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一杯咖啡的時間,這時候的你究竟在做什麼?
親愛的朋友,你喜歡喝咖啡嗎
摩卡,拿鐵,卡布奇諾,黑咖啡其實也很好喝
一杯咖啡的時光中,你會做什麼事情呢??
回憶酸苦的愛情
回味昨日的工作
細數人生的曲則
有好多事情,在喝咖啡的時間經歷過
莉莉老師與小安老師的對話,
又再一次給了我有趣的啟發
原來在喝咖啡的過程中,
我們可以好好的休息跟創造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的意識都是有選擇的
想要創造心想事成的大腦其實可以從培育神經元做起
每日適當的放鬆,好好休息
且自我對話設定肯定語句的過程中
其實就是與自己的腦意識好好溝通
非常有效
五分鐘喝咖啡的時光,就可以重塑內在的神經元
自然就可以把自己轉成幸福能量的接收天線
小安:好,親愛的朋友~
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了,
然後我們今天邀請秘密譯者王莉莉,
來跟我們分享最近方智出版的一本書「咖啡時間的自我對話」
裡面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一個東西,五分鐘就可以改寫我們的潛意識
然後實現各種願望跟目標,我們歡迎莉莉~
王:HI~一心好,各位聽眾朋友大家好~
小安:可以跟大家講一下,這本書到底在講什麼呢?
有什麼方法可以去改寫我們人生的腳本呢?
王:其實這本書,剛剛一心有提到,五分鐘就可以改寫潛意識。
一心在幾個月之前找我訪談「三分鐘未來日記」這本書,
大家如果還有印象的話,可以去找那一段訪談。
短時間要有效果,其實這兩本的主題都是希望可以用很簡單、有效的方式,
在有效的時間,可以心想事成,然後改寫我們的潛意識。
這本比較特別一點是因為它是搭配咖啡時間,
現在很多上班族早上都會喝咖啡。
這本書的主題是希望在你早上一開始的時間有一個儀式感,
不見得只是喝咖啡,也可以搭配自己喜歡喝的飲料,茶或水都可以。
只是借由一個早上的習慣的堆疊,
書中作者有提到她有看原子習慣,
原子習慣裡提到的習慣的堆疊。
所以我們都知道「肯定句」的重要性,也知道原子習慣,
你每一天做一點事情,可以得到複利效果。
「三分鐘未來日記」是叫你用寫的,寫下願望。
這本比較不一樣是,你要把腳本寫出來之後,你可以修改。
作者書中提供了十一份自己寫的,不同主題的腳本,
大家可以參考之後改為自己的版本。
重點是要唸出來,聽到。
所以三分鐘強調的是「名刻」用「寫」的概念來實現願望,
這一本是希望你自己寫,自己讀,
讀進去,讓自己的神經網路聽到,
你的大腦就可以,從神經系統那邊幫你整個身體換新,
改變你的意識、改變你的思念,成為全新的自己。
這兩本可以把它當成聽、說、讀、寫,
「三分鐘」比較著重在「寫」,
這本「咖啡時間的自我對話」是的重點是在聽、讀。
小安:所以要搭配「三分鐘的未來日記」跟「五分鐘」的聽跟寫。
王:其實可以合併在一起,
如果你還有找到喜歡的筆記本,
就用三分鐘日記,但是你也可以用自己喜歡的筆記本。
之前用作者書中的十一個主題帶過十一天的團練,
從作者的腳本裡面去找一句,大家寫在筆記本上,
作者提到也可以用簡單的便利貼,寫上自我肯定的話,
然後把便利貼貼在鏡子前面,刷牙或照鏡子的時候都看得到。
所以當時十一天的團練,就沒有硬性要搭配「三分鐘未來日記」的筆記本,
我們就很簡單,你只要任何一張紙、或便條貼就可以。
我還帶著我兒子做,書中最後一章是給孩童的肯定自我對話,
所以聽眾朋友家裡如果有小朋友、小孩的,
書中有提到不管是多小的小孩,
甚至是大孩子也都可以練習。
我兒子是七歲,他也跟著我完成了十一天的練習
中間他也會跟我說:「媽媽,我今天沒有寫「肯定句」喔。
從小培養他有改變,讓他有習慣。
小安:從小就開始培養魔法寶寶。
王:希望~這可能是我們能夠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精神遺産。
小安:十一天的團練是每天進行嗎?或是要隔幾天來練習自我對話的腳本呢?
