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悅幸福樂 |你就是覺性-安一心專訪編譯鍾七條:給21世紀求道者的修行備忘錄

作者 ilikeradio

2023 年 10 月 31 日

收看本集節目:https://youtu.be/v9TAyBwUCTk
Podcast收聽:https://sndn.link/ilikeradioasiamindspirit/LpEPp4

是什麼時候開始,你選擇走上修行的路?
是什麼樣的原因,讓你想要開始了解自己、了解人生和生命的呢?

有人說,人都是因為經歷了痛苦的階段想解脫,於是踏上了這趟修行的神秘旅程。

不過,要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解脫?才算是真正的解脫呢?
我們有沒有可能在渴望的解脫裡,再次迷失自己,陷入另一個關於解脫的”陷阱”?

在修行的這條路上,讓鍾七條老師為我們一一解惑八曲仙人的智慧,相信我們都能在修行的旅程中,越來越美好,也越來越幸福。

歡迎收聽今天的精采節目,乾貨滿滿保證讓你很有收穫喔!

購書連結:https://reurl.cc/7RX2md

安:好。親愛的朋友又在空中跟大家見面。
今天想跟大家介紹紅桌文化出的一本書-「你就是覺性」

很開心的邀請到這本書的編譯者-鍾七條先生,來跟我們大概分享這本書到底在談什麼呢?

鍾:好的。大家好我叫鍾七條。

我是「你就是覺性」,還有它的上下兩冊這本書:
上冊:你就是覺性
下冊:八曲仙人之歌全新梵漢注譯本

我是這套書的一個編譯者。

安:可不可以來跟大家來談一下,八曲仙人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他有什麼樣的故事?

鍾:八曲仙人,現在學術界有很多的爭論,我們現在掌握的也是其中一種說法。
大家可以對標的話,比如說:我們中國有老子這樣一位古代的聖人。

八曲仙人現在學術界比較公認的看法是古印度的一位仙人。

大概時代比佛陀還要早個四、五百年,這只是其中一種說法。
但是並沒有一個確鑿的證據。

安:我看書裡面在講說,他好像是一個手腳並沒有辦法彎曲,跟國王之間有一些故事…
可不可以跟大家簡單的講一下這個部分?

鍾:故事是這樣的。

八曲的媽媽還在懷著這個八曲的時候,他的爸爸也是一位像學者的一位人物,也喜歡靈修。
經常跟別人辯論,或者是自言自語一些靈修的理論,八曲在媽媽的肚子裡面聽到了,他就說這個不對!父親怎麼怎麼樣!!應該是這樣的!他就反駁了一下他的父親。

他的父親很生氣就詛咒他:「我這個兒子怎麼目無尊長!」

結果八曲因為接受了,遭受了這樣的詛咒,生出來時身體就有八處彎曲,有點像我們現在的小兒麻痹。
他那個形狀可能有點像小兒麻痹症的患者,手腳很多地方看上去是比較扭曲。

他還沒有出生前,他的父親去王宮裡面參加辯論,結果因為辯輸被殺掉了。

當時印度是很嚴格的,你辯輸了要嘛就砍下人頭來,要嘛你臣服於放棄你的宗教信仰。
你跟隨辯論贏的那方去信仰他們的宗教,這是古印度的傳統。

當時八曲的父親辯輸了,傳言是已經被殺了,但後來發現其實並沒有死,而八曲就被他的媽媽撫養長大了。
他媽媽不敢告訴他怕他去報仇,只是到了他很大的時候才告訴他父親當年去參加辯論輸掉了…

八曲就決心去看看怎麼回事,也不能說是去報仇,就去王宮裡面參加這樣的辯論,把曾經辯贏他父親的那個大學者給辯輸了。
那個人就承認說我失敗了,但是也坦然的告訴八曲,其實他的父親當時並沒有死。

