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吉塔(李怡如)老師是華人身心靈導師,極少數同時擁有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正念中心頒發正念減壓(MBSR) 合格授課師資、美國瑜珈聯盟200小時認證瑜珈老師、日本臼井靈氣師父,並且是長期帶領8週長期團體課程達22期的多元靜心帶領老師。
她從2006年接觸靜心觀照,並於2011年開始撰寫牌卡靜心日誌至今,她希望課程把自己所學的「正念、心靈牌卡、瑜珈、靈氣治療、身心靈帶領技巧」獨家整合成各種靜心課程,也希望藉此讓學員把更多愛與美好分享給這個世界。她不但持續專精學習自己喜愛的身心靈領域,也是一個很愛做志工的人,不但對於心靈牌卡運用有深入、有系統整合方式分享給更多朋友,不只是讓讓學員更深入運用身心靈領域,更希望學員透過她帶領的有系統整合課程,循序漸近學習正念覺察、更認識自己。
今天我們特別請來了同時擁有這四個領域專業教學的桑吉塔老師,讓聽眾朋友們可以一次了解這四個領域的共通之處,同時也聽聽是什麼樣的機緣下,桑吉塔老師接觸這些領域並把不同領域整合為自己的特色課程。
本集重點
重點整理:
- 一般人覺得正念減壓、靜心、瑜珈、靈氣是不同領域,然而這四個領域都強調同一件事
- 靜心是宇宙的智慧,沒有派別之分。
- 因為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往內,不是做那些動作。
- 從把身體入門的,只要情緒緊張就回到觀察呼吸,非常簡單的途徑,但能做到迴響非常大。
- 如果事件一發生的當下切割情緒,這些能量都會堵在你做瑜珈時候.靜心的時候浮現,讓我們發現超痛苦。
- 療癒課程裡面,我會把靜心的寧靜的品質,還有瑜珈伸展帶進去。
- 你可以講出這件事情【你回到以前了,我該怎麼辦】其實你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
本集文字專訪
安: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和大家見面,今天很開心請到桑吉塔和大家講她的一些融合的課程,因為她涉及的範圍還滿大的,就是比如說有瑜珈,有靈氣,還有正念減壓,她都一一拿到師資,所以呢,她今天要來好好和大家分享,她怎麼把它融合起來,然後這各別好像看起來是不同的派別,但是她有找出它的特點,和聽眾朋友打聲招呼吧。
桑: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桑吉塔。
安:要不要和聽眾朋友講說,你怎麼會接觸這些,怎麼又把它融合起來呢?
桑:好,謝謝一心的專訪,我目前接觸的領域,還有我在教課的領域,有四個一個是正念減壓,一個是靜心,一個是瑜珈,一個是靈氣,我會接觸這四個領域呢,其實從古老,很久的原因,你可以說是靈魂的安排也好,生命的安排也好,你也可以說是如果從一個事件來講的話是,我大概19歲左右時候,我有去精神科看憂鬱症,然後後來呢,就是不用再去看醫生了,可是呢,這個憂鬱症,它會復發,後來醫生也是和我說好了,但是我一直對於我的情緒反反覆覆,還有因為我的情緒反反覆覆,我的身體也常常會生病,所以在那個時候呢,我就開始接觸靈氣和靜心,在差不多2007年左右那時候大家對於靜心,靈氣還沒有像現在那麼多人認識,我就開始接觸了。
那時候我的訓練背景是我的台大商學院體系MBA體系畢業的,那我的上班的公司是外商公司,所以我其實知道自己在學這些然後很多人都不認識,所以我就是默默自己練習,那當我練習到一個程度後,我的情緒變得比較緩和,我的身體變得比較健康,後來也滿神奇,我的朋友就來邀請我一起開課,其實真的滿神奇因為那時我沒有什麼證書,然後她也介紹我到做瑜珈教室教課,一直到現在,我在做瑜珈教室教靜心今年是第六年了。
所以一路走過來,我接觸了靈氣、靜心,幫助了我身心平衡,然後我就開始教課了,在我教課的旅程裡面呢,我就發現很多人對於我所教的靜心,他們大部份的人不知道什麼是靜心,就會問我說,請問你教的靜心是那一個派別?你的上師是誰?這時候我就很無言了,因為我一個沒有一個很正式的證書,我只是說靜心對我很好就分享了,比如說我做亂語靜心,我的頭腦比較清楚,比如說我做心輸靜心,我覺得我的心被滋養了。
