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 |靈魂之書:52週冥想練習,在迷惘不安的世間,為靈魂尋求棲居之所

作者 ilikeradio

2023 年 10 月 24 日

購書連結:https://bit.ly/3yXyfg9

世界是一座寺廟。
當我們秉持愛與謙卑,跟生命的每一刻保持對話, 就是活出真實自我的方式。

靈魂依附於肉體,透過生命的打磨鍛造,才能在世間覺醒。 而這段從無知到經驗、或苦難或驚奇的旅程,就是我們應許生命的方式。

https://www.facebook.com/v2.7/plugins/like.php?action=like&app_id=&channel=https%3A%2F%2Fstaticxx.facebook.com%2Fx%2Fconnect%2Fxd_arbiter%2F%3Fversion%3D46%23cb%3Df2ee2e430abba84%26domain%3Dwww.ilikeradio.asia%26is_canvas%3Dfalse%26origin%3Dhttps%253A%252F%252Fwww.ilikeradio.asia%252Ff1d5469a4ff5528%26relation%3Dparent.parent&container_width=1140&href=https%3A%2F%2Fwww.ilikeradio.asia%2Fproduct_page%2F2198&layout=standard&locale=zh_TW&sdk=joey&share=true&show_faces=true&size=small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本書,我最近很認真看的一本書,書名叫做「靈魂之書」是漫遊者出版的,
看這些書的時候,其中一位推薦人是sangeeta,今天邀請到sangeeta在線上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

Sangeeta:
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sangeeta。

主持人:
請問這本書有什麼特色?

Sangeeta:
漫遊者出版請我推薦的時候我有點意外,我跟漫遊者出版比較少連結,但是說這本書是跟覺察有關,
希望我可以看一看,因為他們給我看的是初稿,看了之後就驚為天人,我發現馬克.尼波(Mark Nepo)的書,
他的文字很美,很多覺察的書,就是科學家文字用的就很生,怎麼可寫的這麼美,原來他的背景是詩人、哲學家。

讀起來有一種順著他的文字沉浸在他的經驗或所寫的他人的故事裡面。
大家是會沈浸在文字的美去體驗。文字優美是第一個重點,第二個重點就是,
這本書的有52個生活中探索的主題總共有52篇,每一篇的後面都有一個覺察的練習,
可以陪伴你一整年,就是這三個特色,文字優美、可以陪你一年52週、每一篇後面都有一個練習。

主持人:
這本書單看前言,你就會被他感動。
所有靈魂相遇的地方,就在講我們這個道場,就是我們這個生活。

Sangeeta在教正念瑜珈,內容就是要你更深刻的去覺察,比如說正念飲食,就是吃葡萄乾。

就像這本裡面所講生活中你可能遇到的任何的一個狀態。

把一些經驗跟想法讓你可以打開你的覺察力去看到更多的東西,才會知道原來生命深度不是那種淺淺的,
只是看八點檔看新聞,可以更去了解他背後我們生命或生活的本質。

這本書非常非常值得大家來看。然後可不可以繼續請Sangeeta來跟我們分享,這本書要怎麼來唸,有什麼技巧來分享給讀者呢。

Sangeeta:
以下的經驗是我的投機取巧唸這本書呢,因為文字真的太美了,有時候我會以看完它文字很美的段落之後,
就會需要走走路或是休息一下,這就會讓我發現我看這本書看完前面之後,後面練習就會想要去睡覺,
明天早上再來練習,能量都耗在前面,後面的練習就有點懶得做。

唸了幾天之後突發其想,我就按計時器10分鐘,就從第一篇到第五十二篇後面的課題,就先看他的課題是什麼,
因為每一篇的練習都是呼應前面的,看課題有哪些練習題目是跟我生命的階段是有呼應,就把它勾起來,
我已經知道這個練習是我很想做的,就會很想去看前面寫什麼,就會發現我在看前面的時候更容易去吸收到他想要講的重點。

跟聽眾朋友分享的我自已唸這本書的小技巧。

請大家拿起計時器計時十分鐘,你認為你生命階段哪一些是跟你有呼應的,把它勾起來,
再去讀前面很優美的他的經驗跟實例,我相信對大家的幫助是更多的。

為什麼要跟大家分享讀這本書的技巧呢,有一些書我發現我會唸前面的三分之一,永遠到不了書的最後面,
我個人在唸書的時候比較少從第一頁唸到最近一頁,大部分會挑自已有興趣的。

我發現大部分有興趣的唸完,就些有興趣的就會落在書的前、中、後,看完之後再去補他中間沒有看到的地方,其實速度都會變很快。

主持人:
Sangeeta老師跟我們分享的非常重要,比如我看書看了一章,就是按照一章一週的看,慢慢走慢慢去體會,
你可以去沈浸他文字優美,我們來唸一段只是他前言,當我們投身於連結自身於世界的神秘使命,會發現這個世界就是一座寺廟。

