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ilikeradio | 6 月 30, 2024 | 未分類, 生活新鮮樂
Podcast收聽:https://reurl.cc/Ke16pm
一直以來都好想要擁有一間屬於自己的房子,
眼看現今房價漲翻了天,買房似乎已成為遙不可及的夢想….
但Ellie老師說:明確就是力量!
藉由Ellie老師的引導,先列出自己的需求與所擁有的資源~
接著想辦法開源節流,讓自己的資源擴大~
並調整、取捨自己真正的需求~
如次一來就能有明確努力的方向,朝”買房”這條路前進~
而且~本次節目Ellie老師還分享了很多人都會有的迷思~
包含大家總是說 買自住房不用管那麼多~只管符合自己需求就好~
殊不知~買自住房沒好好做功課,可是會吃大虧的呢~
以及,想當包租公、包租婆~很多人都覺得所收的租金就是所有收益~
但大家都忽略了,這期間可是有各種稅費或其他支出等持有成本的呢~
書中老師都有詳細說明各種案例~
若是你也對買房有興趣,歡迎收聽本節目,並一同閱讀《買房人生課》!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3XnqWM
安: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今天想跟大家談一個 最近蠻夯的議題就是買房。
大家都覺得,哇!怎麼會 漲翻天了!到底怎麼樣 才可以買到自己的好房?
我們今天很開心的邀請到HOUSE123 的執行長 邱愛莉老師來到我們的線上,
因為他出了一本書 叫做《買房人生課》。
老師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Ellie:哈嘍!安老師好!大家好!我是Ellie。
安:可不可以跟大家來講一下,就是你當初買房的契機跟勇氣,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故事呢?
Ellie:其實會開始接觸理財這個領域的原因,我現在回看 是一個禮物了!
就是我在26歲的時候,我爸爸他投資股票,然後有負債。
其實在那26歲的當時,我出來工作 大概四年、五年。
在那之前,當然我也會想要存錢,但是存錢對我來說 並不是很堅定,就很容易受到 欲望 動搖。
尤其我後來又到外商工作,那個環境又有更多的誘惑,
但是的確,就是因為家人有負債的情況,變成我要跟著一起幫忙的時候,
我就開始意識到就是要開始存錢,而且一定要開始學理財。
因為像我爸爸,他是在接近退休,等於是本來都已經覺得 存的錢,已經是夠養老的 這種人生的階段,
可是因為一個投資上面的失利,可以讓你的積蓄化為烏有,然後還負債。
所以我就覺得 我應該開始學理財,那也因為在學理財的過程中,
其實當時我們也研究很多工具,例如說股票、期貨、選擇權,然後當然也有房地產。
那因為當時我還在上班嘛,所以就覺得好像其他的工具,都會讓我上班的時候沒有辦法,心情很穩定,
所以後來我就選擇房地產,而且我也覺得 我對房地產好像特別有耐心,
所以後來我就開始好好的 研究房地產這樣。
安:嗯!對啊!因為我看書裡面,就是你跟你先生,你先生就對股票的興趣度非常的高,
然後你就是對房子,一講到房子和看房子的話,整個就不太一樣了,
這個其實是跟個性有關係齁?
Ellie:我覺得個性有關係,然後跟對有興趣的主題也有關係,
例如說可能我先生很喜歡看、很喜歡瞭解公司的營運,然後很喜歡看產業這方面的資訊;
但是我對這個的門檻,我覺得對我來說進入的門檻很高。
但是我對於空間,就是對於房子這件事情 是比較有有興趣,也比較能領略。
所以我剛為什麼會說,我對這個比較有耐心,指的就是 我覺得不管學習什麼工具,
最終都是願意花時間,然後也覺得喜歡 才能夠走的長久。
安:嗯!是!對!因為我發現就是買房 其實跟買股票一樣,都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呢!
Ellie:對! 是!
安:那老師你可不可以來跟大家談一下,就是最近發現大家好像一窩蜂的 有種homogeneous的模式,
大家有恐懼好像買不到房,但是 房價又那麼高,
甚至於你知道很多仲介都說:我們最近的物件 就沒有像之前那麼多了,屋主都先收下來要等漲價再來賣哦!
老師你對大家的這個說法 有什麼看法呢?
Ellie:我覺得當然媒體會有很多的渲染,或者是說,當然的確 他們可能也看到某些現象,
例如說預售屋 在最近這半年 又變得非常的熱門,
所以當然 從這些資訊 也會影響到 我們在看這些新聞的時候的心情,
但是,我們是不是適合 在這個階段買房子,我覺得可以先從幾個部分評估:
第一個就是你買房子的 目的是什麼,例如說你是 為了自住嗎?你是不是真的有 買房自住的需求,
或者是你是 為了要投資,或者是你是 為了要套利投機。
我覺得這個投資跟投機 感覺都是放一筆錢進去,但是裡面的差別就是在於,
你對於這個標的,對於這個物件 做功課的程度,你對它有多大的把握,
以及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風險發生的時候,你的應對方式是什麼?
