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標:真人實證!只要15分鐘,就有睡飽1小時的驚人效果
作者:王羽暄
出版:快樂文化
連結:https://goo.gl/1xFMXB
睡不好,不是小毛病!
大腦無法休息,睡眠品質當然差。
焦慮、痠痛、暈眩、高血壓……
這些現代人通病,都是因為大腦疲勞。
助眠輕瑜伽X淨化腦冥想X安定情緒芳療,
讓大腦疲勞消失的最高休息法。
重點整理:
- 失眠是身體在提醒你大腦過於緊繃。
- 釋放壓力三層的束縛。
- 大腦平衡後,腦波穩定、安定的分泌腦內啡,進入放鬆、舒適的狀態。
- 增加呼吸的深度、身體的含氧量幫大腦做到安定、淨化、排毒。
主持人:
親愛的聽眾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很開心地想跟大家介紹,因為現在的人都非常的繁忙,工作壓力又非常的大,很需要一件事情就是睡好覺,到底要怎麼樣睡好覺呢?邀請到由快樂文化出版的一本書,瑜珈睡眠大腦休息法這本書的作者,先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王老師:
哈囉,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老師為什麼會想要出這樣一本書呢?
王老師:
這幾年發現,大家都會遇到睡眠的問題,服用安眠藥的比例也越來越多了,還認為要完全睡不著才是失眠,都忘了有些人是睡睡醒醒,或者有些人可能一大早四點就醒了,像這一些睡眠品質不好,在一個禮拜四天,有這樣子的狀況,已經是失眠,就是身體在提醒你,要開始注意睡眠狀態,或者是要開始注意大腦是不是過度於緊繃,沒有辦法真正的進入放鬆的狀態。
主持人:
現在的人,壓力好像都越來越大。
王老師:
常常會以為是身體累了,很懶,可能哪裡也不想去,只是躺著,卻忘了不見得是身體累了,而是大腦疲勞了,因為這樣子的關係,出了一本瑜伽睡眠大腦休息法,跟大家分享,如何讓大腦進入更放鬆,完全休息的狀態。
主持人:
老師這本書裡面有特別談到,要釋放三層的束縛,才可以達到完全的休息,可不可以先跟聽眾朋友講一下,是哪三層呢?
王老師:
第一個釋放身體的束縛,大家,聽眾朋友可能會忘記睡不好的原因,因為你的身體過於緊繃了,造成肌肉緊繃,或者是長期在這狀態下,忘了這緊繃的感覺,已經習慣了。在練習瑜伽睡眠,是躺著聽著引導,身體沒有太大的一個動作,目的是為了要調節大腦的放電頻率,幫助鬆綁全身的肌肉。
第二個有時候發生不開心的事情,或工作壓力比較大,或者是過於緊繃,都會讓我們產生一些情緒,情緒不外乎就是喜歡不喜歡,很快樂或是很痛苦,這一些二元的情緒,來自於心,太過於執著在某一個邊邊上,而不是回到一個平衡的狀態,會無意識的受這些情緒的影響,造成睡眠完全沒辦法睡好。躺下來就覺得:「哇!怎麼今天發生了那件事情,讓我這麼的不開心,為什麼這個人怎麼樣」開始自編自導自演,在瑜伽睡眠,第二層要釋放的束縛,是在過程裡學會用開放的心,消除二元對立的情緒,把過度的喜歡、不喜歡,回到平衡狀態,不受情緒影響,而是輕盈的看見事情真相。
再來進入潛意識,釋放長期的精神壓力,大腦的過度活耀,是造成精神緊繃的主要原因,也常常會受到過去的經驗所影響。有一句成語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忘了過去都已經過去了,如果沒有把過去錯誤的認知,或錯的姿勢讓它平衡或者釋放,很多時候它是慢慢的累積,造成現在可能要做一件事情,又會被過去的那些經驗所影響,在瑜伽睡眠,會進入深層的潛意識,幫助釋放長期累積過去錯誤的認知,還有精神的壓力,從身體的鬆綁,慢慢的進入情緒的平衡,最後再進入潛意識的壓力釋放。
瑜伽睡眠,主要會做到這三層,深入在大腦裡的束縛。
主持人:
可不可以跟聽眾朋友稍稍解釋,瑜伽睡眠怎麼做?
聽著老師書裡附贈的CD?還是要怎麼進行?
王老師:
瑜伽睡眠大腦休息法,有三個主軸,身體的緊繃是主要影響到睡眠狀態,書裡面有一個叫做重量輕瑜伽,它的動作是非常輕柔,可以在床上做的,會在進行完整的瑜伽睡眠之前,先透過很舒服、很簡單的重量輕瑜伽,透過身體本身的重量,經過長時間的停留,每一個動作要停留三分鐘或者五分鐘,先讓你的身體得到一個鬆綁,身體鬆綁了之後,就會進入瑜伽睡眠,身體躺在定點。
CD裡面有15分鐘,30分鐘,45分鐘,針對身體的狀況,選擇適合的時間練習,很有趣的書裡面有QRCOAD,用手機很方便,把QRCOAD掃進去,開始聽到聲音的引導,會是從身體的每一個部位,開始已經放鬆了。
會根據大腦的結構,數著右手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當引導數到哪裡的時候,就把你的意識帶入剛剛那個部位,整個過程,很像用一桶水,沖刷身體的每一個部位,會叫這個是意識流。
在這一個過程,連結身體的每一個部位,讓你重新的體驗冷的感覺,熱的感覺,或者你是快樂的,痛苦的,目的就是要平衡釋放情緒的束縛,平衡二元。
畫面的觀想,可能看到一匹馬在跑,或看到一艘船、月亮,這些都會進入第三層潛意識的釋放,很多過往的經驗,是透過景象根植記憶,透過引導,很舒服的就只需要躺著,進入引導要你做的體驗就可以了。
主持人:
可不可以請問一下,很多人聽了很棒的導引,都一直睡,導引完就醒了,根本就沒有什麼畫面,數到手指頭……就不見了,醒了。
心理傷痛的出口或是釋放壓力,難道就解決了嗎?
