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 111 我在I AM:最簡潔有效的開悟指引

作者 ilikeradio

2023 年 10 月 29 日

三個重點:
1.你不知道真正的你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你永遠在不是問題的地方解決問題。
2.你唯一的問題是──你不認識真正的自己。真正的你擁有超乎想像的智慧,它一直就在你身邊,等著你認出它來,一旦你認出它來,你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3.只要在生活中隨時契入「我在」源頭,你就會找到真正的自己。
作者:羅伯特.鮑威爾

◎節目名稱:心悅幸福樂 111
◎本集單元:我在I AM:最簡潔有效的開悟指引
◎本書作者:羅伯特.鮑威爾(Robert Powell)


◎本集概要:

他是20世紀影響歐美靈性發展的巨人

他是最被佛教徒廣泛討論的一個非佛教徒

他是《當下的力量》作者艾克哈特‧托勒──衷心推崇的證悟大師

 

尼薩加達塔是我最重要的導師,他的智慧引領了我的寫作、演講,

和我所有的人際關係。──偉恩.戴爾博士,知名心靈作家

 

 

不論你的人生問題是哪一種,大師的回答永遠直指核心,只有三個重點:

1.你不知道真正的你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你永遠在不是問題的地方解決問題。

2.你唯一的問題是──你不認識真正的自己。真正的你擁有超乎想像的智慧,它一直就在你身邊,等著你認出它來,一旦你認出它來,你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

3.只要在生活中隨時契入「我在」源頭,你就會找到真正的自己。

 

◎ 練習「我在」(I am)是這麼簡單

◎ 他常靜坐幾個小時,並經驗到「我自己、我的導師、我過的生活和我周圍的世界,這一切都消失了, 只有平靜仍然存在,以及無限的靜默」。

◎ 放下「身體是我」的想法吧!

◎ 限制與束縛究竟是何物?

◎ 認同於身體和標籤,是一切問題的源頭

 

安:安一心
周:周總編

*安

好,親愛的聽眾朋友大家好。今天想跟大家介紹我最近幾乎每天睡覺前必讀的一本書。每次讀了以後就會覺得非常開心,因為我覺得難得在台灣又有一本這麼棒的書。

這甚麼書呢?由地平線文化出版社出的一本書名【我在 I AM】,副標題是說最簡潔有效的開悟指引。今天很開心請到地平線的總編,來到線上,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周總編

各位聽眾好,我是周,地平線的總編輯,很高興今天在這裡跟大家聊聊這本書。

 

*安

為什麼當初來寫這本書呢?

 

*周總編

其實這本書在我的書架上已經十幾年了,一直想出但是因緣都還不成熟,也就是說,第一個能夠翻這本書的人不多,對印度名相很熟悉的人不多,第二個是其實我覺得讀者群的成熟度到這五年的狀況裡面,成熟度已經很高了,應該可以開始接受這本書了。


〔安:喔。是是是。〕


所以我才想說可以把它介紹出來。

我選這本書的原因,因為它是一本證悟者的直接紀錄,也就是說通常我們看到的書,在世的大師直接談論或是引證自己的經驗跟別人分享的書並不多,也不是全然沒有,

但有一些你根本就看不懂,譬如這些古代禪宗大師的一些經驗,其實他們都寫得很清楚,但是因為我們不懂,所以我們怎麼看都是霧裡看花。

我覺得難得有一本書算是比較清楚討論證悟是一個甚麼狀態,也許我們還是不懂,但是可以間接的去交叉檢證跟了解,所以我覺得這本書的珍貴是在這裡。

第二個因為這本書的採訪者是外國人,所以其實他們也必須消化的很清楚,他才能夠把裡面的東西用英文再寫出來。英文是我們比較了解的語文,所以又是一個比較有利的條件。

第三個是這本書是尼薩加達塔最後一年半的採訪記錄,他也知道身體差不多了,所以他在講很多事情的時候不再去講一些很基本的東西,他講的一定是最重要的,可以說是精華中的精華。

人家說重要的事情講三遍嘛,當時一直講的這個事情有兩種,一種是不厭其煩的從初級班教起的,一種是真正最重要的他告訴你關鍵是甚麼,所以這本書其實講的是關鍵,

跟他前面的書不太一樣的地方是,前面的東西是循循善誘,一直破解最基本的東西,

但是這本書他覺得那些東西已經講的差不多了,所以這本書裡面講的都是重要重要重要的東西。

 

*安

恩。對阿。因為我覺得就是雖然他從頭到尾都在講 I AM,但是你知道明明這麼多章節,講的東西有時候會被他牽引著去注視內在,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對不對?

