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 | 他與她:從榮格觀點探索男性與女性的內在旅程| 安一心 專訪 陳宏儒

作者 ilikeradio

2023 年 10 月 23 日

本書透過神話故事,以輕鬆的方式引領讀者,
用榮格觀點,看清隱藏在故事背後的含義。


這個含義包括:
生命不同階段的發展,與兩性皆有的陽性與陰性的質地。


從中我們除了能學習洞察力之外,還可以檢示自身缺少哪種質地,
然後漸漸地去開發,與外在互補的內在質地。


陽剛的男性不再是象徵,而柔弱的女性也不再是代表,
跳脫傳統社會的價值觀,才能發現陰、陽兩性,
皆存在於每個人的內心與外表。


透過內外的陰、陽的融合,我們才能逐漸找回自身的源頭,
盡而使內心感受到圓滿。


當內心感到圓滿時,我們將不再向外渴求、追尋,
快樂與幸福的源頭。


因為我們的內心清楚的知道,真正的快樂、幸福,
來自於內在的「靈性源頭」。


希望大家能從這本書,找到屬於內在獨一無二的「靈性源頭」,使人生轉化為圓滿的狀態。


今天由安一心為你訪談 諮商心理師-陳宏儒

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qmevRD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再空中跟大家見面了。
今天想要跟大家介紹,
【他與他:從榮格的觀點探索男性與女性的內在探索】


今天非常開心邀請到,諮商心理師及「榮格讀書會」的創建者-陳宏儒。


陳宏儒:


各位觀眾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


可不可以來跟大家說一下,這本書在講什麼呢?

陳宏儒:


這本書是透過神話故事,來談男性與女性的心理學。
不過它有別於一般的男性與女性的心理學,主要是談論一種用人生縱觀的層面來看的心理學。



男人的心理是如何發展的?
從他出生、年幼、青少年、成年、壯年到老年,類似像這樣的概念。


特別是前面男性心理學的部分,男性的生命發展里程,會特別清楚。


主持人:


很多人其實不知道,原來神話故事的象徵,
隱隱約約的隱含著,生命每一個階段的發展。


陳宏儒:


嗯嗯。
就是在榮格取向當中,非常喜歡了解神話故事這些東西。


如果人會說這些故事,就會有影響力,他們會蠻相信,
千古傳頌的故事當中,其實就是在勾勒一些很原形性的東西。


這邊講的「原形性」是指人類普世的一種狀態。
所以我們可以在這兩個故事當中,看見千古以來男孩子轉大人的過程,大概是像什麼樣子。
會看到類似像這種軌跡跟歷程。



特別是一種榮格的觀點,會跟很多其他觀點不同,榮格觀點主要強調,在談男女性別有關的心理學。
比較古典的榮格會特別強調,男性內在有某種陰性的質地。


男性在意識上是比較陽性的,但是在無意識上反而有某一種陰性的層面等待被開發出來。
那女性相反 比較不一樣,女性是外在比較陰性,但內在陽性的層面等待被開發出來。
所以這兩種性別,在生命的歷程當中,剛好相互追尋。



男性探索內在陰性質地,
陰性質地是指,「人際的敏感度」、「直覺的感受」、「細微的情緒感受能力」。
對內在的男性是指「理性思考」、「比較勇於表達自己」。



在現在兩性平權或多元性別的概念下,看這本心理學,內心多少會有些質疑,因為榮格是本質論的書。
但是撇開這種爭議的話,能在故事當中看見,不管是男生、女生。
就算妳是女生的話,在發展的過程中,也有可能發展成過度陽性,走的也像新興裡發展的歷程。


在當代的社會下,已經有越來越多女性,在小時候的狀況下,就已經沒有被特別去框架了。
相較之下,多有一些陽性的特質。


基本上現代的女性,說不定其實也蠻能夠,套用到這本榮格觀點的男性心理學。
她就是在青少年的階段先發展這個陽性的面向,但在她生命的後期,她必須去把內在陰性的成面去發展起來。


主持人:


那如果這個完整性就是不完全。
比如說我是男性,但是我的陰性都沒有把它發展起來,或是把它完整化的話,會怎麼樣呢?


