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連結:https://youtu.be/C7xdtAAgfcU
聽眾朋友們
不曉得你們有沒有過這種經驗
在某一段時間內,甚至是維持很長的時間
都在重複做同樣類似的夢境呢?
其實,這代表的是你最近對某些事,在潛意識中藏著壓抑
在榮格學派中,有一句話講得很好
「所有的夢境,都是你壓抑的產物」
聽眾朋友是否有種當頭棒喝的感覺呢?
在榮格學派中
把人的一生分成幾個階段
依序是母親階段、父親階段、個體化階段,以及老年階段
而我們一般在個體化階段時
心中往往會開始迷惘、徬徨
也才會開始思索,慢慢將焦點轉向比較內在
在個體化階段整個歷程
我們的心靈將會受到洗禮
你會了解到我是誰、我追求的是什麼、什麼才是最適合我的
甚至會知道,什麼才是你此生的功課
在本集節目中
安老師邀請到心靈工坊這本書的編輯–裘佳慧小姐
來幫我們更加了解這本書的內容
聽眾朋友如果還在猶豫要不要買這本書
不妨進來收聽節目參考參考吧~
「榮格心理分析的四大基石」這本書
是一本可以讓你短時間快速抓到榮格學派心理治療重點的書
可以讓你很清楚地抓到榮格學派心理治療
它的重點在哪裡?關注的地方在哪裡?對你有什麽幫助?
不論你是朝向榮格分析師前進,還是已經成為榮格分析師
這本書會是你必買的書籍
但如果你只是一般對榮格有興趣、卻不甚了解榮格的讀者
這本書也將會是你快速入門榮格的必修書籍
聽眾朋友假如有興趣,不妨親自到書店翻翻這本書吧
如果想購買,下方也提供購書連結,方便你們購買
購書連結請點此:https://reurl.cc/28b214
安老師:
好~
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今天很開心哦,我們一直在介紹榮格系列的書,我首先要再感謝一下心靈工坊,把榮格的書出得非常地完整。
而且榮格底下追尋者,也非常的多,然後也特別把他的派別特別地分析,講的更清楚一點。
今天我們想要跟大家介紹的,就是榮格心理分析的四大基石,分別是個體化分析、分析關係、夢跟積極想像。
我們今天也很開心地邀請到這本書的編輯,叫做裘佳慧小姐,在我們的線上,先跟聽眾打個招呼吧~
佳慧編輯:
主持人好~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
安老師:
我先講我自己的例子,我常常有一些夢境,因為學過很多心理學,也做過很多療癒或是治療,但總是覺得有些夢境,為什麽老是搞不清楚或者老是沒辦法更釐清到底為什麽一直在重覆。
榮格是佛洛伊德的徒弟,應該是師承佛洛伊德,但我又覺得佛洛伊德講的,好像沒有辦法可以解決我的問題。當然,我覺得榮格他所講的所有的夢境都是你壓抑的產物,讓我就很開心。
因為我過去有很多壓抑在身上的狀態,因為做夢,人放鬆了,意識也放鬆了,那一些過往被我壓抑的產物,就跑出來,提攜我走向所謂的圓滿之境,所以我覺得是非常有幫助的。
這本書,我們請到佳慧編輯來跟我們分享,編輯在編這一本書時的心得。
佳慧編輯:
我在編這本書的過程,其實是蠻緊湊的,而且我是在沒有太多榮格知識的情況下接了這本書。
這本書對我來講,讓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可以很迅速地抓到榮格學派心理治療的幾個很大要素。
這些要素,在之前有人提,但沒有很系統地提過,所以我建議,如果聽眾朋友對榮格感興趣,可是真的不了解榮格的話,也許可以去書店翻翻這本書,看看它裡面在講什麽。
我們先來介紹作者史丹先生,他原來是學神學跟文學的,他很擅長用非常簡單的方式,跟他的讀者講解很複雜的概念。
在他當了幾十年的榮格分析師後,他歸納出榮格的心理治療跟其他學派的心理治療,有四個不太一樣的地方。
不太一樣的地方在於,前面兩個像是個體化跟分析關系,有些是其他學派也有的,但另外兩個元素–夢跟積極想象,榮格所採用的工作方式,跟其他的學派是非常非常不一樣的,這個我們晚一點再講。
簡單說,其實這本書原本的受眾,是正在做榮格分析師或在學習如何做榮格分析的專業人士。
可是,因為它講的,是很基礎性的東西,如果一般的讀者對榮格感興趣的話,這本書其實是一個很快的入門手冊,可以讓你很清楚抓到,榮格學派的心理治療,重點在哪裡、關注的地方在哪裡、對你有什麽幫助。
針對第三個對你有什麽幫助,對我來說,我看到的第一個,就是個體化原則。在這本書中,史丹很清楚地跟我們說,我們認為的個體化,如果是最粗淺的讀者,可能知道榮格強調是中年危機這一類的東西,從中年開始,一直慢慢地轉向比較內在的東西,他把這個過程叫做個體化歷程。
實際上,人從出生一直到最後離開這個人世,其實這是很漫長的一生,很像是太陽從上面,一直走到中午,然後再往下走到日落,這是人像一個半圓形的一生狀態。
如果說,我們把個體化開始的時間,大概是在35歲到45歲中間會發生,每一個人不太一樣。
如果把這時期定義在所謂日正當中的話,我們的前半生,照榮格學派的說法,大概可以再分成兩個階段:一個是從一出生到十二、三歲,差不多進國中的時候,是所謂的母親的階段,另一個從十二、三歲青春期,一直到三、四十歲這個階段,通常是事業發展的時候,他們把它稱之為父親階段。
我們比較熟悉的榮格概念,大概就是中年開始出現危機之後,慢慢轉向內心,這個歷程就不太一定,每一個人花的時間跟長短都不太一樣,這就是個體化階段。
那等到你個體化階段完成了之後,你可能就已經退休,進入老年,這就是老年的階段。
對我來說,這個東西其實還蠻受用的,因為我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以我目前的狀態,還有我之前經歷的事情,我可能處在哪一個位置?