所以先瞭解一下,自己會想要買房的 起心動念是什麼?這是第一個。
然後第二個,當然很務實的,我們還是要先準備好 我們的自備款。
還有就是 如果貸款之後,我們每個月 在付貸款的現金流,對於我們的生活跟理財,是不是有足夠的餘裕。
把這兩個問題先具體化,而且我常說 明確就是力量。
你把它寫下來,透過這個寫的過程中,你就會比較能夠釐清說,
我是真的準備好了;還是因為我是受這些訊息的影響,
例如說預售屋有很多低自備的方案,或者很多人在說 新青安要把握啊,
或是甚至是怕說現在不買,以後買 會更貴啊,就是被這些資訊影響我們做決定,這樣。
安:是!對啊!我覺得如果像老師這邊講說,自住的話可能就大可不必想那麼多,
就是不管任何時間,你就趕緊選自己適合的房子;
如果要投資跟投機的話,就要好好的算,好像我看老師書裡面有提到,
至少要有6年的時間來計算,可能會比較好。
Ellie:其實即便是自住的房子,我們都會建議大家做功課,因為有兩種情況,
一種是買的物件 以後不好脫手,另外一種情況是,有可能你買的價格太高,導致於我們都覺得說,
買房反正 省房租又抗通膨,但如果你一開始買的價格就太貴了,其實你是把你未來增值的空間吃掉了。
那很多人可能會想說,我自住為什麼還要管有沒有增值?
其實這個是一個迷失哦!因為我們人生有可能會再換房嘛!
所以當你第一間自住的房子有增值,你真的會發現 以後換屋 會越換越輕鬆。
甚至我 就算都沒有要換屋,有一天這個房子 我要把它變成 以房養老 好了,
或是我真的需要 一筆資金,我要創業,或者我會有其他的夢想,我想要把它貸款 貸出來,
這個房子有增值,我才有可能有這樣子的餘裕。
安:嗯!是!其實我發現老師的書 裡面有講的一個非常大的重點,
就是買房不是就到位了,他是一個人生的過程。
Ellie:對!他是一個階段性的里程碑,重點是我們要先讓自己有完成,
就是以這個階段性的里程碑,來當成我們的一個目標,然後讓我們有這樣子的能力。
那有了這樣子的能力,我覺得我們要選擇之前,最理想當然是有很多選擇嘛~
那要有這麼多的選擇的前提,當然是我們的能力圈要再擴大一點,
所以我覺得 大家與其焦慮說要不要現在買房,我雖然說這本書叫做買房人生課,
但是我書裡面有花一個章節在講,例如說開源啊、節流啊、投資啊,這些我覺得是我們生活的基本盤。
安:是!對啊! 因為我發現 老師在書裡面其實寫的很詳細,
包含買房的一些挑選重點,就是怎麼去打勾那個要項。
老師可不可以跟我們談一下,就是除了自住之外,其實每個人都很想當包租公、包租婆,
那該怎麼跨出那一步,跨出第一步呢?
Ellie:對於收租這件事,我們先有幾個類別的認識,就是一種是,大家可能有聽過隔套收租對不對,
就是我可能買一間房子,我把它隔成很多間單位,隔成很多套房收租,這是一種,
我覺得是門檻最高的,不管是我要花更多的錢裝潢,以及還有法規的門檻,其實也是最高的。
是那另外一種呢,叫做整層收租,整層收租就是我買一間房子,我把它租給一組房客,
用他的租金來cover我的貸款跟管理費。
那現在還有流行一種東西,叫做共居的空間,可能我一樣是三房兩廳,
但是我把它租給三組房客,大家共用客廳、廚房、餐廳、衛浴,但是可能感覺 雖然有一些共同的空間會重疊,
但是,可能每個人的居住品質都可以提升,因為有其他的空間可以運用嘛~
那我覺得如果你真的要買一間房子來收租,你就可以去研究這三種,你適合哪一種 跟 你喜歡哪一種。
但其實還有另外一種,我覺得更容易入門的,就是前一陣子我剛好也看到新聞,有看到有社群有人在討論,
說他自己買房之後,其實他還是選擇在外面租房子,他把他買的那一間房子租出去,
他說 他之所以這樣做的原因 是,因為他想要透過買房 來幫自己儲蓄,然後同時他也看好某一區的發展,
但是 他自己工作離那裡太遠了,他覺得那個通勤時間不划算,
所以他就一樣,在他本來工作的這個生活圈,繼續租房子;
但是他可能就在另外一區,他覺得很看好的區域,買一間房子,然後租給房客。
那他說這等於是 他用那個租金,去cover買房子的貸款,同時還有一點點餘裕,可以去cover他現在租房子的預算。
假設大家想用這個方式,因為我覺得這的確是一個蠻彈性,而且是能夠兼顧自己住的需求,跟置產的需求。
如果想要這樣做的話,可以掌握幾個點:
第一個就是收租的這個房子,盡可能是用寬限期,或者是我書裡面有分享到,另外一種叫做理財型房貸,
也就是我們繳利息就好,先不要去攤還本金,因為在這種情況下 我們的租金cover我們的房貸,
才能夠游刃有餘,不用再貼錢去養這個房子。
然後再就是 我們在評估這個租金的時候,一定要把我們持有的成本給扣掉,
例如說我們每個月要付的貸款利息,還有例如說,每年要繳房屋稅 、地價稅呀,或者是你出租房子 你也要報稅呀,
要把這些稅費 跟你的貸款利息都扣掉,這個才是你真正的租金,
所以大家不要覺得說 買一個房子收租2萬5 很好,其實你真正的淨現金流沒有那麼高,要把這些費用記得扣掉,
再來算投報率。
再者是 我們這樣子做的目的 當然還是希望 除了租金可以cover房貸的利息 跟管理費之外,
我們還是希望它有增值的空間嘛,所以等於是 這個物件當時在挑選的區域,它的地點,
還有例如說它本身物件的條件,例如說它的樓層啊、採光啊 、坪效啊這些都會影響這個物件,
你持有 可能5年6年以後,它是不是真的有如期 有一個增值的空間。
安:嗯!是!那老師你會不會建議,就是我看網路很多人在討論,
就是比如說 寬限期,假設是3年或者5年,期限到了以後,他就趕緊再找下一間銀行繼續貸款。
Ellie:轉貸嗎?