 

*周總編

其實 I AM是甚麼東西,如果他可以在這本書裡面講到大家都明白的話… 〔斷線〕

 

*安

好,我們繼續跟大家介紹一下這本書的精神。I AM到底是甚麼呢?

 

*周總編

I AM 其實就是他英文講的 I AM,他有一個很微妙的地方就是說「我是」「我存在」,這就是 I AM基本的字面上的意思。

就他書裡面的解釋,我們看他第五章93頁,開宗明義就講「所有的顯像皆非實存,所有的未顯皆會消退,清除這兩者之後,剩下的就是那,絕對」

他的地方就是在講 I AM 這整章都是講 I AM的消息。

其實 I AM是一個, I AM他前面也講就是所有的梵,所有的幻象,我不曉得你有沒有記得這個地方。

我看一下在第幾頁,他在第25頁,他有講,他說「從你的存在當中生出這個梵,與這個梵相關的一切都是幻象,然後這個幻象是從無明之中生出,因為你的存在在絕對來看不過就是無明而已。」

所以「我在」其實你也可以說他是無明,就是當你有我的這個感覺的時候,就是在無明的狀態裡面。因為他是所有的顯現,所有的顯現的東西他都是空,他都是不真實存在的。

所以他要告訴你的關鍵是在第五章的這一句「當你了解到所有的顯像都不是實存的,而所有還沒有顯現的都會消退,清除這兩樣之後,剩下來的那個就是絕對。」

所以為什麼你要回頭去看「我在我在我在」,因為你一直要去清除清除清除,清除到沒有東西清除的時候,你就知道,喔就是那個。

 

*安:喔,是。

 

*周總編

所以你在「我在」的時候,從另一個角度來說,這個不是、這個不是、這個不是,

其實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地方,可是很遺憾,這個地方實在不該由我來解釋,

因為我們都是沒有證悟的人,我們講的都有可能還有錯誤在裡面,所以我不該解釋太多,

我只是告訴你書裡面的這個部分是這樣子在講,如果大家對這個東西是有問題的話,應該要回到你的師父或上師那裏去,把這件事情搞清楚。

因為所有的討論證悟不可能不談這個部分,也許在不同的教派裡面會用不同的名詞,不管他用甚麼名詞,大家不妨記住,那只是一個不得不用的形容詞。

包括這本書,尼薩加達塔.馬哈拉吉,他都已經說了,「只要今天你看到的屬於語言的、屬於有物質性存在的,都是虛幻的。」

你如果了解這個,就會慢慢剝除這些虛幻的東西,你才會看見那個真正的東西。那個真正的東西其實是沒有東西可看的,但是他有一個覺知,也就是他說的光明在裡面。

 

*安

是,恩亨。那跟一般坊間在講無我或是更高的本源是同一件事情嗎?

 

*周總編

我不能說他是同或不同,因為我沒有去過,但是絕對大家每一個人其實都應該自己去求證,

這裡講的我在,跟那裏講的無我,跟那裏講的真我,是指同一件事情,我覺得那是可以求證的。包括基督教講的神,或是佛教裡面講的究竟、空性,我覺得你可以合理的懷疑他們很像,

但他們是不是同一件事情,你一定要自己去證明,所以不要相信我說他是或不是,因為我都沒有去過,我跟你講是沒用的。

 

*安

呵呵。這樣聽眾有時候會很懷疑說,到底是這個我在,〔周總編:剛剛講到哪裡?〕

到底誰能到那個無我的狀態?大家其實不太,要自己去證悟嘛,對不對?

 

*周總編

對對對。我覺得大家在,目前沒有人會只讀一種書,譬如說,馬哈拉吉這本書其實很多佛教徒會讀,很多另外一起的朋友也會讀,其實每個人都有他修行的一條主軸線,

我覺得在自己修行的這條主軸線上面,你當然要把自己的主軸線搞清楚,

那你有時候要交叉引證別的派系,我覺得是現代修行者在所難免的事情,

所以我覺得不妨多做比較,因為你了解的深刻,你越了解他在講的那個質地是甚麼的時候,

就越能掌握修行的關鍵。

他這裡在講的,「顯像的都不是真的,還沒顯現的就會消退」,

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譬如說,你的念頭,你的念頭升起的時候,你要記住你的念頭不是真的,

你的念頭還沒升起的時候,如果你覺察到了,他不是就起不來了嗎?

