可能會是一個更好的方式
小安:
我發現老師很貼心,她把書裡面的每一個動作都拍得很詳細,步驟跟方法也寫得很詳細
今天謝謝老師跟我們分享她的新書:瑜伽療心室
幸福文化出的一本非常好的書,謝謝老師喔
by ilikeradio | 10 月 13, 2024 | 生活新鮮樂
收聽本集節目:https://youtu.be/58RXSpemKME
Podcast收聽:https://sndn.link/ilikeradioasia/km3kEI
好書推薦:https://reurl.cc/MjmN03
在世界變動的這麼快的情況下,要如何精確的掌握進場時機點?
還記得巴菲特那句話:「人們恐懼時,我們要貪婪;人們貪婪時,我們要恐懼。」
但,就算是在人們恐懼的時候要買進,到底應該買進哪些標的?
要如何跟著局勢判斷?
小編就常常陷入這樣的情況,大跌的時候好像很多標的都不錯…
但總是無法判斷哪一個是最適合的…
又或者陷入另一種是…
到底什麼時候才是低點?或是什麼時候才會反彈?
人們恐懼時要買,好不容易買到,人們更加恐懼,又跌的更多…
好像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止跌…
今天安一心老師為大家邀請到財經專家 錢錢,來與大家分享他的經驗!
還在觀望哪個好標的的朋友,現在就開始學起來吧!
不要再讓好標的一次又一次的從人生中錯過!
把握逆轉人生的七次機會吧!
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逐字稿
安:好,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來分享我們投資,或找尋一個不錯的標的;所以我們今天主要是要講一本書「世界越亂你越賺」!
錢:這個標題很聳動。什麼叫世界越亂你越賺?
安:我先來講一個八卦好了。有一些電話線朋友,我們稱為叫核心財務槓桿朋友。
你知道嗎?他們最喜歡的那個公司是會炒作的公司、會炒股的公司,不太喜歡那種不會炒作的公司。
錢:但問題是,我們怎麼知道它是會炒作的公司?這就厲害了。
安:就是資本很少,被入主或是被誰加工。你知道那一天我就覺得還要有黑道,這種公司才加分。
錢:可是這是雙面刃吧?
安:對,沒錯。
錢:對,如果說就像你講的會上漲,有人炒作當然是最好。
但是如果說它一陣不虛的話,就像你講的黑道直接把公司的一些名聲做得很差,或者是發生一些案外案的事件,其實這支股票不一定會起來,就可能一陣不虛的倒在那邊。
安:其實應該這麼講,或是在我們金融秩序上是不會怎麼樣。但是實際上他們最喜歡的一個稱為波動,就有波動性的。波動越高的話,小老百姓會覺得我們就是存股族,慢慢存最好不要有風險的。
錢:那真的還是需要一些電話線的。
安:不是。這本書就開始在教我們的是「一定要亂,你才有機會!」
沒有亂、風平太靜,你會發現你要慢慢靠你的本業,我們講的股市賺錢是有一點難度。
錢:或許可以慢慢的增加我們的資產,但是你要翻倍幾乎是不可能的,說真的。
安:對。
錢:花的時間比較長,慢慢增加。
安:何年何月…
錢:這本書其實一開始在第一章節的時候就要告訴我們「為什麼世界越亂你越賺?」
它其實講到我們在這個金融市場當中,從過往的歷史來看一定有一些很震驚的事件,但我們卻沒有發現它是一個投資的好時機。
Andrew你說說看,你覺得在你人生當中,有幾件事是讓你印象深刻的?
安:我記得我從小就被告知說,人生大概有七次整個市場的資產重新分配,只要掌握這七次,你的身價或者你的財產就會不太一樣。
所謂這七次是什麼?
就是人家說的黑天鵝、突然戰爭、股市崩跌,這一些類似的話。
你看歷史的經驗,人生大概就遇到七次。
所以當你遇到這幾次出現可以去把握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財富就不太一樣。
錢:的確。因為在我記憶很深刻的時期,好像是在2002年SARS的時候…
那個時候2002年SARS,應該說環保署或者是對疫情部分還不知道如何做控制的時候,臺灣比較嚴重,還沒有擴散到其他的地方。
小時候印象還滿深刻的,那時候房價一路的往下跌…
如果說那段時間嗅到這個商機的話,我們再怎麼沒有足夠的資金,如果知道它未來可以有這樣子翻倍的報酬,會不會想說那個時候再怎麼努力、再怎麼沒錢,還是想辦法生出一筆頭期款去買一間房?