安:嗯!一直在做這個找寬限期的這種模式,就可以拉長不用還本金的這個模式,你是建議這樣子做嗎?
Ellie:我覺得就看你的理財習慣 跟儲蓄的習慣,
我們先不要看剛剛那一個,就是買房收租,自己又去租房子的這一種案例。
我們先當成 假設我要買一間自住的房子,那在本來 本息攤還 的情況下,我要繳3萬塊;
但如果只繳利息 只要繳1萬2,那這兩個的差距 中間是不是就是1萬8。
那這1萬8呢,我們就會先想一件事~
第一個,當然要很務實的說,我有沒有能力繳3萬嘛,
那如果我現在的現金流分配,我沒有辦法有餘裕繳3萬的房貸,那當然我們就選寬限期,然後盡可能的延長。
但是如果 假設我其實付3萬塊的房貸 是有能力的,
那我就會想說,我如果現在只付1萬2,那我多的那1萬8會不會存下來?還是我就花掉了?
然後再來就是 那我存下來,他能不能創造比房貸利息2% 還要更高收益?
例如說現在很流行的 定期定額ETF嘛,那假設你對這些標的 或者這些類似的工具,
你有一定的研究,而且你本身就很有紀律 願意就定期定額 也不會去停扣,
然後也不會因為現在要出國 就把錢贖回來,也就是你很有紀律的 願意長期的去定期定額的話,
我覺得的確你也可以 1萬2的利息照繳,然後那1萬8本來要還本金的 ,你就拿去做投資,
但是 那投資一定要夠穩健,而且要夠有紀律在操作。
所以我書裡面其實有分享了三種方案,第一種方案就是租房子嘛,
那第二種就是繳房貸,就是乖乖的繳本金跟利息,
那第三種有點像我剛說的,就是 利用這種只繳利息的這種貸款方案,然後把我本來要還本金的錢拿去做定期定額,
例如說6%的工具的投資,那你會發現這樣子的操作啊,一兩年可能沒有太大的差別,
可是 因為我們現在房貸談的都是30年,30年後 你選擇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你的資產可能會差超過一倍以上。
就方案一跟方案二 已經差一倍,方案二跟方案三,即便都是買房子的情況下,你一樣都是每個月撥出那麼多錢,
但是最後方案三可能幫你把房貸還完,再多出一倍的現金。
這個大家可以看我書裡面的案例,就會知道 為什麼會有這樣子的差距。
安:對 !我看到這一段的時候 ,就覺得:哇!老師真聰明,提示了大家 怎麼善用這個房貸的利率,
可以直接看得到 算得出來 的一些金融理財工具。
我覺得是非常的好,那再來可不可以請老師跟我們談談,就是那個如果對於投資,我們以6年為期限的話,
除了那個自備款,付出去的那個金額要掌控,還有什麼秘訣可以讓 投報率可以更高一點呢?
Ellie:我覺得我們如果講到投資的話,大家就要記得,不管我們買的是股票或房子,其實收益都是來自於兩個部分,
一個就是中間的現金流,股票來說當然就是股息分息嘛,就是配息;
那以房子來說,當然就是期間的租金,那其實我們剛提到說,租金還要再扣掉我持有的成本,
例如說貸款的利息呀,還有期間的稅費,這個才是我的淨現金流;
那另外一種呢,投資的收益 當然就來自於,最後賣掉的時候的資本利得,
所以你要先想好 你買這個標的,當然兩個都要有,
我也不建議大家買一個房子,每個月一直在繳貸款利息,但是也沒有要收租,也沒有要自住,
我覺得這個是最浪費資源,而且也是最可惜的,因為很有可能你的獲利空間、增值的空間 都被你的利息給吃掉了,
所以你就要先想說,我買這個房子,不管我是要做什麼樣的投資配置,都要想說 我最主要的收益是來自於哪裡?
