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 145 心的煉金術

心悅幸福樂 145 心的煉金術

來自揚升上師的祈禱文、真言、肯定語句、觀想練習……
帶你深入心的探索與修煉,喚醒內在愛的本質與潛能。


  這是一個來自新世紀的傳承,由美國知名的傳訊者,傳遞揚升上師們的教導與訊息,帶領人們深入「愛」的本質,進入人類存在最珍貴、但也最被誤解的核心之處——心。當愛是慈悲和滋養的,它就是有力量的、充滿動能,也是務實的。心是靈性成長的催化劑。柔軟而強健的心,會為你生活所有的關係帶來更深的意涵。越激烈的愛的課題,是向更高的愛以及愛的更崇高的方式敞開。這本書是靈性的智慧,為你展開個人「心」的旅程。

 「心的視角」基礎練習:
  1.創造你自己連結心的方式
  2.練習將注意力專注於你的心
  3.找一段簡單的祈禱文、肯定語句或真言,幫助你連結你的心和神的心,讓它成為你每日靈修的一部分。

 
本輯訪談
 

安:親愛的朋友,很高興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今天要介紹一本雖然小小的,但內容非常深厚的一本書,由新星球出版社所出版的。

「心的鍊金術-愛的教導之書」



市面上很多在教人家「愛」,但都只是很淺的帶過,這本書卻是教我們從內在深處鍛練!

今天也很開心的邀請到新星球總編-主編。


主編:哈囉!大家好!


安:你們當初為什麼會選擇這本書出版?


主編:這本書的出版蠻機緣巧合的。
我去年去美國時,順道去了一家靈性機構,算是一個靈性社群。

這個社群叫「頂峰燈塔」,在蒙大拿州。
在美國各地的靈性書店裡,都有成列他們的書,他們出了很多的書。
在之前,我並不是很了解,到那之後,我才發覺他們書的品質、教導和能量是非常純淨的。

他們問我,有沒有可能出成中文版?

我覺得在台灣很多身心靈的教導、方法裡,都是在「學一個方法」!
可是在這個派系裡,著重在「心」。


他們覺得其他都是方法,但「心」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當初推薦這一小本書時,我覺得很震憾。
這麼一小本書,感覺好像一顆鑽石!綻放著光彩!

所以我就決定出版並介紹給台灣的讀者。


安:我看到書裡面,心的密室圖形時,有被嚇到!
心想,你們怎麼會暗藏了一個寶鑽在這裡!


主編:這本書很奇妙。
新星球之前有出過一些「心的書籍」,像巴觀說的「愛、接納自己」。

由於他們這個教導在1950年左右就成立了自己的系統,全世界各地都加入他們的學習,所以他們有一套系統跟方法。

他們的方法有點類似mantra,就是中文說的「箴言」,你要用唸頌的,透過音的頻率,去改變心的振動。不管是療癒,還是讓你的心跟更高的神、宇宙力量連結。

這本書也有很多mantra可以唸,只要唸,它的頻率就可以改變你。

第二個方法是,他們會做一些冥想,神秘士說:「每個靈魂生到地球的心中,都有三聖火焰」;三捲神聖的火焰。

第一道火焰:神聖的愛
第二道火焰:神聖的智慧;金黃色的光
第三道火焰:神聖的力量;藍色的光(大天使麥可的光)


每個人心中都有小小的三聖火焰,你還沒有點燃之前,這個火焰早就在你的靈魂心裡。
當我們回到內在時,我們的內在其實就是宇宙次元的入口。

神秘學都說:一切都要回到你的心。


這本書循序漸進,前面教你如何連結你的心,到療癒你的心,提升你的心,再到與跟更高的源頭連結,最後還是告訴我們,如何保護和強健我們的心。

一步一步,從最簡單的認識它,到發現它有悲傷之處、心痛之處;開始療癒它之後,讓它保持在一個完整的頻率狀態,並如何守護、強化它?


安:其實這本書是有一個漸緩式的,從你要怎麼去鍛練你內在的愛展開,到最後一章最神奇的是,他有一些步驟和方法,而不是像市面上一般講概念、理論。

可以請主編麗分別來跟我們講:打開你的心、強化你的心…等等,這幾個步驟裡的重點嗎?


主編:
打開你的心:它裡面有一個新的視角,用一個新的眼光和角度。
我覺得這本書對入門者很有幫助,因為他有循序漸近的方法,但對於本身有在靈修的人更有幫助,因為他沒有說一些很難的名詞,但有很多方法。

他說:如果你已經是一個靈修的人,你要怎樣重新用心去看待一件事情?

如果,我們對一件事很憤怒,一直處於一個小我的狀態,他就提到一個聖方濟的故事…

聖方濟是一個家世背景非常好的人,他心懷慈善,不斷的救濟窮人,當時他們的社會有麻瘋病,聖方濟也很害怕…

他心想,我怎麼可能帶著慈悲心又帶著恐懼去接觸這些人?

有一天他在街上騎馬,突然一個麻瘋病患來了…

平常他都叫他的僕人佈施,後來他本能的調頭就走,結果他想想…
「不對啊…如果我真的是愛他們的,我怎麼可能會害怕這些病侵襲我?」

當下,他就改變他的心,下了馬並佈施給這些人。

最後,他去跟麻瘋病患擁抱。


其實我們在靈修的過程中,都會有卡住的時候,就是我知道,但我又做不到…


安:對,就像書中說的,要去愛討厭的人…之類的,好像修持是一回事,但回去就破功了!


主編:對,所以書裡就有建議,如何從情緒、頭腦中的雜念中,回到心?
回到心之後,如何用新的視角去重新看待這件事。

如果你是回到心,回到有愛的人,你會怎麼做?

用心,重新做一個選擇。


安:在每一個章節最後,都會有一個用新的視角的小小練習,或是小提示,讓你可以看看,你現在這個視角是原來的框架?還是已經360度的旋轉了?


