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 175 流浪者手冊Book I:來到地球的星際流浪者生活指南

作者 ilikeradio

2023 年 10 月 18 日

如果你置身人群,仍感到孤寂;若你樂於助人,卻總是受到質疑;
或者你事業有成,卻與家人親友格格不入,你可能就是所謂的「流浪者」。

除了E.T.之外,還有另一群星際住民,在這裡誕生與生活,他們就是「流浪者」——
一群覺醒的靈性,這個宇宙永恆的公民。流浪者的心思總是關注於無形的造物者,漠視物質主義的評價,所以感到孤獨、不安,內心彷彿置身荒漠,遭受嚴酷的考驗和挑戰,但流浪者瞭解,他們的生命要與更高的理想結合,不被俗世文化所限制;自己道德的本質,渴望追尋形而上的精神進化;自己的這一生、每一刻,都肩負著服務人類的使命。

 

主持人: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今天想跟大家介紹一本非常特別的一本書,厚厚的一本,很多人看了以後就會流淚,怎麼把自己的心聲說出來,這本書是—流浪者手冊,由一中心出版,很開心地邀請到一中心的翻譯總監—孟璇來跟我們分享,先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孟璇:
聽眾朋友大家好!一心好!

主持人:
當初怎麼會選擇出這樣一本書呢?

孟璇:
是因為出版社創辦人非常喜歡一的法則,書其實跟一的法則有很密切的關係,作者卡拉・魯科特,是一的法則傳訊者,先介紹這本書的背景,解說一的法則。
相信對靈性很熟悉的聽眾朋友,應該都聽過一的法則,是名叫Ra的外星智慧生命,一個集體意識,透過傳訊者卡拉・魯科特來跟地球人分享智慧訊息的旨解。
這本書有點像是一的法則的延續,也就是說從一的法則出版以後,這位傳訊者卡拉・魯科特收到很多讀者來信的迴響,其中就有上百封、上千封的信,在閱讀信的過程,發現一個現象,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
靈性追求者有一個基本的問題,就是沒有親近人可以跟他們討論,關於追求真理的過程,還有碰到的一些困境、難題。他想乾脆把這些問題整理起來,再加上曾經出版過,接收Ra的一些訊息,把它穿插在裡面,等於把Ra對這些問題的解答和回應集結起來,有點像是問答集,或者是一個問題的問題集。

主持人:之
前有訪問過一本高敏感族群的人。

孟璇:
這應也是流浪者的特徵之一,等一下會提到,他們可能會有過度敏感的傾向。

主持人:
當他們意識開啟的時候,或是本來意識早就開啟(不一定流浪到哪個星球中),我們叫做地球人的原住民。他們不是原住民,是新住民,流浪到地球來。

孟璇:
這流浪者的意思,可以來探討一下,有廣義的,也有比較狹義的。
這本書有講到地球是屬於第三密度,密度是這書的概念,有點像是次元的概念。
密度是我們要從第三密度過渡到第四密度,宇宙基本上有七個密度,四、五、六、七是更高的,那滯留者可能就是從四或是六,投生到第三密度,會覺得有格格不入,或是跟第三密度的振動頻率,不是那麼的吻合,就會覺得很怪咖,很不一樣,或是覺得我不屬於這裡,或是有一種我的故鄉在遠方,主要會覺得自己有一種使命感,今生有特別的任務,要來完成,服務他人。

主持人:
如果一個人真的是流浪者,要如何知道、確認?

孟璇:
接著剛剛講的流浪者,有廣義的定義,跟一個狹義,這本書有講到作者以長遠來說,認為任何被這本書吸引的人,都是流浪者。
以覺醒跟靈性中的追求者,甚至正在經歷青春期的青少年,都是流浪者,這是比較廣義的來說。
我們剛剛描述的那些症狀,青少年蠻多有的,覺得格格不入、覺得自己很奇怪、或是跟人家不合作,也有說無論你是追求基督教、猶太教、佛教、道教、宗教追求者,跟相信幽浮,覺得自己來自外星的狀態,都一樣,有一個共通的,就是不符合平凡人的標準,覺得這世界不是只有世俗,還有更多東西。

這本書有提供問卷,可以精確地知道,到底是不是流浪者,有一個評分的機制,幾分到幾分是什麼。

舉個例子
*你的童年,你是否經常思考做白日夢,或是幻想外星人幽浮和其他事件,可以回答這問題,是或不是。
*你有沒有覺得你的父母不是真正的父母,有一個失蹤的兄弟姊妹或家庭。
*關於你的童年,有沒有做過什麼飛翔,無形的朋友特殊引導,這樣子的夢(夢境也是參考的指標)。
*有沒有常常抬頭望著星空說;帶我回家,ET GO HOME,為什麼我在這裡?這麼孤獨?今天有沒有過這種感受?
*你的性格是不是常因世間人類的邪惡殘酷而難過。
*是不是覺得金錢財產、成功的職業生涯,並不是這麼重要。
*是否對身邊的人很敏感、體貼、慷慨、關心?
*從經歷上來看,是否常覺得格格不入、疏離?
*作過飛行物的夢,因而啟發靈性的成長?
*是否有清晰的記憶?曾經和仁慈善良,跟高度精華外星人有過靈性分離接觸?(這是比較實際面跟外星有關的)
*從興趣來看,是不是對科幻小說、天使、亞特蘭提斯、雷姆利亞、通靈金字塔、UFO、冥想,感興趣?
*是否有強烈的使命感?覺得你的任務是幫助地球人類?
 等等這些問題,來做這問卷,回答。