陳宏儒:


這是個好問題,就是弱到底。
都沒有發展的話會怎麼樣?
榮格的話會是說:
像很多人可能,在中年之後,可能會忽然外遇啊;或是人生翻船這種狀況。



我們總是有一陰性面向,是我們自己沒有的 而別的女性有的。
有時候就會一起慾望這樣子的一個對象,因為通常我們內在陰性沒有發展的,這個東西還是我需要的。


有些男性可能不太會社交,用比較溫和且輕鬆的態度,去與別人閒聊、相處。
家裡面若有這種太太或女朋友,他其實就變得很自在,他對這種特質是 有吸引力的。


可是如果像這種陰性特質,在他生命的過程當中,沒有發展的話,他可能就會一直,對這樣的女生渴求。
可是有時候,原本是男女朋友,這樣的特質女性可以發揮得出來。


一旦進入親密的婚姻關係當中,需要扮演夫妻、父母這樣的角色。
就會讓太太的這種特質反而比較弱一點,可是男性還是會持續的渴望,太太原有的特質。


雖然新的對象不見得很合適,但卻可以填滿他 缺乏的部分。
就會一直很想要,找一個人能夠陪著他,來填補跟支撐他,讓他過著穩定心理暗示的生活。


相較來說女性就會把這種理性的聲音,寄望在男性的角色身上,期待你去哪保護她,
提供她勇氣,她會可能會仰慕,一些能夠說出大道理的人。


主持人:


其實我覺得蠻有趣的,接下來可不可以跟我們講書中,帕西法爾的故事呢?


陳宏儒:


帕西法爾的故事是,蠻經典的一個西方故事,在這當中出現一個聖杯騎士的故事。


那這個故事,最一開始是有一位受傷的國王。
他受傷的方式就很詭異,他摸到了雨 手就燙傷了,好像就出現很多怪病一直好不了。
有人說需要一位愚者,只有他才可以來城堡當中,能夠救得了這一位國王。


帕西法爾就是這位愚者,有點傻呼呼的笨蛋。
他是一個單親家庭下長大的男孩子。


有天他在森林裡面看著騎士經過。
像以前歐洲鄉下地方其實是,看不到這種很有文明,
或是軍隊那樣的東西,他就很想要追尋並成為那樣的騎士。


這種感覺就像很多小男孩,
小時候說:「我想要當軍人。」或想要當警察,相同的概念。
小男孩會有一點渴望,進入男性的世界。


但他媽媽不希望他去 ,可是也攔不了他。
於是媽媽就做了一件衣服給他,讓他穿上並叮囑說:「不要隨便亂問。」
然後帕西法爾就離開了。


帕西法爾想成為騎士,他從鄉下進到歐洲市中心,偏向王宮的區域。
他一路詢問,最後知道說,他可以去找國王,問怎樣成為騎士。


國王看到這個男孩子,就知道他沒有訓練,整個傻乎乎的搞不清楚狀況。
他就跟他說如果你可以去,幹掉了某一位紅騎士的話,就能成為一位騎士。
帕西法爾覺得這樣蠻簡單的,所以他就是傻呼呼的過去了。


可能是台語說的,傻人有傻福吧。
雖然打架打輸那個紅騎士,畢竟紅騎士本身也是很厲害,有著特殊地位。


可是沒想到帕西法爾,不小心把匕首丟出去。
丟到騎士的要害,然後就打敗他了。
他從此之後擁有類似黃袍加身的概念。


一個青少年,從平民轉變成騎士,就進到騎士的世界裡面。


大家可以想像,像他這樣子的男孩子就是很稚嫩。
就像小孩子才13、 14歲,開始做一些像大人做的事情,
就知道你不一定能夠去駕馭那些東西。


不過帕西法爾的運氣還不錯,他後來遇到一位有智慧的老人。
老人就帶領他去學習:騎士的精神是什麼?
特別要尊重女性,與如何使用武力。


他開始去學陽性的東西,直到後來他離開這位老師之後,回到家鄉。
才發現他的媽媽已過世了,接下來他就獨自生活。


他年輕有為,開始建立戰功。有一個女王的國家被攻打,
他去保護其他國家的女王,跟那個國家的女王相愛。


比較關鍵的是,他在這個一切順利的過程當中,有機會進入到聖杯的城堡裡面。
只是他進去的時候,遇到故事的一開始的 那位聖杯國王。


大家蠻期待說他能不能問出:「這個聖杯的主人是誰。」
他的老師有叮囑他這件事情。


但帕西法爾的媽媽曾經跟他說:「不要亂問」
其實他只要問出這句話,這個聖杯的法力就可以,治癒這位國王。
但他沒有問,隔天起來他就離開了,然後發現聖杯城堡消失了,有點奇遇。