這都是試算的出來的,當然這裡面包含了一些假設,例如說我預期它5年後,我希望它增值到多少,
然後扣掉我要繳的稅,它實際可以放回口袋的有多少,
那它的假設到底 執行的程度有多高?這個就是我們要做功課了。
所以我覺得 很多人在講房地產投資 都有一個迷失,就覺得說,包含自住也是,
就會覺得說 我就是買一個房子,然後等他增值,我覺得這個…
其實我們自己在這個領域這麼久,我們其實發現所謂的 增值的空間,
其實有很大一部分 在你買的當下 他就決定了。
例如說 這個房子本身的條件,例如說它的格局啊、它的坪效啊、它的通風 採光條件,
還有你買的這個房子 它的地點,未來要賣的時候 好不好賣,
也許你現在是一個比較新興的重化區,但你預期6年後 他的機能都會到位,那當然我們看的就是未來嘛,
但是如果你對於 你想要置產的那個區域,不管是自住或投資,沒有那麼多的認識,我就覺得你可以再多做一點功課。
最後一個就是我們買入的價格,因為現在房價實在是太高了,
所以我們除了看單價之外,永遠都要把總價的這個區間,放在心裡。
就是你會發現 現在有一種總價帶的房子 賣得特別快,例如說以雙北來說的話 可能1,500萬,
這種產品是一釋出 只要地點跟坪效不錯,可能很快就賣掉了。
那可能 當然 每個縣市有不同的甜蜜的總價帶,但是這個影響到我們 不管是要自住也好,
或是要買一個房子來收租也好,你都要想說你的那一手 這個總價,是不是也是一個他們會考量的區間。
那我覺得在看房子的時候啊,不管自住或投資,我書裡面有教,大家就是要幫這個房子列優缺點,
因為沒有房子真的是100分嘛所以我們就要去評估說,這個缺點是不是可以接受的,
或甚至是 我有沒有方式把這些缺點,把它變成優點。
考慮這個房子可能它 其實條件不錯,但是格局現在格得很奇怪,
那有沒有可能因為它格得很奇怪,所以沒有人要買,然後因為我看得懂,
我知道它其實是可以隔得很好的,只是它現況不好,所以我就用一個相對划算的價格,
因為沒有競爭者嘛,那屋主又認真想要賣,所以我就用一個划算的價格,把它買下來之後,
我幫它重新改造它的格局,它的裝潢的空間,那裝潢之後,其實我就幫這個房子增加價值了,
所以 我們從缺點怎麼樣把它轉換成優點,以及說他的優點是不是夠大,
讓那些缺點都覺得:啊!沒關係啦!我可以接受,因為他還有更大的優點,是瑕不掩瑜的。
這是我書裡面 有教大家可以做這些練習,隨著你在做這些練習,以及你開始看房子,
也開始做 書裡面教大家做的功課,你就會發現 大家就比較不會被 新聞媒體的風向帶著走。
因為我剛剛提到 我相信安老師一定也會同意,就是明確真的是一個力量,
當你被一團不知道是什麼的東西,可能是情緒 就是覺得,好恐懼或是好想要,
我覺得那個都沒有辦法幫助到我們 真正去完成,如果你把它當成是一個目標好了,沒有辦法幫助我們邁出那一步嘛。
那與其這樣的話,不如把我們的需求以及 包括我們剛剛說 要做這些試算,
你把它具體化之後 ,你再去做功課,你就會發現越來越篤定,不管你的決定是什麼都越來越篤定,
然後我們一樣 在生活裡面去往 開源 節流,跟理財這三個面向,看我們可以做哪些努力,我覺得就會比較踏實。
安:是!我是覺得 聽眾朋友應該都要 就好好的看老師的這本書,多讀。
然後 沒事有事就逛老師的粉絲專頁,因為我發現 老師的粉絲團的含金量都還蠻高的。
Ellie:對!我們有做頻道跟影片分享。
安:對!讓大家可以學習,你才不會被剛剛我們講的媒體 或是一些仲介的話 給影響。
好 今天謝謝老師跟我們分享《買房人生課 》的這本新書,這是幸福文化出的一本好書。
謝謝老師。
Ellie:謝謝。
by ilikeradio | 6 月 27, 2024 | 安老師的療癒時間
YOUTUBE:https://youtu.be/Qi1rrh1btAs
許多教成功學的老師都會強調一件事,要成功就要選擇做自己熱愛的工作,因為這才會讓你既開心的充滿動力前進,又能把事情做好。內在、外在都豐盛滿滿!