安:有土私有財。
如果你買在那個高點的時候,其實你會對房地產失望,但是當然你如果買在SARS、或是疫情的那種狀況的時候,你回過頭來看就會覺得那個都是很好的點。
我們今天這本書其實一直在告訴我們,在這個混亂裡面,我們怎麼去找到好的標的?跟我們翻倍的線索?
它裡面有教一些他怎麼看的。可不可以跟聽眾朋友講一下?
錢:好,我們來說一下。
其實書的第一章節他有提到,我們從什麼樣的經濟事件去找到一個可投資的機會?
像是2020年那時候因為疫情負油價,那個時候大家都沒有想到油價是可以負的,你能想到嗎?
因為我們生活當中除了加油或者是我們民生需要,這個對我們來講不就是我們日常生活很重要的一個潤滑劑嗎?
在疫情蔓延的時候,全球經濟停擺、石油運輸中斷,庫存滿到爆出來的時候…
那個時候的石油商只好把多出來的石油放到郵輪上,甚至讓它在郵輪上、在汪洋大海中漂流,就為了等待買家的出現。所以那個時候才出現負油價的情景。
可是我們那時候就會想說,這種情景發生、負油價持續,長年下來的情況下會是因為短暫的恐慌所導致的?還是說背後會有另有原因?
這個時候一個線索出來了。
我們都知道油是我們必須得使用的,生活上得使用,甚至連飛機都需要用油一個最大的工具。
那怎麼可能會不用到油?還到負油價?
這時候我們就可以有個警訊出來了…
是不是有一個有難得的投資的機會?
作者有提到說,他這個時候就開始找線索了。
在2016年的時候,其實美國就已經大量的開採頁岩油了。
美國開採頁岩油也導致庫存過多,所以原油的價格也不斷地在下跌…
那個時機點,大家對油、石油的市場是非常絕望的, 因為跌到一個大家都不會想到的情況下。
我們可以把這件事情當做一個破案的線索來去做追尋。
怎麼會石油跌成這樣子?
我們可以想像說政府在提倡綠能或是環保,企業要走向ESG…
我們那時候就可以發現到,好像政府提到了ESG,相關的股票都會上漲,石油都沒有在漲,但是我們卻用到石油。
我們說到了環保企業,環保企業要提倡ESG去做一個綠能,它背後是怎麼運作的?
傳統的積碳產業,像石油、銅這種就真的不值錢嗎?
所以我們可以再進一步的去追尋石油跟綠能之間的關係。
其實作者有提到,他認為石油不應該就這樣子被遺忘,或者是它的價值不應該那麼的低。
然後他找到一個關鍵。在2021年5月國際能源署有呼籲立刻停止對石油和天然氣的探勘。
這是什麼意思?就是告訴投資人、各大基金機構,不應該在投資新的石油、天然氣和煤炭。
在那個非常極端的情況下,甚至是有一些激進者闖進一些公共的信託董事會議,要求這些破壞大氣層的產業去做撤資。
當群體的氛圍開始不希望大型機構去大量的開採石油、煤氣、天然氣的時候,所有基金都會撤出石油產業相關的類股。
所以說作者是從這邊尋線到這明顯是一個可追尋的線索。
國際的能源署呼籲所有的大型公司、投資機構,不能再投資石油、天然氣,這類的一個產業。
於是大家開始對石油有一點點的反感,因為這樣相關的事件。
好,既然抓到一個這樣的緣由了,這個其中一個線索我們就可以去聚焦一下,還有沒有其他的事可以去做一個連結?
安:我問你,歐盟不是在講2030年的時候,所有的歐盟就禁止燃油車在這個街上,全部要把它變成電動車。
對這個石油的類股或是對石油來說,現在還有機會嗎?還是已經沒有機會了?
