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 | 遇見完形的我 | 安一心 專訪 曹中瑋

作者 ilikeradio

2023 年 10 月 22 日

完形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強調整體。在人的身上就是強調我們的各個部分,它會互相影響的。你不能只了解情緒、也不能只了解想法、更不能只了解身體狀態。

那就是大家說的靈性。

另一個更重要的,就是要願意去面對自己,這個願意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不論以前對自己的感覺是什麼,現在重新開始就好好的去面對自己,然後讓自己心裡面的聲音好好的抒發出來。

在今天訪談曹中瑋老師的過程中,除了分享老師自己接觸、學習完形的心得之外,更多的是老師會稍稍教導完形的練習方法。希望能為你開啟你的覺察,讓你自然而然地越來越整合,生命就會越來越豐富。


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x0Y0K4
 
 

 

主持人:
好~親愛的朋友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我覺得是年終非常棒的一本書,叫做[遇見完形的我]。
然後是曹中瑋、曹老師出的一本新書,然後是究竟文化出版社出的。
線上是我們曹老師,來! 先跟聽眾打個招呼吧~!


曹中瑋:
好~ 大家好~~ 我是曹中瑋


主持人:
老師為什麼會在多年後再出這麼一本很棒的書呢?


曹中瑋:
大概其實也醞釀了很久啦~
因為我自己學了完形之後,我覺得我自己的人生有很大的翻轉。
我對自己的接納,還有對自己瞭解好像在學了完形之章之後,更、更、更有很深刻的轉化。

然後在這樣的過程裡面我也開始更整合自己。然後最重要的是我開始跟自己和好
以前對自己的一些…,覺得好像在這個社會上不被接納啦~ 或者是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我其實是很不…滿意自己的。心底有一個很深的不滿意,然後覺得有時候還會討厭這樣子的自己。

但是我覺得學了完形之後,我覺得它最重要的功課就是要跟自己和好
那我覺得在這個過程裡面,我能夠全然地接納自己,然後跟自己和好,然後喜歡自己。
當我們喜歡自己的時候,就可能有更多的照顧,甚至也有更多的管理。就是管理我們自己各種狀態。那我覺得這樣子~ 人生比較能夠真的…在我們的…不敢說是掌控,但至少即使發生了什麼樣的事情,我們好像比較能夠有力量去面對、去處理。

這樣子… 比較順遂一點啦~ 我覺得。至少在心理上面感覺到。那我覺得我自己有這樣的經驗,然後我在幫助學生或是在教學生的時候,我也覺得對他們的幫助也非常的大。
那我就很想要~ 我覺得這已經不是一個治療學派:只是專門在幫… 當他們需要求助的時後才做的。
因為我覺得跟自己和好、接納自己、整合自己。這應該是每個人都可以去獲得的一種狀況,所以我就很想要寫一本書是大家都可以看。

那因為以前寫的兩本書比較偏向給專業人員看。
當然,雖然情緒的那一本:[當下,與情緒相遇]
那一本,也算是給了大眾也可以看。可是我偏重點還是怎麼去處理,尤其是在諮商中怎麼處理。

那這本書我就真的很想給所有的人看,但是我還是裡面… 還是介紹了完形諮商的理論。因為我覺得核心的東西分享出去,大家如果能夠了解核心,他比較能夠去運作。所以他也不是一本很簡單的手冊,因為我覺得了解自己 這件事情不是那麼的…那麼的容易吧,那我也希望把完形諮商的理論也介紹得很清楚,那我用一些比較故事、電影的方式來呈現他的內涵。
那希望大家能夠一方面也比較輕鬆一點來看,又能夠抓得住它的核心精神,然後能夠用在自己身上這樣子。


主持人:
嗯~ 是!  那老師可不可以來先簡單跟我們講完形,這個完形 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概念呢?


曹中瑋:
完形 這章,它當然主要還是有承襲了完形心理學的概念:Gestalt
就是英文:Gestalt,我們翻成完形,我覺得翻得蠻好的。

其實完形 很重要的,它就是強調整體。我想在人身上就是強調我們的各個部分,它會互相影響的。你不能只了解我的情緒,你也不能只了解我的想法,你也不能不了解…不能只了解我的身體狀態。

那就是有人說的靈性。其實從整體的概念,所有的東西他都是交互作用、交互影響的。就我們看一個人,就是要看整體的。那如果它用在我們一般人身上,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我們要”整合自己”,尤其是在我們東方。
其實我們…我覺得中華文化底下,我們很多人內在都有蠻多的矛盾