在走向這條成功的路上,我們常常會在遇到挑戰時,與自己的心魔打架,所以我們需要清除這些信念,那些會讓你覺得”我不值得”、”我做不到”、我要犧牲xx,才能做到ooo”的信念
轉化它們,並且去療癒自己的創傷,讓自己慢慢找回力量,與造物主有更緊密的連結,走上自己的神聖時機道路,找回靈魂使命。
Elias Kanakri老師曾經走過許多彎道,希望讓大家不必再經歷這些撞牆期,老師整理了三十幾頁的講議提供給大家,裡面有很多練習。在你經過課程的洗滌,好好的練習並挖掘自己後,將會成為一個嶄新的自己,更了解自己也更愛自己。也因此你能夠更好的服務他人,達成自我成就,做自己想做的事。
你準備好要深度挖掘自我,並活出自己的靈魂使命,更好的幫助你的個案了嗎?
在這深受許多資深希塔老師喜愛的課程中,Elias Kanakri老師會帶領找到自己的靈魂使命並找回自己的力量。
*7/2-7/4 Elias Kanakri老師將舉辦精彩的靈魂使命課程,報名請洽官方LINE@: 790kzfxl
*安老師七月份邀請兩位大師前來開兩門精彩課程:靈魂使命、身體之歌,報名請洽官方LINE@: 790kzfxl
*安老師的粉絲專頁:安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annslifecoaching?locale=zh_TW
*安老師的IG:annsfunlife
#安老師 #希塔療癒 #靈魂使命
by ilikeradio | 6 月 18, 2024 | 未分類
YOUTUBE影片連結 https://youtu.be/dOazv-WKtmA
在從事身心靈工作中,你曾有過自我懷疑的時候嗎?
在安老師的療癒時間第12集中,有幾位很棒的希塔老師(Maya老師、Nicole老師、Ora老師、樂樂老師),要來跟大家分享討論以下三個小主題:
1.如何設定自己的心態
2.怎麼跟造物主一起去工作、共創
3.要如何用豐盛快樂的方式來執行希塔療癒的教學
.
我們每個人可能會在人生不同時期接觸到希塔療癒的方法
有的人很年輕就是希塔的老師
有的人經過峰迴路轉,最後踏上了希塔的教學之路
我們看著別人的路程,可能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太慢了、還不夠厲害,或是羨慕別人的成就
這個很正常,但你一定要聽聽這幾位老師分享自己是如何跨過懷疑恐懼的心,去創造豐盛以及帶給別人豐盛的!
因為造物主給每個人的任務不同
所要經歷的、學習的養份也都不同
才有了這麼不一樣的旅程
如果你也是一位療癒者或是教導療癒的老師
不需要跟別人比較
覺得自己是不是功力還不夠,不太能開始教學
或是覺得自己要把整套學員才可以
或是覺得別人好厲害,用多少時間就達成什麼成果
唯一要做的就是把目光放回自己身上
看見自己所經歷所體驗的
那些才是你自己獨一無二可以帶給別人的經驗
你才會知道當有跟你類似經歷的學生出現了
你可以怎麼給他最好的幫助
唯一要做的就是專注在自己的豐盛上
以及你需要學什麼,才能給學生更多更好的幫助
專注在自己可以如何更好的協助他人
造物主就會帶著你去領取所需的資源
*安老師七月份邀請兩位大師前來開兩門精彩課程:靈魂使命、身體之歌,報名請洽官方LINE@: 790kzfxl
*安老師的粉絲專頁:安老師 https://www.facebook.com/annslifecoaching?locale=zh_TW
*安老師的IG:annsfunlife
by ilikeradio | 6 月 12, 2024 | 心悅幸福樂, 心悅幸福樂 Season2, 未分類
Youtube:https://youtu.be/tTGL9x7rDh4
博客來:https://www.books.com.tw/booksComment/getCommemt/0010987098
有沒有可能,
當有一天我們也成為超級有錢人了,
而超級有錢人的人生就開始永遠快樂、幸福、滿足,
就再也不需要為將來苦惱 要什麼都呼之欲出,
多麼輕鬆 如此愜意,
但大家覺得真的會這樣嗎?
而本書的主角是一位,只專注在經營事業的富豪,
生活中最重要的總是圍繞在事業上,
甚至共做了四年都沒有休假,
可想而知 富豪每天在事業和金錢的衡量需要完美的全力以赴。
小編以為這麼成功的富豪,
應該就是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最有力量、的有錢人了,
沒想到,他擁有好多錢,但是,他永遠都嫌自己的錢與財富還不夠,
當成為億萬富翁,確還覺得不夠,永遠都不夠,
還去想:馬斯克怎麼睡醒有一兆財富的
但富豪終於要好好休假,穿起他最昂貴的衣著帶著最高檔的行李箱,
來到了一間廟宇,整個路途的過程其實他還是在想一件事,到這裡,怎麼賺更多錢?
