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 | 精準敘事 | 安一心 專訪 張貝雯

作者 ilikeradio

2023 年 11 月 1 日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8Z6M7vyPi4k

Podcast收聽:https://sndn.link/ilikeradioasiamindspirit/uHjkAc

「作業都寫完了嗎?」週末期間,我一如既往詢問了一下我們家小朋友作業的完成情況。

她皺著眉頭回答我:「還剩下週記還沒寫。」

「奇怪,我記得妳之前都說週記最好寫,而且每次都最快完成的呀?」我好奇地詢問道。

只見她苦惱地說:「主要是內容,我越來越不知道要寫些什麼。」

看著眼前這位愁眉苦臉的小朋友,我也尋思著該如何能幫上忙,突然,我想到最近洪震宇老師的新書-<<精準敘事>>中的4P技巧,或許能帶給她一些靈感和指引。

「那妳先想想看這一兩天,妳有沒有什麼目標?要完成什麼事?」我先讓她從4P中的目標著手,看看能否理出一些頭緒。

她想了一會兒,說道:「今天我第一個想到要做的事,是幫我們家的倉鼠小豬豬清理牠的家,我早上已經清完了。」

「很好哦,那妳想想是否可以用幫小豬豬清理家為題材?然後想想妳完成這件事有沒有遇到什麼難題?下了什麼決心?並且付出了什麼?或許把這些內容整理一下就可以完成妳的週記囉。」我順勢讓她用4P的元素思考一下。

不一會兒,她笑著回答我:「我想到要寫什麼了,就寫我幫小豬豬清理家,牠的廁所黏了好多棉花很難清理,還有幫牠換了玉米鋪墊,清洗食物盤等等,把整個過程做了什麼寫下來。」

「或許再加上妳克服困難和完成這件事的心得,就可以是一篇很好的內容囉。」我說道。

她聽完便開開心心地去完成她的週記了。

精準敘事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實用,以上只是簡單運用了書中提到的一個技巧,而這次的節目裡,小安老師為我們邀請到本書出版社-漫遊者文化的張貝雯編輯,訪談中將介紹更多精準敘事的技巧及應用情境,歡迎一起來收聽本集的精彩內容。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o7eMNV

小安:親愛的聽眾。

很開心地想跟大家介紹,漫遊者文化出了一本好書,是洪震宇老師,他出了一系列精準系列的書,最近的一本就是「精準敘事:12堂課掌握說真實故事的能力」。

然後我們線上,也很開心地邀請到編輯貝雯,來給我們分享這本書,來先跟聽眾朋友打個招呼吧。


貝雯:好,聽眾朋友大家好,主持人好。

我是漫遊者文化的編輯,我是貝雯。


小安:可不可以先跟大家講一下,到底老師在講這個敘事,跟一般我們坊間都在談的一些怎麽說好故事,到底差在哪裡呢?


貝雯:好,那因為洪震宇老師,他就是有很多的企業培訓跟工作坊的經驗,他覺得故事力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對於上班族或者老師,或者是一些企業溝通來說都很重要,那他就把他的這個經驗跟他的一些想法、技巧,整理在這一本精準敘事。

那剛剛主持人特別提到說,精準敘事到底跟故事有什麽不一樣?

你不是要講故事力,為什麽要講精準敘事而不講故事呢?

那其實有一個很大的差別就在於,這本書講精準敘事的說故事,是要講真實的故事,那我們一般講的說故事,因為其實我們從小就很愛聽故事嘛,然後也很喜歡掰一些有的沒有的,胡謅、吹牛,這都算是說故事,因為說故事跟聽故事是我們的本能,只是這本書要提醒或者是教會大家,其實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真實故事可以說,所以不是一定要用掰的,要用吹牛的方式。

因為我們就是小時候看故事書啦,或是長大看電視劇,或是現在追劇,其實看那些劇都高潮起伏,錯綜複雜,很離奇,充滿了巧合,所以我們都以為故事都要是那樣,但是這本書告訴你,故事不一定要那樣,不一定是要用掰的,那有人當然是半真半假,那半真半假那個假的部分,就是因為我們為了要很離奇或者很好笑,或是讓人家流眼淚,會故意去做出一些戲劇化的效果,什麽死人吶,然後發生什麽意外啊,好像就是故意要製造那個衝突點。

那這本書要講的敘事,就是要講說,其實你自己的經驗或者是別人的經驗,都可以把它轉化成故事,那樣的故事,其實是可以帶給你更多的幫助,它不像一般的說故事,只是重視那種效果,好像綜藝節目的效果啦,或者是戲劇效果,好像都說這是為了效果不要模仿。

那其實我們很多人都會想要當小說家,都發現自己當不成,覺得自己好像沒有那個天分,好像不會掰,那這本書其實是要鼓勵你說,你其實不用當小說家,你也不用去掰,但是你可以從你自己的工作,或者你的生活裡面,去提煉出屬於你的故事,這才是真的對你有幫助的。