已經升起的一定會消失,還沒升起的起不來的時候,那個時候就是絕對。

 

*安:恩亨。是。

 

*周總編

所以如果你看我在這件事情的時候,你一直去看,因為你的念頭會一直起來,

然後你會發現他從最粗的到最細的都有,所以這個我在就會讓你覺得,

你在參這個我在的時候,慢慢就會剝除所有的顯像,然後停止還沒顯化的東西,

功能在這裡,然後那個時候你就會看到絕對。

 

*安

是。因為你知道嗎,就是我在看這本書,或是我在跟朋友研讀這本書的時候,

他突然有講,他看到一個章節就是說,譬如說,人死掉了,意識就不見了,對不對?

到底意識,就像這本書講的,因為我在所以他才在,不在了真的就沒有了嗎?

 

*周總編

覺知是一直存在的,就是你的阿賴耶識,

你的覺知是一直存在的,但是你的覺知被很多東西掩蓋了,

所以,只要是念頭的東西就是,他前面一直有講身體心智,身體跟那個,

他其實一直在講,只要是意識範疇內的,就是虛幻的。

你超越了,就像他講的所有顯現與非顯現,兩個都消退的時候,那個時候你才會看到究竟嘛,

應該是說,覺知裡面還分成念頭跟究竟,不能用分這個字,其實究竟這個東西是一直陪著你的意識的,

一種空氣,我們都在空氣裡面,可是你有特別覺得台北的空氣跟紐約的空氣,要去覺知它,

他一直都在那裏,一直要到把所有的這個那個分析到最後,你才知道,喔原來這個就是空氣,

你要有一個可以感覺的能力,你才會知道空氣的存在,所以那個絕對就是那個東西。

我實在不應該講這個話,我盡量在解釋,但是請記住我解釋的東西最後都是可以丟掉的東西。

 

*安

總編你客氣了。因為對一般的還沒有跨到或是體會裡面真諦的人,也許他會在字詞或是名相上,會要去把它區分出來,他才知道那到底他裡面講的沒有,沒有的話,哪來的究竟或是我們講的…。

 

*周總編

因為你還有覺知,你在甚麼都沒有的時候不是甚麼都沒有,

你還有一份覺知,所以覺知跟甚麼都沒有是一起存在的,那個甚麼都沒有但是甚麼都有。

好。我是建議大家,我自己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我有一個小心得,

我覺得文字還是會有很多誤解跟製造困惑的地方,但是你要記住他講的幾個基本的東西,

記住那幾個基本的東西,你在看這本書的時候,你就不會迷路。

這幾個基本的東西就是「不要認同你的身體」,所謂不要認同我們的身體這句話很抽象,

可是在這本書講的,是非常非常實在的東西。

也就是說今天你覺得,我今天死了這件事,你就在認同你的身體對不對,

你今天腳痛頭痛甚麼痛,讓你苦惱不已,這很真實對不對?可是這是在認同你的身體,

所以從最徹底最徹底的程度上面,你要怎麼樣不認同你的身體,這就是一個最基本的大功課。

 

*安:恩亨恩亨。

 

*周總編

這是一個他一直前後重複,而且我們會在這個上面花很多時間修學的地方。

你是從這個地方開始去破解你的假我。

其實假我不是那麼容易破解的,可是你必須每天破解破解,

最後你會很自然的知道說,喔這不是真的,

然後人家說甚麼你明天被降級了,你心裡的第一個反應就是,喔這不是真的,不用太嚴重的看待他。我不必為他焦慮,不必為他煩惱,那個時候你就比剛開始的你進步很多了。

〔安:是。恩亨。〕

所以這個不要認同身體這件事情,是生活的全面化的部分,

所以要做到這一點,必須不要把他當成一個嘴巴講講的,大師的哲言這樣。

 

*安

我相信很多聽眾會覺得說,肚子餓了,還叫我不相信這個,然後牙齒痛了,要去給牙醫弄的時候,叫我不要相信這個,但還是很痛啊。

 

*周總編

他不是,他沒有說他不痛喔,這個有點誤會,他並沒有說你的牙痛的痛是假的,而是說這個痛是會消失的,所有會消失的東西,不會永遠存在的東西,在定義裏頭就叫做是假的,

他並沒有否定你感覺痛這個部分喔,

但是如果你在學我在的同時,可以慢慢抽離出來的時候,你會,

不是我講的,是書上講的,因為我也還沒經驗到,

你會抽離出來一個東西,你發覺那個痛不是你,其實關鍵是在那個痛不是你,

你不要認同那個痛,以為那個就是全部的你,

痛還是痛,因為你有肉你有神經,你有物質的這個身體,

但是你想想看,他前面書就講,你睡著的時候,你死掉的時候,那個痛還會存在嗎?不會了,

那個痛是跟著你的肉體來的,所有你的煩惱是跟著你的肉體來的,所有的煩惱都不是真實的,

都不是真正的你,不能跟你劃等號。

〔安:是。〕

所以你還是要知道痛,不然你怎麼保護自己?對不對?