因為這位學者他是龍宮的王子,他說父親只是被我們送到龍宮去了,我們現在還可以把他送回來。

八曲也欣然就接受這樣的勝利條件,就把他父親救了回來。

八曲仙人之歌主要不是發生在他跟他父親之間,其實是發生在他跟國王之間的故事,但這些故事是不是能夠連成一篇,其實學術界也沒有一個明確的一個結論。
只是說這是八曲其中的一部分故事,他跟國王迦納卡的故事又是另外一部分。

迦納卡國王本身是印度那個地區的國王的封號。
比如:我們叫某某 某某人是一個尊者。

迦納卡,他像一個頭銜一樣。
可能歷史上很多個國王都叫迦納卡,但是那個地區的國王好像以迦納卡這個名稱來稱呼的,但是具體是哪一位國王,他也沒有一個具體的歷史可以去考證。

後來八曲仙人的故事發生在八曲仙人跟迦納卡國王之間的故事。
因為國王不相信可以頓悟這件事情。

因為他讀一個經典,他說經典上說:「只是踏在這個馬凳上的一瞬間,這樣短的一個時間,其實一個人就有可能頓悟。」

但是迦納卡這個國王他不相信,他找遍了全國的學者沒有人可以向他證明這件事情,後來八曲仙人他就來了,向國王證明了這件事情。

後面的故事我們都寫在我們這本書的序言裡了。

他帶著國王去森林裡面,前面有一匹馬,他讓國王登上這個馬,踏著馬凳登上這個馬,結果國王在登上馬的這一瞬間,他的心就沉到了某種狀態裡面,國王就再也無法動盪。

國王就沉浸在那種狀態一動不動。

我們可以設想一下當時的場景只有單獨他們兩個人,如果那些王宮大臣在旁邊的話可能都嚇壞了。
你是不是一個刺客?你要謀殺這個國王?

八曲讓國王待在那裡後就走掉了。

後來王宮大臣來了,發現這個國王迦納卡一動不動的站在那裡,著急說:「是不是國王遭受了這個八曲仙人的詛咒?」
又去把八曲仙人找回來,懇求八曲仙人如何、如何、如何…

後來又經歷了一段過程…

國王又恢復如常,把他的侍從又遣散了,又帶八曲到王宮裡面,單獨又找了一個清靜的地方。
八曲仙人又對國王河旁托書…

八曲仙人之歌的整篇的教授。

因為當時國王就信了,八曲仙人讓這個迦納卡體會到了是可以有頓悟的這個刹那間,這個新的狀態他就可以不一樣!

國王體驗到了,徹底的信服了這個八曲仙人,也就願意聽八曲仙人的話。
所以八曲仙人之歌,就是他們兩個人對談的對話。

安:我看後面這些經典怎麼開始有這些字句?這些智者的?這到底怎麼出現的?

鍾:迦納卡他想要知道這個經文一開始問的幾個問題嘛
如何知道解脫對吧?