主編:前面的第一個練習就說:你早上就可以開始做一個心的儀式,每天早上花一點點時間專注在你的心,讓自己成為一個新的轉化者、愛的轉化者。

這本身也是書名的意思,「鍊金術」這件事。


安:聖哲曼上師說的,把基礎的金練成黃金!
把我們靈性平常很簡單的概念,透過新的視角,轉化成愛的能量


主編:對。其實我們所有的生命都是一個鍊金的過程。
我們會經歷很多粗鈍的東西,比如:情緒、想法、身體病痛…
其實這些都是我們靈魂在鍊金的元素,沒有經過這些,就沒有辦法達到純淨,內心最深的目標。

第二段在講:如何強化你的心?
當你認識你的心後,要不斷的與它連結。

其實我們生活一直有挑戰,只是我們以前可能都忽略,沒有看到它。

當你跟心連結,你會發現這些挑戰都是幫助你與你的心更強壯,讓你知道怎麼樣用愛的角度去面對。

也就是,你會有很多的課題,但你會選擇用愛的角度去看,你的心就會因此越來越強化。
強化的過程包括:如何療癒自己?如何滋養自己?


在療癒你的心部分:你開始有慈悲及同理心。
這部分特別推薦給大家的是,聖哲曼上師的紫色火焰。
這個紫色火焰是非常強而有力的光,它可以淨化我們的心。

我們剛提到鍊金術,這個概念其實是,把事物開始轉化為另一個形式,轉化過去後,就不會再變回來了!
應該可以算是一個化學變化。


安: 有時候還沒有接觸,或還不靈性的人,他們會懷疑真的能透過內在紫色的光化解嗎?
妳教導這麼多年來,妳的心得是什麼呢?


主編:我自己本身就是學光的。


安:真的只要想想紫色的光就會有效嗎?


主編:不同的光都有不同的振動頻率,有的振動頻率是讓你理性。
比如:頭腦!常有很多妄念、妄想、無法放下和糾結,某些光的頻率就能調節頭腦

粉紅色,通常是愛的頻率,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啊!女生都喜歡粉紅色!
粉紅色的頻率的確可以滋養我們自己。

紫色火焰在靈性層面是激勵、慈悲、寬恕,並且可以放下我們過去舊有的業力,是一個非常強而有力的火焰。

在這個教導裡面也說,它是21世紀最重要的工具,因為它可以轉化我們的過去,想要放下的過去,成為一個自由的人,重新為未來做選擇。

當你有了選擇權後,你就能創造你的人生。


安:在這個章節有提到,你會臣服宇宙!臣服於更高的愛。


主編:它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是「肯定語句」。
紫色火焰有兩個肯定句,大家有時候可以唸一下,把你不想要的東西全用紫色火焰燒掉。
把過去負面的業力全部燒掉,它同時可以療癒並獲得新的轉化。

肯定語:
我是(大我)紫色火焰的存有,我是神所樂見的聖潔

我們練習的時候就不斷的唸,可能約15分鐘,我當時唸英文的,後來我發現我在冒汗。
我在生活中也有用裡面的肯定句,比如有一些想法,或有一些放不掉的執著,在使用肯定句後,很快就可以放掉了


安:我有看到在最後的章節有很多肯定句,冥想…都非常的好用。

主編:當我們心智軟弱時,不斷的向神祈禱(這裡指的可以是宇宙的造物主,或源頭、內心),向內心源頭不斷的祈禱,請祂給你力量,就能與祂連結上。
連結後,祂會不斷的療癒我們並改變頻率振動。

當內在溶解後,那個愛就會自然而然的流出來。
它不儘儘是能量的狀態,它同時也是一種行動。

我們常常會說:我好愛他!可是我說不出口…;我好愛他!可是我做不出來…
這是你的內在還沒有經過轉化或療癒。

所以透過這些上師、天使或是頻率能量的療癒後,我們可能不知道內在是什麼東西糾結住,可是當這些東西融化後,我自然可以說得出來,做得出來。


安:那這部分還有什麼章節重點是可以分享的?


主編:最後有一個章節是:守護你的心。
我們常會覺得有很多東西在侵襲我們,我們雖然很努力守護我們的心,但難免會被集體潛意識打倒。

其他人的情緒、憤怒、要求…

他說,這其實是鞏固我們心的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難免會受到外面的侵襲…
所以他說,守護你的心是很重要的。

因為你身邊的人有他們自己的功課要做,所以他有另一個冥想是肯定語句,告訴我們怎麼創造一個白色的光管道,把自己罩在一個白色光柱的光流裡,在這個光管道裡,就會得到保護。

他裡面也說,我開始可以召喚神、上師,協助我,讓我的聖殿不適合的能量,通通被消除,保護我在裡面不受任何干擾。

奉自由之名,直到我與這個紫色火焰合而為一。

比如:無論我在什麼時刻下,我都會受到保護不被外在侵擾,但我也是充滿愛的。
當你充滿愛、有智慧去做一些事時,如果有些人想跟你情緒勒索,這時候,你就不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和事情所干擾,你可以很穩定的在自己的中心,你就會知道該如何做。

當別人要你做什麼時,你也要拿出自己的主權,不讓別人依賴你,也讓他拿回自己的力量,你會有比較清晰的做法。


安:好!我們剩下最後一點點時間,可不可以跟大家總結一下?


主編:我很高興這本書出版。
因為他是個回到心很有效率的方法。

現在靈性界有很多的方法,但回到心的方法並不多。
這本書在我編輯過程中,它有一個高頻純淨的能量,也是很簡單的方法,他裡面告訴大家:
如何開始練習敞開你的心?
增加你愛的能力?
在心敞開後,如何讓他保持在你的中心,讓你的愛可以持續流動,並強化你的心?


最後你會發現,我們很多時候的冷漠和僵硬,都是我們需要療癒的部分。

他裡面有說:當你療癒你的心後,你就能更敞開,並與更高的愛連結。

這個更高的愛包括:神性的愛。

他裡面運用一些箴言、肯定語、禱告,它可以化解我們心中這些與神性愛斷離的部分,透過療癒,我們可以跟更高的愛連結,找回更大的力量!

將我們的愛,透過話語、行動散播出去。


它是一本小書,可是可以好好的反覆去看,裡面有很多很珍貴的智慧。


安:我覺得可以把它當案頭書來看,每天翻一頁,每天跟著走,會是一個蠻棒的體驗
心的鍊金術-新星球出版的好書!

謝謝!


主編:謝謝!




