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 |助人練心術|安一心 專訪 蔡東杰

作者 ilikeradio

2023 年 10 月 23 日

助人者練心術的作者傑弗瑞・薩德(Jeffrey K. Zeig)博士,
因感受到知道和理解的落差,也就是治療師學習的治療方式,在實際治療上,卻不知如何應用所學的知識,
故將自身的經驗轉變為一道道練習,讓治療師更能於實務上,應用所學的理論

透過書中的練習,會讓治療師能能更懂得實務上的演練各種可能實務上會面臨的情形外,更能體會”感受”的影響力。

當治療師可以把這影響力的經驗,帶進治療中,更能幫功個案跳脫慣性,帶來更不一樣生的命體驗。
 

在今天的訪談中,邀請蔡東杰醫師,與我們探討:治療師如何透過書中的練習,得到體驗,希望你有所收獲。


觀迎收聽本節目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zeNZj7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想大家想介”助人者練心術”,作者是傑弗瑞‧薩德。

今天非常開心,邀請華人艾瑞克森催眠治療學會的理事長,以及高雄養全診所所長,蔡東杰,蔡醫師來到我們的線上。

蔡醫師請和大家打個招呼吧




蔡醫師: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請您跟我們介紹這本書,這本書的主旨是想要告訴大家什麼訊息呢? 



蔡醫生:
一個月前,台灣許多地方都在進行媽祖繞境, 這是一非常大的集體活動。

這是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會去參加的一個體驗。

除了宗教活動,另外一個就是藝術上的體驗,例如:參加演唱會,無論是抒情的歌曲或搖滾歌手演唱會。

在參加集體活動的過程當中,自身的狀態會改變,而那改變正是為什麼我們
想要去參加演唱會,而非在家裡面,自行欣賞音樂。

參加集體活動,有時會變成自身的一個經驗,而此經驗有可能會變成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藝術對人的影響是非常遠大的,藝術不單指創作類,欣賞藝術品或電影,也都會讓自身感受不同,這些也都是體驗。

治療,是把這些經驗,從藝術當中學到的精髓,放在治療中,讓個案有新的體驗。

我在治療時,有時我會請病人比一個姿勢,來展現他自身的情緒或感覺,而在展現動作時,會讓病人有不同的感受,這即是”經驗式的治療法”。

經驗式的治療法除了艾瑞克森的催眠之外,還有Perls的完形治療,都是經驗式治療。

若在做經驗式治療時把想像力打開,會發現對於個案治療方式上有很多的可能性。



主持人:
助人者練心術這本書裡,提供10個暖身練習與50個增能練習。

可否請蔡醫生和我們分享您最喜歡的2個暖身練習,及平常怎麼做練習?



蔡醫生:
我很推薦第一個暖身練習,這個練習是需要一個投手及一個補手。

其實要讀懂這本書, 需要大量的練習及體會,若無法體會,這本書帶給你的,就只有頭腦上的知道,並不是深入理解書裡真正想表達的意涵。

做任何一個練習,並不是在找答案,並不是知道這個練習能帶給自身什麼發現,而是在過程中,體驗到的東西。

如果我們沒有去體驗,催眠者及被催眠者都在狀態非常不佳狀態時,進行催眠,我們不會體會到結果,只會變成”頭腦”上的知道,而這不會帶來改變。

雖然在書裡是提及,可依自身的喜好安排練習順序,但我個人強烈建議,依書裡的順序去做,因為在一開始的練習,會帶給自身很大的”經驗式治療”的體悟。

這本書裡所述的一些練習,是作者參加即興表演訓練,把表演藝術的訓練方法引進治療師的訓練,目的是協助治療師,建立治療師在不同狀態因應的必備能力。

這本書能帶給我們多少的收獲及體驗,取決於自己投入在練習的深入情形。
有另一個暖身練習,我覺得很好玩,也常用於治療中,就是第4個練習。

在第4個練習,書裡寫著,做為治療師,你覺得自己是什麼頏色?做為治療師,你是什麼動物? 這是一個隱喻性的表現。

現在我們來做個示範,我現在問主持人,你覺得做為一個廣播節目主持人,你會什麼動物?



主持人:小熊



蔡醫生:
雖然每個人對於小熊有不同的投射,但大部分人對於小熊有基本的想法,從這裡開始,會讓溝通更鮮活

如果有人問我,我是一個像什麼動物的治療師,接著,我們就可以再從這個隱喻做延伸溝通, 如描述一下小熊長相或他在做什麼?

人的語言是有限制性的,並不能用一句話完全表達個人的經驗及感受,
因此利用隠喻工具,可以得到更多的訊息的傳遞。



主持人:
當治療師利用隠喻去和個案溝通,去增進個案對於治療師的信賴感,以便和個案有更深議題去做療癒。

請問蔡醫生是否有要補充?



蔡醫生:
在推薦序裡有提到,在2002年我在鳳凰城參加艾瑞克森基金會的課程時,在課程中做了書裡第36個練習,這練習的目的是讓催眠師往更好的狀態所做的練習。

這是三個人一組的練習,其角色分配為治療師,個案及干擾源。

當治療師幫個案進入催眠狀態時,當任干擾源的另一人,就不斷的打擾治療師,如端咖啡,而治療師就要因應被打擾的狀態下,產生不同的治療方式,也就是所謂的顺勢而為治療。

這練習最大的重點是,藉由練習,治療師更能察覺自己在治療個案的狀態,如身體姿勢,心情,腦中的想法,根据不一樣的狀態,做出更好的反應。

當治療師能在分辨在好及壞的狀況下,對於治療上,有什麼分別。即可針對自己在不佳的狀態下,去練習怎麼調整自身狀態及把外在不隹狀態,轉變成治療的一部分。

如果要能成為順勢而為的狀態,就要不斷觀察自身狀態及提醒自己,如自己是否是放鬆,是否有聚焦在個案,當把所有注意力放在個案的目標,那干擾源會被帶進治療流程的一部分,這也是我最喜歡的練習。

這練習,我不但常在課堂上,讓學生演練,自己在日常中,也會找人一起演練,以便了解自身在不同時間的狀態下,要怎麼做順勢而為的治療。



主持人: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順勢而為治療法的方法。

你可能會喜歡⋯

0 Comments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