一切的一切都是,錢錢錢,
富豪忙碌到除了錢, 任何周圍的風景,
就連一朵美麗的花朵,都沒有多餘的感覺能留住他的視線。
而這本很有智慧的書,
光是富豪與憎侶一來一往的,就像行走的智慧禪,他們互動的字裡行間,
或許是一句話,就讓我想到,我們很多時候真的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看著富豪腦子裡面就是想著數字,錢錢錢,
憎侶說:生命裡無止盡的渴望沒有盡頭,那麼,就會有,無止盡的苦難。
跟著書中富豪對財富與物質的體現,僧侶隨之提點的智舉,
很棒的是看著,看著,也教會我辨識出自身情緒與決定對於未來的影響,
也告訴我們 若是理解到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
那麼 滿足是一個決定,那快樂就能由自己決定,
所以關鍵就在於選擇是我們的態度,歡迎收聽精彩的節目。
安: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安:今天跟大家來來好好的聊一聊,我們常常想要追求物質上的金錢,但是常常我們又聽到說,那追求了以後
到底可不可以幸福,會不會快樂,最近有看到一本非常很棒的書叫做:當富豪遇上僧侶,是遠流出版社出的一本非常好的書,你就會知道說應該可以先怎麼做,然後當你的物質、金錢到達的時候,你也會非常的幸福快樂,我們今天也請到這個書的主編簡伊玲。
伊玲:大家好,我是簡伊玲,當初怎麼會選這本書,其實我不懂德文,但是那個時候就是看到這個書名,你知道德文,就是跟英文有一些相似,然後就請德文的審書的人,也就是這本書的譯者,請她來看,然後她一看的時候 你知道嗎,我就跟他講,我說這種 富豪遇上僧侶的,不是很久很多了嗎,然後它裡面不是還有和尚嗎,因為國外的書 封面有畫和尚,台灣人應該也不喜歡和尚吧,結果後來審稿的朋友,她住德國,她老公也是德國人,然後,她看完以後就跟我說超好看的。
伊玲:她就說其實它裡面,提到很多可能我們都懂的,比如說:父子騎驢兒,然後在那邊,一直被被外人的說法更動,一直心意不定,她說像這些我們都聽過,但是他們會有不一樣的說法,然後她就說這一本,她看一看她老公就搶去看了,然後説,我本來以為這本書會很像,會跟某一本書很像,那種比較不一樣的調性,結果後來她老公說,這本更好看,她老公看了以後就說,這本超好看,而且一定要介紹給那種工作狂的人。
伊玲:其實,就是在還沒看到它翻譯出來的時候,我已經得到這些訊息,就等我看完的時候,你知道嗎,其實人都會對某些東西有偏見的,我也不例外,我一看到這樣的書的時候,第一個想泰國這不是常常談嗎,然後德國人 就是喜歡去泰國,然後歐洲人就喜歡去泰國,這有什麼好說的,
然後,又想到是佛教,我從小聽念經的還不夠嗎,我聽著,你知道台灣人最常聽到那些佛語,心靈的,但是我跟你講,看完這本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同一種道理,你由不一樣國家,或者不一樣的腦袋去詮釋的時候,就會不一樣,不管他是什麼宗教,什麼樣的旅遊地點 就是會不一樣,我看完的時候 真的很想大叫,這本書實在太好看了。
伊玲:第一個我就很想在,其實我很想在slogan上面,在書封跟大家講這本書,看完以後 絕對不要拿去賣,因為你一定會想,留下來 以後一定會再用的到它,我所知道的,有些推薦者他們說,他們已經看了不止一次兩次了,有人還看了三次,出版到現在不到兩個禮拜,但是已經有這樣子他們已經可以把當成他人生很重要的一本書籍,那它在德國也是被選,在商業內幕他們就把它選為思考人生的必讀好書。
伊玲:很多時候,大家會覺得經典必讀會讓人家壓力很大,這本書它的壓力一點都不大,你會覺得看的時候還覺得蠻好笑,因為看到不好被教訓的時候,會忍不住想說阿呆,但是你是不是也是那個阿呆,我們很可能會是那個阿呆,然後,我們是不是也跟他一樣愛抱怨,是 我們對於前世也一樣嚮往,這個富豪不見得就是指有錢人,其實是我們所有人的縮影,只是沒有像那個富豪那麼富豪了,就是如此。
安:因為你知道,也許我們從小有一些信念,或者是有一些觀念,然後把我們就是,框架在一個系統裡面就以為說我就是要這樣追求,我就是每天要像倉鼠一樣的,上班下班上班下班,都不知道說,原來我們心裡有一個利弊,我們應該要去轉換它,其實我覺得像書裡面就是,它是在講態度。
安:那可不可以分享到底,這本書在講什麼樣的態度,或是它的關鍵到底是什麼