總結:
1.書中的「箴言」,透過唸頌的音頻,可以改變心的振動。可以療癒,讓你的心與更高的神、宇宙力量連結。

2.每個靈魂生到地球的心中,都有三聖火焰:
第一道火焰:神聖的愛
第二道火焰:神聖的智慧;金黃色的光
第三道火焰:神聖的力量;藍色的光(大天使麥可的光)

3.我們的內在其實就是宇宙次元的入口

4.打開你的心:它裡面有一個新的視角,用一個新的眼光和角度。
   強化你的心:當你認識你的心後,要不斷的與它連結。如何療癒自己?如何滋養自己?
   療癒你的心:你開始有慈悲及同理心。使用紫色火焰是非常強而有力的光,它可以淨化我們的心。


5.粉紅色,通常是愛的頻率,可以滋養我們自己。
 紫色火焰在靈性層面是激勵、慈悲、寬恕,可以放下過去舊有的業力。

6.肯定語:
我是(大我)紫色火焰的存有,我是神所樂見的聖潔

7.當你療癒你的心後,你就能更敞開,並與更高的愛連結。

心悅幸福樂 144 高敏感是種天賦

心悅幸福樂 144 高敏感是種天賦

收聽節目的同時,你也可以來一份>>>高敏感度自我檢測<<<
 


為什麼常覺得自己事情做不好、在人前丟臉?
大家都說我太敏感、玻璃心、想太多!這是我的問題嗎?
 
丹麥心理治療師教你,用19 個方法面對自己、向外溝通,
你就是你,勇敢享受與眾不同的天生才能!
 
你是否常有下列這樣的心情↓↓↓
*不愛給人添麻煩
*曾為他人眼中的小事深受打擊
*只要周邊發生衝突就想躲起來
*容易有罪惡感
*面對大量資訊時,特別容易焦慮
*討厭到人多的地方
*覺得自己做不好事情
 
敏感,不一定只會為你帶來限制,也能為你開啟新的可能。

 
本輯文字專訪

安:
親愛的朋友,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高敏感是種天賦」,我們邀請到海苔熊,來空中幫我分享

海:
哈嘍,聽眾朋友大家好

安:
我發現很多人在你的粉絲團留言這本書的時候好多人去做這個高敏問卷耶

海:
這真的是嚇死寶寶了,這個貼文是這樣。因為出版社之前就寄本書叫做高敏感是種天賦,我發現裡面有很多問卷,就做成電子版,沒想到大家對問卷還蠻有興趣的

安:
觀察大家回應的狀況是如何呢?

海:
提出高敏感理論其實並不是本書作者,原始大概只有20%的人是高敏感的人,這本書就開始用層度的概念來區分,你可能是超級高敏感,或中等高敏感,後來就開始改用量表的方式來測量
 
安:
本書是不是要鼓勵大家思考,其實高敏感並非缺點,而是天賦

海:
也不是要鼓勵啦,就是說那既然你已經有了高敏感的特質話,就把它思考成天賦吧

安:
高敏感的朋友,有時候會成立一些粉絲團說自己對於某些地方特別有天賦那你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喔

海:
高敏感有好處就是他對很多事情都看得很仔細,但也有缺點譬如說他可能跟人相處就會容易覺得累/讓人覺得龜毛/小地方也在意。

安:
就我的某些朋友來說,就是屬於高敏感的人,是否要建議他們把刺收起來呢

海:
天性如果是這樣的朋友,要收起自己的刺其實很不容意,這個問卷做出來,你會發現人有兩種毛,一種是知覺上的毛,我可以分辨春夏秋冬;一種是人際上的,有些人可能會覺的龜毛

安:
如果有人他在做決定上需要想一整天,這類屬於高敏感嗎?

海:
可能是可能不是,這本書有趣的一點就是他雖然有問卷跟量表,但是他提供了一個想法

「高敏感只是一個名詞,每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樣子」

也就是說他可能是高敏感或高敏感很難下決定的朋友,或者高敏感伴隨拖延症或完美主義者,真的每個人狀況都不一樣。

 

安:
與不同敏感度者互相交往要注重什麼呢?

海:
有一個粉絲留言很好笑的他自己敏感程度是一百一十四分但是他的伴侶分數是負的,顯示比較不敏感,他就覺得天哪我要怎麼跟他相處,這分明是命運的鎖鏈,兩個很龜毛的人在一起相處那不一定是不好或者兩個人很不敏感的人在一起相處那也不一定是不好

好不好的關鍵,在於假設當初你們兩個這麼不像,那為什麼你後來會想要在一起…

其實我們是會被互補的人所吸引的,舉例來說,剛才高敏感的朋友,可能就是被他比較不低敏感的伴侶吸引,因為他做事比較需要少的時間去思考

安:
所以還是要看大家的包容力跟忍耐度,伴侶的相處不能全用高敏感的問題來區分嘍

海:
是的,有些相處好的伴侶就會把問題分類,譬如交給A伴侶來處理些比較在行的事情;反之亦然

安:
所以神經間隙敏感的人有時後有好處對不對?想更多或更美好?

海:
另外推薦一本書,叫不被負面情緒綁架,我們要要練習去接納那些情緒的出現,譬如生氣難過,不要急著否認他;要如何變的有感的人呢?就是透過這些簡易的練習去逐步貼近。

鈍感力,譬如深呼吸看事情慢慢出現

如果你是高敏感的人,那你只需要做好兩件事,

※第一件事情接受你就是高敏感的人

很多高敏感人會覺得自己有問題或是自己有錯,人生痛苦大部分來自於覺得自己不好或是自己的錯,如果把覺得「自己不好」或是「自己的錯」這件事情先排除掉,那麼人生的痛苦就少了一大半


※第二件事情,優先去處理你的人際關係

另外一個痛苦是來自於跟別人相處,你可能會覺得別人很難相處或是格格不入,真正要做的事情就是去處理你跟別人的人際關係而非變得不敏感


安:

這難道不是因為原生家庭所造就的結果嗎?