主持人:
把星際流浪者表達的一覽無疑。
有朋友覺得自己百分之百,跟他聊天的時候,

他說:你有沒有看到窗外?
我說:窗外怎麼了?
他說:有一艘很大的外星人軍艦,等著我們上去。
我說:我們兩個不是在講話?你不是還在這邊?那怎麼上去?
他說:等著在地球完成任務,隨時隨地都可以上去。

孟璇:
那他應該是一個資深的流浪者。

主持人:
很多事情他常說不用擔心,不用想這麼多,肉身只是在地球一個形式而已。

孟璇:
他很符合問卷的描述耶!

主持人:
流浪者有一個比較大的狀態是人我隔閡。

孟璇:
就覺得自己跟一般人不一樣。

主持人:
有些人適應得很好很容易融合,在團體可能就是另外一面,但內在很掙扎,這本書如何去看待?如何去化解?

孟璇:
這本書有講到,我們是從內在工作的人,不容易被外求的世界來理解,這是還蠻普遍的現象,有一種疏離、孤立、孤單的一種感覺,引用Ra的靈語,這就是所謂的代價。
這樣的感覺,可能會伴隨一輩子,因為在投生這個地球之前,這一切皆被視為需要忍受,而且可以忍受的了的事情,也是一個讓你能實現服務他人的一個助力。
Ra認為這是一種推動自我的方式,讓這些流浪者,服務他人,認識太一造物者的渴望,有被實現的機會。
流浪者的內心應該要明白,即使覺得家鄉在別的地方,身為光的追尋者,以及太一造物者的普人,真正的家就在服務之中,以太一造物者為唯一源頭的網址中。
有一些實際的作法,找一些志趣相投的論壇、朋友、團體,來結交互動,這樣比較不容易感到孤單。

主持人:
比如:我們都是外星人、第五次元,這種秘密社團。

孟璇:
這樣到後來人數會很多,就應該不再是秘密了。

主持人:
這本書你最喜歡哪個部份呢?

孟璇:
這本書前半部分享每個流浪者心路歷程、感受,後面講到流浪者會碰到的困難,怎麼樣去修煉,我覺得修煉這部分蠻實用的。比如說:流浪者情緒比較敏感、自我懷疑中。

主持人:
那怎麼辦?

孟璇:
每天都要寬恕自己,否則會將所有的錯誤揹著走。
自尊和完美主義的問題,就要用謙卑、耐心、堅持,和幽默,來對待。
人格修煉這部分是我覺得蠻實用的,會在流浪者的下冊,先預告一下。

主持人:
所以,這麼厚,還有下冊就對了!

孟璇:
剛有提到流浪者來地球,就是要修煉,那需要完成功課,才能夠從第三密度畢業,這對流浪者來說很重要,所以要買下冊!

談關於修煉的部分,
人格修練有三個關鍵:
第一個認識你自己
第二個接納你自己
第三個成為造物者,成為一切萬有。(一個合一的概念)

印象最深刻的來分享一點:
種種修練吸收了很多資訊,要輕鬆以對。

主持人:
不要看得這麼嚴重!根本沒這回事!

孟璇:
在追求靈性的道路上太嚴肅、認真,這跟傲慢青年,都是失衡的狀態。
不是一定要痛苦催化劑,才能前進。
提醒我們不要讓壓力擋住,輕鬆、搞笑、大笑、開心的時光,這才是真正的本質,每個人都是造物者的小孩,造物者就是愛、喜悅、歡樂、平安,盡量發揮這些真正本質。

主持人:
接受痛苦,這就是恩典,老天給的考驗。

孟璇:
不用太執著於—流浪者,是不是流浪者。

主持人:
活出喜悅當下的自己。

孟璇:
聽到修練,有時會感到給自己很多的規定,或是譴責自己,忘記放鬆自己。不用給自己,或任何事情,都這麼的嚴肅、嚴格。
在能量上,放鬆大笑,代表的是一種飽滿的綠色藍色脈輪的能量,較低的三個能量中心,也會比較緩和。

主持人:
當你愈喜悅,振動頻率就愈快,次元就躍身而上。

孟璇:
衝到四、五、六去。

主持人:
體會到,不是在流浪了!是經過了!
今天很開心地請到孟璇,來跟我們分享,期待下冊出版,修煉篇蠻精彩的,謝謝。

孟璇:
謝謝。

重點整理:
1.靈性追求者沒有親近人可以討論,關於追求真理的過程和碰到的困境和難題。
2.流浪者有一個比較大的狀態是人我隔閡。
3.流浪者的內心應該要明白,真正的家就在服務之中。
4.每天都要寬恕自己,否則會將所有的錯誤揹著走
5.人格修練有三個關鍵:
   認識你自己
   接納你自己
   成為造物者,成為一切萬有
6. 接受痛苦,這就是恩典,老天給的考驗、活出喜悅當下的自己
7. 當你愈喜悅,振動頻率就愈快,次元就躍身而上

 

你可能會喜歡⋯

0 Comments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