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伯之於『意識』,正如同佛洛伊德之於心理學。」
──《生命力與上帝種子》作者珍‧休斯頓博士
▎瑰麗雄奇的心智全書‧東西方哲學的完美交會▎
▎AMAZON5星滿分╳GOODREADS4.3星好評▎
開啟了當代超個人心理學革命
意識研究領域的愛因斯坦──肯恩‧威爾伯,在本書中提出了包含自然、文化、宇宙、意識的「大統一場」原創觀點;且藉此有力解說了心理學、哲學、宗教、社會學、超心理學、人類學、神話、知識史、經濟學、生物學、物理學…所有人類經驗範疇中的知識起源,以及其後續發展。
- 本書為何取名「意識光譜」
- 如何讀好這本書呢?
- 作者出版這本作品的原因為何?
- 東方講「無我」「超我」西方講「強化自我」,如何整合這樣的概念
- 譯者分享給讀者的心得感想。
文字訪談
安:
親愛的朋友很開心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今天很難得可以邀請到意識光譜這本譯者「廖世德」來跟大家見面。
世:
各位朋友大家好,
主持人大家好,
很高興可以跟大家在空中見面。
安:
可否跟大家介紹一下,
為什麼這本書叫做「意識光譜」。
世:
其實概念很簡單,
本書用光譜為模型來講述意識的概念,
因此本書開頭,強調意識型態「並存」的概念,故這本書叫做意識光譜。
安:
這本書的概念,把靈性的事物,
用具體的概念去描述,
可否請譯者幫我們指導靈性工作者要如何來讀這本書呢?
世:
這本書,我會建議讀者要慢慢看,
這本書的架構很大,譬如東西方的心理學各門別派很多,
作者試圖用一個大的架構式協助讀者融入進而把這些派別統合為一。
作者因為這樣的概念,本書書寫的過程,
書本的邏輯線就拉的很長,因此不論初學者或者進階的朋友,
你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要循序漸進的去閱讀這本書。
安:
作者為什麼會想要出這本書呢??
世:
本書作者,書寫這本書背後動機,是受到老子的啟發,
當時他的年齡23歲,慢慢有一個意象浮現,
當東西方的概念如果都正確的話,為什麼常常會有衝突呢?
透過這個意識光譜的架構,讓各種論點各安其位,因此就談出這樣的架構
人類在過去已經發展出這麼多心靈架構,透過這本書,想要講出這全貌,而作者似乎有能力把這件事情講全
安:
這本書好看的地方,就在於靈性如果模擬兩可,
作者就有辦法找出另一個方式把他講得周全,虛無也可以變得很實際。
世:
同時他也會讓你知道你的觀念意識裡面有哪些錯誤,可以被引導。
禪宗的文字,也是我們無法直接理解。讀經書的時候,先要把文字搞懂,才能把經典讀通。
而這本書就提供把這些意識的概念弄通,讓我們可以把這些東西好好整合在一起。
安:
記得很多年讀作者的「萬法簡史」時很容易因為不理解,把文字的意象跳過
世:
所以在閱讀的時候,記得穿過文字的概念,先把意象埋入腦袋中
安:
可不可以幫聽眾朋友講述,
西方佛洛伊德講強化自我/東方瑜珈講求修身或者超越自我,書中到底怎麼去整合的
世:
整個問題你問的很好,
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疑問….
「一個要超越自我」「一個要強化自我」
作者說不必吵,一個雖然說「無我」 一個要強化自身,這兩個就是不一樣的東西,有不一樣的層次
超越自我,就是進化;
強化自我,就是從病理角度來切入,內在有缺需要被補足。
一但把自我恢復好後,再往上,你就機會再往上去發展。
在意識光譜,你們這些派別其實都有位置,
而且當自我的緊張感降低的時候,將有能力可以更佳超越現在的意識狀態。
安:
把自我強化好後,這些我們都可以找到自身的位置
世:
我再講詳細一點,有些佛寺會收容精神病患,老師都說要修行「無我」,
但是作者說精神病的朋友其實「我」的概念,非常不健全,他們反而適合修行「強化自我」先把自我先整理好。
我們才有能力再繼續往上。
安:
這本書的次地性,講得很好,也是我為什麼很喜歡這本書的關係
世:
讀這本書的時候,你就有機會去清楚瞭解自己的意識在那個位置
安:
可以再幫聽眾介紹這本書你最喜歡的部分嗎?
世:
其實我每一個部分都很印象深刻,對於書本的架構也非常驚訝
作者23歲就可以寫出這樣的書,我真的很佩服,
這本書等同於意識學上面的愛因斯坦,協助大家去整合整個架構,
如果你好好讀這本書,可以讓東方西方相互交流,這本書很大的驚訝。
PS:這本書的架構很龐大,非常建議聽眾好好讀這本書。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