一個基本問題其實總共有3個問題。
他就想知道這個問題的內容。

八曲仙人就針對他的這幾個問題開始回答。

其實這部經文的經典程度不亞於我們認為的什麼道德經…
我們中國流傳的道德經或者金剛經…

他在印度是非常膾炙人口的一本經典。
他有其典型性,我們選擇翻譯也是他是這個非常多不二論裡面比較短小的一個經典。

因為非常多,他還有其他很多經典…
比如說:薄伽梵歌

那個他就有七百頌;像八曲仙人之歌就只有298頌,相對來說比較短小。

我們如果要去瞭解其他的經典
比如:薄伽梵歌

薄伽梵歌其實還是摩訶婆羅多裡面摘出來的一部分。

整個摩訶婆羅多是印度的史詩,那就更長了…
你就要去瞭解其他的經典,或許你要進入他的整個印度文化的背景、他的歷史和整個史詩發生的故事…

你都要去瞭解。

但是八曲仙人之歌這部經典的好處是,他沒有這些背景的東西,而且他特別重要的是前面幾章。
八曲仙人把這個最最核心的教授,就第一章、第二章,已經全部和盤托出了。

如果對不二論宗教感興趣的朋友,其實以八曲仙人之歌這部經典入手是很值得的。
他是直指核心的一部經典。

安:我覺得讀這些經典好像隱隱約約的一直被他洗腦…
比如他說…
在這無邊的大海中出現了宇宙的幻相,我急進無形,我只安住在此,什麼都沒有。

他每一句都好像在打醒你說:「你太執著了,或是你可能可以抽離。」

我覺得反反覆覆,好像他整個這樣翻完的經典只是用不同的模式跟方式一直在解釋一樣的東西。

鍾:但我們還是要知道,他這個畢竟是一個具格的上師跟一個正悟的弟子之間的對話。
我們要把很多它裡面的一些描述、一些結論直接套在我們身上,其實並不是這麼的合適。

因為他是正悟之人。

跟正悟之人之間的對話,有些東西他們覺得是理所當然,但是我們未必這麼覺得理所當然。

他們覺得整個一切都是這個覺知的海洋之中的浪花,但是我們可能就沒有這種切身的體驗,所以我們只能說是看個風景。

你像欣賞藝術品一樣;像你欣賞這個智慧的最璀璨的結晶一樣…
是來欣賞他,為我們的心靈、照亮我們的心靈,哪怕片刻也好、刹那也好…

其實從中獲得一種受益,但是不能說這個經文裡面的某些結論,說你那樣就怎麼、怎麼、怎麼了…
因為他是給你很多信心的,盲目的就套在自己身上,其實有點稍微的不合適。

安:可不可以跟我們舉他一個經典中,你覺得裡面的…
比如說,什麼對話是比較可以值得來跟聽眾分享的?

不是只有形而上那太飄的文字。

鍾:一般這種一個最大的特點是他會給你很大的信心,而且迫使你去相信自己已經是解脫的。
比如他說,如果你相信你是解脫的,你就是解脫的;如果你相信你是束縛的,你就是束縛的。

有句話其實是:「真真實實,是對的。」那是心想事成。

裡面他有個偈頌是這樣的,而且這個偈頌還被我們選出來放在了下冊。
他的這個封底上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我們應該怎麼去培養自己的信心,首先你觀念上要改變,你要相信一切確實是親近美好的,自己確實是解脫的。
我們之所以認為自己是束縛的是因為,你對你的身心的認同太過於強烈了。

這是我們平時可以做的一個訓練,你應該相信自己是解脫的。

我們所有在做的其他事情:追求功德福報、行善積德、不斷的學習在靈修,或者做各種修行…
其背後的一個根本的原因是為什麼呢?
你相信你不是解脫的。

都是因為你相信的這個結論,導致你後面的所有行為
所以現在先把態度轉變過來,相信你本來就已經解脫了

安:有時候我們在這個經典的矛盾當中覺得說,那個我到底要不要追?我到底要不要追?
追尋你說我要解脫這一件事情?

剛才鍾七條先生跟我們講說:「因為你不相信你自己是解脫的,所以你一直在泥鰍上面打轉。」

所以你知道,包含西方在談自我肯定、自我感覺…
你至少要對自己有「那個我」,至少你要讓那個「我」相信我。

我現在此時此刻,你不用看為什麼鏡子裡面的你長這樣子?

鍾:我跟很多的讀者接觸也遇到過很多學習不二論的這種人。
這個不二論教導的一大特色是,他給予信心上面是比較慷慨的,但是也會讓很多人有點過高的估量了自己。

因為這種教導他是給予非常接近的人,他是給予只差臨門一腳的那種人的,所以導師他在信心上面會給的非常的慷慨。
而且這些教導其實嚴格來說都是秘密教授。

你看是迦納卡國王,他跟他的導師兩個人私下對談的一個紀錄。
因為迦納卡沒有把他的王宮大臣全部請過來,如果請過來讓他的導師做一個開示的話,對下面各種不同根系的人也是一種開始,這只是他給星子的一種東西。
他就差那麼一點點,他信心上覺得自己不圓滿。

