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太依賴藥物 病痛將一輩子跟著你!
「找回真實的自已,才是對人體最好的治療方式!」光流聯合診所以推動潔淨6c中的「潔淨醫療」為使命!「潔淨醫療」意即不吃藥,找回沉睡的「自我身體的自癒修復力」。
現代人的觀念是生病先想到看醫生吃藥,但發現往往藥越吃越多,症狀還是不斷浮現,無法獲得真正的健康! 若要加速健康的恢復,根本在於提昇自我療癒修復力,唯有同時在身體、情緒、心智、精神方面做改善。
重點整理:
1.關於情緒勒索的定義
2.大多數的人並不知道自己被情緒勒索,或者他是一個「勒索者」。
3.壓抑的情緒會影響健康以身體症狀呈現出來。
4.被情緒勒索者希望自己滿足所有人。
5.身體的症狀或疾病跟情緒有關,尤其經歷情緒勒索。
6.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掌握自身的能量流動
7.透過專業的數據解開,背後哪些情緒困擾。
主持人:
歡迎聽眾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個主題,就是最近一直在流行的一個話題—《情緒勒索》。
這樣的主題,困擾著很多人,特別請到這方面的專家—台中光流診所的醫師,線上是醫師,來跟我們打個招呼吧!
副院長:
哈囉!主持人好,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
我是光流聯合診所的副院長—洪文品醫師。
主持人:
可不可以跟大家介紹一下,您在光流是專門幫忙治療或是分享哪一塊呢?
副院長:
光流聯合診所是一間不用藥的診所,是一種全方位的身心健康的評估與治療,在診所裡面,就不像一般的醫院,會細分什麼科,分得非常的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大致上來講,不管什麼樣的問題,來到診所,我們會經過一個整體、完整的,包括身體、情緒、壓力,甚至是思維模式層面的健康狀況,去做完整的評估。
提供各個層面,所需要的一個療程,作為個人專屬的療程計畫,主要是以恢復身心健康為目標的治療方式。
主持人:
可不可以用一個全體的概念,來跟我們談談,《情緒勒索》到底是什麼呢?
副院長:
《情緒勒索》是一個很夯的名詞,這一個名詞,最早是在西元2004年,有一個國外的心理學家蘇珊‧佛沃,他在他的一本著作,《情緒勒索》裡面,提出來這個名詞。
指的就是,當一個人無法為他自己的負面情緒負責,會想要用各種威脅的,或是利誘的方式,而強迫別人,來順從他所想要達到的目的,或是來為他的負向情緒,做負責的行為,等於是對「對方」進行情緒性的綁架。
主持人:
你知道嗎?很多人……比如說:勒索人的,常常會用的一句話,
「我都為你好啊!」
「你講的那個什麼勒不勒索?」
「你這樣有沒有把我看在眼裡?」
或是
「你有沒有知道?原來我這麼關心你!」
「什麼叫勒索?根本就沒有這回事啊!」
我。都。是。為。你。好。
被勒索的人或是怎麼樣的人,怎麼辦呢?
怎麼去分辨說:
「欸?他真的是為我好?」
還是,
「他真的是在勒索我?」
副院長:
在《情緒勒索》,這樣的互動模式,我們也都相信,即使稱它為「勒索者」,的確、真正、也許真的是以他的角度,覺得這樣子做,對我們是最好的,或是用他自己個人的經驗。
我們也相信,的確,在基本層面上是為「被勒索者」,覺得這樣子的決定,是對他最好的方式,而且讓他可以跟從著他的指示,或是他的經驗去做。
「被勒索者」的人可能就會覺得在這過程裡面,好像必須強迫自己,去遵從他的意見,可是自己的感受跟想法,好像必須要去做一個壓抑,或是一個忽略的狀態。
主持人:
可不可以跟聽眾分享一下,光流診所有沒有關於《情緒勒索》的案例,或是怎麼樣去協助他們呢?