後來就開始流浪,他也知道說自己好像卡住了,因為這個事情 老師有交代過他 。
但是他竟然走不出來,只能在外面到處鬼混,雖然他還是持續去建立一些戰功,但是這件事情一直擱在他心上啊。
還有一些人就注意到,邊數落著他這件事情。


他就是在年輕的時候,遇到這件事件之後,一直在外面闖蕩了很久,並持續修煉。
他們那個年代就是一個國家有國王,國王可能沒有辦法有那麼大的統治的能力。


所以外面就總是有些比較小的奴隸,他會跑去跟人家PK。
只要贏了對方的老大之後,他就會跟對方要求回去效忠國王。
他在外面做這樣的事情 建立戰功,時間轉眼就過了20年,他年紀大概也3、40歲了。


有一天他就在某個路上,遇到一群人要去一個城。
他就跟著進去,他發現這城,就是聖杯城堡。


他進去之後才有機會,喊出那一句話說:「聖杯的主人是誰。」
當他大方的問出來的時候,宮中的聖杯王的傷就奇蹟的康復了。
以台灣的文化的觀點來看, 似乎難以理解。


主持人:


對,它是比較沒有邏輯的一個方式。
但是它背後有一些男性,象徵性或是隱藏式的一些觀點說,你可能必須要去結婚,才可以稱的上是成真正的大人的意思。
類似你必須要去打敗,這個騎士才可以怎麼樣。


陳宏儒:


這個故事其實一開始,有點像是說,男孩子在成長過程的第一步,是需要離開你開媽媽。
第二部分開始還是有其它任務。


但是像現在很多人其他生命當中,大家有沒有看過這種新聞,在他出事了之後啊,
例如遇到車禍時,會說:「我要找我媽媽來。」


主持人:


對啊,就很多媽寶啊。
沒錯,真的很多是這樣子啊。


因為我覺得是時間的關係,就是說這本書其實有很多種隱喻或是這些西方的。
然後它也很清楚的解釋說,從榮格的觀點怎麼去看他,背後的隱藏喔。

最後有沒有什麼想要跟我們聽眾補充的呢?


陳宏儒:


要補充的有點多,但剩下的時間好像不太夠。


主持人:


那我們剩下3分鐘的時間來,提醒一下聽眾跟讀者,
大概還有哪些要注意或是想要提醒的?


陳宏儒:


這個故事其實在說,一個男性生命的過程有幾個部分:


第一個是離開媽媽,第二個是青少年期,在學習打敗同期。
去學習跟了解男性很陽剛的一個面向。
例如:征服別人啊、考試成績要超越別人啊。
或是他在發展某些男性特質 是在青少年初期。



然後他在接下來的功課是,必須開始有一個好的老師
使陽性的能量不會那麼粗暴,才能夠比較有良好的運用


遇到生命當中一些陰性的面向,他也必須跟陰性的面向,建立合適的關係
不能只是想說去跟女生交往,而是本身必須要發展出陰性的面向


最後 他必須要克服媽媽給他的交代,心理上完全斷除 跟媽媽之間的依賴
他最後才有辦法去接觸到,他生命當中比較靈性的面向。
那個聖杯王的聖杯,自然是生命中「靈性的我」。
只有到這個部分呢,才能找到生命意義的答案


人生啊!
如果需要真正能夠,幸福快樂。
感覺到有意義的話,那個意義必須要回到「靈性的源頭」。


主持人:


今天真的謝謝陳宏儒。


跟我們分享這本,
【他與他:從榮格的觀點探索男性與女性的內在探索】,
然後是心靈工坊出的一本好書。


謝謝你。


陳宏儒:


謝謝。

你可能會喜歡⋯

0 Comments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