我是自身的經驗然後去分享,然後他問我說你是那一個派別?然後我說沒有啊,它就是沒有派別,它就是宇宙的智慧,這讓我有一個很大的疑惑,就是為什麼不能有一個去宗教、或去派別的一個體系?讓大家可以比較好去介紹靜心對大家的好處?就很神奇,我有這個念頭的時候,沒有多久,我就接觸了正念減壓的課程,我的老師是胡君梅,她看我學的很有興趣,她就介紹我去上師資培訓,所以我就很順流的拿到了正念減壓的師資培訓,那同一時間呢,因為正念減壓師資培訓,它要比較久的時候,它至少要三年,二三年,我在正念減壓裡面接觸了正念瑜珈,我發現它的動作不會很難,但是它的療癒力非常深。
包括我昨天在做瑜珈教室帶正念瑜珈,就有學生告訴我說,
她在做瑜珈教室,她會選特別快的呼吸和動作的課程,可是呢她的肩膀一直都很酸,她的胸口一直很悶,但是她來上昨天一個半小時的正念瑜珈課程,她就發現原來是因為她一直就是要做這麼多很用力的動作,她從來不願意放過自己,然後當她注意到這件事情,她突然胸口就鬆掉了。
然後她就發現,為什麼老師你的動作那麼慢,動作那麼簡單,為什麼我的胸口練習這麼久都沒有鬆,竟然在這一堂課程裡,有一種很輕鬆的感覺?我就說因為我們真正要做的是往內,不是做那些動作。
所以呢,我慢慢的就是從我年輕的時候看憂鬱症的醫生,然後到我後來停止看醫生,去接觸靜心靈氣,然後到我去教靜心靈氣,到我後來有人對靜心、靈氣有很多疑問,我去接觸正念減壓還有瑜珈,就是大家比較認識的這二個體系,一直到現在,就像一心講的就是最近我也是在融合這些領域把它融合為自己的一個課程,就是滿受大家歡迎的。
我發現我在整合這些課程裡面我有抓住幾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就是正念減壓、靜心、瑜珈、靈氣,這四個領域看起來是互不相關的,但是有一個很重要共通的核心就是【你本身就已經有療癒力,你本身就是完滿俱足的】
也就是說,我在帶靜心的過程裡面,我也是不斷邀請學生去把焦點放在自己身上,就像剛才講的做瑜珈的學生,我沒有去讓他們一直去做很多動作,但是他們的焦點要往內,因為往內是唯一的途徑,他可以看到他自己本身就俱足的圓滿與療癒能力,那靈氣也是,那正念減壓也是,這四個領域呢,我讓學生不斷看見這個。
第二個重點就是從身體入門,我發現在很多課程裡面,我自己也上過很多虛無飄渺的課程,但是我發現我沒有辦法落地。
安:都在空中飛。
桑:對,我都在空中飛,然後我爸媽也不知道我在幹嘛,每天都在那邊打坐啊,就是我自從把身體入門的,你只要情緒緊張,你就回到觀察呼吸,我就是和學生分享,非常簡單的途徑,他們回來和我分享的迴嚮非常大,
比方說在工作上老闆罵了他二句,你要他這時候冥想什麼藍光.紫光.什麼他來不及,我覺得這個東西當然是有用,但是他那時候就是手心冒汗,身體緊張,呼吸急促,那我就和他說你就是回到身體,去觀察這個情緒感受在身體最明顯的部位,然後不要逃開,不要切割,不要覺得現在切割(情緒)立馬就可以去工作,因為你現在切割,這些能量都會堵在你做瑜珈時候.靜心的時候,你會發現超痛苦。
第二個呢就是正念減壓不是靜坐的課程,它也強調要從身體入門,靜心也是要觀察身體,然後再觀心,瑜珈也是從體位法入門,那靈氣不用說,也是從治療身體開始,靈氣一階的重點,我在整合這四個領域成為課程時,我把身體入門帶進去。
第三個就是在整合成我的課程裡面呢,我會把不同領域重要的特點,重要的核心融進去,讓它變成是相輔相成的,
比方說正念減壓的這個體系,有一個很棒的一點是它很接地氣,它是一個很循序漸進的方式。
從觀察身體開始再書寫,寫愉悅日記,不愉悅日記,到後面觀察去他的苦從那裡來,為什麼讓他每天刻意去觀察痛苦的事情寫不愉悅日記帶到苦從那裡來,再帶到我們是怎麼樣去面對這個不愉悅的事件,然後造成了痛苦,然後到後面的延伸,我會截取這個正念減壓它很循序漸進的特點,因為一般的人,你告訴他現在馬上靜心吧,你馬上靜觀,或者是你告訴他,我們今天做這個靜心,它可以達到什麼效果,當然它(靜心)可以做得到,但它就是片面的,他沒有一個完整的循序漸進的階梯,他(學生)可能今天走了第一個階梯,明天你要他(學生)走另外一個石子路,然後後天要他做空中冥想,就是我發現有些靜心有它自己的主題,但是它沒有扣在一起,這反而會讓很多人不著邊際,所以我在設計課程的時候,我會讓課程有一個藍圖有一個概括的圖,他可以怎麼走,他走到那裡,他可以有怎麼樣的幫助。
第二個就是在這樣療癒課程裡面,我會把靜心的寧靜的品質,還有瑜珈伸展帶進去,因為我們只是做靜心,有時候他身體有一些不舒服,他不知道他其實平常在家裡就可以做一些伸展,他就可以舒緩了,那有些人就只是做瑜珈動作,他覺得做那些動作,做到最後面他只要做到了,他的這個胸悶就解開了,當然也是有可能,但有時候,它(靜心與瑜珈)是相輔相成的,它是可以互搭的,