這個作者是他看到石油其實還有機會,它只是被人家誤判所以才會落底。
但是你知道現在的石油是有回升的,可是沒有回升到疫情前的榮景,它現在是在半山腰。
為什麼沒辦法馬上回升?我再猜有可能是2030年整個電動車計劃,讓我們好像對石油的看法不會這麼積極。
我們既然講到這個線索了,相信聽眾朋友一定也很好奇到底現在還可不可以投資石油類的股?
錢:以作者的線索來說,我個人認為石油目前是被低估的。
但是因為政府不斷地提倡我們要轉成綠能,就像拜登也是提倡綠能,但是川普是提倡傳統能源的。
所以這個就是我們可以去做一個分析和做評估。
我可以給大家一個數據。
我們大家都知道電動車是未來的趨勢,可是知不知道一輛電動車需要83公斤的銅?
銅是怎麼來的?銅也是一個傳統能源。它其實是燃油車的3到4倍,銅需要用到那麼多。
一輛電動車的充電站要10公斤左右的銅,是很誇張的。
其實我們在發展綠能的背後,都是需要用傳統能源去做提煉的。
作者提到這20年之間能源並沒有減低,甚至還需要更多,我們需要更多的不只是傳統能源還有電力。
這些能源都是需要間接或者是直接使用石油,才可以讓我們增加綠能、電能的運作。
但不得不說,我覺得在2030年電動車一定會慢慢的普及化,因為再來是政府的相關對應的政策。
從美國最大經濟體到下面的供應鏈,他都會提倡每一間公司都必須要有一個綠能商標才可以接我們家的訂單。
在轉換的這個過程當中還是會需要大量的石油,但是到了一個過渡期,如果可以發展到我們的綠能或是電力,可以像太陽能這一種工具,它可以自動生產電力或者自動生產能源的話,我們才能慢慢的不依賴石油這個東西。
但是我覺得短時間內應該還是不可能的。
安:所以它其實是還有機會的。
現在整個能源股,包含石油股都還在半山腰,其實都還沒恢復到以前的榮景,所以還是有機會。
但是大家可能要慎選到底哪一類的,因為每個類別未來的那個方向都不太一樣。
我們以後有機會再來跟大家的深度的探討。
好,我們第一章告訴聽眾朋友說,在混亂當中的疫情看到石油是有機會的。
大家可以按照這個邏輯,下次搞不好我們可以來討論戰爭的時候什麼東西是有機會的?
以後你就可以看到這些類股它的變化。你就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來進?什麼時候開始來出?是非常好的一個投資方式。
最後有沒有想跟聽眾做個總結的?
錢:我想跟各位聽眾講的故事是,我們在生活當中一定要了解一個本質。
金融市場是實體經濟的一個投射,實體經濟是一個主要、一個主軸,它是主人。
金融價格其實是一個客人的概念。
我們可以從生活周遭去放寬心。用兒童的視野去看這個世界,去感受一下我們現在生活周遭所進的每一間小吃店,或者是餐廳,他們的生意怎麼樣?他們的服務生怎麼樣?
像是你講餐廳我就很有感覺了。
我每次去樓下有一間早餐店,那位阿姨現在都是請外籍的員工在做這件事情。
那個阿姨是越南阿姨,我每次去吃什麼早餐她都知道。
可是過了一段時間之後,她的家人也來了,她的朋友也來了,她朋友就在旁邊開一個火鍋店,就很奇妙了。
這個是一個我們可以去思考,或者去觀察的一個社會形態。
我們可以從服務業去延伸,這個實體經濟再往後推3-5年、5-10年,對我們生活周遭會有什麼影響?
我覺得大家可以關注這樣的事情,就是回歸實體面。
如果說一個趨勢是真實的話那它成立的要件是什麼?
像是現在很火熱的AI,黃仁勳輝達長成這樣子,那他成立的要件是什麼?
他發了那麼多GPU的晶片,那麼多大型公司跟他買這些晶片,他是未來要做什麼樣的運用?