副院長:
在診所裡面,遇到的《情緒勒索》的案例,還蠻多的,真正一開始來就診,主訴說被《情緒勒索》的個案,其實並不多,最主要的原因是,大多數的人並不知道自己被《情緒勒索》,或者他是一個「勒索者」。
在這個過程裡面,我們常常會累積、壓抑很多的負向情緒。
比如說:憤怒、恐懼、委屈、難過等等……這些壓抑的情緒,事實上在長期下來,就像是一個情緒毒素,久了之後,一定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可能就會以身體的症狀而呈現出來。
比如說:
去年初在診所,就有一個就讀公立大學的一個資優生,會來的原因是,因為他考上入學沒多久,就會開始突然間出現,頭暈、噁心、胸悶、胸痛、吸不到氣的這種症狀,不定時的發作,已經跑過大大小小的醫院,做過各種檢查,都找不到原因。
最後在心臟科,得到一個很常聽到的診斷,叫二尖瓣脫垂,藥也吃了,症狀也不見改善,後來因為發作頻率越來越高,最後就只好選擇辦休學。
是因為父母親有一次經朋友介紹,來參加診所舉辦的一個健康講座,才知道:「原來孩子的症狀,有可能是思覺神經失調所造成」,
於是就帶著這孩子來到診所就診。
檢查結果也的確,孩子有思覺神經失調的現象,在訪談的過程當中,發現到很重要的一點,個案,從小受到父母親很高度的期待,父母親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望在他身上。
很早就幫他鋪好,覺得對孩子最好的一條路,包括他的生活作息、交友狀況、學業要念哪一個科系、什麼時候該談戀愛,全部都是幫他規定、計畫好,只要按表操課就好了。
這個孩子,他本來有自己很想要讀的一個科系。
但是他的父母親總是跟他說:「你聽爸爸媽媽的話,就沒錯了啦!」
「這個才是對你最好的!」
「難道我們還會去害你嗎?」
他聽到爸爸媽媽都這樣講了,他只好放棄自己原本想讀的,就選擇爸爸媽媽希望他讀的這一個科系,可是他在入學後不久,就因為課業的壓力,再加上他本身對這個科系,也不是真的很有興趣。
後來又跟同學相處,產生種種的問題,開始會覺得很不想要去學校上課,可是他又背負著父母親的期待,所以他告訴自己一定要撐過去,但是沒多久就開始出現,剛剛講的那些胸悶、頭暈、呼吸不到氣的症狀。
個案在接受治療的過程裡面,引導他去看到,原來,他自己一直都處在被《情緒勒索》的這種狀態。
而且,是從跟父母親的互動。
到後來,在學校,跟同學師長間的互動,即使他都一直處在這種被《情緒勒索》者的角色裡面,他希望,自己可以去滿足所有身邊的人,對他的期待,忽略處理內在真正的感受跟想法。
透過覺察,不斷的讓他去嘗試,表達自己內在真正的想法,給對方知道,去跟對方做一個有效、良好的一個溝通。
後來,慢慢地,他就越來越有自信,也脫離了這種「被勒索者」的角色。
他的父母親也在這個過程裡面,才警覺到,原來他們長期以來,一直在對兒子做《情緒勒索》,到今天會有這樣子,一個生病的狀態的最大原因。
後來,透過學習,開始學會尊重孩子的想法、感受,情況就越來越好,越來越健康。
這個孩子的思覺神經失調的症狀,也慢慢地改善,就沒有再發作了。
去年鼓起勇氣,重新回到學校就讀,不管在課業上,或在跟同學、師長的相處上,也都變得更順暢了。
像這樣子的個案,一開始來的主訴,可能都是身體的症狀或是疾病,實際的去推敲病因,很大一部分,是跟情緒有關,尤其是在經歷《情緒勒索》的關係互動所造成的。
主持人:
本身,就是被《情緒勒索》長大的孩子,故事情節一模一樣,也因為這樣,寫了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的一本書,來跟大家分享。
到底《情緒勒索》是怎麼一回事?