 

海:

小時候因為父母規定東規定西,才造成自己的觸角被限制住在哪裡

 

譬如你自己平常爸媽在吵架都會遷怒到自己身上,所以就習慣會先逃避…

但是還有一類的人,他天生就是比較敏感,這就並非是原生家庭所造就的

 

安:

但是我發現有通靈體質的朋友,因為習慣在自己空間,但是又想把觸角延伸到外面,因此想象力才特別豐富

 

海:

因爲高敏感的人一百種人樣子,我覺得要改善自己原生家庭真的有點困難,不如調整自己的生活方法,譬如對旅館床位敏感,就由自己來決定住哪,那這樣就容易找到好睡的旅館

 

假設你一直覺得別人都不太能懂你的話,如果你不講的話別人也不太清楚。

 

安:

像我有一個朋友,腦中已經想過了,結論也想好了,最後脫出口說出他的結論,就不知到他的中間到底思考了什麼….
 

海:

哈哈,這本書很棒他是一本關於外星人如何跟地球人相處的指南,麻瓜跟魔法書相處指南
 

1.高敏感低敏感各有好壞沒有什麼優劣之分

2.如果你是高敏,千萬不要責備自己

3.適時說出自己的想法,週遭朋友才可以理解你

心悅幸福樂 143 奧修覺知的力量

心悅幸福樂 143 奧修覺知的力量

到底什麼是真道德,什麼是假道德

如何自然而然地擁有道德,
找到自己內在的光,擺脫生命挫折與困境的牢籠?!

收聽本輯前,請你先思考:
1. 什麼是真正的道德
2. 覺知對於道德有什麼幫助
3. 內在經驗的體悟,對於覺知有什麼幫助呢?
4. 如何訓練自己變成旁觀自己的旁觀者
5. 到底什麼是真正的覺知?

安:今天跟大家介紹由麥田文化出版書名是奧修覺知的力量,蛻變生命的金鑰,很開心邀請主編秀美,跟聽眾朋友打聲招呼!

美:各位聽眾朋友主持人早安,我是麥田出版社編輯秀美

安:跟大家談談本書在談什麼?

美:大家看書名有點長重點在副書名洞察道德、不道德、非道德了解什麼是真正對與錯,書名雖長確出現三次「道德」是本書主題之一。

大家聽到道德這兩字腦中浮現什麼?一般道德兩字給人印象是謙恭有禮、行事舉止符合社會規範值得學習典範,這是傳統教育下的觀念,現在年輕朋友看到道德兩字覺得無奈,但奧修談道德是不一樣的,奧修認為道德是在覺知前提之下道德才符合人性真正道德,如果是社會教育我們要去服從或遵守規範,奧修認為是一種制約不是真正的道德,這題目可能引起民眾心裡不舒服有點顛覆目前世界檯面上的行為,奧修觀念不是因為反對而反對,藉由議題藉由大眾碰到的習慣習性,其實在指引我們方向洞察事情研究真相,真相是內在符合本性會幫助自己並不是為反對而反對,本書英文書名是道德、不道德非道德什麼是對與錯,在中文裡面希望再把深一層核心精神拿出來才會定義成覺知的力量,覺知的力量在奧修教導是蛻變生命的金鑰,金鑰蛻變生命很重要一把鑰匙就是覺知。

接著介紹奧修特別談到「你認為所有社會上教育規範都是屬於不道德」,什麼才是真正道德?「伴隨著覺知而來的行為絕對是道德的」,意思是學校社會父母或長輩教育是從行為去導正,會說這件事不該這樣做那件事不能這樣做,奧修認為這些都是限制與制約這非常微妙,如果我們接受制約不是順著本性會產生壓抑,壓抑淺藏在潛意識裡日久累積會變得不愉快、嚴肅,宗教教導很多法則要遵循但奧修觀點只要有覺知有意識在做事情時其實不會去犯重大錯誤。

門徒問:如果沒覺知而去竊盜,不用別人教導只要覺知就不會去做竊盜這件事?

奧修回答這是必然的,覺知之後伴隨而來的行為不可能去做負面的事,覺知是內在的一道光負面的事情是黑暗沒有光的內在有光亮黑暗就不見,怎會去做貪婪跟傷害別人的事這是奧修經驗,在我個人認知裡,覺知這件事雖簡單但要徹底去實踐是難度有點高,從出生到現在已習慣腦袋先思考。

奧修常舉例如果走在路上遇到一條蛇第一反應是跳開,不會由腦袋想這是一條蛇要跳開而是當下馬上跳開這是自然本性反應,奧修認為覺知是每天讓自己靜心下來每件事都能覺知時,行為待人處事及工作態度都帶著覺知來做時當下回應動作是不會錯的,不用用腦袋判斷什麼是對與錯,本書題目雖是講道德其實是在講覺知這件事,覺知在奧修所有書籍裡都會提到,覺知是最根本要走內在修行這條路的讀者覺知這件事是不能避免,每天靜下來給自己一段時間慢慢累積後就能達到覺知的狀態。

 

安:一般人認為要更大覺知,為了生存出現貪念及環境競爭,行為是道理道德就被框架困住,怎麼有辦法讓自己有更大覺知?


美:讀奧修心得是從自己每天小事情開始

覺知靜坐也是練習覺知方式,覺知是腦袋不要一直轉有片刻是靜止的

據奧修說法這樣吃飯動作會變得非常優雅無意識吃東西就變得狼吞虎嚥,但看著自己動作時動作會自動慢下來,從夾菜到送入口及菜本身味道,試著一秒鐘也是覺知的累積這是練習,久而久之做事情時自己就跳脫出來看自己在做什麼,久而久之幫助內在力量變強大,覺知活在當下不是什麼事都不做,指的是在所有行為中意識到要看著自己此刻在做什麼時那一刻就是覺知,忘記了沒關係忘記是因為制約累積太久,很多時候面對工作競爭面對專案可賺進大把鈔票時一定會被吸引,但這時順著自己內在去做決定是否參與,抓到一個核心簡單要領是follow內在,做任何事情照著內心想法走不管結果如何都是經驗,follow內在就沒遺憾不會遷怒別人,所有種種在奧修講的所有覺知及意識到自己在做的事情,越多的意識到越不可能做錯,奧修認為這比較符合本性最後不會變成很容易憤怒、激怒、忌妒別人的人。


安:覺知這字眼是一個觀照或觀察,當觀察越深入越廣,自然內在覺知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而不會給道德與不道德限制住才能活出生命品質