主持人:
嗯~ 對~


曹中瑋:
就是矛盾 衝突,甚至很簡單的事:我又想要出去玩,我又覺得我要用功念書。這很簡單。
但也有時候我覺得:欸~ 我好像是一個矛盾的個體–我有時候很光明、很正向;但是我有時候好陰暗,然後就覺得–我是不是快要瘋了或什麼…之類的。

完形 就是覺得:其實這都是我們的一部分。
那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的怎麼樣讓自己有力量,來回應自己的這些…,然後整理它。就變成全部接納,但是我們在運作的時候或者是說他雖然自己跑出來了,可是你可以安撫。

譬如我的陰暗面它有時候可能就自動跑出來;或遇到一些挫折,它就跑出來,變得很低沉、很憂鬱。
那我們…如果我們自己有一個說~~ 我把它叫做主體性自我。它如果能看到說:啊~ 是! 我現在真的很憂鬱、也很痛苦。可是我其實還有那個樂觀、積極的,或者有…有光亮、光明的那一面,那這時候我可不可以用這一面來照顧一下這個黑暗的面。
那我們這個自我照顧 就會形成了,因為我們不可能隨時隨地請別人來照顧我們。


主持人:
對~ 對~


曹中瑋:
所以我覺得學會自我照顧以後,可能對我們自己陷入低潮的時間會短一點點,我覺得我們一定會陷入低潮啦~ 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遇到什麼不愉快的事情–不同程度的。
那另外就是我們比較快回來,然後另外就是我知道我現在陷入低潮了,所以我知道我不能去做一些~  很重大的改變或者是決定。

有的人在很低潮的時候,他雖然沒有力量,可他覺得:那我就決定…我覺得我就要離開人世,或者是我就要…
就是他在很不舒服的時候,他可能會做一些決定。那如果我們… 做這決定通常都不太好,包括很可能有的時候會去傷人,因為他覺得…

我覺得很多社會事件也是這樣,他覺得別人都對不起他,所以他會去傷人。
那當我們之後,我們自己陷在很不愉快的狀態,我們可以安撫自己:等一下,看看怎麼樣… 然後我們才能夠為自己做比較好的決定。

那我想這個歷程,很可能是當我們要跟自己整合 了,用完形的概念:整合。然後也覺察清明。
所以完形 它很核心的一個精神,我把它稱做黃金鐵三角。在我的書中的第一章


主持人:
這很重要。


曹中瑋:
就特別介紹這一個概念,它就是覺察、選擇跟負責任。
而且它是認為說:你要先查覺清楚,對自己、對外在的環境,你都要覺察清楚。包括限制,包括我沒有的、我有的;外在環境的資源也好、限制也好,我都弄清楚了,那我就會在這個當下依據當時的狀況,為自已做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那這樣負責任的… 就是你就能夠承擔這個你選擇後的結果,那就是負責任 了。


主持人:
對~


曹中瑋:
雖然我們都希望–所有的治療學派都希望幫助每一個人變成一個負責、有擔當的人,


主持人:
沒錯~


曹中瑋:
但是如果你前面衝動了、你前面沒看清楚了,你做了一個不適合的選擇。甚至是一個衝動的選擇,你造成了一些自我或者是對他人的傷害。

其實那個結果你很難承擔的,那就不能負責任了。所以它覺得,在我們幫助自己或幫助別人的時候,先不必談我要負責,先談我有沒有看清楚一切?:就先談覺察。然後先談我有沒有力量跟勇氣做選擇

那就是…我覺得我們的文化因為很小,成長的歷程當中…也不是說很小,就是成長的歷程當中,我們不太~~ 讓孩子去做選擇:大大小小的事情。

那父母親比較會容易因為孩子小,所以幫他決定了一切。包括他現在說我鬧脾氣–不想吃飯!
父母親大部分也就是勸說,要不然就是威嚇,要不然就是處罰,我們很少讓他選擇說:好! 那你現在決定。如果你現在不吃,那等一下–今天晚上就沒有東西… 就是說你現在是晚餐,那你之後你餓了也不可以吃東西了。

讓他自己選擇,他如果選擇:好! 那我就不吃了!
那到了晚上,他很餓、他哭鬧,父母親也說:可是這是你選的啊,這就是你的結果。


主持人:
是~


曹中瑋:
所以他學會這樣的時候,他以後在做選擇 的時候,他就會判斷:噢~  媽媽說的那個結果好像我等一下會真的發生耶:那個不好的結果。
那我就可能在選擇的時候要判斷一下。所以其實在孩子成長的歷程,你要讓他練習選擇,但是你可以在旁邊提供他一些他可能看不見的。