那麼導師告訴他其實你是圓滿的,他可能其他各方面的正量、各方面的境界都已經非常好了就差那麼一點點,一種私下的教授。
現在我們把這些私下的教授已經拿出來,全部變成公開的一種教授。

其實很多人也可能一直在追求開悟,一直缺乏自己的肯定和導師的肯定,在聽到這種教導就會變得稍微有點狂妄。

好像我本來就已經正悟了嗎?
好像沒有東西可以修嗎?
好像沒有正悟可以得嗎?

就變得稍微的有點狂妄。
其實這是很正常的。

因為這種教導你沒辦法,它是一個秘密教授,現在被公開了出來。

有些人並不是適合聽到這種教導的,一種根系的人又碰巧被聽到了,所以我們也應該注意,「你還是該做什麼做什麼。」
但是,你至少可以從這種經典裡面讀到我們跟距離非常接近正悟的那種人,我們的區別是什麼?

我們可能還在很自卑;我們還覺得自己差的很遠;有很多的功德要積累;有很多的書要去讀;我知道的還不夠多;我的見地還不夠準…

那種真正接近的人,導師只是告訴他:「你已經OK了,你本來就已經是了」

比如說:我們是差生,我們看看好學生大概在一個什麼位置?

安:最後剩一點點時間來跟大家講這本書到底要怎麼閱讀?
大概要怎麼去進行會比較讓自己的學習,可以往前走。

鍾:這個是比較難的。
因為一千個人他讀一本書有一千種理解,這個非常難的。
而且每個人他的情況也不一樣,每個人的根詞也不一樣。

因為現在我們面對的讀者大部分都是沒有導師的,這樣的讀者到底應該怎麼做?
其實我自己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可以告訴大家,我覺得在有導師指導的情況下是比較穩妥的。

因為讀書你總是在一種自我懷疑之中…
你今天讀了這本書可能建立起了一點點信心,你明天讀另外一本書你前面的信心就被洗刷掉了…
你可能又去追隨其他的書籍給的結論了。

這本書教你要觀照。教你要做毗婆舍,那要做內觀。
另外一本書跟你說你都不需要,這種情況他就來回的拉扯一個人。
我們就總在這種懷疑猶豫,不知道自己該怎麼做的這種情況下就在那裡左右搖擺,所以最好是找一些你信得過的上知識跟他們去好好交流,面對面的根據你的情況,幫你定制一些適合你的、可以走的路,可能我覺得是比較穩的。

因為讀書,語言它既是一種障礙也是一種橋樑。
每本書他們講的東西都不一樣,甚至他們在很多地方都是自相矛盾的,因為他們針對的是不同的根系的人,但是你怎麼選擇出來你覺得這個是最適合你的?
你又怎麼去真正信得過一本書?

反正我們總是在頭腦裡面打架。

很多讀者都是在頭腦裡面打架的,自己到底要走什麼路其實也很不確定。
你自己怎麼判斷自己的根氣?
你在修行上面需不需要做一些有為的修行?

其實也很少有人能夠告訴你的根氣是怎麼樣的。
這個你只能說謙虛的去問一些修行比較好的人,他來幫你判斷你適不適合在做一些比較基礎的修行。

但是據我的瞭解絕大部分的人,八曲仙人之歌這樣的教導都太高了。

安:目前臺灣如果需要有這種我們講上師或是,講這一派的到底要怎麼去學習,或是他的管道是什麼?

鍾:管道沒有的。

安:我記得你們有那個微信,那些應該可以去參加你們群組不是嗎?