美:隨時隨地意識自己觀察自己,我們很習慣觀察別人觀察外面世界,有句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訓練自己變成旁觀自己的旁觀者這就是觀照覺知或意識自己,覺知就是看著自己,不管是看著自己的行為或說話,看著自己的內在。

安: 今天非常感謝秀美與我們分享奧修的這本新書:「覺知的力量,蛻變生命的金鑰」,麥田出版,謝謝你

美:謝謝,拜拜

重點:

1.  道德是在覺知前提之下道德才符合人性真正道德
2.  覺知的力量是蛻變生命的金鑰,金鑰蛻變生命很重要一把鑰匙就是覺知
3.  什麼是真正道德?「伴隨著覺知而來的行為絕對是道德的」
4.  follow內在,做任何事情照著內心想法走不管結果如何都是經驗
5.  有句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訓練自己變成旁觀自己的旁觀者
6.  覺知就是看著自己,不管是看著自己的行為或說話,看著自己的內在

心悅幸福樂 142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36則讓你有態度、不委曲,深諳世故卻不世故的世道智慧

心悅幸福樂 142 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36則讓你有態度、不委曲,深諳世故卻不世故的世道智慧

——生活就是不操這心,就得操那心的愛恨糾葛。遇上了一個捨不得讓你受苦的男人,如果他沒能力怎麼辦?如果他落魄了怎麼辦?如果不做好面對真實生活的準備,突然遇上了世界的殘忍,你怎麼辦?

——很多時候,我們所謂的犧牲,都是一種多餘的付出,往往會成為雙方的情感重負。

——先己後人。也許聽起來很冰冷,但它會幫我們和這個世界好好地相處。

她提醒大家,越是善良的人,待人底限要越高。散發出鋒芒的人,才能兼顧人情與智慧,真正活得自在!

重點整理:
 當好人借錢給人時要談清楚還錢方法
 可以當好人但不能當爛好人
 借錢重點關鍵點在”能力範圍內”
 我很喜歡書中提到的”我們都是一直當善良的人,可是我們忘記不要當鄉愿的人”
 網路言論威力很可怕,因留言的人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話是否會傷害當事人
 所以東西在做選擇時有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不是百分之百付出對方就會感激你,要想通這點才知道你的善良是對的
 
 

 

安:親愛的聽眾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跟大家介紹”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這本書,線上請到的是采實文化的文惠來跟我們分享。

文:一心好我是文惠,今天要分享的是”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

安:為什麼會選這本書來上市?

文:善良的人一直在吃虧,看到書名就想如何保護這些善良的人。

安:不是善良的人要出頭天了,原來還是要有點鋒芒才不會受傷。

文:我們是善良的人無法變壞人,怎樣變成聰明善良的人?

安:講一下書裡面再講什麼,為什麼需要一點鋒芒?

文:本書作者慕顏歌 是一位心理醫生,常遇到人把心裏問題說出來,發現這些人都太善良了,因此心裡都受挫,像工作、感情、家庭、個人等問題,例如個人問題,現在在排隊買東西,突然出現一位歐哩喪插隊,你會制止這行為嗎?一心會制止嗎?

安:還是讓他排

文:如果是老人家制止他,旁邊的人會一直看但你並沒有做錯,書裡有很多很小個人事情,如果朋友有急難跟你借錢,不借好像有損朋友感情但借了又怕不還錢,越善良的人越會遇到這種朋友。

安:對耶!好像容易欺負、好溝通樣子

文:就是不會拒絕人家善良的人,會詢問要借多少?但書裡作者說你的善良要有點鋒芒,不能馬上答應可以說要回去跟家人討論一下,如真的要借錢給人,要認定自己能力範圍並討論怎麼還錢,還錢方法是大部分善良的人沒想到要先說清楚,如借三千塊也好,借了以後有還就還,沒還就當沒了,這樣會導致下次再借錢的機會,借錢給人有一個原哲”不能影響自己生活”這很重要。

安:本書有一個忠告,可以當好人但不能當爛好人

文:對!不要當爛好人,有個姊姊薪水只有五千塊妹妹來跟他借五萬塊要買車,姊姊跟朋友借錢給妹妹買車,自己每天吃泡麵花了三年時間終於把錢還完,這時妹妹跟他說,我要買房子你可以借我五百萬嗎?
但這次姊姊不借,妹妹很生氣好不容易要買房子你卻不幫我,變成讓妹妹覺得”我要什麼你都應該給我”,如果一開始就說我沒能力借你五萬塊,我得去跟朋友借,我可以借看看那你什麼時候還?妹妹從來沒還錢還繼續借,讓妹妹知道這五萬塊不是憑空而來,而是我都吃泡麵在還錢,這樣妹妹才知道借錢買房子為什麼不答應,要更聰明一點。

安:比較現實面部分,如果是父母開口要你借給兄弟姊妹裡經濟比較不好的,這時我不能不孝又無法談怎麼還錢,這方面很難?

文:關鍵點在”能力範圍內”,去貸款借錢就不是能力範圍內,小時候都教導我們要”孔融讓梨”從小就一直把梨給哥哥吃,這也是一種變向,長大後並沒有覺得弟弟很尊敬他,梨子還是哥哥吃,從小到大都被父母教導當善良小孩,可是從小到大都沒吃到梨子,都得到讚美要更有智慧去面對它,例如工作上常會有一種同事”便利貼女孩”幫忙列印買咖啡,書上有個例子有個女生常受人差遣有天人不舒服就不做了,這時大家卻覺得變正職是不能幫忙買咖啡嗎,有天被主管叫去做私人事情,去車上拿完東西後遇到更大的主管,卻不敢說是主管叫他做私人的事情,卻讓大主管覺得上班都在翹班,因此被開除,我們都是善良的人有需要幫忙就幫,舉手之勞不到五分鐘時間但這種事情不會只有一次,而且不是只有一個人會這樣差遣你

安:這樣是好心沒好報的意思囉?