大家可以去做一個思考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還有一個重點是,我們要檢查一些真實的數據。
其實市場上最容易看不出理性的數據就是本益比。
我們可以去觀察一下,這間公司它長成這樣,本益比到底合不合理?
不要依賴別人的看法,或是一些數據報告。有時候背後的偏見越大,代表越有機會找出自己的看法。
個人的思考是這樣子的,提供給觀眾朋友。
安:好,本益比,其實我們稱為叫本夢比。就是做夢的比。
你如果是十以下的話,因為巴菲特講最好是十以下,但是有時候找到這種公式是很難的。
就是多少年會完成那個資本,我覺得是大家可以去探求的。
我們今天這一集就先講到這,下一集我們繼續來進行這個章節的第二章。
它告訴我們怎麼去從現在手中的這些行業別,比如說電動車別為什麼開始在夯?
馬斯克到底在夯什麼?我們稱為叫本夢比。
不是真正跟財報走,但是他的股價可以這樣翻倍!
好,我們下次再來跟大家來分享。
安&錢:謝謝各位!掰掰~~~
by ilikeradio | 10 月 2, 2024 | 心悅幸福樂, 心悅幸福樂 Season2
Youtube:https://youtu.be/GiwvfTZ8xmk
嘖嘖:https://r.zecz.ec/rBsU
來自澳洲的 安妮老師 最新靈感創作《親愛的宇宙 Dear Universe》療癒探索卡
從來都不知道,原來卡牌還能幫助我更進一步的面對,生活中遭遇到挑戰時的《情緒問題》,不只如此,還能夠更深入的探尋自己的心,找到真正卡點的部分~這套卡牌還帶領我們《連結神性》的練習,好吸引人~
但是在牌卡的背後,安妮老師經歷了一場疾病,在這段體驗中,她從接受它到轉化成健康的過程中,成就了《親愛的宇宙 Dear Universe》52張卡牌的作品,深深的幫助了包含莫名的感到孤獨、覺得沒有歸屬感、沒有勇氣往前等等的課題與揮之不去的負面感受……
當老師被告知要面對生病帶來的挑戰時,未來突然不知道要如何改變,就像我遇到問題一樣,整個人很容易被強烈情緒持續的影響著,心情沉入谷底,面對未知更難決定方向,反而更陷入迷失的狀態了。
但是,很重要的是安妮老師分享一個重點,建議我們不盲抽牌卡,牌卡都有它運用的順序。
一開始,我們先閱讀,並有意識地去看它、讀它,去感覺,讓自己慢慢拉回自我,再去理解,漸漸的,會知道神的訊息如何和我們溝通,就可以得到每一步的訊息。
接下來我們會在環境裡等待接收到來自神幫我們轉變成訊息的地方,來自於生活中相遇的人、事、物裡,還有,安妮老師要我們打開自己的心,練習靈性以高度來看,藉由練習可以提升我們的意識到更高的層級去發展我們的內在,就會幫助了解宇宙法則運作的方式,也會知道如何有意識地回應外在的世界。
真的,我一步一步跟著做練習,用自己的步調與自我內在對話,再也不用像以往一樣,平常我有壓力時就趕緊抽卡,想要得到安慰,就以為安心了、平靜了,但一回頭,很容易不舒服的情緒又再回來了,陷入依賴……趕緊抽卡……
在這裡,只要放輕鬆的在每一張卡牌中,去感受創作的畫作與文字中我心裡的感覺如何,讓一切的能量流動,這些代表了神的訊息與情感中,不斷和自己的心對話,來看看生活中的環境裡帶給我什麼連接,細細欣賞從52張卡牌的作品的過程中,漸漸的戒掉以往負面情緒來臨的焦慮感和趕緊抽卡依賴的習慣,深深的感覺,每一次的練習都是得到了一個深度療癒,發現更放鬆也更愛自己了。
我們一起靜下心來傾聽內心真實的聲音,讓宇宙的自然法則親近我們的世界,歡迎收聽精彩的節目。
—————————————————————————————————————————————
安:親愛的朋友。
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了我相信大家可能在生活中或者是。