這本書的核心探問就是在混亂的人生當中,靈魂該如何棲身於人世間,才能以足夠的柔軟與真實,
在任何地方活出自我,並找到通往重要事物的道路。

終究,我們經歷過的所有愛、苦難與謙卑都將磨穿抗拒之牆,直到心靈發出光芒,
有如一顆內在的太陽——當生命磨穿那些隨身的多餘覆蓋,你我本然的光芒就能向著世界傾洩而出。

當我在唸這一段的時候有一個朋友跑來跟我說,他跟他父母溝通不良,每天就一直難過不知所措,
因為父母親對他的愛跟他期待的有很大的落差,他工作、生活沒辦法做好,剛好看到那一段你好像在黑暗中,
你一直在找那個開關,怎麼都打不開,我最近在看這本書呢,要告訴你說你要穿透那個黑暗,他說要怎麼穿透,
我就說那你不要急著去找開關,你應該要去擁抱,他說要怎麼擁抱,擁抱這個黑暗,然後他才說,哦。

黑暗裡面其實有一些微微的亮光,然後你再從這個亮光去找你自已的出路,
然後他就在體會這句話,隔兩天他說他看到那個亮光了。

請Sangeeta老師來跟我們講,這本書有什麼你覺得特別想跟大家分享或是印象深刻的呢。

Sangeeta:
我覺得會有兩篇看的時候蠻感動的,其實漫遊者出版社寄給我書稿的時候,我不知道作者抗癌這件事情,
我是看他初稿的時候講到說,那一天是他打化療的最後一天,在喝柳橙汁,一邊感受到身體的痛苦一邊又感受到柳橙汁的甜美,
柳橙汁鮮黃色的光,放在陽光底下,很像是金黃色的光療愈了他,其實我那時候在看到這一段的時候,有一種真的很感動。

難怪人家說生命導師在苦難之中,他多麼感恩這一刻,
他還可以體驗到柳橙汁這個甜美,柳橙汁散發出來的光芒,柳橙汁都可以變成神聖的光。

我想要跟聽眾分享的就是第107頁,講到很多從他抗癌過程當中去面對恐懼,這一篇是第17篇「減輕恐懼」,
他前面有提到一開始他蠻抗拒甚至懷疑醫生,但是後來他告訴自已說,我想要讓這個過程變成是我內在覺醒的一個經驗,
我不去探討誰對誰錯的問題,他後來發現當用這樣的態度去仔細的去觀察恐懼的時候,恐懼有很多時候是自已想出來的,
恐懼的本質是一個黑暗,是我們沒有覺察到的地方,我覺得這一篇適合的原因是因為covid-19我們集體經驗很多的,
去探索自已的恐懼,我覺得這一篇可以幫助到大家有系統很仔細的。

他的書我覺得有一種很特別的地方,因為像我們在帶正念的時候,我們其實會有一些步驟,
例如觀察身體、觀察心理,但是這本書後面的練習都沒有講任何步驟,就有療癒力了,
那是因為作者的文字本身有一種平靜的頻率,他透過他自已親身的體驗,透過文字把這個平靜的頻率傳達給大家。

如果你是沒有接觸過任何的課程,這本書也是適合大家,如果你有上一心老師課,或是上過其他老師的課,
其實這本書也很適合大家,因為你會看到一位生命導師,他如何分享他的經驗。

另外一個是冥想的練習,這個練習跟最近一心老師開的有一點呼應的,從我們的腦神經去改變我們的生命,
他寫的這個例子我有點驚呀,他會想到這個練習是會這麼特別,他就講到我們要去開啟天賦,
很多人會覺得說開啟天賦很難,又沒有特別的優點。

在書中128頁的一個練習,如果你現在你的夢想已經實現了,請你想一想會是怎麼樣的狀況,每一個練習是一個禮拜,
在我決定不把這本書看完時,我就花一個禮拜的時候來想像做這個練習,我還有一些夢想,
想要在台北市有一個獨棟的分層,分年齡層,譬如一樓是兒童瑜珈、二樓是什麼…然後就是在想說,
那我要做什麼事情,要賺多少錢,我在宜蘭可以有一些創作等等,現在講的是真的,不是唬弄。

我原本是這樣思考,可是這個練習一出現的時候,我走在馬路的時候,這一棟已經是在教兒童瑜珈了我的心輪鬆開了。

作者說如果你的夢想已經實現了,會怎麼去開啟你的天賦,這不是身心靈老師才會做的練習嗎?
那我就來做做看。我剛舉的2個例子,大家應該可以感覺到,
他就是種把自已的內在看得很透澈的同時又是一個對生命充滿無限想像的一位導師,他願意去看自已的黑暗,
不管你是初學者或是跟很多老師上課一陣子,我覺得這本的設計大家可以搜尋,他的封面真的很有巧思,
大家知道如果你把書封的封皮白色封皮打開,裡面是黑的這跟剛剛一心老師唸的那一段話是一模一樣的。

如果你真的因為covid-19不止是covid-19的這幾年都是地球在蛻變的時期,
我們每個人的生命都會遇到很多的過程,那如果你想要有一個大師隨身去提醒你,這本很推薦大家去擁有的。

主持人:
今天謝謝Sangeeta的分享。

你可能會喜歡⋯

0 Comments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