文:好心真的沒遇到好報所以一定要看這本書,不然善良的人怎麼紓解,吃虧沒佔到便宜,書裡還提到有同事不會做PowerPoint簡報檔都叫你做,結果他升官,加班是你在幫他加,小毛病不提出來變成大毛病有可能發生在你身上,我很喜歡書中提到的”我們都是一直當善良的人,可是我們忘記不要當鄉愿的人”,記得不要當鄉愿的人在做事情時就有個基準判斷,私人事情不關我的事,如會影響到公司事情就要提出來,不要覺得我是善良得人不應該講。

安:這本書有個很重要概念,你可以當好人但要當聰明的好人,不是笨笨的那一款

文:對!不要當笨笨的那一款,會被得寸進尺

安:但一般人會認為我這樣是不是假善良?

文:那就是最高端善良的人,做到讓人看不出來是假的,偽善!

安:這本書總共有36個案例,成熟人格的善良法則,例如練習醜話說在前面。

文:像借錢醜話就要說在前面,像在感情上有種事情很容易發生,計畫要結婚的情侶一起買房子,最可怕的是房子登記在兩個人名下可是錢是其中一人出,如果沒真的結婚呢?接下來事情就會很麻煩
還有一種是前男友來跟你借錢,但你說不要可是身邊朋友卻把你罵到不行,這些就是偽善,兩人都分開這麼久了為何要放心上,他是家裡的人生病幫他有什麼關係,會有這種聲音出現,像這個案例當初這男生是劈腿,娶了現在這位老婆,是老婆生病來借錢,不借錢原因是當初男生劈腿時她很難過自殺差點死掉,這男生完全不理會,但這段過去沒人知道,可是所有人都罵她說你為什麼不願意幫這個忙,最可怕的是網路言論這才是最大殺傷力,書裡有提到有位女生是生小孩後得到憂鬱症,網路裡的留言反而讓這位女生情緒更糟,但留言的人從來沒想過這樣的話是會傷害人的

安:人常常看到外在膚淺的表面,就責怪好人或壞人

文:我們都會認為自己是善良的人把心聲講出來,但沒想到講的事情不一定是對的,很多媽媽把家裡家事攔起來當自己事情在做,所有家事都包辦,覺得是理所當然這是為了這個家,可是沒人感謝你因你覺得是你應該要做的,累成這樣怎麼都不幫忙,因沒讓他們家事你們也有責任要幫忙。

本書有提到不要把事情都攔在自己身上,覺得這是我對家人愛的表現,最後你做的很累很辛苦都沒人感謝你,還有一種女性認為”男主外女主內”就是要把家裡顧好,後來老公有外遇,你就覺得我把家照顧得這麼好,你怎麼會有外遇,結果老公卻說你變成黃臉婆跟外面世界脫節了,我們當善良的人最後覺得怎麼跟自己想的不一樣,一樣都在為這個家付出,為什麼你跟我想的不一樣?你可以變成聰明善良的人,一樣為家裡付出但不要為了這個男人放棄事業,所以在做選擇時有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樣,不是百分之百付出對方就會感激你,要想通這點才知道你的善良是對的

安:這本書一直在提點要周全式的去思考,用很多故事點醒你可以善良但必須有點鋒芒,今天很謝謝文惠跟我們分享”你的善良必須有點鋒芒”采實文化出的,謝謝!

文:謝謝!

心悅幸福樂 141 原來,成功人士都這樣拜神許願

心悅幸福樂 141 原來,成功人士都這樣拜神許願

●精英人士祕而不宣的拜神成功法則 ~活用「肉眼看不見」的力量

‧神明,是「擁有自我意志與目的的高智慧生命體」,是「知性的氣氛」
‧神明也有想拜託人類的事!
‧拜神祈願,是大家一起成功的機制
‧運用「縫隙法則」,與神明交流
‧建立「我」與和神明間的共好關係


你可知道,拜神,是一個獨特的實現願望系統?
松下幸之助,就是拜對了神社,而成為經營之神!
「信長的失敗與家康的成功」關鍵在於,信長拜錯神社!
許多「成功人士」、「奪得天下之人」、「商界大亨」,
歷代精英皆活用這個系統,得諸神以為後盾,而活躍於世。
想要「成功」,「拜對了」就能達成?

日本神社達人「龍博士」,以「科學知識」結合「靈能感應」
無私公開「肉眼看不到的成功課」

本書作者與生俱來靈異體質,因此,對於「無形」的存在、對於「氣」,很敏感,透過他自身的特殊感應能力,以及引證諸多政要、企業人物的敬神故事,提出了一套重新銓釋神明的論說,此說法引起日本廣大群眾的熱烈討論。不僅讓許多日本人願意再次走進神社參拜,也讓人重新思考,自我期許與敬畏神明的意義。
 

 
本書內容

●衝擊!與神明的第一次接觸

就從我第一次接觸神社裡的神明,開始講起吧!

其實是龍神到我家的床上來找我。雖然聽起來完全像是在吹牛,卻是千真萬確的事。來自箱根蘆之湖的龍神,到我住的公寓大廈來找我。那已經是二〇〇八年二月的事了。順道一提,龍神並沒有事先跟我預約。

那一天,我一個人第一次造訪箱根的九頭龍神社本宮。我在前言提過,這座神社是西武集團的守護神,而且是龍神。那天是每月一次的祭典,我搭乘渡過蘆之湖的船去參拜。聽說,這座神社還可保祐求得好姻緣,所以在女性之中是很有人氣的。這天參拜時正下著綿綿細雨,人潮很多,大家喊著不要擠不要擠。我心想著,「為什麼大企業的守護神也包管戀愛?」然後,參拜了迷你神社。由於實在是人山人海,所以只祈禱了幾秒鐘而已。

在神社境內,感覺就像在濃厚的積雨雲之中一樣。由於我具有觸覺型的通靈能力,所以能夠靠皮膚來感覺出人與大自然的「氣」。在九頭龍神社境內,我體感到濃密、且完全覆蓋整個神社境內的巨大的氣。