鍾:我自己比較反對這樣的一個形式,群裡面群友之間相互指導。
因為我們曾經也會有這樣的群,最後我們會發現變得一發不可收拾,那幾個喜歡說話的人不停的在說…

每個都是老師,相互之間聽取對方的建議,相互之間又不是真正的信任。

或者,也可能有很多的群,其他的一些領袖團體有人自動願意站出來,願意領導一些人。
但是這樣的人他是不是具備這樣的資格?也是值得懷疑的一件事情。

因為現在誰都想要出來說法,特別是像不二論這樣的一種教導…
他其實人的思維是很容易把握的,因為古代可能大家是要掙到了,你才說了算!
真的是要有實際體驗了,上師認可了,你是準確無誤的,你其實已經有上師的印證,大家才可以真的出來講法。

但是現在不一樣。
現在Baron的那個資料也好、書籍也好,還有西方出現的Baron的導師都非常的多。

你具體去判斷那個人是不是真的有資格出來說法?其實也很難。

安:最近我們發生一個很有趣的事情。
有人在讀「你就是覺性」這本書,有人就在讀其他派別的,他們就在講到底誰比較「究竟」?

大家就覺得那個書合起來到底誰比較究竟?

其實是你自己的一種認知,不見得你是在某一個城市。
所以就他結論說「到底大家在學習什麼?」

鍾:思維上可能有些人都能夠理解的很好,也能夠複述出來這個的結論。
因為我遇到很多讀者,他們自己私下跟別人講包容這套也講得很好,你也提不出來有什麼問題的。

也有些人,或者西方湧現了很多人公開出來講法的,其實你也搞不清楚這個人是不是真的正悟到了?
你也可以口才很好的。

我們曾經也有一個讀者這樣的群,我們後來不搞這種事情了。
我覺得我的讀者自己去好好讀讀書,成熟起來不要去分享。
沒有什麼好分享的,因為你分享的都是你理解的東西。

現在大家都想分享這種東西,大家學了一些不二論,還學著不二論裡面寫一些這種詩歌…
讚揚我在、讚揚我那…

分享的到處都是。

很多人內心可能追求道,有很多年、而且生生世世可能都在求道,內心中他有一種對開悟的渴望,一接觸不二論一下子就變得特別的膨脹。特別願意把自己的各種體會拿出來,到處說、各個群的去說,向別人證明自己的境界怎樣。

安:那個我就一直放他出來

鍾:你就一直放他出來

我們最後是沒有辦法的。

就像去唱卡拉OK,如果有人一直霸著麥的話,唱的好聽大家在下面是欣賞的,如果唱的不好聽的話,其他人在下面只能默默忍受…
而且你在接受很多錯誤的東西,所以我們後來乾脆這些東西都取消了、遣散了。

我剛剛從事翻譯的時候是很樂觀的去宣揚這些東西的,但是我現在發現不二論的這種文字其實負面作用也還是滿大的。

因為他確實是秘密私下的教授公開出來,其實給予的信心會有點過度。
我們都說要有點自知之明,但是不二論這種導師都是好像拿鞭子抽著你,強迫你相信你已經正悟了。

他都有點這種味道。

其實他們是關起門來講給對導師非常忠心的一個小團體的東西。

比如說,我翻譯過冉吉特。馬哈拉吉的書和尼薩迦達塔。馬哈拉吉的書。
冉吉特給的信心就更多一點,因為他的團體抱的更緊一點。
尼薩迦達塔給的信心就少一點。

為什麼?

因為他有很多外來參訪的,越是公開的一些團隊就給你打氣打的少一點,是有這樣的一個情況。

安:這本書其實的封底我覺得講得滿好的「深陷世俗生活的人啊!放下虛妄分別」
我覺得這後面這句話最重要:「隨緣快樂地過好一生。專職修行的人啊!放下修行中的做者感,不要以修行人的身分為傲。」

所以我覺得大家應該好好來翻這一本:「紅桌文化出的,你就是覺性!」

今天謝謝鍾七條跟我們分享。

鍾:謝謝小安

安:謝謝,謝謝。拜拜

鍾:拜拜

你可能會喜歡⋯

0 Comments

主機服務:金城事務所