伊玲:我覺得這個關鍵是出自於這個富豪,他並不是很快樂的人,沒有人會相信,有錢人誰會不快樂,可是他真的很不快樂,你知道,他擁有好多錢,但是 他永遠都嫌自己的錢還不夠,他整天在想馬斯克一定是很有錢,應該睡一覺起來就多了一兆,然後他整天想的就是,我這個公司都是靠我在撐,我的同事,我這些員工,你看我今天打拼起這樣的公司,我怎麼可以去放假。
但是這個富豪,他為什麼會離開公司,就是因為他的秘書跟他說,你四年沒有,已經那麼久沒休假了,你再做下去你就跟過勞死差不多了,結果他就想,好我去休假,說不定我去泰國還可以找到賺更多錢的那種方式,那個動力。
就覺得,有錢人的想法就是這個樣子,他永遠在想他要賺錢,結果沒想到,他去到泰國以後,他還穿西裝,最貴的西裝去,然後還跟公司說,每天都要跟我做報告,這樣才敢出去,然後就拎著三個豪華的行李箱,去到泰國以後,就覺得好奇怪,人生這麼累,怎麼這邊從迎接我的人開始,全部都在笑呵呵,有什麼好笑,人生那麼苦,
我就覺得富豪,真的很好笑,自己心裡不快樂,所以看別人都覺得 別人不應該快樂,可是又覺得很奇怪,這些人也不是穿高級的名牌衣,為什麼還可以笑得出來,他的世界裡面就是這個樣子,包括他在泰國,要找車子來接他,也想找賓士以上的,他不坐一般的豐田車。
然後就從這地方下去就這樣子,因為秘書跟他說,會幫你安排一個廟宇,他就自己穿著西裝去到廟宇,可以得到很好的款待,那我們中間就不講他怎麼被折騰,去到廟宇,真的是那段路也很好笑,那段路他去到以後,和尚根本不把他放在眼裡,他心裡就想,這裡有沒有接待櫃台,他找不到接待櫃台,以為入住五星級飯店,其實去到那裡以後,
竟然給他的房間,也不是五星級飯店,可想而知就是一張床,一雙拖鞋,去到那裡的時候,看到有一個僧侶根本沒穿拖鞋,就覺得腳踩在這石頭上,難道不痛。
這本書就是這個樣子,裡面會跟我們講一些人生的道理,但是你不覺得已經,已經沈浸在它道理裡面,一開始他看到這樣的人,他就說,你不痛,僧侶說 這個都是自己的選擇,痛或不痛是自己可以承受的,
所以就想到很多事情,光是一句話 就讓你想到,我們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光是一句話 就讓你想到,我們很多時候是我們自己的選擇我們就不要再哎,
選擇不穿鞋,腳踏在石頭上會不會痛,自己承受,會做這個承擔的選擇,一定是你可以吃下來,可以的才會去承擔,就不要抱怨了,它裡面很多這樣子的。
這個富豪其實他去那裡,他不知道,自己 要去過這樣清淡的生活,那大家其實很想知道,有錢人的腦子裡面到底在想什麼,這本書也是另外一個幽默版,
你可以知道,這個有錢人怎麼被這種生活整的很慘,但是到底是不是很慘,我們也看到他的收穫就是,因我們常常就會從表面上來看到說,應該我必須要很努力,然後賺很多錢,或是應該有什麼樣的生活,才會快樂其實是剛好是相反的,而且這個有錢人他,腦子裡面就是想著數字,
所以這整本書,其實他們兩個不是坐下來談人生道理,而是僧侶會帶著他走,然後,那個富豪有時候會覺得這個僧侶,為什麼有時候會停下來看一朵花,他覺得很急,他說人生那麼少時間,你看什麼花,趕快走,但是走要走去哪裡,其實你知道嗎,他急性子習慣了,他不知道停下來慢慢的品味生活,
然後那個時候他們兩個就走走聊聊停停,這樣子的節奏,整本書是這個樣子。
跟著他在泰國的森林裡,你會覺得很悠悠自在,他們談的話語 就像你的背景音,隨後你的心 也會在那邊走動,裡面有有一句話,富豪就問僧侶,說我覺得我擁有的還不夠,我沒有辦法感到滿足,你知道嗎。
那個僧侶就跟他說,滿足是一個決定,是你的決定,
你不可以把這個決定交到別人手上或是要依附在 其他外在的事物上,比如,要有一個什麼 我才會滿足,意思就是這樣僧侶就說那無關乎其他人,無關乎財產,更無關於天氣,不要遇到天氣不好,就覺得你不滿足,
然後沒有人 生來就是為了要讓你開心,讓你滿足,快樂只能由你自己決定,
無論你是百萬富翁,億萬富翁,還是乞丐,是都沒有差別的,關鍵在於你的態度,
這番話講的真的太好了,我們整天在抱怨,抱怨自己的不好,可是你有沒有想想,憑什麼不滿足,對你有哪一點,必須可以說出你的不滿足,其實是很多,是比較來的,可是事實上,你問自己,你要感謝你的身體今天好好的,長在你的身上,你的雙手雙腳,為什麼不滿足呢。
這個裡面有這樣的觀念 很好,有錢人他也想,他一直渴望有一個財富,但為什麼不滿足,因為他覺得他不夠有錢,他覺得他只是一個億萬富翁,這個天底下億萬富翁太多了,
富豪就跟那僧侶說,僧侶說 你給我一個數字,你告訴我你怎樣才會滿足,他說,我覺得我只要達到渴望的財富數字,我就會得到快樂這樣,僧侶就說 你知道嗎,這個是無止盡的渴望,無止盡的渴望就會有 無止盡的苦難,只會讓人想要得到越來越多,