你還是要有眼睛,還是要看紅綠燈,不然你出去就會撞車。

所以五官之於你,是你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物質條件,但是他不是你的全部,

你還有一個更大的覺知,我在,在後面,沒有他,現在的你就,

他有句話,是說所有的東西是附著在一個肉體上面,他書裏頭有這樣一句話,「你是附著在身體上面的一個存在。」

所以,你知道有那個痛,這個知道的能力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東西,

不要把那個痛當成你的全部,這就是在練習我在,你為什麼一定要看我在,就是把那個東西分離開。

我也只能講到這裡,因為每個人在下去練習的時候,每個人的經驗會很不一樣,你應該跟你的上師去討論。

 

*安:是是是。

 

*周總編

他講的第一個就是不要跟身體認同。

第二個他很強調一件事情,他說「所有的路,都在幻象裡繞圈圈,道路是知識領域裡面的創造,所以道路跟活動是沒有辦法把你帶進實相的。道路跟活動的作用,只是將你困在知識的層面裡,而實相是超越知識的。」

他在這邊講的就是說,不管我們今天學甚麼,我們認知甚麼事情,都不要忘了都是假的,

所以今天包括這本書也是假的,因為他只是指出月亮的那個手指頭。

 

*安

所以像譬如說,我一起共讀的朋友問說,現在坊間好多做甚麼法會,或是做很多拜拜的行為,

其實都是假的,對不對?

 

*周總編

他可以說真可以說假,看你進行的那個人是怎麼回事。

如果你在當下,你的心是在當下,跟整個法會在進行的話,那個並不假阿,

如果你在那邊求的都是一些,你求的都不是真實的究竟,你求的東西是假的,那就是假的,你求的東西跟身體認同。

 

*安

喔,那些就是假的,甚麼財富更多一點,或是身體健康這都是假的,對不對?

 

*周總編

重點是你知不知道你在求財富更多?那個保持知道的部分,才是這本書一直在強調,沒有人說你不可以賺錢,沒有人說你不該賺錢,對不對?

如果你拿這個話去問大師的話,他一定會說,他常常問人家,你不是在問題上解決問題,

喔這樣講,他說你不知道真正的你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你永遠在不是問題的地方解決問題,

就像你剛剛問的這個問題,如果你說法會不是真的,那你吃飯也不是真的囉?

你的一切,你的工作,你的妻兒子女,通通都不是真的囉?那是不是該去自殺了?

 

*安

沒有。這讓我想起,新時代不是最喜歡講說,其實你哪裡都沒有去,你只是在家裡作個夢。

 

*周總編

對,其實就是這樣,所以這句話每個人一定都聽過了,人生如夢,

但是多少人真的相信,多少人真正體會到說,人生如夢,

如果能體會到人生如夢這個真實感的話,那你在「我在」這個上面修的還有點基礎了。

 

*安:是是是。

 

*周總編

所以我覺得我們剛開始學的時候,是我們覺得這世界不太真實,這世界很不快樂,

每個人都有他不同的動機開始修學,可是如果你聽了這麼多道理之後,

你還只是在道理裡面打轉,你沒有真的去做,沒有真的去體悟他們說的這些狀況的話,

那其實你也只是在浪費時間而已,這就跟你做法會是一樣的,

你做法會最後也不過是求一個多一點錢之類的話,失去這麼多功夫的意義,

其實你想要多一點錢更根底的原因,不就是因為你很害怕嗎?