後來,我回到位於兵庫的家,坐在自己床上回想在九頭龍神社的體驗。結果,龍神就出現在我的床上。我在九頭龍神社感覺到的那股濃密的「氣」,現在就在我身邊。

「嗚,嗚哇!」    

我驚訝得身體不自覺向後仰。瞬間,我又想到。

「等一下!龍神真的存在嗎?而且,現在還在這個房間裡嗎?」

想到這裡,我便在床上跪拜,在心裡這麼默念著。

「實在是很對不起!萬分抱歉!沒什麼大事,不小心就把您給請來了!唯願求您擺駕回宮吧!實在是十萬分的對不起!」

我到現在仍然很在意,那時是不是默念了很失禮的話,總之實在是嚇死我了。只是,過了一段時日,我開始覺得,那種能夠回應我的呼喚的不可思議的存在,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這就是所謂的功德利益。那時,我任職於製造廠商的研發部門,在我參拜完九頭龍神社的幾天之後,突然決定我們的研究內容要在某場活動中展示。那是一場兩天會有一萬人以上來參觀的大型活動。因為與負責展覽的組織結了善緣,可以向他們直接介紹我們的研究。然後,立刻被問:「你們要不要參加?」

這件事實在讓我實際感受到,「箱根的九頭龍神社具有結善緣的效果」。

以這次的活動展覽為踏板,在那之後,我們簽下了幾十億日圓的訂單,而且我還得到了社長獎,我和同事們也順利獲得了工作上的成果。

第一次與龍神接觸之後,在我心裡對於神社與神明的想法,也有了很大的轉變。我從「神明真的存在嗎」,變成了「如何與神明溝通」。我的好奇心不斷地湧上了心頭。

●神社有日本版《祕密》的「縫隙法則」

神社的神明是,「知性的氣氛」。擁有意志與目的的透明的存在。

這句話,我在前言也有說過。因此,溝通的方式與人類或動物是不一樣的。與神明的交流,「製造縫隙」是重點。無論如何,祂們就是一種氣氛而已。

例如:祈禱的時候,如果您的心裡充滿了煩惱與雜念,還想要祈求的話,神明就沒有可以進入的「縫隙」了。相反的,「愈接近無心」的話,神明就能夠進來了。同時,如果您有想要祈求的願望,這時傳達出那個願望也是很重要的。祈禱這個詞彙,原本的日文漢字是寫成「意宣」。因為是宣言自己意志的一種行為。

覺得很難嗎?來舉個具體的實例好了。你可以在心裡這麼祈求。

我是住在埼玉縣川越市元町一丁目三番地的明治太郎。

誠摯的感謝您讓我參拜。願我全家這一年可以平安的渡過。

消災解厄!除穢清淨!唯遵神意,願護我等!賜福我等!

這樣子就OK了。在神社合掌祈禱時,很多人都摸不著頭緒,心裡應該要說些什麼呢?因為大家都不會發出聲音講出來呀!其實,這種祈禱方式是,祈禱能夠發揮作用,願望能夠成真,能夠開啟「神明進入的縫隙」的一種祈禱方式。

本書後半段,我們再來詳細說明,這根本就是日本自豪的日本版《祕密》的「縫隙法則」!

說到《祕密》這一本書,可以說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朗達‧拜恩(Rhonda Byrne )所著的《祕密》(The Secre),書中提到的「吸引力法則」,是指只要不斷地想著變富裕,富裕就會降臨的一種單純的想法。其實日本自古以來,就流傳著「偉大的祕密」,它有著更大規模的系統存在。我用更容易理解的步驟來向各位說明一遍。

▼祈禱能傳達到神明耳朵的「縫隙法則」方法

①傳達住址與姓名
一開始就向神明表明「我是誰」的訊息。這個「鎖定是什麼人」對神明而言,是很重要的。就算只說祈求全家平安無事,神明也不知道是誰的全家。所以,請先向神明說明白我是誰,講清楚住址與姓名。自我介紹,對神明也是一種禮貌。

②表達對於可以參拜神社的感謝之意,並且用一句話表明願望
以「誠摯的感謝您讓我參拜」來表達感謝之意,然後說出願望。不能這個也想求,那個也想求,只限一個願望。

③唸誦神道教祝詞的祈禱用語
「消災解厄!除穢清淨!唯遵神意,願護我等!賜福我等!」

這段祝詞常常寫在賽錢箱的兩側或後面。白話的意思是:「請去除我們的業障與汙穢。請求神明守護、並且引導我們。」

要再短一點的話,就只要唸「消災解厄!除穢清淨!」就可以了。

這就是祈禱的基本構造。前後順序顛倒並沒有關係。請您自然的講清楚說明白就好。只要唸誦這段祝詞,讓神明進入您心中的縫隙,一切就會自動產生了。祝詞可以說是讓神明進入的縫隙的開關。簡稱:縫隙開關?

玩笑就開到這裡,這種在神社的祈禱方法,並不是單純的禮法而已。其實,翻閱東京工業大學研究生所發表的學術論文,就可以從統計資料推測出神社帶給我們「愛」與「想要貢獻」的意欲。

愛著某些人事物,並且想對那個某些人事物做出一些貢獻。祈禱全家平安無事,那就是向神明宣言:「我愛我的家人,想要對他們做出貢獻。」我們胸懷著愛,並且對世間做出貢獻,這是通往成功乃至幸福之路的開關。這就是「祈禱」。

●神明也有想拜託人類的事!

利用「縫隙法則」,產生了神明可以進入的縫隙。

那麼,神明進入後會怎麼樣呢?其實導向成功與幸福的祈禱開關,有分A面與B面。

前文講過祈禱就是宣言意志的行為。這是屬於祈禱的A面。祈禱就是跟神明交流,也就是溝通。與神明溝通的重點,「不只是傳達自己的意志,還要接收神明的意志」。這就是祈禱與只是「依賴神明」、「單純乞求」的不同。只傳達我們自己的意志,並不能算是溝通。神明也有想拜託您的事。

祈禱的B面就是接受神明拜託您的事情。宣言自己的意志,然後接下神明拜託您的事情。當A面與B面都具備時,與神明之間的溝通才算成立。神明透過我們,來對這個世界、也就是現實社會做出貢獻。也是因為神明並沒有肉體,所以無法做出物理性的作用。所以,要改變現實的話,就非得需要我們這些人類的幫助不可。

神明拜託我們事情的時候,就像這樣子的感覺。

您:「我想變成有錢人!請求神明大人幫幫我!」
神:「好好,幫你消罪、清淨。那麼你的真心在哪裡啊?」

您就站在拜殿前面。那麼祈禱吧!