但是當你得到的時候,又會感覺,結果不是預期的那般的美好,大家有沒有想過,以前可能會想過,剛入社會的時候會想我只要年收百萬的時候我就會是一個快樂的人,可是等到你年收百萬的時候,你真的快樂嗎,
或者你會說,只要住到知道住到某條路的豪宅,我就會快樂,可是住到那個房子的時候你快樂嗎,這個很重要,很值得我們在每個階段思考的問題
安:沒錯,因為就是,這本書有個是蠻好的部分,它是用平常的這種互動,用一些那種小小的小小的事情,剛剛我們談 快 慢這一件事情,如果你在想 人生總是要慢一點,然後想著 人生慢一點要做什麼,想法就不一樣。
伊玲:對,這個富豪也很有趣,我覺得有些人應該,有時候會遇到情緒失控,就會覺得是別人讓你失控的,所以書裡面也提到,其實所有的事情,都會讓人情緒波動的,
但是,我們不要把它那個當成是生氣或者是抓狂,別把它想成是負面的情緒,試著去理解它 接受它順應它,在這種情況下就,不會再哀嘆了,比如有些人情緒起伏很大,可能因為合約的談判要失敗了,
所以如果可以知道,我們的心情會這樣轉變的話,就不會再去哀嘆,糟糕,談判要出問題了,而是你會想好,我知道 談判會出問題,我知道 等一下會沮喪,我知道這次自己要失敗了,就這樣子,自己要失敗了,我懂了 就是這樣子,就到這裡就好了,其實這個是很難的,
但是,書裡面提到這些人生的課題,不斷的要練習,我們常常都想要跟人家爭第一,常常不想當第二,那,很多人都只想要成功,不想要失敗,對不對,
但是這個僧侶就會跟我們講,其實我們都想要,有最好的一個成就,但是,要想看看,什麼叫成功,你知道嗎,其實每一枚硬幣都有兩面,如果一枚硬幣 它少了一面,它就不是硬幣了,對不對,這個就像我們的成功,自然也包含了失敗,原則上,成功也是一種失敗,否則就不會成功的,就是一個人成功,在另外一方面可能也失去什麼,只是還沒看到,也許是失敗的那一面,
安:好的,我們的主編,非常的好跟我們講,就是分享這一段,
就是我們常在講的,我承認,我願意接受,因為一般我們講說,你就要擁抱痛苦,你就是要穿越過,怎麼越過啊,
剛才的部分,要怎麼越過這本書及主編跟我們分享的這一段,就很簡單,就是 只要對自己講,我願意接受之類的,我承認什麼之類的這樣的一個簡單的説詞,或是一個步伐,
其實就是,自然的擁抱這個痛苦,或是擁抱真正的自己的初心。
伊玲:對,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態度,這樣子,真的這個是,
因為,人不可能每天都不會遇到,沮喪或者是低潮,不可能 那當我們遇到的時候,其實可以想想,僧侶說的話,我覺得我們現在活在這世界上,有很多人也想要去掌控,因為會想要說,要更好的結果,就會想要更完美,更可以在自己的預料之中,所以很多事都會想要去掌控它,順你的意,
所以這個時候,富豪也問了僧侶,那僧侶怎麼回答,他說世事難料,生活中的每一刻 都有兩種可能,哪兩種可能,這完全取決於你的觀點,一定有人會想,這怎麼會取決於我的觀點,一定是別人造成的,對不對,那僧侶就說 比如參加500公尺賽跑,最後得到第二名,
你會怎麼想,小安老師 會怎麼想,為什麼,為什麼只得第二名,富豪也是這樣想,其實他這裡,他說好吧,我也想要自己得第二名,會很不甘心、很生氣,因為我沒有拿到第一名,然後僧侶就問他,那對你而言,這同時是失敗也是勝利,所以在人生的每一刻 總是有兩個面相,
這是為什麼,這個富豪就說了,那如果有兩個面相,那我就乾脆得第一名就好了,我只要獲得勝利,我就不會有失敗的那個面相,不是嗎,結果這個,
僧侶說接下來這句話 相當值得深思的,他說你認為是勝利,但是所有在你身後的那些、第二第三、第四名的人來說卻是失敗,所以你覺得你是失敗或勝利呢。
其實每一個人看的面向是不一樣的,所以重要的不是事件的本身,而是從不同的人,從不同的角度怎麼看待它,今天 你如果是第三名的人,你覺得很怨嗎,要想想,後面有第四名的,第四名如何怎麼看待,所以每一個角度,每一個位置的人,應該可以想想,今天你的位置是在哪裡,要如何珍惜,要喜愛,要接受所得到的成果,這樣才會快樂。
安:主編跟我們講的,這把書裡很多精彩都分享給我們,還有好多,好多,當然裡面還有更多,更多,書中簡單的,互動模式,其實會學到更多,今天謝謝主編跟我們分享,遠流出版社的,當富豪遇上僧侶,謝謝。
伊玲: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