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段屬於自己的時間裡,拿著筆在書寫的過程中,總是會有不經意的發現…
比如…
當我邊寫、邊罵、邊哭,經歷了內在非常Drama的歷程後…
內在總會冒出一個很溫柔的小聲音安撫著我…
一開始我不太明白這個聲音來自哪裡,
只覺得,這個聲音總是說出很多平常我不會說的話…
所以我非常清楚那個聲音並非來自我。
在幾年的身心靈學習後,我漸漸明白那個聲音是來自我的高靈。
即便多年過去,我找到了其他的方式來與自己獨處,我還是能聽見來自高靈的聲音,一步一步指引著我。
然而,我所說的只是關於我”自由書寫”的經歷。
通常自由書寫需要將近30分鐘左右,你才會真正感受到情緒與內在的轉化…
今天,我們邀請到劉滄碩老師來與我們分享…
只要書寫7分鐘,就能創造豐盛的心靈寫作秘法……
掌握這7分鐘,就能輕鬆改變潛意識和信念喔!
在老師今天的精彩節目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那句…
「每一天給自己1分鐘、7分鐘的獨處時間,無論那是靜心、冥想、心靈寫作、散步…都好。」
重點是…你有好好與自己待在一起嗎?
有好好珍惜與自己相處的每個時刻,並愛自己嗎?
分享給你。
歡迎收聽本集節目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9Oo54j
#布克文化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再空中跟大家見面。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書。
我覺得每個人對自己的寫作、文筆,或是對自己的記錄,應該要好好的練習一下。
我們今天請到豐盛心靈寫作的創辦人-劉滄碩老師, 來到我們的線上。
先跟聽眾朋友們打個招呼吧。
劉: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很高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主持人:
我看老師有一個線上課、實體課,專門在教7分鐘豐盛心靈寫作。這是在練習什麼呢?
劉:
豐盛心靈寫作,很多人第一次聽到可能會覺得這跟作文寫作有關,會擔心。
豐盛心靈寫作:透過書寫的方式,幫助我們去看到內在的潛意識,或是信念,進一步去探索並修正之後,讓我們可以達到豐盛的心靈。
主持人:
為什麼是7分鐘?不是8分鐘呢?
劉:
這是我自己上這麼多課,實驗出來最適合的一個時間。
很多人自由書寫會建議15分鐘到30分鐘左右,而寫太短效果也不會很明顯。
我自己測試過寫到7分鐘左右的時候,剛好是腦波進入希塔波的狀態,最容易讓潛意識跑出來的時間點;寫太久可能你會覺得疲乏,寫太短你可能還沒進入狀況,所以我們自己這樣跟學生上課,實驗過的,大概我們寫到5、6分鐘的時候,差不多是極限,再過那1分鐘,就是最好的一個狀態,也是CP值最高。你花的時間最少,但是有最好的收穫。
主持人:
如果這7分鐘什麼都寫不出來該怎麼辦?
劉:
如果7分鐘都寫不出來,可以透過自由書寫的方式。
直接寫:寫不出來、寫不出來、寫不出來、寫不出來………
一直寫”寫不出來”。
這部分很有趣的是,我自己在很多企業都會上創意思考技巧的課程,我發現有時候我們會卡住、想不到、沒有靈感,是來自於”寫不出來”的這個”念頭”在我們的腦海中,把我們自己卡住。
所以你一直寫”寫不出來、寫不出來、寫不出來……”,寫到一個段落的時候,你會突然有一個靈感、一個想法,就會知道怎麼繼續寫。
主持人:
所以有一個技巧是,如果什麼都不知道…
比如:有些人聽冥想時,請他紀錄一下心得,結果就睡著了
你就寫:我都睡著、我都睡著、我都睡著……
寫到某一天時,他說:「我聽到睡著前可能還聽到了…某一段…」
類似這樣的意思
就像我一直寫”寫不出來、寫不出來、寫不出來…”,寫到後面發現自己寫不出來好像有某些因素,是這樣嗎?
劉:
對。
這個其實滿有趣,大腦的意識的這種訊息(雜訊)清理乾淨後,就會有比較好的靈感,或是一些想法就會出現。
所以只要持續的去寫「我不知道寫什麼?我寫不出來…」,這樣就可以了。
主持人:
老師可不可以跟大家講一下這本書,你有特別談到在練習書寫時,有三個階段:
不會寫—->自由書寫—->改變人生
這個過程要怎麼做?