他可能因為年紀的關係,不能了解這個會有什麼樣的後果,你可以讓他知道。但他還是可以自己選擇。
所以我覺得…因為這樣,所以在我們的文化裡面,也許覺察 可以慢慢的清明,但是要有力量選擇 這件事情,就因為從小沒有這樣子的習慣,我們很不容易做選擇。
所以你會看到現在很多的青少年、青年人,甚至是壯年人,我們說他們草莓,我覺得其實不是草莓啊,因為他們沒有練習過怎麼樣負責任、怎麼樣承擔,所以我覺得其實這也是一個學習的歷程。所以我才會特別提出我剛才說的:主體性自我。
這個在我們的文化裡面是比較少有的,就是少去注意、發展這一個部分。


主持人:
對! 沒錯!


曹中瑋:
因為主體性自我 等於就是要為自己選擇,為自己去看清楚事情。那這件事、這個部分…所以我這本書也特別強調,這也是我…這個也跟原來的完形諮商的理論不太一樣了,因為在西方人–可能在這個部分比較自然。


主持人:
對! 沒錯!


曹中瑋:
他們從小還是比較有…比較多父母親是用我剛才說得那樣的方式在教育小孩:你選~ 你不做? 好! 那你不做就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而不是真正用那個打啦、罵啦,或者是誘惑啦、獎賞啦,來當作幫助他選擇的那一個部分。

所以西方人在自我 的這一塊,也比較精明一點,所以我覺得我們國內可能更強調的就是我們要怎麼樣來認識自己、感覺到自己的力量。所以我這一本書的後面,我前三章有點是介紹完形的理論,然後怎麼在生活當中去用這個理論。但是後面的話就比較是我引申出來的一些體會 的部分,所以我也有一章是專門寫個別差異。

因為我覺得,因為自我 很弱,我們的父母親就很… 不只父母親啦,我們每一個人都會忽略了個別差異。


主持人:
是~


曹中瑋:
那忽略了個別差異就很容易讓我們在跟人相處的時候,對自己跟別人不一樣的地方我們也會害怕,就覺得說:我怎麼會跟別人不一樣?
那事實上每個人都不一樣嘛,這要接納自己,也要接納個別差異。那你要好好跟別人相處,甚至是親密關係,你某種程度也要知道:對方跟你不一樣。這樣才能夠用互相都能夠接納的方式好好相處。


主持人:
沒錯~~ 那老師這邊通常會有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就是譬如說我要看到這一些,但是有一個狀態是因為情緒的關係,會讓我們…就是這一個東西就完全看不到了。


曹中瑋:
是~~ 情緒非常阻礙我們的覺察。


主持人:
對!


曹中瑋:
我覺得它是很核心的一個部分。


主持人:
對~ 那怎麼辦呢?


曹中瑋:
我想情緒很有趣喔,情緒就是出來提醒…我們會升起情緒,尤其是不愉快的情緒,就是因為外面的事情,讓我們有威脅。它可能要剝奪我們什麼,或者是我們感覺到它要傷害我們…等等這些東西,所以你就會產生情緒嘛~
那所以通常我們一般來講,外面這些事情如果你處理了、你面對了,你情緒就走啦。


主持人:
嗯~ 是!


曹中瑋:
因為它只是一個提醒者。可是我們如果太討厭情緒、太不喜歡感覺到這些東西的時候,我們就會否認它。
那情緒本來就是一個提醒者,這一個提醒者發現它的主人不理它,它通常就要發出更大的聲音啊。


主持人:
是~ 是~


曹中瑋:
要叫得更厲害,所以其實情緒在心裡翻攪地會更嚴重,所以你就變成你會更干擾你自己。那面對情緒最好的方式就是:安靜下來,聽聽他的聲音。


主持人:
噢~ 是~


曹中瑋:
然後你告訴它:我知道–這件事情我真的需要去面對跟處理。
情緒就退回去了。

所以接下來你是要面對的是事情啊~ 譬如說有一個人走過去,不分青紅皂白就打你一個耳光,那你當然會很生氣,或者是很害怕,或者是很莫名… 就是不一定嘛,看你主要是什麼樣的狀態,你就會產生這些情緒。

那會產生這些情緒,你會覺得這些情緒讓你很不舒服,其實不是啊~  是這個人打了你一個耳光,讓你很不舒服。
所以你要面對的是:看怎麼樣面對這一個人。是說他是真的自己有狀況,精神上不是很穩定,那可能你就只能…你可能要接下來看他會不會有進一步地傷害你的行為嘛。