最後呢就是,他不管有沒有接受靈氣點化,我會邀請同學把手放在他身體不舒服的地方,那就是邀請他去觀察,當他用自己的雙手觸碰身體,那個身體的聲音被觀察到了,然後手的溫度放在身體,那種溫暖的,被承接的感受,那我就像是我之前接受一心的靈氣訪問,每一個人不管他有沒有點化過他都有療癒的能力
在整個課程裡面呢,有循序漸進的,我把正念減壓的循序漸進帶進去,我把身體的伸展覺知帶進去,同時我也讓大家去體驗到什麼也不做也是一種力量的靜心的練習,那同時呢,現代人我們要去做的一件很核心的事情就是我們要成為自己的療癒師,你可以找很多醫生幫你診斷,可是真正重要的是,你本來就是自己的醫生,你本來就是自己的治療師,所以我把這幾個課程的核心整合進去。
最近也是造成滿多同學很喜愛的一種方式。
安:那我問你喔.一般很多人就很認真的學一學,然後遇到問題,那為什麼學得很多的東西都沒了?然後都忘光光了,因為當下的那個情緒起來,當下的那個狀況起來了,那怎麼辦呢,總不能叫他24小時都在靜心啊冥想之類的。
桑:我覺得一心,我真的要再次的講一心真的是大家的一塊寶,他可以列入世界的遺產,也不是遺產就是瑰寶,他真的好會問問題,一心問到一個好核心的問題就是我們目前很多學生都會告訴我這件事情,就是情緒一上來,或身體的痛苦一上來,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做,然後好像全部學的好像就癈了。
我想要分享的是有二個層面,
第一個層面是失控是無傷大雅的,有時候看起來好像在那個當下你還是回到無明,你講話還是衝,對著對方破口大罵,但是看起來你好像往回走,但是呢其實那是必經的過程,這次你是帶著觀察破口大罵然後回到一種墮落憂鬱的狀態,所以看起來你好像和以前一樣,但你可以講出這件事情”你回到以前了,我該怎麼辦”其實你已經和以前不一樣了,第一個層次我想要分享的是這個。
第二個層次呢是,如果在那個很痛苦很痛苦的狀況之下,我到底該怎麼做,我總不能跟老闆或跟別人說我去打個坐,這個時候我發現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逃開,然後把焦點帶回到你的呼吸上,只要你還記得你的呼吸,這個呼吸跟這個身體就會有一個空間去經驗當下的苦痛,那當下的苦痛只要就是能夠被溫柔觀察,那怕你只是在那邊呼吸一兩分鐘,那一兩分鐘的空隙,它就是達到了《活出意義來》這本書作者法蘭克所提到的在外在刺激與我的反應之間,我有了一個空隙,看起來你好像無明,但你回到你的呼吸,那怕只是一秒兩秒,只要回到你的呼吸,你不是你的情緒,你也不是你的痛苦,你也不是這個肉身,你也不是這個很不舒服的感覺,只要有那個空隙產生就可以了。
安:你講的這個空隙本身,可能聽眾朋友會覺得太模糊了,就是說那個空在那裡?我們比如說,好,一呼一吸,然後中間那有什麼空隙。
桑:好。第一個就是回到你的呼吸上,我問過了許多我身邊的心理諮商師、舞蹈治療師、有花精,就是我都會和他們聊天,我私底下都會和他們交流,我發現,我們共通都發現一件事情就是一定要回到呼吸,不管你那時候的焦點在那裡就是要回到呼吸,
第二個回到身體,待在你的呼吸裡面去觀察現在身體那個苦痛那個感覺最明顯的地方,這為什麼呢?看起來這個痛苦好像遍滿全身,其實沒有,它可能會有一個比較明顯的部份,它會讓我們觀察到的就是苦痛並不如我們想像的這麼的嚴重,或是這麼的不可控制,所以第二個呢就是要回到身體讓他定錨,讓他在身體上去找到這個苦痛就在這裡。
第三個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不要逃開,不管這個感覺讓你有多麼不愉悅,不要去看看電視啊或是做別的事情,讓自己至少擁有比如說三分鐘,三分鐘就好了不要逃開,三分鐘讓自己有一個開始經驗當苦痛來襲時,我給自己三分鐘,那慢慢地這三分鐘會隨著你的練習會有一個開展。
那重覆第一個回到呼吸,第二個回到你身體現在最明顯感覺的地方,第三個呢,給自己三分鐘的時間去經驗這個過程,那慢慢練習,相信聽眾朋友也會在這三個很簡單的要點裡面去找到你與這個痛苦或苦痛來臨時的一個點。
安:那今天真的謝謝桑吉塔介紹這麼多喔,相信聽眾朋友還會對許多東西有興趣,我們有機會再來找桑吉塔來分享更多,拜拜~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