你害怕很多事情,你害怕將來生病沒有人照顧自己,你害怕家裡的老人家生病你沒有錢用,

其實都是害怕嘛,你要去看清楚這個害怕的後面是甚麼東西,

在害怕那個,你不再害怕獅子的時候,就不必拼命去買槍了。

 

*安:恩,總編形容得很好。大家很喜歡買很多基斯〔註:工具〕。

 

*周總編

對阿對阿,你看現代人因為害怕嘛。可是你看一看是不是所有東西都跟害怕有關,你要去處理的不是用更多的武器,而是你要把你的害怕的那個對象解決掉。

〔安:恩亨。是。〕

解決這個害怕,我們可以把身體弄健康一點,可以多運動,做這些,

可是更究竟更究竟的事情是說,這個身體的存在不存在,不表示你不存在阿,

最根本的害怕一旦沒了之後,你對生病就不那麼害怕了,你對死亡就不那麼害怕了。

我覺得是這樣子推的,但是我們不能說,一推就推到最究竟嘛,

因為我們到底還是初學者,我們還在幼稚園階段,慢慢把自己推到最強壯的部分,連最底層的東西都不會怕了。

 

*安:恩。是。

 

*周總編:在同時之間,我覺得還是要去運動啊。

 

*安:該做的該吃的,吃喝拉撒睡,還是…

 

*周總編:該去法會還是要去法會阿。

 

*安:只是更有覺知的去從事這些行為。

 

*周總編

對,你知道你自己在幹甚麼,你要知道,你心裡起碼記得說,

雖然我現在在求身體健康,如果你知道健康不是究竟的解決辦法,你就繼續抱著這個了解繼續去做嘛。

如果你只是天天運動,你並沒有真正去處理肉體衰敗必然的這個事情,你天天做運動也沒用阿。

你還是會面對死亡的那一天。你還是會面對你最怕的事情。

所以很多人都是被自己的害怕驅趕著。去修行嘛。

 

*安

呵呵,沒錯啊沒錯啊,就怕,就是又想重視我在,又怕說自己不在這樣子齁?

 

*周總編

對,所以人家說,人身難得,趁著還活著時候能做多少趕快做,我覺得這句話也是沒錯。

 

*安

是是是。那還有甚麼重點可以再跟我們補充的呢?

 

*周總編

我覺得,你如果覺得,想把問題想的很簡單,人生的大問題其實就是那幾個的時候,

因為我看書裡面還有這個作者其他的書,所有人來問的問題都是五花八門,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是他的回答都很簡單。

他的回答第一件事告訴你說,你現在問的問題不是問題。而且要解決你現在這個問題,不是在這個事情上面解決,是到究竟那裏去解決。所以這個是他的答案。

他是從很根底的地方解決你的問題,而不是從中間一半解決問題,

就像我們剛剛講的健康這件事情,在中間一半解決問題就是多運動,不要吃不好的東西,等等等,這就在中間一半解決問題,

徹底的解決就是說,認識你的身體本身就是虛幻的,不真實的存在,他跟真正的你是沒關係的。

你要認識了真正的你之後,你就不會有害怕了,那事情怎麼發生都好,他幾乎已經解決你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問題了,

他說你唯一的問題就是你不認識真正的你,這個真正的你存在哪裡呢?就是存在「所有的顯化都消退,沒有顯化還沒出現的時候」,那個當下,

所以你只要,他解決的方式就是你隨時在生活裏頭練習「我在」,去看他的源頭,你就會找到真正的你,

所以他的解決方式,不管你的問題是任何一個,解決方式只有一個。

 

*安

是。總編我可不可以請問你,是不是就是說…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

有些人,像婆媳之間,不是我的問題啊,是那個婆婆腦筋轉不過來,之類的,

然後你說,好,是不是說我已經可以體會到這本書裡面的,我是可以同時的,

他還是在那邊,我們認為可能是胡鬧也好,或是幹嘛之類,但是我已經可以容忍他之類的,是這個意思?還是說,我會升起智慧,知道跟他怎麼應對或是怎樣?

 

*周總編

這個就很像我們剛剛在講「痛」這件事情,最厲害的人,可以看著那個痛,知道那個痛,我是我,不受那個痛的影響,這是最厲害的,對不對?

換句話說,婆媳問題也一樣嘛,如果你是,你對「我在」的理解跟證悟,已經有一定程度的時候,

你在看婆婆的那個部分的時候,你的情緒不會介入了,然後你知道,那是他,他在發脾氣,那是他在因為什麼甚麼,所以怎樣怎樣,

我的情緒有沒有被他影響,有沒有進入,然後,當你可以拉開的時候,你就可以處理,

可是如果你是介入的,你的情緒也跟著他高低起伏的話,你就看不見事情的真相,你也無法處理,你只會跟著生氣,

所以,好像書裏頭有講,他說,他們家的雜貨店,門口就是一個不知道是電線還是甚麼,還是高壓電箱,那個對他身體傷害其實很大,他說我怎麼辦?他影響嗎?他影響的是我的肉體,他說,那我要去控訴誰?