王:那是作者書中的第二部分,讓你夢想成真所提出的十一套腳本。
因為有十一套腳本,所以依照這個主題帶領了十一天,
然後每天挑一句,有些粉絲讀者就跟著我們選的那一句,
然後自己抄寫,我自己也有把我的便條貼貼上去
這個不見得一定要連續。
「三分鐘」四十九天的運動,
這個是十一天,我們把作者的精神帶過去,
比如第一天講的是「活出精彩人生」、「改變習慣」、「健康與減重」,
或者是「找到理想的伴侶」。
這個部分我們請一位聲優幫忙錄製了兩段,
健康、減重以及兒童的自我對話腳本,
可以上網找得到。
大家可以先聽聽看,然後再換成自己的版本。
小安:要怎麼搜尋才可以找到你剛才說的?
王:只要搜尋這本書的網址,就可以在頁面下方看到兩個影片。
小安:所以練習的時間,就如作者說的咖啡時間呢?
還是晚上睡覺前來聽呢?還是早上?
王:如果你晚上喝咖啡不會睡不著的話。
建議一早醒來的時候跟「三分鐘」一起做,不用變成八分鐘,
可以五分鐘之內包含「三分鐘」,這樣五分鐘可以做兩件事情。
就是把「肯定句」寫在筆記本上,
作者建議說你一早,因為通常都會早上來一杯咖啡,
或者是在工作前可能要泡一杯咖啡來開工,
那個時候做會比較好。
就是你開始一天的行動,這樣子會比較理想一點。
比如要開始進入工作流的時候,我會泡一杯花茶或者是茶,
就是我要進到那個狀態,所以那個時候你可以搭配一句「肯定句」,
或者是你已經寫好了,你就在內在幫自己,就是朗讀給自己聽。
就是那個時候去灌溉我們的大腦潛意識,請他的神經系統啓動一下。
所以是最好是早上,因為到了晚上就變成感恩日記了。
不過作者有說朗讀腳本,不限一天只能一次,
有機會的話一天可以讀三次,
那晚上睡前再讀一次效果也很好,
但是這個咖啡時間自我對話,建議早上那一個很關鍵,
如果你行有餘力的話,中間再做一次,晚上再做一次,
這樣是OK的。
然後一個主題可以做三週,二十一天是一個基本。
小安:我覺得這本書非常有趣,總共有分兩大部分。
書中用原子習慣的方法慢慢堆疊,訓練它,慢慢去累積它。
慢慢去告訴自己的潛意識,我很勇敢,我很不錯,我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
那如果在唸的過程當中,有一些負面的狀態出現的時候,
莉莉有什麼樣的建議呢?
王:你是說負面的習慣嗎?
小安:對,一些負面的想法,我每天都說我很好,
但是我遇到時候還是覺得不好,或是我練完以後,
突然老闆就說:「你沒有很好」。
那這時候怎麼辦呢?
王:這時候可以抽離一下,因為我們的大腦很容易瞬間改變的,
所以這個時候,「肯定句」或者這本書在你旁邊,
這種超能力就蠻重要的,隨時掌握在手邊。
在第四章提到的科學的原理,
神經科學有證明,一個新的念頭、一個新的情緒,
你都是在發射一個訊號。
所以當你前一刻可能還在悲傷的狀態或被罵、被背叛的狀態,
但是如果你知道你自己是可以掌控可以改變的,
所以要先允許,不要先自責說:「我怎麼會有這樣的心情出現」。
沒有關係,先接納再來就是,我是我自己的主人。
前面的我可以接納,因為畢竟是凡人。
但是接下來呢,下一刻我可以歸零,
然後我重新再來運用這個科學的做法,
因為我們都需要有成功方程式,
前面的不算的話,我接下來要怎麼樣成為、全新的我們?
