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聽連結:https://youtu.be/CPbx040TXoc
從小到大,我們都在學習如何自律
小時候媽媽都會規定我什麼事要做多久,例如每天練鋼琴要練一小時,就真的要在鋼琴上痛苦的坐滿一小時,亂動還會被棍子打手。
要在規定的時間把作業寫完,而且字還要寫得很好看,不然就會被整篇擦掉重寫
媽媽說這是在訓練我養成自動自發的好習慣
經過每個考試,要訂定讀書計畫,可是每次很認真地訂計畫卻不一定能夠完成
出社會後說要存錢,越存錢越少,要克制自己不要亂買東西、要做體重管理,不能一直貪吃,實在是好難ㄚㄚㄚㄚㄚ
最後都會告訴自己:計畫趕不上變化
沒關係啦~~~
之後再陷入深深的懊悔中
不知道你有沒有跟我有一樣的經驗,訂了好多計畫,卻總是很難達成,最後只能深深的懺悔,早知道我照計畫進行不就好了。
這樣無限的迴圈,卻始終沒有讓我變得比較自律一點點。
「如果你把自律當成了目標,你可能會陷入深深的無力感」
因為好難辦到阿~~~~~~~~
人生中充滿了不確定性與變動性
如果太過於制式化、太過自律的人生,反而會成為一種束縛
到底要要怎麼樣才能讓自律不是靠「意志力」而是自己轉動起來呢?
有的人真的很自動自發,而且看起來一點也不痛苦不勉強,做起來超級輕鬆的。
他們是怎麼辦到的呢?
Kris老師說:重點就是「熱情」。
找到你熱愛的事情,自然而然你就會享受在那個過程中
不會因為違反人性,而感到痛苦。
因為自律不是目標,而是來幫助我們實現目標的工具。
有沒有一些方法可以幫助我們自律的飛輪自動轉起呢?
安一心老師邀請到Kris老師在節目中跟你分享一套系統,如果現在的你沒有任何頭緒,按照老師分享的步驟,
你也可以慢慢轉動你的齒輪喔
邀請你一起來收聽這集節目!
讓你更快實現人生中大大小小的目標吧
好書推薦:https://www1.oeya.com.tw/2zmX5
安一心:
好~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
我相信大家都會有一個狀態,就是我想要完成一個目標,但是奇怪目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為什麼老是達不成?
我覺得好像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你們按照計劃,然後說到按照計劃這件事情應該可牽涉到,你有沒有很自律的,然後讓自己可以往這個目標或者這個道路去努力
我們今天很開心的邀請到一個自律達人Kris來到我們的線上好好的跟大家來談「轉動自律飛輪」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老師來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Kris:
Hello 感謝小安老師
hello 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我是Kris,非常開心能夠帶著這本轉動自律飛輪跟大家來交流一下關於自律這件事情。
安一心:
老師可不可以來跟大家來談談,我也很想知道,老師你既然是自律達人,你自律的這個模式,到底是在什麼時候開始產生的?
是從小就很有自律的這樣的一個能力?還是說...
因為我發現包含我自己,我就覺得我是最不會自律的,就會覺得說:要怎麼自律?
每天就很想吃什麼東西,然後後面吃了就很難過,因為這樣體重就會沒辦法控制。
老師你大概是什麼時候開始懂得自律這一件事情?