就說第一個,你先不要妄自菲薄說:「我其實人生很平凡,沒什麽故事。」大部分人都這樣說,或是說要讓你講故事,就會說:「有啊,我現在做了什麽什麽…」然後就這樣劈哩啪拉好像流水帳,那也不叫故事。

那這本書就是在講,其實你說真實故事的時候,是一個你自己經驗的釐清,那因為你發生了很多事情,然後很零碎很片段,在這個說故事的過程中,是幫助你去整理,或者甚至去修補你可能覺得有遺憾,然後可能是不完美,你覺得失敗的地方,其實只要有失敗的事情或經驗,或是悲傷的經驗,才會有故事。

那進一步就是說,這個故事講出來以後,你可以讓你周圍的人可能更認識你啦,或者說你可以就是去做一些提案,或者是做一些跟人家介紹事情的時候,你可以從自己主觀的這種感受,可以傳達一些更深刻的東西,這樣子別人可能會更聽懂你的話。

所以就是說,這個精準敘事講的,就是真實的故事。

然後第二個,它不是要做一個表面上的效果,它是比較有生命力的,而且它是可以更多元的應用,並不只是說我今天是要拍一個電影,寫一個小說,因為大部分人是不需要寫小說的嘛。


小安:是。

其實我覺得我們在跟人溝通,或是在聊天,或者講話的時候,我覺得這個敘述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為我們常常可能不太知道,原來自己可能會說一口好故事,故事之所以會動人,是剛剛貝雯跟我們大家提的,就是這本書洪老師跟我們講的,你要講真實的,然後讓人家深入感性的那種事情,會比較接近。

所以可不可以請貝雯來跟我們講,有沒有什麽老師這個12堂課裡面的一些撇步?

可不可以來跟大家講,像妳自己得話,妳怎麽去運用在妳的生活,甚至工作,到底這些有什麽架構可以應用呢?


貝雯:好。

老師其實在這本書,非常簡要提了幾個你馬上可以說出故事的一些方法。

因為就是說,素材是你自己最知道,可是要把它變成一個故事,就會要有一個像是架構,像以前我們寫作文,老師會說要起承轉合,那其實故事也有一個起承轉合的一個結構。

那當然這本書裡面,會用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告訴大家,叫做3乘3九宮格。

然後就是叫做4P的元素,那4P的意思就是你要先知道,你在說這個故事的時候,有什麽目標,有什麽阻礙,有什麽決心,有什麽付出。

我舉個例子,比如說最近,我跟我們家女兒在討論她學琴的事情,她剛換了一把很貴的新琴,就很高興的練,她的琴弓就在練琴的時候斷掉了,被她摔下去了,然後我們就覺得:「為什麽你會把琴摔掉? 你是不想要練這個琴了嗎?」我們就很生氣罵她,然後說不要再學了!

可是我們發現這不是一個解決事情的好方法,所以我們就用這個說故事的方法跟她討論:「妳現在的目標是什麽?應該是要好好地學會,妳現在因為能力更好才可以換一個新琴,所以妳現在的目標應該是能夠掌握這個新琴,技術越來越厲害,可以有更細膩的音色去表現出來。可是妳現在的阻礙就是,妳好像不專心,好像不重視這個琴,是真的嗎?為什麽呢?是什麽讓妳不專心呢?」

她就說,因為那天她跟她朋友有講好,她們晚上要約一起,要講一個故事,然後她就很急,所以就想要趕快結束,趕快去做她朋友叫她做的事情,所以她覺得,她並不是不想,她只是那時候心思都在別的事情上。

我們就跟她說:「所以妳就是想要趕快結束,然後趕快去做別的事情,很怕妳沒有辦法做完你跟朋友的約定?」

她說:「對。」

那我們就說:「如果是這樣得話,那我們就可以釐清,妳其實是因為別的事耽誤,妳現在因為想要做別的事,所以不是不專心,而是妳被別的事情干擾妳了,所以我們是不是有什麽辦法可以解決?就是也許以後要先講好,今天要先專心多少時間在練琴的事情上,那如果真的有很想做的事,可以先說,也許可以安排別的時間。」

就是透過講故事的這個結構,讓她知道,其實生活中這樣一個事件,也許跟你表面上看起來其實不一定是一樣的,因為中間我們就覺得東西弄壞了,妳是不是就不想練了?我們可能就是基於這種觀點,可是就她的觀點來說,她所說出來故事,可能跟我們是不一樣的,那你們就會在這個討論過程,去釐清也許這個事情真正的全貌是什麽,當你把這個故事都講完的時候,其實你也把你跟他之間所想的事情全貌也掌握了,所以我覺得說故事有時候不只是說一個故事,是幫助你更了解別人,也更了解自己。


小安:那我們剛才講的那個九宮格,到底是怎麽樣的一個形成,簡單的跟我們聽眾來講一下嗎?