還是老師有什麼看法呢?
王老師:
一開始練習會有兩種狀況,一種是會非常認真地知道,錄音檔裡面在講什麼,非常用力地去瞭解說什麼,專注的狀況下,完全沒有放鬆,反而是清醒的。
第二種是平時很疲憊的,聽到數到大拇指就睡著,一直睡到最後,喚醒把注意力回到右手,動動右手手指頭,很神奇的是這時候會發現打呼、睡著的人,右手就開始動囉。
那時候會被喚醒,或許過程中是睡著的,想像力不見得每一個人都可以看到或感覺到,引導是進入大腦做到平衡,因為都是用相同的語言,來做這件事情,不用擔心馬上得到效果,建議大家可以持續的做,給自己21天的練習,願意對自己的生命做改變,或許會發現,好像我就是這樣睡了21天,以前完全不能釋懷的事情,現在突然想到也不痛不癢了。
看到那一條草繩,只不過就是一條草繩而已,會有難以解釋的事情發生。
整個過程引導進入你的心,不是講給你聽的,是講給內在的自己聽的,會有一些作用,即使整個睡著的狀態下。
主持人:
所有的過程躺著就可以嗎?
還是要像打坐,靜坐的標準姿勢?
王老師:
都不用,全程躺著的,是一個非常舒服的姿勢,書裡面有附了一片光碟QRCOAD有一小時完整的練習,會建議我的學生,服用安眠藥,或者工作壓力比較大,睡前放出來,躺在自己熟悉的床上做練習,也是可以的,即便是整個睡著。壓力大、睡不好,聽了引導,幫助大腦休息進入睡眠狀態。
在完整的練習,沒有睡著的狀態,會進入很有趣的狀態,感覺睡著,又非常清楚的可以聽到引導,這是彌留,介在潛意識跟無意識之間,腦波是非常穩定、安定的分泌腦內啡,幫助我們進入一個更放鬆、更舒適的狀態。
主持人:
裡面有特別談到淨化腦部的方式—呼吸排毒,這到底在講什麼呢?
王老師:
在我們的生命,呼吸是重要的一部分,一生下來必須要吸那一口氣,才開始你的生命,結束生命也是要吐完那一口氣,才是回家了。
呼吸的深度跟長短等於生命力的一個來源,現在的人大多數呼吸是短的,呼吸短,身體含氧量比較缺乏,容易造成痠痛、心情不佳、鬱卒狀態出現。
腦部淨化會先從增加呼吸的深度,瑜伽有百種的呼吸練習,不同的呼吸方式也會影響到情緒。
當你生氣的時候,呼吸是急促的,當你悲傷的時候,會覺得那一口氣,是吸不上來的。
呼吸是可以被控制的,透過開始有意識的控制呼吸的頻率跟品質,讓身體含氧量可以高一點點,同時讓腦部得到的血液會比較多一點,腦部占了人體的總重量的百分之二,含氧量不夠的時候,血液和氧氣是送不到腦部的。
即使身體不做任何的動作,只是坐著而已,因為內臟需要運動,心臟也需要跳動,就算我們不動,體內也會自己消耗百分之二十到二十五的氧,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的呼吸在生命裡面佔這麼大一個因素。
增加身體的含氧量,自然就可以讓腦部裡血流的速度比較順暢,氧氣夠了,就可以把多一點的氧氣,帶到大腦,同時幫大腦做到安定、淨化,還有排毒的效果。
大家可能會有一個經驗,很專注做一件事情,做完之後,整個腦部都已經快炸開了,或者腦好重好沉,這都是腦部缺氧,毒素沒有辦法經過代謝、淨化、排毒再送出體外的。
靠呼吸加深,讓身體的含氧量加深,幫助大腦排毒的作用。
主持人:
意思是說要常常練習深呼吸。
王老師:
對,要常常練習把呼吸加深,大家吸跟吐可能在一秒裡面就解決了,或者有時候一緊張,壓根忘記呼吸。
讓大家開始練習,有意識注意到,在一個吸氣,慢慢的,吸跟吐一秒鐘,調整到吐氣到兩秒,有意識的從控制呼吸,呼吸調節開始,隨時隨地回來觀照,而不是一定要在一個很好的環境裡,靜坐、打坐,再來做這一件事情。
可以是更生活的,在等公車的時候,甚至走路的時候,或者在開會之前,任何時候,隨時只要注意到,「我的呼吸好像變短了」,願意回到自己的身上,讓自己每一個吸、每一個吐,可以稍微拉長一點點,相信這樣慢慢的練習下來,對整個身體狀態會有蠻不一樣的改變的。
主持人:
現在的人工作壓力很大,工作繁忙,不妨大家來閱讀,或是跟著老師練瑜伽睡眠大腦休息法,謝謝王老師跟我們分享快樂文化出版的好書。
謝謝。Bye!Bye!
王老師:
謝謝。Bye!Bye!
重點整理:
1.失眠是身體在提醒你大腦過於緊繃沒有進入放鬆狀態。
2.釋放三層的束縛
→調節大腦的放電頻率,幫助鬆綁全身的肌肉。
→回到平衡狀態,不受情緒影響,輕盈的看見事情真相。
→進入潛意識的壓力釋放。
3.大腦平衡後,腦波穩定、安定的分泌腦內啡,進入放鬆、舒適的狀態。
4.增加呼吸的深度、身體的含氧量幫大腦做到安定、淨化、排毒。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