Kris:
明白OK~ 謝謝小安老師的問題。
其實關於自律這些事情,可能很多小夥伴都會有這種感受:是不是有的人可能天生就比較自律,他從小就是特別自律、特別有目標性、特別有計劃感,但其實我自己也不是說從小就是這個樣子的,而且說實話,這可能跟大家認知當中的自律的定義是有很大的不一樣的
在我們這本書裡面,對於轉動自律飛輪這個「自律」的定義,其實跟絕大多數人的想法不太一樣
我猜可能大多數聽友可能大家都覺得說,自律就是譬如說能夠早睡早起、健康的生活習慣、身材保持得很好、能夠健身和工作效率都很高等等。
但是在這本書裡面其實它是並沒有把這種形式化的自律納為自律的其中的定義。我們的定義是說你只要能夠實現你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那就是自律
而這個目標看上去有一些是,譬如說健身減肥,大家都好像想要一個很好的身材,但是其實可能在你的內心,要有好身材並不是特別高的一個優先級,現在的狀況是自己是能接納的,我是能接受我看上去沒有那麼身材好的。
我們去看很多真的有成就的人,或者說達成了很多的大的,一些所謂的成功人士、精英人士,也有很多身材並沒有管理得很好,但是他在自己的事業上面是能夠很好地實現自己的目標的
所以其實我們對於自律這件事情,自律它不是一個目標,很多人會把自律當成一個目標:我要變成一個自律的人。但是我們這本書裡面通篇都在講,自律不是目標,它是我們「實現目標的工具」,它只是一個工具手段而已。
我想要減肥,確定減肥這件事情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目標,OK 我需要去自律。當你說要減肥,但是內心並沒有真正的認為減肥這件事情是一個迫在眉睫的事情的時候,自然而然你就不會把時間和精力投入其中
我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我當時是曾經一個月瘦了20 斤,10 公斤的樣子,然後每天跑步,然後控制飲食等等,看上去是大家所謂的這種自律狀態,但是後來,一年之後我要考博士,我訂了一個目標:我要兩個月拿到博士學位,在考博的這段時間我是兩個月胖了15 斤,相當於把肉又吃回去了,但是我覺得這兩件事兒跟自律之間都不衝突。
雖然我胖了15 斤,但沒關係,因為我的核心目標是考博,在這個階段我最重要的目標我實現了,我就是處於所謂的自律的狀態,而不是說拘泥於我一定要每天都要健身跑步,我的身材不能有一絲的變化。
其實每一個階段,人的目標是不一樣的,我們只是說要確定好你這個階段的目標,然後用自律來實現它,就好了。這是我對您這個問題的一個回應
安一心:
老師你這樣的意思是,其實不用管自律這些事,或者是我忘了自律,但我只要好好的設定好我的目標,然後這個目標我可以按照自己的步驟或者想法
步驟想法這個其實還是要跟自己,譬如說我要規範,譬如說我早上至少要有一段什麼樣的時間來閱讀,或是我要有一個狀態。這還是跟自律有關係阿,這是一個過程,怎麼把它忘掉呢
Kris:
這個就是到我們整本書的一個重點叫「自律金字塔的模型」。我們說轉動自律飛輪,其實轉動自律飛輪就可以從自律金字塔模型的5個方面來去入手。
這5 個方面,1個是叫動機系統,這個是整本書裡面最底層和最關鍵的一個東西。很多時候我們做一件事情他沒辦法持續,沒辦法說能夠真正的把它打通打穿,核心還是在於說你的最底層的動機不夠強烈,或者說你現在做的這個事情並不是你真正喜歡和熱愛的事情,一旦說你動機不夠強烈的話,所以你整個頂端的金字塔其實是很不牢固的,所以一定是要找最底層的動機。
第2個在我們這本書裡面叫人生使命,叫人生基本法,就是透過撰寫這個人生基本法,我們有相應的模板,大家按照這個模板的要求一點一點去梳理,你這一輩子最重要的使命是什麼?你的人生目標是什麼?然後從內到外的一個過程,這是一個動機系統。
另外也有行動系統,我們會給到相應的方法論,其中有一個叫OKR目標管理,OKR目標管理體系然後能夠把人生的大的目標拆解成為一個一個階段性的小目標,然後一點一滴來去推進
之後再去設置成就系統,就是你要給自己一些成就反饋。就像我當時跑步的時候,我每瘦5 斤我就會給自己買禮物,就會給自己獎勵,這可以很好的去激勵你自己。我再瘦5 斤,我就可以買一雙新鞋子,再瘦5斤可以買一隻跑錶。總之會讓自己對自己的目標會有這種正向反饋
接著就是平衡系統,你怎麼平衡你的工作生活娛樂,因為我們所說的自律不是說你像一個機器人一樣,每天只有工作、只有健身、只有那些冷冰冰的看上去反人性的東西,你是需要有一個遵循人體的這種節律和節奏的。我們一定會累的,一定會狀態不好的,一定會專注力沒有那麼集中的,沒關係,我們可以巧妙的透過一系列的這種排列組合的搭配,讓你狀態好的時候能夠更好的完成你的目標,高效的完成的目標;狀態不好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調節一下,進入到相對娛樂的狀態、放鬆的狀態,這樣的話就可以很好來去推進整件事情。
最後一個是成長系統,這裡面其實核心就是所謂的成長型思維。你整個過程無論是你在自律的過程當中,實現目標的過程當中是失敗也好還是成功也好,其實每一個都是逗號,每一個都是為你更大的目標來去做積澱,關鍵是從中你吸取到了營養,吸取到了你成長的經驗。這是我們整本書的一個自律金字塔模型和轉動自律飛輪的整個邏輯。
安一心:
老師可以再問一下,就是說你你在談的人生基本法,就是我們講的動機系統,一般人可能會覺得我好像很多都有興趣,然後很多都是目標,到底怎麼樣才是他人生使命?我覺得很多人其實是搞不清楚什麼才是真正自己未來要走的路。
老師你有沒有什麼建議讓大家可以說,我是很清楚的,我這一條道路走的是對的方向,而不是努力了半天,可能環境或是時代或什麼樣的理由...,到底要怎麼做呢?