貝雯:好。

其實九宮格就是把剛剛的這個目標、阻礙、決心、付出,加上時間的順序,就是剛開始,然後中間過程,然後到了最後的結局,所以就只是把剛剛那個4P,加入了時間的順序,比如說可能剛開始是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有一些印象是這樣,就是讓它更複雜,變成9個項目,那其實內容還是我們剛剛講的,你還是要經常問自己:「你面對這個事情,你的想法是什麽?擔心什麽?你為什麽現在遇到了障礙?那你要怎麽解決?」其實還是要去多問這些方面,你才可以把那個故事的轉折找出來。

因為大家都會說素材在那裏,可是我不知道怎麽找那個很關鍵的事情,有時候可能自己說不太明白的時候,可以透過比如說跟別人聊天,可能別人問你一些問題,你可能就會比較清楚,因為有時候說當局者迷嘛。

你有時候就覺得:「就是這麽多事情啊,我也不知道啊。」可是也許別人問:「你那時候到底在想什麽呢?」也許用這個方式。

或者說你可以自己問自己,也許就會稍微想到:「好像不是喔,好像並不是不珍惜這個琴弓,我好像並不是心不在焉。」可能有些隱藏的事情是在後面的。

所以也許透過別人問你,或者自己再去反思。

這是說故事一個還蠻有趣的地方,就是你可以找出本來你不知道的事情。


小安:好。

那還有什麽精彩的,最後想跟聽眾講的呢?


貝雯:其實剛剛講這個例子就是生活中的例子嘛,那這本書講的可以不只是在生活中應用,因為像老師有發現他的學生,在上完他的課之後就把九宮格印出來,貼在自己辦公室的小板子上面,這樣子寫簡報啦,或者是寫教案啦,或者是寫演講稿,就會在裡面稍微自己提醒一下。

那我可以講一下,就是有一次,有一個電動車品牌,他們要去跟經銷商提案的時候,遇到了困難,然後他們就是用這個九宮格的方式,跟4P的方式,找出他們要怎麽樣提案,我覺得也蠻有趣的。

現在大家都知道嘛,就是我們平常的機車,現在已經慢慢都要過渡到電動車,可是在賣電動車的時候還是發現,也許新的品牌,對傳統黑手的老板來說,他們還是覺得:「你們這個什麽電動車啦!這都不是真的車啦!這樣子我們怎麽活?」

所以他們很抗拒,老板不想要賣電動車,那今天如果你是身為這個電動車的產品經理得話,你要怎麽樣說服這些黑手頭家們?怎麽樣先讓他們說?因為他們就是這麽多地方。

那很好玩的就是老師在跟他們討論的時候,也是用故事的方法來找出這個破解之道,我覺得很有趣,因為大家一直想不出來這些機車行老板為什麽不想要接受電動車,只是抗拒嗎?

如果說:「我就是不喜歡。」這樣一句話過去,你好像就沒有辦法破解,也沒辦法說服,可是老師就問了一個事情說:「你覺得如果他們不賣電動車,可是他們退休得話,他們的孩子會繼續做嗎?」

然後這個切入點,就讓那一些機車行老板突然想到:「如果我的下一代,我的兒子,我的女兒,不想要接我的機車行,可是讓他們去賣電動車呢?」

突然這就是一個契機,因為這件事情是有剛我說的,老板的渴望,老板的需要,老板在擔心什麽。

老板當然是希望小孩都可以有自己的事業,如果我可以幫他當然是很好,而且很多機車行老板是不希望自己的小孩也走黑手,或者是說自己的小孩也沒有興趣,可是今天如果這是一個我們覺得比較環保的方向,那也許對老板來說,自己的抗拒,也許到了下一代的時候,可能就是一個新的希望。

所以就在這個討論過程當中,這些賣電動車的品牌經理,就把這些用4P寫了一個新提案,目標就是:我現在請你轉型,考慮可以賣電動車,是因為讓你的第二代可以回家接班,而且是一個有未來性的市場。

然後雖然你現在這個老板覺得:「我現在什麽都不懂,我也不知道怎麽樣修那個車,怎麽樣賣呀?什麽利潤?」什麽都不知道,沒有關係,我們都可以幫忙,這樣子可以拉拔你的下一代,然後又可以有一個很清楚的創業計劃,我們都可以提供給你,可以幫助你。

所以這個品牌經理用這樣的提案,就成功地讓這些老板的戒心跟那種抗拒下降了,我覺得這也是個蠻有趣的案子。

故事其實在這兩個例子,我自己的例子跟這個品牌經理的例子中,我覺得故事是一個更能夠跟對方對話,然後了解對方更深層需求的一個方式,那這也是我剛剛一開始說的,就是精準敘事,講的更是這個故事可以怎麽用,因為一般我們說故事,可能就是做一個效果,然後讓大家好像覺得很好笑,或者覺得以後都一直記住,可是精準敘事講的更是在生活裡面或者在工作上,可以怎麽樣幫助我們釐清問題,跟別人溝通或是傳達我們的價值觀,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工具。


小安:我記得他的這一套課程其實也有線上課,對不對?


貝雯:對,有線上課。


小安:但是我覺得可以先買書,來好好地讀這本書,是非常地好,那今天謝謝貝雯跟我們分享漫遊者文化出了這本好的書,叫做精準敘事。

謝謝。

你可能會喜歡⋯

0 Comments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