相信聽眾朋友可能也會比較好奇的地方,是剛好父母親帶這個孩子,來到光流診所,做雙方的療癒或治療。
本身就沒有這麼幸運,父母親常常跟我講:
「你每次講這麼多幹什麼?」
「我還不是一樣為你好!」
大部分人的《情緒勒索》,會比較希望,最好是父母親改,或者是父母親可不可以覺醒,趕快不勒索我……
或者,剛您講的,父母親也有一種覺知,這樣的小孩,應該用適當的方式,或是什麼樣的互動來解決。
相信聽眾朋友,可能會比較是,來自父母親一方或是……那這一方到底是要……有沒有比較具體的對策,怎麼樣是可以幫助的,而不是他一天到晚……
大家現在的問題,就是希望說:
「最好是勒索的人改變!我不用改變!」
副院長:
這個是大家很容易有的想法,《情緒勒索》一定會有一個是「勒索者」,一個是「被勒索者」。
主持人—小安,寫的面對家人的情緒勒索,這本書有一個部分,自己非常的喜歡,在後段有提到,《情緒勒索》的人,「勒索者」跟「被勒索者」之間,是類似一種能量的爭奪戰,會想要用各種方法,去奪取「被勒索者」的能量。
如果「被勒索者」他的能量不夠穩定,或者是他的覺察力不夠高,自然就會跳入這樣子的角色裡面。
「被勒索者」會有一些共同的特質,
包括:「比較沒有自信,很需要被別人認同」。
他會覺得需要被「勒索者」的認同,只好照他的要求去做,或只是「被勒索者」會習慣把別人的責任,背在自己身上,好像對方的情緒來,由我來負責,是由我引起的。
再來就是「被勒索者」,通常比較【害怕衝突】的人,通常他們想要維持表面上的一個平和,而去忽略自己真正的一個感受。
不管是「勒索者」或「被勒索者」,內在沒有辦法對自己有自信,或是能量是比較穩定的狀態,才會長期陷入在這樣的一個互動關係裡,並不是只有「被勒索者」的問題,「勒索者」本身也有需要調整的地方。
主持人:
我覺得非常的棒,可以跟大家講,真正要解決的,是個人怎麼看待這個世界或是怎麼去解讀當下的狀況。
比如:
光流診所協助大家有更大的覺知力,讓自己可以不再處於那種風暴裡面。
常常我們會先掉入這個情緒,就在這件事情的情緒漩渦打轉,而忘了其實對方是一份愛,一份能量互動,這個平衡點是我們要去拿捏,或是大家必須要去學習的呦!
最後有沒有跟聽眾朋友作建議的呢?
副院長:
如果我們已經很清楚的意識知道,自己有《情緒勒索》這方面的問題,我想,主持人這一本書,裡面有提供一些,蠻不錯的一個方法。
在經歷這樣的一個過程裡面,在情緒層面上,一定有一些壓力的產生,甚至時間比較久,可能影響到身體的機能,而開始出現一些症狀,或是疾病的狀態。
尤其是身上有一些症狀或是疾病,一直找不到原因的,或是用藥效果,也不如預期的,根據我們的經驗,這樣子通常問題是出在情緒層面,一般的檢查是沒有辦法檢測出來的。
在診所裡面,我們就會針對狀況會安排一些基本的檢測,包括自律神經的檢測,還有透過歐美的高科技的身心能量檢測,除了評估身體的健康狀況以外,也會評估到整體的氣血循環,還有情緒壓力指數,甚至是每個人的思維模式,對他現在健康,所造成的影響,這些都是需要去評估的。
根據這樣的一個結果,給予個人化的專屬治療計畫,從全觀的角度,真正的協助,每一個人可以恢復到身心的健康。
主持人:
對於很多人,找不到任何原因的話,真的是要透過專業的數據,來一步一步去解開,背後的謎題,到底,哪些情緒困擾著我們。
謝謝光流診所的醫師,跟我們分享這麼多,謝謝囉!
副院長:
謝謝小安,謝謝各位聽眾。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