Kris:
您這個問題特別好,我也分享一下我自己的整個過程,因為這裡面還有挺有意思的。我自己的所謂人生使命或者人生大的方向,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是不一樣的
我在20 多歲的時候、30 多歲的時候,現在是30多歲,包括我之後的40歲、50歲,我相信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跟你整個人的人生閱歷和你經歷的很多東西是有很大的關係的。但是這裡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則,或者說一個小的判斷的標準:當你在看到這件事情的時候,能夠有那種真的是熱淚盈眶的這種熱愛的感覺的時候,它可能就是你的人生使命。
我們在這個人生基本法前面,確實花了很長的篇幅來給大家分享怎麼去找,因為找這件事情,它不是單純說我坐下來花個半小時、花一個小時、花一天的時間就一定能夠找到的,它可能是一個持續的過程。
我今天可能想了很久想不出來,但是你按照我們的那一套邏輯持續的去思考,以及在你做的所有事情過程當中,你的每一次嘗試獲得的這些體驗都是一次篩選,很有可能你做著做著發現,這件事情原來是我最喜歡的,那件事情,原來我現在做的這份工作,我每天感覺上班的時候很痛苦,我就每天盼著下班。大概就是說明這件事情對於你來說可能不是你的人生使命。
很多時候我們是明明知道自己最想做的那件事情,但是我們會刻意的把它壓在心底,然後因為會有各種各樣所謂世俗的一些要求或者責任給到自己說,OK 我還要為我未來的職業打算,我還要為我的家庭...,一系列的這種壓力,導致我們說明明知道你的人生使命或者人生方向是向東的,但是你始終都在向西走。
這在我們的社群裡面發生很多,很多小夥伴在我們社群裡面一個月之後就決定要辭職,很多要辭職的,然後我們剛開始還擔心這是怎麼回事?大家都辭職了,後來一回訪,一問,發現說大家主要的原因可能是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使命,發現我現在做的工作,跟我的人生使命是不一樣的,我就需要立刻花時間趕緊投入到我的更想做的那件事情,就不會有這些猶豫糾結再出現。就是這樣的一個過程
安一心:
所以老師的意思是說,其實有時候我們沒辦法就是立即的可以馬上找到,但是可以透過我們書裡面的系統,然後你就一步一步的不斷的反饋或不斷的反問,讓自己從這個岔路就慢慢走到自己想要的這一條更有興趣的路。
每個階段、每個狀態可能也都不太一樣,所以這樣我們就會忘了自律這一件事,因為反正自己做自己也開心。每天醒的時候就開始,我就按照老師的金字塔的這題問我自己,我喜歡做什麼,這行動力就慢慢起來了,是這樣子嗎?
Kris:
對的對的對~
其實核心還是找到自己的熱愛,就是當你熱愛這件事情的時候,你不會覺得他是痛苦的,不會覺得是反人性的,不會說我必須要自律的讓我實現它。而是你很輕鬆的很享受的,當然過程當中也是很痛苦的,但是因為你熱愛,所以你的整個行動力都會上一個台階的。
安一心:
今天謝謝Kris老師跟我們分享他的新書『轉動自律飛輪』,好人出版社出版的一本非常好的書,謝謝老師。
Kris:
感謝小安老師,感謝各位聽友。謝謝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