所以其實所有的世間的,我們如果用剛剛那個三段式的答案,就是婆媳問題,

婆媳問題是問題,如果你把它當成問題,你如果可以透過婆媳問題來練習抽離的話,

你會發現說,阿那是婆婆在生氣,他在幹嘛,我現在可以,

第一個,最重要的一件事情,我的情緒不要被拉扯,我講這個話當然是有點打高空,因為很少有人不被拉扯,

但是要記住一件事情是說,你被拉扯了,可是你退回來的時間是越來越快,

譬如說本來跟婆婆不高興,你要生氣三天,現在可不可以變成一天、變成半天、變成30分鐘?

〔安:恩,恩亨。〕

因為,天要下雨,颱風要來,這個是我們沒辦法的事情,我們不會去罵颱風,

颱風把我們家屋頂刮壞了,我也只有認了,我只是在處理被刮壞的屋頂嘛,

我沒力氣也沒時間去罵颱風,我也會罵颱風,但是罵幾句就算了,我不會真的跟颱風生氣,對不對?

所以你把所有發生在你生活裏頭的事情,都這樣當下如實地接受,你就不會有情緒囉,

尼薩加達塔也是在講這件事情,因為他的生活充滿著各種大大小小的事情,

可是因為他,我記得書裏頭還講了一句話很棒,他說「我根本不存在,所以這個跟我無關。」

每一個人都跟他說,你不要再抽菸了,會生病會得癌症,他果然得喉癌死掉的嘛,

他說「你講的都對,但是我跟這個身體是不同事情的話,那又有甚麼關係呢?」

所以你如果不要去認同你的身體,說我正在被婆婆罵,你不要認同那個東西,不要認同那個情緒,不要認同那個名分的話,你抽離了,你知道那個你是很大很大的你,你就不會有氣了,

這個真的是不容易實踐,但是也很好玩的是,現代人真的智慧很高,我們下個月要出的一本新書「覺醒父母」,其實他就在講這個事情,

怎麼透過生活裡面的所有的情緒,只要是情緒就是假的嘛,情緒只是你的感受,

這些感受其實都來自你的身體,你可以抽離實際的東西之後,也就不會再受他影響,

那這個抽離不是概念上的抽離,是你真真實實可以做到抽離的時候,你就知道作者在講甚麼,

我覺得這種事情是值得努力的嘛,因為他不是自我安慰式的抽離,他是可以真實抽離,

可以情緒不受波動的抽離,可以感受到的是大我的那種平靜,我覺得值得追求阿。

 

*安

是是是。我們請總編再給我們複習一下,這三個,你剛剛講三招,不是三招,是三個步驟應該怎麼樣呢?

 

*周總編

我再重複一遍,第一個你只要發生問題,你不知道真正的你是沒有問題的,所以你永遠在不是問題的地方解決問題,這已經把你全部的問題都打翻了,對不對?

〔安:對。〕

第二個,你唯一的問題是你不認識真正的你,真正的你,他擁有超乎想像的智慧,他一直就在你的身邊,等著你認出他來,所以你只要認出他來,你的問題就會解決。

第三個,你怎麼認出他來,你怎麼解決這個唯一的問題,隨時切入我在的源頭,就這樣三件事。

所以你可以拿任何一個問題來問,然後你一個否定式嘛,先把你的問題否定掉了,你可能不在問題關鍵上解決問題。第二,我的問題不認識真正的我,那我怎麼認識真正的我呢?我就是去學習我在。所以這是解決問題的三步,剩下來的只是說,可是我還沒有學會這個方法,所以我暫時還會有很多我現在世間法的方法。

〔安:對對對,沒錯。因為我… 〕

你只要記得世間法的那些方法都不是究竟就好了。

 

*安

是。我覺得今天真的是,要不是總編馬上拿一個案例來應用的話,我相信有時候讀者,讀的,

就覺得一直在繞著「我是」「我是」。

 

*周總編

對對對,其實就是拿你生活中的問題來解方程式,你就可以慢慢體會到他在說甚麼。

 

*安

是,對。今天真的很開心,地平線文化的總編,來跟我們分享「我在 I AM」,

我覺得真的是很棒的書,歡迎聽眾朋友一起共讀這本書。謝謝。

 

*周總編

謝謝大家,再見。

你可能會喜歡⋯

0 Comments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