劉:
三個階段最常見的是,很多人在書寫時容易接觸到自由書寫。
自由書寫:沒有特定的目標、特定意涵。幫助我們內在情緒有很好的抒發。
這是一個很不錯的形式。
進一步我會談到像心靈寫作…
心靈寫作:針對內在特定的情緒,有哪些地方是卡住的?針對特定的議題做書寫。
當我們書寫到一個段落,我們再往下、深入探究時,你會發現…
我對某個人不喜歡,或是對某件事會拖延、我覺得很困擾、很排斥…
其實底層跟我們內在潛意識,或小時候出生的成長環境都有影響。
在這個過程裡,我們剛提到寫7分鐘容易觸發到我們的潛意識信念,所以會突然冒出一些靈感,知道這一切跟過往的哪一個人、事、物有關?
找到之後,第三個階段…
針對這些過往的人、事、物、事件,進一步再去做書寫。
在這個書寫的過程裡,你可能會達到與對方和解、原諒自己、寬恕自己、愛上自己……
在這段過程裡,你是透過寫下這些話語,如同我們重新去植入一個新的、正向的潛意識信念。
所以可以達到修復過去,創造未來的豐盛人生。
主持人:
老師,難道不能像是寫自己的夢想一樣,就好比我直接寫下我以後想要過什麼樣的生活…
我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這樣就好了嗎?
為什麼還要寫像老師說的這些去轉化呢?
這有差別嗎?
劉:
有。
其實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
我們最常聽到「吸引力法則、心想事成…」,很多人也會寫夢想板…
這都是很好的方式。
像剛剛說的,透過書寫直接寫下我們的夢想和願望,這也是很好的方式。
但是,我們有時候並不知道自己內在有哪些信念對於這些願望有抗拒?
或是,其實你不那麼相信自己可以做到?
所以,必須先把這些阻礙你的雜訊、限制性的信念,先清除,讓你有能力再往前去跨出那一步。
主持人:
老師這邊在跟聽眾朋友和讀者在講得是,在你要往前走之前,先清除那些阻礙你的。
為什麼你每次都會卡住?
藉由書寫可以了解原來自己是什麼樣的問題。
老師,如果沒有像你這樣有一個架構在寫時,要直接看到自己的問題好像不太容易?
老師有沒有什麼結構化,像書裡面提到的,到底要怎麼書寫才能看到自己的潛意識和信念狀態?
劉:
最簡單的一個方式是:訂題目。
這個就是豐盛心靈寫作跟自由書寫不太一樣的地方。
自由書寫我們不一定要訂題目,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它會有很好的情緒抒發。
但如果我們要進一步去改變我們的潛意識,創造豐盛人生,就需要訂一個主題。
透過這個主題,我們會有很多的反應。
例如,我常常開玩笑說,訂題目裡有兩個魔王是:感恩父親、感恩母親
很多人可能看到這個題目就不想寫了…
他內在的反應就會出來。
所以訂題目是最好又簡單的方式。
當你看到這個題目,你內在產生的那些反應,是我們可以繼續探究的。
為什麼我會特別排斥這個題目?
為什麼我會有一些不喜歡、不舒服的感覺?
這些就是我們要繼續往下探究的點。
主持人:
當一個人就是很討厭父母親,為什麼要寫感恩他?
他可能把我害得很慘…
或是,我都因為他,人生才會這樣…
寫了又有什麼用?
我一看到他,還是一樣。
劉:
對,所以我都跟學生分享一件事。
雖然我們是說”感恩”,但當你發現你無法感恩時,不要跳過這個歷程。
不要逼自己一定要去感恩,反而要去看到「我不想感恩」。
把「不想感恩」的原因寫下來。
或是把你的心情、情緒,寫下來。
這樣的好處是:
不是用壓抑,或逼自己一定要接受感恩。
這會是比較健康的方式。
透過書寫,先把內在不滿意、不高興、不喜歡的情緒都書寫完;就像我們前面談的,清除雜訊的概念。
寫一段時間後,你會突然發現「好像慢慢能釋懷了」、「慢慢能體會到父親當時為何如此?處境是什麼?」,那個感恩的心會自然出現。
主持人:
難道不會像一些比較負面的狀況,越寫越陷入這個大魔王的漩渦嗎?