只要用書中教的簡單的方法,
每天泡一杯咖啡,有那個儀式感,
讓個自我肯定句的喊話,你就有機會在改變下一刻的人生。
所以它其實是很簡單的,被罵沒有關係,
大腦的向上步線
大腦有一個神經迴路,所以如果往上,
在身心靈的說法是跟我們跟源頭連結。
講科學理性一點的,跟我們的大腦去做一個向上的,
當你在發射訊號,發射正向訊號的時候,
你都可以去蓋過剛剛前那個負面的訊號。
就像我們在做運動一樣,你愈去強化正面的,
其實就可以弱化,原本那些你比較負面的想法。
當你後來的聲音,強過前面那些可能比較負面的,
最後留下來的(想法)就會是正面的。
這個就是用科學的原理來強化,
為什麼這個正向肯定句,對我們希望得到的結果會有幫助的原因。
不管遇到什麼狀況,還是有機會在下一刻、下一秒,
只要一念之轉,你改變你的思考迴路,
神經迴路就會重新布線,
然後跟你的大腦重新連結。
小安:我看書裡面,它每一個字句都很多,我是要唸這麼多呢?
還是我只要唸一句最強大的就好了呢?
王:你可以只要唸一句最強大的就好了,
剛剛我們說十一天的團練,我們都只挑裡面的其中一句來而已。
但是剛剛一心有提到,如果要簡短版的話,
作者提供的腳本是比較完整的。
如果你今天,他會建議我們聽到自己的聲音,
聲音的傳達有助於心想事成的速度,
所以他才會提供兩分鐘到..
你唸完到錄完,
像我們提供的那兩段,
有一段是兩分鐘,一段是四分鐘,
可以如果說你真的沒有時間,
可以參考書的第二章的簡短版。
簡短版的話是從第五章裡摘錄出來的,
所以你可以從書中挑出你覺得最有力量的,
你就寫那一句也可以,
甚至修改成自己的版本都可以,
不一定要貼在鏡子上,
可以貼在電腦前,你每天都看得到的地方才是最關鍵。
小安:是是是,因為我覺得,最好是找志同道合的,
認同你進行這個過程的朋友,不要找那個吐糟你的朋友。
我覺得莉莉他們那個三分鐘未來社團蠻好的,大家可以去共同團練。
最後,莉莉還有什麼想要跟聽眾朋友補充什麼呢?
王:重點是..作者的公公剛好是我之前翻譯的「練習與自己對話」,
也就是自我對話之父,讀過吸引法則的人都知道肯定句的重要性,
但我們可能會很容易詞窮。
我覺得這兩本書,不管是她公公或是他媳婦,他們這兩本書比較像是工具書,特別對於像我們,需要作文能力的,找不到肯定句的,
提供的腳本是很好的大抄。
例如書中提到,
「我今天會過得很精彩」、
「我面帶燦爛」、
「期待今天每小時發生的一切」。
像這樣一整句,如果你平常想不出來,
可以隨身帶著書,看看書中的肯定句,將它換成自己的版本。
想要成為作家的啦、想要順利成為爸爸媽媽的啦
不同的人生課題都可以找到對應的,
是一本很實用的工具書,
推薦給大家~
小安:最後一段跟小孩子一起練習的部分,
可以開始培養小孩子正向,讓他了解可以透過這樣子的正向練習,
讓自己可以面對更美好的未來。
好,今天謝謝莉莉跟我們分享,
方智出版的這一本「咖啡時間的自我對話」,謝謝~
王:謝謝主持人~掰掰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