還有就是,我自己觀察附近的朋友、親戚,其實蠻多亞洲的孩子,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都是在母親階段這個心理過程當中。
所以,當我們看到一些不太獨立、比較媽寶型的,可能就是他一直處在一個被照顧的很好的階段,讓他有點不想離開,像彼得潘一樣,希望有一個人持續的照顧他。
這是我自己看到的。
安老師:
那我可不可以問你,像你自己看到的孩子,後續呢?
是我繼續當媽寶也不錯嗎?
像我自己,我常開玩笑說,「對啊~我就是被照顧好,不會整理這些東西,不會打掃家裡」。這是因為過去就有人來幫你,當我開始有覺悟,開始讀了這些書以後,我就知道我還是處在你剛才講個體化媽媽的這一段。
你覺得,我現在已經年紀大了,但是我還是不喜歡整理,那是不是就一直沒有脫離這一段呢?
佳慧編輯:
其實,整理是比較日常生活的,倒不見得一定會跟母親階段和父親階段有絕對的關系,有可能一個人到年老時,還是不太會整理,我懷疑我自己就像是這個樣子。
安老師:
沒有~
我剛才的意思,其實是在整理的過程當中,覺得好像有人幫你整理、幫你把它打點好,有那種被照顧跟關懷的感覺,就是我們所講媽媽、爸爸照顧的這個階段。
佳慧編輯:
我想,這多少有點關聯,總是希望有一個依靠。
安老師:
我們剛才一直在講,如果到老,認識一個更表象的東西,其實跟內在是不太一樣的嗎?
佳慧編輯:
因為我們平常在工作、與人相處、待人處事方面,我們不見得是用我們真正的樣子去面對其他人,多少都是帶有一點偽裝或武裝,在這個情況下,你不是用你自己原來的樣貌生活,久了其實會很辛苦。
你要如何去重新認識自己,有時候會有一些契機,有些時候像是年紀,也是一個很大的推動力。
所以,榮格學者會認為,大概的個體化時間,其實是在35-45歲之間,有些人會往前面一點,有些人可能還要再往後,時間不一定。
作者曾經舉了一個很有趣的例子,他說:「又有讀者問他,有沒有人是在很年輕時,就經歷了所謂的個體化階段,他說有」。
然後,就舉了一個前陣子說解散的韓國團體BTS,因為他們覺得,團員各自需要自己的時間,再去追尋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的情況,可能就是過早地進入了所謂前半生的階段,在20幾歲時事業就達到高峰,在這個時候,對他們來講,可能個體化階段就會提早來臨。
安老師:
那這本書對你來說,還有什麽其他的影響嗎?
佳慧編輯:
其他的影響,一個就是你要怎麽樣對待夢,但是這就比較複雜了。
在書裡面,舉了一位女士的例子,我覺得還蠻淺顯的,可以跟聽眾讀者分享。它講的是,有一個來找他做分析的中年女個案,事業非常有成,沒有成家。她來了之後,想要了解自己,也許是遇見了瓶頸。
後來在分析的過程中,她連續做了兩個夢。
第一個夢是夢到她飄在雲端,上面還有一位比他飄更高的日本長者,穿著日本的服裝,對她微笑。
長者手伸出來遞給她一個東西,是一個很漂亮的祖母綠跟珍珠的戒指。她發現到戒環的邊邊,刻了一個無限的符號,她準備要戴上去,卻發現戒圈太大戴不起來。
她很驚慌地擡頭看向那位長者,長者微笑對她說別擔心,她就突然覺得很放心,把那戒指收下來了。
第二個夢是夢到她在一個牆壁全部透明的房子裡,她在浴缸裡玩水,接著分別有一位日本長者男性跟一位日本女性長者,很開心地看著她,把她需要的東西放下就離開了。
這兩個夢,對她來說是很奇特的經驗,因為她其實是一位白人女性,她跟日本不算有太大的淵源。
後來,等到她在做這個分析時,回憶到,其實她小時候可能因為家裡的關係,住的是一個日式的房子,還有她自己長大後,對日本文化很感興趣,所以接觸了一些日本的文學跟藝術方面的東西。
所以,日本文化對她來說,可能跟一般的白人文化背景的讀者又不太一樣,對她來說是一個家的、安全的象徵。
可是,再進一步分析後,發現背後所隱藏的,其實是她常年沒有去發展她比較女性的那一面,事業有成,發展的都是比較屬於男性的那一面。
所以,這幾個故事其實是在提醒她,可能應該要停下來,看看自己內心在想什麽,還有她內心一直被壓抑的女性那一面,是不是應該要去探索怎麼樣讓她出現,在她人生中發揮一些影響力跟地位,大概是這樣的意思。
安老師:
其實,我們在讀這個榮格心理,它可以讓你看到的,不是那一些比較表淺的意識,搞不好其實是可以一層一層地讓我們去探索,我們內在更深層的本質,你在渴望什麽,或是你在表達什麽。
所謂夢,就是幫你重新組合。我覺得,看了這本書以後,你就可以很清晰地知道,就這樣一層層被你揭開、解開你所要的謎題。
當你看到了以後,你人生的選擇,當然就會更多。
那我們今天謝謝佳慧給我們分享,心靈工坊出的「榮格心理分析的四大基石」。謝謝~
佳慧編輯:
謝謝主持人~
謝謝各位聽眾~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