那或者這是你的仇人,你要好好跟他討論一下你們之前的事情….. 就等等啦~

所以我覺得面對情緒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好好聽它的聲音,然後安撫自己的情緒之後,就可以面對事情了,也就比較看得清楚、也就比較可以有力量做選擇。不過當然,這是每天都要練習的,因為要接納自己的情緒這件事情真的好難喔~ 尤其還有很多情緒是過往留下來的記憶。

完形也特別強調:未盡事宜,就是未完成事件這個部分。那它也是啊~ 它就是因為是小時候的…留下來的記憶。
小時候的情緒記憶我們甚至不知道內容,但是就會忽然有那種很強烈的恐慌啦,或是焦慮等等。


主持人:
好像按到按鈕的那種感覺。


曹中瑋:
對對對~ 會有會有~ 會有那種按到按鈕你就發作了。那就很難控制,所以你必須在你還沒有發作的時候去探索一下,有沒有一些過往的這些可怕的記憶。


主持人:
是~ 我覺得老師這本書非常的貼心,因為它在後面的附錄有教導了一些練習。
老師妳要不要簡單跟我們講,妳後面就是附這兩個我覺得是蠻好的一個很貼心的一個方式。
可不可以先大概簡單地告訴聽眾朋友要怎麼練習、怎麼做呢?


曹中瑋:
其實第一個:附錄1就是內外界覺察練習,它其實是所有我們覺察的核心,就是我們其實為什麼會看事情看不清楚,或者是說我們受過去的影響太大,就是因為我們把我們的感官關閉起來了。

然後我們把我們對身體的訊息還有情緒的訊息,這就是內界–我們把他關起來了。所以我們大概很重要的就是要去練習,怎麼樣單純地只用感官 來看、聽、聞、嚐跟接觸。那我們怎麼樣用…怎麼樣很清楚、很清明的就是不去想、不去解釋為什麼,我們就只是去感受我們身體的訊號,還有感受我們情緒的感覺。那這個就是提供的小方法。

那這個方法其實做起來很~ 怎麼講…又很容易又很難,因為它每天只要花一點點時間,甚至1分鐘,然後你就是練習一種。
然後最重要的就是你不要想任何的事情,就是我們的大頭腦要停下來,然後純粹地感覺你要感覺的事情。

譬如說你要聽一個聲音或是什麼的,你都不要想它是什麼?好不好聽?,都不要加入這些,或者你好好體會身體裡面的感受:胃的感覺、心跳的感受。

那這些部分的練習每天持續的練,慢慢的你這些感官就會恢復清明了,那我們就常常是:阿嬤說的冷。其實你沒有感覺到冷,但是因為阿嬤說很冷,所以你就覺得很冷。我們常常都變成這樣了,就我們的感官就變成你判斷事情很容易扭曲,因為你很容易用別人說的那一件事情。

那我覺得這裡面的練習–他不難啦~ 只是說停下大頭腦真的是我們很不習慣的事情


主持人:
是~ 是~


曹中瑋:
那我想只要持續練,然後1分鐘就可以了。那裡面有些詳細的說明,我舉一些可以練的方法。


主持人:
好~! 那最後老師因為時間的關係,有沒有要跟聽眾朋友來提醒的呢?


曹中瑋:
我想其實很重要的就是你要願意去面對自己,我覺得這個願意 非常非常重要,所以不論你以前對自己的感覺是什麼,你現在重新開始–你就好好的去面對自己,然後讓自己心裡面的聲音好好的抒發出來。

那習慣用寫的人可以用寫、習慣用畫的人可以用畫,然後甚至可以做一點點自我對話。那我覺得這樣的過程慢慢地…而且這要有耐心哦,一定要有耐心。

因為過去的自己,跟現在你想要去調整它的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所以一定要有耐心地面對自己。然後慢慢、慢慢的就會發現你可以跟自己有比較好的關係。
你跟自己的關係夠好了,你跟別人的關係、跟這種環境的關係、跟這個世界的關係就會變得更好。


主持人:
是~ 沒錯~


曹中瑋:
那你自然而然就會越來越整合,然後生命就會越來越豐富。


主持人:
是~ 好~ 今天謝謝曹中瑋曹老師跟我們分享他的新書:[遇見完形的我]。
我覺得真的是要讓聽眾朋友好好看,因為老師用電影吶~或是用一些故事情節~ 非常地好看。  謝謝老師~~


曹中瑋:
好~ 哪裡~~ 謝謝你也謝謝大家。
希望你們喜歡這本書


主持人:
好~ 拜拜~


曹中瑋:
拜拜~

你可能會喜歡⋯

0 Comments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