修行上都有一些迷惑,或是我們的頭腦太活躍,太理性常常不太知道方向在哪裡。
但是我發現,最近有出一個很厲害的靈性老師,出了一個牌卡。
叫做安妮,是創作一個新的模式,新的牌卡模式來跟大家來介紹,我們今天先歡迎安妮,
安妮:嗨,因為我們我們有,翻譯,再麻煩翻譯跟我們聽眾打個招呼吧。
哈囉大家好。
安:可不可以來跟大家介紹,自我介紹,然後她創造最新的這個牌卡是什麼呢。
安妮:我是一個澳洲的作家也是一個策展師,我跟隨澳洲的政府來台灣做專案,然後,我就住在台灣了,我通常在大學裡面教導設計系的學生,最為大家所知的就是,我曾經寫過一本書。
然後介紹台灣的設計師,這本書叫台灣 by design
我的學生都會問我說,為什麼你想要寫這本書,然後他們都覺得我很勇敢,
我的學生大部分都是很年輕的女生,為了回答他們這些問題,我又想要寫一本書,
關於生活的技能,那大概是2018年的時候,這樣的構思就成就了我的第一副牌卡
我大概花了兩年的時間才完成這個產品,
在這個牌卡裡面每一張牌卡,前面有自己做的插畫,後面有敘述這個生活技能的文字,
其實我是先寫這些文字,透過這些文字,我開始有了創作後面圖像的靈感。
它的每一張卡都會有某一個主題,那這個主題都會對應到某一種生活情境。
讓他們知道說,在這種生活情境下我可以怎麼去做。
我有一群社群的朋友,他們平常就在追蹤我會問我關於這些牌卡的問題,
所以,第二副牌卡叫情緒大師,其實是因為我出了好好生活之後,我的這些追蹤者,粉絲們來詢問我遇到情緒的時候該怎麼處理,所以我就延伸出了第二副牌卡。
接下來,依照我的不同的靈感去做出不同主題的牌卡。
安:非常的好,所以,我們現在主要,最新的牌卡是哪一副呢?可不可以再簡單介紹一下。
安妮:這副最新的牌卡叫(親愛的宇宙),在英文的版本下有一個小小的附註,叫做:我想要告訴你的是。
這副牌卡是所有的牌卡中,我覺得與我個人最相關的牌卡,它跟使用者介紹說,我是如何跟更高的力量連接。
去年我身體有些狀況,在醫院的時候,醫生跟我說我應該要向神祈禱,這其實對我來說有點驚訝,我在想的是,要跟誰祈禱?要如何去祈禱?在這個過程中我得到了製作這副牌卡的靈感。
祈禱的對象,沒有任何的性別,也不是跟我們的宗教信仰相關,它也沒有任何的形式。
我也不期待我們給他任何的東西,其實它存在在大自然中、在光智慧、宇宙法則和創造力以及我們的善行中,這就是我們發現它的方式。
我會建議大家,習慣跟神說話,這個神其實就在你的心中,就是向和自己的內在說話,一般你可以自由地表達你自己,因為沒有人在旁邊聽,所以你就交出你的想法,然後真誠地說,就是像這樣。
安:好的,這張卡,很多人可能會想說,我如何去應用它或者怎麼樣才會幫助我的生活,所以可不可以來跟大家談一下,如何最佳的應用這些牌卡的方法呢?
安妮:我會建議大家,先從牌卡組的裡面有三張指引卡,先開始閱讀它,然後它會讓你們很清楚的知道,這個牌卡的基礎是什麼,我們在這邊所謂神是在講什麼意思,我可以多分享一些關於神跟我自己以什麼樣的方式來出現。
就像在我的世界裡,我會有一個t恤之神,它的指示很有趣,就是會在捷運上,他會在陌生人穿的t恤上,然後對我示現,他們的t恤上會出現一個標語,然後我就覺得,那是神在跟我講話這樣子,我不會去刻意尋找他們,但是他們會突然出現,而且那些t恤上說的話,對我當下的狀態就是一針見血,所以人們可以自己去尋找,神跟他溝通的方式是什麼,可能不見得跟我一樣是出現在t恤上,可能是透過鳥或是透過動物,大家可以自己去尋找神是以什麼方式在跟他溝通的。
不建議去盲抽這些卡,希望你是有意識地去閱讀這些牌卡,就像我剛才提到的,我去年遇到的一些健康的狀況,我再的跟神說好,我現在活下來了,我也不想再發生這樣的事,那下一步是什麼?然後我們去行動吧。
這些文字就是一再一再的在我心中出現,我就一再的複述他們,這就是我的祈禱。
就在我一再的複述這些話,我一再問神說:那下一步是什麼?再下一步是什麼呢?