劉:
會。
所以我書裡也有提到一件事,在這個書寫的過程裡,至少要連續七天。
例如,你是比較負面,或是特定要討論、想要處理的議題…
要至少連續寫七天,不能寫一天、兩天,把那些抱怨的東西寫完,就不繼續寫。
這就像我們感冒去看中醫、西醫,它會有一個抗藥性,所以要完成一個療程。
你要書寫完成七天之後,自然會有那種感恩的心慢慢出來的狀態。
如果只是寫兩三天,就會像剛提到的,寫兩三天後不寫,把內在那些負面的情緒能量挖出來,但是沒有處理它。
就有點像開刀,開到一半,你看到流很多血,嚇到之後不想縫合就跑掉了。
主持人:
一定要撐過這七天就對了。
劉:
對。
如果撐過看到血很恐怖,但你縫合了的階段,就會慢慢痊癒。
主持人:
或許大家可以來實驗看看,也許寫一寫之後,父母親對你的負面影響,那些不舒服的狀態,搞不好就會轉變喔…
我聽一個朋友提到…
老師建議是用手寫的,但有時候我們會用手機紀錄,他每次紀錄完就覺得應該要編輯一下…
要把空格空出來…
讓自己在重複看一下,到底自己在寫什麼時,這樣有可能在我們的頭腦意識會比較清楚
老師你覺得這是對的嗎?
還是就一坨,我有什麼東西我就打打打…
劉:
其實沒有對錯的問題,只有適不適合。
如果是我,我會建議不要重新編輯,因為它會變成一個理性判斷、邏輯思考,比較容易出現一種問題是,有時候我們反而會自己說服自己:我好了,我應該要感恩,我應該要……。
這樣會有點可惜。
豐盛心靈寫作的方式是:想到什麼就寫出來。
反而較容易刺激到我們的潛意識。
潛意識本來就不是理性邏輯可以思考的,因為我在意就是在意,對方沒有特別做什麼事,但我就是很在意你有沒有尊重我?有沒有愛我?
我常舉個例子:
小時候我考100分,考卷給爸爸時,我期待他能讚賞我、覺得我很棒!
也許爸爸在忙,所以沒有特別表示。
對我來說,內心可能會覺得受傷…
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事情,但是潛意識的行程就是這樣。
它沒有道理可言…在意就是在意…
所以我比較建議的是,不一定要理性邏輯去編排,理性的書寫…
甚至我曾經遇過一個學生是理工科,在感恩父母時就寫下,第一點…第二點…第三點…第四點…
他用清單條列的方式,寫下爸爸做了什麼事,我應該要感恩。
這樣不是不可以,它也有幫助,只是它的幫助不會到那麼深層。
主持人:
老師這邊特別教的是,我們必須要”感性”,在感性寫這些東西時,內在的情緒或是負面狀態才會有辦法出現,否則你一直把它擋住、擋住、擋住…
劉:
對,說得很好。
我們透過理性邏輯時就可能會壓抑,擋住它,或是不應該這樣,我應該要怎樣才對…
那就會很可惜。
主持人:
好,老師最後有沒有什麼要跟大家補充或提醒的呢?
劉:
書寫其實也可以不用考慮的那麼複雜。
例如,你要怎麼寫?其實沒有那麼多複雜的步驟或方式。
我常說,心情不好時,拿起一枝筆和一張紙亂畫一分鐘,其實都好。
書寫只是一種形式,最重要的是讓自己有一個時間。
一天內,你有七分鐘或一分鐘的靜心獨處的時間,這個其實滿鼓勵大家找到那個適合自己的方式。
書寫、繪畫、靜坐、冥想都好,要有一個自己與自己獨處的力量。
那是比較好的。
主持人:
我覺得老師講得非常好。
我們常常說要愛自己,愛自己不是去吃三珍海味。
而是給自己一個時間與內在相處,也許從這每天小小的相處時間,你可以書寫、散步、靜心,或是你有養花,跟自己的花說說話也不錯。
我覺得這是非常好的。
非常感謝老師與我們分享他的新書:七分鐘豐盛心靈寫作,是布克文化出的一本好書。
謝謝。
劉:
謝謝。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