您:「(請把我變成有錢人,具體一點……大概就是,讓我中大樂透頭獎吧?嗯~)」
神:「再多幫你淨除一些業障。那麼,把你的真心給我看看。」
您:「我想要變得更讓大家認同我。」
神:「某A需要你的幫助。幫你們兩個結個善緣。」

在不知不覺中,就會變成祈禱神明想拜託您的事,以及您自己想祈求的事的接點。

「想要成為有錢人!」這個想法的根本部分,就在神明淨除您的業障之後,就會自動浮上來。這時,就會變成想要為他人付出貢獻得到認同。當這個根本部分浮現出來,接受神明拜託的事情的「縫隙」就完備了。就像打掃或整理。捨棄多餘的想法,把四散亂丟的思考收拾整理好,就能夠產生接受神明意志的縫隙了。
神明也希望您能夠變幸福。然後,也希望某A也變幸福。

您對某A做出貢獻之後,某A也會高興的感謝您,您也會因為被某A感謝、能夠為他人做出貢獻而感到高興。這真是雙贏又皆大歡喜的關係呀!做出貢獻,當然結果也會跟賺錢連結上關係。

神明拜託您的事,基本上就是要您跟某些人締結一種雙贏、又皆大歡喜的關係。藉由祈禱,神明進入我們的心中,締結使他人與自己都能變幸福的善緣。然後,自動產生進入的縫隙的開關,就是神道教的祝詞。

就這樣,透過在神社的祈禱,我們就能一直跟神明有所連結,能夠把另一個世界的意志連接到這個世間上。這並不是皇族之類的特別人士才能做得到的功德。

在神社的祈禱,才是自古日本流傳下來的「埋藏於行為之中的智慧」,日本版《祕密》的「縫隙法則」。也就是被稱為神明精神所降臨的神社,以及產生自己心中的縫隙,接受神明進入的祝詞。

在其他世界各國,類似這種智慧的有《聖經》或《佛經》之類的,以「文章」來解說其意義,並向人們訴說。另一方面,在日本神道教之中,並不解說其意義,而是只有傳達其「場所」與「行為」。神社這個「場所」,還有在那裡唸誦祝詞的這個「行為」。

但是,現在是日本人以外,許多外國人也會來參拜神社的時代。其結果,神社的力量就會向全世界擴展出去。已經不是做為日本的祕密保留下去的時代了。從日本的神社進化成為世界的神社。現在,把祕密公諸於世的時候到了。

●看祈禱法就知道「成功的人與不成功的人」

現在開始來介紹發動「縫隙法則」之祈禱方式的實際例子。

也許有人會覺得:咦?就普通的祈禱不就好了嗎?雖然沒錯,但是事實上這種「普通的祈禱」,意外的很困難,過去曾經發生過一件事告訴我到底有多困難。


二〇一一年九月,我跟幾名朋友造訪了,位於大阪府東大阪市東石切町一丁目的石切劒箭神社。所祭之神為「饒速日命」,與其子「可美真手命」。祂們是在遠古時代,乘著飛行船從天空中俯看日本,決定「這塊土地,就叫它日本吧!」而降臨於日本的神明。

如果下次有人問:「是誰決定日本要叫日本這個名字的呢?」就回答他:「那是一位叫做饒速日命的神明,在很久很久以前,就擅自決定的唷。」

《日本書紀》(神武天皇三十一年四月之條)之中,有如下的記載。

饒速日命乘坐天磐船,翱翔於天空之中,
發現此地,從天空中降臨而下,命名為『虛空所見日本之地』。

《日本書紀》的描寫,根本就像「外星人來到地球」一樣。

且說,石切劒箭神社被親暱的叫做「石切」,是相當親民、且又熱鬧的神社。我們以愉快的心情參拜了本殿,也參拜了後面的迷你神社。迷你神社的名字是乾明神社。據說是江戶時代中期一位很有名望的村長死後被當做神明祭拜,神名為「應壅乾幸護彥」,被當做智慧之神以及學問之神來崇敬。

我到乾明神社的時候,已經有一位好像二十五至三十歲左右的男性在那裡了。我以為他很快地就會離開,沒想到他一直站在那裡合掌,他頻繁的上下晃動的身體在膜拜著。

「肩膀出了很大的力啊!到底是在祈求什麼,祈求得那麼用力?」

當我這麼想的時候,我的一個朋友就走到那男人的左側也開始祈禱了。我朋友的拜法就跟大多數的參拜客一樣,以很普通的參拜法在祈禱。結果,突然間「呼」的一聲。好像從迷你神社之中,打開空調設定了強風一樣的風,就開始吹了過來。而且,只有吹我那個朋友站的左邊位置而已。

您是否曾經覺得神社會突然起風很不可思議呢?

例如,大型的神社參道的正中央被稱為「神明的通道」,實際上卻常有好像在說著「神明要過了喔!」的吹起風來。而那次吹的就是這一種神風。

在我還忙著驚訝之時,那個朋友回來了。先來的那位男性仍然還在祈禱中。

「好像有風只吹向這一邊啊!你到底祈求了什麼啊?」

朋友回答:「沒有特別祈求什麼啊!只傳達了平日的感謝而已。祈求?什麼也沒有求。」

風只吹了我朋友這一邊,完全沒有吹先來的那位男性所站的右邊。

沒有祈求任何事的我朋友,他原本就經常參拜神社,剛好在幾個月前,他一直以來的願望成真了。他成功的調職到在某領域上來講,是日本最高水準的研究所。對我朋友而言,那是最好的工作場所。當然也是因為他本人的努力才能達成。只是正因為我也是在相關業界,所以我知道,只有實力與人際關係是不足以實現的,還需要「很強的好運」才能做得到。

另一方面,為什麼風沒有吹先來的那位男性呢?當然,我不知道他到底在想著什麼、祈求什麼。只是,我能夠確定他「很努力」似乎在做著什麼。

這就是缺乏意識的縫隙。大概是因為腦子裡充滿了過多的、想要祈求的事情,神明沒有可以進入到他裡面的縫隙吧!我朋友則是肩膀沒有用力、放輕鬆的祈禱。只是向神明傳達平日的感謝。這件事讓我發現到,我朋友那種透明的意識產生了「招致最好結果的縫隙」。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