很令我驚訝的是,答案就是接下來你要做的是幫助其他和你一樣,處於類似情況的人,就是因為這樣的回應,所以我創造了這副特殊的牌卡,這就是我的經驗。
我如何透過祈禱去獲得對我有意義的回應?
這些牌卡它其實是有順序的,一開始,是為我的家跟我的家人們祈禱,所以你可以去找出保佑我的家的那張牌卡,接下來就會有關於,你如何去找出你的人生方向的牌卡,接下來會有張牌卡是對應恐懼的,就像我去年生病的時候,我內心有很多的恐懼,我有很多的焦慮,這副牌卡可能就會幫助到類似的人。
不管你在什麼樣的情況,就是你先思考你內在的狀況是怎麼樣,然後找出牌組中對你最有,跟你的情況最有相關性的牌卡,它其實是提升你的意識到一個更高的層級的方式。
我常對我的學生說:神不是聖誕老公公,你不會去跟他說:我要這個、我要那個,然後再等他又說:為什麼你還不給我?
神不是以這樣的方式來運作的,這就是我們常常會覺得,神好像就是我們的父母一樣,我們想要什麼,神就應該給我們什麼,但是不應該是那樣的方式。
其實神它就是宇宙法則運作的方式,透過光的法則,透過物理的法則等等,這些我們在宇宙法則這個牌卡都有詳細解說,它就是陪伴我們成長的一個力量,其實這些牌卡主要想要教導大家的是,我們如何回應外在的世界,當我們很有意識地覺察到自己的狀態的時候,我們的回應不會再是無意識的而是有意識地去回應外在,不管面對任何的狀態。
我希望這沒有聽起來很複雜,其實這些牌卡都以很簡單的文字敘述出來,讓大家可以很容易的理解,希望大家能夠打開自己的心來閱讀他們。
安:我們發現很多人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我祈禱了,卡片就是指引的,但是,到底是要等待多少時間,或者是怎麼樣的方式,才會實際的有回應,這個是要繼續等待,還是要再抽另外一張牌卡出來?
安妮:當你交出去,就讓它以宇宙想要呈現的方式呈現,因為所有事情的發生都有很多的因果,所以你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因會種下什麼樣的果,它不會以你期待的方式出現,有的時候宇宙短語的回應,就是沒有回應,或是宇宙短語的回應就是不,但是你可能不想聽到這樣的答案,因為我們自己認為對我們好的事情,其實不見得是真的對我們好,從靈性的高度來看,我們可以把我們的想象力打開一點在做這件事情上。
我們通常祈禱完就說:那我要的東西呢?
但是宇宙是很廣大的,是無限的,所以它並不是這麼簡單、這麼直接以這樣簡單的邏輯來運作,所以這些其實是在發展你的內在,我相信這個牌卡是對很多人會有很多幫助的
安:可不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們到底要去哪裡可以看到你們的資訊呢?
安妮:目前我們正在嘖嘖募資中,所以大家上嘖嘖的募資平台就可以購買我們的牌卡。
安:最後有沒有想要跟大家補充的?
安妮:其實過去安妮的所有的作品,大家如果有興趣想要購買的話,在誠品的網路書店,在pinkoi的平台上都有販售,大家可以去搜尋,其實這些牌卡是設計給許多譬如說像諮商師或是老師,他們在團體的活動也都可以使用的,請翻譯分享自己的經驗。
因為我是一個諮商師,所以常常使用老師的牌卡跟我的個案做溝通,我覺得因為有文字跟圖像,所以大家會比較聚焦在我們討論的議題上,所以覺得是一個很好的媒介。
安:今天謝謝那個安妮老師跟我們的翻譯,謝謝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